如何感受佛观音菩萨显灵真实事迹的真实存在 学诚法师

时间: 05:59:09
当前位置: -& 网友:大师,认为有善与恶之分吗?如果有,可以除恶扬善吗?学诚法师:善与恶,在不同的层次下定义不同。就第一个层次而言,善即是未来能带来好的的行为,恶即是未来能遭致苦的果报的行为。杀生、偷盗、邪淫、、绮语、两舌、恶口、贪、嗔、痴即十恶业,反之则是十善业。人人都应该断恶修善、除恶扬善。网友:师父,有人说人又没有,看不见三世,如何相信因果?许多人因此对佛法抱有半信半疑的态度!该如何解说呢?学诚法师:若肯认真思考一下,就可以知道,自己所“相信”的事情,有几件是亲眼看到、亲身体验的?佛陀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佛经是辗转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典籍,几千年来更有许许多多人因为而获得了证悟、走向了,史籍中有关高僧大德的记录比比皆是,这些都是确凿无疑的。网友:法师您好,我是凡人一个,可以做到不羡慕神通、不迷信神通、不追求神通,但是我怎么知道因果呢,前途一片迷茫,不知因果又怎能知道佛家讲的是真呢?学诚法师:凡夫或许看不到果相,但是不妨碍我们用心种善因。网友:人活着全凭着一口气而已,气断则人尽,那么对于人世间的善与恶以及所有的怒恨怨恼烦是否也都随之而消失了呢?学诚法师:人的生命是由摄持的,一期业报已尽即是死亡,犹如发射炮弹,弹出之力能推动炮弹前进,力尽之时即落下来。然后,其他的业又发动、现起,引生新一期的生命。业力,就是起心动念、行为造作所留下的力量,它看不见摸不着,却相续不断,主宰我们的生命。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网友:师父,因果真的不曾亏欠过我们吗,比如我们被人偷,被人抢劫,这些也是我们的报应吗?学诚法师:我们所遭遇的一切,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必有前因。深信因果能够帮助我们更积极的面对、开创未来,但是绝不等于因果是为了安慰人心而假设的一套理论。因果是佛陀以超越的障碍而彻见的宇宙法则,真实不虚。网友:法师,如果是因果有报,种善因得善果的话,那怎么解释有人平时积极向上,作风端正,孝顺父母却因为意外而离世?学诚法师:庄稼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种下一棵果树,则需要好几年才能结果。凡事从因到果,都需要时间,人生的因果更是如此,它通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异时、异地、相异而熟,称为“异熟果”。虽然因果隐晦难明,凡夫不能亲眼现见,但会遇之时,所造之因必定感果,真实不虚。网友:师父,梁武帝一生僧人建设寺庙无数,为什么最后活活饿死?就算他是为了求人天,下场也太惨了。学诚法师:成熟之果,因在宿世;今生造作之因,果在来生。网友:师父好!人世间的因果真是丝毫不爽吗?天地间真的有一部善恶公平的法则吗?面对伤害,人可以反抗报复吗?您说的忍辱消业是不是弱者的自我安慰?面对恶人,您为什么总教育我们忍受,是不是太让做恶的人得逞了?大家都在忍让恶人,他的报应从何而来?是不是因为大家的宽容,恶人就能躲过因果了?学诚法师:佛法教我们断恶修善,正是因为明了因果的丝毫不爽。忍辱绝非与恶妥协,恰恰相反,是战胜我们内心之恶的强大力量。如果懂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遇到境界时就知道该如何去做了。网友:师父,善与恶两条道,所造的恶是否能以相抵消?学诚法师:一般人认为,造恶能以行善抵消,仅仅是在行善或造恶的行为上去考虑,认为自己只要做了一些善事,就有“资本”继续造恶业,庸俗地以世俗的债务关系来理解:只要我有钱,欠多少债都能还。这样想本身就是邪见,是不懂得佛法。寓言中有“刻舟求剑”的愚人,在一个地方犯了错误,却想在其他地方来弥补,认为“行善可以抵消恶业”的见解,就与这个愚人一样,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佛法讲,造业的核心在心,在动机,只有改变心,才能改变业。造了恶业,只有从心底里真正认识到这样做是错误的,产生痛悔之心,洗心革面,决不再造,才能真正“消业”。网友:师父不是佛没有分别心吗?为什么越他力才越大,消业越快呢?为什么拜佛念佛就可以消业呢?不是因果不爽吗?学诚法师:药没有分别心,吃药的人病就好得快,不吃药的人病就好得慢;对医药有信心的病人药效便好,总是怀疑的病人药就没效果。网友:顶礼法师!我感觉与我的妻子是完全不同的理念以恶缘的形式在一起,交流甚难,我们脾气都很大,但是当我去善待她时每每遭到排斥反感,我好像会一次次的将痛苦转为仇恨的苗芽。虽然知道各人造业各人了,但是我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善待与面对。学诚法师:若宿世造的因缘是恶缘,今生就会品尝到苦果,哪怕善待,依然还会是苦果。但所不同的是,以善待的方式来面对恶缘,苦果感完了,这个恶业便结束了;以仇恨的方式来对待恶缘,一个苦果领受了,还有未来的苦果等着。网友:顶礼师父! 有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佛门亦有云,念特定或者咒,可以消生死重罪。敬请师父慈悲,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统一?业报不是一定要受吗?执持名号可不可以在不受业报的情况下消除?谢谢师父,末学业障深重,顶礼三拜,再三拜!!学诚法师:在未经对治的情况下,“纵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造业必定感果。但是,若经由一定的方法,便可以对治,使业减轻乃至不感果。恶业如此,善业同样如此,有时候造了善业又后悔,也会使善业的力量减轻。消除业障之理,犹如破坏种子,或使种子感果的缘不具,便可减弱果报的势力乃至净除。网友:如救了一个不知其恶的人,他后来因为被救助而又作恶,虽不知,那么我这业会属于哪种?如果开始无视,这业又属于哪种?学诚法师:业有四个因素:对象、心态、行为、结果。譬如救人,看清楚对方是一个人,想去救他,并实施了行为,把人救起来了,这一个业便完成了。业的善恶、圆缺,是由这四个因素所决定的,其中动机为根本。发心决定业的善恶,智慧决定业的与否。网友:看您开示弟子们的时候常常提到感果,通过业果来选择,弟子不才,不是很清楚什么样的行为算是感果,如何通过业果来选择,又如何弄清果之主因呢?感恩,顶礼。学诚法师:我们今生今世得到人身,本身就是一个结果,因为宿世造了得人身的业,所以今生感得人身这个果报。人生在世所遭遇的一切境界,都是因缘和合的果报,我们现在的努力,是为未来种下善因。要懂得如何用业果来抉择的行为,需要通过学习业果的道理,总的来说,即是“种善因、得善果”。网友:师父,怎么理解“业”这个字啊?学诚法师:业,就是我们的举止、造作、行为。人的思想、语言、行动均是业,所有的身语意行为发生之后,都会产生一种力量,留下一个看不见的痕迹,即“业力”,正是这种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生命。网友:阿弥陀佛,请问法师一个因果问题,杀人犯被杀之后,他还受余报吗?学诚法师:业果有很多种类,有时,一个业牵引一生;有时,一个业能牵引多生;有时,诸多业牵引一生;有时,诸多业牵引多生。不可一概而论。网友:杀蚂蚁,蝇蚊一只,因果丝毫不爽,未也要偿还是吗?学诚法师:业,未造不遇,已造不失。恶业可以通过令其清净,善业可以通过令其增广。网友:顶礼师父,我们当下的起心动念或选择做一件事情亦或是对某件事情的态度,是果的成熟业力使然,还是我们完全有选择的自由,还是……?阿弥陀佛。学诚法师:我们思维的方式,与过去养成的习惯有关系;但当下一念心的方向,是可以自己做主的,我们可以有意识的改变习惯,抉择内心所愿的方向。面对一切境界,思维抉择之前,是业力的作用;当下的选择,是愿力的作用。所以,当下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愿力是转变业力的核心。
看不见三世因果,该如何相信呢 - 就吃素佛学
内容介绍:
网友:大师,佛陀认为有善与恶之分吗?如果有,可以除恶扬善吗?学诚法师:善与恶,在不同的层次下定义不同。就第一个层次而言,善即是未来能带来好的果报的行为,恶即是未来能遭致苦的果报的行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两舌、恶口、贪、嗔、痴即十恶业,反之则是十善业。人人都应该断恶修善、除恶扬善。网友..
网址:/FoJiao/16.htm
点击复制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相关文章栏目推荐
& 也许你喜欢评论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号-2Powered by学诚法师开示系列之感悟人生八--长沙慈恩护生会--凤凰网博客
将善念升起的刹那,化为永恒的善行 !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学诚法师开示系列之感悟人生八
比如说你在社会上面去工作,一天要多少的工钱,他先要跟人谈清楚。他知道说这个不会白做。你如果让他白作,他肯定不会做。那么为什么呢?他的成就就是着眼于当下、着眼于现在。那我们学佛法,集资粮,不一样了,这大大不同啊。那这个意思在哪里呢?——学诚大和尚也就是说我们在佛门里边做事,如何来判断自己的成就?如何来判断自己的成功?如何来看待自己是做错了还是做对了?就是不能看眼前。看眼前,就看不清楚,看不明白,容易犯错。看眼前是世间人的标准,是普通人的标准。——学诚大和尚看长远,从生生世世来看,就是佛法的标准。那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去,佛一直在过去,刹那刹那在生灭。但是过去了不等于没有,而只是从现在的存在,转化为另外一种的状态在存在。——学诚大和尚那么,当然这种存在,我们不学佛法的人,或者说我们佛法学不够的人,他不容易很真切的感受到说,我现在的这种生命的状态跟过去世有那么密切的联系。他不容易升起这样一种信心。——学诚大和尚当然我们有时候也会意识到说,自己在过去几年、几十年,不用功,做错事,仅此而已。他就不容易再能够去联想、去检讨说,过去几年,过去几十年,自己应该怎么做,自己应该怎么学,自己应该怎么修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也就是自己有时候可能会意识到说,过去有在浪费时间的时候,——学诚大和尚但是很难反省到说,我们如何很好的来使用自己的时间,不让它空过,善用时间。那我们过去的多少年时间都浪费掉,自己不能去反省,不能去很真切认识到这样子的一种损失。当然而然,自己生命的这种经验又会等流下来、持续下去,把现在的时间也不会珍惜。——学诚大和尚那我们信仰佛教的人,学习佛法的人,就是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把握时间。如果不把握时间,那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直在过去。一直在过去,我们没有修行,没有在积聚资粮,就意味着我们不断为自己的生命造成损失,就一直在损失,一直在亏损。善业没有得到累积就是在亏损。一直在亏损,忽然间有一天,我们的生命结束了,死亡了。那个时候,我们唯有业随身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来不及了。——学诚大和尚所以我们在如理修持佛法的时候,就是要时时刻刻找到自己生命最深层次的原因、烦恼。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嘛,叫做薪火相传嘛这个火,它需要靠柴来燃烧,那么这个柴烧完了以后,这个火还会再去燃烧别的柴火。——学诚大和尚我们人的生命也是一样,它一生又一生持续下去,这块柴火烧尽了,它的火能够再燃烧下一块的柴火,下一块燃烧完了以后,又能够再接续另外的一块柴火。那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人的生命,固然同过去有关系,也能够延续到未来。——学诚大和尚同时呢,我们人的生命也会受到别人的影响,我们自己的生命的所作所为,也会去影响别人。我们一块木材、两块木材、三块木材、十块木材、一百块木材,你扔在一起,它一样都能够同时一起燃烧,都能够再烧。——学诚大和尚就是,我们大家在一个庙里边,坐在佛堂里面,我们自己内心跟别人的心,我们自己的业跟别人的业,他是汇在一起的,叫做别业嘛、共业嘛。我们每个人是一块木材,我们一百个人就是一百块木柴,我们一百块木材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百块木材都在燃烧。就心心念念都是会互相相应,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业力不可思议嘛。——学诚大和尚那我们在寺庙里边,我们所造的业,是跟三宝相应的,跟佛菩萨相应的,都是清净的,无漏的,那自然而然,我们内心的智慧的火焰也容易在增长,容易在燃烧。反过来说,我们如果是同一些不入流的人,甚至同世间上面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也会在影响,也会被影响,——学诚大和尚当然也有可能我们也会去影响别人,我们好的时候也会去,但是我们影响不好的时候,我们也会被别人影响。那么这个就叫做互相影响。就是看哪一种的力量比较强,那我们如果不小心的时候,不注意的时候,我们就在被别人影响了,这是肯定的。——学诚大和尚如果我们有注意的时候,我们时时刻刻能够提起佛法正念的时候,如果知道防护内心的时候,就不容易被别人不好的业影响。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我们还是原来的那样子一颗烦恼的心,自然而然,烦恼跟烦恼它就会相应了。它烦恼跟烦恼相应,烦恼它不会跟智慧相应,智慧它是对治烦恼的。——学诚大和尚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顶礼学诚大和尚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将善念升起的刹那,化为永恒的善行!如果有缘来 “长沙慈济护生会”
找我! *长沙慈济护生会QQ群号*一群--(已满)
二群-- (已满)
三群--(已满)
四群--(已满)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显圣真实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