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场报告人“再出发”报告发布:职场报告人去哪儿

图为天际网CEO李靖  1月16日,由国内最大商务社交网站――天际网主办的《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被视为最懂中国职场人的“读心术”、猎头、HR识人选才的“相马经”,以及岁末年初职场的晴雨表,对此,天际网CEO李靖对记者表示:“《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所使用的调研蓝本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职业人格评估工具――MBTI职业性格测试,汲取荣格的性格类型理论精髓,16种职业性格,4个维度全面剖析,MBTI的评测结果已被89%的全球百强公司采用。同时,天际网还对测试题进行了本土化改良:一方面改变MBTI原题过于冗长、描述过于专业、枯燥的弊端,每次答题从48题的题库中随机选择20题,选项以与职场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图片形式展现,让答题充满乐趣。另一方面更可邀请好友进行‘他评’,增加来自好友的评测视角,结果更客观准确。参与此次职业测评的用户总数超过154万,其中男性占54.1%,女性占45.9%。参与用户最多的前五名地区分别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其他参与用户遍及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参与用户最集中的三个年龄段则分别是22-24岁的职场新人、25-34岁的初级管理层、35-40岁的高级管理层;参与用户遍及83个行业。权威测评蓝本、深度本土化改良与强大用户基础的结合,使此次发布能够充分代表中国职场的主流人群,保证了结果的可信度与公信力。”
  李靖告诉记者,2014年,天际网还将持续聚焦中国职场人的成长与发展,定期发布与他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指数报告,帮助中国职场人全方位认识自己、了解职场、建立职业形象。“希望天际网发布的系列报告成为专业信息平台,为社交网络的研究者和观察家提供专精于职业社交的数据支持,为媒体、社会、公众提供科学权威的中国职场人职业形象蓝本。”
  链接:
  《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破解了职场五大根深蒂固的谣言。
  谣言粉碎一:朝夕相处,知己知彼?
  上班族每天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就是办公室里的同事。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职场人际关系的维护。很多上班族认为,每天的朝夕相处,自己已经非常了解同事们的性格。但是通过《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77%的职场人士自我认识与好友印象不匹配!从这样的巨大偏差中,一方面可以看出职场人对于自我的认知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也表明职场人际关系的维护,仅仅依靠工作时间的朝夕相处是不够的,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同事们的生活和性格。
  谣言粉碎二:南辕北辙的中外职场人?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中外职场人的形象是截然相反的。中国员工循规蹈矩、踏实内敛,而外国员工则富于创意,热情坦率。但是《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美均有七成以上职场人属于传统型、经验型大类,而公务员(ISTJ型)、监督者(ESTJ型)、保护者(ISFJ型)这三种细分类型人群,在中美职场人中所占比例均为前三名,排名顺序也完全相同。
  谣言粉碎三:职场也遵循“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定律?
  在职场中,男性员工给人们的通常印象是自信开朗、抗压力强、公私分明、善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而女性员工给人们的印象则偏于内敛、敏感、情绪化。但事实上,根据《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女性员工中,冒险家(ISTP)类型的人数跻身前三位!这种类型的员工,头脑运转起来和计算机差不多,善于进行不带个人色彩的,宏观的推理,在大量具体资料的基础之上做出理智的决策,往往能够独立而客观地评判别人、解决问题即有分析又合乎逻辑。由此可见,女性员工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感性化,反而在理性分析方面,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意味。工作的目的无外乎实现个人价值和创造社会财富,只要能圆满地完成工作,男性和女性又有什么区别?
  谣言粉碎四:性格“霸气外露” 才能当leader?
  在职场人传统观点中,企业领导应该是外向性格的人为好,但是《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中,内向性格的人才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21.5%)。由此可见,HR在挑选高级管理人才时,需要根据特定企业和特定岗位的需求来选择评价标准。性格内、外向只是分析候选人时的一项内容,但不能作为选人的标准,标准主要看行为能力,如影响力、抗击打能力等,与外向性格相比,内向型的人同样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抗打击能力。
  谣言粉碎五:热门职业只与市场需求有关?
  针对2014年十大热门职业,《2013中国职场人自我认知报告》详细给出了16种性格类型与十大热门职业的对应关系。数据显示,在中国职场人职业性格倾向中占据优势的公务员型(ISTJ)、监督者型(ESTJ)始终像硬通货一样保持着超强的抗风险、抗贬值能力,无论热门职业如何变迁,这两个类型在热门职业榜单中始终保持着很高的提及率。而相对罕见的几个职业性格类型,如柔术大师(ENFP)、发明家(ENTP)、智者(INTP)则也有相当大的机会在2014年开创属于自己的职业春天。无论柔术大师(ENFP)的满脑子新观念、不墨守成规,还是发明家(ENTP)视困难为激励、善于寻求支持以实现突破的韧劲,抑或智者(INTP)独立观察世界、解决问题的姿态和能力,都是未来一年职场强烈需求的稀缺品质。天际网职业规划专家表示,职业有热门冷门的起落,但是性格类型无好坏之分。无论市场需求如何,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频道精选: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苹果/安卓/wp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0 积分
权限: 自定义头衔, 签名中使用图片, 隐身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 匿名卡, 抢沙发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设置帖子权限道具: 提升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22.87 KB, 售价: 2 个论坛币)
00:30:32 上传
售价: 2 个论坛币
婚姻中有“七年之痒”,而在当今职场,有些人工作不到7个月,便已“痒不可支”。据4月底出炉的《2010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在一项以网络上900万上班族数据库为基础的调查中,61%的上班族感到压力较大,近2/3的人对工作兴趣索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职业倦怠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在人们身边蔓延……
更详细的分析见以上文件,同时附送以下问卷,分析报告也见上面文件!
工作倦怠正式调查问卷请您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判断它们在您所在的单位或者您身上发生的频率,并在合适的数字上划○。
<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从不 极少一年几次更少偶尔一个月一次或更少经常一月几次频繁每星期一次非常频繁一星期几次每天
情绪衰竭(该维度的得分=所有题目的得分相加/5)
<font color="#
工作让我感觉身心俱惫
<font color="#.
下班的时候我感觉精疲力竭
<font color="#
早晨起床不得不去面对一天的工作时,我感觉非常累
<font color="#
整天工作对我来说确实压力很大
<font color="#
工作让我有快要崩溃的感觉
玩世不恭(该维度的得分=所有题目的得分相加/4)
<font color="#
自从开始干这份工作,我对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
<font color="#
我对工作不像以前那样热心了
<font color="#
我怀疑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
<font color="#
我对自己所做工作是否有贡献越来越不关心
成就感低落(该维度的得分=反向计分后,所有题目的得分相加/6)
<font color="#
我能有效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反向计分)
<font color="#
我觉得我在为公司作有用的贡献(反向计分)
<font color="#
在我看来,我擅长于自己的工作(反向计分)
<font color="#
当完成工作上的一些事情时,我感到非常高兴(反向计分)
<font color="#
我完成了很多有价值的工作(反向计分)
<font color="#
我自信自己能有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反向计分)
工作倦怠的程度国内暂无统一的标准,请自行查阅相关文献确定。
载入中......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LinkedIn发布《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阿里云资讯网
LinkedIn发布《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
发布时间: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上传者:用户
中国职场人士的跳槽频率显著高于美国,已经成为常态。其中,互联网是员工流动性最大的行业,在中国的在职时间为31个月。基于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中部经济圈四个经济发展圈的职场人士调研中发现,中国职场人士的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相比美国的56个月,几乎短了两年;中国职场人士的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比美国短半年之多。跳槽成常态在不同职业的人士流动性方面,领英发现,不同行业在职人士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异。在中国,商业服务(如律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保险和互联网是在职时间平均最短、跳槽频次最低、员工流动性最大的三个行业。互联网在美国是在职时间较短的行业,在中国的在职时间仅次于商业服务和金融保险业,中国为31个月,同美国45个月相比,短了一年多。工业生产制造在中美两国均是在职时间最长的行业,但中国也仅为39个月,几乎相当于美国71个月平均在职时间的一半。高跳槽率来自哪儿?在分析中国职场高跳槽率的原因时,领英三个主要的原因,使得中国职场呈现高频率跳槽的节奏:1、中国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使得人才需求持续高涨。以互联网行业为例:4.10这,根据投资界网站披露出来的投融资数据中,有103家互联网、IT企业获得天使或者风险投资,融资额度达到240亿人民币。公开披露的企业通常仅占总体融资企业的不到10%。融资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吸引人才,搭建更强更大的团队。同时,BAT等大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充人才数量,每家每年用于的费用高达上亿元。此外,互联网对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在加速,传统行业/企业中的互联网人才需求也在大幅增加。2、快节奏的宏观大环境下,很少企业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培养起有效的内部人才体系,大量人才通过外聘方式招募,引发人才跳槽潮。国际著名猎头顾问克劳迪奥o费尔南德斯在哈佛接触到的70-80%的中国企业都未建立有效的模型以评估人才潜力,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甚至概念。它们亟待建立完善的潜力评估体系,以吸引、激励、培养他们最优秀的人才。而在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3、在求职过程中,人才与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就职往往是在不充分信息基础上做出的决定,也为之后的快速跳槽打下伏笔。跳槽过程中,人才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帮助做出决定。在美国,为了减少个人与求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个人会积极主动通过各种社交渠道、职业社交平台来了解企业的一些隐性信息,而如领英一类的职业社交平台也为这种信息流动提供了可能。但中国的职场人士更多倾向于被动接受信息,而非主动寻找,因此所获得的信息源更多集中在公司和HR。他们往往会基于“自己对该公司和该职位的想象”做出了决定,之后很大程度发现现实与想象的落差大到无法接受,便选择了用脚投票。为什么跳槽?大家如此频繁地跳槽,跳的到底是什么?哪些是中国职场人士最为看重的?领英发现,工作强度是最不被重视的指标,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互联网行业工作累,每年却有大批的人才蜂拥而入,甘当的“苦逼”。此外,企业国际化、企业品牌知名度、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职位职级也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而发展空间、工作内容、学习知识、工作氛围和薪酬福利则是最受重视的指标,其中发展空间排在了第一位。这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变化节奏太快,职场人士面临不断的能力更新和成长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内部培养人才的体系,人才的内部成长往往面临瓶颈,此时就得通过跳槽来实现。基于调研,领英建议国内企业,建立、审视和优化自己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并在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基础上,突出发展空间、学习机会等重要维度,吸引人才。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zixun-group@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网站结构是SEO的基础,要搭建利于 SEO的网站结构需要了解搜索引擎(百度)的SEO规则,这里需要讨论哪种布局对搜索引擎最友好,也可以看成搜索引擎喜欢那些布局,搜索引擎制定有哪些规则。   代码优化   ① flash, asp, html各如何优化   全站flash 的站要针对网站头部进行进一步优 化,Flash 代码只需在代码外设置内页入口   asp 代码会被搜索引擎收录但是收录效...
下个星期一开始就要接手一个新的网站,整个公司就我一个人做SEO,公司网站是同城送餐网,也是我上一篇文章说到的那个公司,老板主动加我QQ,聊了1个多小时,让我过去帮忙,工资开的不低,我就想去试试。SEO就我一个,我肯定是要负责整个网站的运营了,要为提高网站的流量、排名、转化率制定个计划,下面我就说说我自己对网站的整改和计划。   网络营销和推广方法在上篇《送餐网站推广营销方案的设定》已经说过了...
相信很多医疗网站,都有过策划专题的经验。而且,随着现在医疗网站的发展来说,一个有吸引力的专题对于网站是非常有好处的,对于医疗网站来说,专题内容策划占到了很重要的地位。那么,医疗网站专题策划需要做哪些方面?针对我做过的专题,来与大家交流下。   第一,医疗网站专题策划的主题。   网络新闻专题适合于表现各种重大新闻题材,那么,对于医疗网站来说,会以一些重大事件或者是高搜索量词做一个专题。下面,...
 12月4日消息,以“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地方与行业网站峰会将于-5日在杭州海外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3000多名来自互联网各界的从业人士、站长、媒体与嘉宾参加了本次盛会,admin5站长网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参与了全程报道,以下是化龙巷总经理钱钰的演讲内容。&   大家好,在这里首先感谢大会的主办方阿里集团和PHPWIND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和分享...
现在准备做网站大体上有两种犹豫,一种是做一个大而全的网站犹豫,另一个是选择不好细分的行业网站犹豫,不过大部分的草根站长都把目标选择在小而细的行业型的网站,具体要选择什么样的行业那就要看草根站长个人的兴趣爱好了,最好是自己对这个行业非常熟悉的,这样才能够把这个小儿细的行业网站做到专业和极致!才能够体现出网站的差异化!   那么什么是网站细分呢?简单的说就是对目标访问群体进行具体的定位,做好这一...
 其实做这个网站的初衷也就是一群有点小抱负的几个80后,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小激动了一把,想把自己现在做的二手房做强做大,才决定成立合肥房产网,虽然开始只是兴趣使然,但直到现在大家目标都很明确,要做就坚持做到最大最强。当时大家也没管对手有多么强大,自己能否击败他们,或许就是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无畏的自信,才让我们一路走来。好像扯远了,言归正传,现在我就总结下我们的门户网站在运营时所积累一...
若您要投稿、删除文章请联系邮箱:zixun-group@,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回复。
售前咨询热线
服务与支持
账号与支持
关注阿里云
International中国职场假期出行报告:超七成的职场人青睐住民宿_发现频道_中国青年网
|||||||||||||||||
&>>&&&&&正文
中国职场假期出行报告:超七成的职场人青睐住民宿
  今日,脉脉数据研究院联合小猪短租调查了357218名职场人对国庆中秋黄金周出行的看法,并发布《2017中国职场人黄金周出行报告》。报告显示,九成职场人有黄金周出行计划,四川、江苏、云南、重庆和浙江成为职场人们今年出行最爱的旅行地,超过七成的职场人亲睐住民宿,非标住宿逐渐成为旅行新目的地。
  13.73%的职场人要加班,销售岗成为“重灾区”
  面对人山人海的黄金周,高达91.67%的职场人表示毫无畏惧,早已有了出行计划。他们当中,有55.32%的人表示“你玩你的,不想扎堆”。其次,“钱包伤不起”以及“要照顾老人”也成为这些职场人不想在黄金周出行的重要原因。
  另外,由于今年国庆与中秋节假期撞到了一起,“回老家”也成为部分职场人放弃出行的原因,毕竟每年回家就那么几次,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能吃到家乡饭的机会。但仍有13.73%的职场人表示会在加班中度过,其中销售岗位成为加班大户,别人假期出去玩,他们假期出去见客户,其次是要不停写稿的运营或编辑岗位以及不明原由加班的行政岗位。
责任编辑:夏颖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报告显示过半中国职场人士不到一年半就跳槽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工作强度是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时最不看重的指标供图/CFP
  导读:最新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平均在职时间仅为34个月,在职时间中位数为24个月。一般来说,从开始留意跳槽机会,历经筛选、面试、协议、辞职等过程需要半年,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
  全球职业社交平台领英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跳槽频率显著高于美国,其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相比美国的56个月,几乎短了两年;中国职场人士的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比美国短半年之多。
  暂时不想找新工作的人数仅一成多
  在前期调研中,领英针对中国四个经济发展圈(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中部经济圈)的主要城市的职场人士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报告》显示,不同行业在职人员的流动性有较大差异。在中国,商业服务(如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金融保险和互联网是在职时间平均最短、跳槽频次最高、员工流动性最大的三个行业。
  互联网行业在美国也是在职时间较短的行业,而中国的在职时间仅为31个月,同美国45个月相比,短了一年多。相对而言,工业生产制造在中美两国均是在职时间最长的行业,但中国也仅为39个月,几乎相当于美国71个月平均在职时间的一半。
  领英今年第三季度对中国职场人士的一项大规模调研显示,跳槽正在成为中国职场人士的一种习惯。其中,约20%的被调查者表示正在主动寻找下一个工作,这部分人被称为&主动求职者&;80%属于&被动求职者&,他们当中只有12%的人表示暂时对找新工作不感兴趣,53%的人愿意同招聘人员进行接触并商讨新的职业机会,另外13%的人则在自己的关系网内讨论求职机会。
  缺人才造成跳槽率居高不下
  在分析中国职场高跳槽率的原因时,《报告》认为,人才需求旺盛、企业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等是中国职场跳槽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
  报告指出,中国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使得人才需求持续高涨。以互联网行业为例,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这三年,根据投资界披露出来的投融资数据中,有103家互联网、IT企业获得天使或者风险投资,融资额度达到240亿人民币。公开披露的企业通常仅占总体融资企业的不到10%。融资中很大一部分被用于吸引人才,搭建更强更大的团队。同时BAT等大企业也在不断地扩充人才数量,每家每年用于人才招聘的费用高达上亿元。此外,互联网对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在加速,传统企业中的互联网人才需求也在大幅增加。
  更重要的是,快节奏的宏观大环境下,很少企业能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培养起有效的内部人才体系,大量人才通过外聘方式招募,引发人才跳槽潮。
  国际著名猎头顾问克劳迪奥&费尔南德斯在哈佛接触到的70%至80%的中国企业都未建立有效的模型以评估人才潜力,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甚至毫无概念。它们亟待建立完善的潜力评估体系,以吸引、激励、培养他们最优秀的人才。而在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往往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
  此外,在求职过程中,人才与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就职往往是在不充分信息基础上做出的决定,也为之后的快速跳槽埋下伏笔。
  跳槽过程中,人才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帮助做出决定。中国的职场人士更多倾向于被动接受信息,而非主动寻找,因此所获得的信息源更多集中在公司和HR。他们往往会基于&自己对该公司和该职位的想象&做出了决定,之后很大程度发现现实与想象的落差大到无法接受,便选择了用脚投票。在领英今年第三季度的焦点小组访谈中,有30%的白领曾有过这种经历。
  中国人跳槽最看重发展空间
  中国职场如此频繁地跳槽,跳的到底是什么?哪些是中国职场人士最为看重的?
  《报告》指出,工作强度是最不被重视的指标,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互联网行业工作那么累,每年却有大批的人才蜂拥而入;此外,企业国际化、企业品牌知名度、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职位职级也不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而发展空间、工作内容、学习知识、工作氛围和薪酬福利则是最受重视的指标,其中发展空间排在了第一位。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变化节奏太快,职场人士面临不断的能力更新和成长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内部培养人才的体系,人才的内部成长往往面临瓶颈,此时就得通过跳槽来实现。
  为此,《报告》建议国内企业建立、审视和优化自己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体系建立的难度在于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必须清晰,基于此需要有一个长期的人才需求计划,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此外,企业应在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基础上,突出发展空间、学习机会等重要维度,吸引人才。在招聘过程中,多渠道、多维度地展示企业的雇主品牌,增加公司和职位等重要的软性信息的透明度,如工作氛围、企业文化等,减少应聘方与受聘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此后的人才流失。文/本报记者 吴琳琳
编辑:高二山
责任编辑:王玉飞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移动看!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24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