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念诵」

为何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最如法?
为何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最如法?
——专念阿弥陀佛一尊佛容易感通!“南无”则是信和愿!
选编:净土法师日
文选目录:
《念佛百问》(为何要专念阿弥陀佛)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专念和归命阿弥陀佛一尊佛,容易感通;泛泛地同时念多尊佛等于一尊佛也没靠上(节选)
问:每天念佛念六字还是念四字?
持名念佛应该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念阿弥陀佛?
念佛宜念六字
临终助念要念六字,念四字不容易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意
10.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六字名号的意义(摘录)
为何要专念阿弥陀佛?
问:求往生,念阿弥陀佛;求平安免难、消灾延寿等现世利益,分别念有关佛、菩萨、经、咒。这种观念正确吗?
答:不正确。求生净土的人,不论求世间何种利益,都应当专念阿弥陀佛,不必改念其他佛、菩萨、经、咒。理由有二:一、如经中说,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中的王,弥陀名号包含一切诸佛、菩萨、经、咒功德,专念弥陀一佛,即为总念一切诸佛菩萨经咒。凡念诸佛菩萨、诵其他经咒能够得到的利益,念阿弥陀佛无不得到;反过来,念阿弥陀佛能够得到的利益,念其他佛菩萨、诵其他经咒则未必都能得到。好像百官大臣能利百姓的事,国王为之不难;国王能利百姓的事,百官大臣未必能为。二、专念阿弥陀佛,既不失世间利益,又决定往生,可说双丰收。杂念诸佛菩萨,心不专一,往生既不定,世间利益也轻微。——摘自:《念佛百问》(为何要专念阿弥陀佛)
为何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最如法?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善导大师解释六字名号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善导大师解释「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两个字说: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南无」这两个字就是「归命」,归命就是信心。你不相信这个人,你能把命交给他吗?归命是:「把我的命都交给你!我念佛,要死要活,是下地狱,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交给阿弥陀佛了」,这叫归命。这叫信心。
「发愿、回向」:归命的目的是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唯一向着净土的,不向三界,不向其它。
那么,六字名号里边,「南无」两个字,就是指我们的信和愿——信愿心;「阿弥陀佛」又称无量寿佛,《无量寿经》称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的简化,称赞「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无量寿经)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是归命(或归依)“佛中之王”——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是发愿归命(或归依)阿弥陀佛!
那么,如何念佛最为圆满殊胜并且容易感通呢?往生净土和临终助念如何念佛最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加持与摄受呢?为此,是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还是念四字“阿弥陀佛”最如法呢?君请看祖师大德以下的重要观点: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语录:“学净土的,千万不能四字,佛经上都是“南无”二字,四字不得度,必须带有“南无”二个字。念多少声四字都是在脑中一闪而过。在末法时代后五百世时,四字洪名才得度。现时,四字洪名只是结个法缘而已。没有“南无”这二个字,入不到我们的八识田里,被第七意识挡住了,四字洪名在脑子里不入心,所以打坐念佛一定要念六字,出现什么幻觉也不要怕,不要想也不要追逐一些不真实的东西。现在,有种已经活着往生极乐而留形于世的人,可以念四字洪名。你是吗?”《修行方法的开示》
请看仁焕法师念佛七法会开示:
念佛关于念六字和念四字的问题,我也不是随便说的。2003年闭关的时候我是念四字,不是念六字,七天七夜没有停过。(掌声)到2004年重新闭关的时候,梦见观世音菩萨说:“你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干嘛念四字?”我就问:“为什么有人提倡念四字?”菩萨说:“人家是人家,你是你。”
最后菩萨就把其中的道理讲了:“南无”就是皈命,也是接受。四字是佛念佛,佛还用皈命吗?我们必定要皈命,皈命是我们的通行证,我们没有皈命的这个护照就进不了西方。而佛回到他的家就不用通行证了,但是我们要有通行证才行。(掌声)
大家要明白,我跟大家一样也是恶业众生,所以念六字。念四字的人,他是佛再来到世间的。我们在座的诸位,如果你是佛再来的,你可以念四字。我不能反对你们念四字,你们一念四字我就知道跟在你们后面有办法了。(众笑,掌声)
所以大家去做临终关怀或自己修行,如果自己还有痛苦有烦恼,表示我们是生死凡夫,必然要从六字上念。
——摘自《大家念佛要念六字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印光大师在其它地方开示过,念南无阿弥陀佛,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加持力,如单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主要靠自力,得益甚少,甚至有狂妄自大之嫌。因为南无就是依靠、皈命之意,念六字佛号,念念都是皈命,念念都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受。——摘自《应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阿弥陀佛&?》
另外,印祖在强调应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号上的许多开示也很重要明确,特此摘录几例如下:
“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与陈锡周居上书》
“既有真信切愿,必须志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与徐福贤女士书》
“以南无阿弥陀佛之洪名圣号,令其心口称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之久久,业消智朗,障尽福崇,自心本具之佛性,自可显现。”——《书二六四》
“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音纳莫)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一函遍复》
“所言念南无阿弥陀佛,乃消除业障,转凡成圣之妙法。”——《复宁德恒德复居士书》
“莲宗行人,常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即可现生生极乐国,预莲池会。”——《四川乐山县大佛陵云寺创建藏经楼功德碑记》
再者,也可能认为临终助念往生适宜念“四字佛号”。好,我们还是看印祖对于临终助念是怎么开示的吧:
“当此大病临身,存亡莫保之时。教以各各为其母志诚恳切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祈寿未尽则速愈,寿已尽则速得往生西方。”——《复黄涵之居士书一》
“若当临命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志诚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住生。”——《临终三大要》
“昨接汝书,知汝父病极沉重。不可作世间痴心妄想,当依佛法为之助念南无阿弥陀佛。祈其寿已尽,则速蒙佛慈接引往生西方。寿未尽,则速得痊愈。”——《复开生宁生昆季书一》
《念佛百问》(为何要专念阿弥陀佛)
一、问:求往生,念阿弥陀佛;求平安免难、消灾延寿等现世利益,分别念有关佛、菩萨、经、咒。这种观念正确吗?
答:不正确。求生净土的人,不论求世间何种利益,都应当专念阿弥陀佛,不必改念其他佛、菩萨、经、咒。理由有二:一、如经中说,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中的王,弥陀名号包含一切诸佛、菩萨、经、咒功德,专念弥陀一佛,即为总念一切诸佛菩萨经咒。凡念诸佛菩萨、诵其他经咒能够得到的利益,念阿弥陀佛无不得到;反过来,念阿弥陀佛能够得到的利益,念其他佛菩萨、诵其他经咒则未必都能得到。好像百官大臣能利百姓的事,国王为之不难;国王能利百姓的事,百官大臣未必能为。二、专念阿弥陀佛,既不失世间利益,又决定往生,可说双丰收。杂念诸佛菩萨,心不专一,往生既不定,世间利益也轻微。
二、问:念阿弥陀佛不是只管往生,不管现世种种利益吗?
答:念阿弥陀佛,连往生成佛的大利益都可以得到,何况现世种种小利益反而得不到呢。比如手握亿金支票,大片庄园、田地、山林都可以买到,更不必说买一只糖果了。本集《感应录》收有念佛得种种现世利益的例子,即是实证。
三、问:世有送子观音,虽修念佛,求子则必须念观世音菩萨,对吗?
答:不必!念阿弥陀佛同样求子得子,本集〈四六、求子得子
转女成男〉即是实证。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弟子,其慈悲、智慧、神通都从阿弥陀佛那里学来。凡弟子观世音菩萨能为之事,老师阿弥陀佛无不能为。
四、问: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虽修念佛,危急之时欲求免难,必须念观世音菩萨,对吗?
答:不必!道理如前,实证请看本集〈三二、佛光来照
免遭水溺〉,及“念佛免难”之各篇皆是。
五、问:文殊菩萨智慧第一,虽修念佛,求智慧增长、考学顺利必须念文殊菩萨,对吗?
答:不必!文殊菩萨智慧虽高,但毕竟与佛不能相比。如经中说,阿弥陀佛是无量光佛,其智慧光明,十方诸佛都不能及,何况菩萨弟子更不可相提并论。所以求智慧也专念阿弥陀佛,本集〈四七、念佛开慧
求考如意〉即是实证。
六、问:地藏菩萨有灭定业真言,虽修念佛,欲求消业必须念地藏菩萨,对吗?
答:不对!地藏菩萨功德实是不可思议,但较之阿弥陀佛仍不可为比千万亿倍。《群疑论》说:“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佛菩萨名号皆有功德,有功德所以能消罪业,功德越大,消业越多;如光越明,消暗越多。经中说,阿弥陀佛,功德无上,光明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念阿弥陀佛消业,如日光消暗;念地藏等其他佛菩萨消业,如月光消暗。本集“念佛消业”之各篇皆为实证。
七、问:地藏菩萨是幽冥教主,专救幽冥界众生,虽修念佛,为超度亡灵、救拔地狱众生必须念地藏菩萨,对吗?
答:不对!本集“念佛免难”、“三途超生”中有很多例证,如〈一六六、清明念佛
普度冤亲〉等,皆可证明念阿弥陀佛能普利幽冥界众生。《群疑论》说:“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是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故积念者,功德最多。”如月虽明,遇日无光,今以地藏菩萨较之阿弥陀佛,略举七不可比。
一、功德缺满,不可相比。地藏菩萨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实是不可思议,然修行功德尚未圆满,其愿还未实现;阿弥陀佛因地发愿“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阿鼻苦众生”,修行功德已经圆满,其愿已经实现而成佛,所以两者不能相比。
二、地位高低,不可相比。地藏菩萨是幽冥教主,实足尊贵;然阿弥陀佛,称诸佛之王,不可相比。
三、为主为从,不可相比。弥陀为主,地藏为从。只要念阿弥陀佛,地藏菩萨自然随从阿弥陀佛来救度地狱众生,如本集〈三六、母亲念佛
儿免地狱〉即是实证。
四、名声远近,不可相比。阿弥陀佛名号为十方诸佛所景仰赞叹,所以不可比。
五、光明大小,不可相比。如上。
六、灭罪多少,不可相比。如上。
七、救度利益,不可相比。念地藏菩萨,多从三恶道救至人天,尚不能直接生至净土;念阿弥陀佛,从三恶道直超净土成佛。本集〈一七二、蟒蛇亦愿
念佛成佛〉、〈一六三、出地狱河 生极乐土〉即是实证。
八、问:人之临终及新亡,往往业障现前,怨家债主竞来牵逼,必须先念地藏菩萨消除业障,再念阿弥陀佛求往生,对吗?
答:无知之人,故作此说。临终及新亡,最是升沉的关键时刻,这时念任何别的佛菩萨及经咒都缓不济急,唯有急称阿弥陀佛,最具拔济的功效,消业、往生,同时达成。本集“助念往生”各篇,皆为实证。又如《观经》说:闻大乘经十二部,只灭罪千劫,远不足往生;称阿弥陀佛一口,除罪五十亿劫,直超生净土。
九、问:韦驮菩萨专职护法,虽修念佛,欲求修行得护助、少障缘,必须供念韦驮菩萨,对吗?
答:不必!专供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之人,如《观经》、《阿弥陀经》、《十往生经》等说: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光明摄护,日夜不离。观音势至,常随影护。六方恒河沙等诸佛,共来护念。又有二十五位大菩萨,携诸大菩萨,一切时处,前来拥护。复有无数化佛、化观音势至菩萨,百重千重围绕行者,昼夜不离。所有天神地祗,亦皆恭敬爱念。以此之故,一切恶鬼恶神,不得其便,一切厄难灾障,自然消散。韦驮菩萨亦必随诸菩萨,不请自来,前来护持。本集〈五四、现代女鬼
真实故事〉,及“佛名具德”、“念佛退鬼”中各篇相关内容,皆可为证。
十、问:诸佛菩萨神咒,有大神力,虽修念佛,欲求去邪镇魔,必须持念神咒,对吗?
答:不必!一句弥陀,咒中之王,凡诸神咒可致功效,专持佛名皆可得之。专修念佛之人,蒙弥陀、诸佛、观音、势至、诸大菩萨直接护念,虽不持咒,一切外邪魔难自然不侵。如本集〈七、六字佛牌
放光退鬼〉、〈八、六字佛牌 退附体猫〉及“念佛退鬼”各篇,皆为实证。
十一、问:药师佛发愿救疗种种病苦,虽修弥陀净土法门,欲求病愈康健,必须念药师佛,对吗?
答:不必。专念阿弥陀佛,同得愈病。实证请看本集“念佛愈病”各篇。
十二、问:药师佛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虽修弥陀净土法门,欲求消灾延寿,必须念药师佛,对吗?
答:不必!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专念阿弥陀佛同得消灾延寿。如《观念法门》说:“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本集〈一一四、哈尔滨某女往生记〉中即有实证。
&十三、问:杀生造多罪业的人,虽念佛恐怕不能往生吧?
答:虽造多罪,如能回心念佛,决定往生。本集赵秋中、丁德华之父、张莲娣一生杀猪,许桔清养虾为业;又有临死地狱相现之江苏王某,现判死罪之新加坡贩毒犯,这些人最后都念佛往生,即是现证。又《观经》下品明明记载十恶、破戒、五逆罪人念佛往生。
十四、问:那么念佛人不用断恶修善?
答:此又不然!世界上绝不可能存在一种叫人不要断恶修善的宗教,佛法中也绝不可能找到一种叫人不要断恶修善的法门。念佛人,更应当随份随力,断恶修善,于自于他,功德利益更大。略说有五。
一、造罪造业,现生多受苦恼;断恶修善,现生多享安乐。
二、造罪造业,临终重病缠身,不能自在;断恶修善,临终无有病苦,自在往生。
三、造罪造业,有害众生,众生不喜,因不喜故,于其所行念佛不生敬信;断恶修善,有利众生,众生欢喜,因欢喜故,于其所行念佛能生敬信。
四、造罪造业,不利社会和谐,有损人伦,佛法隐没;断恶修善,促进社会和谐,道德昌明,佛教兴盛。
五、造罪造业,不顺佛教,诸佛不喜;断恶修善,顺诸佛教,诸佛欢喜。
有种种理由,应当断恶修善而念佛。
十五、问:恶难断,善难修,怎么办?
答:一、随缘尽份,勉为其力。二、常怀惭愧,更加念佛。这样纵虽不能断细恶,绝不至于造大罪;虽没有广大善行,总不失一念善心。阿弥陀佛,也必加持。
十六、问:未吃素,念佛能往生吗?
答:能!本集张玉枝、张莲娣、黄锡勋等,即是其证。
十七、问:那么不用吃素?
&答:视情形,能吃素最好。略说有四:一、顺佛慈悲心。二、施众生无畏。三、利自身健康。四、临终少业障。
十八、问:未皈依,念佛能往生吗?
答:能!本集许培枝、胡老汉、池贞子、黄英夫等,即是其证。
十九、问:那么念佛人不用皈依?
答:如条件允许,还是要皈依的好。因为皈依是定信仰、入佛门、成为佛弟子的第一步,岂有想念佛、想往生的人不愿皈依的呢。
——摘自:《念佛百问》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以下经文出自《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译本)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或照百佛世界,或千佛世界,取要言之,乃照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或有佛光照于七尺,或照一由旬,二三四五由旬,如是转倍,乃至照一佛刹,是故无量寿佛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然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唐朝善导大师,这是我们净土宗的第二代祖师,他老人家有两句名言,“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如来,是讲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他们示现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无非是劝众生念佛求生净土。
佛是以度众生为本怀,佛的愿望就是要度尽一切众生,希望这一切众生快快成佛。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建立道场,就为这么一桩事情。为什么佛劝我们求生西方净土?因为那个地方使我们一生圆满成就。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劝勉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在《大藏经》里面,佛劝我们求生西方净土的经论就有一百多种,可见西方净土之殊胜!
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佛这种净土也不在少数,甚至于有许多世界比极乐世界还要殊胜,佛为什么不叫我们到那里去,偏偏叫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通常在理上讲,佛佛道同,成了佛,佛是绝对平等,决定没有高下,为什么世尊特别赞叹阿弥陀佛,亲口宣说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佛中之王”,这就有高下;“光中极尊”,那就不平等——阿弥陀佛跟一般的佛就不平等了。
诸位要知道,理上是平等的,事上不平等。事上确实阿弥陀佛比一切诸佛要超胜很多,原因在哪里?他在因地发的愿与一切诸佛不相同。
因为因地发的愿不相同,所以在兑现的时候,殊胜之处也就不相同。阿弥陀佛在因地发的愿,那个愿之伟大,确实很多诸佛比不上,所以成佛之后,在相上讲,那种果报庄严就不能跟阿弥陀佛相比,这就难怪他的这个道场、这个国土,是十方一切诸佛所赞叹。
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求道、修行、积功累德,跟其他诸佛确实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对他赞叹,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把阿弥陀佛赞叹到极处了,这样一个人,你不亲近他,你去亲近谁?
专念和归命阿弥陀佛一尊佛,容易感通;泛泛地同时念多尊佛等于一尊佛也没靠上(节选)
作者:印光祖师,讲解:净宗法师
善导大师简介:善导大师生于隋末、长于唐朝初年,是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阿弥陀佛化身再来。善导大师继承了昙鸾、道绰二位大师的净土思想,并丰富发展为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宗体系,澄清了诸多净土理论上的迷误,是净土宗第一位全面系统地阐述净土修行的思想和方法的祖师。他的著作传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的净土宗,被日本净土宗奉为始祖,至今日本专门弘扬净土的寺院都称为“善导寺”。善道大师是净土修行理论和方法的集大成者,目前他和印光大师的著作是当代净土界重点研究的对象。(阳光师姐编注)
有嘴巴、会念佛、愿意往生,就达到标准了
有人念佛老是担心说「我有妄念,没有达到什么样的禅定功夫」,如果你看下下品,你就有安慰了。你有嘴巴、会念佛,就可以了,就达到标准了。阿弥陀佛有什么标准?就是归命。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有嘴巴、会念佛、愿意往生,信靠南无阿弥陀佛,就合格了,一百分了,没有说要达到什么样的功夫,这个下下品就是例子。善导大师解释「乃至十念」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还有的人,心里面有很多佛菩萨,其实是一个都没有:「师父,我家的佛堂供了很多,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佛、不动佛、山王佛、焰王佛……」很多佛菩萨,其实一个也不亲,一个都没靠上,等于一个也没有。怎么这样讲呢?他的智慧还赶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你看幼儿园下午放学的时候,就有很多奶奶在门口接她们的小孙子,每一个小孙子都不会跑错,他们不会看到老太婆都是白头发就乱跑,他也不会说「这么多,都是我奶奶」,不会的,他喊是会喊「奶奶们好!」但是他的小脚「呼噜呼噜」就跑到他奶奶那儿去了,他心里有一个固定的目标,他有一个方向,对不对?我们很多人念佛,你到底念哪一尊佛?「我都念!」你都念,就都没念到,念了一大堆,谁是救你的佛?不知道!这么多都是奶奶,谁是你的奶奶?不清楚。那你回家往哪里回呀?他喊会喊:「奶奶、阿姨再见!」跟着自己的奶奶走了,他有一个真的、亲的奶奶。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唯一的。所以,善导大师说:
一心专念;口业专称,意业专念,身业专拜;专复专!
专,还要再专。其它所有的佛菩萨,都是奶奶、阿姨,张奶奶、李奶奶、王奶奶,不是自己的亲奶奶,祂们都是救度利根众生的,我们专念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有「亲缘、近缘、增上缘」,有这三种利益,先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十方诸佛任你去参拜。不要在这里做表面工作,拜千佛、拜万佛,结果还不知漏掉了多少佛!《阿弥陀经》里说东方就有恒河沙数诸佛,你拜一千佛一万佛就以为拜很多了?才拜了一万佛,恒河沙数诸佛、无量无边诸佛,你怎么拜?漏掉了多少?我们就拜一佛,我们能拜这一佛,就能拜恒河沙数诸佛,因为我们专拜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后),所有的佛我们都可以去分身十方去礼拜。「哎呀!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阿閦鞞佛好感恩哪!释迦牟尼佛讲《阿弥陀经》,你去真诚护念了,所以我也听了你的话,受了你的恩,现在到极乐世界来了,今特来感恩。」「咚」!拜下去──你这个就实在啦!阿閦鞞佛说:「善男子!随顺我教,专念弥陀,得生极乐。今日来礼拜,为你授记加持。」当下开了大悟。
你在这里东拜西拜,拜了一大堆,十方诸佛都皱眉头了:「你不懂我意啊!你要专念专拜阿弥陀佛,往生西方再来见我,是见真的。」
问:每天念佛念六字还是念四字?
念六字和念四字都可以,念六字比较完整、比较圆满、比较恭敬,依善导大师、印光大师的解释,平常念佛是以念六字为主,《观无量寿佛经》的下品往生,都是念六字名号,下品上生说“称南无阿弥陀佛”,下品下生也说“称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念”,都是称六字名号。因为“南无”是代表归命,我们既然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不可能不归命;既然心里归命,嘴巴就念出来了:“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念很完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有的人说:“我嘴笨,六个字念不来。”还有的说:“我这个人就喜欢念四个字。”那个也是一样,因为我们念四字“阿弥陀佛”,心里还是愿意去往生,还是归命阿弥陀佛,只不过那两个字放在心里没有念出来。“南无”两个字可能有念、可能没念,但是,这个心一定要有,要归命。归命就是依靠阿弥陀佛。念佛是靠阿弥陀佛,不是靠自己,自己能靠得住,就不用靠佛了。念佛就是靠佛,内心要仰靠这尊佛。
所以,平时念佛是以念六字为主。哪种场合呢?比如说要睡觉了,念六字感觉拗口,不容易入眠,我们就可以念四个字,随着我们的呼吸,“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就很好。再就是这个人临终了,开始他可能念六个字,时间长了,他的气力就不足了,这个时候,可以转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速度快慢根据他的状况来调节。
持名念佛应该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念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建议最好是先念六字。毕竟刚接触净土宗,在信愿方面可能还有些欠缺,正好“南无”二字,既是皈依、度我、恭敬、顶礼等义,这两个字彻底与信愿挂钩,我想您也知道,修净土往生西方的必要条件就是真信切愿。有没有真信切愿,就是看我们有没有真正“南无”了阿弥陀佛,所以您可以先依靠常念这“南无”二字,多多培植自己的信心与愿力,让自心尽可能地相信阿弥陀佛,将生死轮回这个大问题彻底交给阿弥陀佛,把“南无”的意义,持到心里去,彻底坚固自己的信愿,到那时,即使您不念“南无”二字,心里也早就至诚皈依了,这样便可以改成四字。就怕自己没有真实“南无”的心,没有把“南无”的意义渗透到心里去,便随意舍去“南无”二字,这样不仅不与净土宗的宗旨相契合,念佛也很难得到真实利益。并且在发愿或礼拜时,更需要加这“南无”二字,以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至诚恳切的心情。所以重要的不是念不念那两个字的问题,而是借助这两个字的意义,辅助自己,要求自己。如果没有真实“南无”的心,只做表面功夫,那念“南无”念破喉咙也难往生;要是具足真正“南无”的心,全是内心实意,哪怕念一声,也绝对成就,绝不虚行!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宜念六字
《印光大师文钞》: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彼只在行上讲究。而行又去却礼拜,其行便难十分恳切。久则涉于悠忽浮泛。——文钞三编卷一
第二四一页 ‘复陈飞青居士书四’
念佛宜六字。四字亦可。如初念则六字,念至半,或将止,则念四字。若始终不念南无,便为慢易。经中凡有称佛名处,无不皆有南无,何得自立章程。——文钞三编卷二
‘复卓智立居士书四’
莲池大师一生念四字,教导别人念六字。他说的意思是:“我自己求的是这一生决定往生,佛在《弥陀经》教导人执持名号,然而别人未必达到我这样深信切愿,加“南无”二字是尊敬、顶礼、依靠等意思,我深信切愿所以就不客气了。但别人不能达到我的信愿程度,所以要念六字。如果今生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也结下善缘。将来再遇到净土法门,还能往生极乐世界。——《竹窗随笔》
编者按:我们凡夫无法达到他老人家的境界,还是念六字吧。(转载)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语录:“学净土的,千万不能四字,佛经上都是“南无”二字,四字不得度,必须带有“南无”二个字。念多少声四字都是在脑中一闪而过。在末法时代后五百世时,四字洪名才得度。现时,四字洪名只是结个法缘而已。没有“南无”这二个字,入不到我们的八识田里,被第七意识挡住了,四字洪名在脑子里不入心,所以打坐念佛一定要念六字,出现什么幻觉也不要怕,不要想也不要追逐一些不真实的东西。现在,有种已经活着往生极乐而留形于世的人,可以念四字洪名。你是吗?”《修行方法的开示》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偏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後,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於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生辈想,名第十六观。
请看仁焕法师念“佛七法会”开示:
&念佛关于念六字和念四字的问题,我也不是随便说的。2003年闭关的时候我是念四字,不是念六字,七天七夜没有停过。(掌声)
&到2004年重新闭关的时候,梦见观世音菩萨说:“你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凡夫,干嘛念四字?”
我就问:“为什么有人提倡念四字?”菩萨说:“人家是人家,你是你。”
最后菩萨就把其中的道理讲了:“南无”就是皈命,也是接受。四字是佛念佛,佛还用皈命吗?我们必定要皈命,皈命是我们的通行证,我们没有皈命的这个护照就进不了西方。而佛回到他的家就不用通行证了,但是我们要有通行证才行。(掌声)
&大家要明白,我跟大家一样也是恶业众生,所以念六字。念四字的人,他是佛再来到世间的。我们在座的诸位,如果你是佛再来的,你可以念四字。我不能反对你们念四字,你们一念四字我就知道跟在你们后面有办法了。(众笑,掌声)
&所以大家去做临终关怀或自己修行,如果自己还有痛苦有烦恼,表示我们是生死凡夫,必然要从六字上念。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
临终助念要念六字,念四字不容易往生
——临终助念要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而不是四字“阿弥陀佛”
作者 福泽绵长
前几天帮网友“功德仙女”的家人超度中阴身(刚过世的老婆婆),我教了她方法,那知道佛来了两次接不走。我上着班,也没多少时间帮她。第二次接的时候,我骑车刚好到路口,看到佛来接了,叫中阴身上去,她说“功德仙女”没叫她上。后来我(以神通)听她念,听到她只念“阿弥陀佛”四字。这老婆婆是脑部有病死的,意识不是很清楚,一会清醒一会糊涂,况且生前似乎没听闻什么佛法,信愿还不够,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上不去。
我向“功德仙女”核实,都对上了:婆婆脑有病,她助念只念“阿弥陀佛”四字;后来我叫她念“南无阿弥陀佛”后,第三天佛来接到了。
老婆婆的中阴身当时也不是很听我的话,刚开始的时候说媳妇不好,我叫她媳妇忏悔,后来我(神识)飞去开示(看雪客注:本文作者“福泽绵长”在广西,而“功德仙女”家在外省),她(老婆婆的中阴身)竟然满山遍野的疯玩,根本不在遗体旁边,“功德仙女”在尸体旁喊破嗓子也没用。好不容易看到她(老婆婆的中阴身)回家了,我在她家里看到一个发红光的观音,不是来接那个,中阴身跪着和观音说话。我问“功德仙女”,那家是不是供观音,回说是,一会中阴就进我家了,说是观音叫她来听我念佛。
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言: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彼只在行上讲究。而行又去却礼拜,其行便难十分恳切。久则涉于悠忽浮泛。”(文钞三编复陈飞青居士书四)
又言:“念佛宜六字。四字亦可。如初念则六字,念至半,或将止,则念四字。若始终不念‘南无’,便为慢易。经中凡有称佛名处,无不皆有南无,何得自立章程。”(文钞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四)
又净宗二祖善导大师于《观无量寿佛经疏》中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意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意:南无即是皈依、救我之意。阿弥陀佛就是法藏菩萨选择本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行,安乐净土正定之业因。以斯义故,我们称名之时,自然即获得往生,获得阿弥陀佛救度。---西源法师
【“六字释”解释第十八愿】(节选)
善导大师《观经疏》“六字释”言: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首先要看善导大师《观经疏》,也就是《善导大师全集》四十九页的说明,善导大师说:
若欲往生者,要须行愿具足,方可得生。
但有其行,行即孤,亦无所至;
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
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
也就是说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愿跟行具足才可以往生,如果只有行没有愿,行只是孤行,没办法达到目的;就好像我们开车出门,可是没有目的地,当然就在那里流浪。
“但有其愿,愿即虚,亦无所至”:如果只有这个愿望,可是没有加以实行,只有一个目标,可是没有踏出门去,当然也不能到达。
“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必须是愿跟行互相辅助,互相具足,那么所作的才能达成,才能往生极乐。
因此善导大师说“南无阿弥陀佛”是“愿行具足”,所以接着善导大师就说:“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这几句也是在解释第十八愿。
“南无”是印度话,翻成汉语,有“救我”、“度我”、还有“归命”,善导大师在此是以“归命”为主要的翻译。
&“亦是发愿回向之义”:也就是说,归命之中是含有心愿的,亦即归命不是为了其它的事归命阿弥陀佛,主要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而归命阿弥陀佛的,因此归命之中,含有发愿回向。所以,一开始是梵文、汉文相比对,接着就解释归命的含意。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也就是阿弥陀佛以名号救度众生,以名号作为众生往生的功德。具有万善、万行恒沙功德的这一句名号,也就是阿弥陀佛佛体,阿弥陀佛本身的功德都在名号。只有称念这一句万德洪名,便能够生善灭罪、离苦得乐。(慧净法师)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中对第十八愿是这样解释的: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直言明了愿生心称名的本身就是乘佛愿力。就是在依靠阿弥陀佛的力量了。
【名号是让我们信心求念的】
善导大师说:“弥陀释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这一句名号,是让我们众生信受、称念的,不管众生称念这一句名号,是为了现世利益也好,是为了当来利益也好,都可以信心求念。
这“六字释”也是第十八愿的内容,归命可说是信心,发愿回向可说是愿心,阿弥陀佛可说是功行,所以信愿行都具足。如同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是“信心”,至心欲生我国是“愿心”,至心称名念佛是“功行”,信愿行具足,必定往生极乐。
所以善导大师这六字释,也是在解释第十八愿。(慧净法师)
【文选10】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六字名号的意义(摘录)
作者: 慧净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的音译,由「南无」、「阿弥陀」、「佛」三语连结而成。
「南无」是「归命」、「信受」的意思,亦即疑心消除,完全归顺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此佛有无限量的功德能力,而以无限量的寿命与无限量的光明作为代表,所以又名「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
「佛」是「觉者」的意思;既能使自己觉悟,也能使他人觉悟。
「阿弥陀佛」的「寿命」无穷无尽,没有限量,在「时间上」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又「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没有限量,照遍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在「空间上」救度任何地方的众生。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祂发愿要救度每一位众生。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特色是(一)主动而来:不必我们的请求拜托;(二)平等无差别:不分出家、在家、善人、恶人;(三)绝对无条件:任何人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已得到必定往生的身份。
「南无」是众生归命于阿弥陀佛的信心,「阿弥陀佛」是佛救度归命众生的力量。众生归命的信心不是众生自己所发,而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悲愿彻入众生的内心而成为归命的信心,亦即众生南无之心是阿弥陀佛全体的显现。所以信受的众生(南无)与救度的佛(阿弥陀佛)是一体的,此谓之「机法一体」,故名「南无阿弥陀佛」。
疑心消除,绝对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而忆佛念佛的人,他的生命与阿弥陀佛的生命结合在一起,是「与佛同在」。已不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拥有至高无上的功德,蒙受十方诸佛菩萨的保护想念。现在能逢凶化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邪神恶鬼不能障碍;临终不管在任何时间、地点、情况下死去,都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是「光中极尊」。(大阿弥陀经)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无量寿经)
六字名号本身就是光明
「南无阿弥陀佛」这尊佛在我们佛教界是最受到赞叹、熟悉、称念的佛,虽然有十方诸佛、十方诸菩萨,可是我们最常称念的还是「南无阿弥陀佛」。不只是学佛者称念这句佛号,即使是佛教界以外没有学佛的人,也都知道有这一尊阿弥陀佛。当人们遇到困境或灾难的时候,都会不假思索的冲口念出阿弥陀佛,而当这句佛号念出之后,很不可思议的,眼前的危险、困境,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化解了。
在台湾,很多电线杆上都贴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的名号;很多常常发生车祸的道路旁边,也贴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甚至竖起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像,让人家起恭敬、瞻仰、膜拜的心情。由于这样,常出车祸的地方,车祸就减少了,甚至没有了。这是由于六字名号本身就是光明,凡是有这六字名号的地方,就会放出佛光,虽然我们凡夫肉眼看不到,可是通灵的人,或是灵界的众生,他们都看得到,只要看到佛光,就会消除他们的痛苦、业障,化解彼此的冤结,所以车祸就减少了。同时,只要过往行人看到这句佛名,虽然没有张口称念,可是他心中也不知不觉等于念过一次了,念了佛自然就会消除当下的业障,所谓「念佛一声,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所以我们心中忆佛、或口中念佛,都会让我们消除灾难、增长福德的。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在佛教界之内,虽然十方诸佛菩萨很多,但独有阿弥陀佛是备受尊崇赞叹的。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以最崇高的敬意,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无量寿佛)说: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所谓的「威神」,就是指这尊佛的慈悲、智慧、愿力、神通、道行,以及救度众生的能力,以佛学的名词来讲,就是佛的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这些证德、成就的内容。
这「光明」也可说是佛的智慧,智慧是光明的体;智慧是无形的,显现出来的是有形的光明,以及光明的作用。既然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最尊第一,那岂不是其他诸佛的光明是在阿弥陀佛之下呢?其实也没错,十方诸佛虽多,他们的光明跟阿弥陀佛的光明是不能比较的,而且是达不到、不可推测、不能想象的。刚刚讲光明即是智慧,阿弥陀佛的智慧,是「十方诸佛所不能及」,即使是佛也推测不到阿弥陀佛的智慧、能量。这么说来,一方面可知阿弥陀佛的伟大、殊胜、崇高,连佛都没有办法想象;一方面也可知,我们今天在这里解释「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的意义,只是就我们凡夫所能理解的来说明,至于真正「南无阿弥陀佛」是怎样的性质、功能、意义,那只有等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不必追求,自然就能完全了解了。
释迦牟尼佛又在《大阿弥陀经》更具体的推崇阿弥陀佛说:
阿弥陀佛是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王」是跟部下相对而言的,如果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王,那表示十方诸佛是阿弥陀佛的部下了。一般而言,佛佛平等;但,虽然佛格平等,可是弥陀是处于王的位置。比如总统与人民,人格虽然平等,但位置不一样。
在《无量寿经》里面就有显现出这种事迹的内容,不过道理今天没有时间解释,如果大家有缘可以直接去读诵研究《无量寿经》,就可以了解了。
阿弥陀佛是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极尊,十方诸佛跟菩萨也都有光明,甚至我们凡夫也有我们凡夫的光明,不过阿弥陀佛的光明,在诸佛光明之中达到最顶端,所以叫做「光明中之极尊」。总之,这表示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崇高的赞叹,如果阿弥陀佛没有这可赞叹的、殊胜的、伟大的实质,释迦牟尼佛也不会自打妄语的,所以既然释迦牟尼佛都这样赞叹,我们也应该这样来相信。
现在我们就依照我刚刚所讲的这张佛卡跟文字来读一遍,然后才逐句来解释。佛卡的内容分好几段,第一段的文字是:
「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的音译,由「南无」、「阿弥陀」、「佛」三语连结而成。
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总共有六个字,是从印度话翻译过来的,是由「南无」这两个字,和「阿弥陀」这三个字,以及「佛」这一个字所结成的。
南无就是归命
第二段是:
「南无」是「归命」、「信受」的意思,亦即疑心消除,完全归顺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南无」是「归命」,一般都解释为「归依」,也就是归投依靠的意思。通常像我们在念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时,都有一种归投依靠的意思。那么在这里为什么写「南无」是归命信受的意思呢?当然,「归命」也有归投依靠的含义在里面,不过它有另一层比较深而且跟我们非常亲近的含义存在。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南无」的含义,跟我们念释迦牟尼佛或者是南无其他佛、南无其他菩萨的含义,有一点点不一样,这就是「归命」的意思。
弥陀对众生归回呼唤的命令
「归命」有从阿弥陀佛这边来解释,也有从我们这边来解释的两层意义。从阿弥陀佛那边来解释,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命令。阿弥陀佛对我们什么命令呢?就是要求我们、呼唤我们要让祂救度到极乐世界的命令,这叫做归命,也就是归回的命令。阿弥陀佛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为我们完成从娑婆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通通容纳在这六字名号里面;那么阿弥陀佛呼唤我们让祂救度到极乐世界,这呼唤的内容叫做阿弥陀佛对我们归回呼唤的命令。
为什么说是命令呢?因为佛所说的话都是真理,不能改变,就好像国王所说的话是圣旨不可违抗,因此我们用国王的命令来解释阿弥陀佛对我们救度的呼唤。就好像父母生下一个孩子,从小就离家出走,流浪在外,在外面受饥受寒,受苦受难,做父母亲的非常不忍,一直呼唤这个孩子,要他回到家里来。阿弥陀佛也是一样,祂的悲心,祂的智慧,观照十方众生都是流浪在六道三界里面,不断造罪造业、受苦受难。
虽然有很多众生,知道轮回是造罪业、受苦难的,必须要脱离六道三界的轮回,就像昨天我所讲的,对无常观深的人,他晓得要追求出离,追求解脱,追求返回原来的生命。我们每一位众生原来的生命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是由于不知不觉,所以在六道轮回里。现在我们十方众生里面,也有知道轮回是痛苦、是罪业的结果,要寻求解脱,可是他虽然有修行的心,却没有修行的力量。譬如:说我们晓得贪瞋痴是不好的,贪瞋痴是因,六道轮回是果,必须斩断,也就是必须要降伏、消除贪瞋痴,转换贪瞋痴成为佛性才能解脱,虽然有这个心,可是有心无力。
我们每天都在诵念发菩提心的四弘誓愿,每天都在佛前至诚恳切的念忏悔文,边念边拜,可是内心的贪瞋痴,还是没办法消除。刚刚还在念「众生无边誓愿度」,可是等一下出去买东西的时候,就会挑东挑西的,跟人家讨价还价;我们晓得贪瞋痴不好应该忏悔,可是被人家赞叹几句,心中就沾沾自喜,但是让人家批评几句的话,心中就不愉快了,甚至被对方侮辱的话,就会生对方的气,瞋恨心就出来了,可以说贪瞋痴很难降伏,修行有心无力。阿弥陀佛以祂的智慧通通了解,以祂的慈悲就是要把我们救度到极乐世界去,让我们在极乐世界成佛,因为在娑婆世界是很难成佛的,因此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呼唤我们让祂救度到极乐世界,等于极乐世界是我们的家乡。因此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对我们的呼唤,就是归命的意思,这就是归之命,归回的命令,这是从阿弥陀佛这一边解释。
众生归顺弥陀救度的命令
从我们这边来解释呢?是「归于命」,也就是归顺阿弥陀佛救度的命令,晓得阿弥陀佛救度我们是真实的,不会改变的,如果我们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那么百分之百必定会给阿弥陀佛救度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归于命。归于阿弥陀佛的命令就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我在这里解说「南无」是归命、信受的意思,亦即疑心消除,完全归顺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起初听到这个道理,会产生怀疑,打个问号,真的吗?有这么便宜的吗?搞不好是骗人的?起初会有凡夫的这些疑情。因为凡夫本来就具有贪瞋痴慢疑,凡事都要疑一下,如果这件事对我们不重要,当然无所谓疑不疑,可是它越是严重的话,就越需要去确定它,也就是预防万一。阿弥陀佛救度我们,这件事情是多么的重要,是真是假,我们常会生起怀疑;而「南无」是信受,也就是疑心通通没有了,完完全全的信受弥陀的救度,所以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就有这个含义。
这么讲起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跟念南无其他的佛、其他的菩萨,心情就有所不同了,因为其他的佛跟菩萨,并不像阿弥陀佛一样,预先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同时也对我们呼唤,呼唤我们一定给祂救度,其他的佛菩萨并没有这样,因此我们念南无其他的佛跟菩萨,跟念南无阿弥陀佛比较的话,心情上会不同的。
阿弥陀佛寿命无量
「阿弥陀」这三个字是「无量」的意思,也就是指阿弥陀佛有无限量的功德能力,当然佛的功德无量无边,阿弥陀佛无限量的功德能力,是以无限量的寿命跟无限量的光明作为代表,因此阿弥陀佛又称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就是觉者的意思,既能使自己觉悟,也能使他人觉悟;也就是能够救度自己,也能够救度别人叫做佛。阿弥陀佛的寿命无穷无尽,没有限量;同时在时间上是超越时间性,任何时间祂都存在,所以叫做无量寿佛。
这个无量寿命有一种含义,就是阿弥陀佛要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如果阿弥陀佛的寿命有限量,譬如说释迦牟尼佛的寿命,在这个娑婆世界是八十年,八十年过了,释迦牟尼佛就涅槃了,所以现在是没佛的时代;娑婆世界没有释迦牟尼佛,而未来的佛是弥勒佛仍在兜率天,还没有成佛,可以说释迦牟尼佛是过去佛,弥勒佛是未来佛。可是阿弥陀佛祂是永恒存在的佛,这表示在时间上超越过去、现在、未来,永恒存在,目的就是要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出生在过去的众生,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已经往生极乐世界;出生在现在的众生,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现在往生极乐世界;现在没有机缘来信受,未来信受阿弥陀佛的众生,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成佛。这表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永不改变,因此,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寿佛
── 寿命无量。
阿弥陀佛光明无量
又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没有限量,照遍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在空间上救度任何地方的众生。阿弥陀佛的光明即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功能,也可以说是阿弥陀佛的生命,阿弥陀佛的身体。既然光明无量无边,没有限量,照遍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就表示阿弥陀佛无所不在,没有一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的生命存在。就是我们地球上,纽西兰这个国家,奥克兰这个城市,甚至在收音机旁边聆听的佛友们,那个地方本身就有阿弥陀佛在那里,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存在,是尽虚空、遍法界存在的。阿弥陀佛的广大是「其大无外」,没有超越阿弥陀佛身体之外的一个存在的空间;同时「其小无内」,没有一个小小的东西不是在阿弥陀佛的身体当中,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同时在空间上救度任何地方的众生,不管出生在香港,或移民到奥克兰的众生,或者是出生在中国大陆、台湾,是亚洲、是美洲、欧洲、非洲的众生,阿弥陀佛都在那里要救度他,没有差别。不分你是佛教徒,或是回教徒、基督教徒,或者无宗教信仰的人,阿弥陀佛照样都在他的身边,等待机缘要救度他。
极乐世界广大无边际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好像西方极乐世界是在西方,如同《阿弥陀经》所讲的: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好像有个方位,局限在西边,但其实这是就我们凡夫所能理解的一个有限的方便说法。论起极乐世界,另外有经论说:
广大无边际,究竟如虚空。
也就是说,其实极乐世界是跟阿弥陀佛的光明一样,尽虚空、遍法界的存在。极乐世界的广大,是包含整个大宇宙的,即使是大宇宙,也有边际、范围,但是极乐世界却是没有范围的。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同时也是救度十方众生的救主,在
《无量寿如来会》这本经典里面就说:
弥陀佛是救世之法王。
基督教常常说:「耶稣基督是救世主」,耶稣基督是不是救世主,我们另当别论,可是阿弥陀佛真的是救世主,不但是救世主,而且是救世之法王,佛陀这样赞叹介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