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股灾总损失损失几十万亿后,去年市值继续损失几万亿正常吗

关于“市值损失”的新闻
全球的银行业都笼罩在凄风苦雨之中。英国退欧公投后欧洲银行股一片哀嚎,但事实上全球银行业在退欧公投之前早就问题重重。自今年年初开始,全球银行股就一路下跌,更不用说焦头烂额的德银,还有意大利银行业的一大堆烂摊子。
A股市场的股灾基本结束了,正如习主席说的,市场已进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阶段,市场承接力明显增强了,系统性风险已经过去。不过此轮股灾代价巨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证券法》修订被迫延期,证券市场改革方向虽然不变,但改革进程被迫延长;二是社会财富蒙受巨大损失,市值损失超30万亿,投资者元气大伤,国家投入巨资救市被套,货币超发使人民币汇率承受贬值压力。
在A股深度调整之际,一些上市公司的市值也随着大盘的波动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网宿科技就是其中一家。数据显示,自8月份以来,网宿科技从7月31日的收盘价53.8元/股下调至8月26日的收盘价38.18元/股。网宿科技的总股本是万股,粗略计算,8月份以来,公司的总市值从7月31的376亿元下滑至8月26日的267亿元,市值损失超过109亿元。
  在A股深度调整之际,一些上市公司的市值也随着大盘的波动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网宿科技就是其中一家。  数据显示,自8月份以来,网宿科技从7月31日的收盘价53.8元/股下调至8月26日的收盘价38.18元/股。网宿科技的总股本是万股,粗略计算,8月份以来,公司的总市值从7月31的376亿元下滑至8月26日的267亿元,市值损失超过109亿元。
分析人士称,王茁离开上海家化几成定局。上海家化的内部争斗或将因解除公司董事王茁一事而告一段落。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公司内斗导致原董事长葛文耀辞职一事以来,公司二级市场上的市值已经损失超百亿元。
IPO正式重启,短线行情进入IPO观察期和适应期。眼下行情主要受这一重要事件的牵制,也许只有等到头一两批公司完成了从申购到挂牌的程序,投资者才能形成应对新IPO的投资策略,并适应这种新的市场氛围。目前而言,不管机构还是散户,虽然热情高涨,但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还有个过程。
昨日,昌九生化再次一字跌停,连续收出10个一字跌停,从29.02元跌到10.13元,跌幅达65%,市值损失45亿元。2011年末,重庆啤酒因乙肝疫苗梦碎之后创出的9个跌停板的记录,被其打破。2001年,银广夏曾一口气收出15个跌停,但当时也只是11个连续一字跌停。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已经全部出炉,券商中国记者统计三季报公布的前十大普通股股东情况发现,三季度,53家券商一共重仓了472只上市公司股票,其中中信证券位居95只个股前十大股东之列,目前持仓市值超过155亿元。
网易财经9月22日讯 大众汽车三季度计提65亿欧元,作为柴油汽车排放问题的补救,并相应调整2015年利润预期,报道称,大众的违规行为可能面临180亿美元罚款。受此影响,德国大众汽车股价今日再度重挫,截至北京时间18:30,跌21.75%,最低跌至102欧元,加上昨天暴跌18%,两日最高跌近40%,市值损失约306亿欧元(合2175亿人民币),跌幅创历史之最。
国外媒体发表题目为“iPhone 5发布以来苹果公司市值损失近2000亿美元”的文章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苹果公司的股价不但没有达到1000美元,反而跌至目前的500美元左右。据新浪科技报道,在去年9月12日发布iPhone 5之前的几个月,分析师预计苹果的股价将达到1000美元,从而成为第一家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企业。
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公司相关业务被暂停,徐浩明辞去董事和总裁职务,同时,公司股价复牌后也连续走低,四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近2成,市值损失78亿元。因8月16日乌龙指事件,光大证券16日下午临时停牌。
尽管2015年8月还剩最后一周,这已经注定是自2008年10月以来欧洲股市最差的一个月。8月24日,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欧洲主要股市开盘骤跌,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德国DAX指数一度下跌超过3%,法国CAC指数下跌了2.7%;至午盘,金融时报100指数下跌近4.5%,至5914点,DAX指数和CAC指数双双下跌近5%。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统计显示,今年以来A股十大富豪的持股市值合计减少370多亿元。在最新排定的座次中,梁稳根保住了A股首富的头衔,不过今年以来市值损失高达109亿元。
今年以来深市市值损失较大的部分股票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目前A股市值(含限售股)(亿元) 年初A股市值(含限售股)(亿元) 区间涨跌幅(%) 市值变化(亿元) 所属申万行业000063 中兴通讯 286.
内外利空因素夹击,渝股20天市值损失132亿 商报图形 徐侨唯 制受美债危机等多方面影响,沪深37家渝股,从7月22日总市值2908亿元,降到昨天的2776亿元,下降幅度4.54%,20天时间,市值损失高达132亿元。不过,除股价外,多数重庆上市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没有受到直接影响。
长期潜伏深市第一牛股长春高新4月18日,深市第一牛股长春高新公布年报,每股收益达到2.28元,同比增长174%,新净资产收益率高达32%,主营业务制药业的毛利高达87%,其中,基因工程药的毛利达到90%。不过,亮丽的年报并没有投资者期望的分红送配,股价冲高回落。
一年来洋河股份(002304.SZ)已跌去近六成。“虽然股价下跌,但是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洋河股份证券投资部人士表示,其坦言这与政府出台的各项对于白酒行业的政策有关。《投资者报》研究院数据显示,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洋河股份的市值减少了600亿元,跌幅达到59.51%。在“2013年上市公司市值缩水榜”中排行第八,在白酒行业中仅次于贵州茅台(600519.SH),而跌幅则超过茅台,是市值缩水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
汇通网4月28日讯——科技巨头苹果公司(AAPL)股票开盘暴跌,一度跌逾8%,市值蒸发360亿美元。周三(4月25日)苹果发布13年来最差一份财报。苹果第二财季营业收入为505.5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580.10亿美元大降13%;净利润为105.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5.69亿美元下滑22%。
光大证券市值损失41亿,9.95万股东人均损失4160元;分析师建议回避它重仓的股票对于光大证券未来走势,此前各机构均对光大证券复牌表现给出了一个跌停板以上的预计。不过,记者采访了部分分析师,他们均认为目前证监会正式对光大证券立案调查,光大证券未来可能还将面临诉讼和证监会的处罚,不排除光大证券短期继续走出第二甚至第三个跌停板的可能。
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巴西,似乎正褪去其光环。在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同时,巴西股市成为全球资金逃离新兴市场的样本,股市大跌更导致巴西几家世界级大企业的股票市值损失惨重。巴西金融咨询公司Economatica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世界三大铁矿巨头之一的淡水河谷公司股价累计下跌71.9%,市值损失达719亿雷亚尔(约合327亿美元)。巴西石油公司为南半球最大的石油公司,该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下跌52.3%,市值损失523亿雷亚尔。
道琼斯工业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
标普500指数
美元/人民币股灾周年祭:A股市值蒸发25万亿 人均24万
端午小长假之后将迎来上证综指5178点的周年祭日。根据交易所的公开数据计算,从去年6月12日至今,A股总市值蒸发超过25万亿,上证综指跌幅超过四成。而同期,美股的主要指数则基本安然无恙。
如果从更长的周期来观察,美股主要指数当前甚至已经超越了次贷危机前的最高点,而上证综指则依然较点的高位腰斩有余。
无论从过去一年,还是从次贷爆发前至今的9年多时间,中美两大国的股市似乎在两个方向上渐行渐远。
25万亿市值灰飞烟灭 股民户均蒸发24万
面包财经翻查了沪深两大交易所的官方统计数据。日,沪深上市公司(包括A股和B股)的总市值合计约71.24万亿,其中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约30.12万亿,上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约41.12万亿。
而截至昨日收盘(6月7日),沪深两市总市值约45.64万亿。接近一年的时间内,沪深总市值蒸发接近25.6万亿,即便除去B股,总市值折损依然超过25万亿;其中沪市蒸发超过16万亿,深市蒸发超过9.5万亿。下图是上交所最新市值统计:
按照中证登最新的统计数据,当前A股和B股投资者总数约1.07亿,其中个人投资者约1.067亿。按照这个数据计算,股灾一年以来平均每个投资者市值缩水接近24万。简单的平均数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粗略的计算已经触目惊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105年中国GDP约67.67万亿元,沪深两市一年蒸发的市值相当于去年GDP的三分之一还多。
事实上,这个市值损失数据还没有扣除自去年六月份以来新上市的公司,自去年股灾以来,沪深两市新增上市公司超过100家。
很难准确定义2015年的股灾究竟应该从哪一天开始算,甚至在官方的正式表述中使用的是"非正常调整",而不是"股灾"这样通俗易懂的说法。说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去一年沪深两市的市值结结实实的蒸发了25万亿。
次贷危机已8年:美股满血回归 中国股市依然重伤
如果将中美两国的股市加以对比,中国股民可能会更加五味杂陈。
尽管当A股在去年6月份经历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惨烈下跌时,美股也遭受了"非正常调整",但这种调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去年5月份的最高点计算,过去一年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最大跌幅也不到11%,并且很快收复失地,最新的收盘点位距离历史新高仅差不到4个百分点。
如果从更长的时间对比,则会发现:作为次贷危机发源地的美国,主要股指不仅从次贷底端大幅反弹,甚至远超危机爆发前的最高点。下图是面包财经根据交易数据绘制的2005年以来道琼斯指数和上证综指对比图,更多关于美国著名公司的财务数据图解可以在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上点击调阅获取: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中美两国股市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从998点起步,上证综指在日达到了创纪录的6124点;与此同时道琼斯指数也在当年10月12日创下了14198点的新高。中美两国股市高潮只相差了4天。
随着次贷危机袭来,中美两国股市双双下跌。日上证指数跌至1664点,最大跌幅超过七成;日道琼斯工业指数也曾下探到6469点,最大跌幅接近55%。
尽管很多人将次贷危机爆发看成上一轮牛市终结的外部原因,但如果事后观察中美两国的股市走势,可以明显的发现:中国股市当时的跌幅其实远深于美股,更是先于美股半年见底。
更令人无语的是,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8年多以来,美股早已再创新高。2013年2月,道琼斯指数突破14000点,超越次贷危机前的最高点。从危机见底到再创新高,美国实际上只用了3年不到。2015年5月道琼斯指数更是创下18351点的记录,当前依然维持在18000点左右。而同期,上证指数则再也没有回到过2007年的历史高位,近期收盘点位均在3000点左右,较6124点依然腰斩有余。
上证综指和道琼斯指数也许并不能代表中美股市的全局,但是如果比较更多的指数:比如将深证成指、沪深300与标普500做对比,同样可以看出类似的趋势。
次贷危机究竟是谁的危机?为何作为危机源头的美国已然满血回归,而中国股市却依然深陷泥潭?
创业板妖股频出 市盈率是纳斯达克10倍
曾被看做是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创业板,过去几年的状况同样无法与正版的纳斯达克相比。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行情数据整理的创业板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的对比:
2010年5月底,创业板指数推出时从1000点起步,到日达到了4037点的历史高位。股灾发生后迅速回落,昨日收盘仅为2196点,较股灾前几乎腰斩。过去2年多,创业板指数经历急剧的暴涨暴跌。
但反观纳斯达克指数,则在过去六年呈现明显的稳步上涨态势。中国创业板指推出时纳斯达克指数在2200点附近,到日创下了5231的高点,过去一年虽有回落,但当前仍维持在5000点附近。
更严重的是,经历暴跌之后的创业板当前的市盈率依然高企,根据深交所的数据,截止昨日收盘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仍然高达73.92倍。
市盈率中位数的对比也许更客观。根据Wind的行情数据,截止昨日收盘,创业板市盈率中位数约88倍;而纳斯达克市盈率中位数还不到9倍。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创业板的整体估值水平是纳斯达克的10倍左右,中国的创业板公司果真有如此高的成长性?
当过去几年A股诸多打着所谓互联网概念的"妖股",动辄二三十个涨停板,坐享百倍市盈率的时候,纳斯达克早已对众多中概股给出了冷脸。没有利润,单靠概念的公司在纳斯达克已经越来越玩不转。
股灾——不对,准确的说应该是"股市非正常调整"——已经快一周年了,次贷危机也爆发也8年多了,中国股市会好吗?
抗战也只不过八年时间就打赢了,股民们要赢还要等多久?
股灾周年祭:A股市值蒸发25万亿 人均24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105年中国GDP约67.67万亿元,沪深两市一年蒸发的市值相当于去年GDP的三分之一还多。事实上,这个市值损失数据还没有扣除自去年六月份以来新上市的公司,自去年股灾以来,沪深两市新增上市公司超过100家。
端午小长假之后将迎来上证综指5178点的周年祭日。根据交易所的公开数据计算,从去年6月12日至今,A股总市值蒸发超过25万亿,上证综指跌幅超过四成。而同期,美股的主要指数则基本安然无恙。
如果从更长的周期来观察,美股主要指数当前甚至已经超越了次贷危机前的最高点,而上证综指则依然较点的高位腰斩有余。
无论从过去一年,还是从次贷爆发前至今的9年多时间,中美两大国的股市似乎在两个方向上渐行渐远。
25万亿市值灰飞烟灭 股民户均蒸发24万
面包财经翻查了沪深两大交易所的官方统计数据。日,沪深上市公司(包括A股和B股)的总市值合计约71.24万亿,其中深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约30.12万亿,上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约41.12万亿。
而截至昨日收盘(6月7日),沪深两市总市值约45.64万亿。接近一年的时间内,沪深总市值蒸发接近25.6万亿,即便除去B股,总市值折损依然超过25万亿;其中沪市蒸发超过16万亿,深市蒸发超过9.5万亿。下图是上交所最新市值统计:
按照中证登最新的统计数据,当前A股和B股投资者总数约1.07亿,其中个人投资者约1.067亿。按照这个数据计算,股灾一年以来平均每个投资者市值缩水接近24万。简单的平均数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粗略的计算已经触目惊心。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105年中国GDP约67.67万亿元,沪深两市一年蒸发的市值相当于去年GDP的三分之一还多。
事实上,这个市值损失数据还没有扣除自去年六月份以来新上市的公司,自去年股灾以来,沪深两市新增上市公司超过100家。
很难准确定义2015年的股灾究竟应该从哪一天开始算,甚至在官方的正式表述中使用的是"非正常调整",而不是"股灾"这样通俗易懂的说法。说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过去一年沪深两市的市值结结实实的蒸发了25万亿。
次贷危机已8年:美股满血回归 中国股市依然重伤
如果将中美两国的股市加以对比,中国股民可能会更加五味杂陈。
尽管当A股在去年6月份经历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惨烈下跌时,美股也遭受了"非正常调整",但这种调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去年5月份的最高点计算,过去一年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最大跌幅也不到11%,并且很快收复失地,最新的收盘点位距离历史新高仅差不到4个百分点。
如果从更长的时间对比,则会发现:作为次贷危机发源地的美国,主要股指不仅从次贷底端大幅反弹,甚至远超危机爆发前的最高点。下图是面包财经根据交易数据绘制的2005年以来道琼斯指数和上证综指对比图,更多关于美国著名公司的财务数据图解可以在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上点击调阅获取:
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中美两国股市都创下了历史新高。从998点起步,上证综指在日达到了创纪录的6124点;与此同时道琼斯指数也在当年10月12日创下了14198点的新高。中美两国股市高潮只相差了4天。
随着次贷危机袭来,中美两国股市双双下跌。日上证指数跌至1664点,最大跌幅超过七成;日道琼斯工业指数也曾下探到6469点,最大跌幅接近55%。
尽管很多人将次贷危机爆发看成上一轮牛市终结的外部原因,但如果事后观察中美两国的股市走势,可以明显的发现:中国股市当时的跌幅其实远深于美股,更是先于美股半年见底。
更令人无语的是,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8年多以来,美股早已再创新高。2013年2月,道琼斯指数突破14000点,超越次贷危机前的最高点。从危机见底到再创新高,美国实际上只用了3年不到。2015年5月道琼斯指数更是创下18351点的记录,当前依然维持在18000点左右。而同期,上证指数则再也没有回到过2007年的历史高位,近期收盘点位均在3000点左右,较6124点依然腰斩有余。
上证综指和道琼斯指数也许并不能代表中美股市的全局,但是如果比较更多的指数:比如将深证成指、沪深300与标普500做对比,同样可以看出类似的趋势。
次贷危机究竟是谁的危机?为何作为危机源头的美国已然满血回归,而中国股市却依然深陷泥潭?
创业板妖股频出 市盈率是纳斯达克10倍
曾被看做是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创业板,过去几年的状况同样无法与正版的纳斯达克相比。下图是面包财经(微信公众号ID:mbcaijing)根据行情数据整理的创业板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的对比:
2010年5月底,创业板指数推出时从1000点起步,到日达到了4037点的历史高位。股灾发生后迅速回落,昨日收盘仅为2196点,较股灾前几乎腰斩。过去2年多,创业板指数经历急剧的暴涨暴跌。
但反观纳斯达克指数,则在过去六年呈现明显的稳步上涨态势。中国创业板指推出时纳斯达克指数在2200点附近,到日创下了5231的高点,过去一年虽有回落,但当前仍维持在5000点附近。
更严重的是,经历暴跌之后的创业板当前的市盈率依然高企,根据深交所的数据,截止昨日收盘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仍然高达73.92倍。
市盈率中位数的对比也许更客观。根据Wind的行情数据,截止昨日收盘,创业板市盈率中位数约88倍;而纳斯达克市盈率中位数还不到9倍。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创业板的整体估值水平是纳斯达克的10倍左右,中国的创业板公司果真有如此高的成长性?
当过去几年A股诸多打着所谓互联网概念的"妖股",动辄二三十个涨停板,坐享百倍市盈率的时候,纳斯达克早已对众多中概股给出了冷脸。没有利润,单靠概念的公司在纳斯达克已经越来越玩不转。
股灾——不对,准确的说应该是"股市非正常调整"——已经快一周年了,次贷危机也爆发也8年多了,中国股市会好吗?
抗战也只不过八年时间就打赢了,股民们要赢还要等多久?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var cnzz_url=window.location.
if(cnzz_url.indexOf("referer=baofeng")!=-1){
document.write("股灾周年“祭”:人均亏54万,56万大户消失
来源: 作者:羊城派 
过去一年,股民们经历了怎样的“遍体鳞伤”?股市江湖的重新洗牌何如?“国家队”救市资金会否抽身而退?大咖如何反思股灾?股市周年的这篇调查,会让您唏嘘不已的同时,收获全方位的思考启示。
  羊城派记者 莫谨榕 实习生 杨露
  4次熔断、19次千股跌停、1310只个股股价“腰斩”……过去一年,是A股跌宕起伏的一年。
  日,沪指盘中一鼓作气冲上5178点,全天沪市成交超过万亿元,但从6月15日开始,市场开始了三轮暴跌,最低跌至2638点,截至今年6月13日,沪指定格在2833点,累计跌幅超过45.28%。
  回顾股灾一周年,A股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投资热情降至“冰点”、接近60万大户消失,券商陷入亏损风波、接近9成偏股基金净值缩水、逾千只私募产品清盘。
  不少投资者仍心有余悸,在“牛市”高位被套的新“韭菜”心灰意冷,也有久经沙场的投资“老手”苦苦等待下一轮“牛市”,多位投资大咖反思股灾,多次提出“降杠杆”、“要理性”。
  近8成股民仍坚守市场
  “很久没有打开股票账户了,等行情好了再看。”广州某国企员工张先生2014年末才成为股民,在不到3000点就入场的他却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行情。“刚开始炒股时投入十万元‘小打小闹’,没想到不到半年仓位就接近翻倍,没忍住不断加仓,结果股灾一来,不仅赚的全赔了,还赔了三成本金。”
图/网络(侵权即删)
  自此,张先生心灰意冷,很少再打开证券账户,“就慢慢套着吧,等下一轮牛市回本”。(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和新股民张先生不同,有着超过10年投资经验的杨先生经历了股市“严冬”,心态更加淡定,如今不断通过短线波段来填平亏损。
  “能在这么多轮暴跌中生存下来、坚持交易的投资者,肯定有很强的毅力。无论如何,只要市场还在,就有希望。要把握每一次的小反弹,尽量减少亏损,等待下一波行情。”杨先生说。
  事实上,像张先生、杨先生这样等待“牛市”归来的投资者并不在少数。
  腾讯证券通过3万份调查报告统计发布的《A股股灾金融行为报告》显示,股灾迄今一年,仍有62%股民持有股灾时所买入的股票,已经清仓完毕的投资者仅为38%,而近八成投资者仍承受着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超过三成投资者亏损过半。
  不过,股民们显然并不绝望,77%的受访者表示,依旧愿意坚守股市。
  股灾已成为投资者最痛记忆,如今,仅三成受访投资者经常交流股票,还有三成受访投资者已经不再讨论股票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已完全心灰意冷,30%股民继续“装死”等待“解套”,24%的投资者通过短线波段操作“刀头舔血”,仅有17%的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
  56万大户“消失”
  股灾一年来,沪深两市的市值从去年6月12日的71万亿元大幅下挫,到今年6月13日,这一数据跌至43.69万亿元。这意味着,在过去一年间,两市市值缩水27.31万亿元,整体下降44%。
  不仅普通散户在这一轮暴跌中损失惨重,牛散、大户也“遍体鳞伤”。
  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沪指见顶当周,沪深两市期末持仓投资者数量为4939万,到今年6月初,两市期末持仓投资者数量为5107万,将过去一年两市缩水市值摊分到约5000万投资者身上,粗略估算,股民人均损失了约53.5万元。
  这一场暴跌也“消灭”了一批活跃投资者和大户。
  一年前的6月12日,单周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达到3588万,但到了今年6月首周,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仅剩下1676万。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财力雄厚、经验丰富的大户们在暴跌中没能幸免。
  一般来说,两市持仓超过百万就被视为“大户”,根据中登公司数据显示,去年6月底,投资者中持有市值超过100万的约有180万户,但到了今年4月底,这个数字骤降至124万户,下降幅度超过31%,累计约56万“大户”“消失”了。
  从结构比重上推测,经过几轮市场大跌,部分大户或“降级”至中户、散户。
  持股市值在100万—500万、500万—1000万和1000万—1亿的投资者占总数的比重有显著下降,分别从总数的3.16%、0.28%和0.17%下降至2.15%、0.18%和0.12%,持有市值1万以下和1万—10万两个档次的投资者比例却出现增长,增加最多的是1万以下这个档次,比重增加近5.5%。
  券商利润仅为巅峰期的1/3
  过去这一年也是券商从业者们刻骨铭心的一年。
  在市场变化、救市政策和金融管制的“多面夹击”下,券商股价暴涨暴跌,业绩也几经腰斩,无论在经纪业务、投行业务、两融业务还是自营资产等方面都陷入了停滞甚至负增长。
  过去这一年,市场基本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去年6月,两市日均交易额高达1.8万亿元,到今年6月,日均交易额大降至5736亿元,下降幅度接近7成。
图/网络(侵权即删)
  两融余额在去年6月18日达到阶段性高点2.27万亿后,再未能攀上高峰,而是降至8000亿元左右。去年6月IPO募集资金630亿元,平均每只新股募资14.6亿元,IPO经过4个月的停滞,重启后募资能力大不如前,今年6月新股首发募集金额平均仅为5.9亿元。
  上述市场变化导致券商业绩全面萎缩。
  去年6月,23家上市券商共实现营业收入496.46亿元,剔除新上市券商,同比上升320%,实现净利润为240.27亿元,同比大涨386%,券商业绩在牛市达到巅峰。尽管6月下旬A股市场大幅调整,但上市券商净利润实现了环比17%的上涨。
  不过,到了今年5月,25家上市券商合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大幅下滑68.16%和69.70%,净资产也大幅腰斩,跌幅较大的如太平洋证券,5月净利润环比下滑达147.85%,并大幅亏损1579万。
  经历寒冬的券商行业频现裁员传闻。
  5月18日,方正证券传出内部裁员的传闻,下发了《关于启动组织效率提升项目的通知》,并提出将其作为年度战略工作重点推进,方正证券相关负责人随后予以否认,但该事件仍被市场解读为拉开了“券商行业裁员降薪”的序幕。
  去年年末市场行情不佳,不少券商员工爆料年终奖、月奖、佣金提成等收入下滑,广州一券商营业部经纪人员告诉羊城派记者,今年以来,券商经纪人员业绩考核更加严格,而收入仅为去年同期的约四分之一。
  “国家队”救市资金浮亏超2成
  在市场暴跌的背景下,一系列救市措施相继出台。
  去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救市政策以提供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为主,7月底后的救市政策开始偏向“托而不举”。与2008年股灾时期的救市政策相比,去年一系列救市措施的特点在于出现由证金公司直接入市购买股票托市,央行大力度提供流动性支持。
  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这一年,“国家队”资金已经成为A股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更成为市场炒作的风向标。
  在此期间,“国家队”究竟投入了多少资金“托市”?
  统计数据显示,证金(包括汇金、证金以及中证金融资产管理)救市前只在中国石化和中国人寿两家公司位列前十大股东。随着救市的深入,上述“国家队”资金在去年三季度末持股市值大增1.3万亿,并现身约1400家A股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几乎覆盖了一半的A股公司。
  到了今年一季度,外管局旗下梧桐树系(梧桐树、凤山投资和坤藤投资)成为新晋“国家队”成员,“国家队”累计持股1288只,持股市值为1.14万亿,占全部A股流通市值的6%。
  据此计算,“国家队”至少投入了超过1.3万亿入场救市,去年8月曾有媒体报道,证金公司获得约2.5万亿至3万亿元人民币资金作为救市支持。
  由于证金公司持股体量大,除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外,其持股数量和操作策略都难以寻迹,巨额“国家队”资金入市一年来的投资水平仅可估算,但总体看救市资金亏多赚少。
  据招商证券发布的“国家队持仓”分析报告估算,假设证金公司今年一季度末迄今持仓未发生变化,按今年5月20日收盘价计算,证金持仓成本相对浮亏23.1%,此前已经减持的股票中,确认的投资损失估计约为70亿元。
  其中,建筑业、能源、农林牧渔、交运仓储四个行业整体浮亏程度最高,超过34%,房地产、金融、批发零售板块的浮亏程度相对最小。
  随着市场趋于稳定,“国家队”持股何去何成关注焦点。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中证金的退出还没有考虑,未来的较长时间内,谈中证金退出为时尚早。兴业证券分析师王德伦认为,根据国际经验,没有哪个国家的救市资金在短时期内迅速退出,往往都需要4-7年,等市场重归繁荣之后再逐步退出。
  百余只“迷你基”挣扎在清盘线
  除了“国家队”外,专业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难以在暴跌中及时调整策略,沦为此轮股灾中的亏损大户。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从去年6月12日迄今,市场上1370只可比的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近一年的平均跌幅为29.62%,1192只基金单位净值累计出现负增长,净值腰斩的基金也有67只。
  一向为大户服务的私募基金也亏损严重,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统计内的2110只股票策略产品中,有1811只产品最近一年的收益率为负,超过总数的85%。
图/网络(侵权即删)
  反观在暴跌中逆势上扬的,大部分是去年年中才刚刚成立的次新基金,由于建仓期适逢股灾,仓位较低而逃过一劫。
  如兴业聚利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成立于去年5月7日,近一年的回报率高达到37.65%,其年报披露,去年末该基金股票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仅为2.12%,仓位极低,到了今年一季度才大举加仓至33.13%,上述策略让该基金净值逆势上涨。
  股灾对基金的影响还不止于此。由于市场投资者情绪低迷,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难度大幅增加,不少新基金首发后一再延长申购期,部分基金遭遇净值缩水和大额赎回,在清盘线上苦苦挣扎。
  Wind数据统计显示,自2014年9月首只基金清盘以来,目前已有44只公募基金清盘或拟清盘,今年以来,共有9只基金,主要为股票型投资基金,还有159只股票基金挣扎在清盘线上,主要原因是规模过小,跌破了5000万清盘“红线”。
  私募基金也损失惨重,统计显示,近一年来,有超过2500只私募基金选择清盘,有1500多只普通股票型私募产品净值跌破或临近清盘线。
  大咖反思“股灾”:理性投资、降杠杆
  回顾股灾一周年,市场大咖又有什么样的思考?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在接受羊城派记者采访时表示,股灾一周年,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吸取的教训很多。
  “首先是要正确地认识市场,了解市场的本质和市场的规律,这非常重要。其次是要了解杠杆,通过股灾我们了解了杠杆的威力和重要性。另外,在市场狂热的时候,我们的分析员要客观地去反映市场真实情况,而不是推波助澜。”李大霄说。
图/网络(侵权即删)
  从去年5月21日以来一直严控中小板、创业板股票持仓比例、并保持低仓位运行的前海开源基金,其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反思三轮暴跌时对记者表示,杠杆是一把“双刃剑”,“我在去年4月就发文表示,不建议投资者使用杠杆,尤其是在市场高位的时候,杠杆容易让风险放大、变得不可控,在市场下跌时极易引发踩踏”。
  “股灾对监管层也有不少启发”,杨德龙表示,“市场大幅波动,监管难度大大增加,在市场上涨、疯狂加杠杆的时候,监管层更要严控杠杆程度,加强事前监管,避免在高位的时候去杠杆,造成踩踏。同时,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如果能回到股灾前,我仍然会建议投资者‘去杠杆、去利润、去本金’,做到这三步,才能享受牛市收益,而不至于血本无归。”
  不过,牛市中的看空者如今成为了“做多”先锋。杨德龙认为,市场经过三轮大跌,已经消化了大部分利空因素,市场也已经跌至底部区域,并开始缓慢提升。
  “马上迎来大牛市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中短期市场或会有超预期的表现,可能会迎来一波较好的反弹行情。投资者现在应该可以克服恐惧,考虑适度加仓,而加仓的方向应该是已经跌到位的价值股,从而规避一些讲故事的题材股。”杨德龙说。
  李大霄也表示,投资者应该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投资,在市场高峰的时候回避,这都需要理智。
  “现在选择割肉离场其实不太合适,部分的股票还是有价值的,目前蓝筹股估值基本已经回到合理水平,政策面比较积极,市场去杠杆已经基本到位,建议投资者要学会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远离杠杆、远离‘黑五类’(小盘股、次新股、垃圾股、题材股和伪成长股)。”李大霄称。
对《股灾周年“祭”:人均亏54万,56万大户消失》表态
对《股灾周年“祭”:人均亏54万,56万大户消失》发表评论
·····
·····
·····
全国两会 百名企业家建言2016两会
机器人秘书读两会 中超揭幕战
供给侧改革 史上最萌美人鱼
奥斯卡颁奖典礼 小李夺奥斯卡奖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股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