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铁路信号灯罩 玻璃玻璃是被垄断的吗,厂家有哪几家

当前位置:
动车追尾事故背后,450亿铁路信号的垄断暴利
意外发生的动车追尾特大事故,不仅让上市公司辉煌科技(002296.SZ)的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陷入质疑,同时也折射出目前整个铁路信号系统领域的垄断与暴利。
  上市公司&撇清&关系  &这不是我们产品的功能,我们的产品是安在铁路沿线的地面上,这次问题是火车的系统。&7月24日下午,世纪瑞尔董秘朱江滨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是表示。  朱江滨告诉记者,这个事情与世纪瑞尔公司产品没任何关系,差的也不是一点半点,非常远。他介绍,目前涉及做铁路安全系统的产品,大约有几十种,但是各种产品,各自行驶各自的功能。世纪瑞尔是铁路沿线的安全系统,而不是火车上面的。  &那条路线是有我们的产品在运行,但是初步判断这次事故与我们的产品没有关系。&辉煌科技董事长李海鹰也在电话中对本报记者表示。李海鹰同时表示,最终对事故的解释是铁道部门决定,具体情况请看公司今天的公告,以公司公告为准。  据悉,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综合监控平台、防灾安全监控、综合视频监控、通信监控、车辆&5T& 、工务监控等九个细分专业。  世纪瑞尔成立于 1999 年,主要从事其中的铁路综合监控系统平台、铁路通信监控系统、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等四个专业产品的开发、销售及服务。  而辉煌科技的主营产品中,比重最大的是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2010年该产品收入增长27%,占主营收入的72%,该系统是铁路通信信号的核心应用产品。  根据招商证券分析师的研报,辉煌科技的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是防止调车&挤、脱、撞&事故的重要监控设备。而公司另一产品,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所采集的所有数据,起到类似&黑匣子&的作用。  高铁板块将受打压  &投资者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无论这次事故是否和高铁板块上市公司有关,高铁板块的上市公司股价在今天将会因此被投资者抛售,而引发股价下跌。&北京一家机构投资者昨日对记者表示。  此前因为铁道部高层动荡、京沪高铁事故频发等因素,高铁板块上市公司股价一路下滑,有些公司股价刚刚站稳,并呈现反弹态势,如今又遇到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动车追尾,这是一个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影响是短期的,作为分析师我们还是关注它的业绩,长期的东西,但是我担心的是,这个事件,会导致国家降低对高铁的投资,进而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7月24日,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机械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在去年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相关监管层明确指出,中国已将高速铁路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中长期路网规划,未来五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3.5万亿元左右。  上述机构人士表示,投资者遇到大的事故,首先考虑的是避险,当事件平息后,股价或许会反弹,但是这要看铁道部对高铁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航空板块可能在短期受益。  海通证券分析师也认为,长期以来,航空受到高铁分流影响,但目前,大众对高铁的安全性质疑渐起,天平再次向航空倾斜。航空公司通过重新分配京沪及其他航线的运力、降价等方式,京沪线客座率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整体的运力没有出现下滑的现象。这也从基本面上支撑了航空股的反弹。&
&&&&&&&&&&&&
责任编辑:David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电子工程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广东省/深圳市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公开表示,发改委已经完成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将依法处罚。有关专家认为,这件事印证日本企业惯于垄断零部件价格。
  ■12家企业身份之谜
  日本12家企业在中国实施汽车零部件价格垄断,一经披露,立即引起社会上不少人极大关注。令人遗憾的是:就是这件颇受众人关注的事情,除了李朴民上述简单“表示”以外,发改委在一个星期内都没有透露任何信息,给关注者留下一系列谜团。
  发改委为什么没有公开这12家日本企业的名单?为什么没有透露这12家日本企业在中国实施汽车零部件价格垄断的具体情况?这12家日本企业在中国垄断了哪些零部件价格?发改委将怎样依法处罚这些垄断零部件价格的日本企业?这12家日本企业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其中,最大谜团是这12家日本企业的身份。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在2014年4月首次披露的“零整比”(市场上一辆汽车全部零配件价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显示:18个常见车型里有10款汽车“零整比”超过400%,其中奔驰W204“零整比”超过1200%。传说,这就是发改委在市场上发起反汽车零部件价格垄断调查的起因。据此,有人猜测这次所反垄断仅局限在整车企业通过4S店操纵的零部件价格垄断,从而猜想这12家企业都是日本整车企业。不过,让人质疑的是中国市场上哪有那么多日本整车企业。
  还有人传说,发改委在市场上发起反汽车零部件价格垄断的起因是:日本约有10家在美国和欧洲遭遇反价格垄断调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动向中国发改委投案自首,以求免受处罚。据此,有人料想这12家企业都是日系零部件企业。有媒体也报道称,日本12家涉嫌零部件价格垄断,被调查的企业全部是零部件企业,中国所有中日合资整车企业和日方独资进口整车企业在此次反垄断中全部幸免被罚。令人质疑的是:既然如此,为什么广汽本田、东风日产、广汽丰田从8月8日起相继发布下调部分零部件价格以应对发改委反垄断的“官方”信息?
  日本有几家零部件企业被很多人怀疑在中国垄断零部件价格。8月11日至13日,这几家日本零部件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乎异口同声:“发改委没有向我们调查过零部件价格垄断问题。”“我们不清楚零部件价格垄断这件事。”“我们和零部件价格垄断无关。”
  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改委这次所反垄断应该包括整车企业通过4S店实施零部件价格垄断、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联合实施零部件价格垄断、零部件企业之间联合实施零部件价格垄断。因此,这12家日本企业应该既有整车企业,又有零部件企业。
  ■抱团操控是日企惯用手段
  同济大学汽车后市场研究所所长陈荣章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喜欢抱团,是日本企业的特点。抱团操控是日本企业垄断零部件价格惯用的手段。”
  日本企业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抱团垄断零部件价格,曾经受到严厉处罚。2013年9月,9家总部设在日本的零部件供应商抱团垄断座椅、安全带、散热器、风挡玻璃雨刷、空调系统、电动窗电机和动力转向组件价格,受到美国司法部调查,被处以7.45亿美元罚款。
  2014年2月,日本普利司通承认抱团操控汽车零部件销售价格违犯美国《反垄断法》,同意向美国司法部支付4.25亿美元罚款。
  2014年3月,日本零部件企业精工、NFC、恩梯恩和欧洲零部件企业斯凯孚、舍弗勒供认曾经密谋组建汽车轴承卡特尔联盟,遭到欧盟处罚。日本另一家零部件企业主动揭露其垄断内幕,被免除罚款。
  2014年6月,精工等三家日本轴承制造商组建卡特尔联盟,密谋在澳大利亚对轴承价格进行操纵,受到处罚。有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所指12家日本企业的零部件价格垄断是“横向垄断”。在投标过程中,多家企业串通起来,以一家企业报相对低价、其他企业报高价的方式,轮流中标。
  有关专家指出:“屡犯屡罚,屡罚屡犯。一旦垄断败露,就立即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却屡教不改。这就是日本企业习惯性抱团垄断零部件价格的表现。不过,世界汽车产业对日本零部件的依赖性很强,为日本企业垄断零部件价格创造了条件,也是日本企业抵挡不住零部件价格垄断诱惑的原因。比如,日本在日发生大地震,造成日本某些零部件企业停产,直接导致德国汽车企业停产; 中国市场一些畅销的自主品牌汽车也大量配装日本企业制造的关键零部件。”
  ■整车企业主导易操控
  整车企业操纵,是日本企业垄断零部件价格的又一个特点。
  日本汽车产业由整车企业主导,供应体系极为封闭,零部件产业链由整车企业控制。比如,丰田、本田、日产等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的零部件供应体系都很封闭。其供应链推行整车厂商培育机制,整车企业不仅从零部件企业采购零部件,而且还要为零部件企业制定长期培养计划,以求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中日合资整车企业技术和零部件供应体系的控制者是日方。日方往往凭借其控制权,把其在日本的整个供应体系搬到中国来,再造一个封闭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或产业链。中方在中日合资整车企业没有话语权和控制权,对日方的这些做法无可奈何,甚至敢怒不敢言。这样,日本整车企业垄断零部件价格,就是得心应手之事。
  陈荣章进一步指出:“法规环境是汽车后市场纵向零部件价格垄断的土壤。4S店是整车企业实施零部件价格垄断的‘帮凶’。日本整车企业正好利用这样的土壤和‘帮凶’,在中国汽车维修市场大肆进行零部件价格垄断。”
  按照中国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整车厂家对汽车后市场零部件价格的垄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汽车厂商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要求零部件供应商不得向4S店以外的市场出售配件,实际上构成零部件销售渠道垄断;修理工具、检测仪器供应和维修也被限制在4S店,其价格也被整车企业垄断。
责任编辑:周菊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或“汽车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汽车网-《中国汽车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路信号电缆厂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