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民众对二战日本民众怎么看待二战 目前对德国有仇视么

  国际在线报道:据英国《独立报》报道,就在世界多个国家的首脑正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参加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的庆典活动之际,德国驻英国大使托马斯-马图塞克却表示,虽然60年已经过去,但英国民众仍然对纳粹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念念不忘,而且还因此始终对德国抱有仇视态度。
  马图塞克说:“英国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就好象当年是他们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打败了希特勒,而且他们在二战后这么多年里一直把我们视作当年的纳粹德国,每天都要与我们再打一场反纳粹战争似的。这种因为纳粹而仇视德国的心态已经成了很多英国人心中的一个解不开的情结。准确地说,这虽然不是什么反德国情绪,但结果却是我们双方始终不能更深入地了解对方,这种对对方的忽视很容易会产生排外心理,继而引发相互之间深深的仇恨,这是德国人在二战中吸取到的教训,也是我们对于德英关系的发展最担心的一个问题。”
  马图塞克还表示,由于英国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就对德国产生了“危险的误解”,所以两个国家也就“越走越远”。他说:“我常听说在英国的一些德国孩子受到其他小伙伴歧视、辱骂甚至殴打的事情,英国儿童可以说从小就对德国人产生了仇视心理,这种根深蒂固的概念将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强烈,更不要说被消除了。”
  与此同时,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10到16岁的一些英国少年被问及德国在他们的心目当中是什么样时,多达78%的人提到了二战,50%的人提及了希特勒。事实上,年轻一代的英国人德国的过去和现在可以说很无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英国小王子哈里在今年年初竟然会在一次化妆舞会上身着纳粹军装亮相,而且还觉得很好玩。
  马图塞克说:“英国政府应该让年轻一代了解二战时纳粹是如何走向灭亡的,我们德国人勇敢地面对了纳粹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们每天都在为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而感到内疚,这种认错的态度也许比其他国家都更认真更彻底,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此得到起码的原谅吗?”(春风)
相关专题v&& 10:50:20
&&有声新闻
&&国际推荐
&&国内推荐
&&图片推荐
&&专题推荐帖子主题:二战英德有什么深仇大恨?英国要对德国下如此死手?
共&1009&个阅读者&
军号:294649 工分:1459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二战英德有什么深仇大恨?英国要对德国下如此死手?
文章提交者:wa_yi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从进攻波兰到自杀,希特勒一直希望和英国媾和。不列颠空战,是英国轰炸德国平民区在先,德国报复轰炸英国平民区,而且两国对对方的轰炸规模都不大。1943年开始,英国和美国共同开展对德国的战略大轰炸。1945年英国制造了恐怖的德累斯顿大轰炸,坚持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把德国往死里整。结果德国彻底灭亡,苏联打到了易北河,英国以及整个西欧都在苏联的装甲洪流下瑟瑟发抖,真是自作自受。美苏要求德国必须无条件投降是很自然的。苏德战争的血海深仇,苏联希望战线打的越西越好。美国希望苏联占领东欧,英法的霸权瓦解,在苏联威胁下无法自保,只能依赖美国保护,英法的海外殖民利益也被美国接收。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二战英德有什么深仇大恨?英国要对德国下如此死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4677 工分:2212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如果当时英国单方面的和德国讲和,那么同盟国必然分裂,以当时的形势看,如果英国单方面的这么做,不等于是背叛了盟国,那么不仅仅是苏联不会答应,就是美国和自由法国也肯定不同意,而且以当时的形势看,如果苏联不是步步紧逼的进攻,德国要是有还手的机会,那么英美在西线的损失会更大,因此,英国是不敢冒这个险的,虽然丘吉尔对苏联从来不感冒,并且他还是个顽固的反共分子,但是在当时的形势下,他也只能放弃意识形态方面的想法而同苏联合作。同时,即使英国单方面的和德国讲和,苏联也不会承认,并且也不可能阻止苏联军队的进攻,那样,如果苏联单方面的占领全部德国领土地。可能战后的格局对英美更加不利,因此,无论是那个方面考虑,英国都不会那么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362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比起敌人,叛徒更容易招人恨呗。纳粹撕毁的协议太多,英国也没幸免。谁也信不过纳粹,只能清理干净。6楼&和叛徒无关。绥靖政策失败,当年主张的张伯伦就需要承担责任。西方对与希特勒和解绝望,是在希特勒违背“慕尼黑协定”吞并了捷克的非德意志聚居区。也就是说希特勒宣称的“德意志民族重新统一”(西方可以接受的)被证明只是一个骗人用的诱饵。这是保守党的集体决定,不是张伯伦一个人说了算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0733 工分:9804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比起敌人,叛徒更容易招人恨呗。纳粹撕毁的协议太多,英国也没幸免。谁也信不过纳粹,只能清理干净。 和叛徒无关。绥靖政策失败,当年主张的张伯伦就需要承担责任。西方对与希特勒和解绝望,是在希特勒违背“慕尼黑协定”吞并了捷克的非德意志聚居区。也就是说希特勒宣称的“德意志民族重新统一”(西方可以接受的)被证明只是一个骗人用的诱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4649 工分:14595
左箭头-小图标
英美宁愿让大苏联占领东欧,都不让小德国占领东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3625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比起敌人,叛徒更容易招人恨呗。纳粹撕毁的协议太多,英国也没幸免。谁也信不过纳粹,只能清理干净。3楼&支持你一下,不过还要加一句,估计跟丘吉尔的性格和观点也有很大关系吧!对英国来说,换一个首相太容易了。张伯伦和丘吉尔可是同一个党的,而且党内地位比丘吉尔更高,是保守党的领袖。张伯伦之所以辞去首相并在党内提出两个接替人选(丘吉尔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所有罪责一人扛,以免保守党受决策错误的牵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0529 工分:1157
左箭头-小图标
2楼&比起敌人,叛徒更容易招人恨呗。纳粹撕毁的协议太多,英国也没幸免。谁也信不过纳粹,只能清理干净。 支持你一下,不过还要加一句,估计跟丘吉尔的性格和观点也有很大关系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3625
左箭头-小图标
比起敌人,叛徒更容易招人恨呗。纳粹撕毁的协议太多,英国也没幸免。谁也信不过纳粹,只能清理干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条记录]&分页:
&对二战英德有什么深仇大恨?英国要对德国下如此死手?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二战英国未被德国占领,为什么是奇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二战英国未被德国占领,为什么是奇迹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来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 11:36:59 责任编辑:李志喜字体:
本内容来自互联网,有网友碰到英国民众对二战怎么看 目前对德国有仇视么?,具体问题为:英国民众对二战怎么看 目前对德国有仇视么?我们通过互联网以及本网其他用户共同努力为此问题提供了相关答案,以便碰到此类问题的网友参考学习,请注意,我们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仅供参考,具体如下:(注意:本网只是整理不享有版权及不承担相关可能的其他责任,版权归原作者原网站所有,本网仅为了知识传播.)======以下答案可供参考======供参考答案1:
题外话:历史这东东,你说和老百姓平常过日子有多大关系吗? 仇恨对谁有好处?
供参考答案2:
以前给日本人看国内一些仇日言论时,日本人很惊讶:“你们不是战胜国吗?为什么总说得好像自己战败了一样。”我说“因为事实上我们当时就是败得很惨啊。”中国人对日本的耿耿于怀,刨去宣传影响之外,其实最核心的原因不在“日本人多残忍”而在于“胜利是蹭来的”,换句话说就是并没有获得一场属于自己的胜利来释放内心深处的挫败感。虽然英国的胜利也是跟着美国蹭的,但他们一来参与度高,和德军打得有来有往。二来他们把盟军视为一个整体,因此在对德胜利中释放了绝大部分挫败感。除此之外,德国与英法等国家在二战结束后作为北约及欧盟的构成国合作了近70年,在很多地方都已经一体化了,民间的隔阂自然小。中国和日本二战后就那么不到20年的蜜月期,没法比。
供参考答案3:
对历史不深挖的经历二战的人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我曾经问过我的特技飞行教练,他是劳斯莱斯的退休员工,年轻时作为地勤参与过二战,他和大多数六七十岁的老头差不多,对于二战的记忆就是轰炸,知道德国人把他们欺负死了,但是恨的也只是希特勒这个疯子。他们不会去追究二战和一战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们对于二战仇恨的理解也仅限于此。第二种人就是这些人的爷爷,他们的祖辈,呵呵。我认识的一个七十多的老头,他爷爷是当时参与八国联军以及一战的人,到了二战,他爷爷任然在说一句话,当时一战怎么会跟德国打起来,我们的对手只有法国。意思就是一战如果不跟德国开战,也不会在二战跟德国出矛盾。当然他们的理解也有局限,不过那一辈人大多数都对于上世纪初的德国印象比法国好,恨的也不是德国。
供参考答案4:
欧洲人对尤其是英法德对战争的理解跟我们不一样的。
相关信息 [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169;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学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民众对二战的态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