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结束后,中国没有在朝鲜驻军

||||||||||||
抗美援朝胜利后 中国为什么不在朝鲜驻军
  当年的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可谓是为了倾全国之力,伤亡无数中华儿女,算是保住了北朝鲜这个政权,可谓血盟。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以简陋的装备打败(说打平更合适)了世界最强大的美军,这一战也让全世界为之侧目!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板门店一谈,半岛勉强维持了半个世纪的和平,虽然有点波折,而中国东北可以安居乐业的生产 发展工业 生活了。但问题就随之而来了,且不说,金家这几代治国不利,民众生活艰苦。穷兵黩武的走上了核武器的道路,这对中国,远东,世界和平都是一大威胁!根源就是中国在战后失去了对朝鲜政权的控制,给的自由度太大,导致现在完全不能驾驭这个不太听话的小弟,导致中国在近几年的朝鲜半岛问题上屡屡不爽,朝核问题谈判更是铩羽而归,屡屡碰壁!
  根源在哪?没有驻军!
  李敖说过:为什么美国能把日本人治的这么乖?因为他抓住了日本的睾丸!(驻军),韩国也如此!纵观历史,其实中国自从唐代1000多年前就开始在当时的金锣 高丽国派出特使,驻扎军队。这才使得朝鲜听话的成为中国的一颗棋子,步步配合中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政策,所以当时日本人的几次侵略 ,丰臣秀吉的几十万大军都以失败告终,正式因为朝鲜半岛的绝对控制权,有了这个坚固的堡垒和屏障,中国的东海 南海,甚至印度洋利益都得以保障!直到清末,日本人策划了朝鲜宫廷叛变,当时虽然(驻朝鲜总督)极力抵抗,但还是失败了。从此中国势力在朝鲜逐渐褪去,亲日的政权建立,标志中国大门的洞开,接着就是甲午战争,没了朝鲜这个桥头堡,日军轻易的击败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中国从此一蹶不振了半个世纪,被日本欺负了整整半个世纪!
  朝鲜战争胜利后,中国获得了再一次控制朝鲜的宝贵机会,虽然是北半边,但由于当时的既定国策,对外友好等等限制,没有后续的驻军和控制,只是援助。这样就埋下了一个隐患,小弟不听话的例子,也不是这一个!有时候,同志加兄弟,真的不如美金加武器!越南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国家的博弈首先是利益为上,一味的讲感情,苦果有的吃!
  反观韩国,日本由于美军一直保持一定规模的驻军,所以现在完全是控制在美国手里的一个棋子,老老实实的听大哥的话!前不久的黄海,东海美日联合,都是这种完全驾驭日韩的表现!我让你东,你绝对不敢西!
  中国呢?辛苦的为了半岛无核化奔走呼号,做和事老,到头来却被自己保护的孩子-朝鲜,一个撕毁条约给完全否定。十分被动!这样中国在东亚事务的处理上,不但要和美日韩对抗,还要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去面对失去控制的朝鲜!不可谓不难!但是如果驻军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大胆设想下,,金正恩的办公室,官邸,内阁周围布满了中国解放军的警卫,特工,如果他想指定不利于中国的政策时候,是否还得考虑下自己是否能还能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哈哈,你懂的!平壤 万寿台四周,朝鲜,中国的国旗一起飘扬,中朝军队一起上街执勤,演习,训练!这样对朝鲜民众也是一直暗示,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事真正的同盟!我们能保护你的利益!让他们彻底的臣服!
  朝鲜的经济落后一直饱受世界指责,就连中国的大部分人民也开始不支持朝鲜当局的政策了!这对于中朝同盟是最厉害的瓦解!民心!如果中国驻军朝鲜,中国的改革开放顺理成章的成为朝鲜的国策,发展市场经济,朝鲜2400万人民能吃得饱,过的好!这样岂不是更好吗?悲惨的朝鲜人民,谁还会背井离乡?舍命去北逃,南叛呢?
  所以,从政治,历史,军事,经济,民生各个方面分析,中国驻军朝鲜百利无一害!
更多关于 朝鲜,中国 的热帖朝鲜战争毛泽东哪次决断被美国完全看穿?
来源:华声在线
  本文摘自:《炎黄春秋》2013年第9期,作者:何方,原题为:《中国在朝鲜战争问题上的教训》
  朝鲜战争停战已经过去了一个甲子,很值得做些回顾和反思。六十年来,国内外对这场战争的资料收集和研究成果,可说早已汗牛充栋。我今天只是想换一个角度,着重谈我国在这场战争中应该记取的教训。
  一、同意并支持发动战争
  日金日成已经在苏联向斯大林提出武力统一朝鲜的设想。斯大林没有同意,只答应增加给钱和武器。但是金日成锲而不舍,接连找苏联驻朝鲜大使和参赞谈话,再三提出南下的要求,说南朝鲜人民水深火热,都盼着他去解救,看着一大半朝鲜人受苦受难,他不忍心;而且南朝鲜人民信任他,拖着不打,他会失去朝鲜人民的信任。
  斯大林一直不答应。二战后头几年,斯大林非常谨慎,竭力避免同西方国家发生军事冲突。为此甚至一时收敛世界革命追求,在国际共运中推行所谓“联合政府”路线,就是要各国共产党停止暴力革命,转而求得同资产阶级政党合作,组成联合政府。所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也命名为《论联合政府》。因为苏联在二战中实在打得精疲力竭,死亡人数占到全国人口的近七分之一,物质损失也很大,人民生活相当困难。在苏联,老百姓害怕战争到了什么程度呢?当时在我国驻海参崴领馆工作的一位苏联女打字员听说朝鲜战争爆发,竟当场晕了过去!
  金日成为了解除斯大林对美国干涉的顾虑,多次向斯大林表示:他准备发动的是突然袭击,四天即可拿下汉城(现称首尔),很快就可占领南朝鲜,等美国反应过来,把远东驻军开到朝鲜,战事已经结束。何况劳动党在南朝鲜还有20万党员会里应外合,举行起义。
  其实,斯大林早有他的战略计划。根据苏联扩张势力范围和支援世界革命的外交路线,他先是集中力量在欧洲争夺地盘。等在东欧的地位和影响基本确定并大体巩固下来后,他就要腾出手来经略东方。所以金日成的统一计划也合乎他的想法。但他主要顾虑美国干预。虽然形势的变化表明美国干预的可能性在减小,但万一要出兵参战呢,总不能把苏联直接卷进去。怎么办?他设想让中国顶住,至多发展成为中美之间的大战,这样正可把中国牢牢地和苏联拴在一起,把美国对外扩张的重点从欧洲引到东方,从而大大减轻在西线对苏联的威胁。所以,他后来同意金日成发动战争、武力统一朝鲜,先决条件也是必须取得毛泽东的同意,把中国拉进来。在斯大林并未同意金日成进攻南方时,就已要求金日成同中国共产党协商,让中国把它的朝鲜族部队编进朝鲜人民军。因此,金日成1949年4月底派金一作为特使到中国来,请求毛泽东同意把解放军中的朝鲜族部队拨给朝鲜。毛泽东当即同意,表示可以把东北军区由朝鲜族组成的官兵成建制地拨给金日成。金一走后,毛泽东随即指示高岗把驻扎在沈阳和长春的两个朝鲜族师两万多人送回朝鲜。这支在中国参加过抗日和解放战争、富有战斗经验的部队7月份就回到了朝鲜。
  斯大林的谨慎态度也终于在日发生变化。他通过苏联驻朝鲜大使转告金日成,说是由于国际形势有了变化,他同意金日成统一朝鲜的计划,并准备帮助他。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没有具体说明,不过从当时一个月内发生的事件或许可以看出促成斯大林改变态度的因素。这就是:
  第一,杜鲁门日声明,美国不拟卷入中国内战,意思是说不会干涉新中国解放台湾了。几天以后,艾奇逊宣布,没人保证台湾不会受到军事攻击,但美国在远东的太平洋防区不包括朝鲜和台湾。
  第二,中苏已谈妥签订新的友好同盟条约。建国后,在对外关系上毛泽东要“一边倒”和“另起炉灶”,所以争取中苏签订新条约和要求苏联援助,就成为他1949年12月访苏的主要目的。由于斯大林先还坚决维护雅尔塔协定,不准备废旧约立新约,所以让毛泽东到莫斯科后坐了好些天冷板凳。直到1950年1月中旬,他才转而同意订立新的条约。他这时改变态度的原因,一是在美国表示可放弃台湾后,斯大林担心中国同西方国家尤其是同美国接近,而他却是要让中国成为苏联坚定的盟国,即西方当时所说的卫星国或附庸国的。二是有了条约,万一金日成南下引来美军,就便于把中国推到抗美第一线。三是新条约预示苏联将失去在我国东北的特权,包括长期使用旅顺港,这也许使斯大林相应提高了朝鲜在苏联远东战略中的地位。
  第三,金日成还利用毛泽东的积极性推动斯大林。在毛泽东从1949年底到1950年初访苏的这两个月期间,金、毛都和斯大林谈过朝鲜问题。金日成日向苏联驻朝大使什特科夫表示:如果没有可能去莫斯科见斯大林谈他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那他就要去中国见毛泽东,“毛泽东将会对所有问题做出指示”。斯大林显然不愿看到出现这种情况。他了解,毛泽东一直认为应该先解放台湾,再帮金日成打南朝鲜,但是解放台湾需要苏联给予海空军支援,对此,苏联已断然拒绝。如果现在中国人改变主意,先帮助朝鲜统一,苏联在朝鲜问题上就会陷于被动。斯大林早就了解,毛泽东对金日成一直采取主动积极帮助的态度。毛泽东以前就已经把一批朝鲜族中国人民解放军拨归朝鲜,还准备继续拨。1月2日毛泽东又把林彪的一份电报当面交给斯大林看。电报说人民解放军中还有一万六千多名朝鲜人,建议把他们合并成一个师或四五个团送回朝鲜。
  签订中苏条约刚于1月30日基本谈妥,斯大林立即给金日成南下开了绿灯。
  金日成自认为早已准备好了,从日到4月25日,就一直在莫斯科同斯大林和苏联军方讨论进攻南朝鲜的具体部署。斯大林虽然批准了他的行动计划,但是仍然不放心,一定要他再次去和毛泽东商谈,告诉他:“如果你们遇到强大的抵抗,我一点儿也帮不上忙,你们必须请求毛泽东提供所有的帮助。”
  金日成原先有事只找斯大林,没把毛泽东当成亚洲革命领袖看待,也没想让中国帮他打仗。因此,他当场就向斯大林表示,他不需要中国的援助,因为他的一切都已经在莫斯科得到满足。只是因为斯大林有指示,他才不得不来找毛泽东。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来到北京,向毛泽东传达了斯大林的指示:“现在形势不同了,北朝鲜可以开始行动;但是这个问题必须同中国同志和毛泽东同志本人讨论。”毛泽东不太相信,因为斯大林以前和他谈到朝鲜的时候,一直都说不忙打,还同意中国先解放台湾再帮朝鲜。他当即中断同金日成的会谈,让周恩来通过苏联驻华使馆核实。斯大林5月14日致电毛泽东,证实他已经“同意朝鲜人关于实现统一的建议”,但是说明,“这个问题最终必须由中国和朝鲜同志解决,如果中国同志不同意,则应重新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5月15日,毛泽东对金日成做了这样的表示:既然斯大林已经做出决定,他没意见;中国准备在鸭绿江摆三个军,美国一旦干涉并且跨过三八线,就一定打过去。金日成说,只要中国同意就行,不用中国出兵。
  当时同意金日成南下显然是个重大错误。这就涉及建国后两条外交路线的斗争。一条是毛泽东执行的推进世界革命的外交路线,一条是张闻天(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周恩来、王稼祥)所主张的适应时代潮流和为本国建设服务的和平共处外交路线。这一点在朝鲜战争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明显。革命胜利和建立新政权后,下一步该往哪儿走?是推动世界革命呢,还是集中力量于国家建设?毛泽东虽然也要抓建设,但他注意的重点,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是继续革命。
  对外也要继续革命,还应加上1949年7月刘少奇访问苏联时得知斯大林对中国的一个见解,也就是一个指示。斯大林说,鉴于中国共产党指挥的成功和革命的胜利,今后在世界革命上要搞一个分工,苏联管西方,也就是欧美;中国管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因为中国在这方面有经验。这就等于封毛泽东为第三世界革命的领袖和导师。不过当时中国实际上还只能管一点亚洲近邻,而且斯大林还不完全放手,例如,他就不支持毛泽东建立东方情报局的设想。其实,在日本投降后,中朝之间就很快建立起了紧密的关系。在解放战争期间,东北解放区就得到过朝鲜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朝鲜曾是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那时我在安东,也就是现在的丹东工作,对情况稍有了解。北京解放后,中朝两党也就建立起了直接联系。1949年4月底5月初金一来中国时,毛泽东还主动向他提到建立亚洲共产党情报局的问题,表示希望两党建立更密切的联系。这说明他对当东方革命领袖的兴趣很大。
  金日成南下是斯大林同意在先,但他又把决定权交给了中国。只要中国稍微具备一点独立自主精神,不完全“一边倒”,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转,就有充分的理由,用委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比如讲,我们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朝鲜同志要打,中国就一定得帮助,但中国还面临解放台湾的问题;而且我们才打完仗,经济上很困难,人民生活很苦,万一美国人要干涉,中国就又得长期卷进去,那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等等。诸如此类的理由还有,而且都站得住。可是毛泽东一条也没提。所以说斯大林想把中国拖下水,这没问题;但不能说是斯大林“强迫”中国同意的。何况斯大林后来在一度以为中国不会出兵朝鲜时,曾要金日成准备撤出朝鲜,退到中国东北,在那里成立流亡政府。这也说明中国就是不按他的要求出兵,他对中国也并没意见。
  毛泽东同意金日成南下大概并没有召开中央会议同其他领导人商量。如果商量,多数领导恐怕不会同意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后来要抗美援朝,绝大多数领导人反对,就是证明。
(责任编辑:邹德怀)
原标题:中国在朝鲜战争问题上的教训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帖子主题: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为什么不在朝鲜驻军?
共&251&个阅读者&
军号:8844512 工分:313935
/ 排名:331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为什么不在朝鲜驻军?
60年来,关于朝鲜战争的大小战役、高层决策的情况,人们几乎已是耳熟能详。但有关志愿军从朝鲜全面撤出回国的前因后果,却还鲜为人知。为什中国会在1958年选择从朝鲜全面撤军?期间中朝之间又发生了什么纠葛呢?为什么没有跟美国一样在南朝鲜驻军呢?有关这场战争的意义,就不用多说了,当年朝鲜战争,名义上是小国之间的争斗,实质上确实背后大国之间的全力对抗,新中国倾全国之力,将联合国军赶出三八线,这场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振奋了国人的信心,更让世界震惊,百年来遇列强就萎缩的状态一去不复返了。那么为什么抗美援朝结束以后中国为什么会撤军而没有在朝鲜驻军呢?1、志愿军驻军无名毛主席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同时征求一部分民主人士的意见。最后命名为志愿军,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和编制。表示中国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也就是志愿军只是志愿支援朝鲜,并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跟美国宣战。如果最后在朝鲜驻军,那么志愿军这个名头就不对了。2、来自苏联的反对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北边有苏联占领,南边由美国占领,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和苏联都没有驻军,直到朝鲜战争爆发,美苏才意识到朝鲜半岛的重要性,也就是当时世界两级的领导分别是苏联和美国,分别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如果中国在朝鲜驻军了,那算什么?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不是,所以苏联即使自己不驻军也不会允许中国在朝鲜驻军。3、金日成地位受到威胁所以极力要求撤军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的提升了中国在朝鲜的影响力,战后由于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问题,引起了朝鲜劳动党内其他领导人的不满,一些干部开始引用苏联和中国的经验批评朝鲜党所犯的错误,这使金日成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后,劳动党内对金日成的批评日甚。为了稳固地位,金日成开始逐步打压对其有异议的党内高层干部,特别是“在中国待过的”(即所谓的“延安派”)。此时的毛主席对朝鲜许多同志无辜被捕、被开除、被撤职的现象极为不满,并直接指出,金日成还是搞斯大林那一套,一句反对的话都听不得,谁反对,就杀谁。毛泽东还派彭德怀(米高扬陪同)去平壤,迫使朝鲜劳动党撤销八月全会的决议。金日成则提出的条件是“中国把志愿军撤了,你不要几十万军队老在这里。”当然毛泽东并没有同意,而是迫使金日成承认了错误,但也加深了金日成对毛主席和志愿军的不满,中朝关系迅速转冷。4、毛主席想修复与金日成的关系正当中朝关系逐步恶化时,毛泽东对朝鲜的态度开始转变。因为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毛泽东威望的增加,他开始想要谋求与苏联共享国际共运的领导权,而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是必须获得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因此,毛泽东开始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改善与金日成的关系,以赢得其支持,其中之一便是主动提及金日成日思夜想却求之不得的志愿军撤军问题。5、收回大连旅顺港1955年苏联红军从大连旅顺港撤军,第一支接管防务的就是从朝鲜归来的一支志愿军部队,陆陆续续到1958年,志愿军从朝鲜撤军完毕..如果苏联到2011年还不从大连旅顺港撤军, 那么志愿军就耗到2011年,也不从朝鲜撤军.。也就是各取所需,苏联不想中国继续驻军,中国需要收回大连旅顺港。因此就这样达成了默契。不管多少原因,中国从朝鲜撤军都是多方面政治力量博弈的结果,你很难说中国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只是做出了当初正确的又无可奈何的决定。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延伸阅读:
我不主动找谁说话;我不主动约谁;我不善于表达;我没能力顾及到每个人的感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为什么不在朝鲜驻军?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朝鲜战争之后中国为什么不在朝鲜驻军?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朝核问题”及中国的影响力
来源: 日 【】  
相关材料3:朝核问题谈判的演变及中国政府的基本立场
1. 六方会谈缘起
(1)美国和朝鲜的军力不平衡及美对朝的军事威胁。美国从1958年开始,在朝鲜半岛及其临近地区部署了大约2600件核武器。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导弹、核炮弹等,其针对朝鲜的目的很明确。美国还对韩国提供了核保护伞。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这种态势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朝鲜在安全上更倾向于发展战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赖与苏联或中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其次,由于当时苏联和中国在安全上给朝鲜的承诺不包括核领域,因此,两国对朝鲜核武器发展政策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
(2)美国政策的转化。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撤除美国部署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战术核武器。这是当时东西方全球战略互动的一部分,它在事实上大体满足了朝鲜要求美国撤出驻韩国核武器的呼吁,客观上推动了朝鲜核问题的积极转变。
1991年底,朝鲜北南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协定;韩国政府宣布韩国不存在任何核武器,表明美国已经完全撤除其部署的核武器。朝韩双方签署了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
1992年1月底,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接受安全保障协议。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进行了第一次视察。但是,1992年下半年,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朝鲜就视察问题出现摩擦。
日,朝鲜第一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在朝鲜的宣布生效之前,美国和朝鲜进行了副部长级的谈判,并于日达成一个联合声明。原则上,这次核危机得以解决,实际上,双方仍有很多争执。到1994年上半年,问题再次严重起来。美国前总统卡特于当年6月中旬对朝鲜的访问改变了问题发展的方向。朝鲜同意冻结其核计划,美国同意恢复双边高级会谈。
日,美国和朝鲜就朝鲜核问题达成一个《框架协议》,同意就彻底解决朝鲜核问题采取逐步的互利措施。但是,在协议达成之后一段时间之后,协议的履行变得越来越艰难。
布什政府上台后,表现出强硬的对朝鲜姿态,并于2002年初将朝鲜与伊朗、伊拉克一起称为“邪恶轴心”,媒体披露的美国《核态势审议报告》也将朝鲜列为使用核武器的对象之一。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态势和军事行动可能加重了朝鲜对美国军事打击的担心。朝鲜也对美国表现了非常强硬的姿态。在2002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期间,朝鲜承认其拥有浓缩铀计划。美国方面以朝鲜破坏《框架协议》为理由停止重油供应。朝鲜随后中断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核设施的安全保障。日,朝鲜再次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2.六方会谈的基本历程
(1)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日至25日,中国、朝鲜、美国三国在北京举行了朝核问题三方会谈。
(2)日至29日,第一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形成六点共识是:第一、各方都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开创半岛的持久和平;第二、各方都主张半岛应无核化,同时认识到,也应考虑解决朝方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第三、各方原则上赞同按照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式,探讨并确定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第四、各方同意在会谈、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措施;第五、各方都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第六、各方同意继续六方会谈的进程,并尽快通过外交渠道确定下一轮会谈的时间和地点。
(3)日至28日,第二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三个议题”和“五个进展”。“三个议题”是:一是解决核问题的目标是弃核。二是解决核问题第一阶段的措施问题。三是持续和谈进程的问题,各方一致同意把和谈进程继续下去,不晚于2004年6月底举行第三轮六方会谈,并成立工作组。 “五个进展”是:一、成功推进了实质问题的讨论;二、明确了采取协调一致步骤解决问题的方式;三、发表了启动和谈进程以来首份文件;四、确定了第三轮会谈地点和时间;五、同意建立工作组推进会谈机制化。
(4)日至26日,第三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五个成果”:首先,各方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朝方表示愿意以透明的方式放弃核武器计划,强调核冻结是弃核的第一阶段,愿意为此接受核查。第二,各方就弃核的第一阶段达成共识,各方均认同实施核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是弃核的第一阶段。第三,各方同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原则寻求核问题的和平解决。第四,各方审议通过了工作组的概念文件,确定了工作组的职责和运作方式,有利于工作组今后更为有效、规范和务实地开展工作。第五,各方原则确定了第四轮六方会谈的会期,并发表了第二份《主席声明》。这标志着会谈进程将继续下去。
3.中国政府在解决朝鲜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
(1)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2)通过外交和政治手段解决分歧;
(3)保持朝鲜半岛无核化。
【命题视角点拨】
本题的考核角度可能有:大国关系的调整;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基本原则;中国的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睦邻、安邻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等等。
更多资料请访问:&&&&3&&&
课程: 交流: 模考: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0:11:59)?&&( 9:52:56)?&&( 11:08:21)?&&( 11:02:38)?&&( 10:58:12)?&&( 9:54:24)
 订书电话:010-  
版权声明 --------------------------------------------------------------------------------------
&&& 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在线名师:老师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哲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研究生导师...
??????????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战争后中国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