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get到:东方雨虹可转债债将得到机构追捧 关注东方雨虹可转债债

可转债市场进入大盘蓝筹时代
日01:17 来源:
  本报记者朱宇  (,)(601988)发行400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网上、网下申购已于6月2日结束。优先配售后,网上网下超额认购接近53倍,其中机构投资者是(,)转债的主要申购群体,网下申购金额接近1.7万亿元。中行财务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行转债网下有效申购笔数达到1569笔,远超过此前所有的转债品种。在中行转债发行前,沪深两市转债市场余额不足100亿元,中行400亿元转债入市,宣告转债市场从此进入大盘蓝筹时代。
  攻守兼备机构青睐  6月2日,中行转债向原股东优先配售,网上网下同步发行。中行转债网下有效申购笔数达到1569笔,远超过此前网下申购笔数最高的龙盛转债(1070笔);也大幅超过此前发行规模最大的石化分离债,石化分离债发行规模300亿元,网下申购690笔。中行转债网下申购金额接近1.7万亿元,远超此前可转债网下申购金额,近期完成的IPO、增发等项目更是望尘莫及。  中行转债“攻守兼备”的特点得到了很多固定收益偏好投资者的追捧。保荐机构中银国际有关负责人表示,初步计算,中行转债到期收益率约为1.87%,在弱市中价值凸显,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此前几乎缺席可转债发行的机构这次却积极参与申购。  据市场人士分析,在融资融券、推出的情况下,可转债“攻守兼备”的特点对于那些有对冲需求的大型机构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针对散户认购比例较低的问题,中银国际上述负责人表示,中行转债预设240亿元向原股东优先配售,最终优配约72亿元,认购比例约为30%,虽然低于2009年以来小型可转债项目原股东参与度,但从与大型项目的比较来看,中行转债本次原股东的参与程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转债市场突破性增长  尽管可转债在我国资本市场已有近20年的历史,但中行转债发行前,沪深两市仅有9只可转债交易,转债市场余额不足100亿元,规模最大的唐钢转债(,)余额也不到30亿元。此外,从以往可转债的发行主体看,基本是机械设备、轻工制造等中小型,平均资产规模不足100亿元,缺乏、能源等市场权重股的参与,与A股市场的结构匹配度低,市场结构有待优化。  此外,可转债的稀缺性导致二级市场价格普遍高于转股价值,收盘价较转股价值平均溢价率超过50%。可转债的供求不平衡导致二级市场价格虚高,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一定程度被扭曲。  但这种状况将随着大型银行的进入而改变。中行财务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银行这一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对再融资的资金需求量远远超过一般的上市公司。公开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可补充核心资本,但对市场的冲击大,容易导致股指的大幅波动;次级债等补充附属资本的债务融资方式可能引起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而可转债发行时补充附属资本转股后补充核心资本,可有效缓解银行再融资对资本市场的压力,切合部分目前核心资本充裕,附属资本相对不足的上市银行资金需求的再融资方式。  继中行之后,(,)(601398)已公告拟发行250亿元可转债。  汇金弃配让渡交易机会  此次中行发行可转债,大股东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放弃了优先配售权,引起了部分市场人士的疑问。  中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汇金所持股份,占中行总股本的67.53%,占中行A股的96.40%。如果汇金参与优先配售,其他64亿股A股股东能够获得份额将十分有限。中行转债发行规模为400亿元,目前转股价格为3.88元/股。若可转债全部转股,中国银行股本增加103亿股,汇金持股比例则为64.89%,降低约2.6个百分点,摊薄比例十分有限,其控股股东地位不会发生改变,中国银行的股权结构也能进一步多元化。  该负责人还表示,根据他们的观察,可转债上市首日平均涨幅在30%左右。即使考虑到中行转债发行规模较大,投资者仍能获得一定的无风险的申购收益。汇金放弃优先配售,实际是把交易机会留给了其他投资者。
【来源:】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06/07 16:3606/07 10:3306/07 02:5006/07 01:1806/04 07:0106/03 11:0306/03 09:5906/03 08:51
感谢您的参与!查看[]
股票/基金&中签率超过“打新股”10倍 可转债受追捧成“避风港”
目前市场不稳之际,不少公司另辟蹊径,目光转向可转债。比如,广汽集团可转债线上中签率明显高过新股,从线下配售结果来说,机构同样选择余地充足。
每经记者 余强
经历1月26日的大跌,此前所谓的&婴儿底&早已被击穿。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股&寒潮&来袭,股权质押平仓警报拉响,定增破发陆续增多,市场融资进一步困难起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不稳之际,不少公司另辟蹊径,目光转向可转债。比如,广汽集团(601238,SH)可转债线上中签率明显高过新股,从线下配售结果来说,机构同样选择余地充足。
&寒潮&来临 定增面临窘境
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今年1月异常煎熬。本周市场再次出现大跌,今日(1月27日)收盘2700点失而复得。
指数难有起色,个股更是苦不堪言。目前,市场上股权质押平仓警报陆续拉响,多家企业定增面临破发窘境。
1月26日晚间,海虹控股、齐心集团、锡业股份和冠福股份4家公司纷纷发布停牌公告。上述企业停牌原因均是股价下跌,公司控股股东质押的股份接近或者触及警戒线、平仓线。据《国际金融报》15日报道,面对大规模质押风险潮,上海部分银行已经停止接收中小创股权质押,而且沪深300的质押率也由常规的50%下调到了35%至40%。
与质押类似,目前不少增发股份进行融资的企业同样陷入窘境。1月18日桐昆股份发布公告,公司增发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公开信息显示,桐昆股份原计划以不低于11.18元/股的发行价,发行不超过2.68亿股新股。不过,公司股价截至1月27日收盘为10.2元,低于定增价格。类似的企业还有长江证券等,在拿到批文后,股价却经历调整,低于增发价。
中签率超&打新&10倍
传统的融资通道变难,有上市公司则将目光转向新的途径。资料显示,本月发行及准备发行可转债的公司数目高达6家,包括三一转债、国贸转债、广汽转债等。从广汽集团的可转债发行结果来看,可转债由于竞争较少,选择余地大,受到不少投资者欢迎。
据公告显示,广汽转债本次发行41.06亿元,发行价格为每手1000元。首先,从网上申购的情况来看,本次发行最终确定的网上向一般社会公众投资者发行的广汽转债为5896000元(5896手),占本次发行总量的0.14% ,网上中签率为0.247%。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签率相对于目前新股的中签率明显高出不少。据最新公布的海顺新材中签结果显示,海顺新材网上发行中签率仅为0.0222%;此外同一时间公告的苏州设计中签率也只有0.023%。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股价波动加剧,不少热衷于定增的机构也变得更加谨慎。不过,广汽集团的可转债却受到机构热捧,网下的配售比例仅为0.247%。资料显示,此次参与申购的机构数量众多,发行期间共收到1458张申购单,其中1456张为有效申购,各路机构中包括社保基金多个组合、兴业证券、招商证券为代表的券商、天安财险等险企以及加拿大皇家银行等资金,连两大交易所的年金计划同样参与申购,可以看出此次申购热度十足。
可转债成&避风港&
为何上市公司开始热衷于可转债市场?可转债在A股市场上并不常见,在目前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转债受到追捧并不奇怪。以广汽集团为例,据公告显示,本次发行可转债的初始转股价格为21.99元/股,转股期限则从日至日止,票面利率随着年限推移而增加。虽然目前广汽集团股价低于21.99元,但是公司股价自2015年以来逐步上升,其股价较为稳定。对于机构而言,可转债退可守进可攻的灵活性以及公司的稳定业绩颇具吸引力。
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在目前仍在交易的可转债中,虽然二级市场持续下跌,但是可转债目前价格均高于票面价格,对于&打&中可转债的投资者而言,目前仍然收益为正。例如日正式上市的蓝标转债,截至记者发稿时,其价格为107.71元,高于该转债100元的票面价格。此外,三一转债、国贸转债等价格分别为105.3元、108.7元,同样高于票面价格。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工商银行转债广受市场追捧 超额认购超过百倍_网易新闻
工商银行转债广受市场追捧 超额认购超过百倍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数据显示,网上发行共有超过1962张有效机构投资者申购单,有效申购金额达到2.56万亿元,申购资金总额和认购机构者数量均创出历史新高,合计冻结资金5656.23亿元。
工行巨额可转债的成功发行,无疑有效地缓解了此前可转债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但目前看,可转债二级市场热度依然不减。多数基金经理认为,下半年可转债市场仍然存在投资机会。
工商银行(601398)发行250亿元A股可转债成为本周金融市场备受瞩目的焦点。根据9月3日工行发布的公告,本次工行可转债受到了网上、网下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中签率仅为0.82%,超额认购倍数达122倍,成为所有超过百亿大盘转债(包括分离转债)中首只超额认购倍数过百倍的发行。
业内人士指出,可转债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实现“双赢”的一条极好的融资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可转债市场发行缓慢,如今随着工行、中行等大型蓝筹公司加入可转债市场行列,将有效促进可转债市场的发展壮大,既丰富了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又为将来发展基础衍生品埋下了伏笔,从而推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众机构热捧 可转债全线飘红
今年上半年,与股票型基金大多亏损不同,有超过八成的债券型基金取得了正收益,其中信用债表现突出,成为债基上半年收益重要来源。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大多数机构对下半年可转债市场的投资机遇充满信心。
最近两三个月,可转债受到了资金的全面关注,对应二级市场可转债市场不断飘红,一级市场发行更是受到机构的热烈追捧。
事实上,早在今年6月2日中行可转债发行时,机构即已充分显露对可转债的极大兴趣。400亿元可转债吸引了1569个机构户头参与配售,其中基金超过200只,共计冻结资金3834亿元。随后的美丰转债、铜陵转债、塔牌转债等陆续发行,表现越来越优异。其中,7月中旬铜陵可转债发行引来375家机构追捧,参与基金超过70余只,冻结资金高达1113亿元,中签率0.58%。在工行可转债发行之前发行的塔牌转债,网下4.93亿元的发行量竟然引来199只基金、186个专户产品参与网下配售,机构有效申购数量为2227.8亿元,配售比例仅为0.22%。网上一般社会公众投资者有效申购资金也达到440.37亿元。
此次工行可转债发行更是带动了市场巨额资金申购需求:一方面,货币市场7天回购利率明显上升,由8月26日的1.83%上升至31日的2.25%;另一方面,不仅包括基金、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企业年金在内的大机构几乎悉数参与,以前较少现身可转债的私募基金如星石、朱雀等的旗下产品也是全线参与。数据显示,网上发行共有超过1962张有效机构投资者申购单,有效申购金额达到2.56万亿元,申购资金总额和认购机构者数量均创出历史新高,合计冻结资金5656.23亿元。
本文来源:中证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机构追逐新转债 可转债基金成热点 _ 东方财富网
机构追逐新转债 可转债基金成热点
作者:张哲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日前,20亿铜陵转债发行引来375家机构的追捧。&闻风而动&,上述375家机构中有70多只基金。无论是债券基金还是混合基金,投资可转债的仓位毕竟有限,这也使得目前市场中唯一一只专注于可转债投资的基金&&兴业转债基金成为市场新热点,该基金不久前取消&限购令&,彻底向投资者敞开&怀抱&。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基金瞄准可转债扩容新机遇 7月来相关品种涨8%_网易财经
基金瞄准可转债扩容新机遇 7月来相关品种涨8%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月初以来11只转债品种平均涨幅约8%
债券市场在上半年迎来一轮牛市,其中信用债表现突出,成为债基上半年收益重要来源,下半年债基又将何去何从,诸多基金将目光瞄准了正在扩容的市场。多位基金经理认为,目前信用利差、绝对收益率均已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下半年可转债面临建仓机遇,可降低信用债投资比例,加仓转债,并对利率产品进行“波段操作”。
债市有喜亦有忧
对于下半年债券市场,中欧稳健收益债券基金基金经理聂曙光表示,从最新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刺激政策作用正在消退,目前市场对于经济增速放缓达成了一致预期,这对普通债券市场构成利好,但下半年依然面临着通胀和政策面的不确定性,债券市场风险与机会并存。
聂曙光进一步分析认为:“M1、M2等领先指标年初以来持续处于下降通道,工业增加值、发电量等指标下滑。从一些微观层面的证据来看,企业的库存在被动增加,经济活力有下降压力。”
具体到债券品种上,信用债方面,在刚性配置需求支撑下,高评级的企业债券需求依然强劲,但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从具体券种的选择上来看,债券基金继续加大企业债等信用债的配置,持仓占比已经连续8个季度上升,目前已经达到48.1%,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目前由于有及其他大行的再融资计划,银行间市场资金相对宽裕,回购利率已经重回年内最低点,继续下降空间不大。预计后期央行应该会维持银行间流动性的适度宽松,回笼力度不会显著加大。
有分析师指出,在股市反弹情况下,信用债面临一定调整压力,投资者应该控制风险。聂曙光就表示,下半年债券市场将在经济增速下行与通胀上行不确定性的预期中摇摆,在投资思路上注重“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可已经逐步出现长期的投资机会,而普通债券吸引力有所下降,下半年债券投资策略方面将逐渐从信用债市场重点转向可转债市场,而中长期国债将有一定波段性操作机会。
转债扩容成焦点
事实上,已经有诸多机构关注到了转债市场,之前中行转债上市首日曾跌破面值,就有多只基金在当天积极买入。日前,20亿铜陵转债上市发行引来375家机构的追捧,一度冻结资金高达1100余亿元,争食铜陵转债的375家机构中就有70余只基金。而同期有4家公司发行,参与“打新”的机构只有183家,冻结资金也只有约132.21亿元,转债的申购风头甚至盖过了“打新”之势。
中欧债券基金经理聂曙光进一步解释说,可转债在中行转债发行前市场容量很小,市场流动性比较差,估值相对较高。但随着中行转债发行,可转债市场规模迅速由100亿扩大到500亿,目前转债估值合理,多数转债的到期收益率为正。虽然短期可能依然随着其正股出现下行,但从中长期来看,其下跌空间有限,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估值优势比较明显,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因此,下半年将对可转债逐渐建仓。
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杜昌勇则明确地表示目前的转债市场风险已不大,“从1-2年的时间看,我们相信目前的转债市场已经具有投资价值。经历半年多的调整,转债市场中高溢价率的高价转债风险已调整较充分。一些品种正股处于相对低位,溢价率也合理,转债市场已基本具投资价值。”杜昌勇指出,中行转债的上市使得转债市场得到了较大扩容,还有即将发行的10多只转债,转债基金已有足够的投资标的,因此公司放开了兴业可转债基金的申购限制。
资料显示,目前公告可转债发行预案但尚未发行的公司有近20家,总规模逾700亿,加上2010年已发行的多只新转债,可转债市场2010年可能历史性地突破千亿市场规模。
兴业可转债基金经理杨云也表示,目前转债市场风险较小,且新转债上市后定位较为合理的背景下,兴业转债基金在放开申购后将采取逐步增仓的策略,而不会在一个时点就完成建仓。事实上,在这轮反弹行情里,可转债的表现并不逊色于股票太多。根据Wind资讯统计,7月初以来,11只转债品种的平均涨幅达到约8%,其中涨幅最大的厦工转债上涨了17.5%,超过了同期%的涨幅。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兴全可转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