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要竞选部长的工作设想了 我想去也不想去 有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

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请前辈指点迷津···
更新时间:&&&&&&&&来源:&&&&&&&&阅读:&&&&&&&&
【看准网()】其他频道小编整理的范文“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请前辈指点迷津···”,供大家阅读参考,查看更多相关职业技能 ,请访问其他频道。
各位前辈好、我叫王洋 今年25岁、家里条件一般,初中文化、毕业就去学开挖机、一直开到去年、开了6年多的挖机、后来发觉自己的口才不行、就转行做二手房置业顾问大半年,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口才能力、迫于父母的压力,又回到了挖机行业里面、父母希望我找一份稳当的工作、一个月拿个两三千快、交个统筹这么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可这并不是我所想要的、我年轻不怕吃苦,一直想去学点什么、想去改变自己、提升自身的学识、修养、和专业知识、可我就是不知道该去学些什么、文化水平这么低、想转行一点也不容易,心里面特着急也特别迷茫···
资深顾问:25还小吧,最好是找清楚你喜欢的或者是有发展的行业职位,认真做几年
寻访员(R):365行行行状元,这是 老话也是名言,做任何一份工作熟能生恰,贵在坚持与创新。
资深顾问:做任何一份工作,关键是坚持,一定要坚持下去,沉淀先去才会成功!
顾问:哥们,别急,第一你现在还很年轻,时间有的是,建议您可以抽业余时间去学习些东西,增加自己的只是储量,第二 父母这么做,也是希望您好,不要去经历什么风险,这个还是要和您父母多沟通下,最好
资深顾问:有想法是好的!随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
资深顾问:每个行业的有专才,你要先分析一自己,认为你最想去做什么,学什么与文化水平低其实没必然联系,关键要你看个人的职业规划我认为你应该做好你当好,当作事业来做,再慢慢去改变自己,建议不去读什么文凭,而重点在技术
顾问:王先生您好 您有您的梦想 不服于现实 针对您的情况给出以下建议一、找一份稳定的薪资不一定很高 但是时间充足的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将学历提升至硕士 (强烈建议)二、不要浮躁 目前大部分的销售行业(多数为电话销售)都对学历放的很宽 这是你的机会三、寻找你感兴趣的行业 认真学习 认真做下去 有毅力 去实现您的梦想!
顾问:趁年轻,想去学点自己想学而且有用的东西,这个想法很好!支持。首先,你觉得自己口才不是很好,就转行做二手置业,想法没问题,但方法并不一定是这条路。可能你认为想锻炼口才就一定找靠口才吃饭的工作才能锻炼,其实你想去学,无论你现在做什么工作都不会影响到你前进的脚步。比如说:同样做回开挖掘工作,平时多和人交流、倾听,用心去想你跟他交流,你想表达什么,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你想告诉他一件事还是想影响他的思想,或者你不认同他的想法和看法。只要有心、带着思考去交流、倾听,你的口才一定能提高。交流是一种方式,另一种协助性的方式是看视频,学习演讲家、培训师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这是关于怎样锻炼口才的建议。其次,你已经是25岁的成年人了,往后是靠自己决定走怎样的路,以什么方式去走,过怎样的生活。当然,父母的建议和想法肯定也有可取之处,不能全部摒弃,但是决定权还在你自己手里,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到底想要过的是怎样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尝试着像朋友一样和父母坐下来,好好从心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然他们听到你真正的声音。沟通,其实才是口才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所在。
寻访员(R):这个行业工资低,发展前景不大。不怕吃苦的话可以尝试自己创业,比如说开家小店铺卖卖小东西之类,成本少风险低,积少成多嘛慢慢来
其他相关栏目
其他相关内容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职业技能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链接合作QQ: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讨论)
我的图书馆
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讨论)
&一名大三学生致信本报:
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
《 中国青年报 》(
这是本报编辑部近日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写信的是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这名同学在信中坦承地诉说了他目前的迷茫和焦虑:他曾经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但忙忙碌碌之后又觉得失去了自我;他不愿意被动地为了就业去加入考证大军,但又常常担心将来找不到工作;他想按自己的意愿简单生活,可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找不到奋斗目标。
我们认为,这种焦虑和迷茫并不是这名同学独有的状态,而是有一定的共性。这种焦虑和迷茫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更多来自于外部环境,比如大学教育和就业压力。今天,我们刊登这名同学的来信以及本报记者和他的对话,就是希望这一现象能引起更多大学生和教师的关注,大家一起来思考该如何走出迷茫,不再焦虑。
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我们的通讯地址是:北京东直门海运仓2号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部,邮政编码:100702,电子邮件:.
中国青年报的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寒假到来的时候,我决定给你们写这封信,把我的迷茫和困惑告诉你们,希望中国青年报这张属于青年人的报纸给我一些建议。
2011年11月,当我决定不考研时,我把“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作为对自己的解释。当我知道那个不是我想要的东西时,我又开始迷茫哪个又是我想要的呢?我始终都没有坚定地把握自己的追求。
渐渐地,我对“考证”再也没有了动力。正如同学说的:最近图书馆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在准备四六级、教师资格证和期末考试,起码我们班的绝大部分同学是这样的。
就我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如果需要,我们可以考以下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证、导游证、秘书证等等。在众多的证书当中,我只考了一个本科生必须要持有的英语四级证书,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看着身边的同学在紧张地准备着四六级考试与教师资格证考试(今年这两证刚好在同一天统考),本来并没有多大压力,但是当你看到10个人里有8个人在考,而自己却每天悠闲地看看书、上上网、写写字,难免就会感到不安。有时我会问自己:我这样是不是不思进取?我以后会因为没有这些证而错失很多机会吗?我以后会为现在的选择而后悔吗?未来是一片茫茫的大海,我不知道哪个航向是正确的。我动摇过,但还没有破坏自己价值观的基石。我只是有点犹疑与担忧,不断地审问自己:我究竟有没有勇气坚持我想要的东西?
我已经厌倦了每天记忆各种复习资料与试题集,机械地参加一场场考试,等拿到证后就彻底地忘却,然后再准备下一门考试。我不想去评估这些证书以后对我到底有多少作用,我只是厌倦了这种“被动的”“学与考”的生活方式,我总是在试图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总是在想我能不能为“自己”读点书,这也是对沉寂、苦闷、茫然的大学的反抗。
大三了,我放下了诸如“委员”、“主席”、“会长”的头衔与各种学生工作,如室友评价的“做一名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学生”,安安静静地过好每一天。时间是自己的,自由地安排每一个时间段,沉浸在自我中很快就发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快乐,很幸福!
在这个学期,我不遗余力地在网上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只有在出现经济危机时才停止。2011年南昌的冬天似乎没有了往年肆虐的寒风与阴冷的冬雨,每天都是暖暖的晴天。我喜欢拿着一本书到寝室的天台上或楼下的草坪上,让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又让冰凉的西风清醒发热的头脑;一般在一个节气到来时,气温就会骤降并伴随着刮风下雨,如果没有课,我也就会懒懒地窝在床上,不吃早饭,打开电脑看一部自己喜爱的电影;每天晚上差不多10点多从图书馆回来,然后开始记录每日的言与事。我们大三有一门让其他专业很羡慕的专业必修课——汉字书法,在老师的激发下,我深深地陶醉于汉字的书法艺术,每晚写完日记后,都会花半小时临摹一页颜真卿的楷书,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后进步明显,不禁窃喜。书法已然是继音乐后我的又一情感载体。周末的天气总是那么好,我喜欢在校园里,拿着自己心爱的相机留下一处处可爱的风景。
上大三以后,我逐渐养成了这4个爱好——藏书(看书)、写日记、书法、摄影。半年了,我明白了我喜欢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才是我坚持想要的东西。但是,在“考证”、“拿奖学金”、“评荣誉”、“找工作”等外在目标的侵扰、诱惑、压力下,我不知道我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坚持我想要的东西——仅仅是对自由独立的自我的向往!
老师,我有点害怕。我不知道该不该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否有勇气坚持下去,不知道坚持了以后会怎样,不知道不坚持又会怎样,不知道怎样坚持,不知道坚持意味着什么。
我该怎么办?
江西农业大学& 杜克海
一个大学生的忙与盲
不想跟风,却又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本报记者 陈强 《 中国青年报 》(日03 版)
收到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杜克海给中国青年报写的信后,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他。
记者(以下简称记):看了你的来信,感觉你有点迷茫。以前有过这种感觉吗?
杜克海(以下简称杜):之前,目标一直很明确,过得也挺充实。我是个农家子弟,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读高中的时候,几乎每时每刻、分分秒秒都是围绕“读大学”这3个字而努力。我清楚地记得,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奶奶出门的次数多了,妈妈的笑脸多了,家里的客人也多了。而我也得以有机会第一次走出生活了18年的小县城,去感受外面的精彩。
然而,大学和我之前的想象不一样。大量的课余时间,极少的作业,很容易对付的考试,要是不参加些课外活动,那一定很无聊。在无知无畏中,我参加了班委的竞选、学生会干部的选拔、社团的招新,最后成为了班级的纪检委员、学生会的干事、文学性社团《飞白报》的会员。每天的课余时间有了会议、活动的填充,听从学长们的安排,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有时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在社团组织中,没有孤独寂寞,有的是“优秀班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优秀会员”、“三等奖学金”等荣誉,初来乍到的我内心很满足,似乎该有的我都有了。
大二刚开学这段时间,各社团都在紧锣密鼓地“抢人”,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并感觉自己不适合在学生会中工作,我留在了《飞白报》,并意外地被推选为报社社长。作为一个社团负责人,要承担很多,很累,很不容易!一年中,我没有课余时间,没有周末,甚至连暑假都留在学校编辑报社承办的《江西农业大学校友》期刊。这一年,我把重心放在“走出去”,与江西校媒联盟及其他校园媒体取得联系,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在全体社员的努力下,我们报社荣幸地被评为“江西省十佳校园媒体”、“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三星级会员媒体”,个人荣获江西农业大学“先进社团负责人”、“《江西农业大学校友》优秀编辑”称号及“社团与学生工作特长奖学金”、南昌市“谷雨诗会”原创诗歌三等奖等。
在大学里,大家习惯于用担任什么职务或得什么奖来评判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或许在某些同学看来,我算是功成身退吧。在去年10月换届后,我彻彻底底地成为一个普通的学生。不时有同学问我:你为什么不去竞选社联部长或主席?你来担任校刊主编怎么样?……我告诉他们:大三了,我只想好好地休息一下,好好地看看书,好好地为自己生活。
记:在经历了前两年忙碌且被认为成功的社团生活之后,大三的你选择了看书、写日记、书法、摄影这么一种自以为悠闲自在的课余生活。这是你自己的决定,可为何又觉得心里惴惴不安呢?
杜:打个比方吧。以前都是跟着大部队前行,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走到哪儿,只知道跟着走没错。走累了,独自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当发现大部队走远了,自己却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前段时间,自从班主任在班会上介绍了考研的相关事项之后,我的内心便起了波澜。刚进大学时我便认定自己是应该去考研的,正如我们美学老师讲的:趁着年轻,多学点知识。在同学当中,人家听说你要考研,条件反射似地就会问:考什么专业?考哪个学校?然而这些,我都不能自信满满地回答,而只能忐忑地问我敬重的一个老师:老师,我想考研,但不知道考什么专业。“我觉得你更适合做实事!”老师醍醐灌顶的点拨,让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并不适合考研。但我又适合干什么呢?
我时常问自己,自问自答好像很容易进入到一个矛盾的怪圈。起初我把读书、摄影、书法作为我想要的东西,然而往深处想想,这些兴趣爱好仅仅是我生活的点缀,仅仅是我在繁重的压力下的精神润化剂,它不是我生活的主页。那我究竟想要什么呢?我的人生追求、奋斗目标是什么呢?我感到茫然!
记:你在来信中说,周围那些忙着“考证”的同学是为了就业而学习,你的内心很排斥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你想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享受在阳光下看书的小资情调。可是你想过没有,将来毕业之后靠什么来维持这么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杜:这个问题问到了我的痛处,这也是我近期焦虑的根源。在大学里,同学们学习的目标不外乎两个:拿奖学金和考证,因为这是日后找工作的重要筹码。可我知道自己内心是极度不愿意机械地参加各种证书考试,我已经厌倦了这种“被动的”“学与考”的生活方式。我不喜欢的东西考过就忘了,而我喜欢的书读过之后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有一天晚上,我随手拿起《古文观止》,翻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每当心为形役,形为名趋,体为利使时,偶尔也觉得看看书、写写字、拍拍照这种淡然的生活蛮好的,既然本性喜欢安静,又何必那么浮躁那么功利呢?“何不委心任去留”。
然而转念一想,又心有余悸。人们常说年少轻狂,年轻人就要去社会上经历风雨干一回才不枉此生。有时我会问自己:我这么悠哉地过日子是不是不思进取?我会不会因为没有考证而错失就业机会?
再过一年我就要面对棘手的就业问题。我似乎没有做好走上社会的准备,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做什么职业。而没有一份好工作,我又怎么能延续目前我喜欢的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呢?每每想到这些,我就特别的纠结。这也是我给报社写信求助的原因,希望你们能帮助我走出迷茫。
***********************************************************************************
不管硕士博士首先得是个“战士”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梁宏涛
作为中青报的忠实读者,我虽然不是一名大学生,但我认为这并不妨碍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这个现象或者话题。
&&&&我曾是一名军人,身边有很多大学生干部和大学生士官战友,他们为部队建设增添了新鲜血液。他们理论功底强,文化层次较高,知识面广,思维灵活,文化基础上的先天优势明显;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和从新兵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干部士官相比显得比较活跃,有活力、有闯劲。当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严重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处理日常工作事物常常停留在“纸上谈兵”这个层面;工作挑肥拣瘦,总觉得专业不对口、岗位不如意、才能难发挥;太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文化程度高,容易产生“大材小用”或“无用武之地”的思想,平时不爱和战友交朋友,不注重业务训练和带兵方法的学习研究,造成了不会干、干不好的尴尬局面。
&&&&我有个战友,是从地方大学直接招收到部队当的士官。刚到部队时,因工作需要被分配到营房部门负责烧锅炉。一接到通知他就炸了窝:“我是大学生士官,咋能去烧锅炉呢?这对我太不公平了!”一时间,“大学生士官到底能不能烧锅炉”成为了我们单位各级领导关心的话题。后来,在领导的说服和教育下,他“很不情愿”地接受了这项工作。虽说心里有疙瘩,但这名战友还是很敬业地负责着烧锅炉这项工作。三个月后,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再加上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被调到政治机关负责电视新闻的制作和照相摄像等工作。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我们单位小有名气的“兵记者”。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专栏,你老扯部队上的事干什么?其实我觉得这是相通的。
&&&&“大学为什么越上越迷茫”,一是迷茫自己的出路在哪里。辛辛苦苦寒窗苦读,拿了N多的证书,到头来还得递简历、拉关系、找门路,还得为生计奔波。这时,你就得像个战士一样不畏难、勇往直前,要坚持自己的理想,要敢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而努力。
&&&&二是迷茫自己的能力怎么样。贡献有大小,能力各不同。大学生要像战士刚入伍时一样,自觉放下架子,转变角色,重新给自己定好位,不要处处以大学生自居,要在为人处世等方面苦下功夫,将在校所学的书本知识和所从事的岗位有机结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以达到积累经验、取长补短、锻炼能力的目的。
&&&&三是迷茫自己的作为在哪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要想有所作为,就得像个战士一样,不好高骛远,不盲目自大,不急功近利,要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学习和工作上,把思想扎根在基层,在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增强能力水平的同时,完成由一名普通大学生到社会有用之才的转变;要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能干别人不愿干的事,在那些平凡甚至不起眼的岗位上迈出自己走向社会、走向幸福人生的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我没有上过什么学,也没读过多少书,我很羡慕那些风华正茂、博学多才的大学生。希望你们不要被“浮云遮了眼”,也不要被“名利迷了心”,还是要像一个真正的战士一样,为坚定自己的信仰、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向前……
**********************************************************************************
杜克海的迷茫在于缺乏坚强意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丁国强
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杜克海同学“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的来信,我认为不应把杜克海当成第二个潘晓。潘晓之问,“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既表达了改革开放初期那一代青年的内心迷茫,也显示了突破固有价值观、寻求思想解放的内在努力。而杜克海同学的“为什么我的大学越上越迷茫”更多的是对外部环境、前途未来的患得患失,到底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还是一次次考证,还是投身书法摄影爱好?到底哪一种选择更能够赢得未来?
&&&&笔者认为,杜克海同学简单地将“考证”、“拿奖学金”、“评荣誉”、“找工作”等外在目标视为侵扰、诱惑和压力是错误的。尽管当下的大学体制,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还有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应当看到,大学是造就人才、实现自我的不可替代的精神殿堂。杜克海同学的所谓迷茫其实是缺乏坚强意志的表现。大学生应当学会忍耐,学会承受痛苦,敢于迎接挑战,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人类伟大的事业多是忍耐者完成的。曾国藩说:“顺而率性者愚,逆而强学者智。”忍耐的过程也是战胜人性弱点的过程,是对“性格决定命运”定律的挑战。忍耐后面潜藏着人格的骄傲。只有精神高贵的人才会默默忍耐。一个人的精神资源大多形成于忍耐时期。
&&&&忍耐者总是心事重重。忍耐是对心理健康的对抗。心中的郁闷没有得到充分宣泄,这无疑是一种自我折磨。但是,忍耐并不意味着拒绝宽恕、拒绝遗忘、拒绝反省。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自我调节、保持快乐的话,就没有精神修炼一说了。书法家启功说:“气傲皆因经历少,心平只为折磨多。”忍耐是对苦难的承受,也是风雨历练的结果。因此,忍耐不应当是人格的扭曲,而是在沉潜中丰富心灵、锤炼意志。
*************************************************************************************************
&我也迷茫但仍在奋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夏午
我也是一名大三的学生,看到了杜克海同学的迷茫之后,也对自己大学三年的生活做了个简短的回顾和反思。
&&&&首先,我想说说自己对“考证”的一些看法。毫无疑问,“考证”的热潮确实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不排除能力和证书不符的情况,但是从客观角度冷静分析一下,这种证书还是具有一定价值的,拥有某种证书至少证明你曾经拥有过这种能力(不然在毕业生百万大军中如何区分每个人水平的不同)。没有证书和那些一直鄙视考证的人,我不知道用什么证明他们拥有某种能力。其实,不妨把准备考证的过程当作是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这样,我们一直压抑的内心也许会释然一些。
&&&&杜同学说“试图寻找一种自由轻松的大学生活,总是在想我能不能为‘自己’读点书,这也是对沉寂、苦闷、茫然的大学的反抗。”我也深有同感,总想着找到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激情的大学生活,“中国的大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诚然,中国的教育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显露,大学和社会的脱轨成为毕业生和社会的痛楚。另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来讲,90后已被社会赋予了更多贬义的色彩。作为90后,社会前进得很快,我们却仍然被动地踏着70后和80后的步伐(看看大学究竟教会了我们什么,改革了很多年,教育仍然那样的不容乐观),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够承担起社会赋予的重任。
&&&&社会把太多的重担甩在了90后的身上,可社会为什么不自问一下,你们留给了我们什么?人们对金钱趋之若鹜的追求,炫富、贫富不均、学术造假、贪污腐败等各种丑恶现象频出,让人们感觉能在社会找到的“榜样”越来越少。我们努力拼过了初中和高中,走进大学准备喘口气的时候,看看残酷的现实和就业的压力已容不得我们迟疑,我们又一次扬帆起航准备再一次奋力搏斗,但这一次却找不到了方向,只感觉被抛在了大学的泥潭里奋力的挣扎。
&&&&我是学理的,我所就读的高校在国内也算数得上,可是在学校没感觉学到什么特别有用的知识。
&&&&就像《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系列课程是每个中国大学生的必修课,可道德和良好行为不是从书上得来的,也不是被规范出来的,而是从老师、前辈们的一言一行中被感化和自身的思辨中培养出来的。
&&&&身为一名大三学生,一边咒骂着大学教育的时候,一边又不得不自己去学习一些以后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以免被社会“淘汰”,也曾经为了考证努力过,也曾经去找过实习的地方,也曾做过兼职,想被社会所认可,也曾思考着未来,也一直企盼在迷茫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很迷茫,但仍然在奋斗。
**************************************************************************************************
努力比选择更重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作者:唐永木
我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辅导员,看了杜克海的信,特别想跟他交流一下。
&&&&我想,他首先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即想要什么样的幸福生活?
&&&&以我为例,我本科时,很希望把这个社会看得透透的,到工作时能静下心来,用所学所想,力所能及地改变他人,改变社会。到了毕业时,感觉出国条件不足,直接就业不能实现目标,那就考研吧!考研复习到了一半儿运气好保研了。读研时慢慢地了解了学生工作,就向辅导员岗位奔过来了,就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说我多成功,但是我幸福了。所以,我想,大家选择道路的时候首先是基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一开始就陷入成本和利润的比较当中。
&&&&这里有另外一个小故事,是关于道路选择的问题。禅师有两个弟子,每天早上,两个弟子都要去山下挑两担水。起初,两个弟子都沿着山上的大路走。有一天,小弟子发现了一条通往山下的近道,路面崎岖、坎坷,鲜有人走。于是,每天挑水,小弟子坚持走小路,大弟子坚持走大路。后来,寺院来了第三个弟子。令禅师意外的是,三弟子每天总是最先完成挑水任务。禅师很好奇,就问三弟子,三弟子淡淡一笑,说:“其实很简单,我只是第一担水走小路,第二担水走大路罢了。小路容易因洒出水来而变滑,第二次就不能再走。而大路早上挑水的人多,由于第一次节省了时间,正好赶在了他人拥挤的缝隙,从而节约了时间。”
&&&&的确,人生宽窄都是路,大路人人想走,平坦但是拥挤;小路都不愿走,崎岖但距离近。走什么路,并无定法,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打破常规,既要学会走宽路,也要学会走窄路,这样的人生,才会超越他人。
&&&&人生因为拥有众多选择的机会而丰富多彩,但也因此增添了很多疑惑和困扰,不过总比没有选择要好得多。我们可以有很多个理由去选择或者不选择。如果选择了,你只完成了基本动作——获得证书的表面认可。尽管这种认可可以在某些时候为你敲开几扇大门,但在日后的工作中,基本动作的短处会一点点显露出来。要想名副其实还得倾力投入,学海无涯,书山有路,多做自选动作。如果你不选择,那么请通过其他的方式把这个机会成本赚回来。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我们往往不是失败在选择上,而是失败在选择之后的行动上。是选择更重要还是努力更重要,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因此,我们不用太过于纠结于一个选择是对了还是错了。没有亲身经历过,如何知道对与错?而一旦选择了,就要用力去证明:你的选择是对的。如果不用力,即使选对了,也会做错的。退一步讲,即使有一天你要选择放弃,但如果此前你是用心用力的,那你已经收获了很多,就不需要沮丧。向左走、向右走,是个难题。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向前走,还是向后走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左边还是右边,只要坚定地向前走,就一定可以看到胜利的曙光。
&&&&大学生活,是人生长河中一段短暂的旅途。有的同学把其中的某一段延伸为今后的人生主旋律,例如从事科研竞赛的同学最终踏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有的同学没有这样延伸,但只要这段旅途中你是用心去走的,是比较完整地走完的,就一定会对今后的人生有启发和启迪作用。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竞选部门部长自荐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