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到底装什么歼20装备国产发动机机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歼20最新曝光 你认识这款发动机吗?歼20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五代机,自从它试飞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如今已开始服役。伴随着它的服役,来自外界的猜测和评论也不断,但多数都是评论发动机。 我们都知道,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一直都是制约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因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起步较晚。在材料的研究和加工上,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导致我国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和推力上无法满足我国的需求。 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一直都受到外界的制约,前些年我国还从俄罗斯进口了大批的航空发动机,用于装备在歼10、歼11等战机上。但随着歼20的服役,关于装备国产发动机的传言也是不断。因为早在2015年就已经证实我国在研制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也就是流传已久的涡扇-15发动机,据外界消息,这款发动机是一款专门为歼20和未来重型战机研制的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但是它的神秘面纱并没有真正被公开过,只有疑似装备涡扇15试飞的歼20图片被多次曝不过近来的一张照片显示,它的发动机喷口已经有很大的改进,看上去和前几次出现的歼20有点与众不同,发动机尾部的锯齿更明显。有猜测称,有可能会装备和F22的二维矢量发动机,不过就个人观点来看,这可能是为了提升隐身性而加装的锯齿。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歼20到底是不是中国心:黑丝发动机内幕很惊人!
  新的歼20照片出来了!最有价值的是正后方的照片,可以部分看到发动机内部,隐约就是AL31系列。现在坛子里还对发动机争论不休,有的说一定要用太行,有的说现在是AL-31F,将来用117S,什么乱七八糟的观点都有。
歼20太邪恶了
  新照片再一次证明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在这里我再重申一下。首飞讲求的是绝对的可靠,太行发动机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装机实验,在歼11B上试用出了很多毛病,所以不可能用于歼20前期试飞。阵风试飞用的是美国的F-404,试飞用的是F100。新飞机用成熟的老发动机试飞是国际惯例。发动机直径决定了进气道直径和外部机体直径,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不能随意更改,所以试飞发动机直径一定和批产发动机直径相同,而这个参数一定是国军标确定的。所以一定是发动机适应飞机而不是飞机适应发动机。最后的结论是&&试飞发动机是经过缩小外部尺寸的AL-31F&&AL31FN!这是专门为中国改进的,为了适应国军标,缩小了发动机直径。另外,新发动机没有经过试车,也不能证明是完全可靠的。所以,我猜测歼20的试飞发动机是经过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半新的AL-31FN!至于喷口,改装很简单。那个白色喷口是矢量喷口,应该是和歼20配套的。后期估计还会有改进。
  至于引进AL-31或者117S的技术,答案是根本不可能。AL31采用的是4级风扇11级压气机布局,极度落后(太行和美国F110、F100一样,三级风扇9级压气机,F119是3级风扇6级压气机)。叶片采用的是60年代末中国就攻克的技术(看央视面对面访谈师昌旭)空冷精铸叶片,材料是高温镍基合金(美国70年代末就开始用单晶叶片了,太行也用的是单晶叶片不过技术上和美国差很远)。90年代中国是有条件有能力仿制AL31的,就是不稀罕去仿制,因为太行比AL31先进太多了,差的就是技术成熟度。至于117S,这虽然是AL31改进而来,但也是个新发动机,一样不成熟。等117S成熟了,太行也早就能用了。
  现在大家应该对发动机有点头绪了吧。初期试飞用AL-31FN,等到试飞超音速巡航时估计就上国产发动机了。
  新照片还传达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现在的歼20是有弹仓的。这证明了中国飞机研制流程没有太大的变动。中国的飞机研制是没有验证机阶段的。美国的验证机是由现有飞机零件拼装而成,主要对对气动布局进行验证和可行性工程风险评估,同时担负选型任务。对应的验证机就是90年首飞的那个。验证机选型结束之后进行详细设计。中国的飞机研制流程中没有验证机这一块。可行性论证和工程风险评估放在方案论证部分,气动布局试飞放在原型机试飞中。所以现在试飞的歼20技术状态接近97年试飞的F22原型机,内部结构基本确定,不会有大的变动,设计定型不会耗费太长时间。
  中国的飞机选型是靠方案论证,美国是靠验证机。虽然美国的方法更费钱,但是中国的方式总有点纸上谈兵的味道,不可靠。所以将来可能会向美国靠拢。
更多关于 歼20 的热帖俄专家认为歼20歼31不算5代战机 发动机是硬伤
  【环球军事报道】据行星网2月13日报道,俄罗斯空军准备在2015年装备首批第五代多用途战机,这款战机的主要目标仍是和第五代战机,确保夺取制空权。
  作为俄航空制造业最雄心勃勃的项目之一,研制工作环境一直较为复杂。作为联合研发伙伴的多次试图干预工作进程,要求更大程度地参与项目,转让一系列技术。另外还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内部问题,包括试验事故,飞机交付期限推迟,放弃关键技术方案,改用新技术等。比如2013年8月获悉,T-50装配的起始发动机应当逐步被俄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正在研制的全新发动机替代,但是由于新发动机问世期限被推迟到2020年左右,所以T-50还将继续使用第一阶段发动机进行试验。
  俄《航空和导弹技术》周刊主编、军事航空专家库季申表示,俄空军研制第五代战机不是为了追逐时尚,而是出于迫切需求。领先大国已经多次展示自己的最新型战机项目,对夺取制空权是志在必得。T-50新战机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
  现在,美国拥有世界上唯一量产型第五代战机&&,它暂时还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战机,价格高得令人难以置信。目前大约制造了200架。2作为第五代战机的代表,具有超机动性和无加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几乎不被发现,还具备夺取无可争议的空中优势的所有必要性能。F-22不仅能毁伤空中目标,还能攻击地面目标,现在还在打击和&伊斯兰国&非法武装的斗争中担任轰炸机的角色。不过,F-22的实战成绩暂时相当寒酸。
  希夫科夫指出,根据间接数据可以推断,俄罗斯T-50在许多性能上优于美国F-22。不要忘记,两款战机的制造技术严格保密,而在战斗中直接比较这两款战机也行不通。不过,俄在军事技术领域有所落后,很可能会导致新型战机T-50的作战半径稍小。不过, 它很可能配备与美国F-22类似的弹药,主要安装在机内挂架上。 库季申认为,T-50另外一个不确定的竞争对手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后者是美国和一些成员国联合研制的第五代隐身战轰炸机。但是,F-35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由于内部货舱容量不足,不能携载大量物资。另外,F-35还没有通过所有必要的试验,暂时尚未列装。试验过程中还不止一次出现技术故障。2014年6月,曾在佛罗里达州埃格林美国空军基地发生严重事故。一架飞机在准备起飞时发动机爆炸,结果导致F-35暂时停飞,还被五角大楼取消了参加范堡罗航展和另外一次航展的机会。
  F-35成为美军历史上最为昂贵的项目之一,初始成本成倍增加,已经达到将近4000亿美元。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五角大楼仍然准备装备2000多架新型F-35战机。外国用户也订购了不少飞机,包括、、和空军。和政府也宣布可能签订数十亿美元的F-35采购合同。
  库季申指出,中国同样没有停止用国产新型战机令世界吃惊的脚步,现在北京正在同时试验两款第五代战机,分别是主要用于装配中国空军的多用途战机,以及主要用于出口的&鹘鹰&。
  歼-20是大尺寸飞机,没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有隐身能力,可以使用内置挂架携带大量武器。库季申推测,歼-20携载的武器中可能还有反舰导弹。
  歼-31还以&鹘鹰&著称,是中国宣称的货真价实的第五代战机,2014年在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一度引发中国民众的轰动。它在外部轮廓上类似F-35,装配两台发动机,弹舱容量极大。考虑到中国产品极低的成本,歼-31可能会和T-50展开激烈竞争,成为世界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战机。俄专家同时指出,由于中国在发动机质量方面传统上较为落后,因此歼-31可能会使用俄制发动机。
  一位中国著名飞行员在采访中指出,歼-31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国产最新型第四代战机B和的技术方案。但是,在已经拥有成品之后,飞机到底有多少独创成分已经不太重要。
  俄专家一致认为,歼-31&鹘鹰&有机会在世界市场上的美俄第五代战机形成竞争。不过,希夫科夫认为,中国类似战机不能归为真正的第五代战机。歼-20和歼-31确实根据隐身技术制造,但是由于暂时缺乏可靠的国产发动机,这两款战机暂时不具备超音速巡航飞行能力。
  军事专家希夫科夫相信,中国有能力复制类似的俄罗斯战机。现在,中国希望购买一些战机。以前俄媒体对此交易有过许多报道。俄罗斯技术国有公司宣布,如果签订合同,俄方将供应24架战机,中方支付的金额不会低于15亿美元。对于中国是否能像以前多次做过的那样有效仿制苏-35战机,接受采访的俄专家观点不一。俄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强调,在合理期限内成功仿制苏-35的发动机和雷达极其困难,因为这些工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编译:林海)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周扬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歼20使用什么发动机:为何现阶段还不能用矢量系统|发动机|问题|航空发动机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歼20使用什么发动机:为何现阶段还不能用矢量系统
  随着珠海航展的进一步临近,有关中国空军将派遣什么战机参展的问题进一步发酵。上周二,随着更进一步的珠海航展参展飞机清单的公布,中国空军歼-10B战机参展的消息被正式公布。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公开歼-10B战机的名称,此前该型战机虽然早已在网上为人所知,但官方从未在公开场合证实过该机的存在。珠海航展之后,歼-10B作为一款早已服役的新型战斗机,也将正式从内部刊物走向大众视野。
  但是很显然,无论是航展现场巨幅的歼-10B宣传画,还是展会官网上的标注,都不是网友们关心的重点,原因很简单:歼-10B名称既然已经公开,显然就不是大家期待的“某涉密战斗机”了。连续一周内,歼-20在网上流出了双机编队飞行和全新碎片迷彩涂装,大家几乎已经确信虽然没有在航展的参展名单上,但歼-20有极大概率会在航展上现身。
  而随着歼-20生产数量的增加和曝光度的提高,有关该机具体性能指标的推测和争论也急剧增多,尤其是有关该机发动机的来源问题,所谓“国发党”和“毛发党”的争论更是步步升级,甚至有了不冷静的互相攻击。本来中国战机使用引进的国外航空发动机既不罕见也没有什么争论,但到了歼-20战机上,故事却不大一样。
  现在的歼-20已经不单单是一款世界先进战斗机这么简单,从现世开始因为呼应了中国军事爱好者的多年期盼而已经成为了一个意义重大的象征,所以歼-20的发动机到底用的是什么已经不但是发动机的问题,而牵扯到了更多的原因,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才没完没了。
  无论从外观上看还是技术上推断,歼-20迄今为止使用的都是俄制AL-31F系列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而预定为歼-20装配的WS-15发动机直到2013年都还只在试车台上进行试验,按照正常的研制进度,即使一切顺利,该型发动机也只能在未来新批次的歼-20战机身上才能见到。
  至于国产“太行”涡扇发动机,目前已经定型的产品包括WS10、WS10A和WS10B等几款型号,后两型发动机都已经批量投产并且装备空军多种机型,因此其发动机照片也并不罕见,无论哪一款的尾喷口都和歼-20的不一样。
  不过所谓“国发党”对这样的分析结果并不满意,他们提出了诸如“国发换喷口”、“国发前半段毛发后半段”、“国产仿制AL-31F”等等理由,试图解释歼-20发动机喷口与AL-31F的“相似”。且不论这些奇怪的论调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由果溯因的思路在对武器装备的研究上就极为不妥。尤其是所谓的“仿制AL-31F”论调,更是完全无视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已经有了外购AL-31F和自制WS-10两条腿,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战略思路。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自忖目前还是个“毛发党”,但在看到了各种“国发”的论调之后,也隐隐觉得自己其实也有转型成”国发党“的潜质。毕竟歼-20还处在718工程验证机的时候(也就是气动外形与现在差异较大的两架原型机)使用的AL-31F发动机并非崭新的进口货,而是国内“再制造”并且进行了材料升级的“翻新机”,如果说这些引擎是“国发”,并且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分析的话,似乎也没有问题。
  当然,我也不是学哲学的,忒修斯之船之类哲学悖论实在太过高深,也许感兴趣的国发党可以学习一下。
  说到底,歼-20用什么发动机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复杂的弯弯绕绕。在可选发动机型号有限的情况下,作为新一代歼击机的发动机,选择主要考虑的仍旧是推力和可靠性这两大基本参数。在航空大国中,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相对薄弱,研制五代机选择发动机的难度并不在于所谓合适的发动机,而在于大推力发动机的根本性稀缺,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在可靠性接近的情况下,推力更大的涡扇发动机一般都是较优的选择。
  日首飞的首架歼-20原型机(即718工程验证机)最初露面于2010年年底,而根据原型机的制造一般规律,该机的制造显然要追溯到2009年甚至更早的时间点,而相关的设计工作自然要更早。这一时期正是最初交货的WS10A发动机故障集中爆发,大批歼-11B战机因为没有发动机停在飞机制造厂的”菊花残“发生之时,而在此之前,WS10基本型的可靠性一直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性能也略低于AL-31F。
  相比之下,此时的AL-31F早已高度成熟,其进一步的改进型99M1也在2007年正式交付俄罗斯空军使用,并在随后几年出售给中国相应型号,显示出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这样的比较下,为了保证验证机的进度和试飞的速度,使用成熟的AL-31F很明显是更稳妥的方案。
  实际上,在718工程验证机研制初期,国内航空工业部门也确实提出过提供一款推力增大的太行发动机(代价是寿命大幅缩短)专门供原型机试飞,但这一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
  而到了歼-20原型机正式试飞的2014年,当时国产涡扇发动机中仍然只有WS10A处于稳定可用状况,而WS10B尚没有最后定型。相比之下,此时AL-31F家族的最新改型99M2已经完成了研制,且该型发动机的推力远大于WS10A,如此一来,在2013年制造歼-20原型机的节点上,使用99M2发动机就成了几个稳妥选择中的最优方案。
  当然,99M2的推力对于歼-20所要求的超音速巡航来说远远不够,这也是为什么使用涡扇15的歼-20才能实现歼-20的全部战斗力。
  这也就能解释另一个同样有人争论的问题,那就是歼-20有没有采用矢量推力系统。中国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在矢量喷口领域有所成就,新一代的涡扇15发动机也确实研制了配套的矢量喷口。但我们几乎没有观察到任何矢量推力系统的空中试验系统,歼-20在现阶段更是不可能使用推力矢量系统。
  这其中所谓喷口结构、材料的问题根本不足以成为技术障碍,主要的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将矢量推力控制与全机气动布局控制深度整合的飞火推一体技术。而更重要的则是一个需求问题:99M2作为歼-20的主动力,推力远远达不到理想水平,如果执意要应用矢量推力还要额外损失5-10%的推力,这种想法就跟白色恐怖时期还非要下山吃牛排这种排场一样,是药丸的啊!
  我国的WS10系列发动机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WS15的性能水平虽然与美国的一流技术还有差距,但也是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进步了。不过,个人还是时不时要端一盆冷水出来: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在目前的技术、产量都无法完全满足我军空军的需求。WS10虽然也有舰载机使用的型号,但测试后歼-15仍然选择了进口的俄制发动机,而WS10A虽然批量生产多年,至今产品废品率依然居高不下,以至于发生过海军“抢”了空军备份的尴尬故事。要真正解决这些麻烦,中国的航空工业还任重道远。(作者署名:施洋)凤凰视频-最具媒体价值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视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换装国产发动机的歼2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