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江在哪个省哪个市开店是怎样一种体验

丽江掌柜故事:在丽江一天都干些啥
查看数: 4485|
评论数: 0|
0.webp.jpg (23.73 KB, 下载次数: 62)
丽江掌柜故事:在丽江一天都干些啥
16:20 上传
恋在丽江|我曾是游客
跟大部分在这里开客栈的老板一样,我也曾经是游客中的一人。
留下来的原因无非几个:贪图干净的空气和舒适的气候,开店成本不高,被缓慢的生活节奏消磨了斗志,穿惯了布鞋的脚,已经不愿意去迁就高跟鞋。
老有人问我,客栈赚钱吗?我的回答,至少不亏本。赚多少的确不清楚,反正每个月收支基本能平衡过去,不至于倒贴。
活在当下|随性随心
除了假期,房价大多都在两百以内.有时人对了眼,一百甚至五十也给住。
在丽江开店就是这样,一切都有点即兴的意味,爱谁谁,随心所欲。
很多年前看《鹿鼎记》,韦小宝与红花会的人接头,暗号是:“糖葫芦怎么卖?”对方答:“两文钱一串。”韦小宝问:“五文卖不卖?”
还价比要价高,这种冷幽默的客人我也遇到过。彼此会心一笑,生意未做,倒先成了朋友。
迎来送往|开客栈,交朋友
过日子第一,开店第二。交朋友第一,买卖第二。这就是一般客栈主的丽江生活。遇到合拍的客人,一切都很好说,想喝茶会自己动手,想用自行车就推出去,缺啥少啥需要点啥也就大喇喇地喊开,像朋友间的坦然自若,并非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
但也有那么一些人,初来丽江,没能放下平日里的身份和规矩,照旧行使着都市里的那一套,以为钱可以买到一切。
板着脸对打扫卫生的小姑娘大呼小叫,甚至动辄来柜台拍桌子瞪眼,以为花了房钱就可以礼貌全无做大爷,那么抱歉,对于这样的客人,我会说您请便。
体验生活|修行修心
没错,丽江客栈多,您可以尽情选择。不过我的意见是:一个人若是斤斤计较吹毛求疵,那他走到哪里都是地狱。
何况在丽江开客栈的人,大多数都不差钱。不是说我们富到不差钱,而是对物质需求不多,多赚一笔少赚一笔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开心。
我喜欢坐在院子门口看那些游客人手一件花披肩,隔天再换上民族风味的花裙子布鞋,在几条有限的石板巷道间高高兴兴地走来走去;也喜欢看一家三口挎着相机带着水壶,拿着从旅行社得来的资料默默研究;喜欢看人们围着并不美味的丽江小吃饶有兴趣地一一尝试;也喜欢在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将“丽江之歌”《滴答》一遍又一遍地单曲循环。
自在随意|闲时光,慢生活
我不是那种特别热情的老板,据我所知,丽江的老板绝少有其他旅游胜地生意人的那种热情。也许是对金钱的追求度不够吧,所以投缘的客人住在我处会觉得自在随意,不投缘的则留下冷漠的印象。
其实这点和丽江本身的气质很相近,大概是互相熏陶的结果,古城的气息也是这样,懒洋洋的,爱理不理的,你来,不来,它都在这里,不悲不喜。
偶尔去新城购物,坐在出租车上会被误认为是初来乍到的游客,我发现本地人的确相较于我们这样的“外援”,对丽江有一份更执着更朴实的忠诚。
曾经遇到一个司机问我有没有买古城维护费。我随口说逃掉了。他义正言辞地批评我:怎么可以,这是丽江政府的收入,我们丽江就要靠这些才能建设更好。
心情在路上|缘起四方,梦归何处
有点惭愧,即便已经在丽江呆了五年,好像还是有种过客的心情,看似早已协调的步伐,似乎依然随时准备离开。
尤其每次站在酒吧街,听那些老歌,唱歌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听歌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会多多少少觉得这山下的日子,有些寂寞。
游客很多,越来越多,和想象中的不同,这两年丽江的生命力益发旺盛。
一起旺盛起来的衣食住行的行当,使它往着城市的生活方式发展,人多的地方,果然一切都开始趋同。
我渐渐极少遇见特别难忘的客人,喜欢的讨厌的,都没有。现在的客人,一律带着略微节制的散漫姿态,不动声色的计算哪家食店的价格公道,好像都怀着欲说还休的心事,对陌生的旅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试探。
他们走马观花地在丽江停留,也有的会小住十天半个月,但我总以为,他们遇见了丽江最繁华的年纪,却不是它最美的时候。
来源:丽江归隐客栈公众号& &&&编辑:马登科
【迎接十九大
丽江警察蜀黍和媒体记者共谱平安曲】9月29日下午,丽江市公安局召开警
​​放水冲街 丽江古城焕然一新迎宾客放水冲街是丽江古城由来已久的传统习
【丽江某超市经理侵吞近40万货款潜逃三月在宁落网】9月22日,宁蒗县公安局永宁派出所
【砥砺奋进的五年丽江成就展在市科技馆展出】由丽江市委政府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
【丽江全市派出所参加宣誓 苦战40天决战决胜】我宣誓,我将坚决践行“对党忠诚、服务
【2017丽江市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backcolor]为切实提高全社会公众的网络安
​​【宁蒗村民勾结外面朋友偷盗村中水牛 分赃3.8万】本是同村村民,却勾结丽江古城里,感受生命的体验,丰富而又精彩
丽江古城里,感受生命的体验,丰富而又精彩
&&&&&&&&&&&&&&&&&&&&&&&&&&&&&&&&&&&
在大理转了两天,又在丽江周边转了一天,三天的行程紧凑充实,玩的很开心。今天是第四天,一大早,小燕和元峰吃过早饭便高兴地去机场了,剩下我,以及一天的时间。
我开始问心:今天如何安排?
心说,山也爬了,水也下了,车也骑了,马也溜了,今天就走走转转。
我说:去哪里?
心说:丽江古城。昨傍晚走中间过,没有去感受它,今天把自己融进去吧。
我问:那时间和路线怎么安排?
心说:一定需要安排时间和路线?前三天都带着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走,今天可以换种方式: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目的地,没有路线规划。完全的放松下来,听我的感受,随意走吧,你会有新的发现的。
得到了启示,便明白了今天的行程,虽然未知,却又充满期待。丽江是座古城,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肯定是个不错的主意。如果说我们来到世间是为了体验,而G先生又化为无数个“我”,以便可以体验所有,那今天我就重新去找到一个个“我”,完成她的体验,当然,也是自己的体验。
银器店里的学问
古城里银器店很多,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居民,也就是纳西族人的传统戴饰是银器,无论男女,都会有一件以上自己的银器,男的多是戒指,女的多是手镯,也有项链、耳环。一般情况,当女孩子长大了或者嫁人的时候,家里的长辈(母亲或奶奶)就会把自己的一个银器送给她,同时寄托自己的祝福,因此有时家里也会出现“传家宝”。
进了一家银器店,边看边请教老板一些问题,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同时也是个银器匠,人很淳朴。听他说,人们从山里挖出含银的矿石,然后提炼出来,制成一块块银板毛坯;做银器时,银匠再剪下相应重量的毛坯,一点点锻打成型,之后再做雕刻、抛光等精加工。从最开始纳西族戴银时,一直到现在都是这套工序,只不过现在加进了一些新的技术,可以使工时更短,纯度更高一些。银器没有真假之分,区别只在于纯度不一样,最高银纯度可以达到99.9%,称为九九银;下面还有九二五银等等(不过没有百分百银);纯度越高自然价钱越贵,比九九银价格更高的是千足银,是从黄金里提取出来的银,因为含有金质,自然更贵重一些。店铺的门面不大,并排的一个柜台里摆满了各式各样闪闪发光的手镯,上面的雕刻更是精细,确实需要花很多功夫;旁边的立柜上还有一些银工艺品,如银碗、银筷子,银收纳盒等,原来书上写的“捧金碗含银勺”是真的。试问了下价,一个小银碗成千上万的,一般人真碰不了,虽然它可能还没有一个大瓷碗捧着实在。
不过,满柜台的银器可以让你窥见人性中的一个特点:稀缺资源的可贵,少数派独特的价值。普通人往往只会被银器闪光的表明吸引住,然后羡慕它的珍贵,却不会看到它发光的原因。金银玉等之所以成为人手中追捧的东西,原因很简单:它们选择做少数派,它们选择成为跟石头不一样的东西。石头在地球上随处可见,而且是人可以在很短时间造出来的东西。金银玉则不一样,它们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适合条件的压力和历练才能慢慢形成。虽然过程慢一些,困难一些,但这也成为了它们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价值。当然,石头中也存在有价值的,但同样是因为他们是石头中的少数派,是石头中有特点的一类。学堂一直在教孩子们成为稀缺资源,在目前的世界中,尤其在中国,选择与大众同步,选择与主流靠齐,也就意味着选择跟随与服从,也就是无价值。要想展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不过,在人群中做少数派要承担的风险也必然更高,就像金银玉也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与历练一样。一般人往往习惯了不去承担风险,不敢踏足任何未知的领域,更不愿意做任何不确定的事情。他们的自由度非常小,很像被拴在树桩上的绵羊,只能吃到绳子半径范围内的草,而范围外地草他们没法够到;当然,他们也没想去够外面的,非常满足圈内的一切,尽管圈外有更大的自由,更好的宝藏。宇宙的奇妙之处就是,你不愿承担风险,往往你就需要承担最大的风险:你永远失去了自由。而如果你愿意承担风险,你的风险反而最小,而且旁边的人都会视你为珍品、为领袖,这时你便拥有最大的自由。
走之前,从老板的抽屉里淘了三个他从村落族人家里收购回来的老镯子,因为长时间没有被戴在手上,被氧化了一些,光泽较暗,远不及柜子里摆出来的光鲜。老板说这样光泽度不够的镯子一般都需要回炉重新加工,但有时闲麻烦就低价处理。刚好我比较喜欢一些有年代沉淀的东西,就把三个一起拿了。
古城巷中遇老者
从银器店出来没走几个街口便路过一小巷,看到一个老奶奶和一个阿姨坐在矮矮的小凳子上,边晒着太阳边在说话。这个镜头顿时吸引住了我,心里顿时冒出几个字,这是我今天想看到的“丽江生活”。于是便走了过去,站在她们旁边,一起晒起了太阳。老人说的是纳西话,语速很快,我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不过感觉她们在说些家常。当她们停下时问了奶奶一句,“您会说普通话吗?”老人呵呵地笑开来,说“我不会讲普通话。”我一听也乐了,老人真有意思。于是便聊开了。
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古城人,坐在旁边的是女儿,丽江人在冬天喜欢晒晒太阳,喝喝茶,随便说说话。见我过来,便拿来一张小凳子给我做,很热心很自然地跟我聊。看着老人的样子,我猜说她有七十多了,她又笑笑,说整整九十了。纳西人都很健康很长寿,九十岁是很常见的年龄,老人的一个姐姐四年前去世的时候一百零四岁,老伴去世时也九十多。我看老人虽然九十岁,但说话时底气很足,眼睛特别有神,走起来也步履轻盈。老人在古城里长大,没有读过书,从小就跟着家里干活做事,缝衣织布,做饭持家等纳西族人需要干的事情她都会。从三十岁左右开始和男的一起在古城里建房子,“女人和男人一样干重活,挑木扶梁等,一干干了三十年。本来很高的身体也慢慢背压得有些变形。”我很不解为什么女人也要干这么重的“男人活”,老人说以前家里的男人都要出去走马帮,在茶马古道上一趟就是五六个月,一年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了,所以家里的事只能由女人来做。另外,走马帮很艰险、很辛苦,男人回家后女人都会让男人好好休息,也不让男人干活了,因此纳西族的妇女都自己担着家内外的事情,虽然辛苦,但也情愿。
细细想来,纳西族“女人当男人”这种看似很不尊重女人的方式,其实反而是对女性最直接的尊重:认为女人是和男人同样重要的人,是家庭不可或缺的另一半。男人可以干的事情,女人照样可以做,而且做的不会差。女人有机会,也有能力去承担自己生活和家庭的责任,而不仅仅是男人的附属品。当女人可以去展示自己的能力的时候,她便得到了去表达自己身份的机会,也得到了去承担自己的责任的机会,虽然艰苦,但却实实在在是作为一个正常人的自由。而儒家体系里对女人规定的三从四德,却是打着“礼”的名号,加诸到女人身上的无形枷锁,让女人永远失去自我,失去自由,永远没有表达自己真实身份与想法的机会。说来挺讽刺,倒是这些偏远的“蛮夷之地”,因为没有受到汉文化(当然主要是儒文化)的影响,男人女人之间都道法自然地生活着。文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或许确如柏杨所说,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一个腐臭的“酱缸”,在边陲之地反倒能闻到一些新鲜自然的气息。
古城里的建筑大部分都是老人当年修建起来的,或重建或翻新,老人见证着古城一点点的变化。我开玩笑说,您才是丽江的文化,是这里的“活古董”,老人摇摇手说,丽江的文化哪是我能代表的,这里的积淀,我在这里活了一辈子,也只是其中一小点。现在老人依然住在小时候出生的宅子里,还是会干一些活,另外每天早上六点半起来后会炒一些葵瓜子、南瓜子,装成一小袋,白天放在路旁随便卖。我也拿了两袋,很香!
仁和昌里喝茶
仁和昌是原来茶马古道上一个落脚点,由一个商人开的茶铺,里面卖着当年运去西藏的普洱茶,到现已经几百年了,而且是九十年代丽江地震中唯一没有破坏的古宅,现在成了国家重点保护单位。走进去,发现里面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在门口还插着一根标旗,上面写着“仁和昌”,旁边墙上介绍着茶马古道和仁和昌的详细历史。中间原来照墙的位置现在放着一个由三百斤普洱茶压成的长方形茶饼,上面写着“天下普洱,百年珍品”,里面则是摆放茶叶的房间以及品茶室。一位工作人员很热情地过来跟我说可以进去品品茶。
我虽然也一直有喝茶的习惯,但都是小时候跟着爷爷父亲养成的习惯,很粗糙,对茶叶没讲究,仅仅解渴而已。对于普洱茶,只听过其名字,也没有真正喝过。工作人员细心地问是和熟茶还是生茶?我说不懂茶,生熟有什么区别?她问我胃好不好;我说挺好的。然后她就拿出生茶开始娴熟地泡茶:取茶,取水,烧水,洗茶,泡茶……从头到尾都是很小心很安静地在做。泡好后尝了一口,我说只能感觉嘴里黏黏的,茶很淳。接着她便开始跟我讲一些普洱茶的背景:做出好茶,要选出好的茶树,普洱茶的茶树有3米多高,种在云南这边的高山上;到了摘茶时取一芽两瓣的茶叶,然后压制成茶饼;而熟茶,则还需要经过发酵,再制饼。生茶可以去脂润肠降血压,不过对胃有稍许刺激;熟茶则可以暖胃。
接着跟她聊到仁和昌,现在这家店的运作,再到她们纳西族,以及自己的梦想等。姑娘的心很善,也很开放,自己的所思所想都愿意分享。她16岁便没在读书了,直接走进了社会,做了很多工作,从服务员到卖银器,再卖玉,再到这里卖茶,感觉一个个行业都有很多可学的东西;不过工作了四年多,最大的感受是做人做事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专业知识自己可以在一两个月内搞懂,但真正的发展还是取决于自己做人做事方面。这也是我们纳西族对女人的要求,不需要多高的文化,但你必须勤快,能干。是啊,真实的生活中需要的永远都是真实的能力,空中楼阁式的知识和不切实际的文凭在真实的生活面前都将变得毫无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她16岁没有继续读书是一个机会,因为社会大学提供给她的便是最好学习做人做事的机会,虽然才二十岁,但她明显比很多三十岁的博士更清醒、更有适应力;比那些高校中因为食堂不合口味就跳楼的等等怪异的高材生更有生存能力。
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姑娘想再打几年工后再古城里开个小店,踏实的生活。虽然在古城里面开店竞争很强,门面等各种费用也不少,但她被问到这些时依然很坚定。时间过得太快,她发现到吃饭的时间了,问我在不在这吃饭,我谢过后便离开了,走之前,她说下次再来聊天。人与人之间这种很自然的信任、以及没有距离感也是丽江多次触动我的地方。
观景楼的阳光
从茶庄里出来,已经十二点多了,太阳正暖和,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古城最高处。这里小店的东西很有新意,东巴小人和祈福铃铛等等,而且特别便宜,便买了几个,打算回家送给表弟妹。继续往上走,有几个休闲吧,门口竖着大大的板子,写着“免费观景”。走上去,果然是很好的观景台,整个古城的全景都尽收眼底。坐下来不一会便感受到丽江的味道:头顶是温暖的阳光,眼前静静的摆满了古城房顶,远处是雪山,周围是几个和你一样享受着这一切的人,虽然不相识,但彼此都很自然的说话,赏景。老板还特别放着虽然听不懂,但很有风味的歌曲(我猜是东巴歌曲),配合着眼前的画面,让人确实感受到惬意、舒服和自在。
半响,老板端来一杯饮料给旁边的人,顺便问我需要什么,我还没吃午饭,便问有没有吃的。老板抱歉说只有喝的,没有吃的。我说那算了,就坐一会。坐了一会,我起身开始打量这个观景吧,木头有些发旧,说明有些时间了,里面的桌椅摆放的都很随便,老板是两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也坐在另一头晒太阳。他们是彝族人,来丽江定居,同时开了这个店,已经四五年了。不过两男孩不喜欢麻烦,便就开个仅提供饮料的吧,客人可以边观景边喝点东西。不过老板特别细心,还记得我需要的是吃的,继续问我要吃啥,他给我从别地方点过来。我说不麻烦了,自己再坐会。因为这里的阳光、景色和惬意确实比吃的喝的更吸引人。坐在这里,的确很容易让人忘了时间的存在,也很容易让人体会到,原来除了都市里争分夺秒、行色匆匆的方式,生活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节奏。神跟我们说她给我们安排了所有,在你问之前,她便已经给予。对于生活的方式,也是一样。
《和东巴》的自由
早就听说丽江这边有很多个性特色店,一些追求自由与创造的人会在这边支起个店铺,边自己过日子,边和路人分享,结交朋友。我今天比较幸运,也碰到了一家,名字叫《和东巴》。东巴是纳西族人对族中智者的尊称,因此可以说东巴是纳西族中一个很高的荣誉,他对于歌、舞、书、画、医、天文、地理等都样样精通,是族里的精神领袖。虽然族人都会听、说纳西话,但只有东巴能够读、写,而记录下来的书面文字成为东巴文,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类似于象形文字,是纳西族文化的载体。到现在,近十三万的纳西人里,能写能读东巴文的人少之又少,而《和东巴》的店主恰好是少数人中的一个。他27岁,跟随一位专业研究东巴文化的“老东巴”学习,多东巴文化有一些了解;同时自己从小就喜欢雕刻木头,从最开始的根雕,到现在开的专门在木板上雕刻东巴祈福“画”的店,已经上十年了。(用“画”这个字实在是因为东巴文确实像一幅幅画,特别又简朴,简朴又蕴藏着古老的智慧)
我走进店时,店主正在刻一块方形木板,便坐过去看他刻。木板上的东巴文寓意是“家”,看上去就是一间房子,里面有一男一女中间牵着一个小孩,非常形象。刻这么大一块板子大概要花两天半的时间,当然,我看店主刻的时候的专注度,知道这是一个精细活,刻好后大概卖两百多。在古城里开店各种费用不低,知道这个价很低,我便问他这么做能够敷出不。他回答很有意思:“做这些东西就是自己喜欢,没想着赚钱;一直想着赚钱,做起来就没乐趣了。”
他说的是,做什么不重要,但背后的目的决定你能否从中享受到快乐。但现在这个时代,什么都需要“划上价”,顾客总喜欢用钱来衡量东西,觉得高价的东西就好,低价的东西则看不上。不过有意思的是,人看到了喜欢的东西后,一方面想抬高它的价值,另一方面却又想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手。因此,真弄不清楚他们想买什么。
店主说开自己的店比替人打工自由,早上不用赶着几点之前一定到岗,晚上也不必非得加班。不想刻的时候,就关门一天;刻到关键点上,晚点回家也没事,自己给自己干就这个自由。有时人看好了一块板子,问了价钱后喜欢讨价还价,我说喜欢就要,不喜欢勉强买的花了低价也没意思。古城里有一些卖木雕的店,不过刻的都是些花花草草等,没多大新意,刚好自己也学东巴文,就把它刻出来。能走进店里来的,大概也对东巴文化感兴趣,能够传播一点就一点吧。家里人也不会嫌这个赚钱少,终归是门手艺;虽然年龄不小了,家里也会念成家的事,不过生活终究还是自己的。现在每天做这个,不烦不腻,心里开心自在。
我看墙上还挂了一些小木板,比较精致小巧,上面刻的东西也很有味道,便让店主现场为我刻几个。令我吃惊的是,选好字后,他几分钟就完成一个,背面用东巴文写好祝福语和名字。把板子给我时,很自信地说:古城里能够这么熟练做出来的,你找不到第二家。当时已经五点多,店主接到电话说朋友家请吃杀猪饭,自己得关门走了,便谢过店主离开了。
走在古城里,我一直在想“丽江旅游”到底是什么?这里的游客像街坊邻居,自然地相互聊天;店主像一位位老朋友,进店就像进了朋友家,很随便,也很周到;整个古镇则像自家村子,哪儿都可以坐上一会,哪里都可以聊上两句,一切都是自助、免费……也许来丽江就是来感受这种自然和悠闲吧。不过也必然是丽江人(主人和客人)需要,这种氛围才存在的。很难想象武汉的城市里能找到免费的厕所,随便坐坐的小店,和愿意热情又信任聊天的店主。
丽江的条件不如其他地方好,不过恰恰是艰苦的生活条件给了纳西人踏实朴实的行为习惯和心态;同时因为有自己的信仰,也使得纳西人内心有安住的地方,从而变得更加宁静和喜悦。这次过来丽江对纳西人最大的感受便是他们的淳朴和踏踏实实做事做人的心态。虽然是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闻名的旅游地点,但这里的人,无论是百姓还是从事旅游业的人,都让我感受到一种真诚,没有奸诈,也没有处心积虑,都只是很自然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我想这应该会比那些整天勾心斗角,想方设法多赚些钱的旅游人员活得更开心、更轻松吧。似乎要活得快乐,真的不难。
同时,在丽江看着旁边同样在晒太阳的游客,看着他们脸上的满足,你也能看到人性中的“轮回”:辛辛苦苦从农村奋斗到城市,从贫穷落后发展到富有先进,从茅草房努力到钢筋水泥房。到头来还是喜欢回到老旧的地方,来享受,来放松,似乎只有在这里才能够完全放松身体,才能够放开地呼吸。而服务他们的工作者,又正在努力奋斗着,希望有一天能攒钱到城里买套房。当人不能够安住于自己所在的地方,不能珍惜自己拥有的,而盲目去追求别人手里的东西时,他便不能看到已有东西的价值,也看不清别处东西的真相;于是很可惜,他便一辈子都在外面追逐来追逐去,永远失去了真正享受满足于幸福的机会。而其实,只需要停下来,就会发现,脚下所站的地方就包含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路边看到纳西人正在建房子,大概数了下,近三十个人。建的是传统的木房子,这里正在把柱子和地梁嵌好,很费力气,一个工头边用纳西话喊话协调,其余人都参与,抬柱子的,定梁的,拉绳子固定的。整个团队动作娴熟、井然有序,配合默契。
最后,依然要感恩生命的安排,谢谢您让我看到世界的丰富与精彩,也感受到您多样的体验,让我更坚定地去荣耀自己,也荣耀你的存在!今天是2011年的最后一天了,大家新年快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丽江景点排名第3
> 热门城市 > 热门城市 >
> 评论详情
手鼓店可惜美丽的女老板没在
小吃比较贵,云南人比较能吃辣的,所以在买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们少放辣椒。另外千万不要买什么黑山羊肉串,只有第一块是羊肉(是不是羊肉还两说,应该是摸过羊油的)第二块往后就是鸡肉,坑爹啊。。。
由于不是节假日游人比较少
在丽江最好不要买这种雪糕,很贵的。还不好吃。
小吃一条街
临水的酒吧
中西合并的麦当劳,哈哈哈哈。
很贵的,土豪可略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丽江古城开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