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人民平安保险车险保单打印公司直接保车险他们也拿佣金吗?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常见产品佣金率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公司常见产品佣金率表
&&人保寿险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我看香港保险——原来没错,误打误撞,哎…… - 得意生活-武汉生活消费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
得意生活-武汉生活消费社区
标题: 我看香港保险——原来没错,误打误撞,哎……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17:36 & & 标题: 我看香港保险——原来没错,误打误撞,哎……
本帖最后由 [安宁世界] 于
16:53 编辑
& && & 近日以来很多客户和我谈到香港保险的问题,谈论中莫过于香港保险的费率低,收益高和保障全等。似乎言下之意内陆保险和香港保险就是泥云之别。苦于一直没有时间,便没有细究下去。近日得空,就好好的研究了一下这所谓的香港保险。
为了便于参照,蓝色字体为本人所言。黑色为网络语言。
‘地下保单’的渊源
& &&&香港保险,顾名思义,在香港所设立营业机构的保险公司销售出来的保单,其对象人群可以是港民,也可以是内陆或其他人群。若是港民,则无可非议,若为内陆人群,则大部分称之为‘地下保单’。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在港澳注册的保险公司边私自进入内陆进行保单推销和销售,这种保单因为其分立机构在所签署地并不存在,且不受内陆保监会的监管和控制以及法律条款的允许,因此便被称为:走私保单/地下保单。顾名思义,见不得光和非正规渠道的契约。
近几年,因为内陆保费占据香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故而,签署的渠道和要求也逐渐的严格了起来,要求内陆人购买香港保险的时候,必须前往香港签约,才会被香港 的相关法律和条款保护。因此,越来越多的香港同业前往大陆经济发达地区和内地进行推广,然后把客户一批一批的以旅游等名义组团拉往港澳签约。
16:06 上传
购买香港保险客户的心理需求
1、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大陆的东西统统稀烂
& && &内陆所有的消费市场,好像目前都形成了这种认知,奶粉国内统统稀烂,电子,国内统统稀烂,诸如其他类比等。只要是国外的,就是高档的,优质的,超棒的,只要是内陆的,就是稀烂的,不放心的,很糟滴。
这种心态是消费观念的问题,本人不加以点评,可以自我评估。
2、香港保险保障多,费率低,收益高。售后也简单。
& & 这也许是更多人前赴后继去香港买保险的主要原因吧。其实我主要想针对这些更加关键的因素进行一些我个人的看法和点评。为了便于理解,特别拿一个香港的产品来进行白话解析。更加有助于消化理解。
3、去香港买保险一本万利,全球通用
&&去香港买保险真的没有任何风险可以高枕无忧了吗?NO。详细解析请见后文。
———————————————————————————————————————————————
一、香港保险真的什么都保而内陆什么都不保吗?
我们来看看以下言论(以下言论来源于网上),
《以重大疾病险为例,不仅香港产品更便宜,其保障范围更广泛。AIA友邦保险上述代理人表示:“香港AIA的重疾险是包括了61种疾病,内地普遍只包括35种疾病而已。”宏利香港的这位代理人则表示,宏利的重大疾病险可保53种疾病。
目前内陆保险最少的为PICC的守护12类,最多的为信泰健康卫士的50类大病和10类轻症,次之长城康顺重疾的50大类。中间40类的中英、国寿、民生等数不胜数。SO,我不知道这个业务员到底了解内陆几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就可以如此武断的下结论说内地普遍是35种而已。
香港另一位保险经纪公司内部人士对本报解释:内地重大疾病险目前最多提供30多种的重大疾病,而且不包括原位癌等特殊重疾;而香港重疾险可以保障40多种重大疾病,另外还提供原位癌等十几种特殊重疾的保障,总共提供50多种重疾保障,而其保费仅为内地保费的一半左右。
就同样为保险经纪的我而言,关于这点则认为必须要矫正一下。
<font color="#、前面我已经说了内陆最高可达50+10种的保障,而不是最多30多种。<font color="#、关于原位癌的赔付,我所看到的香港外资公司产品的保险条款,针对13种还没有达到重疾状态也可以赔付的疾病,也就是我们内陆所说的轻症,比如原位癌和心脏病的前期,所发生的赔付为重疾险保额的20%等,而不是客户以为的发生了原位癌以后就可以和重疾险一样保额的赔付。且是给付了以后重疾险保额等额减少的,这个产品的雏形可以参考信诚人寿及时予(保原位癌等N种轻症,一旦确诊则提前支付重疾险保额的比例进行给付,然后重疾险和主险保额等额减少)
& &目前在内陆可以保障原位癌和其他轻症的公司为:生命(已经退市)、泰康(仿照生命)、中英(11年上市)、信泰(新推)、国寿(新推)、平安(新出)、信诚(最早推出)、长城(即将推出)等。
且:在发生了轻症也就是原位癌赔付以后,并不影响重疾险和主险的保额利益(信诚除外)。从利益而言,比香港保险更具优势。
以下这段文章为网上传播最广的一个,似乎成为了一个很有力度的佐证来说明内陆的保险是多么的糟糕。
BUT,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一,香港重疾险和参与比较的内地保险公司均承保的重疾有26种:保监会定义的25种重疾再加多发性硬化
& && & 保监会定义的25种重疾是:1——25因为文字数量关系略掉。
& &&&参考资料: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重大疾病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包含6种必保的和19种可选择保的。必须要清楚的是是定义统一,而不是要求保险公司必须保这26种。可以12,也可以20,也可以50.就是这25种疾病定义和状态的定义必须是一模一样的。
二:香港保险公司承保,但参与比较的内地保险公司无一家承保的重疾有24种:原位癌,严重哮喘,自闭症,斯蒂尔病,风湿热瓣膜病变,血管成形术,慢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嗜铬细胞瘤,伊波拉出血热,坏死性筋膜炎,溃疡性结肠炎,末期疾病,橡皮病,克隆病,重症肌无力,进行性核上神经麻痹症,进行性肌肉萎缩,延髓性逐渐瘫痪,克雅二氏病,植物人,感染性心内膜炎,艾森门格综合症,囊肿性肾髓病,职业原因感染艾滋病。
备注:标注红色的为我见到的内陆保险公司可以承保的且最少1家公司以上的,因为资料还没整理完全,故而先标注一部分处理。
关于原位癌这块,我在上面已经解说了,可以承保原位癌等轻症类型产品的公司最少有8家。
而关于后面的严重哮喘,自闭症,末期疾病,橡皮病等这些疾病的承保,在长城、信泰、生命、中英、人保、民生、新华等公司均有承保产品。尤其是关于职业原因或输血感染艾滋病,承保的公司更是多的数不胜数,而不是内地无一保险公司参与承保。这种言论具有太浓烈的误导色彩。仅仅今天晚上我整理的内陆保险公司承保的重大疾病种类就已经达到了63种,还不涵盖轻症承保的公司和疾病名称等。
三:香港保险公司承保,内地个别保险公司承保的重疾有10种:脊髓灰质炎(泰康,合众,安联、太平、新华、长城、信泰、中英、民生),严重肌营养不良症(泰康,人民,安联、信泰),慢性复发性胰腺炎(人民、中英),严重心肌病(合众、长城、信泰、民生、太平),输血感染艾滋(合众,阳光,安联、新华、信泰、长城、民生、中英、泰康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合众,人民,阳光,安联、人保、新华、信泰、长城、中英、民生等),川崎病(合众、泰康、新华、太平、太平洋、),严重类风湿关节炎(合众,阳光、长城、民生、信泰等等),1 型糖尿病(合众,阳光、新华、中英、民生、平安、国寿、泰康等等),硬皮病(安联)
公司名字后面蓝色字体为本人所加,因为承保公司太多,故而详情参见附件列表《关于重疾险的定义和症状以及承保公司和特点》
四:内地个别保险公司承保,香港保险公司不保的重疾有6种:颅脑手术(合众、信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合众,泰康、信泰、长城),侵蚀性葡萄胎(泰康、新华、长城、信泰),严重冠心病(合众、长城、信泰),慢性呼吸衰竭(合众),疾病或外伤所致智力障碍(合众)&&,蓝色公司名字为本人所加一部分。
最后,关于保障范围我想借一篇文章来表达,保的多真的对你就有保障了吗?
《买“重疾险”莫只看病种和价格 》
Img.jpg ( 16:06, 93.59 KB) / 下载次数 139///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E3NTQ3NHwxYTFiNGM1ZnwxNTA5NTg5NTQxfDA%3Dscreen.width*0.8) this.width=screen.width*0.8" alt="" />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安宁世界] 于
17:48 编辑
二、购买香港保险的风险
1、回报达不到期望的风险。
& &部分境外保险公司的长期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比境内保险公司的高,但所支付的佣金、收取的管理费用,一般也比境内保险公司的高。境内保险公司现在新发售的寿险保单,绝大多数是分红、投资连结和万能等新型产品,投保人最终得到的实际回报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是不确定的。
& &以内陆保单现金价值和香港保险现金价值对比。
“内地的险种,无论是万能险还是投连险,保险公司会扣首年保费的50%作为手续费,而香港没有。
香港不是没有,而是100%的直接扣走了,连50%都不给客户留的,看计划书的现金价值表就可以看到了。到第三年才占了总交保费的10%不到。而内陆大多都达到50%以上。
21:47 上传
& &如果是内陆购买保障或理财型产品,第三年发现买的不好想退的话,内陆可以退还50%以上的本金,而香港保险则一分钱拿不回来。钱都去支付业务员的佣金和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了。前者为大头,香港保险的佣金达到客户总保费的10%以上,而内陆只有2%左右。所以,在追求业务员提成的情况下,内陆很多业务员会不择手段的签单抽佣,而香港在地小人多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则把触角伸向了大陆,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引诱大陆客户签单。比如首月返还保费,免3个月保费,和其他活动等各种各样的由头。其实就是大陆的返佣。在高额返佣之下,必然会有客户头晕眼花的就签单了的。甚至有不少客户在返佣之下签署了假保单(地下保单理赔承诺高出险却不兑现 地下保单诱人入http://money./4539007.shtml)。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内陆,则完全可以向保监会投诉然后要求保险公司承担损失和全额退款,但是香港那边却是鲜见索赔成功案例的。
二、信息不对称无法做出及时反映
& &&&以信息不对称而诱导客户自己公司产品是市场最好的,服务是最全面的,或者其他云云,这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很常见的,尤其是保险公司,经常见到很多同业说我们公司是市场最大的,产品是市场最好的,费率是最便宜的等等,香港也不例外,在过于强调优质服务的同时,客户是很难看到关于香港保险的负面新闻的。即是真的有负面事件发生了,因为信息的屏蔽和时效性,客户往往要很久以后才知道,不要说有网络什么都可以马上知道,网络上面也并不是绝对的四通八达的。还有就是对于香港同业对于保险的宣传,我只看见正面的鲜见负面的,以我个人谨慎性而言,是不会相信一个没有任何缺陷的保险公司和产品的。就好像人们都在说国外的食品很好国内都是毒药,但是国外就真的没有人食物中毒了吗?就真的也法制完全健全无漏洞了?
& & 而另外一个风险就是,在内陆而言,一旦有个什么负面事件的话,马上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人人皆知,比如今年刚刚发生的平安投连险退保风波,购买人群为群体性,具有集中效应,一个人发觉上当则马上告诉身边人集体去退保,能得到的效果也会满意一些,而一旦香港的外资保险公司撤走,内地客户鲜有人能马上知道的也很难迅速连成群体效应。最终就很难能更有效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即便是维权成功,也必须按照香港的法律和程序所来,付出的代价也远远超过内地维权成本。
三、索赔、诉讼的风险。
& &如果内地居民就境外保单的法律效力、赔款金额等与境外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就要适用港澳或其他国家地区的法律,如果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诉讼地在境外,诉讼费用极大,律师费、出庭费很高,加上语言文字的差异,判决结果往往不利于内地投保人。
& &很简单,在内陆,跑的了合适跑不了庙,保险公司的总部也大都在北上广,而香港多为外资保险公司,一旦其设立在港澳地方的分支机构撤回大本营,客户则索赔无门了。
& &参考案例:
今年9月,一位内地消费者在香港投保后发生疾病,随即向保险公司申请赔付时,但对方却表示该疾病不在理赔范围内,消费者向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提出抗议,得到回应是“只有投保人惟香港居民时,才会受理纠纷”。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并不是地下保单,但由于香港保险受香港法律保护,但不受内地法律保护。购买香港保险的市民,如出现理赔纠纷,不仅要亲自去香港打官司,而且香港律师费十分高昂,内地的普通百姓通常负担不起,市民购买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文章链接.cn/money/insurance/bxdt/.shtml?bsh_bid=
四、是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港澳和境外不少地区对保险公司监管比较松散,保险公司经营不善而倒闭的案例屡见不鲜。国内投保人对境外保险公司的信息掌握不多、反应迟缓,万一发生重大风险,难以做出快速反应而使利益受损。
中国人寿1元新台币收购保诚人寿台湾资产
五、是汇率风险。
& && &境外保单均以标价,以港币和美元为例,如果汇率发生变动,投保人将面临汇率变动风险。
& & 例如一位投保人2005年在香港投保5万美元,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1:8左右,时至今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变为1:6.3左右,在6年之内,汇率波动已让投保人损失8.5万元人民币。所以,特别是对于一些长达数十年的保单来说,汇率风险更值得关注,人民币升值很可能造成投保人最终拿回的分红比收益低。
未命名.jpg ( 21:47, 16.39 KB) / 下载次数 138///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E3NzQ5NHwwYjUxNjU3NXwxNTA5NTg5NTQxfDA%3Dscreen.width*0.8) this.width=screen.width*0.8" alt="" />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安宁世界] 于
18:17 编辑
三、香港保险产品计划书参考
为了便于理解,特别把繁体字版本的英国保诚 只为你 计划书 发2个版本的附件上来。
一个繁体字原稿版本,一个我自己注解的白话版本。
下一帖子为香港产品和内陆产品的对比性参考
(382.81 KB, 下载次数: 1170)
17:44 上传
下载次数: 1170
挚为你繁体字版
(270.56 KB, 下载次数: 1291)
18:17 上传
下载次数: 1291
附件:香港外资保险公司产品除外责任,和内陆基本一样。而并非香港业务员所说的一年后自杀也可以赔付。
17:48 上传
附件: [挚为你繁体字版] 挚为你繁体字版.pdf ( 17:44, 382.81 KB) / 下载次数 1170///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E4MzQxNXw0MzA3N2MzMXwxNTA5NTg5NTQxfDA%3D图片附件:
未命名.jpg ( 17:48, 141.89 KB) / 下载次数 162///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E4MzQzNHw2NTkyZDRkNHwxNTA5NTg5NTQxfDA%3Dscreen.width*0.8) this.width=screen.width*0.8" alt="" />附件:
只为你白话版分解.pdf ( 18:17, 270.56 KB) / 下载次数 1291///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E4MzUxM3w5ZjhhYTdhN3wxNTA5NTg5NTQxfDA%3D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安宁世界] 于
16:39 编辑
四、香港保险产品与内陆产品的对比
为了避免田忌赛马的情况出现,故而我仅限于我手上所了解的香港产品(很多内地客户觉得很好的这个只为为你)和内陆我觉得性价比不错的产品进行对比。如缺乏客观性,敬请谅解。
也敬请内陆很多客户不要用内陆的下马去和香港的上马对比。自然是会缺乏信任和认可了的。
也再次说明了,别随便说保险产品不好,只是你没看见和遇到而已。不代表全部是稀烂。
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百分之一的好,惟愿足以。
今天太晚了。明天整。
(412.18 KB, 下载次数: 1257)
16:34 上传
下载次数: 1257
从同样保费对比来看,只为你的重疾险保额高出内陆一半,但是附加的保障又完全不如内陆了。
因此,难以评定优劣。也就是说侧重点不同的东西,每个人的倾向都可以不同进而选择不同。
关键的是,一个保险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竟然达到22.5%,着实让人有些不敢相信进而迷茫了滴。
若是单纯因为保费而购买高保额重疾,那么完全不需要终身型的。下一篇文章会谈到为什么我不建议买终身型的产品。若是因为高额保障而寻求,那么同等保费情况下定期可以选择的范围则太多。
所以,最终还是看个人需求吧,我的孩子不这么搞。
只为你和健康卫士对比.pdf ( 16:34, 412.18 KB) / 下载次数 1257///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zIwODcxOXw4ZmIwNWRjNnwxNTA5NTg5NTQxfDA%3D
作者: tanxuan& & 时间:
作者: 顶乖乖& & 时间:
你是个人才!我的保险交给你了。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顶乖乖 发表于
你是个人才!我的保险交给你了。
这篇文章要花去我整整好几天的时间。
现在还有2个节点没完成呢,一个对比,一个疾病资料收集。
作者: mounanmounv& & 时间:
我来了,占位慢慢看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mounanmounv 发表于
我来了,占位慢慢看
最近不止你一个人和我提这个事情
保诚只为你 就是我Q上另外一个客户发给我的
我再想到你说的&&就干脆写篇详细的文章算了。
一个是拨乱反正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内陆和香港保障区别这块的差异化
二来就是产品本身的费率比较。
至于香港保险的分红,我还真没看出来是不是真的很高然后还完全无风险 把握不住。
所以就只说我知道的和有把握的吧!
作者: mounanmounv& & 时间:
今天才抽空看完
第四点还没有写完呢
另外你说的风险三、索赔、诉讼的风险。
案例中提到的香港索赔投诉局不过是个调解部门,
香港居民投诉的渠道比内地的多一个,可以先到投诉局投诉,不满意的可以进行诉讼
但是内地居民发生纠纷就只能选择诉讼
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而已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mounanmounv 发表于
今天才抽空看完
第四点还没有写完呢
另外你说的风险三、索赔、诉讼的风险。
没,因为这2天天天跑出去 根本没静下心来,
其实首要的还是关于保障这块&&你们觉得保障很多 但是我个人看来的话不太实用因为能用上的几率太小了。
就好像给男人买100个胸罩一样的,100是个很多的数字,但是胸罩对男人就不适用了。
费率等明天上午给吖打完疫苗下午来搞。
作者: 海胆君& & 时间:
感谢分享!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mounanmounv 发表于
我来了,占位慢慢看
更新了。我拿了一个比较接近的产品对比。
保费确实便宜一些
但是收益让我傻眼了滴。打死我也不信的
然后你自己说的你那个的我还没看不知道
要不回头你把费率保障么事的给我看看参考参考吧。
作者: yuning_ok& & 时间:
推荐一个好产品吧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yuning_ok 发表于
推荐一个好产品吧
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就好像脚是37码的 我给你一个很华丽的36码
再好也不能用。
作者: 王方fang& & 时间:
这个写的详细,有空看看
作者: yuning_ok& & 时间:
谢谢哦 我朋友是交行的给我推荐了一个他们行自己新出的保险,有空发给你探讨一下呵呵,还有,宝宝如果总是一点一点的希粑粑可能是肠胃有点不好也很正常,我家宝宝也是这样不过我爸妈是医生,前两天用了一招宝宝现在乖的不得了,一下子就端出来不费尿不湿而且粑粑也干一点了不那么希了等他坚持一个星期以后还这么乖我就告你哈嘿嘿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安宁世界] 于
14:06 编辑
yuning_ok 发表于
回复 [安宁世界] 的帖子
谢谢哦 我朋友是交行的给我推荐了一个他们行自己新出的保险,有空发给你探讨一下呵 ...银行渠道的保险,三思而后行。
最近好多了。就那几天头大。
我还是得饮食规律正常,不然吖就麻烦了。那几天正好是我婆婆回去我饮食紊乱的时候。
我吖粑粑还正常咧,便状性质是正常滴。
作者: 玛丽隔壁& & 时间:
下午还在考虑
要不要去香港买保险
作者: jenry& & 时间:
什么国内和香港不能比,其实大体的模式是没变的,只不过香港走的模式和国内不一样罢了,再加上良好的售后服务,所以才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作者: skysun& & 时间:
不过不可否认,香港那边利率是放开的.
保险公司可以自由定价,预定利率比国内要高不少.
而且现在也有香港保险公司推出人民币保单,保费和保额以人民币计算,免除了汇率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skysun 发表于
不过不可否认,香港那边利率是放开的.
保险公司可以自由定价,预定利率比国内要高不少.
而且现在也有香港保 ...
内陆的寿险预定利率 最近也快开放了一旦开放
就没必要舍近求远了。
其次是 太多性价比高的产品 都被劣币掩埋了无法发现
市场就变成这样了。
作者: samey345& & 时间:
& & 我就是做香港保险的,刚回来武汉,看到你这里的文章,决定来客观的纠正一下!香港和内地保险比较的话,各有优劣,这是你应该承认的,而不是总是想着以己之长来攻人之短,刚才抽空看了你在这个版块发的大部分文章,都有不客观的观点涉嫌在误导客户,你内心不会否认的,对吗?
& & 首先从你说的地下保单说起,原来有很多人在内地签的香港保险公司保单,那个确实是不受香港和内地法律保护的,但目前这种地下保单基本销声匿迹,地球人都知道必须到香港本地购买保险才受香港法律保护,这和你后面断章取义的那篇黑色字体所述“只有投保人惟香港居民时,才会受理纠纷”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本人在香港签约保险是受香港法律保护的,不过劣势在于当真正发生纠纷的时候,维权成本确实相对内地较高,但有思想的人都知道香港的法制比国内更建全,保险执行也是严进宽出,真正的纠纷相对国内而言是极少和特殊的!
& & 有事出门了,未完待续
作者: gigi2199& & 时间:
学习了!很受用。有深圳的朋友买过友邦的保险,据说这个是国外的,很好~。
作者: [安宁世界]& & 时间:
gigi2199 发表于
学习了!很受用。有深圳的朋友买过友邦的保险,据说这个是国外的,很好~。
国外有些东西好 有些东西也不见得好不好得看实际利益。
我关注实际利益 也就是实用程度这个东西!
作者: weixin& & 时间: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得意生活-武汉生活消费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 X7去香港买保险? 风险收益全分析
近年来,赴香港买之风日盛。不光是富二代,还包括大量中产阶级中高层人士。什么吸引了内地消费者?中港两地的保险产品从精算基础、收益率到经纪提佣、法律环境,到底存在哪些差别?其实又埋藏哪些风险?【财新网()】(记者 李小晓 特派香港记者 郑斐 实习记者 杨刚)香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保险巨头云集之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香港的保险公司不断推陈出新,选择比内地更加宽泛,保障性相对较高,回报率也往往更为可观。加之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法律制度不同,两地遗产税的差异成为香港各个保险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力,不少内地富豪们把香港的保险产品当做合理避税,对冲风险的避风港。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数据表明,内地居民去年来港购买的保单总计逾10万份,总金额超过百亿港元,占到香港全年新保单保费总额的16%。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还存在销售半径太大可能存在销售服务上的“猫腻”;理赔未必尽善尽美‘如发生纠纷必须在香港打官司,成本较高; 同时消费者还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资产管理经验”“一个‘土豪爹’如果给儿子留下1000万资产,其中500万今后可能就要上缴国库。”小李告诉财新记者,这是他向“富二代”们推销保险时惯用的论据。小李现供职于香港某著名外资保险公司,祖籍浙江某市,家乡“土豪”云集。他本人长袖善舞,利用自己在家乡的私人关系召集一批10余人的“浙江青年创业家”考察团赴香港学习“资产管理先进经验”。而该团实则由一群富商老板的子女组成,他们大多对父辈的庞大资产自有盘算。抵达香港后,由小李所供职的香港某保险公司召开“峰会”,向“创业家考察团”介绍“香港资产管理经验”,其中着重论述两地遗产税法的差别及在香港投资人寿保险的避税、避险的资产转移功能。“当场就有三四个‘富二代’被说动,决定投保10万。”小李向财新记者回忆。对于小李来说,10万美元的小单只是“开胃菜”。后来经过与“创业家”客户们私下更深层次沟通洽谈,陪他们在香港吃喝玩乐促进关系,他签下了一笔每年100万美元,连续投保5到10年的“大单”。这样的“大单”绝大多数实际为内地的“土豪们”为赴香港转移资产,购买的大额保单。他们除却传统意义上的保障与投资外,更是追求境外投保的避税、避险等特殊功效,借助境外保险产品,进行家族信托、遗产信托安排,达到转移资产的目的。虽然遗产税目前在中国大陆仍停留在《草案》阶段,但不断传出的遗产税即将在国内全面推行的传闻足以让“土豪”和他们的儿子们心有忌惮。他们内心的恐慌,正是香港众多保险经纪人生意的来源。中国政府于2004年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并于6年后予以修改。按照遗产税新版草案超额累计税率表的规定,应纳税遗产净额超过80万人民币的继承者必须缴纳遗产总值20%的税额。遗产税草案中的最高税率为50%,适用于纳税遗产净额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继承者。而香港立法会于2006年通过《取消遗产税》法案,使这个在香港实施了百年的税种寿终正寝。一旦遗产税在中国大陆正式实施,香港也将成为中国领土上遗产免税的一块飞地。储蓄类保险差异中国人对孩子的重视毋庸置疑,随着坊间不断传出遗产税的传言,越来越多国人开始拉长眼光,从小为孩子建立“小金库”。储蓄类保险无疑成了众多父母的优选:每年缴纳一定额度资金,孩子上大学、结婚、创业、退休,这些钱就会越滚越多,往往看上去颇为可观。然而,一连串的零字背后,是不是真的那么划算?经计算,香港的储蓄类保险年均回报率平均比内地高出2-3个百分点。财新记者对比了几家中外保险公司的少儿储蓄类保险(均按照从0岁参保)如下:平安保险的“赢聚一生 爱的传承计划(少儿)”每年交75000元,连续缴纳5年,20岁时该保险价值45万元(此时退保能领35万元);30岁时价值63万元(此时退保能领38万元)。经计算,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1-2%。的“国寿福禄宝宝两全保险(分红型)”,选择10年交费,年交10000元,保障至80岁。每年可以领取从1%开始每年递增一个百分点的“成长金”,60岁可以领取17000元祝寿金等,合计收益至80岁共计446300元。如此计算,年化收益率约3%。相比之下,香港的两款少儿储蓄类产品少了所谓“每年返利”等繁琐的设计,但其实收益率则高得多。以香港销售的英国的“隽升储蓄保障”为例,每年交10万元人民币,连续缴纳10年,20岁时可以一次性提取200万元,或者30岁可以一次性提取415万元。如此算来,年均回报率将近5%。另一款香港AXA“真智丰盛III储蓄计划”,年缴约2.5万元人民币,连续缴纳20年,20岁时现金总价值约80万元,30岁时约147万元。如此算来,年均回报率也在5%左右。“香港保险的分红相对较高,此外,内地保险分红是固定的,但香港则会根据时间和利率调整。另一方面,内地的保单都是人民币的,投资的市场也是内地,余地较小。而在香港可以选择美元保单,这样投资的余地大,收益率会高。”一位香港保险经纪人表示。重大疾病险为毛“便宜”重大疾病险也是大陆人去香港购买的热门险种之一。财新记者将各个公司的主流重疾险进行对比后发现,中国本土保险公司的保险疾病范围最小,年缴保费却最高。已经进入中国大陆的外资保险公司和本土公司相比略强,但性价比都远远不如香港的重疾险。每年缴纳同样的保费,同样的缴费年限下,保额可以相差5倍之多。“保险的价格是按照当地人口的平均寿命、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数据精算出的结果。香港人均寿命85岁,比内地平均高1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低得多,所以保险自然比内地便宜。”一位香港保险经纪人表示。探究医疗险“在我们的朋友圈子里,大家现在很流行买外资。”刘小姐告诉记者。刘小姐今年29岁,美国留学归国后在一家企业工作,月收入近3万元,是有房有车的“中产”一族。刘小姐刚结婚不久,正在考虑要孩子。“知道外资保险是从去和睦家医院做产前检查开始的”,刘小姐说,她不久前去北京的外资医院和睦家做产前检查,顺便了解了一下产检和生育的价格,当时就被“吓了一跳”,整个顺产套餐下来要十几万元。“医院的人告诉我,来这里生孩子的人大多是走保险直赔,这也是零售价格如此贵的原因之一”,刘小姐说,医院给她提供了一张合作保险公司名单,其中包括招商、BUPA等,几乎都是外资保险公司。外资医疗保险的内容都类似,都是可以在特定地理范围内(通常可以选择亚洲、全球不含美国和全球含美国三种)可以几乎覆盖一个人的所有医疗支出。每个公司的产品都分为含门诊和不含门诊两类,如果是住院+门诊价格通常较高,如果只保住院价格是前者的一半甚至更少。“当我们生病住院时,可以住最好的病房,用最高级的进口药物,也可以选择去香港就医,所有费用高端医疗保险都会覆盖。”刘小姐说。据一位平安保险的销售人士称,目前内地的保险公司还都没有类似的高端消费医疗保险。刘小姐给财新记者展示了各家保险公司给她的报价(范围为不含美国的全球地区,均为住院+门诊):从价格上看,香港在医疗保险方面并无明显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在内地销售的外资医疗保险品种还比较少,通常只有含门诊或者不含门诊两种。香港的医疗保险品类更丰富,以香港安盛为例,同样亚洲地区的医疗保险,根据住院标准(单间或双人间)不同有不同的套餐。其中最便宜的不含门诊的“安心医疗计划”只需要合人民币5000元。保险佣金计提差异据一位香港保险经纪人透露,和内地的保险经纪人一样,这个行业是没有底薪的,全靠提成。通常来说,最初级的职员保单提成为1.5%,做到主管级别大约有2.6%。“如果是单纯的寿险和医疗险很难赚钱,通常卖储蓄类保险比较容易实现业绩。比如一年1万元的储蓄,缴费期限25年,我们的业绩是按照1万元乘以25年来计算的。”香港保险经纪人表示。一位太平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也对记者介绍了国内的提成模式。和香港一样,该行业无底薪,但内地讲究“初佣”,是以第一年所缴保费为基础按比例提成。例如同样每年1万元,缴费期限25年的储蓄险,内地销售员的业绩是1万元的25%,之后逐年递减,第二年15%,第三年10%,第四年8%,第四年5%,通常五年后就不再提任何佣金了。此外,内地保险销售员从第二年起还能获得不少于佣金的“继续率奖金”,即当客户每年按时缴纳保费时,销售员能够拿到的额外奖金。但和佣金一样,该奖金只有前五年有。如此计算,同样一份25年期年缴1万元的保单,香港经纪人可以赚3750元,如果业绩好可以获得免费旅游等奖励;内地经纪人可以赚6300元佣金和估计超过3000元的“继续率奖金”,总计可赚近1万元。“我们都知道香港的保险价格更低,分红更高,由此倒推,他们的经纪人提成应该比我们低。”一位内地保险销售员表示。该销售员认为,香港的佣金模式更合理,因为内地销售员只赚“初佣”的话,就会有降低长期服务客户的动力和质量,五年以后客户的这份保单就“无人问津”了。看不到的风险尽管香港保险和外资保险听上去性价比很高,但并非十全十美,对内地客户而言,内在风险也不容忽视。何女士曾经于2006年购买了一份香港汇丰保险的癌症保险产品,该产品有200万美金保额,如果得了癌症,可以去美国100家医院就医,同时可以携带一名亲属,该亲属可以获得25000美金的补贴。该保险每年都要缴纳不菲的保费,但何女士认为很划算,因为根据合约,从第四年开始保费可以享受75%的折扣。然而,当第四年到来的时候,何女士却没有享受到这苦等了三年的折扣。“前三年每到该缴费的时候,汇丰都会通知我。但到了第四年这个关键的时间点,汇丰却偏偏没有通知我。”何女士愤愤地说,因为当年恰好遇到工作变动,由于保险公司没有及时提醒,就忘记了缴纳保费。这一忘导致何女士的保单失效了。而她设法重新购买时,发现由于年龄增长,保费已经大幅提高,而且必须重头开始缴纳,不能享受75%的折扣。除了这些销售服务上的“小猫腻”外,外资和香港保险的理赔也并非尽善尽美。一位购买了大地(MSH)公司的“FESCO专属全球医疗保险”的客户对财新记者吐槽道:“我买保险的时候给我说美国有100多家医院能够直赔,但我向其中一家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咨询,他们都表示没有听过这个保险,认为不能理赔。”“后来我们按照保险卡上的电话找到了美国的代理,发现是一家夏威夷的公司。”该客户对记者表示,虽然从头至尾并没有真的在美国尝试理赔,但医生和护士的回答让她感到心中打鼓。目前,医疗保险理赔分两种,一种是直赔,即看病时只需出示保险卡便可“免费”就医。一种是事后理赔,即客户把索偿资料寄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审核后将现金支票寄给客户。然而,在索赔的过程中不乏遇到障碍者。“很多人在核保时被发现已经患有相关疾病,如果他自己无法提供证明证实他当时不知情(比如近期显示一切正常的体检报告),就会被拒赔。”香港保险经纪人告诉记者。一旦发生保险纠纷,和香港保险公司打官司恐怕是一般人“消受不起”的。由于适用香港法律,理赔纠纷必须在香港当地诉讼,而香港律师费高昂,最后法律费用定会掏空诉讼人的腰包。此外,香港保险经纪人提示,由于香港保险需要用港币或美元支付结算,购买者还须考虑到汇率浮动的风险。■(财新特派香港记者王端对此文亦有贡献)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8226;&#8226;&#8226;&#8226;&#8226;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divohu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保保险车险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