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社区干部管理的现状与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题和好的方法对策

当前乡村基层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干部辛勤工作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干部在法纪观念、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了与当前形势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因此,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优化城乡投资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乡村基层干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班子不够团结。主要表现在“六个不到位”,即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不到位、相互尊重不到位、相互理解不到位、相互包容不到位、相互支持不到位、相互配合不到位。比如一些乡镇党委没有明确的议事规则,即使有,也是样子,主要领导也不执行,随意变通。一些村的民主管理形同虚设,党员议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根本没有参与到村级决策、议事、监督当中来,影响了班子作用的发挥。
学习不够常态。主要表现在“五个不学”,即有些乡村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有些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些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些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特别是有的村组干部年龄偏大,自身文化偏低,平时还很少读书看报,很少学习政策法规,很少学习科学技术,管理没有章法,办事随心所欲。
工作不够尽责。主要表现在“三个不想”,即有的基层干部不想谋事,对本辖区经济发展思路模糊,既无长远打算,又无短期安排,发展集体经济办法不多,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有的基层干部不想多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只当和尚不撞钟,习惯于守摊子、看院子,村容村貌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是老样子;有的基层干部不想闯事,习惯于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不会主动寻求发展路子,不善于调整产业结构,不善于跑项目、争资金,一年到头产业发展少,农民增收的亮点和支撑点少。
作风不够过硬。主要表现在“三个缺少”,即有的基层干部缺少大局意识,落实上级决策不积极,干事讲条件,摆困难;有的基层干部缺少服务意识,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不想下基层,不愿面对群众,不积极想办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有的基层干部缺少责任意识,面对困难和矛盾,不敢管、不愿管,不敢讲真话、讲实话。面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反应迟钝,或束手无策,或应对不力,甚至落荒而逃。
监管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流于形式”:即乡镇对基层干部的监管流于形式,往往是重任用,轻管理,依靠多,监督少,尤其对一些村干部身上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村组同级监管流于形式,村民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有的不敢监督,有的不会监督;群众监督流于形式,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公开不彻底、不经常、不全面,甚至不真实,公开形式和内容杂乱无章,群众无法监督。
廉洁不够坚定。主要表现在“三个存在”:有的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存在有私心;有的基层干部贪图享乐,公款吃喝玩乐,挥霍浪费集体资财,存在有贪心;有的基层干部办事不公道,在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分亲疏、论远近,存在有偏心。根据资料显示,我县近三年先后有11名村干部被查处,这些数字基本反映出当前基层干部的腐败现象已经呈现了易发多发、违法违纪、情节严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涉案比例大等特点,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加强乡村基层干部工作的几点建议
讲学习,提高素养。“三农”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平时都很忙,很辛苦,但无论如何,学习是少不得的。不讲学习,就吃不透农村工作政策,就会成为“门外汉”。因此,基层干部必须努力做到“三要”,一要勤于学习,各乡镇、各农村(社区)要健全集体学习、个人自学、调查研究等制度,制定学习计划,灵活学习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多渠道提高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二要乐于学习,在学习上要勇于自我加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注重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经常深入基层,在调研的过程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三要善于学习,在学习内容上要有所选择,要学政策、学文化、学法律、学科技、学管理,同时要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讲团结,合作共事。团结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讲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讲团结要树立“两个意识”,一要有大局意识,识大体,顾大局,做到“同心、同步、同向”。二要有协作意识,做到“三勤三多三少”,即遇事勤商量,有分歧勤沟通,有意见勤谈心,多担责任少指责,多谅解少埋怨,多支持少摩擦。不但要注重基层干部之间、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团结,更要注重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团结,只有把团结搞好了,基层各项事业才能有进步、群众才能得福祉,才能形成凝聚力、提高决策力、加大执行力、增强攻坚力。
讲责任,勇于担当。基层干部能不能胜任工作,能不能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有没有责任意识。 讲责任,要做到“三个必须”,首先,必须摆正自我与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不计名利服务发展,应该是每一位基层干部的最大责任。其次,必须为群众真办事、办实事,要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不重唱功看做功,不做汇报拉号角,用真发展、真和谐来赢得自己事业的真口碑。第三,必须敢挑重担,敢打硬仗。基层干部要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勇于担当。
讲纪律,建章立制。纪律就是规矩,就是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对纪律心存敬畏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修养。不讲纪律,就是不守规矩,就要出问题。基层干部讲纪律,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严格遵守”,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要严格遵守经济纪律,逐步完善村财乡管制度,进一步规范票据和资金管理;要严格遵守生活纪律,把纪律作为悬在头顶的“三尺利剑”,真正对纪律深怀敬畏之心,自觉把敬畏纪律融入学习、工作、生活中,对不符合程序、违反纪律的事,敢于说不、勇于碰硬,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讲奉献,务实为民。作为基层干部,要有奉献的精神,有付出的勇气,有吃苦的准备,特别是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自身利益与群众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努力做到“三要”,一要舍得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名利,不计个人得失,敢于吃苦,敢于吃亏;二要真抓实干,不畏难、不畏险,看准路子,铺下身子,夯实步子;三要保持“五颗心”:对群众有爱心,对事业有进取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对他人有宽容心,对自己有平常心,最大限度地亲民、利民、惠民,让群众说好。
讲廉洁,严于律己。基层干部直接和群众面对面,更应该办事公道,廉洁奉公,更应该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具体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光明磊落,心底无私,弘扬正气;坚持党务、政务、村务、财务“四务”公开制度,努力做到公开内容真实、程序规范、公开及时,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坚持按照《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规范基层村组干部廉洁工作行为;坚持开展基层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坚持加大查处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工作力度,发现一起,严查一起,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共陕西省纪委 陕西省监察厅版权所有&陕西纪检监察信息中心运行维护&&陕ICP备号浅谈如何加强基层干部的管理  近年来,社会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人们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日趋多元,意识形态日趋复杂,基层干部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缺失,缺乏工作激情;二是节俭意识差,铺张浪费时有发生三是集体观念淡薄,团队意识差四是责任心不强,工作被动应付。  导致干部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环境,有过去历史原因形成的,也有改革后产生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的渗透。近年来,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呈现出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和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些“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巨大冲击,逐渐形成了价值观念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变性的倾向:人们的经济意识增强了,道德意识淡化了;主体意识增强了,集体观念淡化了;竞争意识增强了,投机欺诈行为也增多了;商品意识增强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也在不同程度地冲击我们基层干部职工。  
(二)基层干部职工管理体制的局限性。一是干部职工进出口渠道不畅,年纪大的干部职工不到年龄没有退休,新分配来的干部职工又很少,造成干部职工整体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干部队伍缺乏活力;二是干部职工能上能下的机制仍未形成,只要不违纪, “铁饭碗”就很难打破;三是竞争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仍然普遍存在,老实肯干、积极奉献的人并不重用,投机钻营、琢磨人不琢磨事的人仍然吃香,干部职工缺乏工作激情。  (三)各种改革带来的冲击波。一是在人事制度改革层面,只“改”干部,不“改”领导,即使副科级以上的干部下来以后也可以转非,工作清闲,待遇不减;而基层一般干部职工由于所学专业、住房、家属子女等多方面的原因,很难通过改革实现交流轮岗的目的,有的单位干部职工长期从事一个岗位,干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越来越淡薄。二是在分配制度改革层面,在实行能级制管理或岗位津贴的地方,奖金、津贴差距拉大,挫伤了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三、加强基层干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基层干部职工的管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加强基层干部职工的管理。  (一)要以人为本,加强基层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增强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通过加强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俗话说“打铁还需本身硬”,只有党员领导干部言行举止过得硬,教育才会有感染力和渗透力。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耐得住清贫,受得住委屈,具有无私奉献、甘为“孺子牛”精神,搞好基层干部职工针对性教育,采取个别谈心,重点走访的方式解决问题,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消费、生活、娱乐、社交等多方面的动向。  (二)要加强基层机关文化建设,提高团队的向心力。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是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团队意识、增强队伍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创建多种载体,真正发挥好文化建设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凝聚人心、规范行为、推动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先进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激活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管理的第一要务。要以文化活动凝聚人心,营造温馨的机关氛围。  (三)要加强基层干部职工的考核督办工作,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内动力,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定期开展干部职工工作状况调查,及时发现和掌握工作动态,有的放矢地做好考核工作。在出台重要工作措施时,考核工作要及时跟进,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人心服、口服,达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进一步强化为基层服务的观念,对基层反映的实际困难,应当满腔热情地给予答复或解释,让基层干部职工乐于奉献,安心把本职工作做好。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激励功能,对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和事,要及时给予肯定,给予奖励。要通过成就激励,让一流岗位有一流的人才,要通过物质激励,让一流业绩享受一流的待遇。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前途,满足基层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每一个干部职工的工作内动力。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建议上报国务院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关于加强我市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与建议
来源:本网综合
&&& 为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市政协提案委在2012年第二季度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顺庆、高坪、嘉陵、阆中等地,采取实地察看、调研走访、座谈讨论、调查问卷等形式就城市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 一、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社区服务职能,大力推进社区“两委”班子建设,社区干部队伍整体活力不断增强。 &&& 一是社区干部队伍不断壮大。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快速扩张,社区数量迅猛增长。目前,全市城市社区达到391个,覆盖人口近200万人。各地通过换届留用、公开招考、合同聘用、机关下派和实施撤村建居、组建新型社区等方式,加强社区干部配置。据统计,全市391个城市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1810人,成为了政府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 二是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有所改善。近年来,我市社区干部来源日趋多样化,一大批有丰富实践经验、有群众工作能力、有较高学历层次、有广泛民意基础的优秀人才走上了社区工作岗位。从年龄结构看,36―55岁的有1186&人、占65.5%,成为了社区干部队伍的主体,老中青搭配渐趋合理。从文化结构看,中专高中757人、占41.8%;大专学历以上386人、占21.3%,社区干部队伍文化层次有所提升。 &&& 三是社区干部作用有效发挥。多数社区干部能够扎根社区,不计报酬、不辞辛苦,把社区工作岗位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组织带领居民群众依法有序推进社区自治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助推经济发展、强化社会管理、提升民生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其中,先后有30多名社区干部被评选为全国、全省优秀社区工作者。 &&& 四是社区干部待遇逐步提高。近年来,各地先后多次调整提高了社区工作岗位补贴标准。目前,社区正副职经济待遇在元,专职工作者待遇普遍在800元左右,部分地方还为其解决了社保、医保经费补贴。同时,社区干部的职业发展前景、社会身份地位和政治成长空间有所拓展。近三年先后有20余名社区干部被提拔为乡镇街道副职领导干部,有10余名社区干部被考录为公务员。 &&& 五是社区干部工作条件明显改善。随着社区建设投入持续加大,社区办公软件硬件设施、运转经费保障、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极大地改善了社区为居民服务的环境。调查显示,391个社区办公用房、服务站和公益活动用房等三项基础设施达标且拥有自主产权的有127个、72个、58个,分别占总数的32%、18%和15%,多数社区基本做到了办公有场所、办事有经费,共商社区事务、共享社区资源、共建社区家园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 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是社区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由于社区干部来源渠道不同,其知识水平、办事能力、服务素质等存在较大差异。有相当一部分社区干部理论政策水平偏低、专业服务技能偏弱,工作被动应付,服务变形走样。有的自身职能定位不准、角色不清,把社区自治管理服务当成行政事务来处理,把本职工作当成“副业”来对待,工作热情不高、处事不公、作风不实。 &&& 二是社区干部队伍结构有待改善。总体来看,社区干部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年轻化进程缓慢。三年一选举,届届是现人。部分社区干部一干就是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工作岗位基本不流动,其年龄结构趋于老化,思维方式趋于固化,职责意识趋于淡化。调查显示,社区干部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总数三分之一以上,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9%,取得社会工作者职称资格的更是凤毛麟角。社区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专业结构、人员梯次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 &&& 三是社区干部队伍有待稳定。社区干部报酬收入与劳动付出极不相对应。目前,社区正副职基本报酬仅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50%左右,社区工作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不落实、不规范。加之其职称评定、身份转变、职业发展路径受到诸多限制,部分社区干部心理预期失衡。近三年先后有80余人自动离开社区岗位另谋出路,社区干部人心不稳、人才流失现象比较突出。 &&& 四是社区干部管理体制有待创新。在干部选任方面,一些地方仍然沿用传统方式,社区班子成员的选任配备往往是采取组织决定或指定。在干部监督方面,一些地方疏于对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社区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在职能定位方面,一些行政部门对社区自治管理干预过多,习惯把社区作为自己权力的延伸机构,随意指派、摊派工作事务,事责分离、权责分离、事财分离,造成社区干部承担事务过重,行政化色彩过浓,社区自治功能弱化虚化。 &&& 五是社区干部工作环境有待优化。由于部分社区的区域划分不够合理,特别是一些老旧社区管辖范围过大过宽,有的服务人群超过3万人,社区平均仅有5人的干部配置数量与所承担的多达15大类近百项工作任务极不匹配。社区服务场所缺失、运转经费匮乏、共驻共建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长期困绕社区干部。调查显示,仍有67个、135个、175个城市社区办公用房、服务站、公益用房三项基础设施为零,分别占总数的17%、35%、45%,还有相当数量社区长期是租借办公用房;综合测算社区平均办公经费不足2万元,少的仅有5000元,加之“费随事转”不落实、不到位,社区日常工作运转举步维艰。 &&& 三、关于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社区干部是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加强社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推动转型发展的现实之举。&&&& (一)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优化队伍整体结构。一是制定社区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加强社区建设中的抓总引领作用和民政部门的牵头指导作用,民政、组织、人社等相关部门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适时制定出台我市“十二五”期间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社区人员配额、岗位设置、选任标准和社区干部管理考核、退出办法等相关政策,加强社区干部总量控制,合理编制社区用人计划,有序推进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创新民主选人用人机制。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依法的原则,严格社区干部“入口”,全面推行“两委”换届直选,拓宽用人渠道,规范选任程序,通过民主选举留用一批、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一批、竞争择优补充一批,为社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要疏通社区干部“出口”,依法依规对那些不能胜任社区工作的予以调整、辞退或解聘,不断优化社区“两委”干部配置,使之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保持干部队伍整体活力。三是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结构。要按照专业优先、年龄梯次、优势互补的要求,继续采取挂职锻炼下派一批、从大学毕业生中选调一批等办法,把能干、会干、实干的有用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岗位。要大力推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和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工作锻炼制度,形成年轻干部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基层中来的导向。要大力推进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促进新老交替,逐步建立起一支以45岁左右为主体的社区干部队伍,为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 (二)抓好社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综合能力素质。一是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各地要坚持把社区干部培训纳入各级干部培训和社会工作人才培训规划,依托党校、干校、高校建立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加强分层分级教育培训,全面提高社区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本领,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职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二是加强干部能力建设。要按照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通过举办主体班次和邀请部门领导或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讲座等形式,分期分批对社区干部、专职人员及其社工义工进行集中培训,力争每3年对社区工作人员轮训一遍。要定期选派社区书记、主任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到上级单位跟班学习。对新招聘人员要通过横向交流、压担使用、到街道(乡镇)挂职等方式进行多形式、多岗位培养锻炼,促使其尽快成长。三是加快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进程。要全面推行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抓好分层次、分类别社区专职工作者聘用试点工作。要大力支持和鼓励社区干部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力争在3―5年内持证社会工作者比例达到50%左右,使之成为社区工作的主导力量。 &&& (三)完善民主管理监督机制,规范社区干部从业行为。一是规范社区工作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与居委会联席会议制度、重大居务报告制度、书记主任双向沟通制度等日常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指向的民主管理实践,以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使之形成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责权明确、议行分离、共同参与、相互制约的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二是建立民主考评机制。要本着“推选由群众投票,政绩由群众评断”的原则,每年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和街道机关干部对社区干部进行一次民主综合测评,对其实行分类绩效考核评定,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有没有得到实惠作为衡量社区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以考评结果定优劣、定报酬、定岗位,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作为者受惩戒。三是完善民主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大社区党务、自治事务、财务收支、社区服务等重大事项的公开力度,凡社区“两委”联合议事会议决定、涉及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居民有疑虑的社区事务、居民点题要求公开的社区事务,都应实行公开,让社区事务在阳光下操作。要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对社区日常工作的评议监督。要大力推行社区干部勤政廉洁“双述”制度、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居民询问质询和定期评议制度,加强对社区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促进社区干部民主监督工作更加透明化、公开化、规范化。 &&& (四)提高社区干部待遇,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一是适度提高经济待遇。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社区干部经济待遇正常增长机制,一个届期调整一次最低生活补贴标准,确保社区正职基本报酬不低于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专职人员基本报酬有相应幅度的增长。要严格划定享受任职职务补贴的社区干部职数,大力推行“固定补贴+任期补贴+绩效补贴+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的取酬方式,不断激发社区干部立足岗位服务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切实提高政治待遇。要进一步加大从优秀社区干部中定向定额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和选任基层领导干部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社区干部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人选,畅通职业发展路径,拓宽政治成长空间。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参照乡镇(街道)事业单位标准统筹解决在任社区“两委”成员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问题,逐步建立起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区干部社会保障体系。 &&& (五)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区自治功能。一是理顺社区管理体制。要按照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原则,从放权、转权、赋权三个方面入手,科学界定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和责任,厘清行政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政府委托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的边界,明确社区的功能定位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使社区回归到法律所规定的群众自治组织的地位,稳步推进社区体制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二是完善社区民主自治架构。要依据地域性、归属性等构成要素和便于居民自治、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科学划定社区范围,合理调控社区数量,原则上把城市社区规模控制在3000户、10000人左右,以实现对社区居民的全员管理和无缝隙服务。要积极探索创新社会协同治理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促进社区管理体制、功能和工作转型,把社区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向纵深发展。三是深化社区公共服务改革。要严格实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凡属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凡依法应由社区协助的事项,应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凡委托给社区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应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切实减轻社区干部工作压力和社区经费负担。 &&& (六)加大社区建设投入,营造社区干部工作良好环境。一是保障工作经费运转。县(市、区)政府是社区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的主体。各级政府要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南委办〔2011〕5号)的相关规定,把社区工作经费、培训经费、人员报酬、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城市社区应按居住人口每人4―6元的标准足额划拨工作经费。要大力支持社区发展服务型经济实体,增强社区自我“造血”能力。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个人以资金、物资、技术等方式参与社区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帮扶部门投入为辅助、居民自愿和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的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二是加强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要将社区办公用房和居民公益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与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民政部门要主动会同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抓好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项目的联合审定、工程设施验收和交付使用工作。要继续通过购买、租借、置换、改造、新建、扩建等办法,统筹分期分批解决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设施达标问题。三是整合资源推进社区建设。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社区性质地位、职能作用的宣传,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社区意识。要以创建文明、和谐、平安社区为载体,积极引导社区居民群众、驻区单位、民间(中介)组织等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共管共享活动,彰显社区特色,放大社区功效,实现社区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利用,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嘉陵区政协
阆中市政协
南部县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充市委员会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西河中路37号 电话: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前干部队伍存在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