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把握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2017供给侧改革结构性改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系列述评①: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动力”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日前公布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由此成为今年“三农”工作的关键词。  去年以来,“三农”领域改革的“四梁八柱”越来越牢固,“三权”分置办法成为继包产到户之后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意见发布,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农业补贴“三项合一”改革持续推进,林业、水利、供销社、农垦等各项改革深入实施。  好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当前,农业生产受到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面临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等多重矛盾。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必须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途径,优化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更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不能只动结构,不动机制,必须牢牢把握体制机制创新这个主要着力点,不断激发创新原动力、释放发展新动能。不能只简单地在现有生产水平上作量的调整,而是需要从体制机制方面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诸多要素进行了破题和寻解。钱从哪里来?要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地要怎么保?要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资产怎么管?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人往哪里去?要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价格怎么定?要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  体制机制创新离不开尊重市场规律。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两年前,国家取消了油菜籽临时收储,开展了新疆棉花和东北大豆的目标价格改革试点,2016年又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取消了玉米临时收储,从实施情况看,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中央又提出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协调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才能逐步破解当前的结构性矛盾。  体制机制创新要充分调动农村内外两种资源。近年来,各级财政一直把农业农村作为优先领域重点支持。新形势下,要切实保障增加财政“三农”投入,在增量和存量上下功夫,重点做好“调整”和“撬动”两篇大文章。既注重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该办的事办好,也重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体制机制创新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关注农民、依靠农民,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改革创新也可能会带来阵痛,但无论如何,都必须确保农民种粮不吃亏,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尤其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个大趋势不逆转。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尤其要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加大涉农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完善农村创业创新支持政策,为农业农村培育更多更活跃的先进生产要素。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要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坚持市场化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力求改有所破、改有所立、改有所成。如此,定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受尊重的职业,让全面小康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图解2017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干?-闽南网
图解2017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干?
来源:光明网
  新春伊始,亿万农民收到了来自中央温暖而厚重的&大礼包&&&2月5日,正式对外发布,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新形势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干?对此,光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小编带您一图看个明白。
延伸阅读:
2017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快来看看春季写真有哪些美女吧。
48小时点击排行榜现在位置:
小字- 大字+
5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3000字,共分6个部分33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农业供给侧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