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佛法中一次微信链接只能打开一次修一个功课呢

/ /《佛法基础》课程第七讲o前生后世(日)
《佛法基础》课程第七讲o前生后世(日)
顶礼大恩上师甲色白玛旺嘉仁波切!
顶礼至尊空行母吉尊玛!
请大家为了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如母有情发菩提心,并且如理如法的闻思佛法,阿弥陀佛!
各位师兄,晚上好!
佛法基础班《前生后世》,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这个课题。
&前生后世&很多的人在怀疑,究竟有没有来生,人活这一辈子是不是真的象很多人想的人死如灯灭。一死,一了百了,没有下一世,很多人对这个有很大的疑惑。
历史上很多其他的宗派,他们都认为万事万物是无因而生的。如果万事万物无因而生,我们来看现实生活中的比喻。比如一个人胃痛,胃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吃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感召了胃痛,如果不再吃不好的东西,又吃一些止疼药,胃痛就会消失。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观察到,胃痛是一种因缘,吃了坏东西引发胃痛,不再吃了,再吃止疼药,这个因缘又显现出胃不再疼了。用这个例子就可以来看待&一切万法无因无故的能产生&基本站不住脚。
还有第二看法,万事万物都是由万能神,其他的宗派叫法不一样,但是主张由造物主创造了一切,这里就产生几个问题。第一,造物主创造了一切,山河、大地、各种各样的种族、地狱、天堂,那谁创造了造物主?这样就不能自圆其说。创造了人类为什么还要创造地狱?还要人去受苦?这个也无法解释。第三点,相信造物主的升天,不相信的就要下地狱。造物主宣传的是慈悲的,但如果相信他升天堂,不相信就下地狱,那这个慈悲心又在哪里?所以这样来观待的话,万能神创造了万物,造物主创造了宇宙世间,这个观点也不成立。
我们在佛经里怎么来看待&前生后世&?这个世界是从何而来?在《俱舍论》里面讲,&形形色色世间界,皆由众生业所生&,我们大恩上师给我们开示讲,我们的凡夫有两种无明,一种是明心见性的无明,还有一种对业果的无明。如果从明心见性的角度来看,佛家有一个宗派叫&唯识宗&,&唯识宗&安立于宇宙万法都是由第八阿赖耶识所显现出来的,我们的山河大地、时间空间,我们所缘的一切外境都是由我们的心识而产生出来的。心识产生出来,又由我们所造的业而召感器世间。在《俱舍论》里面讲,象须弥山,这些从何而来?就是众生强大的我执而显现了山。在极乐世界就没有山,地平如掌,黄金为地。因为那里的众生,心是平等的,所以感召的外器世界也是非常的悦意。所以佛门中有一句&依报随着正报转&,就是外境的环境跟众生的内心世界息息相关的。所以佛法在这里讲得非常的准确,把宇宙人生,世界从何而来,直接告诉我们了,都是从众生的心识所显现出来的,不是无因生,也不是造物主造出来的,是诸法因缘显,诸法因缘灭。所以我们就知道这个观点。
接下来是&前生后世&到底存在不存在?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来观待这个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由大脑产生的,如果没有大脑,人就没有意识。这个观点在近现代,很多医学的案例把这个观点否定掉了。在美国福尼亚洲有一个叫安得森的小男孩,他就是没有脑,他的脑腔都积水,医生也给他诊断活不了多久,而且他也不会有面部表情,可是这个小孩子,回家以后生活了很多年,而且还能够看电视,有的时候还面带微笑,还能够笑出声来。这说明什么?就是他虽然没有脑,但是他还有意识。这个案例证实了,意识不是由大脑所产生。
接下来,西方有一个心脏科的医生叫萨门,他在一个手术当中,给一个病人做手术,这个病人在手术台上,但是他的神识离开了他的身体,而且能够看到医生在手术室如何操作,而且能够看到仪器种种的状态。这个医生的公案也说明了人的意识不是由大脑所产生,因为他的神识已经离开了他的身体,所以这个案例也证实了。
现在全球范围也都证实了,有一百三十万人濒死时,心识离开了身体。在印度有一个公案,在二战当中有一个死亡的军人,他投胎到印度一个农村的家里,在新德里诞生。他生下来之后,身上就有前世弹痕的伤疤,而且从小就喜欢穿军人的衣服,还说了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对印度的生活不是很适应。这个案例就说明了,人的确是有转世的。后来在印度的乌达布拉迪斯省的心理研究所长布拉沙特博士,对这个案例进行研究,也证实了确实无误的,而且也公布于世了。
在美国费城有一个医生,他擅长催眠,他把他的妻子用催眠术给催眠了,他的妻子在催眠的状态下回忆了她的前一世。她前一世是瑞典人,她讲了很多瑞典的风土人情,瑞典的文化,这很出乎她丈夫的意外,因为她根本就没有去过瑞典,怎么能把过去十七世纪的瑞典说的那么准确,而且还用的瑞典的语言。这个案例也证实了人有转世,他的妻子前一世就是瑞典人,转世投生到美国出生。所以科学家发现的很多的证据已经证实了人的确有来世。
我们佛教是怎么来看待来世?我们佛教讲,我们今生所造的身与意所造的业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相当于电脑的内存,或者是手机的内存,照相机的内存,你拍了照片都存在内存里面,电脑输入程序都存在内存里面。阿赖耶识属于含藏意思,把我们今天所做、所为、所想、所思,都存在阿赖耶识里面了。推广下来看,我们这一世乃至生生世世的信息都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了。比如我们这一期的生命结束后,我们的肉体会舍弃掉,这个阿赖耶识,就是神识,他要重新找一个所依的对境。如果我们持五戒十善的话,我们就得人身或者是得天人身。如果造的十恶业,那这个神识就会投到三恶道或者是畜牲道、饿鬼道,或者地狱道,他的所依就是换了一个三恶道的有情的身体。所以佛法从&唯识宗&这个体系就能够证实了所有的六道里的有情都有六道轮回。
牛顿提了一个理论:人死了之后,有神识存在。这一点跟佛法比较相近,所以科学越发达,越证实我们佛教,佛所说的千真万确。还有瑞典一个科学家阿曼纽&隋敦堡认为,人的所谓的断气,仅仅是心识离开了身体,并不代表意识永远死亡或断灭,因此死亡的真实含义是心识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在另一个载体上继续存在。这个科学家,他的理论跟佛教讲的,人死之后,神识继续再投胎,基本吻合。所以现在科技发达,有些科学家也证实了人有前生,有转世。
我们凡夫轮回主要因为什么?就是&惑业苦,惑即无明&,由一种二取分别,能取所取产生了分别念,身语意再去造业,最后感召了这种外器世间,然后在里头轮转。在《俱舍论》里面,讲了界品、根品、世间品、业品,随眠品,把轮回的这种状态讲的很清楚,又讲了贤圣品,智品、定品、把还灭的状态又讲的很清楚。
我们看佛菩萨,还有我们的上师、历代祖师,他们来到人间,是怎么样转世的?他们是以大悲心,是利益众生,乘愿再来转世。我们看一下我们上师转世的一些资料。
我们大恩上师是一世甲色白玛旺嘉仁波切,是金刚持和普贤如来,还有药师佛、文殊菩萨的转世。我们大恩上师05年在成都和上师的一些弟子开示时,上师亲口跟大家讲述了自己的传记。我们看《事师五十颂》就明白,上师是诸佛菩萨、金刚持、金刚萨埵。《宣说金刚顶十六勇士续》里面是怎样讲的呢?金刚萨埵具有殊胜的智慧,它从菩提正觉中产生,永无迁变,不可摧毁。为什么叫金刚萨埵?&殊胜菩提之智慧,彼者必定称金刚,智慧金刚所产生,彼称金刚萨埵也&,&与三菩提真如无别的法身智慧即是金刚,由法身中出现的色身即是萨埵,金刚萨埵也是三身之义&。所以上师,还有历代祖师,他们证得了法、报、化三身的圆满,上师的这种色身属于我们上节课讲的是佛的&智德&、&悲德&、&断德&,这些功德显现出来的,和我们凡夫业力召感的是截然不同的。
接下来,上师还是赤松德赞。赤松德赞就是我们讲的莲师三父子,西藏第一个寺庙就是桑耶寺,由莲花生大士,静命论师,还有藏王赤松德赞共同修建的,赤松德赞就是上师某一世的转世。
上师还是桑杰益西,桑杰益西就是修大威德金刚成就的大成就者。所以上师的功德真的是不可思议。
上师还是仲敦巴尊者的转世,仲敦巴是嘎当派的祖师,阿底峡尊者的侍者,最后创建了嘎当派。
大恩上师还是萨迦派五祖贡嘎宁波的转世,还是香巴嘎举琼波南觉的转世,也是塔波那杰,就是米勒日巴的心子岗波巴尊者的转世。
也是宁玛绒松班智达,以及龙钦巴的转世。龙钦巴尊者对宁玛巴的思想体系贡献非常大,写了《七宝藏》《四心滴》,也是我们上师的转世。
还有大伏藏师邬金宁巴、多杰宁巴、白玛宁巴。
上师还是胜喜金刚、大持明扎巴哈德、莲花生大士的转世,还有白玛拉密扎的转世。上师在前年去五台山的时候,在善财童子洞就亲见了白玛拉密扎尊者。
上师还是阿阇黎比瓦巴的转世。比瓦巴尊者很神奇,在印度是一个大成就者,他去了一个酒馆,跟老板开玩笑,老板说:&你酒量怎么样?&他说还可以,老板说:&那你这样吧,太阳下山之前,你所喝的酒都是免费的。&比瓦巴尊者已经是大自在成就者了,他把太阳定住在天空中了,这样喝了几天几夜,太阳都没有落山,当地的人都很惊讶,也惊动了国王,全国人对这个阿阇黎比瓦巴生起了不共的信心。因为大成就者的心能转变外境,我们凡夫的心是随着外境转,随着外境而产生分别念。大成就者已经控制了外境,因为《时轮金刚续》里面讲,我们看到的蓝天、虚空就是我们中脉的显现,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就是投胎时我们父精母血的显现。所以这个外器世界和我们的内心世界是一体的,但是大成就者已经能够自在了,所以阿阇黎比瓦巴大成就者他能够把太阳定住在虚空当中。
还是阿阇黎巴哦的转世,上师是千百亿化身,非常不可思议,阿弥陀佛!
还是阿里班智达转世、法王确嘉彭措的转世,也是雄代-北大伏藏宗传承的扎西多吉的转世,彻确翁扎嘉措敏久多杰、达雄多杰的转世。
最近现代的就是仁真才旺诺布。仁真才旺诺布也是一个大成就者,他在打坐的时候,如果往左倾斜,这边的山脉都是往左倾斜,如果他往右倾斜,山脉也是往右倾斜。这些大成就者已经是心对外境自在了,都可以任运的来转外境。
还有就是仁真吉美林巴尊者的转世。如果有的师兄修完前行,再修正行,那就可以每年参加寺院益西喇嘛的共修,这种殊胜的法会。益西喇嘛就从吉美林巴传下来,传到安章珠巴仁波切,再传到我们大恩上师。我们大恩上师也是吉美林巴的转世,所以益西喇嘛的传承是极近传承,极具加持力的,大家一起努力,有朝一日大家都能到修大圆胜慧,阿弥陀佛!
还是多杰钦泽益西多杰的转世,这位尊者也是宁玛巴的一个大成就者,也是我们上师的转世。
还是白玛邓灯的转世,白玛邓灯成就了虹光身,在他圆寂的时候,就化为彩虹融入到法界当中去了,我们上师也是这位尊者的转世。上师在海南做了一次火供的时候,也显现出这种虹光身的成就,有我们这个照片,大家可以看一下。
这就是上师的前世这些功德,这一世,我们上师是第二世甲色白玛旺嘉尊者,而且这一世事业更加广大。所以我们各位弟子非常荣幸能遇到具德的上师,而且上师具有各传承的法脉,上师可以根本不同的弟子的根基,引导弟子传各种甘露妙法。
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个课题《宇宙人生的终极奥秘&&业因果的规律》。我们在轮回当中,是靠着一个什么规律呢?这个规律由佛的无漏的智慧观察到了,也是上师给我们开示的,我们两种无明的第二种无明,对于因果的无明。我们总是想获得快乐,不想痛苦,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由于我们没有智慧,不懂得因果的道理,我们追寻的快乐,这个目标是错误的,方法也是错误的,最后没有得到快乐,反而得到了痛苦,就是我们不明白业果的道理。这个业果是非常细微的,只有佛才能够遍知这个业果,乃至于阿罗汉、菩萨对这个业果都不能够完全究竟的了达。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存在阿赖耶识,都准确无误的记录下来。这个阿赖耶识就是含藏的意思,好像一粒的种子播入到土壤里面,经过太阳、雨水、氧气,慢慢生根发芽。我们这个种子就相当于因,光合作用相当于缘,最后开花结果相当于果,这就是业因果的一个比喻。
业因果有没有规律呢?在佛经里面讲,有四种规律,第一就是&业决定&。
世界上一切人、事物,包括我们身体、思想、性格,以及家庭、工作、社会、自然规律,甚至整个宇宙,这一切唯一是由众生业力决定的,除了业力,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的做主。比如大家今天念佛、磕大头、修加行、诵经、放生、供灯,这些属于善业。这些善业能够增上生、得人身、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有的人造了十恶业,杀生、偷盗、邪淫,这是身造了三种恶业;语言是两舌、恶口、绮语、粗恶语;意三,就是贪、嗔、痴。如果造了这十恶业,那感召的果报就是三恶道。所以这个&业决定&我们就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了,我们修善业,那就是增上生。如果人不懂得因果,造恶业,就会堕落到三恶道去,而且业果非常细微的。比如人想相貌好,就可以修安忍,鲜花供佛,就感召貌相好的果报。如果想财富圆满,就可以上供下施、供养上师、供养三宝、孝敬父母、修建寺庙、塑造佛像,这些都可以得到财富的果报。在《俱舍论》里面讲,我们有两块田,一个是上师三宝,是属于敬田,还有就是我们的父母,属于恩田。如果我们对父母孝敬,你端着一杯水给父母,这种得到的福报都不可思议。我们如果供养上师三宝,感的福报也不可思议。所以如果想求财富圆满就对上师三宝还有自己的父母要经常的供养,还要对众生去布施,就会感增福的果报。如果想健康长寿,不要杀害众生,经常吃素,多放生,这样就感召健康长寿的果报。
那出世法有没有因果?也是有的,比如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要四种因,第一是明观福田,经常忆念阿弥陀佛、忆念极乐世界;第二是积累善根,所以《弥陀经》里面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多积累善根,放生、供灯。这些都属于积累自己的善根资粮;还有就是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第四还要有菩提心。如果俱足这四个因,那感的果报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果。
如果修学大圆满,就要依止上师,首先要依止法要圆满;然后要修五加行,对上师还要有圆满的信心,这个具足了,上师的意传加持,加持到我们的心相续,有朝一日我们跟上师就会证得无二无别的果位。这个也是由&业决定&这个规律而引发的果报。
第二个规律是&业未造不遇&。就是如果没造这个业,你肯定不会感这个果报。比如我们在小的时候,记忆当中76年,唐山有一次很大的地震,整个城市好多楼房都塌了,死去了好多人,但是有的人活下来了,为什么呢?死去的这些人曾经造过这种业,由地震而失去生命的业,活下来的就没造这个业。所以这没有什么偶然、什么幸运,一切都是&业决定&这个规律支配着我们生存的状态。有一个公案,在明朝嘉庆年间,仪征县有一个生意人,姓金,他们镇子上来了一群土匪强盗,把镇子上所有的当铺洗劫一空,唯独姓金这一家安然无恙。最后县里的衙门把姓金的这家找来了,他们怀疑姓金的金某人跟这些土匪强盗勾通好了。为什么整个县上当铺都被洗劫一空,唯独他家没有洗劫一空,肯定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他们在问这个盗贼是不是跟这个金某勾通一起的,那个盗贼讲不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也去打劫金某家里的当铺,但是去了几次,都不成功,他家里的房顶上有这些善神在那阻挡他们,他们不敢动手。这时候他们才知道,原来是有原因的,到镇上再一调查,这个金某人心非常善良,非常厚道,他做生意第一不缺斤少两,第二很乐善好施,对于穷苦人又经常布施,他以这种厚道,在当地口碑非常好。所以从因上来看,这个人的善良心,不偷盗、不欺诓众生,而且又经常的乐善好施,这种因感召了这些土匪强盗没有打劫他家里。所以业因果报是非常公平的,如是因,如是果,它不会偏袒任何人的。所以这个就属于&业因果未造不遇&,如果你没有造这个恶业,肯定不会感苦的这种果报的。有的同修感觉到,我做了很多的善事,为什么还遭到人的诽谤,遭到人的指责,觉得心里很委屈。我们通过这个因果就可以看出来,原来是我们某一世伤害过这些人,损恼过这些人,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善业,对他们有帮助,但是他们也反过来损害我们。那我们就要从&业因果&这个规律来看,原来我们是还债了,我们过去恼害过他们,所以今生就遭到他们的诽谤、侮辱、恼害,这样我们就轻松了,干嘛呢?还债了,债务还完了,身就轻松了。所以从因果的角度来观待,我们自己的心里就比较轻松了。
接下来一个规律&业已造不失&。我们所造的业,被完整不缺的记载在阿赖耶识当中了,一旦记载下来,无论经过多长时间,只要没有强大外力干扰,业永远都不会自然消失,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这果报还要自受的,这叫&业已造不失&。有一个公案,释迦牟尼佛在路上走,他看到琉璃王带了很多的军队要消灭释迦族的族人,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在路上挡住了琉璃王,琉璃王看到释迦牟尼佛挡着路,就撤军了。第二次他又想入侵释迦族人,释迦牟尼佛又在路上挡住了。接下来第三次琉璃王又去杀害释迦族人,释迦牟尼佛这时候看到释迦族的业力成熟了,佛也无可奈何,阻挡不了。这时候佛的弟子,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运用神通把释迦族的五百人放在钵里,飞到天界去了,他心想这下可好了,释迦族人终于被解救了。然后他到佛前,头面礼足之后,跟佛讲:&世尊,这五百释迦族人,我已经解救下来了,他们放在我的钵里头了。&他在打开钵的时候,就看到这五百人已经变成了一钵的脓水。他看后百思不得其解,请佛慈悲开示,佛告诉他,释迦族曾经是一群渔夫,每天捕鱼为生,杀了好多的鱼。他们有一天抓了两条大鱼,把这两条大鱼绑在一起,这大鱼特别痛苦,然后释迦族人把这两条鱼给杀掉了。这两条鱼就发了恶誓,就说他们以后一定要报仇来的。当时释迦牟尼佛是投生到一个渔夫的小孩,他没有去杀这两条大鱼,但是他认为这个事情很可笑,就发出笑声,以此业力,佛陀已经成佛了,他还要感受头疼的果报。如果没有成佛,也会被杀的。之前的这些渔夫就是因为杀害过这些鱼,所以感召了被琉璃王军队给杀死。所以这个公案看到了,造的业不会无缘无故失坏的,业力成熟还会显现果报,就是功德圆满的佛陀,还有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也没有丝毫改变的余地。所以我们会侥幸认为很多不好的事情,不幸运是不会落到自己身上,实际上这个就是属于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应该每个人都是处在无边的业海之中,无始以来为贪嗔痴造下无量无边的业,在轮回中一直轮转到现在,这个业如果成熟的话,那每个众生都要感受到这种果报的。
这个时候就会有人问了,佛教是不是宿命论呢?那我们就很被动了,就没法转变我们的命运,只能等待命运安排吗?其实我们这佛教讲的一切都是缘起,所以我们之前讲了,佛教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更不是宿命论,佛教是缘起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一切都是业因果的显现,但是显现的当下,它是空性的。既然是空性的,那一切万事万物,它就能够改变。如果我们往昔造了很多的恶业,担心以后要受痛苦的果报,就用四力忏悔,哪四力呢?第一,&依止力&,皈依上师三宝。第二就是&破恶力&,要发露出来,把这种恶事发露出来。打个比喻,如果是不干净的东西,埋在土里,埋的越久,味道越不好,如果把它打开了,风一吹干了,就没有味道了。人内心当中,有今生前世造的恶业,我们对上师三宝面前发露出来,这个心就比较清净下来,这属于&破恶力&。第三就是&对治力&,通过念佛、诵经、修百字明,或者供灯、塑佛像,或者诵金刚经,或者安住在空性里面,经过事忏、理忏就能够把这个业给摧毁掉。第四是&还净力&,就是发誓永远不再造了。以上师三宝的功德,通过四力忏悔就能够还净,这样以后就不会感任何苦的果报。佛法是以智慧来改变我们的人生,大家知道了缘起,命运就掌握在大家的手里,善法就要积极的去做,恶法大家就要遮止掉。
有一个很有名的公案,就是袁了凡。袁了凡先生有一次去寺庙,进了禅堂,在里面打坐,云谷禅师和他在禅堂里呆了几天,看到袁了凡先生没起一个妄念,对袁了凡先生非常赞叹,他说:&您还是蛮有修行的,在禅堂坐了几天,一个妄念没有。&了凡先生就说了:&师父,不是我有什么功德,只不过我之前遇到一个算命的高人,他把我的今生今世都算了,说我什么时候考试得第几名,什么时候能够当什么官,什么时候我当官的奉禄几斗米,都算得清清楚楚,我的寿命到52岁,这一生当中没有儿女,他都算得清清楚楚。&云谷禅师一听哈哈大笑。就告诉袁了凡,人的命运可以改变的。如果多做善事,就会感到乐报。相反如果做恶事就会感苦报。你想改变命运,精进的断恶行善就可以。袁了凡先生就开始经常乐善好施、救济穷苦人、修桥补路,他生命当中本来是没有儿女的,最后有了儿女,他本来是短寿的,最后又延寿了几十年。好好的发心,就能够使自己得到今生的、世间暂时的人天安乐,出世间的这种解脱的乐也可以得到。
在佛教里面最有名的一个公案就是米勒日巴尊者,米勒日巴尊者在没有修学佛法的时候,修了一种诛法,用诛法杀害了三十多条人命,但是他知道以后会感召下地狱的果报,他对这种下恶趣的果报产生了恐怖,就到处拜师,最后找到了跟他生生世世有缘的马尔巴上师,他在马尔巴上师足下依止。米勒日巴的依止法非常完美,马尔巴让他修各种各样的苦行,甚至让人惨不忍睹,让人无法忍受的苦行,米勒日巴都一一去忍受,而且对上师没有产生一丝毫的邪见。最后米勒日巴尊者经过这种苦行,经过这种完美的依止法,即身证得金刚持的果位。这个公案也说明了因果是可以转变的,因为修行佛法,不但可以使人得到人天的安乐,而且能够使一个凡夫成佛,所以大家遇到了佛法,遇到上师三宝好好的珍惜,能够使自己增上生,而且有朝一日能够决定胜。
接下来第四个规律就是&业增长广大&。业并非静止不变的,在我们心相续当中,它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大,每分每秒都在增长,非常小的善恶业不断增长,它的果报也非常大。比如你在佛前供一朵花、一杯水,其果报成熟就产生极大的善果,反之造了很微小的恶业,未来感受不可思议的痛苦。比如大家去餐馆吃饭,尽量不要吃这些鸡鸭鱼肉,为什么呢?如果吃鱼,或者吃虾,佛在经典中告诉我们,吃一条鱼或者一只虾,我们来世要用五百世做鱼或者做虾,被人宰割的这种代价来偿还,就是因为它的业要增长。在这一顿饭当中,不知道我们要伤害多少条命,我们未来的这种果报就不可思议。在丛林里面大家学完业因果报的知识之后,很多人发心供养常住,怕自己有意无意造成了浪费,以后如果一旦业增长,那自己无法偿还。所以丛林里有一句话叫&打破一个碗还两个碗赔偿寺院&,如果不小心在厨房打烂了一个碗,他会买两个碗供养常住,因为他就怕这个业在增长。
佛经里面有一个公案,有一个很贫穷的人,听说在城里举办婚礼,就抓了一把豌豆,到城里去等着结婚的新娘新郎的队伍过来,但是他没有等到结婚的队伍来,等到了佛陀刚好托着钵在乞食。他看到佛那样的相好庄严,心生了欢喜心,生起了恭敬心,生起了信心,他就把手中的这把豌豆洒向了佛陀,其中有四粒豌豆刚好掉到了佛的钵里,有两粒豌豆掉到了佛的胸口。这个穷苦人就以这个果报来世当了转轮王,统领四大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东胜神洲,统领了八万年。那两颗豌豆掉到佛的胸口,其中一颗果报成熟,就在四大天王天主尊八万年,另一颗果报就在三十三天跟帝释天平起平坐执掌王政。虽然这个人没有什么好的供品,只是豌豆而已,很微不足道,很不值钱,原来他是想洒给新娘的,但是遇到了佛陀,改变主意了,他的这种发心也不是很强大,只是一个微小的善业感召了这种转轮王、帝释天这种大福报,这就说明业是增长不可思议。如此看来,佛法僧不可思议,加持力以三宝为对境的善法就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果报。反过来,如果在上师三宝面前造业的话,那感召的苦的果报也是很重的。在《普贤上师言教》里面讲,善星比丘依止佛二十二年,对佛的功德没有产生信心,认为佛顶多比他多了一道光环,产生了对佛的诋毁心,在他临终的时候就直接堕落到地狱里面去了。所以对上师三宝一定要起恭敬心还有信心。如果我们跟上师呆的时间长了,我们的业障现前,就会观察过失,那马上给自己敲个警钟,不是上师有过失,是我们自己起烦恼心看外境。打个比喻,一个带黄色眼镜的人,看外境,认为外境都是黄色的,实际上外境并没有变颜色,因为他戴了黄色的眼镜,看到了外境是黄色的。就是因为我们起了烦恼,所以才看到了上师三宝的过失,上师三宝没有过失,是我们自己的业力召感的。有一个窍诀,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如果依止上师的过程当中,可以观想自己就是上师,这样你就不会看上师的过失,因为自己和上师无二无别,人不会看自己过失的,人都有这种心态,所以你可以观想自己就是上师,你跟上师相处的时候,就不会观上师的过失。
佛经有一个公案,有一个年轻的比丘看到一个老比丘过河,他感觉这个老比丘非常的滑稽,就嘲笑这个老比丘,说:&过河的样子真是象一只猴子。&他就因为说了这一句话,最后感得了五百年做猴,变成猴子了。所以这个业增长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在儒家也有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即使非常小的善业也应当尽心尽力去成办,即使微不足道的恶业我们也要尽心尽力去断除。
那究竟善恶业的标准是什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有的人都说:&宗教嘛,都是劝人为善的。&实际上佛教这个善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你做了这件事,能够引发自己还有他人的快乐,这种就是善业。什么是恶业呢?如果自己做的事引发自己和他人感到痛苦的果报,就是恶业。跟其他的宗教还有人世间的善恶不一样。人世间的善恶,比如说一个儿女看到父母生病了,他就杀了一只鸡,煲了一锅鸡汤来给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从世人的眼光来说,这孩子太孝顺了,真是很善良,对父母那么孝顺。但是以业果的角度来看,这个儿女杀鸡,杀业会引发他痛苦,而且还有他的父母痛苦。所以世间的善没有从因果的角度去看,所以不准确。只有佛法在这个业果上看得非常准确。
接下来是&十恶业&还有&十善业&,我们在造的时候,跟我们起心动念也有关系。智悲观尊者曾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就是一件事情善与恶,功德的大小并不是外在的形象来断定,无论是供养还是做事,完全是在发心上安立的。所以有的说汉传是大乘,南传是小乘,实际上佛法没有大小,大小乘是从哪里分?从发心上分的。小乘准确讲应该叫根本乘,因为南传是属于自了,来到了汉地属于大乘,发菩提心,不但为自己解脱,还要成佛度化一切众生,他从发心来安立的。做善恶业也是,从发心来决定他的果报。
在佛经里面有一个贫女施灯的公案。有一个乞丐特别想供养佛陀和僧团,她讨饭讨了一天,就讨了一枚钱币。她准备买一个油灯供养三宝,但是到灯油店,发现一枚钱币根本就买不了一盏灯。店老板看到这个女乞丐想供养三宝,就随喜给了她这一盏灯。这个女乞丐拿着这盏灯到了佛陀所在的僧团,把灯点亮了,她发愿说:&我自己除了这一盏灯一无所有,我希望以此功德能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而且能够谴除一切众生心中的黑暗,令他们也能够成佛。&她发了非常殊胜的菩提心,然后高高兴兴离开了。那天,香灯师是目犍连尊者,在天亮的时候,他把僧团里的供灯都熄灭了,唯独这盏灯,他怎么使力气也熄灭不了。他是神通第一的尊者,怎么连一盏灯都熄灭不了?这个时候他跑到佛陀那,请佛陀慈悲开示,佛陀说:&你熄灭不了这盏灯,因为它是发了殊胜菩提心的人为一切众生而点的,你用全世界的大海水也熄灭不了这盏灯,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佛陀还给这个女乞丐授记,说她将来会成佛,佛号叫灯光佛。仅仅供一盏灯的因缘,她就能够成就佛果。她也没有修什么其他的加行,或者修什么正行,没有诵什么经,最后她居然能够成佛,就是因为她的发心,心力太广大了。因为她所有的财产就这一盏灯,都供养给了三宝,这个心是非常强大的。而且她供养之后,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谴除一切众生心相续中的黑暗,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成佛。所以她的发心非常重要,最后感召了供一盏灯而成佛这种果报。这就是属于业增长,对境殊胜,这种果报就更殊胜。
在密续里面讲,供养上师的功德更不可思议。在功德上,上师是跟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在恩德上,超越了十方诸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无始劫当中轮回,千佛我们都没有解脱,只有遇到了我们大恩上师,给我们讲授了皈依、因果,给我们传了大圆满前行,传了正行,修益西喇嘛,上师手把手的引导我们,让我们今生了脱生死,乃至于今生能够成佛,所以观待这种恩德超越十方诸佛。在密续里面讲,如果供养上师一个汗毛孔,涂一滴油,超越供养十方诸佛的这种功德。在《事师五十颂》里面讲,十方诸佛在昼三时、夜三时,都要把马车装饰的非常的庄严,佛菩萨亲自拉着阿阇黎,所以说上师的功德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要即身成佛,那就要好好的依止上师;下等的就是财布施、供养上师三宝;中等的就是身口意供养上师,多帮上师做事情 ;最上等的象米勒巴尊者那样,上师所教授的一切都依教奉行,诸供养、法供养第一。所以不但财施,不但在上师足下做事,还要一心一意老老实实的修上师所传的佛法,这样自己就在今生积累了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有朝一日就在今生今世,能够跟上师无二无别,使自己的心相续和上师越来越近,最终与上师的智慧心相融,无二无别,在大乐中自成上师身。
今天就讲到这里,总结一下,我们前生后世从唯识宗的体系就可以观察出来,我们所造的业都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如果打个比喻,一天是个轮回,早晨醒来是出生,上午、下午、晚上就是人的青年、成年、晚年,睡觉就等于这一天的轮回过去了。把这一世打开,人有出生、少年、青年、成年、最后老年、死亡掉,这一世轮回过去了。如果把时空再打开,我们所造的业都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无始无终在六道里轮回,有前生有来世。我们如果想解脱的话,就要依止大恩上师、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今生就决定解脱。
好,阿弥陀佛!今天讲到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盘只能刻录一次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