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开卡车穿越到明末迷你世界怎么造飞机机大炮的!后来做了总统的,不是唯一战胜国。另外一个求大神告知

历史的黑色幽默——“九•一八”事变真相    一、事变前后中日两国的态势  1.“九•一八”事变历史书上的定义  现在人们在看过“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史料,都会觉得万分奇怪,为什么二十多万东北军在面对一万多人的驻东北关东军时不选择抵抗,不是投降就是撤到山海关以内,把要什么资源有什么资源的东北三省外加热河省(范围在今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再往下一看,大家顿时恍然大悟:噢,原来当时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的理由命令东北军不抵抗,悉数撤退到关内,所以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可是,这是历史的真相吗?  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参加学校组织的“九•一八”纪念馆参观活动,以残历碑为外形的纪念馆上刻有如下内容:  “1931,农历辛未年,九月小,18日,星期五,十三秋分。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攻占北大营。中国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  这一段文字距我第一次看到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但仍能一字不差地复述,足见当时印象之深。  残历碑上的文字简短地交待了事变的过程和后果,每个人看到这里都会印证自己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材料,当年我也对此深信不疑。  近年来,随着阅读量的逐步扩大,以及出版物的增加,网络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我因此得以查阅到更多有关当时的史料和当事人的回忆录。近八十年的历史迷雾在各种资料的解密中逐渐散去,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黑色的历史幽默。  2.事变前后中国方面的动态  1928年末,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1930年5月至11月,中原大战爆发,在张学良通电拥蒋、出兵华北后,中央军获胜,南京国民政府暂时统一国民党内各派系军阀。经过中原大战,各派军阀只保有在政治上反蒋的实力,但失去了与其对抗的军事实力。  从此时起到“七•七”事变导致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社会政治的主要矛盾由国民党各派系军阀争权夺利转移到国共两党军事斗争上。军阀混战造成的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在此时得到缓解和改善,各省军阀失去了赖以兴风作浪的军事资本后,国家整体环境变得相对安定,国统区和苏区的经济和社会都实现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使得国民政府和相当一部分国民开始着眼于收回清末被列强攫取的各种权益。  国民政府将列强在华特权分为五大类,预定将革命外交分五期进行。第一期恢复关税自主权;第二期取消治外法权;第三期收回租界;第四期收回租借地;第五期收回铁路利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等。国民政府之所以将恢复关税自主权作为革命外交的第一步,这是因为现行的协定关税不仅损害中国主权,而且对整个中国经济也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还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它既有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振兴,也有助于处于困难中的国民政府财政的改善。  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习惯于剥削中国的的列强来说是一个巨大冲击,这其中必然包括日本。  在事变发生前,东北境内日本关东军偶有寻衅滋事,张学良认为,以东北军军力尚不足与日本人对抗,而南京政府对东北态度暧昧,一旦发端战事,自己手中的武装,也是赖以和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的自家武装——东北军——有覆亡的可能。于是他再三发布训令,要求东北军面对关东军的种种挑衅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以避免日本方面找到借口以扩大战事。  在事变发生的当晚,关东军从奉天城(今沈阳)南市场、北市场和大、小西门兵分三路入侵(不是来买菜),东北军即遵照张学良之前的指示,并经在奉天东北军高层向远在北京的张学良请示后,对关东军采取不抵抗政策。驻奉天东北军大部撤退到锦州,随同撤退到锦州的,还有东北军政机构和辽宁省政府。  而远在上海的蒋介石直到第二天,也就是9月19日晚上才获知事变消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虽然电话电报俱全,但在信息传播速度上远逊如今。蒋介石在24小时后才得知消息,已经不算慢了。而这个时候关东军已完全控制了沈阳,正在观望中国政府的态度。  为什么关东军当时没有一鼓作气继续进军,这就要涉及到关东军发动事变的背景了。  3.事变前后日本方面的动态:  相对于中国的态势,日本方面更复杂一些。  1930年,张学良与苏联开战,想以此收回控制在苏联人手中的中东铁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北起满洲里,南至大连。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不是西亚的“中东”)。虽然东北军被苏联人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但张学良的举动给当时觊觎继续租借旅顺-大连的日本政府极大震动。  日俄战争后,日本作为战胜国从沙俄手中继承了旅大租借地,但条约在1932年到期。旅顺港自建港以来,作为扼守渤海口,可威胁京津和山东半岛的战略要地,一直是远东地区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军港,基于此,日本方面无疑是乐意续租旅大地区的。旅大地区北上可威胁苏联远东舰队所在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并有利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战略意义;向东可拱卫日本本土;向西向南可作为进攻华北和华东的军事基地。这样一个战略要地,在建国后苏联人甚至都赖着不走,如果苏联人在次驻军,不但可以控制中国,还可以威胁美日韩同盟,毛泽东以中英建交次序为代价迫使斯大林同意放弃旅大地区。这是后话,但由此可看出旅大地区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中东铁路战争虽然失败,但日本内阁也明白这样一点:中国人不会续租旅大给任何国家。所以日本政界当时分为三派,以外相币原喜重郎为代表的不支持以此入侵东北的务实派外交家、想以此为契机入侵东北,进而吞并中国的关东军和看似骑墙但实际支持军事扩张的的日本陆军军部。  自东北老帅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进行了东北易帜,宣布东北三省服从南京中央政府管辖,使日本人打算在张作霖死后将张学良变成东北傀儡政权的如意算盘落空。这是日本陆军军部和关东军最不愿发生的事情,  作为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关东军的行动实际上可以无视内阁和军部的约束,“九•一八”事变就是这样产生的。在东北,不仅存在着苏联和日本势力范围,同时也存在着英国势力范围,发动事变,关东军在某种意义上也抱着铤而走险的心态。虽然可以越过内阁和军部行动,但如果行动失败,关东军一派的声誉则会在国内政治上大跌,同时也要承担国际上来自苏联和英国的压力。  虽然谜一样的“田中奏折”指导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方向,但日本政坛务实派政治家在此时在内阁仍有相当的势力。所谓务实派,并不是愿意放弃日本在中国现有既得利益的团体,而是主张采取非战争手段攫取在华利益的一派。  面对中国的革命外交,遭到日本朝野两党一直指责。在习惯了每年在华取得巨大利益带来的好处后,没有列强甘心放弃原先的条约。  事变发生前后,日本方面的态势大致如此。  二、事变前世界的态势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打击最为沉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倒退了20~30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37.2%。由此带来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物价暴跌,国际贸易体系极度萎缩。  此时的中国虽然仍处于半封闭状态,但仍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用倾销转嫁本国危机使中国农村手工业受到沉重打击。但整体来说,中国受到的影响较小。  而这次经济危机在国际政治上产生的影响则大大超出了经济影响。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不约而同地实现了法西斯专政,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埋下了严重隐患。  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德意日三国缺乏海外殖民地,失去了一个可以用来转嫁国内经济危机的途径。面对大批的失业国民,战争无疑是最好的转移国内矛盾的方法。德国支持西班牙独裁,意大利入侵了埃塞俄比亚,而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有人问我,黑色幽默在哪里?  不要着急,只有当了解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后,才有助于理解这个“黑色幽默”。  三、事变后东北态势  1.吉林陷落  由于日军最初只在辽宁一省内活动,因此,黑龙江和吉林还掌握在东北军手中,这两省的总兵力在9-10万人之间。面对万余人的关东军和擅自进入东北的驻朝鲜日军三万余人,东北军人数上以二比一占优,武器在当时的中国部队中居首。  东北军不仅购买了大批先进外国装备,奉天等地的兵工厂也可以自主大批量生产高质量的军事装备,事变后日军在沈阳一地缴获的东北军武器装备就有步枪九万五千余支,机枪二千五百挺,大炮六百五十门,各式迫击炮二千三百门,飞机二百六十架等。  东北军虽然在训练体系上不如中央军和桂系,但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加上本土作战这个优势(虽然那时候还没有“全民战争”这一说法,但后来的历史表明,在日本占领东北全境初期,东北地方武装和民间抗日如火如荼,很是给日本人造成了麻烦),基于此,黑吉两省的东北军至少在战略战术上可以和日军打个平手,加上民间的支持,胜算不低。  但是需要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历史往往不按“应该”去进行。  正在所有人都琢磨怎么办的时候,9月21日,事变仅过去3天,吉林的最高负责人熙洽带着两万东北军投降了。  熙恰,满族皇室直系,系努尔哈赤之弟莫尔哈齐后裔。此人辛亥革命后就致力于复辟活动,时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公署参谋长,负责吉林军政事务。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想出名的话,其实也不算很难。熙恰因为这次投降,堂而皇之地成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投降第一人,反应之快,心意之诚,别无分号。  其实,这“美名”砸到他头上,也算是机缘巧合。  因为关东军计划吞并东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自然也早就打算好了吞并后建立“满洲国”的事情,溥仪在天津期间,土肥原贤二就不断和他进行接触,威逼加利诱,总算是说动了这位末代皇帝。所以在1931年11月,即事变后两个月,东北局势刚刚稳定下来的时候,溥仪即由关东军安排抵达东北。日正式“就任满洲国执政”。  虽然史料上没有提及熙恰在事变之前的活动,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既符合史实又符合逻辑的推理:  作为一位具有日本留学背景(熙恰曾就读于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和士官学校),早年参加过复辟活动,且掌握东北军政大权的前清直系宗室,以关东军司令部特务人员的敏感嗅觉来说,他们不会放过这样一条大鱼。在土肥原贤二等高级特务诱唆溥仪的同时,关东军对熙恰也必然进行了相同的活动。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日军19日占领沈阳、四平、营口和凤凰城这些铁路线上的重镇(因为没人抵抗,驻守的东北军都一溜烟撤退到锦州去了)后,长春守军自发反击的仅仅一天,到9月20日即告失败。第二天(9月21日),熙恰在吉林市宣布投降这个奇怪的事情了。  因为熙恰从中捣鬼,致使本来就兵力不足的长春守军孤军奋战,仅抵抗一天即告失败。  这就坏了大事,黑吉的东北军大部分诸军都在吉林,吉林半战而降(说不战而降太对不起在长春自主反击的将士,但是他们又被熙恰算计了一下,只好算作半战)。  这可以说是事变后第一个黑色幽默。  此时的东北,南线只剩下锦州,北线还有黑龙江全省,镇守黑龙江的马占山,那可是个传奇人物。  2.黑龙江的抵抗  马占山,我认为这人是一个难得的智将。  写事变后初期黑龙江的抵抗,关注他一个人就够了。  “九•一八”之前的那些事就不说了,无非是被逼落草,投入奉系一类的事情。他人生真正出彩的时候,是事变之后。  熙恰不战而降,打开了黑龙江南面的门户,当时黑龙江全部武装算起来有三万多,不到四万。这还是正规军加各地的杂牌军。张学良在此时任命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主席,10月份伪军开始进攻黑龙江。  为什么是伪军进攻?  因为日军在东北兵力不够,锦州那儿还屯着20万东北军,一旦北上可不得了,正好收了不少原东北军和杂牌武装,让你们中国人打中国人去吧,反正黑龙江驻军少,伪军虽然战斗力不强,好歹人数占优。  既然人来了,那就打吧。  于是在嫩江桥一在,马占山把张海鹏带来的伪军打回来的地方了,顺带还把桥打断了,下次你就过不来了。  当初马占山和吴俊升两个人把老谋深算的郭松龄打得一败涂地,可见老马不好惹。  关东军一看,这位不好打,劝降吧,采用国际惯例——下最后通牒。  结果不用想,只有两个字:拒绝。  拒绝引发的结果也只有两个字:打你。  这次来的是日本军队,战斗力比伪军强了好几个档次。黑龙江的地理位置很不好,没有后方,周围是内蒙和苏联。老马手里装备收拾伪军没得说,但打日本人就费事了。  有人说,东北军装备不是很好么。这话没错,都在吉林和辽宁那儿呢。黑龙江的驻军就差了。  即便如此,在江桥上的战斗也持续了半个多月,桥南面不断有增援,桥北面人越打越少,子弹越大越少,炮弹越打越少……多亏他守的是桥,地理位置上占优,要是打阵地战或城市守卫战,早就完了。  只有一样东西越打越多:全国各地各界给马占山发的慰问电。  不过批判的武器终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在我出生前的49年那天,老马不得不弃守江桥,退到齐齐哈尔。  日军攻桥时候难过,因为有劲儿使不上,过了江就如入无人之地了,机动部队在东北平原上迅速展开,三天后老马就从齐齐哈尔跑到海伦了。12月份老马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黑龙江省主席,烟厂都出了“马占山”香烟,老马成抗日牌坊了……  到了1932年,实在打不下去了,要人没人,要装备没装备,除了全国的声援之外什么都没有,黑龙江大部已经沦陷,老马一看事情不好,干脆投降了。日本人很是敬重强者,这个优良传统从当年白江口海战一直保持到今天,这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别看老马给他们折腾得够呛,但日本人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家伙,所以给了他一个“黑龙江省长兼满州国军政部总长”的职务,也算是量才任用,估计老马好好干,能混个“满洲国一品大员”。  要是那样的话,他就不是马占山了。  我们的祖先有一句话,叫做“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认为马占山是为数不多读懂了这句话的人。  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人——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日本人——大跌眼镜?  有点用词不当,大家看他做了什么再决定用什么词吧。  据可靠记载,马占山赴任后做了这样的事:  他用12辆汽车、6辆轿车、将2400万元款项、300匹战马及其它军需物资运出城外,再次举起了抗日的旗帜。马占山在拜泉约集李杜、丁超等各路军的代表开会,改黑河警备司令部为省府行署。三路人马共7000人,公推马占山为黑龙江省救国军总司令,会上做出三路出击日军的战斗部署。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马占山率部给日伪军以重创,大灭日军侵略气焰。后因战事失利,退到苏联(本段摘自百度知道)。  可想而知,日本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反应……(请大家自行发挥想象力)  事变后第二个黑色幽默就此诞生。  此后老马辗转回国,参加西安事变、去延安就医、再次就任黑龙江省主席(虽然不能到任)、促成北平和平起义,于1950年因肺癌病逝于北京,终年65岁。  可以说,这人活的很充实,对得起那一撇一捺。不必用华丽的词藻给形容他,因为纵观历史长河,活得对得起那一撇一捺的人,实在不多。  就在日本人从1931年9月下旬到1932年1月这三个半月初忙于侵略黑吉两省的时候,南面的锦州驻扎着二十多万东北军,他们在干什么?  3.奇怪的锦州  前面提到两个黑色幽默,但都不是级别最大的,重头戏历来在最后出场。  锦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有兴趣的人可以查一下地形图就会发现。东北平原北起黑龙江松嫩平原,南到辽河平原,以沈阳-锦州一线狭窄的平原连接于华北平原。是东北和关内连接的唯一战略交通要道。  锦州就是这一线狭窄平原上的中心,作为山海关以北唯一的屏障,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时期,明军将领孙承宗和袁崇焕经略锦州,阻挡后金南下,让后金军吃尽了苦头。直道李自成灭明,锦州都还在明军手里。  有人说,你非走锦州不可啊,不会从西面绕啊。  这话得分谁听,孙承宗和袁崇焕听了笑哈哈,皇太极和日本人听了能气吐血。  原因很简单,锦州西面全是山,山的西面,是内蒙古高原……  有图为证:     无论是几百年前的后金还是发动事变的关东军,都是以占领全中国为最终目的的。既然战略目标这么高,就要用最有效的方法,而不是用最笨的方法。虽然日军是机械化部队,但毕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技术,翻山越岭不是那么舒服的事儿,并且兵贵神速,贻误战机乃兵家大忌。  那些主张绕路的人,请看下图:     上图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华北平原西边和西北全是山,绕路,可以,走张家口,也可以,就算从大同过来,同样可以。  皇太极干过这事儿,虽然抢了不少东西回去,但是他没再干第二次。因为锦州后来配备了关宁铁骑,他们完全可以趁着后金绕山西的功夫,以最快速度奔袭沈阳,翻山越岭的后金军回援都来不及。同样,对日本人来说,就算占了东北三省全境,但没有锦州的话,就算打北京的时候走内蒙过山西,有这功夫锦州驻军完全可以唱着小曲,坐着军用大卡车,享受着平原推进的速度一举拿下沈阳,进而收复全东北。  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对后金和日本人来说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那么就只能找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达成最大战略目标的方法。而无论是谁,要想以东北为基地,逐鹿中原,必占锦州。这点就连被奉为战略大师的主席他老人家也不例外,辽沈战役连发三令,要四野先打锦州,堵死国民党军退路。因为对国民党军来说,几百万大军要从如退入关内,锦州必保。  有人说用飞机和船不行么?  行,没等退几个人,锦州已经解放了,那年月的运输能力和现在不同,军事运输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铁路和公路。  好了,锦州的重要性介绍完毕,言归正传。  很多资料上都简单地写着一句话:日,日军占领锦州。  事实上,锦州不是日本人打下来的,是张学良主动撤退的,完成撤军时间是日。  日,日军占领锦州,华北门户从此大开。  事变后,锦州驻扎二十余万东北军,在吉林投降的时候,没有采取措施;在关东军主力北上攻打嫩江桥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没有采取措施;当马占山二次举起抗日大旗、且关东军快熬不住的时候,主动撤退了……  实际上当时关东军也是很捏了把汗,他们之所以想以最快速度占领东北全境,除了战略使然之外,还关系到国内政坛。  前文已经说到,关东军此次行动并未经日本内阁批准,从法理上来讲是违法行动,一旦失败,很多人是要掉脑袋的。如果成功,就可以用事实来为自己本来违法的行动做掩护了。  关东军不想打锦州吗?不是。  事变后一个月,即10月18日前后,关东军已经制定了攻打锦州的计划,但日本参谋本部四道命令把关东军拉了回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命令,采用了天皇级别的“奉敕”。可见日本内部也没有把握打赢这一仗,毕竟东北全境的日军还不到五万。三十年代初期,中国和日本的武器装备差别不大,到了三十年代后期,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日武装力量对比才出现了本质上的高低之分。  所以,日本方面不愿意在这种条件下让关东军和东北军硬碰硬打一场。并且,此时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开始开展起来,关东军打了前方,后方有可能遭袭。吉林的熙恰投降了,但吉林的抗日武装力量很强,东北局势仍十分动荡。锦州驻军在中国人眼中,是希望,在日本人眼中,是钉子。而就在以强硬著称的关东军内部,也存在着不希望扩大战事的保守派。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少壮派军人在大川周明的策划下发动政变,但以失败告终,说明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还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而锦州的二十万军队,是东北被占各地抗日武装力量在精神上的支持,毕竟当时日军立足未稳,南北合击胜算极高。  此时,蒋介石因为国民政府内部争权夺利而被迫暂时下野,作为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张学良,完全有实力、能力和权力命令东北军北上收复失地,在国民政府内部这样的呼声也很高。以张学良坐拥的几十万东北军,左右南京政局并非难事。  而就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在东北军主力未与关东军做任何交战的情况下,在可以一战的情况下,张学良选择了让出锦州这个后人无法理解的方案。  作为职业军人,巴顿将军曾有一句名言:两军相遇,敌我双方均对对方有几分害怕。道出了千百年来战争心理学的核心:再勇猛的军人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心中都会有几分畏惧。而张学良没有采取丝毫的尝试便撤军,实在是匪夷所思。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是军事上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但在1931年末至1932年初,中日两军对峙在锦州的时候,就关东军方面来说,知己不知彼;就张学良来说,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前者想打,但内阁不许打;后者不想打,更不知道该不该打。  正当关东军上下为锦州东北军烦恼不已的时候,正当日本国内为此争论要不要和解的时候,东北军撤退到关内了。  “九•一八”事变的最大黑色幽默就此诞生。  关东军司令本庄繁终于松了一口气,对国内,他终于可以有个交代了,而他也明白,自己将因这一次“成功的违令”而飞黄腾达。  而张学良并不知道,他的撤军,会对中日两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走向造成怎样的影响。  二十万大军不战而退,表面上看是放弃了东北大片土地,使东北沦陷长达十四年,致使东北大批资源被日本掠夺,对中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但张学良“果断”下令撤退的后果,实际上远不止如此。  1.给东北军造成了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  不放一枪即告撤退,给入关的东北军将士留下了“日军不可战胜”的心理阴影,在爆发全面内战前的华北危急中,东北军名将如王以哲者对日军的进攻产生惧怕,未到换防时间即致电友军要求迅速接防,一时间成为国民革命军中笑柄。而“日均不可战胜”这一观念,直到平型关和台儿庄大捷才宣告破灭,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东北军,而是当时的全中国军队。  2.直接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历史进程  1932年初,在兵不血刃占领锦州后,关东军迅速攻下热河省,占领东北全境,并导致当时内阁中务实派人物外相币原喜重郎等辞职,因为胜利者是不受责备的,这次事变带来的胜利使日本军部和右翼人士的政治地位日渐提高。从此,日本内阁由极右翼人士把持,军国主义主导了国家的发展方向,直接导致了日后加入轴心国同盟、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珍珠港事件、侵占东南亚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最终把日本拉向了战败国的深渊。同时,从中国东北掠夺的大批物资在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扩大侵略的战略物资,从国内征调大批去“满洲”的“开垦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但在1945年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出兵东北后,大批滞留在东北的日本平民惨遭横祸。军国主义势力在给中国东北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使无辜的日本平民遭受战火之灾。而多年的战争,使日本丧失大量的精壮劳动力和各界人才。在战败后遭受同盟国占领,虽迅速崛起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但北方四岛因此被苏联占领至今,政治上受美国压制。  而中国因此失去了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大批战略物资和轻重武器落入日军之手。而后进行的八年抗战更是让中国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全国军民伤亡三千五百万人,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五千五百亿美元(1945年物价指数)。  对中日两国来说,多年的战火,使双方无数文化物质损于战火,无数精英在颠沛流离和战火中客死他乡。  虽然中日两国分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可面对如此惨状,除了大发战争财,在全球建立军事基地的美国,其它参战各国,无论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谁能说自己是战胜国?     而这件事的源头,说起来很简单,也是本文最大的幽默:20万大军面对三四万人的时候,不战而退。  如前文所写,当时关东军的局面非常紧张,只要张学良指挥东北军发动进攻,一战而胜的概率相当高。  而关东军的失败,无疑会给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使之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抬头,务实派政治家将主导日本政治的方向。虽然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发展道路,但民间和政界不乏有识之士,  二战后初期,务实派政治家上台(右派基本都在受审,想上台也出不来),为战后日本重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预见到的是,在这样一批政治家的带领和努力下,三十年代的日本必将找到一条和平的发展之路以抵消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也将因此走上一条截然相反的发展之路。     以上都是建立在“如果”之上假设。  然而,历史终究不能假设,只能从中吸取教训。  可是,历史也证明了这样一点: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人能从历史中得到教训,人们仍然在不断地重复着前人犯下的各种错误——即使明知道那是错误。真正能从历史中得到教训的人,是为数不多的几位圣人,比如司马迁,比如王守仁,比如纳尔逊•曼德拉,再比如提出“获得第三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唯一途径是避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而更多的人却喜欢在重复的问题上犯不断的错误,在每次深受其害、抚平创伤后,毅然决然地投入到相同的问题上继续吃亏,周而复始地重复自己的错误。其实,只要稍微总结一下,就能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但人们总是被自己的主观影响,这些年来,我不断看到周围的人在学业、事业、交友、恋爱、理财等各方面发生诸如此类的事情,但出于人情世故,又不能去提醒这些。  毕竟,有的时候说好话被误解都是常事,何况是这种提醒劝说。人往往能原谅别人的错误,但通常无法原谅别人的正确,谁也不想做好事还被误会。鉴于此,我能做的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开始自我总结,让自己少吃点亏。     即便如此,我还是要总结一下这次黑色幽默带来的一些东西。  好汉不吃眼前亏,马占山将军的假投降非常值得借鉴。  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埋下心理阴影,机会还有很多,不必过于拘泥于一次两次的失败。东北军只是撤退,并未和日军发生交火,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带来严重的“恐日症”,可见无论对军队还是个人来说,心理的调解都十分重要。  “为”和“不为”这个道理,周敦颐一千多年前就在《劝学》中提过了,但张学良毅然决然地“不为”,让东北三千万父老陷于殖民统治下。其实,现在很多人做事都抱有这样一种心理,浅尝辄止还算不错的,更多的人没坐事情之前,要么被事情吓退,要么被周围人的意见吓退,要么被自己吓退。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环境下的影响。  诚如柏杨所说,“酱缸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深,另一方面是缺乏实践的精神和勇气。有的时候不去做,是因有着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但是如果不做的话,就永远不会知道能不能有更好的道路。地图地图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沙发又是?
  从蒋介石和张学良在抗日战争的后期表现看,二人无论如何算不上是投降派,所以真不理解当初那个“不抵抗”政策    从蒋介石日记来看,蒋似乎觉得中国打日本应该尽量拖延开战的时间,让中国作更多的准备。    虽然东北军不战而退让人遗憾,但开战后中日正面对抗时,日本人总能以少胜多,中方往往付出数倍于日本的伤亡,却不能保证胜果。这是不是能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的确没有作好应战的准备?
  作者:北方的河8023 回复日期: 23:42:53 
    从蒋介石和张学良在抗日战争的后期表现看,二人无论如何算不上是投降派,所以真不理解当初那个“不抵抗”政策        从蒋介石日记来看,蒋似乎觉得中国打日本应该尽量拖延开战的时间,让中国作更多的准备。        虽然东北军不战而退让人遗憾,但开战后中日正面对抗时,日本人总能以少胜多,中方往往付出数倍于日本的伤亡,却不能保证胜果。这是不是能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的确没有作好应战的准备?    ---------------------------------------------------------  兄台问得好,不过我认为,1931年的时候,两国的军力的差距没有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之后大,就算当时存在着一些差距,但作战的实况当不会向后来那样艰苦,不然,精通情报的关东军也不会挑选张学良不在沈阳的时候动手了,加上之前炸死老帅张作霖,也说明当时关东军对东北军并不是不放在眼里,而是竭力制造出东北群龙无首的局面后再动手,但张学良接班后态度仍然强硬。既然历史不允许假设,那就不假设张学良一直不离开沈阳的情况了。不过在人数上达到将近1:5的局面时,在东北各地一呼即应,全民参战的事变后初期浪费这样一个机会,确实可惜。  因为无论怎么样,遭受不幸的永远是老百姓。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对不抵抗这件事十分遗憾。但我又不是愤青,不想谩骂谁,只能提醒自己以史为鉴了。
  张学良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何止出让东北一事  没有他的西安事变坐大了cp 中国何至于如此    真是好人不长命 祸害得享年
  作者:ken_gcn 回复日期: 15:41:32    
    张学良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何止出让东北一事    没有他的西安事变坐大了cp 中国何至于如此        真是好人不长命 祸害得享年  ========  张学良不抵抗是必然的,因为军队是军阀的资本,没有军队他还有什么话可以说?!当然你这条丧家犬只能红炮子穿心抛尸荒野!
发表我的一些浅见吧。   还是从北伐开始,北伐军有浓重的苏联参与的成分,这支部队要消灭北洋军阀,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个新的社会秩序。 作为满清遗传下来的北洋军阀,必然对苏联很仇视。 而强大的奉军,居然没打过北伐军的二流部队。   
反赤化的张作霖,自然忧心忡忡,认为中国文明要被苏联文明腐蚀了。他捕杀北京的中共李大钊等人,搜捕苏联大使馆。带着这个意识理念,张作霖准备退往关外,联合日本人一起对付北伐军和苏联。  
但是,精于情报的苏联,假装成日本特务,秘密炸死了张作霖。这对张学良也不能不是一个打击,境外的势力太强大了,自保都很难,只能投奔南京,起码在南京下,他还有些主动权(远交近攻)。张学良也许破坏了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合作计划,让日本人很不好过。 这个时候苏联逼张学良,日本逼张学良。张学良估计也大约知道苏联人炸死他老爸的,借口中东路事件,和苏联干一仗。想着收复了中东路,可以避免苏联侵入东北,也可以给日本一个交代。可惜遭遇惨败。  
中原大战,张学良决心投入蒋介石的阵营,因此获得了平津。平津税收很高,足够养活东北军的。不巧,1931年7月,假装投奔张学良的石友三,带领7万精悍的西北军,讨伐张学良!据说石友三这次行动,有日本人撑腰,并且还联合阎锡山 韩复榘响应等,不过后两者都没怎么行动。 为了无损少损的打败石友三,东北军必然调遣所有精锐南下。参考东北军将领的话:最后一根扫帚都拿出来了。  
注意到,这是1931年7月,尽管石友三垮的很快,但是离九一八,只有2个月了! 看到东北少主暗弱,那么觊觎东北的苏日作何感想?现在南京政府,和苏联断绝了关系,于是苏联更有野心占领东北缓冲区对抗日本了。 苏联搞田中奏折,黄姑屯事件,还不就是想拖着中日交恶,他们渔翁得利吗? 最大的威胁既然是苏联,那么让日本占据东北和苏联争斗,比把东北丢给苏联要好吧(谁会想到,日本利用东北,不仅防苏联,还进攻中国)。  
趁东北军主力开入关内,日本发起柳条湖事件,进攻沈阳。这么大的行动,东北军为何没有察觉? 东北军开始处死几名日本间谍,估计也知道日本要用兵了。日本用兵为了吞并东北,还是为了强迫张签订一个和约讹诈点好处,张也不能够把握吧。 如果日本为了全部吞并东北,张学良出兵去救沈阳,大军进入东北,日军突然出动海军陆战队,切断锦州和山海关,会给东北军卡脖子。若日本为了讹诈点好处,像日清战争和八国联军一般,那东北军采取的策略,也应当是不扩大事变。  
综合考虑,中东路输给苏军的东北军,有把握打赢日俄战争的赢家日军吗? 特别是大军精锐都投放到了平津,出关救援,也来不及了。而此时的日本外交使节,信誓旦旦的说日中不会发生大战,那么张学良就会认为日本是个讹诈性进攻了。 若不是讹诈,让日本控制东北,其前景也比苏联控制东北好的多。 与其说张学良在躲避日本人,不如说在躲避苏俄。
  从蒋介石和张学良在抗日战争的后期表现看,二人无论如何算不上是投降派,所以真不理解当初那个“不抵抗”政策        从蒋介石日记来看,蒋似乎觉得中国打日本应该尽量拖延开战的时间,让中国作更多的准备。        虽然东北军不战而退让人遗憾,但开战后中日正面对抗时,日本人总能以少胜多,中方往往付出数倍于日本的伤亡,却不能保证胜果。这是不是能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的确没有作好应战的准备?  --------------------------------------------------------  评论的好
  事后诸葛亮来看, 张应该打.  
   日本当时敢对一个主权国家侵略,因为中国的弱小和给了借口。这点也是张学良的错吧。  
还有我前面的评论,比如苏俄战死张作霖,大家能否来讨论下?
  朝三暮四,没有血性
  日死所有5mao娘
  奉系若不撤出东北,第一个笑的就是老头子!        那个时代,有实力才有政治地位,张公子怎肯拼上全部家底和日本人干一架?        关东军区区万人不足虑没错,但楼主你漏了最重要一点,日军在朝鲜有多少驻军?        驻朝日军一旦开进东北,别说张学良的奉系,就是老头子嫡系也一样玩完!        日本不是怕打不过张公子,只是怕“自损八百”的尴尬事。        张学良抵抗,世界格局也不会有变化!最多日本靖国社里多供奉几千牌位而已!    
老头子也不会为了东北给奉系一枪一炮的支援!
  依蒋公的头脑手段,从长征之中可以看出,借追剿红军消灭割据军阀!为了借日本人之手消除异己,绝不会下达不抵抗之命令的;此账算在蒋公身上应不公平!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舰打造怎么造飞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