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保创新项目目

不能读取jquery
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不能读取工具条
以“互联网 ”推动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推动&互联网科技&发展,创新我国科技发展模式。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GDP总量位居全球第二,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今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了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在全球141个经济体中,瑞士、英国、瑞典、荷兰和美国位居前5名,中国大陆位居第29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推动&互联网科技&发展,创新我国科技发展模式。  第一,以&互联网&推进科技信息公开。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科技重复研究开发、科技资金重复投入的问题,既浪费科技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又浪费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限的科技资金。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即一个科技工作人员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开展相关研究,一个科技主管部门不知道其他科技主管部门有没有对类似项目进行资助。  互联网是一个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连接器。例如,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基于互联网的科技项目信息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科技项目信息共享。科技主管部门在对某个科技工作人员的某个项目进行资助前,要先查询检索一下类似项目情况和该科技工作人员已获得资助情况,以免科技经费重复投入。对于政府财政投资的、非涉密的科技项目研究成果,要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公开。通过互联网公开的内容包括科技项目概况、研究报告、已发表的相关论文、实验或试验数据、研制的样品和样机情况等。  在科研领域,许多欧美国家掀起了一场&开放获取(OpenAccess)&运动,旨在向社会公众开放政府资助的科研成果。这些国家的政府认为,科研经费来自纳税人,科研成果应向纳税人开放。2013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发布行政命令要求由政府资助的研究应在其出版的一年内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涉及国家科学基金会、教育部、宇航局等15个单位。  今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全面实行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建立科技报告共享服务机制,将科技报告呈交和共享情况作为对项目承担单位后续支持的依据&。为此,应建立全国科技报告数据库,其中非涉密的科技报告应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公开。  通过互联网公开科技信息,不仅可以减少重复研发和科技资金重复投入,使科技工作者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可以促进科技开发单位和潜在用户的供需对接,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可以通过引入社会监督减少科技领域的其他一些不良现象,如科技项目暗箱操作带来的寻租、腐败问题,把他人科研成果据为己有、伪造实验数据或产品等不端行为。  第二,以&互联网&推进科技资源共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的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纳入平台管理,建立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制度和运行补助机制&。除了科研设施与仪器这种科技&物&的资源,科技资源还包括科技人才资源、科技资金资源、科技信息资源、自然资源等。  开展协同创新,使科技工作形成合力,就必须推进科技资源共享。而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关键是摸清家底,理清我国科技资源现状,消除科技资源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例如,建立全国科技人才数据库,把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纳入全国科技人才数据库,数据项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籍贯等基本信息,受教育经历、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联系方式等。整合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信息资源,建立科技数据库和科技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提供科技信息服务。  第三,以&互联网&推进科技模式创新。无论是一家企业、一所高校,还是一个科研机构,其拥有的科技人员数量总是有限的,科技人员的能力往往也是有限的。许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遇到过单凭自身单位的科技人员无法解决的科技难题。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兴起了一种新的模式&&互联网众筹。美国创新网站汇聚了全球30多万人,已经为世界500强企业解决了1700个顶尖技术难题。&如何准确预测太阳耀斑,让航天飞机避开不良天气&困扰了美国宇航局科学家30年。2010年,这项难题在该网站上发布。120天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名退休无线电工程师布鲁斯&克拉根提供了解决方案。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智慧在民间。在今年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集众智可以成大事,要充分发挥&中国智慧&的叠加效应,通过互联网把亿万大众的智慧激发出来。通过互联网众筹方式进行科技创新,可以使科技人才资源短缺的地区和单位实现对科技人才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带来的问题。  第四,推动&互联网知识产权&发展。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成果最重要的体现,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要用互联网思维做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  支持第三方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建设,消除知识产权所有者与潜在的知识产权购买者或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知识产权供需对接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利用互联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互联网公开知识产权执法案件信息,有效震慑侵权者。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用数据库、知识产权信用信息系统和知识产权信用信息网,对恶意侵犯知识产权的法人和自然人开展信用联合惩戒,提高他们违法的机会成本。推行网上办事,通过知识产权主管部门App让用户及时知道其专利申请受理情况、审查进度、审查结果等。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通过&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支持第三方建立知识产权服务App,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提供在线咨询、在线交易、在线点评等服务。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中国上海”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关于推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
我的图书馆
关于推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
武办发〔2015〕20号  各区委、区人民政府,警备区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局及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  《关于推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武汉市委办公厅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日&     关于推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实施意见  为落实《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促进“互联网+”产业化创新,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全面实施“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为抓手,推动全市创新主体大力开展跨界创新行动,不断拓展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把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互联网+”跨界创新服务体系,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发展,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发挥创新支撑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提升全要素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作用,引导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促进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服务化、高端化和服务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先行。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范标准、统筹协调和应用示范等方面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顶尖信息技术研发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支持有利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政策创新和先行先试,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合力推进“互联网+”产业创新的格局。  坚持改革突破、资源整合。坚持以改革创新释放发展红利和内需潜力,打破行业壁垒和利益藩篱,推动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无障碍流动,扩大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企业交流合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构建产业重组和资源配置新格局。  坚持开放共享、安全有序。大力营造开放包容和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将互联网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促进数据流动与共享,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牢牢把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作为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的辩证关系,完善互联网融合标准规范和地方性法规,强化网络安全管理、防护和信息及公民隐私保护。保护公平竞争,防止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加快形成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经济社会运行新模式和安全可信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三)发展目标  全面推进智慧制造,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与智慧商业、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建造,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环保,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智慧农业,智慧终端与智慧生活,互联网教育与文化传播,智慧旅游等11项“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硬件突破、智能装备推广、信息基础设施支撑、网络安全保障、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互联网人才培养与创业促进等7项跨界创新行动,着力完成2015年的11个重点项目(简称“11711行动计划”)。到2018年,实现互联网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不断发现和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带动全市产业整体向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发展,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创新工程  (一)智慧制造创新工程  1?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慧制造产业生态。以智慧工厂及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装备为发展方向,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整合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形成面向生产组织全过程的决策服务信息,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数据支撑。支持企业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实现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2?打造一批智慧制造产业集群。鼓励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建立智慧制造产业集群。重点打造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和专用机器人、专用轨道装备制造、激光加工设备、工程机械、智能电网设备、冶金成套设备等智慧制造产业集群,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  3?建立智慧制造云服务平台。实施企业“上云计划”,支持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构建网络化协同智慧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制造过程中的资源,为制造业上下游企业提供设计、配套协作、电子商务以及IT基础设施服务。推进智慧制造云服务,整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推进生产装备智慧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提高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撑。  4?建设国家级智慧制造产业园区。争取工信部及省里的支持,在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共建国家智慧制造产业园区,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到园区投资发展,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入园创业。  (二)互联网金融创新工程  1?鼓励企业开展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设立网络小额贷款、众筹、第三方支付、金融产品搜索、金融大数据分析、信用评价等互联网金融相关机构,为创业企业和早期科技成果项目提供金融服务。  2?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应用互联网拓展服务渠道和对象。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开发精准金融等创新金融产品,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建立多层次服务体系,开展公开、小额股权众筹融资等试点。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金融租赁业务。  3?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云平台建设。支持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平台,推动信用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武汉大数据交易所(平台),推动数据开放和流通,探索数据资产评估、确权和交易模式,探索数据资产证券化。  4?优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完善互联网金融配套服务,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机构兴办互联网金融企业孵化器,打造互联网金融集聚区和示范基地,建设以互联网金融为先导的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和华中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创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模式,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外溢效应。  (三)电子商务与智慧商业、智慧物流创新工程  1?大力发展垂直领域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围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工厂直达消费者、跨境产品定制、产能合作、对外投资项目等跨境跨区域电子商务创新。支持传统产业、行业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提供统一的平台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鼓励生产制造企业面向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支持设备制造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融资租赁服务。鼓励中小微企业扩大电子商务应用。支持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  2?推动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服务。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商业企业创新发展以用户需求和价值体验为核心的消费模式与商业模式,建立消费者画像数据库,推动量身定制提供精细化、个性化产品,支持商品众筹、社区团购、按需定制等模式发展,提升电子商务价值链,促进传统商业企业转型。  3?完善智慧物流配送调配体系。支持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智慧物流和仓储服务平台,建立深度感知智慧仓储系统,提升仓储物流自动化水平,提高货物物流对接效率。支持供应链金融、信用消费等融资消费模式和网订店取等快递送取模式创新。  4?建设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平台。鼓励科技服务业机构探索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知识产权、政策法律、标准制定、产品检测、资质认证、人才服务、管理咨询、项目孵化落地、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支持企业开展线上合同研发、研发众包、知识管理和运营、服务外包等合作,创新科技服务新模式。  (四)智慧城市建设与智慧建造创新工程  1?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取逻辑集中、物理分散方式,通过感知、分析、智能化响应等方法,整合政府数据资源,实现政府部门数据共享、流程优化、业务协同和适度开放,建设市政务云数据中心及市政务云服务平台、市民融合服务云平台、企业综合服务云平台、政府公开数据库和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科技服务、终身教育等多个应用领域的信息服务窗口,形成覆盖全市的“1(1个云数据中心)+3(3个云服务平台)+1(1个政府公开数据库)+N(多个信息服务窗口)”的大数据云服务模式,打通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开展社会治理互联网应用示范试点,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提升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  2?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建造领域的深度融合。支持建筑信息模型、建筑可视化、三维打印建造、模块化建筑等技术,在建筑方案设计、施工与监理、运行维护、能耗监控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支持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整合设计资源,建造个性化建筑。支持“智慧工地”建设,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保障施工安全,提高监管效率。支持企业为绿色园区和绿色建筑提供节能建材应用、可再生能源应用、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控制等智能管理。在道路、楼宇、社区、园区、校园建设中,大力推广半导体智慧照明控制、可见光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精准定位、泛在绿色网络控制协议国际标准等新技术应用。  3?加快智慧社区建设。鼓励企业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社区服务需求,构建网格化的信息采集、公众服务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提供无线通信、室内定位、深度摄像、增强现实等技术应用解决方案。支持安防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发展和推广图像精准识别等大数据分析服务技术,提升安防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企业在物业管理方面开展小区智慧网络、智慧安防、智慧物管、智慧商圈和智慧家庭管家服务。  4?构建智慧养老体系。统筹政府部门及市场机构的各类养老服务信息资源,搭建全市统一的养老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智慧养老机构分布地图应用项目。发展智慧养老机构,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新体系,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养老服务需求。  5?整合便民服务资源。积极推广基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建设电子市民中心,开展网上社保办理、个人社保权益查询、跨地区医保结算等应用,让市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整合社保卡、医疗卡、公积金卡、老年卡、武汉通卡等各种卡资源,实行“一卡通”,推动在身份识别、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商业支付等领域实现一卡通用、跨城联网。  (五)智慧交通创新工程  1?构建“互联网+交通”大数据框架机制。建立武汉市综合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推动运输服务产业基于“互联网+” 重构发展模式和生态圈再造,促进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打造面貌全新的城市交通运输服务升级版。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数据中心及其相配套的网络系统、运维系统、决策支持服务平台、日常监测与协调指挥平台、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一批发展模式领先、服务体系完善、集聚效应明显的交通大数据应用,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互联网+”服务运营公司,建成一批“互联网+”交通产业平台和示范项目,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产业链和方便市民出行的交通服务体系。  2?推进交通运输资源在线集成。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进一步加强对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交通运输设施运行状态与通行信息的采集,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互联互通,推广船联网、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感知体系。提高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等要素资源的在线化水平,全面支撑故障预警、运行维护以及调度智慧化。推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企业将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实时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行路线规划、网上购票、智慧停车等服务,规范发展网络约租车,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多种出行方式信息服务对接和一站式服务。加快完善汽车健康档案、维修诊断和服务质量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3?增强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共享,促进公共交通、汽车租赁、驾驶服务、停车管理等方面供需精准对接,提升车辆运输效率及公众出行便利程度。利用大数据平台挖掘分析人口迁徙规律、公众出行需求、枢纽客流规模、车辆船舶行驶特征等,为优化交通运输设施规划与建设、安全运行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决策提供支撑。利用互联网加强对交通运输违章违规行为的有效监管,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治理能力。  4?支持互联网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智慧车辆的研发、集成、生产和服务。支持本土企业车载智慧传感器、智慧终端、联网通信、汽车智慧操作系统等技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集成,加快交通设施智能化。推动发展智慧身份识别、智慧检测感知、智慧动力系统与电源管理等构成的智慧车辆和车联网生态体系。支持企业提供基于位置服务和车联网的车辆维修与安全保障、车况管理与远程诊断、车辆远程管理与监控、驾驶习惯保险、环保云检测等服务。  (六)智慧能源环保创新工程  1?建立智慧环境趋势预测与决策支持体系。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感知为先、传输为基、计算为要、管理为本,构建全市统一的环境保护云平台和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应用大数据分析,提升环保和水务部门的环境监管能力、应急指挥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  2?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支持企业利用遥感及地理信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开展污染源监测、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土壤监测、生态监测等服务创新,逐步实现政府与企业环保信息数据共享交换。建立对各类污染物、地理、人口、企业等环保数据集中管控和协同感知系统。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  3?打造绿色回收产业链。支持企业利用定位追踪、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智慧的垃圾收集、储运、处理、循环利用一体化,建立垃圾固废动态监测和电子废弃物动态管理体系,降低城市环卫服务成本。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碳排放权交易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服务。  4?拓展智慧水务应用。通过水源模拟、在线监测、实时感知、可视化等技术改造城市供排水系统,建设覆盖全市河道、湖泊和供排水设施的水务物联网,促进水厂智慧管理、节能降耗和水资源保护,实现全市166个湖泊自动远程监测和3D实景智慧管理。  (七)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创新工程  1?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建立第三方医学影像分析、数字病理分析、检验报告、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云平台,建立本市跨医院医疗数据交换标准和共享体系。支持开展影像诊断、会诊、监护指导、手术指导等远程医疗服务,开展医疗咨询和转诊在线服务,实现患者院外分诊和跨地域医疗转诊。支持利用移动医疗方式在社区、养老机构内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引导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开展面向新城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  2?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整合。支持企业提供基于大数据的云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包含生理和医学参数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展面向家庭和社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监测。利用智慧终端提供医疗预防、健康咨询和数据服务,建设居民健康数据库。建设药品和医疗器械电子商务与物流平台,通过医药产品需求在线动态匹配,提高医药流通环节效率。建立基于生物信息学的重大疾病致病基因数据库,开展重大疾病预防、流行病监测、个性化医疗,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3?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支持医疗机构在医疗信息化基础上,加强医院智慧管理系统、智慧手术室、诊疗全流程电子病历、便携式数字化健康设备与信息平台建设及应用,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推行网上挂号、一卡就诊、移动就诊、在线医患交流等健康服务,推动医疗大数据和医政决策信息平台建设。  (八)智慧农业创新工程  1?构建“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建立市“互联网+农业生产服务”云平台,推动遥感、无人机、无线通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在农作物监测、产量评估、资源调查、安全追溯、灾害监测及损失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支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创新产销模式,展示农业科技信息和成果,衔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推进农业生产流通方式变革和农村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农民权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值空间。  2?提升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水平。支持利用互联网和传感技术快速获取动植物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土壤养分与耕地质量变化、气候变化等信息,建立各种环境条件下农牧业产品生长模型。支持企业开展农业信息传感设备研制和智慧农业系统集成,探索生产型、节水型、循环型智慧农业模式。加强农机智慧控制系统和农业机器人研制,突破农田精准作业瓶颈技术,提高农业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利用生物信息学研发植物和畜禽分子育种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3?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建立农业生产、农产品供求信息和物流、农机租赁服务等平台。支持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鲜活农产品产地直达超市和生鲜电商模式,推动农产品电子标识及物流网络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农业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发展。  4?建设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环节的推广应用,不断扩大覆盖面,加快实现全市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九)智慧终端与智慧生活创新工程  1?推进智慧终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加快智慧终端核心技术突破,支持企业围绕“互联网+”生活方式转变,开展移动终端芯片、智慧传感器、智慧终端与可穿戴设备操作系统、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跨网互联、无人系统、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标准创新,建设“中国?光谷”智慧终端产业园,打造完整的智慧终端产品产业链。  2?拓展智慧应用领域。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体验经济、社区经济、共享经济,推动房地产、建筑、装潢装饰、家电、家居用品、汽车驾驶等领域,应用环境感知、智慧路由、互联网电视、体感交互、家居机器人、智慧安防等新技术和新产品。优化用户体验,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差异化细分市场需求分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智慧应用体验和效率,创造新的消费空间,促进智慧终端、可穿戴设备和新型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  3?创新智慧生活服务业态。推动消费电子、健康监测、社交网络、生活娱乐等领域开展与互联网相融合的业态创新,促进生活服务业与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酒店业、餐饮业、影院及文化旅游机构线上化营销和服务,推动企业构建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的智慧服务新生态,提升公众生活品质。  (十)互联网教育与文化传播创新工程  1?推动“互联网+”教育创新发展。支持中小学、社会化教育机构开展智慧课堂、智慧书包、线上教学、移动学习等教育服务,建设覆盖全市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与国家教育云有效衔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高网络课堂、网络教学评估、师生家长在线互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教育应用和增值服务水平。支持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高水平在线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课程资源共享、学校学分互认、师资互动合作和教学成效分析等教育模式创新。鼓励学校和教育机构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支持个性化教育服务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教育产品、服务类企业落户我市,形成智慧教育服务产业集群。  2?创新“互联网+”传媒融合发展。支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内容生产、集成和服务平台建设,丰富图书、数字出版、音视频、影视剧、动漫游戏等正版数字内容平台产品。推动新媒体、自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促进网台互补、网报(刊)联动、个性化出版,创新媒体服务模式,促进正能量文化内容传播。  3?提升网络制作技术水平。支持企业开展三维渲染、影视剧后期制作、视频制播、演艺视效等技术和解决方案应用,搭建三维视效和渲染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原创网络游戏研发、运营和海外服务,支持健康游戏内容创意、游戏与文学影视互动、游戏周边、三维网络教育游戏等业态发展创新。  4?发展智慧文化产业。支持利用互联网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传统文化产品、文学作品、文化活动与现代生活结合的线上推广平台,提升文化消费的精品化水平。创新文化商业模式,支持文艺生产和演出活动众筹定制方式,支持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消费、智慧会展等互联网应用和活动。  (十一)智慧旅游创新工程  1?建设覆盖全互联网的智慧旅游信息云数据中心。通过门户网站、移动终端、智能导览仪、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站、呼叫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等多种渠道,发展旅游移动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普及电子门票、在线支付和电子消费卡等旅游消费模式,提供旅游咨询、预定、购买、体验、售后等“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网上服务。  2?推进景区智慧标准化建设。促进景区电子门票、客流监控、指挥调度、导览讲解、人流疏导等系统的应用推广,实现对景区全面、透彻、及时感知和可视化管理。  3?创新“互联网+”旅游产业发展业态。支持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与景区合作,利用地理空间信息、大数据、云计算、三维摄影等技术建立网络平台,全方位展示旅游景区景点,为游客提供虚拟旅游体验、在线购物、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综合性配套服务。加强移动互联网在旅游娱乐消费等领域的集成融合应用,发展微博、微信等旅游新媒体服务,促进旅游服务模式和业态创新。  三、跨界行动  (一)技术创新硬件突破行动  围绕做实产业基础,加大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项、基金等)的力度,着力突破核心芯片、高端服务器、高端存储设备、数据库和中间件等产业薄弱环节的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云操作系统、工业控制实时操作系统、智慧终端操作系统的研发、应用和成果孵化。推动开发高端传感器、工控系统、人机交互等软硬件基础产品,大力提升企业在产业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方面的研发创新能力。运用互联网理念,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高效整合的技术产业集群,推进互联网与工业网络、行业网络融合技术与应用的研发和标准化。支持企业、产业技术联盟创制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构建专利池,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与标准、科技咨询等服务平台。  (二)智慧装备推广行动  抢抓国家实施重点领域重大智慧制造和智慧装备应用推广战略的机遇,发挥中央在汉企业和高校院所在智慧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推进智慧数控成套设备和系统、高档数控机床、智慧测控装置、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自主研发、推广应用和升级换代,加快科研技术成果转化和孵化,突破装备智慧化瓶颈。支持服务业自动化装备推广应用,催生新的产业热点。  (三)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行动  围绕巩固网络基础,加快实施“宽带武汉”、无线城市战略,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与工业网络部署和集成融合发展,提升网络部署、应用和服务支撑能力。不断提高4G/LTE+WiFi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和物联网、车联网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全市重点区域公益免费WiFi的全覆盖和统一运营管理。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和规模化应用,建设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云平台和管线综合数据库、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云平台。大力支持软件定义网络等下一代智慧网络发展,推动互联网跨界融合相关信息数据和网络标准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试点示范及相关政策扶持。  (四)网络安全保障行动  围绕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各类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网络安全标准的要求,构建城市网络安全综合保障体系。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保障“互联网+”关键领域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提升本地互联网安全管理、态势感知和风险防范能力。探索建立以行政评议和第三方评估为基础的数据安全流动认证体系,完善数据流动管理制度,引导大数据安全可控和有序发展,确保数据安全。  (五)新模式新业态培育行动  顺应互联网经济发展,支持企业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和商务服务模式,发展流量经济、粉丝经济、注意力经济、消费分享、数据交易等互联网经济新形态。加快“光谷云村”大数据产业孵化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面向全球的技术资源合作、在线科技服务、创新众筹等活动,促进智慧设计、众创研发、协同制造、资金众筹、网络化实时服务等产业组织模式创新。支持武汉数控工程系统信息云数据中心建设,创新制造业服务商务模式,促进装备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智慧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生产装备联网和智慧管控,促进人机智慧交互、柔性敏捷生产、网络分布制造等生产模式创新。支持轻资产行业互联网经营管理创新,推动标准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大力培育线上到线下等新业态,支持产业平台化发展和小微化迭代创新。  (六)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  以武汉地区现有全国领先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势为抓手,从基地、技术、企业、数据资源、应用平台五个环节入手,深度整合挖掘我市信息技术优势和数据资源价值,加快构建“2(2个大数据产业园区)+8(8个云数据中心)+N(多个大数据应用和交易平台)”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支持开展云计算、超级计算示范应用,建立武汉市超级计算机中心,突破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技术。实施企业“上云计划”,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企业生态系统。到2018年,全市实现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产值规模突破千亿元,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七)互联网人才培养与创业促进行动  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各类人员特别是企业高管的互联网应用能力培训,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办学,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和院校对接机制。支持企业在院校建立“互联网+”研发机构和实验中心,推动企业、高校院所及各类投资、孵化、咨询机构围绕“互联网+”产业培育互联网创新人才。支持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建设开放式创新创业生态圈,整合互联网资源和行业资源,以产权和资本为纽带聚合创业团队。积极发展有助于“互联网+”产业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创新型信贷金融服务、创新型孵化服务和创新创业文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在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建立“敢于试错、包容创新”的容错机制,促进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建立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  四、2015年的重点项目  (一)全市重点区域政府公益免费WiFi全覆盖  采用专业企业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建设运营武汉市公益免费WiFi管理系统。2015年完成1000个公共场所热点建设,实现全市主要公共区域公益免费WiFi全覆盖,无线宽带网络接入带宽不低于20M,覆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为全民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网络基础环境。  (二)建设市政务云(数据)中心  利用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之家)软硬件资源和市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由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应用支撑平台和应用系统构成的市政务云(数据)中心,打通政府办事环节,突破资源共享瓶颈,用“数据跑路”代替市民跑腿,为打造智慧型服务政府提供全面支撑。  (三)成立大数据交易所(中心)  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和具有大数据开发技术、数据交易产品的互联网企业,按照市场模式,组建“长江大数据交易所”和“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构建数据“洼地”,抢占互联网高端行业制高点。  (四)电子市民中心上线运行  利用汉口银行数据中心现有机房、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整合政府机构所有能以电子方式提供的服务和数据,建立电子市民中心,为每个有需求的市民提供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专属虚拟电子空间。通过“多个机构,一个入口”,为市民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时效性和高度交互性的服务,使市民能够通过手机、PC、电视和自助终端等多种渠道,随时、随地、随需查询医疗保健、商务、信用、家庭、住房、交通、法律法规、招聘等个人信息,自动获取政府推送的各种信息服务。  (五)实行市民“一卡通”  以社保卡为身份识别和个人信息载体,推动医疗卡、工会卡、老年卡、旅游卡、公交卡、公积金卡等系统后台相互关联,实现一张实名卡直达各类政务服务,构建全市网上网下相结合的“一张实名卡+一个虚拟账户”的市民“一卡通”体系。  (六)打造智慧示范小区  根据中高端商业地产、住宅小区、高科技产业园区等不同功能定位,由各区(开发区、功能区)和市属重点地产开发企业集团选择已建或在建项目、社区,集成各类国际国内领先的互联网创新产品和服务,围绕社区运行智能化、服务管理精细化、生活便捷化等目标,创新建设运营模式,打造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互联网“智慧小区”样板,提供直观、集约、智慧的商业、生活和科技园区应用概念、服务功能和未来体验。  (七)推广“智慧工地”应用  针对我市当前正处于城市建设高峰期的现状,采取“政府主导+行业推广+企业推进”的方式,复制推广江岸区“智慧工地”试点示范应用。通过在工地现场布设视频头、射频识别等感知设备,采用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建筑施工物联网,实时将图像、粉尘、噪音、塔吊运行、人员出入和管理等工地重要信息传输到监管平台,并具备预警和应急处置功能,实行建设、安监、城管、环保、消防等多部门全方位协同监管,有效支撑安全生产,降低监管成本。  (八)搭建智慧湖泊综合管理平台  依托武汉市政务外网数字地图和大数据技术,综合无人机、卫星遥感等空间地理数据,与规划、公安、水文、气象等多部门共享数据,建设具备政务办公、实时监测、业务管理、信息交流、基础数据查询等综合管理服务功能的智慧湖泊管理平台,实现全市湖泊管理“三个一”(一个云平台、一个基础数据库、一张图),自动远程监测166个湖泊和3D实景智能化管理。  (九)建设智慧交通诱导系统  以公众便利出行需求为导向、互联网企业投资为主体、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为目标,消除政府与企业数据共享障碍,整合政府和企业现有可开放的交通数据资源,深入开展数据挖掘和再利用,运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APP应用,提供覆盖全市的智慧交通诱导服务,便利市民出行。开展“武广商圈”智慧停车场和智慧停车诱导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十)实施企业“上云计划”  发挥我市基础网络运营商的优势和积极性,聚合全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云服务需求,建设逻辑集中、云网互动、绿色节能、安全可靠的新一代企业云数据中心,促进企业上云发展,形成“互联网+”产业集聚效应,带动新一轮城市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建设武汉集成电路IP交易中心  以在国内领先的武汉芯动科技公司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交易团队为基础,整合武汉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和制造优势,打造国内唯一的集成电路IP交易中心。建立服务全国、辐射全球,包括线上线下两部分组成的IP交易服务平台,促进我市集成电路技术、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赶超世界水平。  五、保障措施和推进机制  (一)建立协调发展和推进机制  成立市推进“互联网+”行动委员会,形成强力推进“互联网+”的领导体制。行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办公,统筹协调服务全市“互联网+”产业创新需求,整合资源,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推进“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工作机制。  (二)加大改革试点力度  以必须颠覆式改革、必须尽快改革的勇气,加快研究制定“互联网+”产业创新政策,积极开展跨界融合创新试点示范,推进“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发展,破除新兴行业产业准入、要素引进、市场监管、区域壁垒等障碍,打造“互联网+”生态体系。  (三)完善信用支撑体系  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加强信用记录、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在线披露和共享,打破信用信息孤岛,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平台无缝对接,为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企业网上身份认证等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积累的信用数据,对现有征信体系和评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强制度建设  针对互联网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新特点,调整和完善不适应“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规定,加快制定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等方面制度。进一步加大反垄断法执行力度,严格查处信息领域企业垄断行为,营造互联网公平竞争环境。  (五)集聚全球顶尖跨界创新资源  支持武汉地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国内外掌握信息基础技术、融合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的领军科学家、领军企业家、优秀留学生等到武汉发展,大力集聚互联网顶尖人才。鼓励高校建立交叉学科与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吸引海外高层次研究人员开展学术和产业研究合作。着力引进海内外互联网融合创新型企业和技术项目入驻武汉。推动企业开展融合创新技术的并购、引进和合作,通过消化吸收、技术整合与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六)组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投融资平台  整合全市信息化建设资金,引导社会投资,成立市“互联网+”产业创新基金和投融资平台。支持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重大合作项目和跨区域跨国投资并购,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和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加速产业融合,促进协同创新,催生各具特色的互联网经济新业态。  (七)开展跨界融合创新重大应用示范  围绕融合技术、创新应用和各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支持本市企业与全球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共建融合创新平台。加大对各行业融合创新的研发支持,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重大示范应用,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各行业龙头企业和互联网领军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创新技术服务和人才、技术、资本、创业孵化平台,提升互联网服务我市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  (八)加大跨界融合创新宣传力度  深入研究互联网融合创新产业发展趋势,不断总结典型案例,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创新企业、重大合作项目、代表人物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的宣传展示,营造全社会鼓励融合创新的良好氛围。支持举办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的互联网融合创新论坛、大数据产业高峰论坛、智慧硬件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抢占“互联网+”高端话语权,推动企业之间围绕创新创业开展广泛交流,努力形成全市支持“互联网+”产业创新的思想共识和舆论氛围。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互联网创新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