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圣经中圣经马太福音全文讲解和马可福音都讲了耶酥受难的事

您当前的位置: >
> 马可福音
14:10|查看:1555|评论:0|字体:
《》(语:τὸ κατὰ Μᾶρκον εὐαγγέλιον,汉译作《马尔谷福音》)是《》中记录道活动的之一。是一本面向外邦人的福音书。在《》全书中它是第41本书,为对观福音书之一。概论马可福音可能是现存新约圣经四福音书中,存在年代最早的,这个理论被称为马可居先说。关于作者在客西马尼园被捕,而四散奔逃时,“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随耶稣。”民衆企图把他也拿住,“他却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一般人相信这个少年就是马可。使徒行传把他称为“约翰(别名马可)”(引文摘自《中文圣经新译本》)。他可能来自耶路撒冷一个富裕的家庭,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的房屋和仆婢。他的母亲马也是个,早期会衆曾以她的住宅作为聚会地方。彼得蒙拯救出监之后,迳自前往马可家里,他发觉弟兄们正在那里聚集。来自塞浦路斯的利未人巴拿巴是个海外传道员,他是马可的表兄。巴拿巴与保罗把赈济饥荒的捐款送到耶路撒冷时,马可得以结识保罗。在会衆中与其他徒的交往以及与外来热心服事者的接触无疑使马可渴望加入海外传道服务。因此,马可在保罗和巴拿巴作第一次海外传道时与之偕行作他们的助手。不过,为了某些原因,马可在旁非利亚的别加离开他们,自行返回耶路撒冷。)是故,保罗在启程作第二次海外传道旅行时拒絶带马可同行,结果保罗与巴拿巴分道扬镳。保罗与西伴同行,巴拿巴则带着表弟马可乘船往塞浦路斯去。马可证明自己在服事职务方面胜任愉快,不但成为巴拿巴的良助,后来也是使徒彼得和保罗的得力助手。保罗在罗马(约公元60-61年)第一次被囚时,马可与他在一起。(《腓利门书》第1节至第24节参)后来我们获知马可于公元62和64年之间在巴比伦与彼得一起。(彼得前书5:13)保罗很可能在公元65年再度在罗马被囚,他在写给提摩太的信中嘱咐后者把马可带来,説:“因为他在服事方面对我有帮助。”这是圣经记载最后一次提及马可的地方。资料来源福音书最短的一本据称是马可写的。马可是耶稣的众使徒的同工,他献出一生致力于宣扬福音的工作。但马可并不是12使徒之一,也不是耶稣的直接同伴。据帕皮亚、奥利金、德尔图良(Tertullian)等人留下的最早传说,马可福音的资料来源是彼得,而马可与彼得曾是亲密的友伴(彼得称马可为“我的儿子”。),因此他的这个详细资料来源,使他能够对耶稣的服事职务作出生动的记载。马可所记载的事,彼得差不多全是目击见证人,因此马可能够从彼得获知其他福音书所无的生动细节。例如,马可説西庇太有“雇工”为他工作,长大痳疯的人恳求耶稣时“向他跪下”,被鬼附着的人“用石头砍自己”,耶稣在橄榄山上“对圣殿而坐”时讲出关于‘人子带着大能力、大荣耀来临’的预言。彼得本身是个感情强烈的人,因此能够了解耶稣的感受和情绪,然后向马可描述出来。因此马可多次记录耶稣的感受和反应;例如,“耶稣怒目周围看他们,忧愁他们的心刚硬,”他“望天叹息”,“耶稣心里深深地叹息”等。马可描述耶稣对富有的青年官长所怀的感情,説耶稣“爱他”。他的记载提及耶稣非但让小孩子站在门徒当中,而且“抱起他来”,在另一个场合他也“抱着小孩子”。这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对观福音书中,《》与《》都将马可福音当成写作资料来引用。现代圣经学者,多数赞同马可居先说与双源假说,认为马可福音是现存四福音书中最早的,它可能在西元70年,第一次犹太复国战争,罗马人攻陷耶路撒冷时就已经存在。它可能来自领导的耶路撒冷,在立场上,接近犹太。主要特点文笔特点马可的文体把彼得的若干特性表露无遗,例如性情冲动、态度活泼、精力旺盛、朝气蓬勃、措辞生动等。他在叙事方面仿佛急不可待一般。例如,“立即”一词曾屡次出现,以绘影绘声的方式把故事説下去。虽然马可有机会读到马太福音,而且他所记录的内容只有百分之七是其他福音书所没有提及的,因此有人认为马可福音只是把马太福音缩写而加上若干特殊细节。马太把耶稣描绘为应许的和君王,马可却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耶稣的一生和工作。他把耶稣描绘为施行奇迹的儿子,是得胜的救主。马可着重基督的活动过于他的演讲和教训。他只报道了耶稣一小部分比喻和一个较长的演讲,对宝训甚至完全没有提及。由于这缘故,虽然马可福音所报道的耶稣的活动并不少于其他福音书,这本书的篇幅却较短。马可至少特别提及过19个奇迹。写作对象马太的福音是特别为犹太人写的,马可的写作对象则可能主要是罗马人。因为这本福音只有在报道与律法有关的谈话时才提及律法,耶稣的家谱也略而不提。例如以下几点:对犹太人的各种习俗和主张加以解释,因为它们可能是非犹太读者所不熟悉的。将阿拉米语的词句翻译过来。提及巴勒斯坦的地名和时也附以解释。説明犹太人的钱币相当于罗马的币值多少。比其他福音的执笔者更常使用拉丁词语,例如speculator(护卫兵),praetorium(衙门)和centurio(百夫长)等。写作地点和地位马可福音主要是为罗马人写的,他写作的地方有可能是在罗马。最早期的传説和福音的内容均指出,马可在使徒保罗第一次或第二次被囚于罗马期间(公元60-65年)写成这本书。在那几年当中,马可至少曾一次,更可能曾两次,在罗马。第二和第三世纪的所有知名权威人士都证实马可是这本福音的执笔者。到第二世纪中期,这本福音已在基督徒当中流传颇广了。希腊文圣经的所有早期书目都含有马可福音,从而证实了它的正典地位。可是,有时附加在第16章第8节以后的长结语或短结语却不是真确的。它们在大多数古抄本——例如西奈抄本和梵蒂冈抄本第1209号——中均付之阙如。第四世纪的学者,如优西比乌斯和哲罗姆,均同意真确的记录以“她们害怕”这句话作为结束。其他两个结语可能是有人为了使福音书的突然结束看来平顺一点而加上去的。与其它福音的参照马可福音与其他福音书和谐一致,而且与整本圣经也协调,由此可见马可的记载是准确的。此外,马可再三表明耶稣是个有权威的人物,不但在所説的话方面,而且在击退撒但和鬼灵、医治疾病甚至克服方面亦然。因此马可开门见山地介绍他的福音説:“耶稣基督[好消息]的起头。”耶稣的来临与服事职务的确是“好消息”,因此研读马可的福音必然对所有读者大有造益。马可所描述的各事发生于公元29年春季至公元33年春季之间。主要内容耶稣受浸及受试探(覆盖马可福音1:1-13)马可以报道施浸者约翰的出现作为好消息的开始。约翰乃是圣经预告要来的使者,奉派前来宣布説:“当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论到将要来临的那位,施浸者説,‘他的能力比我更大。’这位要用而非用水为人施浸。接着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到,约翰便为他施浸。圣灵像鸽子一样降在耶稣身上,天上有声音发出,説:“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耶稣在旷野受撒但试探,有天使前来服事他。这些一连串的事件都包含在马可福音起头的13节之内。耶稣在加利利展开服事职务(覆盖马可福音1:14-6:6)约翰被拘禁之后,耶稣在加利利继续传扬上帝的好消息。他的信息有如暮鼓晨钟一般。“时候到了,上帝的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相信“好消息”。”他呼召西门、安得烈、雅各和约翰放弃打渔生活成为他的门徒。他在开始在迦百农的会堂里教人。衆人对他的教训大感惊奇,因为他的教训“正像有权柄的人,不像文士”。身为“上帝的圣者”,他表明自己所操的权柄,从一个被鬼附着的人身上赶出污鬼,医好了西门的岳母的热病。消息像野火一般传开,到了晚上,“合城的人”都聚集在西门的门前。耶稣医好了患各样病症的人,又赶出许多鬼灵。耶稣宣布自己的任务,説:‘我来是要传道。’他在加利利全境各地传道,无论他到哪里去,他都为人赶鬼治病,包括医好一个大痳疯患者和一个瘫子。耶稣向瘫子説:“你的罪赦了。”当时有几个文士在场,心里议论説,‘这是亵渎的。除了上帝以外,谁能赦罪呢?’耶稣看出他们的想法;于是,为了证明“人子有赦罪的权柄”,就叫那瘫子起来回家去。衆人都归荣耀与上帝。后来收税官利未(马太)成为耶稣的跟从者,耶稣便告诉文士説:“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他表示自己是“安息日的主”。耶稣接着选立了12位使徒。他的亲属试图反对他,接着有些文士从耶路撒冷下来,指控他靠着鬼王赶鬼。耶稣反问他们:“撒但怎能赶出撒但呢?”他警告他们説:“凡亵渎圣灵的,却永不得赦免,乃要担当永远的罪。”在谈论之际,耶稣的母亲和弟弟来到找他,他有感而发地説:“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耶稣开始用比喻教导人认识“上帝国的奥秘”。他讲述撒种者所撒的种子落在各种土地上(比喻各种不同的听道者)以及把灯放在灯台上发出光来。在另一个比喻中,耶稣説上帝的王国好像人把种撒在地上:“地生五谷是出于自然的: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他又设了芥菜种的比喻,种子虽然最小,长起来的大枝却可以成荫。与门徒渡过加利利海时,耶稣神奇地使狂风巨浪平息。他对海説:“住了吧!静了吧!”风浪便立时平静下来。他们来到格拉森人的地方,耶稣从一个男子身上赶出一“群”鬼灵,并容许鬼灵进入约2000只猪里,那群猪便闯下山崖,掉在海里淹死了。此后,耶稣乘船回到海那边去。一个患了12年血漏病屡医罔效的女人,只摸一下耶稣的外衣就痊愈了。耶稣到睚鲁家里使他那12岁的女儿从死里过来。可是,耶稣本乡的人却对他的权柄表示怀疑。他诧异他们的不信,于是“往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在加利利扩大服事职务(覆盖马可福音6:7-9:50)耶稣授予12使徒所需的训示和权柄,把他们两人一队地派出去传道、教人、治病和赶鬼。耶稣声名大著,有些人以为他便是从死里复活了的施浸者约翰。这个可能性使希律十分担忧,因为他曾在生日宴会上叫人把约翰斩了。衆使徒回来后将所做的一切事和传道活动告诉耶稣。一大群人跟着耶稣来到加利利,他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他也仁慈地供应物质粮食,只用五块饼两条鱼就喂饱了5000人。不久之后,门徒在乘船前往伯赛大途中饱受风浪颠簸之苦,耶稣却在海面上步行到他们那里去,并把风浪平息了。衆门徒看见都“十分惊奇”。在革尼撒勒地方,耶稣与几个从耶路撒冷前来的文士和法利赛人辩论关于不洗手便吃饭的问题,他谴责他们‘离弃上帝的诫命,拘守人的传统’。他説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意即从心里发出的“恶念”,才能污秽人。耶稣往泰尔、西顿境内去,为一个外邦人行了奇迹,从一个叙利亚腓尼基族妇人的女儿身上赶出了鬼灵。回到加利利之后,耶稣再次对跟随他的群衆表现怜悯,并且以七个饼和几条小鱼喂饱了4000人。他警告门徒要提防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但他们当时却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后来耶稣又行了一个奇迹——在伯赛大医好一个瞎子。在前往凯撒利亚·腓立比村庄的路上,彼得在讨论中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表明耶稣便是“基督”,但后来耶稣谈及人子将要受苦和死亡时,彼得却大加反对。因此耶稣责备他説:“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上帝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耶稣劝谕衆门徒要为了好消息的缘故继续跟从他;他们若把他当作可耻,他在他父的荣耀里来临时也要把他们当作可耻。六日之后,彼得、雅各、约翰有特权在一个高山上看见“上帝的国大有能力临到”;当时他们目击耶稣在荣光中改变形貌。在此之后,耶稣再次施行奇迹,将一个哑巴鬼从一个男孩身上赶出。耶稣第二次预告他将要受苦和死亡。他劝门徒不要让任何东西阻碍他们进入永生。你的手使你跌倒吗?就把它砍下来!你的脚使你跌倒吗?把它砍下来!你的眼使你失足吗?去掉它!缺了肢体进入上帝的王国强如保全整个身体,但却被投入里。在比利亚的服事职务(覆盖马可福音10:1-52)耶稣来到犹太边境,‘渡过约旦河’(进入比利亚)。法利赛人就离婚问题向他质疑,耶稣便利用这机会阐明上帝在婚姻方面所定的敬虔原则。一个富家青年问耶稣怎样行才能获得永生,但他发觉他必须变卖産业,跟从耶稣,才能积聚财宝在天上,就忧忧愁愁地走了。耶稣告诉门徒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他鼓励那些为了好消息的缘故舍弃一切的人,应许他们“今世[必]得百倍,……并且要受逼迫,在[将临的事物制度中]必得永生”。耶稣和12使徒前往耶路撒冷。耶稣第三次告诉门徒他行将受难和复活。他问他们能否喝他正在喝的杯,然后告诉他们説:“谁愿为首,就必作衆人的仆人。”在出耶利哥城的时候,一个讨饭的瞎子在路旁喊叫説:“的子孙耶稣啊!可怜我吧!”耶稣使那瞎子复明——这是马可所载的耶稣最后一个治病奇迹。耶稣在耶路撒冷城中及近郊(覆盖马可福音11:1-15:47)事态发展得很迅速,耶稣骑着驴驹子进入耶路撒冷,民衆欢呼迎接他为王。翌日,他将圣殿加以洁净。祭司长和文士害怕耶稣,便设法要将他杀死。他们质问他:“你仗着什么权柄做这些事?”耶稣机巧地反问他们,并对他们设了个有关葡萄园的园户悍然把承受産业的园主儿子杀了的比喻。他们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説的,于是离开他。次日,他们派几个法利赛人以纳税的问题试图陷害耶稣。耶稣叫人拿一个银钱(第那流)来,问道:“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答道:“是凯撒的。”耶稣于是説:“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难怪他们对他表示惊奇!现在,不相信复活的撒都该人也提出问题想难倒耶稣:‘一个妇人若相继有七个丈夫,到复活的时候,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耶稣立刻回答説,复活的人“像天上的使者一样”不娶也不嫁。一个文士问道:“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呢?”耶稣回答説:“第一要紧的就是説:‘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的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耶和华]——你的上帝。’其次就是説:‘要爱人如己。’”在此之后,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了。作为完美的导师,耶稣的权威得以确立起来。民衆很喜欢听他説话,耶稣警告他们要提防傲慢自大的文士。后来他对门徒称赞穷寡妇,説她投入圣殿库里的两个小钱比其他所有人所捐的更多,因为她“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耶稣在橄榄山上面对圣殿而坐,私下把这些事的末期“标记”(引文摘自《圣经新世界译本》)告诉四个门徒。(这是马可所记录的惟一悠长演讲,内容与马太福音第24、25章相若。)演讲以耶稣以下的劝告作为结束:“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我对你们所説的话,也是对衆人説:要警醒!”在附近的伯大尼,一个妇人以极贵重的香油膏耶稣。有人抗议这是浪费之举,但耶稣説她所做的是一件美事,是为安葬他而作的准备。在指定的时候,耶稣和12位使徒在城里聚集起来守。他指出卖主的人是谁,然后为忠心的门徒设立纪念的晚餐。结束之后,他们前往橄榄山去。耶稣在路上向他们透露,他们都要跌倒。彼得声称:‘我絶不会跌倒。’但耶稣对他説:“今天夜里,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们来到一个名叫客西马尼的地方,耶稣步开一旁,并嘱咐门徒要保持警醒。他在祷告的高潮对天父説:“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耶稣三次回到门徒那里,三次都发觉他们睡着了;他不禁对他们説:“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但时候到了,出卖耶稣的人来了。犹大行上前与耶稣亲嘴。这是通知祭司长的武装仆人下手捉拿耶稣的暗号。他们把耶稣带到大祭司那里,有许多假见证上前诬告他,但他们的证言却各不相合。耶稣保持缄默。最后,大祭司问他:“你是那受人称颂者的儿子基督吗?”耶稣説:“我是。”大祭司喊道:‘他説了亵渎的话!’他们一致决定他犯了该死的罪。《马可福音》第14章第61节至第64节参,引文来自《圣经新译本》在下边的院子里,彼得一连三次不认耶稣。这时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稣对他所説的话,就忍不住痛哭起来。一到早晨,全公会的人经过商议之后把耶稣解到彼拉多那里去。彼拉多很快便看出耶稣不是个罪犯,于是试图设法释放他。可是,受祭司长所煽动的暴民却不肯罢休,彼拉多终于把耶稣交出来让人钉在柱上。他们把耶稣带到各各他(即“髑髅地”),将他钉在柱上,上面写着他的罪状:“犹太人的王”。经过的行人辱骂他説:“他救了别人,[却]不能救自己。”到午间(第六个时辰)全地陷于一片黑暗,直到下午三时。耶稣大声喊叫説:“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随即断了气。一位军官看见这些事,就説:“这人真是上帝的儿子!”亚利马太的是公会的成员,但却相信上帝的王国;他去见彼拉多,求后者把耶稣的身体交给他,安葬在一个从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耶稣死后所发生的事(覆盖马可福音16:1-8)周中的第一日的清早,三个女人来到坟墓那里。她们吃惊地看见墓门的石头已经滚开了。有“一个少年人”坐在墓穴里,告诉她们耶稣已经复活了。他不在这里,因为他已在她们以先前往加利利去。她们从坟墓跑出来,吓得浑身发抖。基督观点呼应的预言借着以生动的笔触描述耶稣基督,马可福音使所有读者看出希伯来文圣经中许多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已获得应验。从开头所引述的“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至耶稣在苦刑柱上痛苦地喊道,“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可叙述耶稣热心执行服事职务的记录均与希伯来文圣经的预言协调一致。此外,耶稣所施行的奇迹异能、他那对人大有造益的教训、他那无懈可击的论据、他对耶和华的话语和灵的全心信赖、他对羊群的温柔牧养——这一切均证明他便是操有大权的上帝儿子。他教训人“正像有权柄的人”,因为他操有来自耶和华的权柄。他强调要‘宣扬上帝的好消息’,告诉人‘上帝的王国近了’。这是他在地上的主要工作。耶稣传道主题耶稣对衆门徒説:‘上帝王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马可使用‘上帝的王国’一词共14次之多,并且为那些希望藉耶稣基督的王国得永生的人定下许多指导性的原则。耶稣宣布説:“因为,凡要救自己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他们必须排除一切阻止人得永生的障碍:“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只眼进入上帝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耶稣进一步宣布:“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上帝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又説:“有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地难哪!”他説人若看出遵守两条大诫命比一切燔祭和各样祭祀好得多,就“离上帝的国不远了”。马可福音所记载的这一切有关的教训含有很多可以应用在基督徒生活上的良好忠告。并且许多重要的教导和马太福音已经路加福音相互呼应。耶稣的品格马可福音可以造益今日基督徒,正如它在第一世纪一般,因为基督徒可能会面对难以应付的危险时期,十分需要上帝所感示的指导;马可就耶稣基督一生所作的记录便含有这样的指引。因此要閲读它,让其中戏剧性的活动激励紧紧跟从为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表现他那种一往无前的喜乐。体会耶稣是个敢作敢为的人,受他的热心所感染,效法他那没有妥协余地的忠诚,以及他那能抵受一切试炼、反对的勇气,从这项受感示的圣经记载的丰富内容获得安慰。
微信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本词条来源于互联网
敏感内容反馈:
行者物语网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号-1歌& 赞美上主………………………………………封三
加略山顶………………………………………封底
作者:林献羔
地址:广州市 德政北路
雅荷塘(北)荣桂里15号
邮政编码:510055
电话:020-
日期:2012年5月新印
马太福音是新约的第一卷,紧接旧约。马太引用许多旧约的预言来证明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已经来到(太1章,2:6,15,23等)。
圣经没有一卷书在处理历史问题上可与马太福音媲美;这是最受欢迎的福音书,有的地方甚至凌驾约翰福音之上。
马太先是用希伯来文写的,后来他亲自再用希腊文写成了福音书。
马太福音引用旧约的话有93次,还有20多次是暗指旧约的事。马可福音引用49次,路加福音引用80次,约翰福音引用33次。马太说应验先知预言15次。
马太福音有1068节经文,分93段。
犹太人一直等候旧约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希望祂将他们从罗马的压迫中拯救出来,并建立一个新的王国;作王,祂将以公义统治世界。但许多犹太人都忽略了这位君王要先作仆人,后被杀害的预言。因此,他们认为一个卑微的拿撒勒人耶稣,是不可能成为他们的君王。
马太由耶稣的家谱开始,然后记耶稣的出生;东方博士来敬拜这位“犹太人的王”(2:2);约瑟全家因希律要杀害小耶稣而逃往埃及,后又回到拿撒勒;约翰替耶稣施浸(3:17)和耶稣胜过魔鬼的试探;耶稣呼召第一批门徒,并以“山上宝训”教导他们(5-7章),开始了祂的传道工作。
马太通过记述耶稣治病、赶鬼、使死人复活等神迹,显明祂的权能。耶稣不理法利赛人和宗教领袖的反对(12-15章),继续教导有关天国的道理(16-20章),祂向门徒预告自己的受死和复活(16:21),并向彼得、雅各和约翰显示自己的真正身分(17:1-5)。后来,祂荣耀地进耶路撒冷(21:1-11)。耶稣知道自己快要受死,因此教导门徒关于祂再来前的预兆(24章)和要如何生活直到祂来(25章)。福音的结尾部分(26-28章),集中记述耶稣在地上最后几天所发生的事——最后的晚餐、客西马尼园祈祷、犹大卖主、彼得不认主、在该亚法和彼拉多面前受审、被钉十字架及被葬在一个新坟墓里。最后记述耶稣从死里复活,胜过死亡,并且吩咐门徒继续完成祂的使命,使万民作祂的门徒。
马太福音让我们明白耶稣是基督、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祂胜过罪恶和死亡,成为我们的主!
四福音书内都没有记谁是作者。
1.马太(太9:9):这名字是“神的礼物”或“神的恩赐”的意思。他以前是加利利的农民。
2.又名利未(路5:27):利未是“联合”的意思。
3.是亚勒腓的儿子(可2:14)。
4.是加利利的迦百农人。
5.被召时是迦百农税关上的税吏,他归主后改名为马太,跟从了耶稣(太9:9-13,可2:13-17)。
6.被耶稣拣选为12使徒之一(太10:1-4,可3:18,徒1:13)
耶稣复活后,他在巴勒斯坦传道十多年。
公元60-70年间,耶稣升天之后(太28:15),在耶路撒冷被毁之前(太24:2,15-20)。
是在耶路撒冷写的。有说是叙利亚北部的安提阿。
马太原是一位犹太税吏,生长在加利利的犹太人,税吏是为罗马政府收税的官,所以犹太人视为犹奸。后为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马太福音强调预言的应验,把新约和旧约贯穿起来。
1.为安提阿教会写的
最早引用马太福音的教父伊格那丢,是安提阿教会的主教。
2.给犹太人写的(徒11:19)
书中强调犹太人的口吻。马太从希伯来文圣经引述许多经文;他们大部分是犹太血统,达数千人以上。
读者是犹太人。马太用希腊文写,多引旧约,他写耶稣谱系从亚伯拉罕开始(太1:1-17),因为弥赛亚必是犹太人,也必须是大卫的子孙(太1:1-2)。
犹太人用“天”、“天国”、“天上的父”,因犹太人敬畏神而不直呼“神”字。
马太福音不像其它福音书解释犹太人的名称、节期和风俗等,因为马太一讲,犹太人是明白的。
安提阿教会掺杂犹太人和外族人(徒15章),是马太福音关注律法主义和反律法主义的原因。
3.马太也是写给全世界的
他报导有博士们(太2:1-12)。
马太引用耶稣说:“田地就是世界”(太13:38),说明他有一个普世性的眼光。
马太向犹太人证明耶稣是弥赛亚,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王。
马太福音主要的目的之一,是证明旧约的一些预言都应验在耶稣身上。因此,祂必是弥赛亚。
马太福音著墨于耶稣,尤其是耶稣关于自己的身分和天国的教导。马太福音的目的,是要传递耶稣自己和有关权威的教导。马太福音包含许多教义的教导。
七、钥节和钥字
1.“应验”:本书引证旧约共60次得到应验。
2.“诸天之国”:33次,加上“神的国”、“国度”等共用了55次。
3.“天父”、“在天上的父”,22次。
4.“大卫的子孙”:8次。
5.“看哪”:60次。
6.“犹太人的王”:多次(2:2,27:11,29,37)。
7.这卷书中心的启示:耶稣是犹太人的王;祂将要驾云降临,人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最早的外证来自教父帕皮亚的文墨,他称马太将主的言行“搜集”而成此福音书。
第1世纪末叶出现的基督徒训导手册是马太福音。
九、新约和旧约的完美桥梁
一开首就追溯选民的祖先亚伯拉罕和以色列王大卫(1:1)。
十、新约联系旧约
特别提到旧约中的两个约:亚伯拉罕的约和大卫的约。
亚伯拉罕的约,是关乎万民救赎的约,以以撒为预表。
大卫的约是国度的王约,以所罗门为预表。
十一、马太福音列为新约首卷
(有认为马可是首卷)
因为马太福音比别的福音书多提旧约,特别有九段。旧约玛拉基书说以色列国要复兴,有一先知要来;马太福音说基督要来复兴一切。
主要论天国,所以也称天国的福音。
马太福音没有按时间分先后,而是用主题分。
一、一般分法(1-2章)
1.君王的诞生与童年
君王的降临(1章-4:11),天国的王(1-4章),背景(1:1-17),降生(1:18-2章)。
2.宣告天国的来临(3-7章)
君王使命的准备(3-4章),受浸(3章),受试探(4:1-11),在加利利开始传道(4:12-25),耶稣的信息(牧养)和工作(4:12-25章)。
教训:山上宝训,天国的生活模式,天国的律例(5-7章),君王的传道,天国的功课。
3.天国的作为(8-10章):君王的权柄。
君王医病行神迹(8-9章),君王的证明。一连串神迹,天国的印证,王的职事。
教训:天国的使命,君王差遣及勉励门徒(10章),君王的计划(10章-16:12),天国的扩展。
4.走遍加利利传道(11-13章)
对君王的不信和敌意(11-12章),天国的本质(11-13章)。
教训:天国的神迹(13:1-52),天国的比喻,强烈地排斥耶稣(11:2-16:12),希律对耶稣事工的反应(14:1-2),耶稣退离加利利(14:13-17:21)。
5.天国的权柄(14-18章)
君王遭人拒绝和接纳(13:53-17章),君王的教授法(16:13-20:28)。天国的救恩,有关祂的死(16:21-28)。耶稣在加利利最后一次传道(17:22-18章),有关祂的荣耀(17:1-21),有关祂的被卖(17:22-23),有关纳税(17:24-27)。
教训:天国里的肢体生活(18章),有关谦卑。
6.天国带来的变化(19-25章)
君王上耶路撒冷,与敌对者的冲突(19-23章);有关人的问题(19:1-26),有关天国(19:27-20:28);君王的介绍(20:29-23章),天国的彰显。君王的预言(24-25章)。
耶稣在犹太传道(19-20章),耶稣受难周(21-27章)。
教训:未来的试炼和君王的再来(24-25章):受难与复活。
7.结语(26-28章)
君王的被捕、被钉与复活(26-28章),君王耶稣基督受难(26-27章),君王的能力(28章);君王的见证,耶稣复活和显现。天国的得胜。
1.耶稣时代的希腊、罗马世界。
2.巴勒斯坦人的生活
希腊文明的影响力也渗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日常生活中。
公元前一世纪马革比家族革命失败,罗马政府为了防止同样事件发生,便派军队驻扎巴勒斯坦各重要城镇。在福音书中,我们看见罗马兵丁、军官、官员等出入民间,和犹太百姓往来;而且与犹太人一起听施浸约翰和耶稣讲道。更有不少弃罪悔改,归向了真神。
当时罗马政府管辖犹太地,但给予犹太人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罗马皇帝为犹太人立了一个半属犹太血统的王,就是以东人希律大王。他是耶稣时伯利恒城屠杀婴孩的暴君。他效忠罗马,管治犹太人;又大兴土木,为他们建圣殿,以牢笼犹太爱国分子。他在公元前四年去世,他的众子分别承受了他的封地。
一般百姓不接受罗马政权,也不尊敬希律。在民间发生真正影响力的反倒是圣殿里的祭司。大祭司是人民的精神领袖。罗马政府需要他们的支持,否则便难管治百姓。
3.犹太人的信仰
在上层,犹太人有公会管理宗教民间事务。公会的成员是祭司和民间的长老,大部分是撒都该人。他们信仰僵化,墨守仪文,不信天使、复活、鬼魂等事。当时另有一个宗教派别的法利赛人与撒都该人分庭抗礼,在信仰解释上走不同道路;可是他们拘泥传统,死守仪文,缺乏生气。这些人常与耶稣接触,和耶稣辩论真理。当中有一些人暗暗作了耶稣的门徒。
犹太人流行一个观念,在旧约圣经中,神曾应许的弥赛亚,会在他们那个时代来临;所以敬虔的犹太人对这位民族的救星都有着热切的盼望。但是,犹太人因为长期受着外族压迫,所以在宗教上,弥赛亚观念多少带有政治性。他们想望中的弥赛亚是个大英雄,会带领犹太民族推翻罗马政府,建立犹太本色的大卫王朝。当然,这都不是神所定的计划。基督耶稣这位真正的弥赛亚,降生在宁静小城伯利恒的卑微马槽里;如果不是东方的博士前来朝拜,报告大喜讯,热闹京城耶路撒冷的权贵和领袖,根本不会知道这件划时代的历史大事已经在静寂之中发生了。而本书正是这位要在人世间建立属灵国度的耶稣基督的一生概述。
4.本书中出现的基督
耶稣是所预言的弥赛亚,尤其祂作为正统王祖大卫系统的出身(1:1)。
同时,其它福音书中从未提过“天国”,在本书中共出现32次,且引用130多次旧约,表明只有耶稣才具有弥赛亚的资格。说耶稣为人子,表明祂绝非普通人,乃是常与神同在(路5:24“人子的概念”)。
5.路加福音家谱从亚当开始,与整个人类有关
马太福音用十四代:即两个七。七分三与四:三代表天上的丰富,四代表地上的丰富。三个十四代就是六个七,虽完全,但不是最完全,直到弥赛亚来了才是真完全,从旧的进入新的。
6.马太特别关心教会,符类福音只有马太用教会这个名称(比较16:13-24,18:17)。
7.只有马太福音记领不同银子的比喻(25:14-30)、十个童女(25:1-13)、绵羊山羊的比喻(25:31-46)。
8.5大组耶稣的教训:
(1)山上宝训或天国之律(5-7章);
(2)天国领袖的职分(10章);
(3)天国的比喻(13章);
(4)天国中最大与饶恕之道(18章);
(5)天国君王的来临(24-25章)。
三、分为六大段(除了引言1章-4:11)
在加利利传道(4:12-18章)
犹大的高潮(19-28章),注意(19:1)
1.山上宝训的十重信息:
(1)论福(5:3-16),
(2)论德行(17-48节),(3)论动机(6:1-18),
(4)论玛门(19-24节),(5)论忧虑(25-34节),(6)论批评(7:1-6),
(7)鼓励(7-11节),
(8)摘要(12节),
(9)选择(13-14节),
(10)警告(15-27节)
1.自我介绍(19-25章):
(1)论在比利亚,并往耶路撒冷的事(19-20章),
(2)论在耶路撒冷(21-25章),注意21:5。在橄榄山预言将来的事(24-25章)
2.十大神迹(8-10章):
洁净麻疯病(8:1-4),治瘫痪(5-13节),热病(14-15节),平风浪(23-27节),斥污鬼(28-34节),治瘫者(9:1-8),治血漏者(18-22节),闺女复活(23-26节),瞎子开眼(27-31节),赶哑巴鬼(32-34节)。
2.被钉十字架(26-27章):
伯大尼,公会,彼拉多,在各各他钉十字架(27:27-66)
3.百姓十大反应(11-18章):
(1)施浸约翰(11:2-15)。
(2)这世代(16-19节)。
(3)加利利城镇(20-30节)。
(4)法利赛人(13:2,10,14,24,38)。
(5)众百姓(13章)。
(6)拿撒勒人(13:53-58)。
(7)希律(14:1-13)。
(8)耶路撒冷的文士(15:1-20)。
(9)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16:1-12)。
(10)门徒(13-20节)。
3.复活与显现(28章)
四、以主的工作时期分
1.耶稣降生与童年时期(1-2章):
(1)弥赛亚降生和谱系(1章)。
(2)弥赛亚早年事迹(2章):
① 东方博士到访(1-12节)。
② 逃往埃及后重回拿撒勒(13-23节)。
2.耶稣准备传道之工(8-10章):传道之始。
3.耶稣在加利利作工时期10件神迹(4:12-18章)。
还有两处包括耶稣医好“所有”的病人。第十章祂把行神迹的恩赐给予十二个门徒,但门徒行的神迹,没有记下一件。
(1)第一组三件神迹:
其中有间断,是耶稣对被吸引的人讲些十分奇妙的话语。
这三件神迹还影响全群:麻疯得洁净、瘫痪与热病者得医治。结果,许多人跟从了耶稣。
(2)第二组三件神迹:
这里又有一间断,是耶稣回答法利赛人和约翰门徒的话。
这些神迹是关乎自然界(平静风浪)、灵界(赶鬼)和道德方面(你的罪赦免了)。结果,群众惊奇,归荣耀给神。
(3)第三组四个局部和最大的神迹:
血漏、瞎子、耳聋、复活。最后,“众人都希奇,说:‘在以色列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9:33)这四个神迹是显著的高峰。
4.反应的结果(11:3-16:16):
(1)不肯定(11:3)。
(2)不理会(17节)。
(3)不悔改(20节)。
(4)不讲理(12:10,14,24)。
(5)不明辨(13:13-15)。
(6)不相信(58节)。
(7)不明智(14:2)。
(8)不协和(15:2,12)。
(9)不仁义(16:1)。
(10)欢喜承认(16节)。
多半是“不”字,后变“反”字。耶稣对他们的反应是责备。
5.耶稣在比利亚(耶路撒冷河外)和去耶路撒冷路上的工作(19-20章)。
6.耶稣受难周(21-27章):
(1)祂在耶路撒冷最后的教训(21-25章):指责法利赛人(23章)。
(2)耶稣受难(26-27章):
① 谋杀耶稣(26:1-16)。
② 客西马尼园(26:31-56)。
③ 被捕与受审(26:57-27:31)。
④ 耶稣的死(27:32-56)。
⑤ 被埋(27:57-66)。
7.耶稣基督复活(28章)。
五、以基督为题分
1.降生时显为基督(1-4章)
有王的谱系和先锋等;基督呼召首批门徒(4:18-25)。
2.宣讲中显为基督(5-7章)
天国宪章有权柄,称山上宝训。
3.工作上显为基督(8-25章)
十个神迹(8-9章)有能力;耶稣差遣及勉励十二个门徒(10章);敌对者愈来愈多(11-12章),约翰被斩后,耶稣退到野地(14章);与法利赛人的矛盾(15:1-20);其它神迹(15:21-39);其它教训(16章)。山上显像(17:1-23);在迦百农(17:24-18章)。
4.神迹中显为基督(26-27章)
王的受难和死亡。祂被各人弃绝,却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神已把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赐给祂,不久祂还要得国降临,设立祂的国。
5.王的得胜(28章)。
六、以天国时期分(类似第二个分段)
1.国度的宣传期(1-12章)。
2.国度的成长期(13-24章):天国的肢体生活(18章);君王上耶路撒冷,与敌对者冲突(19-23章)。
3.国度的显现(25-28章)。
七、按事情分
1.耶稣工作预备期(1:-4:16)。
2.耶稣对群众传道的工作(4:17-16:20),注意4:17。
3.耶稣对门徒的教训(16:21-28章),注意16:21。
一、比马可和路加多讲与详讲要道
1.山上宝训(5-7章):主要是对门徒讲的。
2.差遣使徒(10章)。
3.称赞约翰(11章)。
4.论亵渎圣灵(12章)。
5.天国奥秘的比喻(13章)。
6.论洁净之理(15章)。
7.饶恕人的事(18章)。
8.谁为大(20章)。
9.与仇敌辩论(22章)。
10.责备法利赛人(23章)。
11.论末日的事(24章)。
12.天国的比喻(25章)。
二、本书有五大段长讲
每篇后面都有“耶稣说完了……”来结束:是传记体,没有时间的先后,可能以摩西五经为典范
1.山上宝训(5-7章)。
2.对门徒出外传道的宝训(10章)。
3.天国奥秘的比喻(13章)。
4.弟兄问的问题(18章):有关教会生活和纪律。
5.橄榄山上有关末世的预言(24-25章)。
三、马太福音特记的事
1.约瑟的智慧(1:20-24)。
2.博士朝拜耶稣(2:1-12)。
3.主家逃难到埃及(2:13-15)。
4.希律屠杀男孩(2:16)。
5.彼得承认主(16:15-20)。
6.彼拉多妻子的梦(27:19)。
7.犹大自杀(27:3-10)。
8.圣徒复活(27:52)。
9.罗马守墓兵受贿(28:12-15)。
四、马太福音独记的比喻
1.稗子(13:24-30,36-43)。
2.藏宝(13:44)。
3.寻珠(13:45-46)。
4.撒网(13:47-50)。
5.恶仆(18:23-34)。
6.葡萄园(20:1-16)。
7.两个儿子(21:28-32)。
8.婚筵(22:1-13)。
9.十个童女(25:1-13)。
10.按才干领银子的三个仆人(25:14-30)。
11.山羊绵羊受审(25:31-46)。
五、马太福音独记的三件神迹
1.在迦百农两个瞎子眼睛得开(9:27-31)。
2.赶出哑巴鬼(9:32-33)。
3.鱼口中取银(17:24-27)。
六、马太福音独特的地方
马太福音注意耶稣应验旧约的模式、要求与期待的事。马太福音16次说“为要应验先知所说的话”。
耶稣被差往以色列(15:24);耶稣差遣十二个门徒(10:5-6)。但不是把外邦人摈弃在外面(8:11,24:14,28:19)。
七、马太福音用“十四代”(太1:17)
十四即两个七;七是由三与四合成。
三,预表天上的丰富;四,预表地上的丰富。七,预表神一切的丰富;两个七,预表更丰富。
马太福音的三个十四,是六个七;六个七不是最完全,直到弥赛亚来了才是最完全。
在第二个十四代中,约兰及乌西亚二王间删去三个名字(太1:8下):亚哈谢(王下8:25,代下22:1)、约阿施(王下11:21,12:1)、亚玛谢(王下14:1,代下25:1)。这样删除,说明耶稣是弥赛亚。
约西亚及耶哥尼雅之间(太1:11),把约雅敬删去(见代上3:15-16)。
八、多提三或七的数字
1.三的数字
约瑟三次得到信息;彼得三次不认主;彼拉多提出三个问题。
2.七的数字
七个天国的比喻(太13章);文士法利赛人的七祸(23章)。
耶稣的门徒多数是渔夫,只有马太是税吏,马太坐在税关上收税,耶稣呼召他,他立即跟从耶稣,成了耶稣第一位编纂者。
十、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
1.马可福音最先写成
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是根据马可福音的资料而写的。
2.马可福音分105段
马太福音占有其中的93段,路加福音占有其中的81段。在马可福音105段中,只有四段是马太福音及路加福音未记的。
马太福音共有1068节,马可福音共有661节,路加福音共有1149节。
4.取自马可福音
马太福音有606节、路加福音有320节取自马可福音;马太福音有250节在路加福音找到;在马可福音的字句中,马太福音引用了5%,路加福音引用了53%。
5.对马可福音的改进
马可福音成书较早,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经常在改进和润饰马可福音的记载。
十一、特别关心教会
符类福音只有马太福音用教会这个名字(太16:13-23,18:17,比较可8:27-30,路9:18-20)。
十二、对启示性的事极关切
有关基督再来、世界末日和审判方面的信息,特别马太福音24-25章。
十三、马太福音多记的词语
“这是要应验”,9次;“天国”,33次;“天父”、“在天上的父”,22次;“大卫的子孙”,8次;“看哪”(按原文),90次。
十四、圣城与神的殿
只有马太福音记耶路撒冷为“圣城”(4:5,27:53),圣殿为“神的殿”(21:12)。
十五、论圣灵
1.耶稣由圣灵感孕(1:18-20)。
2.耶稣受浸后(3:16)。
3.耶稣用圣灵给人施浸(3:11)。
4.圣灵带领耶稣到旷野(4章)。
5.圣灵赐耶稣能力传道给外邦人(12:18)。
6.靠圣灵赶鬼(12:28)。
7.圣灵在信徒里面讲话(10:20)。
8.论亵渎圣灵(12:31-32)。
9.大卫被圣灵感动(22:43)。
10.受浸归父子圣灵的名(28:19)。
十六、两个谱系
从亚当到大卫相同,不同的是从大卫以下开始。
1.马太写的是大卫王位世袭的谱系,要证明耶稣是大卫宝座的合法继承人弥赛亚
但路加福音只记约瑟本人、本族谱系,是一个旁支,因为正系绝嗣,或因某缘故而不能承袭,便由旁支补上。
2.认为马太记的是约瑟自己的谱系,而路加记的是马利亚的谱系。希利是约瑟的岳父。约瑟和马利亚两个谱系在大卫两个儿子所罗门和拿单那一代汇合,极巧妙地应验了神的应许。
3.希律家族
是王族世家的名号。是提希律不只一人。在耶稣时代,管治巴勒斯坦的是希律大王(太2:1),又名大希律。是名义上的犹太人,实际上是以东人的后裔。
十七、论天国
1.天国与神国
本来同一件事,在马太福音说“天国”,而在其它福音书就说“神国”。从这一点,可以说明天国就是神国。
2.用“天国”与“神国”
马太福音喜欢用“天国”(诸天的国)二字,共33次;另用“神的国”五次(6:33,12:28,19:24,21:31,43)。马太福音称“天国福音”,耶稣来世界是要建大卫家的国。
3.神国的范围
但从另一方面看,神国是包括天上灵界,直到永远,所以凡重生的人就是进入神的国(约3:3,5)。
4.圣灵、圣子、圣父的天国
旧约没有提“天国”;在耶稣的时候,三次提天国只是“近了”(太3:2,4:17,10:7),因为耶稣准备为以色列在地上立天国,但后来犹太人拒绝了天国的王耶稣,所以天国成了隐藏的——奥秘式的天国。
(1)圣灵的天国(太13章):
“天国的奥秘”是基督教。
(2)圣子的天国(启20:1-6):
基督再来后在地上设立的千禧年国。
(3)圣父的天国(林前15:24):
千年国完了,审判所有死了的人,之后,耶稣“就把国交与父神”,这是圣父的天国——新天新地——直到永永远远。
5.马太福音一章一节说耶稣是救主、是王、是弥赛亚
“亚伯拉罕的后裔”:关乎犹太人,因为亚伯拉罕是犹太人的始祖。
“大卫的子孙”:关乎立天国,因为基督要坐在大卫的宝座上。
“耶稣基督”:关乎救恩。
6.马太福音有五篇论天国的教训
(1)山上宝训(5-7章):是天国的律法。
(2)宣告“天国近了”(10:5-42)。
(3)天国的奥秘(13:1-52):
整本福音的转捩点,耶稣被拒。
(4)天国的交通(18章)。
(5)天国的完成(23-25章):
这世代的终结。每一篇末尾是“耶稣讲完了这些话”(7:28,比较11:1,13:53,19:1,26:1)。
以上五篇教训是极有价值的。
7.马太特别提耶稣是君王
旧约说大卫后裔兴起一王,马太福音以王的谱系开始。
(1)君王本人(1-4章):
① 背景(1:1-17)。② 降生(1:18-2章)。③ 受浸(3章)。④ 受试探(4:1-11)。⑤ 开始传道(4:12-25)。
(2)山上训众(5-7章):
① 天国生活图画。② 天国生活守则(5:17-48)。
(3)君王的证明(8-9章):
① 展示1(能力,8章)。② 展示2(赦罪,9:1-17)。③ 展示3(能力,9:18-38)。
(4)君王的计划(10章-16:12):
① 宣布计划(10章-11:1)。② 证明计划(11:2-12章)。③ 改变计划(13:52)。④ 计划受攻击(13:53-16:12)。
(5)君王的教授法(16:13-20:28):
① 有关祂的教会(彼得的认信)(16:13-20)。
② 有关祂的死(16:21-28)。
③ 有关祂的荣耀(山上显像(17:1-21)。
④ 有关祂的被卖(17:22-23)。
⑤ 有关纳税(17:24-27)。
⑥ 有关谦卑(18章)。
⑦ 有关人的问题(19:1-26)。
⑧ 有关天国(19:27-20:28)。
(6)君王的介绍(20:29-23章):
① 君王的能力(20:29-34)。
② 君王的介绍(21:1-11)。
③ 君王进入耶路撒冷(21:5)。
④ 君王的洁净(21:12-17)。
⑤ 无花果树受咒诅(21:18-22)。
⑥ 给君王的挑战(21:23-27)。
⑦ 给君王的比喻(21:28-22:14)。
⑧ 给君王的宣告(22:15-23章)。
(7)君王的预言(24-25章):
① 圣殿被毁(24:1-2)。
② 门徒的疑问(24:3)
③ 末世的征兆(24:29-31)。
④ 再来的征兆(24:29-31)。
⑤ 说明例子(24:32-25章)。
(8)君王受难(26-27章):
① 预备(26:1-16)。
② 逾越节(26:17-30)。
③ 被卖(26:31-56)。
④ 审讯(26:57-27:26)。
⑤ 钉十字架(27:27-66)
(9)君王的能力(28章):
① 征服死亡(28:1-10)。
② 阴谋(28:11-15)。
③ 大使命(28:16-20)。
谦卑的马太
现在也有“无名氏”的作品,其实不是“无名”,而是“隐名”。这是特殊的。
但一般要写谁作的,别人才可以放心阅读。书信都有写名字,如启示录1:1-2说明是约翰写的。
二、称“税吏”(太10:3)
替罗马收税的人叫税吏,犹太人很讨厌他们,常说“税吏和罪人”,马太不怕暴露自己的过去,他也不怕提到“税吏和娼妓”(21:31)。
马可只称他为“利未”(可2:14)。
三、没有记他在跟从耶稣后宴请耶稣(太9:9)
他只说“耶稣在屋里坐席”(9:10);我们只从马可福音2:15、路加福音5:29得知是他宴请耶稣。他财产很多,但他肯放弃一切来跟从耶稣。
四、主差门徒,是两个两个的
(可6:7)
马可福音3:18、路加福音6:15先提马太:“马太和多马”,但马太先提多马(太10:3):“多马和税吏马太”。他把多马摆在自己的前面。
“虚心的人有福了”(太5:3,参18:1-4,20:20-28)。
※ &&&※& &&※& &&※ &&&※&& ※&& ※
请谨记:马太福音是对犹太人说的(太10:5-6,15:24)。在耶稣的时候还没有教会,耶稣在马太福音只预言祂将要建立教会(16:18,18:17)。
耶稣的门徒代表两种人(犹太人和教会):他们本身是犹太人,到五旬节教会成立时,门徒(除了犹大)都是教会的一员。所以耶稣在福音书所说的话,是对两种人说的。可以说,福音书基本是对犹太人说的,后来由使徒写书信,把耶稣对教会所启示的真理写在书信里,所以书信是教会的真理;至于对犹太人所说的,不是叫我们照样去作,但我们从中得了许多宝贵的教训,正如旧约的律法,不是叫我们去守,但我们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教训(提后3:16)。
四福音是新约开头四卷,论及耶稣的一生。头三卷,一般人称之为“符类福音”或“对观福音”,因为这三卷有许多相同的地方;第四卷就称“约翰福音”。
符类福音特别记载耶稣对门徒讲的话与耶稣所作的事。门徒代表两等人(犹太人与教会)。门徒本身是犹太人,所以有许多地方是对犹太人说的;五旬节圣灵降临、教会成立,当初的教会也是这班门徒(除了卖耶稣的犹大),所以耶稣的话有许多也是对教会说的。我们不完全知道,那些是对犹太人、那些是对教会。圣灵默示使徒,把耶稣对教会所说的要义写在书信里。所以说,书信是教会的真理。
我们读符类福音,必须根据书信的解释,才能清楚知道那些话是对我们说的。当然,“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3:16)虽然我们不守旧约律法,但律法对我们都是有益的……。我们虽然不是照着符类福音、特别是马太福音,但符类福音每字每句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
至于约翰福音书,那就是对全世界、信和不信的人说的。初信的人,不要先看约翰壹、贰、叁书,那是对信徒说的;最好先看约翰福音,那就容易明白了。
亲爱的朋友,若你发现有网页无法打开或是错误的链接,又或是有什么建议或需要帮助,请按照以下方式联系
电邮:godlove#yeah.net(把#换成@)
你现在的位置: -
本页更新时间: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经马太福音全文讲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