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的发展程度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3页
中国在 1996年年底实现了人民币经常账户的自由兑换以后,一再拖延资本账户自由兑 换的时间表,主要担心国内改革的条件尚不具备。 2005年 7月汇改以后,中央宣布开始实 行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的有管制的浮动汇率体系。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分三步走的策略 在地域推进上, 坚持人民币周边化——低层次的国际化, 区域化——中层次的国际化, 国际 化——高层次的国际化; 在货币职能上, 坚持人民币结算货币、 人民币投资货币和人民币储 备货币, “三步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的研究结果, 如果以 美元的国际化程度为 100,则欧元的国际化程度为 39.4,日元的国际化程度为 28.2,人民币 的国际化程度为 2。由此可见,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货币国际化一般分为 三个阶段:一是货币在周边地区的现钞流通和使用;二是货币成为周边地区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值、结算和流通货币,即货币的区域化,
第1页/共3页
寻找更多 ""回顾人民币国际化历史进程-中国贸易金融网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是亚太和欧洲东西两大经济圈的交集、重要节点和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投资潜力最大的洼地和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
推进中亚“2+X”货币合作
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数据库。这是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取得的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面对全球加速采用人民币的趋势,企业界作何反应?
汇丰2016人民币国际化调查报告
改委国家信息中心10月28日在基于大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发布了《“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本报告调研对象包括130余个国外智库和30余家国内智库,时间段为日-日
日前,记者来到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只见一个占地万亩的物流园“愿景城”已拔地而起——从这里出发,丝路驼铃将让古老的梦想乘风远航。
四川省过去被认为是中国的西部内陆地区,但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一带一路”最前沿,逐步成为德国对华贸易的重要伙伴。
作为今年在中国杭州召开的G20各国领导人峰会的一个核心主题,绿色与可持续经济发展成为各国政府所关注的焦点。
当地时间11月5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里加拉脱维亚饭店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出席“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引发世界热议,在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回应的同时,也面临一些质疑。质疑者以西方为参照系,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大国崛起的战略,并与历史上的荷兰、日本、英国等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的战略及其制约。
随着人民币今年10月1日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跻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可自由使用货币”俱乐部,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人民币国际化驶入了快车道。
今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人民币正式“入蓝”,标志着在“新平庸时代”,中国将推动构建世界金融新秩序,并发挥全球经济火车头作用,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
今年以来,可以发现习主席不管到哪访问,都会谈到一个热点问题,那就是“人民币加入SDR”。为什么这个SDR出镜率如此之高?它只是个看起来高大上的东西吗?对咱们普通人有影响吗?
日,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所占权重为10.92%,仅次于美元、欧元。下文,笔者将对人民币“入篮”后国际收支可能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对外汇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新形势下改进外汇管理方式的政策建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5年底宣布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篮子的消息掀起了一股“SDR热”。
日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计价篮,与美元、欧元和英镑一起,成为SDR定价货币之一。
经济社会禀赋决定了长江经济带有能力当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而“长江经济带+自贸区”的结合,又将在溯江而上的产业转移中改善中国经济布局
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时下正穿越绵长而辽阔的欧亚大陆,完成从中亚到东欧新老朋友间的造访。与以往访问不同的是,这一次克强总理正通过安全与发展两把"金钥匙",进一步推动各国共同开启欧亚大陆桥上新兴自贸区的大门。
首先从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角度推出系列措施,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风控机制先行先试,以期取得既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又有助于改善当前跨境收支和更好地推动金融服务涉外实体经济发展的效果。
日,上海设立首个自贸试验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三年后,第三批新设的7个自贸试验区的名单也已出炉。作为首个自贸区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三年里都做了些什么?
中商情报网讯,7月4日央行旗下中国金融时报发布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2015年6月-2016年5月)。
随着第三批自贸区挂牌时间的接近,各地的自贸区建设方案开始逐步对外释放。
近日,由卢森堡大公储纪尧姆以及财政大臣皮埃尔.格拉美亚率领的一支由110位卢森堡金融业高管组成的代表团来华访问,旨在加深中卢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证监会不再对QFII、RQFII资产配置比例作出限制,这一政策变化是为配合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同时也是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以及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汇丰银行美国行政总裁帕特里克·布尔克(Patrick Burke)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汇丰银行正在积极筹划利用中国核准的2500亿元的RQFII投资额度,推动中国客户在美国的房地产、医疗服务和科技等领域投资;他建议在当前“资产荒”、低利率的背景下,投资者在追逐高收益的同时要重视对风险的合理定价。
随着人民币即将加入SDR货币篮子,中国央行似乎也在加大资本项稳步放开进程。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昨日在香港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目前QFII和RQFII总量只占据整个市场的1.5-1.6%,希望在现有基础上扩大9至10倍,提高内地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成熟度。
上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通知,RQFII额度将采取新的模式,可能释放多余RQFII额度,提高RQFII额度使用效率,未来可能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外汇市场和汇率
11月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公布了今年三季度和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按美元计值,三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712亿美元,连续第二个季度上涨;
据外媒Fintechranking报道,美国创新区块链组织R3日前宣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成为了R3区块链联盟的会员,将一同参与金融市场分布式账本技术开发。
美国大选对外汇市场有什么影响?BK Asset ManaGEment董事总经理Kathy Lien撰文就美国大选对外汇市场的三种结果进行展望。
外汇网11月7日讯——美国总统大选投票日越来越近,但突发事件一件接着一件,外汇市场的“小心脏”只能跟着扑通扑通。
外汇交易者在做单过程中,如果能准确判断汇价的阻力位和压力位,那将大大提高做单的准确率。那么如何判断外汇阻力位和压力位呢?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废止和失效27件外汇管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全球现在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时代,全球化内涵的区域一体化在放慢步伐,许多经济体都面临国内国外的双重挑战。
对于中国,印度一直试图将其描述成为竞争对手。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印度内部其实一直存在着向中国学习的声音。
11月4日上午,北京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北京论坛开幕式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董事会主席金立群作特邀报告。
“我们要实现一个无缝亚洲,在基建方面就要8万亿美元的投资,如果在南亚,则需要400亿美元的投资。”曾亲自参与“中泰铁路项目”的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认为,中国通过轻轨等交通方式加强与东盟等国家的联系,更能促进产能的合作。
11月4-6日,由北京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北京论坛(2016)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嘉宾汇聚一堂,论道北京,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互信·合作·共享”为主题,在历时三天的论坛上探讨文明在促进全球互信合作、资源共享中的重要作用。
11月7日,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院(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拉菲洛·潘图奇(Raffaello Pantucci)在《金融时报》刊发文章《如何理解中国的国际抱负?》。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一期)成功上线运行,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人民币跨境和离岸业务提供资金清算和结算服务。CIPS日间处理支付业务的时间为9:00-20:00,工作时间横跨大洋洲、亚洲、欧洲和非洲几个重要时区,首批直接参与机构共19家境内中外资银行。此外,同步上线的间接参与者包括位于亚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地区的38家境内银行和138家境外银行。
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之后第五种加入SDR的货币。人民币在SDR比重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位列第三,美元比重为41.73%,欧元30.93%,日元8.33%,英镑8.09%。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面向27家金融机构和注册在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区的企业扩大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4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号),决定自5月3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此举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管理,大幅提高了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程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IMF2010年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已正式生效,这意味着中国正式成为IMF第三大股东。中国排名从第六位跃居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人民币购售业务规模较大、有国际影响力和地域代表性的人民币购售业务境外参加行,可根据业务需要向交易中心申请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通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参与即期、远期、掉期、货币掉期及期权交易。5月20日,首批人民币购售业务境外参加行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完成备案,正式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外汇市场对外开放。6月1日,工银亚洲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易系统成功达成首笔人民币外汇交易。
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微博指出,目前,我国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公布外汇储备构成。根据SDDS要求,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在记账时会从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外汇储备对中投公司等的注资已经扣除,不再计入外汇储备规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将从今年10月1日起在其官方外汇储备数据库中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以反映IMF成员人民币计价储备的持有情况。这反映了中国通过市场化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同时有可能提高各国在外汇储备配置过程中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
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发布以美元和SDR计值的外汇储备数据,积极研究发行SDR计价债券,并有望建立发行SDR计价债券的平台。
银行间外汇市场标准化人民币外汇远期(C-Forward)交易推出首日运行良好,推动人民币外汇远期市场成交量大幅增长,全天C-Forward共达成62笔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美国,投资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授予额度仅次于中国香港。标志着中美两国金融合作迈出新步伐,有利于中美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在上海宣告成立。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是由银行间外汇市场成员组成的市场自律和协调机制,在符合国家有关汇率政策和外汇管理规定的前提下,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行为,以及银行间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交易行为进行自律管理,维护市场正当竞争秩序,促进外汇市场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
新开发银行成功发行了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此次新开发银行绿色金融债以人民币计价,其成功发行反映了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的信心,也进一步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开放发展。7月27日,新开发银行成功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成为首家完成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国际金融组织,标志着人民币利率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人民币纳入SDR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金融业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稳定性和吸引力,也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向前推进。中方将以人民币入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作出积极贡献。巴曙松:人民币国际化正呈现哪些新趋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在现实的市场需求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下一步的趋势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作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什么样的定位?文章对于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新趋势大背景下的香港定位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敬请阅读!
从金融体系来考察,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在迅速变化的迷雾中,如果要试图把握变化的趋势,值得探索的办法就是把它当下的情景放到一个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放到一个理论的大框架下去理解。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在现实的市场需求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下一步的趋势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作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什么样的定位?我想在这里谈一点个人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
从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看,当一个新的主要货币融入全球金融体系、而实际上其实体经济早已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时,常常伴随着一场国际资产格局的大调整。
在过去,我们至少见证了两次类似的大洗牌。第一次是1929年大萧条之后,美国经济迎来一次非常快速的成长;到1944年,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其GDP占到了当时全球的一半,黄金储备占了全世界的63%,但是美元在当时英镑占据主导的货币体系里还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如何接纳一个庞大的新崛起经济以及其货币计价的金融资产进入国际体系,必然就需要导致当时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资产的重新配置,以便使当时的国际金融体系重新找到新的合作机制和架构。从当时的市场背景看,国际金融体系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动震荡后,建立了美元和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时在二战后,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为各国战后重建进口原材料提供美元资助,进一步巩固了美元成为全球货币领导者的地位。
然而这个体系也有它的隐忧,其中之一就是特里芬两难(Triffin Dilemma)。当各国都使用美元作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的时候,就导致了流出美国的美元在海外沉淀,对于美国来说就会产生长期贸易逆差。然而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前提就是保证其币值的稳定性,这就要求美国不应保持过高的贸易逆差。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就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在70年代瓦解的必然性:美国以外的国家持有的美元越多,就也越影响他们持有美元的信心。
历史不会重演,但是常常押着韵脚。到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和西德的货币可以说重演了当年美元登上世界舞台的历史:日德两国在实体经济方面崛起,他们共同占据了美国当时1680亿美元贸易逆差的七成以上。但日元和西德马克却未在当时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国际金融市场因而再度动荡,直到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1987年卢浮宫协议签订后才使动荡告一段落,日元和西德马克也在动荡中融入全球货币体系。新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依然以美元为主导,但是日元和西德马克等货币也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果我们把目光拉回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今天,国际货币体系可以说又再度面临类似的情况。在实体经济层面,新兴经济体以中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根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25年全球6大新兴经济体(中国、印度、俄罗斯、韩国、巴西、印尼)将占全球增长总量一半以上。但是在国际货币体系里,呈现的依旧是原来的美元主导的货币格局。考察全球外汇储备占比,按照2017年的统计,美元还是占到了 64.5%,欧元19%,日元4.6%,澳元2%,加元2%。人民币比重虽然从2017年初的0.9%上升到1.1%,但人民币的资产在国际货币体系里面的占比仍旧是相当低的,这很明显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是不匹配的。
谈及人民币国际化,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2016年人民币作为第一个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加入到国际货币基金的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而且甫一加入就排在第三位,目前占10.92%。不过在这个占比中,大概10个百分点的贡献是基于人民币在贸易计价结算中的使用,而只有不到1个百分点是人民币在金融领域的使用贡献的,这形成了一个显著的反差。同时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也仅有1.67%和4%,相对中国GDP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4.84%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更多地还需要金融市场的努力、特别是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发展。根据过往历史的经验,相信在未来5到10年或者再稍微长一些的时间,我们将经历国际金融领域的又一个重大事件,伴随着类似于前两次国际货币体系的洗牌与重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比例必定会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相应大幅上升。
人民币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实体经济需求驱动
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展,并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而是和中国的整体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以及宏观政策的平衡、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等息息相关的。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并不是那么强烈?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那时候的主要任务是吸引外资流入中国市场来弥补储蓄缺口和资本缺口,而不是资本的海外配置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企业开始在自身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以及宏观政策的支持下进行国际化布局,人民币在升值压力下也支持企业走出去。到2014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首次超过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同时中国的海外资产中,民间持有的海外资产首次超过官方持有的海外资产。到2016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达到了1701亿美元,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历史的高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动力已从初期的通过出口与并购获取资源、市场与效率,转变为通过境外直接投资实现创新技术、产品与资源的全球化布局,促进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这就是市场给出的一个标志性的转折信号: 中国的资本到了一个进行国际化配置以促进经济转型的新时代。
当我们观察90年代之后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统计数据,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开始在这时进行全球布局,其GNP(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开始大幅超越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人口老龄化来临之前,我们要怎么配置好改革开放40年累积的财富?中国的企业和居民可能要进行资本全球化的配置,居民财富通过多元化的配置来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成果,也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因此,如果在这个时候人民币还解决不了国际化的问题、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问题,那可能就会制约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以及参与全球化竞争。
人民币国际化下一阶段趋势
人民币下一步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的水平,以支持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需求,就必然需要有深度的人民币金融市场和丰富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工具来支持,也需要协调好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展。要做到这一点,就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围绕人民币市场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本币市场和海外金融市场的开放胡同,促进跨境交易的便利性,以提升境内外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等。
中国当前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动力。 我所理解的“一带一路“倡议,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考察,可以说就是试图将以中国为代表的富有活力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之间进行连通。中国的基础设施、以及许多制造业等,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中,往往具有明显的定价和货币选择的主动权优势。目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或能源资源国家在向中国的付款中已有超过10%付款使用人民币,这个比例有继续上扬的趋势 。
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有一定区别、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实际上当前关于一种货币在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从国际范围来看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世界上自称其货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经济体有六十多个,但他们的汇率和资本项目的管制程度不尽相同,有些国家的货币管制甚至比中国现在的水平更甚。如果逐一对照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的不同项目,现在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中属于完全不可兑换的只有三个项目,主要是非居民境内发行股票、货币市场工具和衍生产品业务。因此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项下的不同项目中,要推动部分可兑换的项目如何提高可兑换的水平、并且把三个目前完全不可兑换的项目如何逐步实现部分可兑换。在目前的阶段,只要三个目前完全不可兑换的项目初步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可兑换,人民币就可以说基本实现了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这个目标如果可以实现,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进展。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香港
站在香港和中国的角度看,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运行到今天,可以说形成了两个并行的、发展路径和环境不同的金融体系:一个是欧美主导的现代国际金融市场,形成了自己长期积累、运转有效的一套交易、结算、监管的制度。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庞大经济体,其金融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也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与比较独特的金融架构和市场制度。从这讲个并行的体系看,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无非就是要让这两个各具特色、而且目前还并不能相互融合的系统对接起来,让资金能在这两个系统中相互流动起来。我们既不太可能看到欧美金融体系为了融合和接纳中国的金融体系而全面放弃其现有的运行架构,同时我们也不太可能想象中国为了将人民币融入到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就完全放弃其自身长期形成的市场结构和体系。在这两种并行的金融体系中间, 香港就拥有了发挥独特功能的巨大空间,那就是可以同时联通两个并行的金融体系,并在其间担任独特的桥梁和互联互通的作用。
从历史角度考察,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形成,其实也正是香港成功发挥她融汇中西的独特优势。二三十多年前,如果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区域构成来说,当时的香港还很难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因为当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是香港本地的一些公司,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而投资者实际上当时也主要是香港本土的投资者群体,考察一下香港的证券市场发展历史,在有的特定发展阶段,还有对海外资本进入香港市场的一些歧视性的制度安排。二十多年后,香港目前的上市公司不仅数量大幅上升,而且从产业构成、区域来源上也变成了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来源非常多元化的国际金融中心,投资者的群体也高度国际化和多元化。香港做了什么促成了这样的重要转变?回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内的企业高速发展,需要大量资本。海外的资金想进中国市场,但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当时的香港敏锐地利用自身的优势,抓住这个机会,把国内的企业和资金需求请出来,与海外的投资者和资金在香港市场进行匹配,促使香港变成了当前在国际范围内当之无愧的国际金融中心。
当下,香港又正在面临一个越来越来大的新的金融服务需求,这就是:中国的企业和居民开始要走出去了,居民需要到海外配置资产,企业需要进行全球化布局来促进自身的转型和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个发展背景下,香港可以通过自身的独特定位,吸引这些内地的投资者在香港实现资产配置的“家门口”的国际化,不用远涉重洋到纽约、伦敦这些金融中心去开户、并且承担更大的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去投资。此时,香港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发展人民币计价的多种金融产品,不断扩大互联互通的资产类别,搭建支持中国企业和居民走出去的高效率、多产品的人民币计价产品的活跃平台,成为人民币资产的定价中心,风险管理中心,新经济融资的中心,以及人民币商品定价的中心。
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启动运行的。8.11汇改以来,在面临阶段性资本流出压力时,中国的金融决策者依然大胆地取消了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总额度, 这说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这种互联互通机制是符合中国目前的决策者的政策导向的,也是风险完全可控的开放形式。具体来说,沪港通、深港通在内地和海外市场的资金流动方面,相当于建立了一个透明、封闭、高效的资产配置的天桥,一个国内的投资者用人民币买香港的股票,看似资金流出来了,过了一定时间把股票卖出,卖出股票所得的资金只能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的渠道原路返回,实现资金全封闭的回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上沪港通和深港通并不是一个资金流出的渠道,而更多的是一个资产配置的平台,这个平台形成了一个可控的金融市场开放路径。事实证明,这样的互联互通的金融开放方式既是风险可控的,又实现了人民币在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提升,并且形成了一个关于人民币闭环式的资金流动。
国际货币演变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一次各国际金融体系的洗牌,往往伴随着大的市场动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波动的根源,就是给一个原来没有纳入到国际体系中的特定的货币进行新的国际化条件下的定价。从这个角度说,所谓货币的国际化,实际上可以说就是一种货币的IPO,这个货币原来没有进入国际体系(“上市“)时很少有海外市场主体在使用,现在要逐步进入国际货币市场了、进入国际体系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要开始用时,但是大家都还不知道这个货币应当如何定价。此时,往往容易导致金融体系的剧烈洗牌,促进不同类型的资产的重新配置 。现在我们要推动的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如何让国际体系接纳人民币,并且对人民币资产进行合理定价,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需要的,就是如何为支撑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多种多样的人民币计价的产品、以及相应的多种金融基础设施,这个需求目前看来是非常巨大的,有大量的专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这也正是连接中外的香港可以发挥独特作用的地方,包括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把香港打造成为内地企业进行国际化布局的海外区域管理平台,也成为内地居民通过香港进行家门口的国际化资产配置的平台 。这个过程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香港金融体系最大的发展机会,值得高度重视。(完)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本文仅仅代表作者个人作为一名研究人员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
本篇编辑:薛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