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作为一名纪检新兵新兵用3颗手雷消灭23名日本兵是谁

美好的一天,军史奇闻:三颗手雷竟能够消灭23名日本兵
美好的一天,军史奇闻:三颗手雷竟能够消灭23名日本兵
军中的豪杰
身体和思想总有一个在路上,请用你路上亿万分之一的灵魂读完这篇文章抗战时,李宗仁手下一支部队有一个新入伍的山东兵,这个山东兵睡觉时他的同伴把他  给收起来了,他一醒发现  不见了,那时丢  是要杀头的。抗战时期的  士兵这个新兵吓了一身冷汗,于是谁都没说,直接带了三颗  ,趁天黑的时候摸到日本鬼子的阵地上去了。正好一群鬼子正聚在一起烤火,于是这个新兵三颗  直接噼里啪啦招呼过去,日本鬼子被炸倒一大片,然后顺手背起3支步  和一挺歪把子机  就往回跑,还扛了一箱  ,在回跑的过程中竟然还击毙了前来追击的8名日本鬼子。抗战时期的  士兵后来统计他这次的私下行动一共伤打死23名日本鬼子,还缴获了三支三八步  和一挺机  ,在  军队士气低落的当时简直就是奇迹,后来此人被授予青天白日奖章。(function() {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
document.write('&div id=&' + s + '&&&/div&');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
container: s,
size: ';,
display: 'inlay-fix'
})();胡琏,原名从禄,又名俊儒,字伯玉,陕西华州人。1907年出生于一个贫寒农家。黄埔四期毕业,与谢晋元、张灵甫、唐天际、刘志丹等人同学。军校毕业直接参加北伐,其后,参加了新军阀混战,多次立下军功。1943年5月,所辖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守备湖北宜昌石牌要塞的核心阵地。很快日军攻陷宜昌。25日,日军在石牌周边集结了两个师团、一个旅团,其中有被称为“钢铁猛兽”即日军在中国战场唯一纯野战部队的第十一军,一共10万兵力正面扑来。恶战在即,胡琏当夜修书五封与家人作别。信中写道:“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并无他途……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也足慰……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胡琏十一师是陈诚“土木系”起家的底子(土木系将领主要出身于  军第十八军第十一师,因“土”拆开为“十一”、“木”拆开为“十八”故而得名笔者注)。战斗打响后,陈诚电询胡琏:“有无把握守住阵地?”胡琏当即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石牌要塞保卫战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一方志在必得,一方拼命死守。29日,胡琏对团长们发令:“从明天起,我们将与敌人短兵相接……战至最后一个,将敌人枯骨埋葬于此,将我们的英名与血肉涂写在石牌的岩石上。”在战斗最激烈时,战场上曾经三个钟头里听不到  声,并非双方偃旗息鼓,而是双方在进行最原始、最血腥的冷兵器格斗刺刀搏杀。由于守军众志成城,日军久攻不下,士气顿挫瓦解,31日晚,日军开始卷旗掉头东逃。而胡琏,  军史评价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却比黄百韬多。胡琏此役后,胡琏被授予最高青天白日勋章。次年,奉调到重庆蒋介石侍从室,并很快升任第18军  ,该军成为公认的  五大王牌部队之一。淮海战役中,  第十二兵团被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包围在宿县西南双堆集地区,动弹不得。南京为十二兵团空投物资,官兵都说:“投这些东西不济事,最好把胡琏投下来。”胡琏再度出山,专机送到战地。黄维为兵团司令,胡琏为副司令。可惜这回大局已定,独木难支,该兵团4个军11个整师10万余人大部被歼,黄、胡二人乘坦克分头突围,黄所乘坦克阴沟里翻船,被解放军俘虏。胡在爬上另一辆坦克时被  炸伤,顾不得包扎,一头扎入坦克夺路狂逃,方向却是逆行沿途解放军部队虽诧异于这辆奇怪的坦克,可谁也没料到里面就坐着被  称为“狡如狐,勇如虎”的胡琏……(function() {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
document.write('&div id=&' + s + '&&&/div&');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
container: s,
size: ';,
display: 'inlay-fix'
})();胡琏身负重伤,辗转送上海虹口天主堂医院。由于救治及时,从他的背部取出大小弹片32块,有几块与肺、心“仅一纸之隔”。几乎病榻还未卧热,蒋介石一纸急电召去南京。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  主力消耗大半,被挤到了墙角的蒋介石,在匆匆询问了胡琏几句伤势情形后,嘱他速去浙江、福建、江西三省招兵买马,为国民政府的撤退保驾护航。蒋又手令国防部,予胡琏三个军的编制,再将新到的美援武器中,拨足其三个军的装备。国防部即任命胡琏为第二编练司令,下辖第十军、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军三个军,兵源补充计划,除收容旧部外,指定该部由浙江、福建两省各征兵三万人,江西省征兵一万五千人。胡琏检阅部队在浙闽两省,胡琏唇焦舌敝,话带血丝,却毫无头绪,在这风雨苍黄、山河剧变之时,或前面已有部队在本省补充了兵员,再行征召绝无可能;或以人心浮动,本土保安都猝不及防,哪有兵员可征召外遣?或是各级政府徒有衙门,已无政令可通,难觅办事之人。总之一句话,请胡司令自行征兵,别无其他办法。后遂赴南昌,原国防部参谋次长、陆军中将方天,不久前正调任江西省主席,方天与黄维、胡琏同为黄埔前后期毕业,自基层起步,又先后担任军、师的长官,袍泽情谊深厚,彼此信赖不移。石牌保卫战后,任十八军  的方天,与其所属十一师师长的胡琏,同获青天白日勋章。在方天主持下,赣省各级政府磨盘般沉重地运转,然政令效率仍存。方天说:本省虽已有第三编练司令官沈发藻所辖二十三军、七十军沿赣江人口富庶地方补充新兵,但你如能想出好方法,在本省再征到兵员,我鼎力支持!胡琏与蒋介石(右一)胡琏喜出望外,因其熟稔唐代府兵制,即提出一甲一兵的构思。一甲一兵,就是以“甲”为基层单位,每甲十二户共推出一丁当兵,服役两年,期满再推一名入伍以换旧丁。在其服役两年里,未出丁之十一户人家,一起襄助入伍丁之家属。每县幅员大小不等,以最小的县计算,出兵千余人当无问题,可达到一县一团。而军、师、直属部队之兵源,由人口大县充实。如此一团之兵属于一县,语言习惯、饮食起居一样,彼此或友或邻,均可互为照顾,融为一体,而且家庭亦因上述关系,对其出征子弟音信易通,减少牵挂,实乃唐代府兵制精神可为今用。方天认定其具体、完善可行,即指示下面全力协办:在江西东部的抚州、上饶地区的21个县,实行每甲一兵,每县一团,三县一师,九县一军。并派赣北师管区司令唐三山,全力协助胡琏部执行征兵事宜。总体上看,21个县实施顺利,从召开征兵动员大会始,到戎装入营终,各县均未超过一个月。此外,方天指示省政府建设厅将其属下交通局的近百辆大小汽车,电讯局的八十余部独立电台,连同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三个月的薪俸,一并交给胡琏。三个军扯起了十二兵团的新旗,一边进行训练,一边离赣入粤。在潮汕,方天又交给胡琏原江西10个地方保安团(三个师)和省交警总队,再加上抗战末期由江西知识青年组成的青年军二八师、沈发藻在江西已征召的二十三军、七十军等,江西共有10万余人陆续赴台。你能看完,说明你是一个很有灵魂的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军中的豪杰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及时关注全球各类重要军事报道,
作者最新文章新兵用上82-2手榴弹了-陆军版-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47|回复: 166
新兵用上82-2手榴弹了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兰州军区红军团新兵投掷手榴弹,用上了82-2,终于跟木柄67式拜拜了:
01.jpg (96.44 KB, 下载次数: 8)
17:40 上传
02.jpg (89.83 KB, 下载次数: 8)
17:40 上传
03.jpg (93.65 KB, 下载次数: 8)
17:40 上传
04.jpg (62.27 KB, 下载次数: 8)
17:41 上传
05.jpg (67.45 KB, 下载次数: 8)
17:41 上传
06.jpg (76.25 KB, 下载次数: 8)
17:41 上传
07.jpg (77.45 KB, 下载次数: 10)
17:41 上传
08.jpg (97.71 KB, 下载次数: 8)
17:41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衣服裁剪不合身
没系武装带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倒数第三张好像是空炸,貌似威力很大。
肯定是空炸,说明投的动作很慢啊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明明是仍的远好吧,手雷扔出去后握柄才和弹体分离的,这时候引信才会开始计时吧。
你跟14楼必有一个是对或错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俺滴77-1小木柄呢?? 不是说库里还有好多么?
库里多的是67,77-1还是少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外腰带根本不能扎,任何新兵投弹,扎腰带绝对影响臂力发挥。我不是说绝对不扎腰带,是扎腰带你扬臂投掷手 ...
投弹时扎了,注意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像 平津战役 国军投降的事感觉。哎。。。
主要是因为既没有武装带又没有任何装备,像被解除了武装。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外腰带根本不能扎,任何新兵投弹,扎腰带绝对影响臂力发挥。我不是说绝对不扎腰带,是扎腰带你扬臂投掷手 ...
肯定该扎,不然全副武装的时候怎么办
01.jpg (77.05 KB, 下载次数: 7)
22:33 上传
02.jpg (160.38 KB, 下载次数: 7)
22:33 上传
03.jpg (116.74 KB, 下载次数: 7)
22:34 上传
04.jpg (118.75 KB, 下载次数: 7)
22:34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82是碰炸引信吧。
怎么可能,不然在身上随时碰炸那就麻烦大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77-1比67只多不少,打安南猴子应急生产了一大批,都烂在手里了。
比67少多了。67全国多少小工厂在生产,生产了多少年,那个库存不是盖的。
另外77-1式80年才定型,定型之后才转入生产,没参加79年反击战。之后的边境轮战也从没出现过77-1的身影。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有保险的,要把保险解除,扔出去才能炸。
82-2式手榴弹由弹体和引信两大部件组成。弹体是用内部刻槽的A3钢板冲压成球形壳体,装62gTNT炸药,爆炸时,壳体能产生单个破片质量在0.3g以上的破片330余片。该手榴弹的杀伤半径大于6m,临界安全半径小于30m。
引信为翻板击针式针刺发火延期时间引信,由引信体、点火机构、起爆装置和保险机构4部分组成,这种结构与国外流行的翻板击针机构基本相同。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即使是空炸,也是因为落地后反弹起来造成的,而不是扔出去没落地就炸了。
这个可能性很大,之前没想到这个因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77在轮战时装备使用过,很明显的圆头。
没见过图,若有请贴一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老山有77式,我拆过弹头是用钢板冲压后从内部刻槽,里面装的是TNT用水一煮就化。
用水煮TNT?这是作甚?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老山有77式,我拆过弹头是用钢板冲压后从内部刻槽,里面装的是TNT用水一煮就化。
轮战照片,67式旁边的大块头是什么?重型防御手榴弹?手雷?照片前景和远景都有:
轮战.jpg (150.45 KB, 下载次数: 7)
22:04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应该是67加重手榴弹我没见过实物只见过67、77-1和F1。
对比大小和形状确实应该是67加重,多谢解惑{:soso_e181:}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枪是81没杠在119团见过。
是的,老山的,不知道是哪一年哪支部队,全是81:
01.jpg (149.49 KB, 下载次数: 7)
23:12 上传
02.jpg (128.96 KB, 下载次数: 7)
23:13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77系列肯定招乎过安南猴子,至于产量,我没记错的话(老特条kgb说过,这东西的产量能达到全军人均XX枚) ...
77的产量和库存远远少于67,这点就不用怀疑了。80年代进入军费大缩减的时代,所有军品的产量都是毛毛雨。
01.jpg (182.15 KB, 下载次数: 7)
09:12 上传
02.jpg (188.41 KB, 下载次数: 7)
09:12 上传
03.jpg (174.99 KB, 下载次数: 7)
09:12 上传
04.jpg (145.84 KB, 下载次数: 7)
09:12 上传
05.jpg (186.33 KB, 下载次数: 7)
09:12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去年的新兵训练:
01.jpg (40.92 KB, 下载次数: 7)
09:17 上传
02.jpg (44.31 KB, 下载次数: 7)
09:17 上传
03.jpg (495.53 KB, 下载次数: 7)
09:17 上传
04.jpg (136.95 KB, 下载次数: 7)
09:18 上传
05.jpg (83.81 KB, 下载次数: 7)
09:18 上传
06.jpg (69.42 KB, 下载次数: 7)
09:18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最后一张,二战的即视感。
而且还是德军范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应该能看出是77吧
没错。其实前面“虼蚤笼”老兄作为亲历者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现在还差两山前线防1的图。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投的再慢不脱手保险销也不掉,与是否空炸没关系
82-2是针刺发火,不是拉发火,拉掉保险环后,手一松开握片,就击火了,跟脱手没关系。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张照片左右颠倒了?
这样吗?好像拿手榴弹的又不对:
老山.jpg (127.83 KB, 下载次数: 7)
10:39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军内是77-2,77-1没有,可以冒皮皮坛內偶手榴弹投的最多
77系列投产的只有77-1
77-1.jpg (198.98 KB, 下载次数: 7)
10:50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图片估计是86、87年47军轮战时所属部队装备的81式,我记得当时因为这枝枪,47军还送了一面锦旗给生产厂 ...
81木托的照片很少,只看见老山前线部队用过。应该是产量很小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这张最有名:
81木托.jpg (32.79 KB, 下载次数: 7)
11:00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看近处81步枪的拉机柄判断左右,投弹士兵可能正好是左撇子。
好,果断删除前一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现在的兵啊,一代不如一代,精气神太差了!
不能这么说,看怎么拍以及什么场合:
01.jpg (66.46 KB, 下载次数: 7)
21:08 上传
02.jpg (85.26 KB, 下载次数: 7)
21:09 上传
04.jpg (121.79 KB, 下载次数: 7)
21:09 上传
03.jpg (93.5 KB, 下载次数: 7)
21:09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是84年阅兵,海军岸舰导弹方队。
81-.jpg (160.38 KB, 下载次数: 7)
10:34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82-2又来了,只是新兵太紧张了:{:soso_e144:}
82.jpg (159.2 KB, 下载次数: 7)
16:55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67式还是很多的:
01.jpg (744.01 KB, 下载次数: 7)
12:24 上传
02.jpg (693.22 KB, 下载次数: 7)
12:24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军校军事项目对抗赛,有5国11所军校组队参加。巴西队标配也是67式手榴弹:
巴西.jpg (83.59 KB, 下载次数: 7)
21:41 上传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抗战时杀死一个日本士兵有多难
导读:导语
近日,抗战期间中、日士兵战斗力比较,成了网友讨论的一个热点。此前也有读者给我们写信,希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本期专题,我们就谈一谈抗战期间中国士兵对抗、杀死一名侵华日军,究竟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以湖南会战为例,中、日军队伤亡比超过3:1
据日军统计,湖南会战中国方面死、伤、俘、病合计226400人;日军伤、亡6万多人
1944年4月,日军动员兵力50余万,发起纵贯中国南北的“一号作战”战役,至12月该战役始告结束。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其间历经中原会战、湖南会战、桂柳会战,日军先
导语近日,抗战期间中、日士兵战斗力比较,成了网友讨论的一个热点。此前也有读者给我们写信,希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本期专题,我们就谈一谈抗战期间中国士兵对抗、杀死一名侵华日军,究竟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以湖南会战为例,中、日军队伤亡比超过3:1据日军统计,湖南会战中国方面死、伤、俘、病合计226400人;日军伤、亡6万多人1944年4月,日军动员兵力50余万,发起纵贯中国南北的“一号作战”战役,至12月该战役始告结束。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其间历经中原会战、湖南会战、桂柳会战,日军先后攻占河南、湖南、广西和广东部分地区。其中,湖南会战自5月底打到9月初,持续3个多月,是此次“一号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抵抗时间最久、最顽强的一次战役。以此次战役为例,可以一窥中国军队与日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此役,双方参战人数,中国军队先后投入16个军,40多个师,约35-38万人;日军先后投入10个师团,约25-28万人。双方伤亡人数,据日军方面的统计,中国方面死亡66468人,被俘27447人,伤病132485人,合计226400人;日军伤、亡6万多人。而据国民政府军令部的统计,中国方面伤、亡90557人(死49370人),日军伤、亡66809人。日军伤、亡人数,双方公布的数字接近。而国军伤、亡人数则出入较大。日军方面公布的数字,包括了伤、病、俘、亡,中国军队损失过半。国民政府公布的数字,则不含病、俘,仅伤、亡两项,也已占国军参战人数的25%。显然,日军方面的统计要更为确切一些,国民政府不统计病、俘,则有其鼓舞抗战民心乃至获取二战国际地位之考量。国民政府在1944年前后对兵力的配置也能从侧面证明日军的统计要更为准确一些。抗战初期,日军装备完整,训练精良,常常以1个大队(营)战中国军队1个师(3团)或1个旅(2团)。日军第一军在山西有过战中国军队30个军的记录。抗战后期,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更趋下降。据国民政府军令部1944年统计,第一战区敌我兵力之比是14:100;第二战区是13:100;第三战区是20:100。平均起来,中国军队要六七个人才能抵抗一个敌人。徐永昌的估计也大致相似:中国军队共有320个师,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约40个师,比例是8:1。徐永昌认为,这样的敌我力量对比,在水田山地尚可应付几日,一到平地,便多不能支持。何应钦在拟定军队减编方案时,其着眼点亦大致以中国军队1个师对日军1个联队的比例编制。考虑到抗战后期军队编制的缺额——徐永昌认为战时国军各师实际兵力平均要打七折。而日军师团分甲、乙、丙三种,人数为一万多人至二万余人不等。一个师团内辖三至四个联队。依此推之,1944年国民党军与在华日军兵力的实际比例约为3:1。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敌我伤亡比例在4:1到2:1之间抗日战争时期,要杀一个日本士兵究竟有多难,要付多少代价?可以从敌我双方士兵的伤亡作比较。据国民政府1947年10月公布的数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作战消耗合计3227926人,其中阵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因病消耗合计937559人,其中死亡422479人,残废191644人,逃亡323436人。两项合计为4165485人。而当时有多少侵华日军被歼灭?目前没有准确的数字。《日本陆海军事典》一书中认为在中国关内日军总共死亡45.57万,其中八年抗战日军在中国死亡40.46(不包括东北),战后遣返中死亡5.11万。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四十四万余。学者张忠义先生,根据日本的资料也计算出一个接近的数字,45.5万人。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的数字则为48万,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则采用建国后综合统计后的数字——55万。尽管目前日军在华死亡人数还不确切,但可以估算其人数大概在45万至80万之间。根据国民政府的报告,国军死亡将士共计约170万人(合阵亡和因病死亡)。也就是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敌我伤亡比例在4比1到2比1之间,这个比例应该算保守。02中、日军队战斗力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林彪总结:中央军队守着挨打战术真糟糕透了;我军的军事技术实在还需大大的努力平型关大捷后,林彪曾撰文《平型关战斗的经验》,刊登于日出版的《解放》杂志第一卷第二十五期,对中、日军队战斗力做过一个基本比较,并分析了原因。文章说道:“……七、敌人实在有许多弱点可为我乘。但敌人确是有战斗力的,也可以说我们过去从北伐到苏维埃战争中还不曾碰过这样强的敌人。我所说的强,是说他们的步兵也有战斗力,能各自为战,虽打败负伤了亦有不肯缴枪的。战后只见战场上敌人尸骸遍野,却捉不着活的。敌人射击的准确,运动的隐蔽,部队的掌握,都颇见长。对此种敌人作战,如稍存轻敌观念,作浮躁行动,必易受损失。我们的部队仍不善作疏散队形之作战,特别是把敌人打坍后,大家拢在一团,喧嚷‘老乡,缴枪呀!’——其实,对日本人喊‘老乡缴枪,不但他们不懂,而且他们也不是老乡——这种时候,伤兵往往很多。在抗大的军事教育中,特别要教育干部了解正规战斗中的战斗队形之运用。八、日兵之死不肯缴械,一来因日本之武士道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时也因他们对中国军民太残暴,恐怕中国人报复,但最主要的,是过去华北军队对日军俘虏政策之不正确,采用野蛮的活埋、火烧、剖肚等办法。故我们今后须加紧对日本士兵的日文日语的政治宣传与优待俘虏。……十、我军(八路军)在目前兵力与技术条件下,基本上应以在敌后袭击其后路为主。断敌后路是我们阻敌前进争取持久的最好方法。如经常集中大的兵力与敌作运动战,是不适宜的。十一、中央军队如果还是守着挨打战术,便真糟糕透了。他们对主要点应坚工固守,而不应到处守,应行决战防御与运动战,应集中优势兵力、飞机、大炮于决战点。至于他们军官的调动、政治工作的建立和对群众关系的改善,都是他们很重要的问题。十二、我军的军事技术,特别是战斗员与班排连长的技术,与战术教育,实在还需大大的努力。过去大半年,部队虽然得到了休息整顿的机会,在风纪、礼节与正规化上进步很多,但对战术训练还很差。今后当努力此方教育。经过这次的战斗,部队中的一般情形更形活跃了,战斗的情绪及生活高涨到万分。战地群众对我军与友军完全是两个态度,见友军就逃,见我军到了则又转回。八路军所到之处,受群众热烈的欢迎与夸扬,不是无因的。这一切经验与教训都值得我们虚心地学习,运用在今后的抗战中,这些都是我们争取抗战胜利的必要条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四册,中央文献出版社)林彪对八路军自身的批评自然是中肯的。其对中央军的批评,其实也相当准确。下面就具体说说中央军的问题。国军战斗力差的原因一:中国士兵缺乏训练又营养不良,白刃战三士兵尚不能活捉一日兵国军战斗力的薄弱,除装备不如日军,亦由于士兵缺乏营养和训练。1944年10月,魏德迈担任蒋介石的总参谋长后,发现士兵无力行军,不能有效作战,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处于半饥饿状态。由于后勤、补给工作不良,后方军粮不能按期送达第一线,导致前线部队常常断粮。学者黄仁宇正在国军中任排长。据他的亲身体验,士兵“不仅体格孱弱,而且状似白痴,不堪教练。师部的办法,即是抽调各营连可堪训练的士兵,组织突击队,集中训练,其他的则归各部队看管,也谈不上训练,只希望来日作战时在山上表现人多”。抗日剧中常常不乏白刃战场面,往往中国士兵与日兵一对一厮杀,结局一般是中国士兵手刃日兵。在抗战初期,日军确实比较害怕与中国军队进行白刃战,但到了抗战中后期,中国士兵已多为新兵,其劈刺技术已比不上敌人,有时两、三个士兵尚不能活捉一个日兵。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营养不良,体力太差,以及劈刺技术训练不足等。冲锋与阵内战的战斗技能,平日也未注意演习,每遇近距离与敌交锋,只知一味喊“冲”、喊“杀”,如同儿戏。造成士兵缺乏营养和训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军后期保障能力不足。据王奇生称,“国军各部队由于后勤、补给工作不良,遂增加士兵不少杂务。据估计,一般部队因领粮、领草、搬运、打柴、磨麦等,每星期竟难得三天的训练。一个连往往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人力,经常在打杂。新兵入伍后半年,还不知如何瞄准,如何使用表尺与目测距离。国军士兵的射击技能远不如日军。大多数士兵打仗时只是胡乱扳放。……”后勤不力,军令部在检讨桂柳会战时检讨过原因:“政治不能适应军事要求,军队不能得民众协助。此次作战,各级政府多行迁移,一般民众率多避难,致军队运输方面发生诸多困难。”国军战斗力差的原因二:兵役办理不良,新征壮丁因饥饿、疾病而死于路途者十之八九随着战事进行,国军士兵战斗力日益衰退,除了上述原因外,兵役办理不良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缺乏交通工具,被征召的新兵常常要步行数百里,才能到达指定的部队,新征壮丁因徒步远行、饥饿、疾病而死于路途者十之八九。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长的蒋梦麟在1941年7月写给蒋介石的一篇关于兵役状况视察报告足以说明当时的情况:“梦麟此次视察桂湘红十字会医务工作……沿途所见落伍壮丁,骨瘦如柴,或卧病道旁奄奄一息;或状若行尸,踯躅山道;或倒毙路旁,任犬大嚼……(六)黄平县长检得道旁卧病壮丁七人,送医院治之,死其六,其余一人病愈逸去。(七)据马场坪医生云:‘有湘人十余人,挑布担迤逦而行,近贵定县,遇解送队,数人被执,余者逃入县城报告。适一卡车至,持枪者拥湘人上车,向贵阳行驶。湘赂之,被释。方下车时,以枪击毙之曰:彼辈乃逃兵也。’……”蒋梦麟的报告又提到,从韶关解来300壮丁,至贵阳只剩27人;从江西解来1800人,至贵阳只剩150余人;从龙潭解来1000人,至贵阳仅余100余人。死亡壮丁与存活壮丁的比例高达11∶1。蒋介石看了蒋梦麟的报告后,亦深感震惊,声称“觉得无面目作人,觉得对不起我们民众”,并承认“兵役办理的不良,实在是我们军队纪律败坏,作战力量衰退的最大的原因”。”。国军战斗力差的原因三:军官素质之不佳,兵好官不好,官阶越高能力越低除了战备、一般士兵不如日军外,国军的素质也令人堪忧。一般士兵多为农家子弟,他们温顺、有纪律、能吃苦耐劳、服从领导,但在师长和军长阶层,则是个大问题。蒋介石曾多次公开指责国民党军队,官阶越高能力越低。1944年蒋介石说:“中国军队现在营以下的动作,大体可以说是很注意了,但团以上到军师为止,各级司令部的业务极不健全。图上作业与沙盘教育可以说完全没有,指挥所与参谋业务的演习,更是完全忽略,所以中国军队一到作战就莫名其妙。既没有具体的作业计划,也没有完备的作战命令……团以上司令部的人员,很多不是正式军官,而多是主官的私人。往往很重要的职务,交给一些落伍的军官或不习军事的文人来担任。参谋人员虽然有些是陆大毕业,但大多数都缺乏实际的经验,在部队里面也没有专门业务的训练,所以人事参谋不知怎样来管人事,补给参谋不知如何来办理补给。至于军需军械人员,更多滥竽充数,甚至于管理物品检查物品的常识都没有。”蒋还声称:“无论自我自他任何方面之观察,皆官不如兵”。蒋也许有痛责高级将领反省以及有“恨铁不成钢”之意,但仍可从中看出国军军官素质之不佳。徐永昌在其日记中亦称:“人人言,我国兵好官不好。”可见“官不如兵”在当时几乎成为一种共识。国军战斗力差的原因四:指挥与协调差,蒋介石集事权于一身又常埋怨手下无人负责办事此外,国军的指挥和协调系统紊乱,几无章法。按照军事指挥系统,身为委员长的蒋介石只要将指令下达给战区司令长官即可,但蒋素有越级指挥的习惯。一些大的战役,蒋必亲自遥控指挥,通过电报、电话,频频传布命令到前方,不仅越级指挥集团军和军,甚至直接指令到团、营一级。日军令部长徐永昌在日记中发牢骚说:“委员长每好亲拟电,亲笔信,或亲自电话,细碎指示,往往一团一营如何位置等,均为详及。各司令长官或部队长既不敢违背,亦乐于奉行,致责任有所诿谢,结果,所至战事愈不堪问矣。因委员长之要求,即本部指导者,实亦有过于干涉之嫌。”由于蒋介石事无巨细均要亲自过问,部队长官不敢自作主张,或为了卸责,遇事均请示执行,导致前方将领欠缺自主作战意识和机动应变能力。张治中年间曾任侍从室主任。他对蒋介石的高度集权深有体会:“蒋对军队的统率,向来采集权于一身的办法,养成习惯已久,所以部队将领就有一种反映:部队接到蒋委员长电报,先看电尾是那一个机关主办的,如‘中正手启’是要特别注意的,如是‘中正侍参’(引者注:侍从室主办的)也还重视,但如是其他部门主办的电报,就要看情形来决定遵行的程度了。所以军令部、军政部甚至后方勤务部,有时为求命令有效,也要用‘中正手启’名义发电。这种个人集权、机构无权的特殊现象,坏处甚多,决难持久……我认为这是以后军事失败种种原因之一。”蒋介石集事权于一身,却又经常埋怨手下无人负责办事。军令部副部长刘斐私下与徐永昌议论时,即认为这种状况“实由委员长自己造成,将领骄不受命,必委员长手令才有几分几的效率;派出人员必侍从参谋。此全系不运用组织,自毁机构能力”。资料来源: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 : 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结语时下一些抗战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后人恐怕就很难了解和反思为何这场战争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