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师批评谭林长开示:小孩吓着了,怎么用佛法治病以及保家仙

佛法问答集锦
圣严法师:念佛法门的层次
佛国净土,也有多种层次,《成唯识论》有一、无色无相的理土,二、实佛自受的报土,三、佛为初地以上菩萨所现的报土,四、佛为小乘凡夫及地前菩萨所现的化土。天台宗也说有四土:一、凡圣同居土,娑婆是同居秽土,极乐是同居净土。二、方便有余土,为小乘圣者所居。三、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不求感应。但是,若不从第一种开始,而直接修学第二种方法的话,可能有些人比较不容易做到。今天有人问我:「《六祖坛经》里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说:『东方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念佛要到那里去?』这句话是不是反对净土?」我回答:「不是的,因为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程度浅的人修净土,程度较高、根器更深厚的人也是修学净土,只是态度不一样罢了。」
初机学佛的人,如果不求感应,由于信心不足,很容易起退心,修不了多久就会说「没有净土,不想生净土」等等的话,也不想继续修行了。如果首先告诉他净土佛国是实有的,佛经所说是绝对可信的,特别是阿弥陀佛以本愿力度一切众生是最可靠的,凡是相信弥陀法门,持念弥陀圣号,愿生弥陀国土者,当来必定往生彼国。假如,自己没有生死自主的力量,甚至连主宰自己身心的力量都很薄弱,就说有把握达到禅宗六祖那样的程度,这种人自信虽然可嘉,可惜没有实证的自信,只是虚骄、狂妄、不切实际而己。以劝导初机学佛的人,修净土念佛法门,依弥陀愿力求生西方净土,是最可靠最安全的。
 有些年轻人,误认为念佛是为老年人而说的法门,至于年轻人,在世界上正准备做很多的事情,大概没那么快就离开人世间,又何必急着念佛求生净土呢?可是,谁有把握自己能活到几岁?更何况,求生西方,只是一个愿望,谁说念佛的人一定是立即会死亡?生西方净土,是终极的目标,却不是说现在念佛现在便去。等到要去的那一天才念佛,恐怕已无力念佛了,所以在平时就得先做好准备。
 再说,平时念佛,心向西方净土,也有现世的利益可得。阿弥陀是梵语音译,意为无量寿与无量光。所以《观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莲华)。」又说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能一心称念佛名而得念佛三昧,则如《大智度论》所说:「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念佛不仅为求临终往生净土,也能消除现世烦恼及先世的罪障,而得种种利益。念佛者既如人中的莲华,则何愁不得健康长寿、幸福和乐、吉祥如意、受人尊敬等等的利益呢?这都由于念佛的人,心向着佛,能有净化身心、庄严环境的力量的缘故。比如《大阿弥陀经》所见第二十五愿:「光明照诸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大光明,..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又第四十六愿:「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逮得普等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继续不断地念佛,如能念到不念而自念,念到自己和阿弥陀佛互相交融、不分彼此的时候,虽然还没有死,实际上已经是在极乐世界了。极乐世界在那里呢?经上说:从此土向西方,距离十万亿个佛土之外。可是当我们念佛念到非常纯熟的时候,自心之中自会现出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如《观无量寿佛经》云:「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可见,弥陀净土的清净庄严,解脱自在,都可以在未死之前的心地中出现,虽然弥陀的四十八愿,多半是为成就西方的极乐国土,以及接引众生往生彼国而发。所以净土虽泛指诸佛国土,而诸大乘经中,独对弥陀净土的赞扬最多。  
念佛而不求现世利益,也不求往生西方净土,那必定另有殊胜的方便才可以,否则念佛而没有目的,为什么又要念佛?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五祖弘忍禅师及其弟子神秀禅师,都讲到念佛法门。道信的《安心方便》有云:「念佛心是佛。」,并引《观无量寿经》:「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根据《传法宝纪》所说:「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也就是说五祖弘忍及其弟子法如、大通(神秀)等,都用念佛法门普遍接引群机。到了六祖慧能的《坛经》,主张「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无念」,实即是四祖以来所称「念佛心是佛」的表现。不过,不用称名念佛作下手功夫而能做到心「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确不容易。所以弘忍门下,四川净众寺的智协 (西纪六○九~七○二),其弟子处寂(?~七三二),三传新罗无相,教人修行的方法有三个步骤:一、引声(尽一口气)念佛;二、开示;三、坐禅。(见《历代三宝纪》)另有同为弘忍门下的四川宣什宗、圭峰宗密的《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称为「南山念佛门禅宗」。以「念一字佛」作为「净心」方便,印顺法师说,这是从《文殊说般若经》的「念一佛名」而来的。(见《中国禅宗史》一五六页)这些都是与六祖慧能及其二传、三传弟子们同时代的禅门人物。只有马祖道一、石头希迁等及其派下诸系的禅师,便不念佛而专事提倡「见本性为禅」的法门。唯其易生滥凡为圣、混染为净的流弊。故有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七三八~八三八)的《华严经疏钞》所举念佛的五门方便;华严五祖圭峰宗密(七八○~八四一)的《行愿品疏钞》也举出了四种念佛法门;禅宗的永明延寿(九○四~九七五),着《万善同归集》,以伸张念佛法门是万善众行的总摄,权实双行,空有并收,普应一切根机,此为后来开出禅净一致的广大法门。散心念佛者,可藉弥陀愿力,求生乐邦;专心念佛而得三昧正定者,可即自心而现佛土佛心。人虽有不同的根机,确都有以散心念佛而到专心乃至到达慧能大师所说「无念、无相、无住」的程度。可是,若尚不能达到「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程度,便反对念佛法门,或拒修念佛法门,甚至妄称「无佛可念,无净土可生」,那就太不切实际,而且也真不知净土念佛法门的慈悲广大了。
因此,我要劝告诸位,修念佛法门的学佛过程,最好还是逐步向前。初机者一定要相信实有极乐世界,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这样的话,才不致两头落空。自心的净土未现,尚有西方净土可去,这岂不是安全又可靠的办法吗?  
净土是一切法门共同的归宿。虽然历代各宗的大善知识,对净土的认识和说明,各有不同的层次,但毕竟不离净土。相传为天台智者大师所撰的《五方便念佛门》,提到:一、称名往生念佛;二、观相灭罪念佛;三、诸境唯心念佛;四、心境俱离念佛;五、性起圆通念佛。华严五祖宗密大师所举四种念佛法门是:一、称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相。宋朝的知礼主张「约心观佛」;大行及道镜二师强调「信心念佛」;法照等师主张「高声念佛」;道绰、善导、怀感、慈愍诸师,均主张坐禅、诵经、忏悔、十念称名念佛。明末莲池大师的持名念佛,分作事持的称名、理持的体究;蕅益大师将念佛分作三类:一、念他佛;二、念自佛;三、俱念自他佛。他也说持名念佛有事持与理持,事持如子忆母,决志求生西方净土,理持是信西方弥陀乃我心具,是我心造。 
佛国净土,也有多种层次,《成唯识论》有一、无色无相的理土,二、实佛自受的报土,三、佛为初地以上菩萨所现的报土,四、佛为小乘凡夫及地前菩萨所现的化土。天台宗也说有四土:一、凡圣同居土,娑婆是同居秽土,极乐是同居净土。二、方便有余土,为小乘圣者所居。三、实报无障碍土,亲证法身的菩萨所居。四、常寂光净土,唯佛所证的法性土。弥陀净土究竟属那一层次?净影寺的慧远、三论学者吉藏,以极乐世界为应化土。摄论学派的诸师,依据摄论等的见解,主张弥陀净土是报土。天台家则以之为凡圣同居的净土。蕅益大师主张依据持名念佛的断惑多少,而生四种层次的净土,也就是说,弥陀净土分为四等,由持名而带惑往生与断惑往生的不同,便生不同的净土。由此可见,念佛的法门有深浅,净土的层次也有高下。谁敢说学佛而不念佛,又有谁敢说修行而不生净土呢?  
最后,我还是劝大家好好念佛,不管程度如何,最好是把自己当成初机的钝根,若心存虚骄,就是不切实际,明明是凡夫,偏偏以圣人之位衡量自己,不仅仅是增上慢,还很可能是大欺诳。因此说,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皆收,绝不是骗人的话。愿诸位莲友能好好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每周六都要来参加念佛会的共修,同时还要带动亲友们一起来修行,使得七宝池中的莲花愈来愈多。莲花分九品,希望大家品品高升,均臻上品上生,念佛要精进不懈,莲花才会愈开愈大,不仅共修时要念,平常也要念。共修时念佛,能集大家的力量成为每一个人的力量,所以很重要;平常念佛,则能继续增长你的信心、愿心、深心。
受了在家菩萨戒,要于六日中受持八关斋戒,遇到大年三十、元宵节、中秋节这三天时,不能过午不食,怎么办?
[体恒法师·问答集锦] 
问题补充:看春晚,是犯不歌舞戏的戒了吗?我是福州人,于2008年国庆节期间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受的居家菩萨戒。集体受戒完后,就赶回去上班了,有许多疑问没来得及问戒师。希望在此能得到解答。我认为戒也讲开遮持犯。大年三十、元宵节、中秋节三个都是中国人的重大传统节日,家人希望能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个团圆饭,不希望因为我持八关斋戒而有缺憾。午时过后,只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吃的欲望,在吃团圆饭时随喜吃一些,应该属于开戒吧。大势至菩萨十大愿王第九愿讲恒顺众生,怎么可以因为自己持戒而令全家人生烦恼呢?不知道我的看法是否正确,请各位大师慈悲开示。弟子拜上!!!(提问者:戒方)
答:佛法将智慧分为两种,一为真实智慧,就是对究竟佛法的理解与接受;二是方便智慧,也叫权巧智慧,就是将佛法圆融地落实于生活中,修行中。学佛人若能二者具足,方才为真有智慧,也才能解决学佛与生活的矛盾。佛陀制戒,目的不在“戒律”,而在于“戒律”背后的精神。守持戒律是重要的,掌握戒律的精神则更为重要。佛陀反对弟子们“同流合污”,却不反对弟子们“和光同尘”。但“和”与“同”的区别在刹那心念间,如何恒顺众生,是要无比谨慎的。
下面附录本人拙作《慧灯无尽》第四章“六度”的一段内容,以为参考:
戒律的来源与重要性
佛陀在菩提树下刚刚证取无上正觉,成就佛道的时候,是没有戒律的;佛陀初转*轮度五比丘,开始有佛教僧团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戒律;在度化第一个居士团体的时候,依然没有戒律。那么大家可能会问: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戒律,这些戒律是哪里来的呢?从天而降还是无中生有冒出来的?都不是的。佛法讲因缘,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没有因缘成就不了任何事情。那么戒律的制定也有其一定的因缘。
没有戒律不是大家都不要戒律,曾经有弟子向佛陀提出:“作为一个修学出世大道的团体,应该像世间的王制一样,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以便用来防非止恶。”当时佛陀说:“如果没有人触犯与佛道不相应的恶法,就不能制定戒律。”
后来,有比丘和居士在修学或行事当中,有一些与佛法乃至世间法律不相应的地方。他们与佛法的相违并非故意所为,而是无知觉的,按道理应该是“不知者不为罪”。但毕竟是恶法,为了防止再次重犯、别人效仿和世人的讥嫌,于是佛陀开始制定戒律。从戒律来源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对学佛来说,戒律很重要,但戒律也是我们学佛道路上的一种工具,持戒不是目的,也不能代表解脱。持戒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们由此而契入佛法的正道,由佛法正道达到这种境界从而契入如来的清凉、自在、欢喜、智慧境界,即依戒生定,依定发慧,这就是佛陀为我们制定戒律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切不要对戒律生起错误的认识。
说到戒律的本源,话题讲长些。其实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追本溯源,探讨一下原因所在。要找出事物的本相,不要被事物流传过程中失去了本来面目的外表现象蒙蔽。就像现在大家所穿的衣服,大家都知道,原始社会没有衣服,人们最初把树叶树皮连缀起来穿在身上不是为了遮羞,只是为了遮风挡雨。夏天为了遮雨,冬天为了挡寒。随着人类的发展,渐渐有了文明和伦理出现,人们又用衣服来遮羞。不管是为了遮雨、挡寒还是为了遮羞,这应该是人类衣服最初的作用。可是,发展到今天,多少人为衣服所累啊!人们把大量的金钱投入到服装上,就是为了穿得漂亮一点儿。但是,再漂亮又当如何呢?能为人增加一点道德吗?能为人增加一点内涵吗?能摆脱生老病死苦吗?不可能。所以,对外界东西的追求,我们要有所节制。
戒律制定了出来,它对我们学佛人来说,有什么重要性呢?
《涅槃经》中说:“戒是一切善法之梯蹬,亦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如地,悉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也。”这是说戒法是通向一切善法的阶梯,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就像大地是一切生命的根本所依之处一样。所以,戒律很重要。
大家都知道,佛教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三学涵盖了一切佛法。为什么戒、定、慧三学的次序是由戒到定、再由定到慧,而不是慧、定、戒或定、戒、慧呢?可以分为两点来解释。
第一点,三学的顺序是一个次第的过程。好比上大学,必须要有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一个过程——即便其中的某一个环节没有取得正式文凭,也需要具有相应的实质内涵——否则大学不可能真正读得下去,即便再利的根器,也依然不行。再作一个譬喻,就像我们乘车,如果不先把车的发动机发动起来,车就跑不起来。一样的道理,学佛不从戒法的守持开始,就不能进入到清静的禅定,没有定力,慧力的获得就更不用提了,简直是不可能的。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也是一个次第的过程,不能随便倒置的。
第二点,戒律是佛法的规范与保障。没有戒律,就不能获得真正的佛法修学道路,所以三学之中以戒为先。
“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止”的意思。什么叫“止”?“制止”、“停止”,“不能做”称为
“止”,也就是说,制止一些事情不让做的行为规范叫做
“戒”。戒法为什么要制止一些事情不让做呢?因为世间有些事情我们确实不能做,做了就会产生恶业,损人不利己。比如说,杀人就不能做。杀了人非但违背因果,而且触犯法律,即便没有人用戒律来约束你,法律也不会宽恕你。既然不能做,我们就要把它制止掉。怎么制止呢?制定一些行为的规范进行守持。在佛门中,所有规定的止持和作持,即什么要做、什么不要做的行为规范,统称为“戒律”。
有些人认为,学佛就学佛,为什么要制订那么多的自我约束呢?太不自由了!其实,这是不明了戒律精神而带来的误解。不要说是作为学佛人要有戒法的约束,世间哪个国家能没有法律的约束呢?社会是一个无数人共同生活的大集体,既然是共同生活的集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需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典章制度,做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有了法律法规,即便非学佛人也要受一定约束,有些事情能做,有些则不能做。
所以大家在学佛的过程当中,面对戒律不要诧异,不要惊奇,也不要恼悔。按道理,越学佛,人的心地越善良,越学生命越柔和,越学层次越高,应该戒律越来越少才对。为什么学佛时间越长,增加给我的戒律越多呢?为什么境界越高,给我的束缚越大呢?
这是因为,学佛是一种生命品质的自我升华的过程。你想比一般人清静智慧,自然要比他们所受的限制多一些;你想生命有更大层次的提升,必然比在社会上受到的约束相对要多一点。就像宇宙卫船,飞得越远,技术要求越高,材料限制越多。再比如,学生在上小学时,每天上午下午各上两节课;到读中学时,就变成上三节课,而且还增加了晚自习;等到上了大学,不仅有课堂的理论课,还增加了社会实践的内容。这就是层次越高,限制越多,要求越严,目的不外乎使你进步更大。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惧怕戒律,也不要害怕在学佛的过程中戒律的不断增加。
佛陀对戒律的重视是贯穿始终的。就像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儒家思想“一以贯之”的是忠、恕的精神,而佛法“一以贯之”的根本精神则是戒律。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每一法都是建立在戒律的前提下。所以,他在临入涅槃之前还教诫他的弟子们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这是出自《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中的几句话,意思是说,你们这些比丘弟子啊,我的色身入灭之后,你们应当特别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就是戒。如果你们能够以戒为师从的规范,就像在黑夜中遇到了明灯,就像贫穷的人得到宝贝。戒律就是你们的老师,见到戒律就像见到我一样。从佛陀临寂灭的谆谆教导中可以看出,戒律真的是很重要。
戒律是佛法住世的根本,戒律是我们居士与僧团清静和合的保证。戒律也是我们得到定力、智慧、解脱的基础。卫星失去了轨道,就不能够在天上正常的运行,也就不能发挥它的一切作用。如果没有戒律,就不能收摄我们身口意三业;不能收摄三业,就不能进入到甚深的定力当中;进入不了定力,如何开发自己的心性,如何启发自己的智慧呢?没有智慧,谈何清静、谈何自在、谈何解脱呢?一切无从谈起,所以戒律是一切善法的基础,是学佛路上正确方向的保证。
不杀生,就是不要故意杀害世间一切有生命的众生,懂得苦乐、疼痛、有感觉的所有有情生命都不要去杀害它。
人的手上划破了一个小口,就会感觉很疼,就会大声喊叫,因为痛苦难受。想想,当你拿起刀、枪等各种工具去杀戮众生的时候,它们疼不疼呢?一样的疼呀。走在路上,无缘无故,你拿石头砸前面一个人,那人不回头揍你才怪,因为你无端地招惹他。同样,无缘无故,端掉一个鸟窝,折断一条虫腿,踩死一只蚂蚁,诸如此类的伤杀无辜众生,它们不恨你才怪。
你伤害了它,虽然它现在没有能力来报复你,但它会在你不注意或者有能力胜过你的时候报复你。古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它们又不是学佛人,嗔恨心极强,记仇的本领可大了,可以几年几十年,甚至用几生几世的时间等待报复你对它的伤害。俗话说“一命偿一命”,《三世因果经》中说“怨怨相报何时了”,一旦结下仇恨,想解开真是不容易的,不要说学佛人,即便平常人,也不可以随便杀生。所以,从宽泛的伦理意义来说,不杀生其实并非只是佛教徒应有的行为规范,它应当是全世界公民共同遵循的法则。
受持了五戒的居士们,守持不杀生戒最主要是把握住它的精神,单单不杀生只是消极层面的守持,护生救生才是积极意义的“不杀生”守持法。
在持戒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要减少乃至避免杀生的因缘。有益的与无害的畜生、鸟雀、昆虫类固然不要去杀害;吃肉食类食物时也不要买活物,最好是三净肉——当然,成年人如果能少吃肉还是少吃肉,这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就是有害的虫类也尽量使用非死亡的方法除去,而且最好是提前预防,不给他们成长的环境,这样你就避免了持戒与生活的冲突。比如蟑螂,它一般生于垃圾堆之类的环境,如果你家里又乱又脏,肯定它也会来寄生;而你勤于打扫,时常消毒,它就不可能到你家来了,也就不用为它烦恼了。
另外,社会发展到今天,许多人意识到,其实非但动物,就是植物也具有一定的情感活动。因此,我们尽量也不要破坏、伤损花草树木,要善待自然,爱护植物。说到这里,想起一个问题。最近常有一些人,主要是高学历的年轻人问我:“佛教反对杀生,主张素食,可是植物也是有生命的,为什么动物不能吃,植物就能吃呢?”照他们的推理,学佛者要么什么都不应该吃,要么什么都能够吃。其实,这是一种钻牛角尖的想法,有点极端了。佛教的不杀生与食素,重在培养人的慈悲精神与护生情怀,期望建立一个和乐的人间世界。善待自然不等于不要人的生活,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吃了,还怎么养护色身肉体,怎么借假修真呢?如果为持戒而死于非命,佛教与印度的极端外道岂不是没有任何区别了吗?再者说,连素食都不吃的话,也不符合佛教的中道思想。学佛千万不能钻牛角尖,不能死抠枝末而忽略根本。
还有,佛教戒律每一条都有开、遮、持、犯的区别情况,学戒、持戒不要教条化。如果生活中无意中伤杀了生命,也大可不必过于自责。比如扫地时无意中把一个虫子扫死了,罪不在你,只是过错而已,为它念几遍往生咒,心里好好忏悔一下也就行了,不要因此而失魂落魄。常见有的居士为这样的事情痛不欲生,茶饭不思,这是有点教条主义了。在不杀生的防护下,能培养一颗慈悲爱物的心灵,培养一个仁人爱物的精神,这就达到了圣人制戒的目的。(顾问团:体恒法师作答)
受持八关斋戒的八条功德
达真堪布开示
一、不遭受非人的伤害。受持八关斋戒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会遭受非人(鬼神、恶魔)的伤害。持戒是最好的护身符。有的人说,我家里凉气特别大,我身上痒,是不是有不净的东西啊?上师,加持我吧,快把它赶走。用不着这样胡思乱想,好好受持戒律就行。有清净的戒律了,谁也损害不了你。家里也能清净,身上也能清净,身口意都是清净的,处处都是清净的,事事都是吉祥的,你看多好。
二、能获得善神护法的护持。现在很多人为了得到保佑,尤其到一些节日的时候,到处拜佛供神。没有必要。好好在家里受持八关斋戒,一切善神护法自然而然会来护持你,保佑你,每分每秒也不会离开你。若是没有清净的戒律,身口意不清净的话,那些善神护法不仅不会护持你,反且还会远远地离开你,剩下的就是那些鬼神。他们暂时过来保护你,但是久而久之你就堕落了。
三、能令功德增长。相续中都有戒体,有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的摄持,有清净戒律的基础,做其他任何功德、善根,都会比平时增上成千上万倍。比如受八关斋戒这天,念一遍观音心咒的功德,超过平时我们念一百遍,甚至上千万遍的功德。
四、能令所有的愿望悉皆成就。你受戒了,若是这个戒律清净的话,不管是属于世间还是出世间的,所有的愿望都能成就。戒律清净的人,才有心想事成。有的人也会怀疑,我也受戒了,但是我的愿望并没有达成。这是你个人的问题。你虽然受戒了,但是肯定不清净。受戒有受戒的条件和方法,受戒有受戒的传承和仪轨,受戒有受戒的要求和规矩。你如理如法地受持了八关斋戒,所有的愿望都能成就。
五、来世最起码能转生人天。在持戒清净的基础上,若修持其他的法,也许会即身成佛,也许会今生解脱。有大圆满、大手印的见解和修持,即身可以成佛。仅仅如法地受戒了,没有修其他法,平时也不是很精进,今生不一定有很大成就,但是最起码也不会堕落恶趣,最起码能转生人天,能获得人天的福报。
六、未来能遇到弥勒佛教法。贤劫有一千尊出世,其中第五尊佛就是弥勒佛,未来在印度金刚座显示成佛,在这个世界辗转*轮。这个时侯我们能遇到弥勒佛的教法。修行好的,肯定会帮助弥勒佛弘扬他的法。修行较差的,成为弥勒佛的眷属或最近的弟子,此生一定能成就。弥勒佛曾经发过这个愿,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将来会遇到我的教法,若是我所发的这个愿不实现的话,我就不成佛。弥勒佛在印度金刚座还没有显示成佛,但是他在密严刹土早就成佛了。
七、能成为人天供养处。受持八关斋戒的这一天,能成为人天的供养处。曾经佛和帝释王也讨论过这个事。帝释王说,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和我一样会得到人天的尊重、敬仰。然而佛更正了帝释王的话说,不是像你,而是像我。梵天王的福报再好也是世间,而佛的功德成就是出世间的。受持八关斋戒而且戒律清净的人,就像佛一样,能成为人天的供养处。不受持八关斋戒的时候就不是了。
八、容易受持。修其它的法,首先要发菩提心,然后在修持过程中心一定不能散乱,要专心,最后还要回向。这样才是完整的修法,这样才能成就。受八关斋戒不一样,早上我们受戒的时候要专心,要发心。得到戒体以后,只要不犯根本戒就行,这个戒体二十四个小时之内一直会存在于我们的相续中。
为什么现在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比正法时期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要大?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上师解答:现在已经到了佛法衰落、隐没的时候,现在受持八关斋戒,比佛在世、佛法兴盛的时候,受持的功德要大很多。因为佛在世的时候,佛法兴盛的时候,要修这个法不是很难。因为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佛的加持力也非常大。很多时候都是佛祖释迦牟尼佛亲自带领大家受戒,佛的威力、佛的庄严、佛的加持力、说服力都非常非常大,所以人人都信,而且信得特别虔诚,个个都有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受持八关斋戒没有什么难度,是很容易能做到的事。
但是现在不一样,到末法时期,法弱魔强的时候了,魔力特别强,人内心当中没有正知正见,邪思邪见非常非常严重,所思所想都是贪嗔痴慢疑,所言所行都是杀盗淫妄酒。佛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周围的这些众生也是福慧浅薄,业障深重,正知正见少,邪思邪见多。修法的条件很差,造恶业的条件非常具备,处处都可以造业,天天都在造业。这个时侯我们受持八关斋戒,功德非常非常大,比佛在世的时候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大成千上万倍。
受持八关斋戒的八条戒律都能到哪些功德?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上师解答:如果我们能受持八关斋戒的话,将来能得到佛的色身、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形好。
(1)戒杀就能得到佛的金刚身的果报;
(2)戒盗能得到手足千辐轮相的果报;
(3)戒淫能得到六根无漏、清净庄严的果报;
(4)戒妄能得到面相圆润、梵音深远相的果报;
(5)戒酒能获得体相庄严、令人生畏相的果报;
(6)过午不食能获得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的果报;
(7)不涂抹装饰能得到圆满戒定真香的果报,不歌舞等能获得具足圆满三十二相的果报;
(8)不坐卧高贵床褥能获得享用三种法座法垫的果报。
这都是在《根得吉自求经》中讲的。在自己的相续中接受了八关斋戒,然后认真守护的话,仅仅一日一夜也能得到这么多的功德,能得到暂时与究竟的利益。就这么殊胜圆满。
受持八关斋戒的念佛人
[体慧法师] 
体慧长老龙庄讲寺3月16日开示
台湾宝岛慈光寺体慧长老开示&
都说生死轮回是苦的!那苦在哪里呢?就系在一个情字上,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专不生极乐,所以在家修行是有很多挑战的,为什么佛陀出家?也是这个道理!但是现在很多人没办法出家,又很有道心,佛陀就设了八关斋戒。
斋天,在古代是非常隆重的,很庄严的,上至国王下至人民百姓,都来受八关斋戒,再来请出家人诵诵经,这才叫斋天,才有功德。所以,出家功德确实非常的大。我们能受八关斋戒,就是在家人的短期出家,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在家人很重视八关斋戒,很喜欢受八关斋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去寺院请出家人来为他们受戒,并且在寺院精进修行,听经闻法,并且在泰国上至皇帝,都要短期出家,男女众都是一样的,要剃头,以前一定要短期出家三个月,但现在民主起来,你想出家一个星期也可以,女众在那里剃头受八关斋戒,但不是穿袈裟,而是白色的衣服,有很多女众剃了头就不想回家了,就直接长期出家了,但是他们没有大戒,只能称作八戒女,因为现的是出家相,所以,跟大家一样要去托钵,现在斯里兰卡已经开放了,给女众受比丘尼戒。
你受一天的八关斋戒,极乐世界就有你的份,一日一夜八关斋戒的功德就是极乐世界的中品中生,所以,受八关斋戒,对于在家的念佛人是非常重要的,九品莲花,上品生多是持戒的出家人,中品生都是持八关斋戒的念佛人,下品生都是持戒又犯戒的出家在家人,还有一种他不念佛,又不持戒,一生造恶业,但是在临命终时有善知识的开示,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你想靠临命终时十念往生太难了,就像日本大地震一样,海啸一来,你有办法把你的念头都摄在这句佛号上吗?苦难从哪里来,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为什么叫我们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你以为做了坏事,去像阿弥陀佛忏悔求救就可以吗?佛陀尚有三不能:第一、就是罪业太重的人,佛陀没有办法救,琉璃王发动战争打释迦族的国家迦毗罗卫国,被佛陀两次制止,第三次佛陀也没有办法,佛讲:为所作业,虽经过百千劫,因缘汇聚时,果报还自受,目犍连就去救人,救了五百人,送到天上去避免战争,但是战争结束了,他把这些人接下来,没想到五百人化成血水,为什么会这样,业力现前,定业太重佛陀也没有办法救。所以不造恶业最保险,不做坏事最保险,不要想着可以靠别人,或者说等到往生后靠着别人帮忙超度。地藏经中讲的很清楚,六分功德生者自利,而你只能获得一分的功德。&
你能给家里人让他来受八关斋戒,你能成就别人来修行都有无量的功德,又如你造七宝塔,七宝是什么?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高到三十三天那么高,也就是玉皇大帝那里,忉利天的天主,这个功德是非常大的。但是还不如一个人能出家受一天八关斋戒的功德,所以有钱并不代表拥有了一切,财富并不能解决生死的大事,要靠自己。六祖大师:迷人修福不修慧,迷人就指我们这些凡夫,不懂得来念佛,受八关斋戒,只懂得修修福报而已,但是福报享尽又堕落。
《本缘经》讲:以一天出家受八关斋戒的功德二十劫不堕三恶道,意味着你用二十劫都在人天路上做。禅宗讲,你修我的禅宗法,不出两三世就能成佛,何况我们有二十劫时间,怎么可能不成佛。但是我不是鼓励大家一定要在这个世间修行,还是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比较保险。
以一天受八关斋戒,持八关斋戒的功德,离开六千六百六十岁三恶道的苦,我们有这么长时间的修行,不怕你不证果位。哪怕你证初果阿罗汉,你都能了脱生死。今天大家来这里,就已经给大家登记了,极乐世界绝对有你的名字。
修行要有无常的观念,生命在呼吸之间,要常常警策自己,《圆觉经》“恒观四大无我,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生命的不幸源于你有一颗烦恼的心。今天你能坐在这里都是需要福报的,来到这个世间也只有一种功课要做,就是要提早觉悟。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没有拥有任何东西,也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拥有和失去都是一种错觉,因为凡夫还是有业力的牵动,我们要生存,才会有斗争,才会有贪爱!《楞伽经》中世尊讲见到一切相,都把他磨成粉末状,因为有缘起才会成相。要修敬业三福:一、孝养父母(恩田)。二、尊敬师长(敬田)。三、苦难的众生要去救助(悲田)。
楞严经讲四根本大戒,没有这四根本大戒,谁都不可能成佛,四根本大戒也是八关斋戒的根本,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忘语,你不能选择哪个持,哪个不持。四根本大戒其实就是一体的,就像戒定慧一样,虽然楞严经中讲,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其实就是一体的,贪嗔痴也是一样的,有贪必有嗔,有嗔必有痴,是分不开的,众生本来都是佛,但因为有习气,我们才有贪嗔痴,去造业,各人造业人心不同,人相不同都是因为个人所造的业,所感召的,都是自己造出来的,最后造业相同了,都和阿弥陀佛一样,就像阿弥陀佛有一大愿,到了极乐世界相貌和阿弥陀佛一样庄严,所以一定要发愿到极乐世界。戒就是戒掉我们的习气烦恼,所以四根本大戒一定要持,但浓缩起来,也就是造就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戒不淫欲,但尽凡情,别无圣解,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断情,情爱一断,恭喜大家成佛了!这是根本无明,断一品的无明,证一分的法身。
所以希望大家严格持戒,早日证得菩提圣果。&&
受持八关斋戒的时候,开玩笑说了一句妄语,算破戒吗?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答:这也不一定,主要看你动机是什么。犯一个根本戒也要具足四个因素:对境、动机、行为、结果。你要有想欺骗他人的动机,故意想欺骗他人,然后自己说欺骗他人的话语,对方听到了,你才会犯根本戒。若不具备四个因素,只会犯只分戒。也有善意的说谎,不是恶意的,这种情况是就不犯戒的。
手印平时可以随便打吗?法器可以随便使用吗?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上师解答:我们练习的时候可以打手印,但是平时不能随便打,因为它的作用非常大,意义也非常深。我们用语言来表达,用词句来形容,恐怕是无法表述清楚的。&
修密法主要靠三个力量:一是观想的力量,二是手印的力量,三是咒语的力量。通过这三个力量才能圆满。手印,咒语和观想,都是很有力量、很有深意的,不是随便规定的,大家学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应该有恭敬心,有信心。
手印有很多很多种,我们要学的话一下子也学不过来,现在也不是很需要,所以就不学太多了,就学这几个常用的、日常修法中必不可少的一些手印。现在我们学的手印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必要的。
学法器的用法也一定要恭恭敬敬地,用心来学。法器也都是有代表性的,都是有很大的力量和甚深的含义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这都不能当儿戏。法器不能随便用,不能随便扔。
手印也好,法器也好,都一定要多练,逐渐要练得自然一点,连贯一点。练得越多,就越熟悉,越如法,越有力量。
怎样看待显宗和密宗的差异?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上师解答:我一再强调,不修密法不能成佛,但不是说不修密法不能成就。成就有很多种。显宗的高僧大德在某个修行阶段,可能会暗合密法。但那个过程,可能特别特别地短。
高僧大德,或佛菩萨示现倒驾慈航,是根据有缘众生的根器而传法。比如遇到喜欢小乘根器的人,这些高僧大德会以弘扬小乘为主,会说小乘法是最好的、最了义的、最殊胜的,而不会示现弘扬其它的法门,因为这些众生的根器只适合小乘佛法。
高僧大德讲的法都对,境界都很高。他们都有各自的发心,以及甚深的密义。每个善知识都有他们的因缘。我们不要评说这个好,那个不好。
把一个寺院的物品给另一个寺院,有过失吗?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有位居士把一个大寺院搁置不用的物品拿去给另一个新建小寺院,现在心里有烦恼,担心自己犯了盗用僧财的罪。请问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答:其实按戒律的要求来讲的话,这有很多说法。但是现在我们作为大乘行者,主要看自已的发心。若是你的发心是清净的,那就没有什么过失;若是你的发心不清净,里面有私心杂念,有其它的目的,那肯定是造业。如果没有私心杂念,没有其它目的,完全是为了弘法利生,就不用考虑太多。众生各有各的业障,也许我们能利益得到,也许我们利益不到,但是这也是众生各人的业力,我们没有办法,我们主要是自已发心清净,能够处处发一个善心,处处结一个善缘,这就是作为一个修行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就OK了!
世界末日的预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答:我们作为信佛的人,不要相信那些,相信佛讲的法就可以了。这个世界的灾难该来的时候就会来,不该来的时候就不会来,不要因此而心慌,这样谈不上修行人。作为修行人,任何时候心态都要稳定。
佛在经中讲,世界是有末日的时候,按照现在这个状态去衡量,还不到时间。但是众生的业力是不好说的,也许会提前现前。那又有什么?我们也逃避不了。其实,所谓的“2012”对于一个真正有修行人来说有什么?一切都是无常的,都在刹那当中生灭。作为一个修行人,时时都应当思维为最后的时刻,时时都要准备死亡。主要是自己好好学佛、好好修行就行了,不要想那么多。
我们不能逃避现实,但是我们可以更好的去面对现实。为什么要修无常呢?修无常就要面对死亡。懂得无常的人,修好无常的人,随时都有死亡的准备,他在等待着死亡。死亡并不可怕,死亡对我来说就是涅槃,对我来说就是圆寂,对我来说就是往生。我们不是很急迫往生的吗?有什么恐惧的?来了,怕什么?往生就好了。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到时候了,它来了也很正常,没有到时候,它不来也很正常,都是心甘情愿,心平气和地面对。
若是心里有所准备,死亡来临的时候才不会心慌,才不会恐惧。这个时候非常安祥的死,这叫往生。如果死的时候有恐惧,有畏惧,有痛苦的话,那不叫往生。佛死是叫涅槃,僧死是叫圆寂,我们死是叫往生,都是一个意思,形容不痛苦的死、没有恐惧的死、安祥的死。不要担忧那些,一切显现都是很自然的,很正常的。
出家和在家的修行人各自都有怎样的责任?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上师解答:学佛修行不是必须要出家,也不是必须要在家,这要看缘分。你能成家生孩子,这是一种缘分;我在庙里诵经念佛,这也是一种缘分。各有各的缘分。
你既然成家了,生孩子了,你有你的责任与义务,你必须要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你不能要求自己完全和出家人一样。家也不要了,工作也不要了,孩子也不管了,整天到庙里,这就错了。出家人既然出家了,就要度众生,他有他的责任与义务,出家人也不能完全要求自己像在家人那样,那样也错了!各尽各的责任与义务,这就是修行!
你是成家的缘分,你就成家,然后尽心地照顾家人,了缘了债。你是出家的缘分,你就出家,然后精进地学修佛法,救度众生。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具足意乐圆满?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上师解答:意乐圆满,就是业际不颠倒。不用说是学佛的人,就是做为一个普通的人,也应该要善良。然而业际颠倒的人不是这样的,正好是相反的。就是想骗人,想伤害他人。这种人心地恶劣,恶念特别重。行为也是,不行善、不积德,光造恶业,刚强难化。这种人就是业际颠倒。
还有一种业际颠倒的人,刚开始显得很有善根,也接触佛法了,皈依三宝了,后来遇到一些违缘障碍,就灰心了,退步了,于是一点点也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轮回,不相信三宝了。心里生起了邪知邪见,恶念越来越严重。这种人,学佛修行也是有目的的。他没有达到目的,就开始怀疑,开始灰心退步,开始放弃一切了,然后还诽谤佛法,造恶业。这种人也是业际颠倒,不能修持正法。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意乐圆满我们就有了。
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必须杀生,怎么办?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答:在大乘佛法里,杀生有允许的时候。但是这种情况是很少的,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没有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心,第二个是对众生的利大弊小。若是自己的修行没有达到那个层次,还不是那种机缘的情况下,你去杀生的话,那是造业的。
但是现在你家里的情况,或者工作环境就是这样的,这都是你自己往昔造过的业,曾经结过的恶缘,所以现在就是这个结果。你现在就要了缘,多忏悔,慢慢就都会变成善缘,变成善果,慢慢你就能远离这种环境,断除这种恶缘。
做为家庭主妇的修行人,可以给不信佛的家人做肉菜吃吗?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可以做。你不做的话,家人会起烦恼。自己尽量做纯素食吃,实在不行就吃里面的素菜。
你做菜时尽量别杀生。为家人做肉食时也要好好发心。你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这是一种恶缘么!忏悔自己往昔所结下的这些恶缘,然后给这些众生发个愿:愿我将来能度化它们,希望它们得以解脱。可以念咒、念佛号,回向给它们。吃肉的那些人,我们可以帮他们消业,替他们给那些众生发愿。这样,你给他们做肉食,和他们一起吃饭的过程也是在和众生结善缘,你也是正在修行么。
其实佛法里有很多方便,尤其是在密宗里。小乘和大乘不一样,大乘比小乘方便法门多;密宗和显宗不一样,密宗比显宗方便法门多。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很多很多方便,这些都是无穷无尽的,看你自己会不会利用这些方法。
我们日常吃的食品可以用来供护法吗?还是必须要单独准备?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答:这个能单独准备是最好的。若是没有这个条件或是不方便的情况下,你就用平常吃的那些食品也行,但是最好挑干净的,挑好一点的。
同修道友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过失,应该指出吗?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答: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发心。你出于一个好心,没有什么恶念,对方也能接受,至少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下是可以指出的。如果他对你没有信心,你指出了他也不能接受,不但不能帮助他、不能改变他,反而还有一些不好影响,你为了不伤害他,避免他生烦恼,于是不指出他的错误,这就是一种正念、一种善心,不会有过失的。
若是你认为,“他是他,我是我,我不管他有没有过错,我自己没有过错就行。”这就是一种自私心,一种邪知邪见,这就不对了。自己是哪种心态,应该能观察得到。
其实佛法本身是圆融的,是灵活的。不同的环境里,不同的情况下,面对不同的人,都是可以变动的,这叫方便。密宗里讲的“方便智慧无二别”,就是说智慧和方便是一体的。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有智慧,他们两个是双运的、不二的、合一的。如果把佛法理解成死板的,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是这样、必须是那样,那就没有方便了。没有善巧方便,就肯定有很多的障碍。
修行人可以养宠物吗?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答:我们利益众生是好事,但是这个一定要观察清楚,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这个缘分。有的居士家里养这些动物,养狗啊,养猫啊,刚开始也都很热情,时间久了就不管了。这不是造业吗?你在家里养这些,肯定有很多麻烦和不便,提前要考虑好啊!“我不怕,我为了养这个有缘的众生,我不顾一切,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你有这样一个决心,而且真正能够做到的话,你可以养;若是做不到,你最好别养。你先结的是善缘,这个善缘后来变成恶缘;你先种的是善因,这个善因后来变成恶因。和众生只能结善缘不能结恶缘,只能种善根不能种恶业。所以一定要甚深考虑,仔细观察,都清楚了,然后再做。若是行善,就要做一个纯善。
修加行是否要兼修净土法门呢?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我们修加行的过程非常漫长,但是寿命是无常的,我们是不是还要兼修一下净土的念佛法门,直持念佛号呢?
答:临终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随便念念佛号就可以往生,要具足往生四因。这四种因具备了,到临终的时候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四种因没有具备的话,到时候不能往生。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愿里包括了很多。出离心和菩提心都包括在愿里。你真心实意地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是不能假的,必须是真心实意地想。
首先,你对世间法还有贪恋的话,那你不是真心实意地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所以必须要有出离心。然后还要有菩提心。为什么呢?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佛法里讲的,大乘佛法的前提条件是发菩提心。现在很多人往生是为了自己,“哎呦,人生太苦了,轮回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私自利,根本没有想众生。“我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乘愿再来度化众生。”你没有发这个愿,那就修的就不是大乘佛法,也就不能成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
第一、明观福田,你要日日夜夜忆念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发菩提心。第三,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净除罪障。第四、发愿,真心实意地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往生的四因,具备了,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极乐愿文》主要讲的就是《阿弥陀经》的内容。往生的四因里面都讲了,其中主要讲的就是愿。发愿是很重要的。
藏传佛教包括小乘和大乘,显宗和密宗,它是一个完整的佛法体系。往生四因是显宗里讲的。密宗里讲的是三想破瓦法,也就是往生法,它是临终往生的方法。但是这里要求就更高了。“三想”里包含了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我们修破瓦法的时候,要观想中脉。中脉相上是脉,但是体上是中观,就是空性,你要有空性的见解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能忽略基础。
学佛人谁不念佛?谁不求生净土?但是主要是怎么念佛?怎么才能求生净土?你没有一定的戒定慧的功德,光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能往生吗?你没有戒定慧的功德,光念“吽嘛咪呗美吽、吽嘛咪呗美吽”能成就本尊吗?
修净土也好,修禅也好,密宗也好,其实都一样,都要有基础,自己相续要成熟。你相续不成熟,根本没有基础,在那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不一定能管用。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门,那是境界很高的。“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那是佛菩萨的境界啊!看破了、放下了,那就OK了。到了那个境界,修禅宗、密宗都行。
什么是清净?我们现在心里烦恼稍微少了一些,粗大的烦恼没有了,这不叫清净。烦恼的根是我执和法执。根去掉了,烦恼才不会生起,你的相续才能彻底清净;根去不掉,烦恼是不可能灭尽的,相续也是不会清净的。
若是烦恼的根没有去掉,佛法里也有对治烦恼的方法。比如布施的修法,它是对治贪心的;还有慈悲心的修法,是对治嗔恨心的。但这都是暂时能降伏一下,不能彻底去除。要彻底去除烦恼,就要去除我执我爱,就是人我执,法我执。去除我执,你才能彻底去除烦恼。你把根去掉了,它就没法再发芽、结果了。
什么是平等?真正证悟空性,证悟大光明、大圆满的时候,才有真正的平等。大光明是处处清净平等,处处圆满,这是没有分别的。地狱和天堂一样,这个时候才有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这都是特别难的,一般人不可能达到这些境界。所以念佛要有念佛的方法,你要会念佛。
什么叫佛?佛有法身佛和色身佛。佛讲过,“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所以色身佛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法身佛。法身佛是什么?法身佛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诸法的本性才是真正的佛。
怎样去念佛?念佛念心,修心修行。念佛就要观察相续,修行就要调整心态、转变心态。你要观察自己的相续,改变自己的相续,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什么叫观察自己的相续?要以佛法观察自己的心。怎么改变心的相续?要以佛法去改变。佛法就像镜子一样,你拿镜子来照,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心之自性,你才能找到真正的佛。?
修净土法门有几个层次?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澳洲参学同修之七)
问:修净土法门有几个层次?
答:净土法门没有层次,你要问层次,那就是经上讲的信、愿、行,具足真信、切愿,老实念佛。老实重要,有怀疑,不老实;有夹杂,不老实;有间断,不老实。所以真正的老实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老实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问:如何知道出现什么样的境界是到了什么层次?
答:这个事情自己知道,从现象上看,你会觉察得到,譬如你看经,从前看经记不住,现在看经很容易记住。从前看经不懂,现在看经字字句句都能看得懂,这就是进步。同样一部经,去年我读的,跟今年读的境界不一样,今年比去年解得更深、更广;到明年,明年比今年又更好。所以经里面,我常讲经教没有意思,你不要求它的意思,它没有意思。正因为它没有意思,它在起作用的时候无量义!它要有意思的话,就不能有无量义,那就变成死东西了。活的!要怎么样学它?清净心对它。印祖讲的话要记住,讲得太好了,“诚敬”。以诚敬心对经本,遍遍意思不一样,遍遍都生智慧,你才得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对它不了解,就枯燥无味;遍遍有悟处,你说他怎么不快乐?
没有悟处就麻烦了,没有悟处是心不清净、是心不诚;如果心诚,如果有恭敬,决定有境界,法喜出现。境界的大小、浅深、广狭,完全是你诚敬的程度。祖师的话,你一分诚敬,你就有一分的悟处;二分诚敬,有二分的悟处;十分诚敬,就十分的悟处。你说他怎么不快乐?只要契入佛经之后,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你就不想看了。摆在你面前,为什么?古德说一句话,你就懂得了,“世味哪有法味浓”!你没有契入,你不懂这句话;契入之后,才晓得这句话真的,这句话说得好!接触到法味,不要说人世间的事物,你把它舍得干干净净。欲界天、色界天,是大梵天王、摩酰首罗天王,要让位给你,不要!那个东西太麻烦了,不惹这个麻烦,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超过摩酰首罗天王。
怎样念佛才算是不间断?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澳洲参学同修之七)
  问:怎样念佛才算是不间断?
  答:这个问得很好。不间断不是音声不间断,我念佛念累了,不出声,这个可以;真正不间断是你心里头有佛。我讲个例子给诸位听,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我在台北,那时候馆长还在世。过年,有位老居士到图书馆来拜年,跟我说,他说"法师,我什么都放下了,就是孙子放不下,怎么办?"他没有一天到晚念着孙子、孙子,他没念。口里头没有,他心上真有,时时刻刻都想到孙子,那叫做念佛,那叫做不间断。我就跟他讲,你把你那个孙子换成阿弥陀佛,你就成功了。唯一牵挂就是孙子,你如果真的一天到晚,无论什么时候第一个念头起来,你就想到阿弥陀佛,这叫不间断。
必须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吗?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七)
问:师父常讲四众弟子要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念佛才能成就,但如何在护持精进念佛堂上来成就?
答: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我们放在旁边,我们现在单单讲三福、六和。三福里面我们专门把第一福落实,刚才我讲的,《弟子规》跟《十善业道》落实。如果出家?出家基本的戒律是《沙弥律仪》,如果《沙弥律仪》做不到,那就不是出家人,念佛不能往生,这个一定的道理。所以出家就加上《沙弥律仪》,在家就这两样就够了,《十善业道》跟《弟子规》就够了,这两样做到决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不要紧,西方世界是平等法界,它四土是在一起的,这是十方世界里面没有的,这是个特别的世界。所以说一生一切生,生到凡圣同居土等于生方便土、等于生实报土,你在那个地方,这些声闻、罗汉天天跟你见面,菩萨也天天见面。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居住环境不一样,凡圣同居土里没有圣人,见不到,实报土跟方便有余土我们不够资格,去不了;西方世界在一起,那边老师、同学就多了。
你再细细看看经典,西方世界没有政治组织,那个地方没有说是哪个国王,没有,也没有总统;那里头只有老师,阿弥陀佛是老师,其他的全是同学。那个世界真特别,那个世界生活快乐,没有任何忧虑,没有压力。你想吃什么东西已经在你面前,心想事成,不需要去经营,不需要,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住的房子,宫殿楼阁,想大它就变大,想小一点它就变小,功夫好的人,楼阁可以在空中飞行。这样殊胜的处所,我们如果不去真可惜,在这个世间你说多累!多辛苦!所以在念佛堂做护持,一定要把《弟子规》跟《十善业》学好,这是基本的条件。
请问灵明觉知的含义?应如何运用在念佛与日用平常中?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七)
  问:请问"灵明觉知"的含义?应如何运用在念佛与日用平常中?
  答:"灵明觉知"就是不迷,实在讲就是三皈依。佛是觉而不迷,法是正而不邪,僧是净而不染,我们看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无量的功德就在此地,所以应当要恭敬。看到佛像,就提醒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念念要觉悟,不能迷惑。什么是迷?起分别执着就迷。什么是觉?没有分别执着就觉。那也有人问,这没有分别执着,那还像个人吗?人家问你,这是什么?你说我没有分别,我没有执着。所以佛菩萨教给我们,人家问我们,随顺别人的执着而执着,随顺别人的分别而分别,自己真的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你说这个叫纸,我跟你讲,你问我什么?我说是纸。这是什么?随顺,随顺众生,叫随喜功德。功德是什么?自己不执着是功德,自己有执着是福德,就不是功德。
  所以自己永远保持清净心,离妄想分别执着,跟人往来的时候就和光同尘,没有任何差别,这真是大修行人。如果自己真也有分别执着,那就错了,那是凡夫,你跟没有学佛没有两样,你还是一样。学佛没有别的,看破放下。看破放下什么?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金刚经》上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的一点都不假,这是你看破了。看破之后,对于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不放在心上,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看万法是一体的。这就是灵明觉知。你不问他,他什么都不知道,"般若无知",这叫根本智,心是清净,一个念头都不生;你问他,什么都知道,所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当别人来问你,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释迦牟尼佛讲经没有准备,没有讲义、没有讲稿,都是随问随答说出来。佛灭度之后,这弟子们从记忆当中把它写出来,记录下来,流传给后世,这就是从灵明觉知里头流露出来。他这些弟子,说实在话,在那时候很多是佛菩萨再来的,证果的人,所以记载正确真实,留传给后代。
  今天这个世界上,诸位没有细细去观察,没有去留意,你要细心去观察,问题不晓得有多少?我接触许多国家领导人,大学里面的校长、教授,专家学者,都是忧心忡忡,怎么解决,能让这个冲突化解,恢复到安定和平?被世界上大家所崇敬的英国的汤恩比博士,我也看了他一些东西,提出的问题,他也有解决的方法。那个方法我看了之后,不能落实。为什么不能落实?从佛法角度来看你就很清楚,他是知识渊博,没有开悟。真实智慧,开悟才行,像佛菩萨一样,那是真能帮助你解决问题。不过他提示的两句话很好,很值得赞叹,"解决二十一世纪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说得好。孔孟学说标本都治,但是不究竟、不彻底。佛法也是标本皆治,治的彻底,这两样东西合起来,相辅相成。这是真的,被他说中,他知道,非常可惜他没有深入。他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也很不容易说出这种话来,那是令人非常佩服。
念佛把自性弥陀念出来,是否明心见性才念得出来?相上有什么表现?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十八)
问:念佛把自性弥陀念出来,是否明心见性才念得出来?相上有什么表现?
答:这个没错,自性弥陀就是明心见性,这在净土宗叫做理一心不乱,功夫最高的,跟禅宗的明心见性,跟教下的大开圆解,同一个境界。功夫念到这个程度,往生到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他不是同居土,也不是方便土,他是实报庄严土。你要问相上有什么表现,这是我们在讲堂里头常常说的,妄想、分别、执着都没有了,这是相上的表现。如果还有妄想,还有分别,还有执着,那你功夫不到,这个要知道,这是很不容易得到的境界。几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往后的人,恐怕都做不到。念佛的殊胜就是带业往生,把自性弥陀念出来就不带业了,所以他往生品位高。&
为何没有信愿即使一心不乱也不能往生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六)
  问:印光法师说,如果没有信愿,即使是念至一心不乱,也不能往生。既然已至一心不乱,那信愿应该很坚固了,为什么还不能往生?
  答:印光法师说的没错,他不愿意往生,他当然就不能往生。他愿意到别的世界去,到别的净土去,这个道理在此地。念到一心不乱就有条件往生,但是他不愿意去。有,不是没有,是有这种人。有人想想,弥勒菩萨不错,我到弥勒菩萨净土去,他真能去,他条件具足;有人想华藏世界不错,他就生华藏世界,这是真的可以。但是这个一心不乱要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不行,事一心不乱只能出六道轮回。若只是功夫成片,那生到哪里去?生到天上去。欲如果断掉的话,他就生到色界天、生到无色界天,出不了六道轮回,事、理一心出六道轮回,这个要懂得。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头一个是信愿。
为什么众生无有度尽之时?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澳洲参学同修之四)
  问:为什么众生无有度尽之时,是否因为这仍是相对,是众生相未破的关系,并非真谛?
  答:这些是佛随顺众生而说的,众生能不能度尽?无量劫来,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在发愿度众生,菩萨也在度众生,声闻、缘觉也在度众生。众生能度尽吗?不能,为什么不能?不接受。不要说别的,问你自己,你自己这一生能得度吗?为什么?"我做不到,佛教给我,我做不到!"不要说太高深的境界了,佛教你最简单的,幼儿园的佛法,十善业道,佛教你不杀生,你能做到吗?不偷盗,你能做到吗?不淫欲,或者是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做不到!做不到就知道度不了,佛度我,要到哪一生哪一世才把我度到了,不容易。你想想这个你就明白了,不要去打妄想,不要分别,不要执着,你才真正听得懂佛的话,愿解如来真实义。我们学佛最困难的,万万人学佛难得有一个契入,什么原因?他带着妄想、分别、执着来学佛。妄想分别执着是破佛的,佛是戒定慧,妄想分别就是破戒定慧,破戒定慧就是破佛,他怎么能学得成功!
请解释密、净之分别好吗?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澳洲参学同修之三)
  问:弟子曾推荐某修密宗的居士听老法师的讲经,他说老法师曾贬低过密宗,能否老法师解释一下密净之分别,使我们能对此有些了解,消除他们的误会。
  答:这不是贬低,怎么敢贬低?我学佛第一个老师就是密宗的大德。密宗是佛法里头最高级的,就好像我们学校念书一样,密宗是博士班;我们一般大乘,这是普通的学士班,密宗是博士班。不学密决定不能成佛,密法高深!什么时候学密?普通来讲可以学密是明心见性之后,没有明心见性那你就难了。我跟章嘉大师三年,密教他给我讲得很多,他教导我,一定从显宗入门,显宗就是我们汉传的佛教。到真正开悟之后,接受密法的加行。严格的来说,真正密教的修行人,是七地以上菩萨。我们就《华严》里面来说,《华严》圆初住到第六地,这个学密都是好像我们大学里头博士班里旁听生,不是正科的学生;正科的学生七地以上,太高了!
  我们不是这个程度,不是这个根性,我们的佛法才是幼儿园的程度,你怎么能跑到博士班去学?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要了解密宗是佛法最高的法门。等你们修到圆教初住,你一定会接触,到七地你一定正式修学,最后是圆满无上菩提。它有层次的,你现在就学,行,好像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毕业的时候,也给你戴个博士帽,那假的,不是真的。你别以为真的,好,你方方的帽子戴着,假的不是真的,好看。给你照几张照片,给你欣赏去看,社会上人不承认的,这个要懂得。我们对于密宗是赞叹,这是确确实实的。
到底是以念佛为主,还是以听经为主?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澳洲参学同修之三)
  问:有一批老年居士,念佛至今,往生心中无底,很着急。到底是以念佛为主,还是以听经为主?
  答:这桩事情,念佛为主,听经为辅助。经不能不听,为什么?你有疑惑,有疑就要听经。听经的作用,帮助你破迷生信,这个不说开悟,我们对初学来讲的;对初学来讲,是帮助你破迷生信。你真相信、真有愿,念佛能生欢喜心,愈念愈欢喜,不会有妄想,不会有疑惑。你疑惑不断,这是个麻烦事情,这种情形之下,你一定要听经。在一般的道场,最好每天至少要听经两个小时,不可以少过两个小时;念佛能念十个小时最好,八个小时到十个小时。在一般日常生活当中,尽量减少分别、执着,这个一定要减少,就是我们平常讲的,随缘而不攀缘,比什么都重要。
请开示大心凡夫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二)
  问:法师在“早餐开示”说,大心凡夫才有资格、有能力学《华严经》,将来往生极乐世界是上上品。请问指的是凡圣同居土,还是实报庄严土的上上品?
  答:凡圣同居土,不是实报土,为什么?实报土那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这从理上讲就清楚,你能够把执着放下,生极乐世界是生方便有余土;把分别放下,再破一品无明,才是生实报土。所以大心凡夫,如果他是妄想分别执着还没有放下的,心量大,有利于他放下执着,放下对于一般日常生活当中这些小事,斤斤计较,他可以放下,他心量大。我们中国人常讲,量大福大,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里面,他的品位就很高,这是我们能够相信的。
如何续佛慧命?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二)
  问:佛教为何会断根?应如何续佛慧命?
  答:这是个大难题,我们眼看到佛教真的有断根的可能。要怎样续佛慧命?要真正发菩提心,要真正依教奉行。佛给我们所讲的,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如果不能持戒,贪图享受,佛教确实很难在这个世界再立足。
  我是前年到日本开会,跟日本佛教的一个领袖水谷幸正见面,这个人也是老朋友了,他今年七十八岁。我就向他提出来,如果日本佛教再不能培养真正的弘法人才,日本佛教很危险,二、三十年之后可能就没有了。所以,一切是人才第一。人才一定是所谓有根基,这个根基要以中国的标准,就是孝子,一定是以孝道为基础。"净业三福"第一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在孝亲尊师。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他决定不能持戒,他决定不能吃苦,换句话说,他放不下,还是搞名闻利养,这样子佛教自然会衰下去。
  要真正续佛慧命,就是要发大心,舍己为人,这才叫菩萨发心,佛法里面讲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我们这边所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起心动念都能够与这个相应,这个能续佛慧命。如果不是这个心,还有私心,还有利害之心,还有与众生对立的念头,都不能够续佛慧命。不但不能续佛慧命,连自己做人都有问题,将来到哪里去?三恶道的机会多。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我们的意识里头,起心动念如果离不开贪瞋痴慢,果报就在三途;谁能够离开贪瞋痴慢,才能保住人天的小果。
  自古以来,中国、外国都没有例外的,真正的大德,年轻的时候吃尽苦头,参学、访师,才能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之后,才能建立佛法,利益众生。
回族皈依佛门是不是对回族的背叛?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四)
问:这位同学他是北京房山周口店赵居士。此次前来拜访你,因为你太忙了不好打搅,所以只好写信向你请教,我回家耐心的等待你给予的指教。第一个,我是回族,皈依佛门是否可以?这是不是对回族的背叛?如果可以皈依佛门,往生仪式按哪个宗教做?
  答:佛教说实在话,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就是现在人所讲的多元文化的教育。我想很多人对于《地藏经》都很熟悉,你看《地藏经》里面第一个得度的,婆罗门女。婆罗门不是佛教,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就是现代的印度教。所以在佛经里面,你可以看到当时有许多宗教的学者皈依佛门,跟释迦牟尼佛学习,这绝对不是叛教,如果是叛教释迦牟尼佛不会接受的。我早年就讲得很清楚,你信教,你跟神的关系是父子的关系、主仆的关系,这个要搞清楚。你皈依佛门,跟释迦牟尼佛来学,是师生关系,不违背。你在家有父母,在学校有老师,没有冲突,所以可以学习,绝不违背宗教。如果你要是学习好了,对你所学的宗教一定会更好,因为佛教所追求的是智慧,只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宗教。
  所以我最近,都看缘分,因缘成熟我想休息都没办法。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国家,我在这一年当中去访问过五次,最近还要去,一年当中要去六次,这样的密切。我跟回族的关系非常之好,处得非常之好,最近回教大学送一个荣誉博士学位给我。他们如果真的做,我会帮助它建立一个「多元文化学院」,十年之后这个学院就可以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大学。这个学校就是宗教大学,每个宗教成立一个学院,这里有佛学院、有基督学院、有伊斯兰学院。将来这些宗教的传教师不会打架,不会再闹事了。为什么?同学,一个学校毕业的,不同科系而已。
  所以,他们问我宗教怎么样团结,我说现在密切交流这是形式上。根本上的团结,要办个宗教大学,所有宗教传教师一定是这个大学毕业的,这才能获得全世界人的肯定。过去是个妄想,常常这样想,没有想到能够在印度尼西亚落实,怎么想也想不到。而且这个国家领导人跟宗教领袖们都这么样的热情,我到那边去他们把我看作顾问,有什么问题都来找我谈,所以是缘成熟了就要做,缘不成熟,绝不攀缘,这个你要懂得。如果我们觉得将来愿意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行,你就用佛教的;你愿意到天堂去见安拉,那么你就用回教的,都很好。
观想自己是弥陀,这样念佛如法吗?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五)
  问:念佛时跏趺而坐,手结弥陀定印,观想自己就是弥陀,端坐莲花上,身是弥陀,心想弥陀,口念弥陀。请问如法吗?
  答:如法,好好的念下去,自然就相应。到什么时候相应?你不问我的时候就相应。你还问我,你还有疑惑,这个疑惑就不能证得。就是说你还有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放下这个就对了。
往生托梦说极乐世界黑字写的可信否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四)
  问:家人往生托梦,说极乐世界大门的字是用黑色写的,且路途遥远。此说可否相信?为何会有此种情形?
  答:佛在经上有一句话是总的原则,我们要记住,要深信不疑,这句话是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梦中境界从哪里来的?你心想变现出来的,科学家讲是意识,梦中是意识心起作用。这个讲的也很接近,但是佛说得清楚。意识也要遇缘,阿赖耶识里头有这个业习习气种子,梦中的时候你自己守不住,也就是说你的分别、执着稍微松懈了一下,这个种子跑出来,现这个相。这是我们能够理解,也能够体会得到,这是梦境。佛在经典里面对梦境讲的也很多,这是通常的一种梦境。
  像他底下一个问题,家人往生托梦,托梦是有,有这个事情。他讲的这桩事情,说极乐世界大门上字是黑色写的,而且路途遥远,这是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看到是黑字,另外一个人看到是红的字,你看到路途很远,另外的人可以看到路途很近,不一定。就如同很多人朝普陀山梵音洞里面看观音一样,观音菩萨现身。我没有去过,圣一法师去过,好像是在一九八二年,他们三位法师,三个出家人,都是从香港去的。在梵音洞洞口拜了半个小时,观音菩萨出现了,三个人都很欢喜。回来在路途上就谈到这个问题,你见到观音菩萨什么样子?结果三个人见的不一样,同时见到的,不一样。圣一法师见到是金色身,全身金色,戴毘卢帽,就像地藏菩萨戴的那个帽子,戴毘卢帽,非常庄严;另外一位法师见到的就像我们一般看到的白衣观音;第三位法师见到是比丘身,是一个男众,出家人。同时去拜,同时见到,不一样。这个例子可以给你做参考。
具足信愿行的念佛人,临命终时迷迷糊糊,可以往生吗?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四)
  问:具足信愿行的念佛人,临命终时迷迷糊糊,可以往生吗?
  答:这个问题,如果真的他是具足信愿行,他临终的时候一定不迷糊;临终若是迷惑颠倒,他信愿行里头出了问题,肯定出了问题。我们要相信善导大师的话,这是我们净土宗第二代祖师。真正具足信愿行,万修万人去,怎么会有迷惑颠倒?实在讲,世间一个有修养的人,儒家、道家,临终的时候都保持非常清醒,瑞相都希有。这个事情我小时候都见过,我们村庄里头邻居一个大户人家的老太太,走的时候清清楚楚。走之前把儿孙叫在面前交代后事,交代完了之后就走了,非常可惜她没有学佛。
  中国人讲五福,五福临门,五福最后一条就是善终,善终就是他走得好,清楚、明白。你想想看,哪一个清楚、明白的人会去选择畜生、饿鬼、地狱道?不可能。凡是投胎到畜生、饿鬼、地狱,都是胡里胡涂去的,头脑清楚的人决定在人天。西方极乐世界比人天殊胜太多了,所以胡涂是不能往生的,这个道理要懂。世间修行人他为什么会那么清楚?没有别的,他真能放下,心地真的清净,心安理得,所以他很清楚、很明了。哪里一个念佛人还比不上他?这讲不过去的。
修身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否一定要有大德高僧的道场为好?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三)
  问:修身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否一定要有大德高僧的道场为好?
  答:这是真的,要有个真正好的老师来指导你,你才不会产生错误,不会有偏差,这样就好。
极乐世界四色莲花的四色表无量,请问莲花颜色差别,因其各个为何?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三)
  问:极乐世界四色莲花的""四色"表无量,请问莲花颜色差别,因其各个为何?
  答:这些在《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古大德的批注当中都有详细的说明。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色彩无量无边,四色,确实这个四是表法的。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色彩有三原色,你看红的、蓝的、黄的叫三原色,四色是加个白色,其实白色也是这三种颜色和合调出来的。所以,四色跟我们现在讲的三色意思是一样的,是代表无量的色彩,美不胜收。这个业因,当然这是一种果德上的现相,业因笼统的来讲就是你所修的无量的功德,无量的功德所现的莲花是无量的色彩,这是个人。再有个意思也可以讲得通的,大众的功德,那当然是无量无边,所以色彩不一样。不要去执着,一执着就错了,至少执着障碍你的品位。真正往生的人,差不多分别执着都放下,才能顺利的往生。往生那一刻、那一念还有分别执着,恐怕就去不了,所以讲带业是带旧业,不能带新业。分别执着是现前的业,带不走的,这个一定要晓得,不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对自己将来往生会产生障碍。
念佛至上三品功夫成片,是否已见化佛,得佛安慰引导?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三)
  问:念佛至上三品功夫成片,是否已见化佛,得佛安慰引导?
  答:这是当然的,这是讲功夫成片上品的,上辈的功夫成片。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面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现前就是现在,当来是到极乐世界。现在见佛,从现前或者是梦中见到的,或者是定中见到的,乃至于往生时候见到的,都是现前。为什么?你没有断气,你很清楚。佛来接引了,你会告诉你旁边那些家亲眷属、朋友们,"我看到佛来接我了",这都是属于现前见佛,这个例子很多。
西方极乐世界为一真法界,为何还有种种相?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六十三)
  问:西方极乐世界为一真法界,为何还有种种相?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大乘经教里头有很详细的说明,你今天产生疑惑是你没有放下分别执着。我们不谈分别,只要你把执着放下,你这个疑念就没有了。至于为什么还有这种现相?你不必想极乐世界,想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有没有相?你说有相,佛说没有相。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般若经》上讲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一切法包括我们现实的世界,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我们自己没有契入这个境界,执着这个幻相以为是真实的,实际上这个幻相确实是虚幻的。而且什么?而且是剎那生灭,决定不可得。凡夫不知道,在这里起妄想分别执着,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感受这些苦乐的果报,不晓得这个苦乐果报就像作梦一样。所以《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再想想,梦里头有没有相?从这里想可以有点体会。永嘉大师说的"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多念念、多想想,答案自然就出来。
净空法师关于“本愿念佛”的开示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十五)
  问:第六以下是有关""本愿念佛"的提问,一共有五个问题。第一网络上有文章说,您对本愿念佛法门不肯定,那么应如何理解一些本愿念佛人的往生现象?
  答:所谓本愿念佛,这是古大德(古来祖师大德)提出来的,哪里会有错误?错在哪里?错在我们现代的人把它会错意思。我在讲《无量寿经》的时候讲过很多次,不但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所有一切教学把它归纳起来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统统包括。所以《华严》一展开就是无量无边的经论法门,像《大藏经》那么多,有没有能够代表的东西,一部经就代表全藏?《华严》就代表了全藏。《华严经》还是很多,有没有更简单的,可以能代表《华严经》?有,《无量寿经》,所以古人讲《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华严》看作大本,《无量寿经》是中本,那你就晓得还有小本,《佛说阿弥陀经》是小本,小本《华严》,《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本的《无量寿经》,《弥陀经》是小本《无量寿经》,这关系要搞清楚。
  你一层一层往里面去观察,你找它的中心。夏老的本子(这会集本)有四十八品,哪一品可以代表全经,这最重要的代表全经?第六品,第六品是《无量寿经》的核心(中心)。第六品是什么?四十八愿。这四十八愿四十八条,哪一条又是核心、又是中心?第十八愿。于是祖师就提倡这第十八愿叫本愿念佛。第十八愿是什么?一念十念必生净土,这确确实实是不容易。这样去找,这第十八愿展开来就是一切诸佛菩萨的经教,真正把它的中心找到。那么用这个功行不行?行,但是你要晓得第十九愿跟第十八愿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无论是三辈九品,共同的条件,你看三辈往生,无论上辈、中辈、下辈,一心三辈,佛怎么教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是第十八愿,发菩提心是第十九愿。
  如果只有十八愿没有十九愿,你还是有问题,佛跟你讲,我这是讲得清清楚楚,""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只有一向专念没有发菩提心,你差一半,一半不能往生。再说老实话,我发菩提心没有一向专念能不能往生?能,临命终时一念十念真能往生,他有菩提心。这话不是我说的,蕅益大师说的。蕅益大师跟我们讲往生的条件,能不能往生,在你有没有愿力,在信愿之有无,你有信、有愿就能往生;品位高下在持名功夫的深浅。你念佛的功夫深,品位高;念佛的功夫浅,品位就下。由此可知,信愿太重要,信愿行是三资粮,基本条件。祖师大德跟我们讲信愿行三资粮,行的里面你有信、有愿,行的里面你抓住十八愿,这行;如果你信愿都有问题,都成了问题,只有一向专念,不行,不能往生。
  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祖师提的是对,为什么?念佛人有信有愿。这一句话是劝你专心念佛,万缘放下,一心专念(一向专念),那就行,这个好。有很多不认识字的,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你劝他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他相信,他相信有极乐世界,他相信有阿弥陀佛,他一点都不怀疑,有信有愿,真的想到极乐世界去,就一句阿弥陀佛,其他什么都不要,这叫本愿念佛。祖师提倡没错。如果说执持本愿念佛,排斥其他的念佛方法,那你就错了,你就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你是自赞毁他,其他的法门都是佛传的,你学这个法门,排斥别的法门,你就跟别的法门对立,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专一,你在那里谤佛、谤法、谤僧,为什么?人家依照其他的方法念佛往生的人很多,那你不赞成,毁谤。这个法是佛传的,你谤佛;经教是佛说的,你谤法;依照那些经教修行的那些人,你毁谤他,你谤僧,你毁谤三宝怎么能往生?这个道理要懂。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说的,我修这个法门,对其他法门欢喜赞叹,统统都能成就,""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都要尊重,都要赞叹,都要礼敬,那你能往生;如果你执着你这一门,排斥别人的话,你就不能往生。这不能往生的原因,你毁谤三宝,虽然你自己信愿念佛,但是你毁谤三宝。毁谤三宝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四十八愿有。字字句句都要搞清楚,佛不骗人,都是我们自己疏忽把经文看错,错会了意思。
  所以我们不但是修净土,净土宗派也很多,每家门庭施设不一样,依的经论不相同。譬如《无量寿经》,现在流通的本子,九种不同的本子,你说哪个本子好,哪个本子不好,不可以这样说。你喜欢用哪个本子对你就是好。九样东西摆在面前随你挑选,任何一种都能帮助你往生。净土五经一论,还有《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依《阿弥陀经》的人很多。《阿弥陀经》,祖师所传的修学方法不尽相同,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就不一样,依莲池的能往生,依蕅益的也能往生,没错。譬如说念佛,大声念佛能往生,小声念佛也能往生,心里念佛不出声还能往生。这一些,这种方法很多,有八万四千法门,要知道它的方向目标是一个。为什么佛设这么多法门?众生根性不一样,现前的环境(生活环境)不一样,喜爱不一样,所以说这么多法门给你选择。选择的空间非常之大,你一定会找到你喜欢的法门。喜欢的法门学起来就容易,成就也快、也可靠,这是慈悲。
  所以佛《般若经》上讲得很清楚,佛没有定法可说,应机说法,众生有无量根机,佛说无量法门。契机契理,没有不成就的。对于不同的法门,不同的宗派,甚至于今天我们对于不同的宗教,我们都是以一个平等心看待,以一个慈悲心看待,以一个恭敬心看待,这才能行。不可以排斥,不可以毁谤,不可以批评。我常讲的,为什么不能批评?那都是圣人说的,你批评基督教,你想想看你的德能、你的学问能超过耶稣吗?你不能超过耶稣,你就不要批评他;你不能超过释迦牟尼佛,你就不要批评佛;你不能超过孔子,你就不要批评儒。批评是超过、高过他。如果你没有高过,那你批评就有罪过。你如果觉得他讲的东西,你有怀疑,你不能够理解,可以存疑,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准许你提出疑问来探讨,他一定有他的道理。这都是读书做学问基本的态度,这应该要有。
  问:第二个问题说,是否可理解为本愿念佛法门只适合某些根机的众生,譬如只信佛力、不信自力的人?
  答:这个比喻不必说,确确实实是不同根性。所以祖师提出这种方法,那你要有怀疑,你去探讨他在什么时候提出的?他在什么地方提出的?当时跟他修学的是哪一类众生?他一定契机契理。所以有很多东西(祖师的东西)适合于某个地区,适合于某种根性。佛的东西多半是比较普及一点,普及化、大众化,统统都有利益。
  问:第三是如果别的任何法门不能救度他们,只有本愿念佛可度,不是也很好吗?
  答:刚才我讲过,我把本愿法门概略的讲清楚,当然好,哪有不好的道理!哪个法门都好,显教密教、大乘小乘,没有一个法门不好;八万四千法门,平等的,不可以说这个好,那个不好,不可以说。只能说这个适合我的根性,我修学比较方便,那个法门对我有困难。但是我们要赞叹,我们不可以批评,没有资格批评。
  我在一九九七年,三十年前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那次讲《楞严》,圣一法师,有很多法师天天都来听。圣一法师听了很欢喜,通知他的信徒都要来听我讲经,还邀请我到大屿山去访问。那时候他在宝林寺,宝莲寺后面小路,要走路,车不能到,大概走半个多小时到宝林寺,禅宗道场。那时候有四十多个人在禅堂里坐香,我看到非常欢喜。圣一法师要我跟大家讲开示,我就讲禅,口头禅,我虽然不是参禅的,我讲口头禅,赞叹禅。回来的时候在路上,有几个居士陪着我一起去的,在路上就问我:净空法师,你对禅那么赞叹,你为什么不参禅?你为什么念佛?来问我,我说禅高,禅跟密都高,我的根基不够,我对他们很羡慕、很赞叹,我学不到。我这种中下根性的人,念佛能往生,参禅我不会开悟,学密我也成不了佛,但是我走往生这个路子能成得了佛。所以我对于参禅的、对于学密的,我五体投地,我非常尊敬,他们的善根比我深厚。赞叹,这就正确。
  你看看《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都说自己不行,自己能力很有限,只能学这个法门,别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超过我,他们比我强,你到那里去参访。这个要学,自己谦虚,赞叹别人,这就对。绝对不能说到人家禅堂去,禅难,净土容易,那你就惹麻烦,是不是?人家跟这位法师,跟这位禅师已经十几、二十年,你到那里去把人家信念破坏,这罪过很重。所以是赞叹所修学的方法(禅的方法),赞叹道场,赞叹老师,他们的学生对老师信心更坚定、更坚固,他会有成就。人家请我们讲开示要懂得这个规矩。如果你说这禅不及净,净好,容易成就,禅难,你看这样搞法,那你就是要堕地狱,佛没有叫你这么说法,所以要懂。像这些基本的道理,我们在修学的时候老师都说过,无论到哪个道场,一定是赞法门,赞道场,赞领导的老师,让在那边学习的大众对他信心更能加强,这就对了,决定不能够批评。
  问:第四是修本愿念佛的人如果往生,是不是如《无量寿经》所说生到边地疑城?
  答:不会,那这是你搞错了,本愿念佛就是依第十八愿。可是我们同学,我相信你们都参加过很多三时系念。三时系念是我提倡的,在这么多年来,各地方采用这个方法大家来共修,冥阳两利。三时系念的修学是我们人跟其他九法界众生一起修。你看中峰禅师,那是禅宗大德,他里面讲的开示,对净宗的赞叹,那真是了不起的高人,他没有说禅比净好。而且里面说得非常清楚,讲到信愿行,讲到愿要依四十八愿,我们的愿跟阿弥陀佛愿同,同愿、同德、同行这才能往生。
  我们在讲《无量寿经》,讲四十八愿时候也特别提出,《华严经》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个道理要懂。四十八愿任何一愿,不要说只有第十八愿,它都包括其他的四十七愿。如果少一愿,它这一愿就不圆满,愿愿遍摄一切愿,而是以什么?以十八愿为主,其他的愿统统都是它的枝叶,这就对了。如果说专门只学十八愿,其他的愿不要了或者排斥了,你肯定不能往生,边地疑城也没你的分,这个道理必须要知道。你看中峰禅师的开示,愿愿遍摄一切愿,要懂这个道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不能够分割的。但是四十八愿,你以哪一愿为主这可以,行,有主修的,有选修的。像大学里面读书一样,我有主修的科目,有选修的科目,来帮助正助双修。以十八愿为主,这其他的愿为助,助里头最重要的第十九愿发菩提心,这是不可以不知道。
  问:第五,从末学收集到的本愿念佛法门往生纪实看,倡导此法门的法师们奉善导大师为宗,对历代净土祖师以及您的说法教导也一样推崇、肯定。是不是一些居士在推广中走偏了,把这个法门和其他的法门对立起来,失去了祖师的初衷?
  答:完全正确,所以一定要多了解、多读,你才晓得门门都是圆融无碍。不但佛法任何法门都能够融通,我们这么多年来接触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宗教,我跟他们交流,没有一样不圆通的,哪个宗教,哪个经典,统统圆通。我在新加坡讲过天主教的《玫瑰经》,现在光盘在天主教里面流通,很多人很喜欢听,听听和尚讲我们的经典怎么个讲法。连北京天主教的大主教傅铁山长老,我也送了一套给他,他也听了。
一天九次的十念法,是否要回向?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四)
 问:一天九次的十念法,是否需先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否要念《回向偈》?
  答:前面加释迦牟尼佛,后面加《回向偈》也行,你不加也行,为什么?这个十念,念念都是回向。所以这个净土法门叫不回向法门,为什么不回向?你只有一个方向求生净土,还回向什么?所以它叫不回向法门。我念这个目的就是求生净土,所以声声都是回向。
虚空法界是什么样的因缘果报合成的?
[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摘自《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五十九)
  问:虚空法界的矿物、植物、日月星辰等是什么样的因缘果报合成的?
  答:这个问题《华严经》上有,可是我不能跟你讲解。我要跟你讲解,这个问题要讲解十几二十天。《华严经》里面"世界成就品"就讲这个,世界怎么成就的,"华藏世界品"是讲世界之广大,我们今天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有理、有事,讲得确实比现代科学详细。现代的科学也相当进步,为什么没有佛法那么透彻?就是科学家还没有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道理在此地。所以他能看到,用仪器能侦测到,用数学能够推算到,但是他没有办法真正了解,原因就是没放下。
在家居士可否诵经念佛做超度&&&
[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问:平时众生请居士诵经,这个众生是不是讲鬼神?讲一般人。请居士诵经念佛做超度回向功德,作为居士自己根本没有这种能力,但不接受又觉得不够慈悲、不随顺众生,接受又怕自己没有能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视对妙祥法师的采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