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最新》是国务院制定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吗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预算法实施条例》是由(
)制定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财政部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会计法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制度D.会计规章2A.公开性B.可靠性C.完整性D.统一性3A.预算法B.政府采购法C.国库集中收付制度D.税法4A.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B.中国会计学会C.国务院财政部门D.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财经法规第四章第一节.ppt 6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财经法规第四章第一节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2.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可分为总预算、部门单位
(1)总预算是指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按照国家行政区域划分和政权结构可相应划分为各级次的总预算,
如我国的中央总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市总预算、县总预算等。
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所属下级政府的总预算汇编而成,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  4.部门单位预算   部门单位预算是指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   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它由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财政预算从基层单位开始预算的编制。 【例题·多选题】下列国家预算中有关中央预算表述正确的是( )。   A.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B.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   C.中央预算包括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D.中央预算不包括军队和政党组织的预算 ??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中央预算是指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其中,中央各部门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直属单位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审批 审批 审批 监 督 三、预算管理的职权(★★★)
【大纲要求】掌握 预算管理流程图  (一)各级人大及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各级人大的职权:审查权、批准权、变更撤销权;   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监督权、审批权、撤销权。   特殊:设立预算的乡、民族乡、镇,由于不设立人大常委会,因而人大职权中还包括由人大常委会行使的监督权等。    1.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权利比较
①审查权:全国人大既可以审查中央预算草案,也可以审查地方预算草案;地方人大审查本级预算草案。
②批准权:各级批各级的,全国人大批中央,地方人大批地方。
③撤销权:全国人大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人大撤销本级。  
变更撤销权
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和预算
执行情况报告
中央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决算不适当的决议
本级总预算草案和总预算执
行情况报告
本级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本级人大常委会及本级政府预算决算不适当的决议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地方人大常委会权利比较 【注意】区别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权利(人大常委会为常设机构)
撤销权 全国人大 常委会 中央和地方 预算执行 中央预算的
调整方案、
决算方案 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 地方人大 常委会 本级总预算 本级预算的
调整方案、
决算方案 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具体工作) 编制 执行 提案 报告 国务院 财政部 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 提出中央预备费用动用方案、编制预算调整方案 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地方财政部门 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组织本级预算执行 提出本级预备费用动用方案、编制预算调整方案 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财政部门报告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   1.各部门的职权   (1)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2)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2.各单位的职权   (1)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   (2)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   (3)安排预算支出;   (4)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    【例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各部门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B.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D.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各部门的预算职权包括:(1)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2)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3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章节知识点(17)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预算法律概述  【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预算法律制度是指国家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预算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  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一)《预算法》  《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预算法》于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 月1日施行。  (二)《预算法实施条例》  《预算法实施条例》是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是为了贯彻实施《预算法》,为预算及其监督提供更为具体明确的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于日由国务院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共分为8章79条。《预算法实施条例》根据《预算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对其中的有关法律概念,以及预算管理的方法和程序作了具体规定。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是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的是( )。  A.《预算法》  B.《预算法实施条例》  C.《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  D.《政府采购法》  【答案】A  【解析】《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  【例题•多选题】关于我国的预算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  B.现行的预算法为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C.《预算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制定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D.《预算法实施条例》于日起施行  【答案】ABD  【解析】选项C《预算法实施条例》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并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国家预算概述】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国家预算也称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即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是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国家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我国的预算收入采取税收等形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部积累;  我国的预算支出,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和国防、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  国家预算作为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具有分配、调控和监督职能。  国家预算的作用是国家预算职能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  1.财力保证作用  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  2.调节制约作用  国家预算作为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实行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手段。国家预算的收支规模可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预算支出的结构可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因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  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预算收入反映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水平,预算支出反映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因此通过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便于监督和掌握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对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  【例题•单选题】国家预算既是保障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条件,又是政府实施各项社会经济政策的有效保证,体现的是国家预算的( )。  A.制约作用  B.反映监督作用  C.财力保证作用  D.调节作用  【答案】C  (三)国家预算级次的划分  根据国家政权结构,行政区域划分和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而确定的。我国的国家预算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原则,共分为五级预算,具体包括:  1.中央预算;  2.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3.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  4.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5.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其中,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以暂不设立预算。【例题•多选题】我国国家预算体系中,县市级预算包括( )。  A.县预算  B.自治县预算  C.设区的市预算  D.市辖区预算  【答案】ABD  【解析】县市级预算包括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预算。选项C,应为不设区的市预算。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  我国的国家预算,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不同,可以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可分为总预算和部门、单位预算。每一级预算均应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  1.中央预算  中央预算是指中央政府的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其中,中央各部门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直属单位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如财政预算单列的企业集团总公司。  2.地方预算  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其中,本级各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  直属单位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3.总预算  总预算是指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按照国家行政区域划分和政权结构可相应划分为各级的总预算,如我国的中央总预算、省总预算、市总预算、县总预算等。  各级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所属下级政府的总预算汇编而成。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下级政府只有本级预算的,下级政府总预算即指下级政府的本级预算。没有下级政府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比如天津市财政总预算既包括市属各部门的预算,又包括各区县政府的总预算。  4.部门、单位预算  部门单位预算是指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因此,部门预算是一个综合预算,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其预算收支项目比较详细和具体,它由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  【例题•多选题】下列国家预算中有关中央预算表述正确的是( )。  A.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B.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  C.中央预算包括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D.中央预算不包括军队和政党组织的预算  【答案】ABC  【解析】军队和政党组织的预算属于中央预算。  【预算管理的职权】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职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C.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答案】AD  【解析】选项BC都是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务委员会的职权。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1)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2)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3)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  (4)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  (5)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3.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4)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1)监督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2)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3)审查和批准本级政府决算(以下简称本级决算);  (4)撤销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决议。 4.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监督本级预算的执行;  (3)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4)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  (5)撤销本级政府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  1.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职权  (1)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  (2)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3)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4)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  (5)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  2.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  (1)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  (2)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3)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  (4)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  (5)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  1.各部门的职权  (1)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2)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3)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2.各单位的职权  (1)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  (2)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例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各部门预算管理职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各部门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  B.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  C.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D.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  【答案】D  【解析】选项D属于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职权。  【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  (一)预算收入  预算收入按来源可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按归属可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二)预算支出  预算支出按内容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预算支出按主体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预算组织程序】  预算组织程序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  (一)预算的编制  国务院应当及时下达关于编制下一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财政部门负责部署。  1.预算年度  我国国家预算年度采取的是公历年制。《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各预算活动的主体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要求及时地编制预算。  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  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算情况进行编制。  (二)预算的审批  1.审查和批准  由于各级预算的审批具有时效性、级别性、程序性和严肃性,《预算法》对预算的审查和批准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2.预算备案  预算的备案是指各级政府预算批准后,必须依法向相应的国家机关备案,以加强预算监督,预算备案是与预算审批密切相关的一个制度。  3.预算批复  预算的批复是指各级政府预算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之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政府各部门批复预算。为了确保预算的时效性,各部门应当及时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将本级总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核汇总。  (三)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预算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各级政府、各部门、各预算单位在组织实施本级权力机关批准的本级预算中筹措预算收入、拨付预算支出等的活动。  我国预算执行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国家金库、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不同的预算执行主体享有不同的权力,担负不同的职责。《预算法》规定,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必须依法及时、足额征收应征收的预算收入。  (四)预算的调整  预算调整是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需要注意的是,在预算执行中,因上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而引起的预算收支变化,不属于预算调整。  1.预算调整的审批  各级政府对于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  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乡、民族乡、镇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必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2.预算调整方案的备案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的调整方案经批准后,由本级政府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3.预算调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预算调整方案由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具体编制。经本级政府审定后,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核和批准;  (2)接受上级返还或补助的地方政府,应当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款项,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3)政府有关部门以本级预算安排的资金拨付给下级政府有关部门的专款,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并办理预算划转手续;  (4)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5)年度预算确定后,企业、事业单位改变隶属关系,引起预算级次和关系变化的,应当在改变财务关系的同时,相应办理预算划转。  【决算】  决算包括决算草案的编制、决算草案的审批和决算的批复。  决算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年度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预算执行的总结,是国家管理预算活动的最后一道程序。  (一)决算草案的编制  决算草案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后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  (二)决算草案的审批  1.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政府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  3.乡、民族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4.各级政府决算经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  【例题•多选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的中央决算草案,经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批准  B.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的中央决算草案,经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C.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编制的本级决算草案,经本级政府审定后,由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批  D.由乡级政府编制的决算草案,由本级人大审批 & & & & &  【答案】BCD  【解析】选项A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的中央决算草案,经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批。  【预决算的监督】  预决算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各级政府的监督、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督和各级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  为了保证预算、决算的贯彻实施,国家权力机关、政府及财政审计部门应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预算、决算监督职责,保证预算工作顺利进行。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进行监督。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和下级政府预算、决算进行监督;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二)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  各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下级政府应当定期向上一级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三)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监督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预算的执行;并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四)各级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  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6-02-17 09:27
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发表于:16-02-23 17:04
 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图文】财经法规第四章第一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财经法规第四章第一节
大小:2.6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正文
2015年《财经法规》知识点: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13:55:06东奥会计在线字体:
  东奥会计在线 会计从业频道小编:《财经法规》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重要科目,熟练掌握其内容重点是每个学员都应先做到的,所以,小编为大家总结了2015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知识点汇总,小编本次更新2015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知识点: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预算法律制度是指国家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预算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
  我国预算法律制度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一)《预算法》
  《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预算法》于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1 月1日施行。
  (二)《预算法实施条例》
  《预算法实施条例》是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是为了贯彻实施《预算法》,为预算及其监督提供更为具体明确的行为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于日由国务院第三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共分为8章79条。《预算法实施条例》根据《预算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对其中的有关法律概念,以及预算管理的方法和程序作了具体规定。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是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的是( )。
  A.《预算法》
  B.《预算法实施条例》
  C.《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
  D.《政府采购法》
  【答案】A
  【解析】《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以及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
  【例题•多选题】关于我国的预算法律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
  B.现行的预算法为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C.《预算法实施条例》是国务院制定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D.《预算法实施条例》于日起施行
  【答案】ABD
  【解析】选项C《预算法实施条例》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并不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
  相关推荐:               
  说明:因考试政策和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与调整,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初晓微茫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会计证导航
会计从业资格招生方案
名师编写权威专业
针对性强覆盖面广
解答详细质量可靠
一书在手轻松过关
&&官方微信
东奥会计在线
微信号:dongaocom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微信关注东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预算法实施条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