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老家没有安排大学生当村委会干部竞职报告

为何农村孩子上大学后,户口转到城里,毕业后面临着找工作,而老家的土地也没了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9:49:29&)
( 08:23:56)
0字(322/0)
( 08:37:52)
( 18:31:00)
0字(326/0)
( 15:20:33)
( 09:24:44)
( 23:28:08)
( 13:33:03)
( 17:05:23)
0字(404/0)
( 17:02:24)
0字(124/0)
( 11:34:46)
86字(182/0)
( 10:24:13)
( 02:27:55)
0字(107/0)
( 20:45:17)
( 16:05:21)
0字(269/0)
( 15:10:35)
14字(159/0)
( 12:41:57)
0字(106/0)
( 04:18:03)
( 18:35:31)
0字(103/0)
( 18:30:38)
( 18:19:24)
0字(199/1)
( 22:35:34)
68字(269/0)
( 09:25:56)
0字(424/0)
( 08:08:30)
( 23:01:36)
( 12:08:46)
( 22:35:09)
( 12:43:17)
( 10:18:24)
0字(253/0)
( 19:13:01)
( 15:18:21)
( 14:03:45)
( 06:06:27)
( 19:33:07)
15字(10/0)
( 12:27:20)
0字(154/0)
( 11:06:30)
( 21:05:50)
( 20:31:44)
( 20:27:09)
0字(103/0)
( 19:58:11)
0字(127/0)
( 16:41:31)
11字(26/0)
( 21:37:31)
0字(121/0)
( 12:12:28)
( 14:24:41)
( 16:06:07)
( 22:58:45)
( 21:23:19)
0字(111/0)
( 08:38:03)
( 20:08:05)
( 16:03:39)
0字(203/0)
( 12:40:42)
( 21:48:21)
( 11:57:15)
( 06:43:10)
( 08:40:24)
0字(117/0)
( 12:06:16)
( 12:23:05)
0字(126/0)
( 22:06:32)
( 21:59:13)
( 16:26:33)
0字(147/0)
( 07:27:36)
0字(168/0)
( 21:49:49)
0字(181/0)
( 13:33:58)
385字(11025/4)
( 21:37:05)
12字(67/0)
( 13:36:40)
21字(67/0)
( 13:25:51)
20字(78/0)
( 13:10:11)
15字(34/0)
( 08:27:29)
( 00:32:28)
468字(256/0)
( 20:05:56)
42字(275/1)
( 12:00:21)
20字(87/0)
( 07:55:04)
35字(167/0)
( 21:13:00)
7字(115/1)
( 14:21:31)
15字(29/0)
( 16:15:57)
80字(325/3)
( 14:07:43)
24字(85/0)
( 19:27:18)
3726字(45/0)
( 09:32:21)
22字(122/0)
( 15:15:10)
479字(266/0)
( 00:45:06)
167字(177/0)
( 10:32:15)
397字(164/0)
( 15:25:08)
321字(213/2)
( 17:24:51)
92字(179/0)
( 16:56:21)
16字(1855/0)
( 14:29:35)
58字(3203/0)
( 23:42:35)
464字(181/0)
( 23:41:29)
286字(131/0)
( 18:28:04)
484字(107/0)
( 18:21:27)
374字(94/1)
( 18:24:46)
489字(95/0)
( 22:26:32)
14字(58/0)
( 10:44:07)
140字(100/1)
( 17:40:40)
461字(91/0)
( 16:58:54)
142字(100/0)
( 12:30:55)
179字(714/0)
( 20:22:29)
33字(66/0)
( 07:06:03)
97字(373/0)
( 11:15:58)
32字(79/0)
( 18:10:14)
49字(102/0)
( 09:27:49)
292字(120/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大学生是否应回老家?有人直言已不适应农村|农村|大学生|村里_新浪新闻
  原标题:大学生回农村发展就意味着失败吗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洋 实习生 谢耘
  回还是不回,对每个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一道必选题。
  最近,中国青年报“青年之声”报道了大学毕业生宫祥瑾回农村老家发展的故事。他28岁,关掉城里的公司,回乡从事种植业。乡亲们起初觉得他“糟践了”。他本人既取得了成绩,也遇到了困难。“毕业后你愿意回农村发展吗?”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微信公众号“青云志”发起的这一话题,收到大量留言。
  回还是不回?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一些大学生。
  回村就意味着“失败”
  “妈,要不我努力努力,考个村官吧?还能回来陪陪你。”
  今年回家过年,家在鲁中沂蒙山区的董亮想跟妈妈套套近乎,没想到母亲非但不领情,反而板着脸训斥:“我们这么辛苦供你上大学,不是为了让你回到村里继续种地的。”
  做村官当然不等于种地,可在董亮父母的观念里,如果儿子将来没在城里混出个名堂,反而跑回农村工作,这让经常跟外人炫耀家里出了个大学生的他们,老脸往哪儿搁?
  寒假期间,陆续发生在村里的几件事,让董亮更加理解了父母的心情。
  为了帮女儿带孩子,50岁的村民张大爷和老伴去年在广州待了半年。回村后,张大爷脸上白净了不少,身上穿的衣服也比过去高档了。“他闺女还给他买了机票,从广州飞回来的。”不到一周,张大爷“飞”回来的消息便传遍了全村,村民的语气充满了惊奇和羡慕。
  一天,董亮陪母亲去村医老黄的诊所看病,老黄在看病过程中,貌似不经意地聊起了他在城里工作的二女儿。老黄有3个孩子,只有二女儿一路念到了研究生,而且找了一个不错的老公。夫妻俩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花了200多万元啊,而且在五环外边,太远了,房子又小。”尽管如此,老黄还是对每个到诊所寻医问药的人都说上一遍。但对于没上过多少学的儿子和大女儿,他则很少提及。
  在湖南邵阳农村长大的李文靖看来,这种观念的可怕之处在于,从小到大,无论是身边的社会舆论还是学校教育,似乎都只给农村学生规划出一条“成功”的道路——走出去,到城里去。
  李文靖的邻居大他3岁,复读3年后与他同年考上大学。但邻居的运气很不好,以超过本科线的成绩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毕业后因未能找到工作,好不容易迁出去的户口又被打回了村里。
  在李文靖的印象中,这位老兄在高考之前是充满活力的,他爱打篮球,喜欢与同龄人一起唱歌、吹笛子,还承担了许多农活,高考失利后,他蓄起了胡须,开始刻意避免与人接触。后来,他进城打工了,据说很少回家。李文靖感慨地说:每一个农村子弟的心里都横着一道坎:不能以城里人的身份回到家乡,腰杆子就无法直起来。
  已经适应不了农村的生活
  这几年,村民们外出打工带回大量资金,农村跟过去相比有了显著变化。家住广东茂名市平塘镇罗排村的林娟说,农村的物质生活并不差,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闪光的地方了,毕业后如果一直待在农村,枯燥的生活会让人崩溃。
  在听完一场大学生村官的报告会后,林娟曾动过回村发展的年头,但放假时回家住了一段时间,她感受到更多的是枯燥和冷清。她家周围原本是一个比较大的院子,儿时聚居着13户,40余人,而现在常住人口只剩下5人了。好多儿时哄她玩儿的长辈三五年不见是常事。儿时的玩伴也不容易聚齐。“就算我立志服务家乡,我也得有服务对象吧?”林娟反问。
  大学生蒋海龙家在广西来宾市武宣县的农村。每次回家,因为没网,手机信号差,也没有什么娱乐的,他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想法:明年再也不回来了。在城里念书时,他谈了个女朋友,一次谈到毕业后的去向,女朋友半开玩笑地说:“去你老家有什么好,我连在网上淘个宝都不给送货。”
  从小父母就只让他一心读书,不让他干农活儿,中学时他就去了县城的寄宿学校。村里的人情世故,他了解不多。在他的印象中,村里人的业余生活除了打麻将就是打牌。尽管农村是他从小生长的地方,但从精神层面上看,这个家乡是一个陌生的、回不去的故乡。
  长在北方农村的董亮最受不了的,是村里的流行的一套“丛林法则”。他老家的村里,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仍是拳头。动不动就听见谁谁扬言要弄死谁。村里有人因为敢“豁上”,夺回了一米多宽的宅基地;有人因为敢“豁上”,保住了一根木头、两块木板。而身单力薄,打不过人家的,就会被人认为是窝囊,被人瞧不起。
  回去我怕连媳妇都找不着
  家在河北馆陶县翟庄村的刘晓华过去常听父亲念叨一句俗话:“有儿四十服老,无儿六十平当年。”意思是家里有儿子,40岁就有依靠了,而如果没有儿子,哪怕到了60岁,也得跟壮劳力一样干活。这当然是过了时的老黄历,现如今,村里人家儿子越多越犯愁。
  对于家在农村的年轻人来说,娶媳妇是一件压力越来越大的事。“我是一个男生,如果我回农村发展,我会考虑我未来能不能找到媳妇,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刘晓华说,他邻居家里有个儿子和他同岁,今年28岁,晃晃荡荡地辗转各地打工,一直没有对象,最后找了一个大他8岁的女人结了婚,爹妈还花了25万元给他盖了二层楼房。娶媳妇的成本高,光是结婚彩礼就要6万多元。
  刘晓华在心里为自己算起了经济账,如果将来回农村到基层当公务员,基本工资是1800元到2000元,只够养活自己,要成家立业只能啃老。
  在农村,一些基层岗位的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和高涨的房价相比,仍显得杯水车薪。蒋海龙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乡镇,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月工资一般是3000多元,扣除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能拿到手的只有2000多元。这还是在两年前广西实行农村教师“增薪计划”后,由自治区财政给农村教师补贴偏远津贴和交通费后的薪酬。
  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春风真的能吹到我头上吗
  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学生张云翔老家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今年参加“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校级选拔时,他提交了一个种植家乡雾灵山野菜的项目。现在城里人爱吃天然绿色的东西,野菜迎合人们的口味,而且药用价值挺高。他的创业团队希望通过私人定制的方式,让老人和孩子吃到野菜,而且还能通过互联网和家庭农场种植的方式,让客户随时可以他看到地里的菜苗长势,随时下订单。
  前阵子,他带着这个项目去参加天津市北辰区一个创业比赛时,有个老板跟他谈起了合作意向。老板表示,自己在石家庄有个种植基地,当地政府有惠农补贴政策,建一个大棚需要花费六七万元,政府补贴两三万元。放假回家时,张云翔也向老家的政府部门咨询了相关政策,他发现这种补贴原来是地域性的,他老家就没听说这个政策。
  参加比赛时,张云翔经常被评委问到一个问题——要落实这个项目,启动资金在哪里?他越来越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问题:多年来为了供孩子读书,父母早已花光了积蓄,而且不会因为你是大学生,银行就会无偿给你提供贷款,得有抵押的东西才可以。如果项目不够好,没有人给你天使投资。
  另一方面,一些补贴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农业补贴不是你想拿就能拿的。”有过回乡创业经历的一位湖南大学生表示,越是小地方越不公平,越讲究关系,要享受国家的惠农政策,光符合条件还不够,还得打点人情疏通关系,在这点上,城里至少要相对公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大学生都谈到所担忧的一个问题——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春风真的能吹到自己头上吗。
责任编辑:郑汉星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河南省女大学生村官崔丽丽 为什么一再流出悲伤泪 - 网友声音 - 大学生村官网-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之家 大学生村官论坛
河南省女大学生村官崔丽丽 为什么一再流出悲伤泪
10:42:33&&&来源:论坛&&&作者:汉奸都是狗杂碎&&&点击:
&&& 在县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的安排下,我到师寨镇的峪里新村去采访问年轻的女大学生村官崔丽丽。这些年轻的&80&后的大学生们在农村当村官的动人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决定一一去采访这十几位和我女儿差不多一样大的可爱的大学生村官们。
  第一站就是这个叫崔丽丽的女孩子,从材料上看,她是一个邻县辉县市的一个女大学生。她从西安的欧亚学院毕业后,就义无反顾的参加了新乡市委组织部的大学生村官招聘工作。她出生在一个红色的农民村官家庭,爷爷从60年代起,就担任了30多年的村支书。父亲也是一个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青年农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也被群众推选为村干部,他们在村里都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威信。在崔丽丽决定应聘大学生村官之后,他们以及崔丽丽的妈妈都非常支持和鼓励她做出的这个选择。于是,在家里亲人的殷切期望和嘱托声中,崔丽丽于2008年五月来到了峪里新村,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助理。
  峪里新村是一个移民村,是一个情况比较特殊的村庄。对移民村的农民们,我的心里对他们充满了一种神秘感,同时我的心中对他们有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怜悯,因为他们是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迁出来的。来到这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里居住,一定有着一番非同寻常的心灵搏斗和艰难的适应过程。这次访问峪里新村,使我对这个移民村有了一个比较细致的了解,有一个相当深刻的认识。
  这个村庄是2000年从河南省的新安县迁移过来的,共有800多口人。由于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原因,这个村子也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崔丽丽当村官一年来,准确的说:是她当党支部书记助理的一年零一个多月来,她经历了生活中酸甜苦辣的考验,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这一年所经历的故事,甚至可以写一本薄薄的书了。&
  她在博客上给自己起的名字叫做&刚强的丽丽&。由此可以想见:她肯定是在一种非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挺过来的。如今,崔丽丽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成了村里党支部书记的好助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她终于牢牢的在峪里新村扎下了自己的根。这一年中,她成熟了许多,学到了在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她对我说:&我一定要在峪里新村继续干下去,因为我已经觉得这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村里的情况已经非常熟悉,对村里的发展前景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我要尽我的最大能力来让村里的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我在村里访问了一天,走了十几家农户,只要是一提起崔丽丽、问起她在村里的表现,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家都是赞不绝口。他们对我说:&这闺女真的是太好了,她比我们的亲闺女还亲&。我问她们:&要是崔丽丽现在要走,你们舍得吗?&他们中有的妇女的眼睛立刻就红了起来,她们泪水汪汪的说:&她怎么能走呢?她走了谁来帮我们解决困难呢?&这话说的非常实在,表达了村里的广大群众对崔丽丽的无比信赖和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
  一年来,为了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中,为了给乡亲们排忧解难,崔丽丽的身体累瘦了,脸晒黑了,可她的思想却变得成熟和坚强了,眼光也变得远大起来。她深情地对我说:&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时间,我现在更加坚定了为峪里新村的乡亲们服务的决心。和在城市里上班的那些同学比起来,虽然没有他们的收入高,但我的工作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一定会坚决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因为我已经和峪里新村的乡亲们有了亲人一般的感情。我觉得自己现在的肩上对他们已经有了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我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致富,要从根本上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面对着崔丽丽的话语中流露出的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和挚爱,我不由得对这位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的大学生村官深深的感到敬佩和尊敬。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一年里,她经历了普通的人们根本想象不到的艰难困苦。崔丽丽告诉我:她来到峪里新村以后,曾经动情的流过三次眼泪。
  第一次是误解的眼泪。是去年刚到这个村里时候,她是在一种被怀疑、被歧视的氛围中来上任的。许多群众都认为这个刚从学校里毕业的女孩子是根本解决不了村里的任何问题的。几个村干部起初也一致认为她是个累赘,不但做不了什么事情,甚至还可能会给村委会增加一些麻烦。因此,不但在日常生活中不给任何的关心和帮助,在工作上也不给予任何的配合,也可以说是处处制肘,以达到把她赶跑的目的。
  这对于一个刚出校门的崔丽丽来说,是令她非常难以忍受的事情。那些人当时在简单的生活问题上为难她,她所住的窗户由于关不上,一下雨就弄的满屋是水。还出现了连她吃水和烧液化气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使她连基本的生存都几乎维持不下去。有的人还说了一些使她感到委屈令她伤心的话语,气得崔丽丽回到屋里蒙着被子哭了好半天。崔丽丽说:那个时候,真有离开那个村子的念头。
  但是,当她想起了爷爷和父亲对她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也想起了她自己当初曾经立下的决心和誓言;也更想起了村里那些仍然在贫困中生活的大伯大娘们对她那种渴望和期待的眼神;她擦干了自己的眼泪,没有做饭的餐具,她就一天三顿用电饭锅煮面条吃。然后就鼓气勇气、面带笑容的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她每天都挨家挨户的去群众家里的调查访问,她一边帮群众干活,一边和群众聊天,经过她一个多月的努力工作,她开始得到了群众和干部们的理解和信任。
  去年的&三夏&大忙季节,她积极想办法和村干部一起托熟人、找朋友,从外村调过来三台大型收割机来为群众收割。全村600亩小麦的收割在往年都需要五六天,而去年仅仅三天就全部收割完毕。为了保证低茬收割,崔丽丽从早到晚坐在收割机上掌握着收割的麦茬的收割高度,超高时就要求收割机手返工。在她的认真负责的监督下,收割的速度不仅快,而且完成的质量也最好。那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收割机手既感慨又钦佩的对她说:&收麦子这个活又脏又累,你这个女孩子竟然能从头跟到尾,真的是不怕辛苦。我干这活儿十多年了,还没有见过你这样负责的。&崔丽丽笑着说:&我这算什么辛苦?才不过几天,最辛苦的还是你们这些要连续工作一个多月的收割机手啊!&
  到了秋天,村里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往年,村里的群众都是靠用两只手从玉米棒子上掰玉米粒,既费工又费时。崔丽丽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着急。她就跑回辉县老家把老家的几个玉米剥离机的专业户叫了过来。仅用两天的时间就把全村的800亩玉米全部脱剥完毕,全部晾晒到了宽敞的水泥场上,群众对崔丽丽都是感激不已。但他们谁也不知道,那几个脱粒机的机手都是看在崔丽丽为村里群众真心实意服务的态度而过来的,因为除去在遥远的路途上的烧油费用,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钱可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崔丽丽用她的坚韧、热情、诚恳和耐心,终于消除了那几个村干部对她的猜疑和许多群众对她的不信任,赢得了峪里新村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她的尊敬和爱戴,现在,大家都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女儿、亲姐妹。在她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面貌和群众的思想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改变。[page]
崔丽丽第二次的流泪是缘于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她到镇里去办事,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棍在前面颤巍巍的走路,一副几乎要跌到的样子。天性善良的崔丽丽急忙上前去搀扶他,并关切地询问他要办什么事情。由于老人的岁数太大,说话嚅喏不清,崔丽丽费了好大的劲才弄明白了他是去邮局领取别人邮寄过来的钱款。于是崔丽丽便搀扶着他到邮局,帮他把钱取了出来。当崔丽丽把钱递给他时,那位老人竟突然一下子给崔丽丽跪了下来,嘴里喃喃说道:&闺女啊!你真是个大好人那!&当时,崔丽丽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她连忙把大爷搀扶了起来,泪水涟涟的说:&大爷,您怎么这样啊!我只是为了您做了一丁点儿小事情啊!&
  崔丽丽感慨万端的对我说:&我们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我为那位年迈的老大爷做了那么一点儿小事情,他竟然给我跪下。这个事情让我什么时候想起来心里头都发酸。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这些善良可爱的老百姓们尽自己的力气服好务啊!&
  崔丽丽的所做的这些事情不是偶然发生的,只从她来到这里以后,她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想方设法为村里的群众办好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峪里新村自从搬迁到这里,一直是靠用压水井吃水,由于水层浅、水质差,压出来的水都是浑黄色,而且还带有一股发臭的味道,直接威胁着村里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让群众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崔丽丽和村干部一起到县城的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和协调。争取到了资金29。6万元来实施他们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在打井和施工期间,她与村干部及群众一道挖坑埋管,手上磨出几个血泡,可她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终于圆满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当群众们看到清冽的自来水从自家的水龙头里哗啦啦的流出来时,都高兴得热泪滚滚,有的村民还燃放起鞭炮,感谢上级领导和村里的干部给他们办了这么大的好事情。看到乡亲们那兴奋的表情,崔丽丽的心里觉得比蜜还甜。
  村北有一条排水渠,由于长期没有使用,许多村民都往里面倒垃圾,致使河道被堵塞。每逢下雨时,河里污水的四处漫溢,使居住在附近的一些群众家庭深受其害。崔丽丽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就又几次到县移民局去说明情况、申请资金。今年三月,在得到了修河的10万元的拨款之后,她马上就和村里的30多名干部群众一道拉土清除垃圾。先后出动了50多台机械,挖土400多平方,二十多天后,终于完全疏通了那条渠道。使困扰群众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
  夏天到了,雨水增多,村子南边有一条水渠也给群众带来了烦恼:由于上游村庄的农民种植的是水稻,他们把用不完的水都排到那条水渠里,之后又直接灌到峪里新村群众的庄稼地里。为了减少村里群众的损失,崔丽丽就和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发动党员和群众,带领大家一起疏通了下游的水渠。然后,她又主动的帮助那几家地里进了水的群众排水,她一身泥一身汗,和那几家群众整整的干了一个下午才把积水排完,那些群众感激不尽,拉着她的胳膊非要让她到她们家里去吃饭,崔丽丽笑着说:&不用了,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这都是我这个小村官应该为大家做的事情。&
  崔丽丽还时刻把那些贫困户的事情挂在心上,她到村里以后,首先走访的就是那些贫困户和五保户。村里一共有22家贫困户,3家五保户,她把他们的困难情况牢牢的记在自己的心里,想尽自己的能力想一切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村委会的附近有一户孤寡老人,两个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在没有通自来水以前,由于压水井压不出来水,每天都需要到别人家里去打水。崔丽丽知道后,就把这个工作承包了下来,天天帮他们挑水,还经常帮他们干一些家务活,有时候她还用自己的钱给他们买一些生活用品。两位老人总是感动万分。那位大娘流着泪说:&闺女啊!过去光听说焦裕禄好,一心一意为咱们群众服务,咱们没有见过。现在,你就是我们村里的焦裕禄啊!&崔丽丽谦虚的笑笑说:&大娘!我才做了这么一小点事情,和焦裕禄还差得远呢!&
  村里40多岁的妇女杨腊梅患有严重的妇科病,却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而不好意思去医院治疗。崔丽丽得知后,就动员她去看病,打通了她的思想以后,崔丽丽就带她去新乡市中心医院做了彻底的检查,经过多次的治疗,杨腊梅的病终于好了。如今,杨腊梅把崔丽丽看成了自己的亲妹妹一样。
  崔丽丽的第三次流泪是在三夏大忙之后回到家里时,因为她心系村里的百姓、情系村里的农民,一直忙于帮助农民寻找收割机、禁烧秸杆、以及抢种秋作物等等工作,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回家了,虽然崔丽丽离自己的家只有三个多小时的路程。
  当她忙完工作回到家里时,她的母亲看到累得又黑又瘦的女儿时,心疼得拉着她的手直掉眼泪。可她把第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帮助五保户买营养品后剩下的三百元钱要交给父亲时,父亲却真诚的对她说:&丽丽!你以后的工资就不要往家里拿了。你所在的那个村子比较穷,有很多的群众需要帮助,你就把钱都帮助给那些困难的群众吧!&崔丽丽听了爸爸的话,感动的扑到了爸爸的身上,又一次哭了起来:&我的好爸爸啊!我替乡亲们谢谢您啊!&[page]
我这时明白崔丽丽对群众为什么那么善良和关爱村里的百姓了。因为她有着一个精神非常高尚、思想非常伟大的父亲。崔丽丽之所以有着一颗晶莹透亮的、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心,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得益于她的爷爷、父亲和以及她母亲的言传身教。
  后来,我有机会到崔丽丽的家里去了一趟,见到了他的父亲并与他恳谈以后,更为这位二十岁就入党当了村干部的共产党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行为所感动。崔丽丽的爸爸完全继承了她爷爷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和行为,村里有20多家贫困户和五保户,丽丽的爸爸除了把国家发的低保金准时的发给他们以外,自己还从自己的生意中抽出资金每月给他们每人发放50元钱。而他自己的生活是非常节俭的,出差在外的时候尽量不在外面下饭馆,能赶回家吃饭就赶回家吃饭。
  他每天90%的时间都是忙于村里的事务,村里的群众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贴心人。当崔丽丽所在的峪里新村安装自来水管时缺少一种机械设备。当她的父亲得知后,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价值2000多元的设备无偿的捐献给了村里。这件事除了崔丽丽和村支书知道以外,她的爸爸谁都不让知道,因为他不想张扬自己,他告诉我说:他觉得给丽丽的村里办事情也是自己份内的事。
  今年是崔丽丽到峪里新村的第二年,他已经给规划好了给峪里新村的群众所办的几件事情。第一,帮助他们实施种植优质高产的大麦品种;第二,帮助峪里新村的群众去辉县的一些企业里去打工,他说考虑到他们村的具体情况,还准备给他们每天派班车接送。听了他的这些话我才明白:崔丽丽的父亲原来也时刻在为峪里新村的事情操着心呢!
  上个月,新乡市组织部从大学生村官里选拔优秀村干部到市里的社区去工作,原阳县被分配了一个名额,崔丽丽被组织部选中,可她立刻就表示自己不去。她说:我已经与村里的乡亲们有了真正的感情,她舍不得离开他们。更重要的是:崔丽丽觉得自己在峪里新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她要和村里的干部和群众一起,在几年的时间里,把村里的落后情况彻底改变。崔丽丽的爸爸知道丽丽的这种态度后夸奖了她,用诚挚的话语对他唯一的爱女说:&丽丽,你既然去了那个贫困落后的峪里新村,就一定要把那个村里的贫困状况改扭转过来,以对得起那里的乡亲们。不然的话,你永远也不要离开那里。&
  他们父女俩这些感人的话语使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震动、使我感慨万分:象崔丽丽这样千千万万个有理想有抱负、肯吃苦、勇挑重担的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何止一人?象崔丽丽的爸爸这样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干部群众又何止一个?有了他们,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基石才会稳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长衡久远。这些革命事业火炬的传递者才是我们当代最可爱的人。
  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们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发达兴旺的希望,是能真正改变我们农村落后面貌的生力军。美好的未来世界将来一定要靠他们这些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一代来创造。
  这时,我想,象崔丽丽、象那些千千万万个大学生村官,象崔丽丽的父亲、爷爷、母亲,还有我们中国千千万万个最淳朴最善良的普通老百姓才是最值得我们文化工作者歌颂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撰写的对象。
  新一代的有理想、有抱负的有文化的大学生村官们!祝愿你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时代将一定由你们来创造!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河南省女大学生村官崔丽丽 为什么一再流出悲伤泪
时间: 10:42:33
&&& 在县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的安排下,我到师寨镇的峪里新村去采访问年轻的女大学生村官崔丽丽。这些年轻的&80&后的大学生们在农村当村官的动人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我决定一一去采访这十几位和我女儿差不多一样大的可爱的大学生村官们。
  第一站就是这个叫崔丽丽的女孩子,从材料上看,她是一个邻县辉县市的一个女大学生。她从西安的欧亚学院毕业后,就义无反顾的参加了新乡市委组织部的大学生村官招聘工作。她出生在一个红色的农民村官家庭,爷爷从60年代起,就担任了30多年的村支书。父亲也是一个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青年农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也被群众推选为村干部,他们在村里都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威信。在崔丽丽决定应聘大学生村官之后,他们以及崔丽丽的妈妈都非常支持和鼓励她做出的这个选择。于是,在家里亲人的殷切期望和嘱托声中,崔丽丽于2008年五月来到了峪里新村,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助理。
  峪里新村是一个移民村,是一个情况比较特殊的村庄。对移民村的农民们,我的心里对他们充满了一种神秘感,同时我的心中对他们有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怜悯,因为他们是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迁出来的。来到这个崭新而陌生的环境里居住,一定有着一番非同寻常的心灵搏斗和艰难的适应过程。这次访问峪里新村,使我对这个移民村有了一个比较细致的了解,有一个相当深刻的认识。
  这个村庄是2000年从河南省的新安县迁移过来的,共有800多口人。由于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原因,这个村子也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崔丽丽当村官一年来,准确的说:是她当党支部书记助理的一年零一个多月来,她经历了生活中酸甜苦辣的考验,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这一年所经历的故事,甚至可以写一本薄薄的书了。&
  她在博客上给自己起的名字叫做&刚强的丽丽&。由此可以想见:她肯定是在一种非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挺过来的。如今,崔丽丽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终于成了村里党支部书记的好助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贴心人,她终于牢牢的在峪里新村扎下了自己的根。这一年中,她成熟了许多,学到了在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她对我说:&我一定要在峪里新村继续干下去,因为我已经觉得这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村里的情况已经非常熟悉,对村里的发展前景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我要尽我的最大能力来让村里的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我在村里访问了一天,走了十几家农户,只要是一提起崔丽丽、问起她在村里的表现,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家都是赞不绝口。他们对我说:&这闺女真的是太好了,她比我们的亲闺女还亲&。我问她们:&要是崔丽丽现在要走,你们舍得吗?&他们中有的妇女的眼睛立刻就红了起来,她们泪水汪汪的说:&她怎么能走呢?她走了谁来帮我们解决困难呢?&这话说的非常实在,表达了村里的广大群众对崔丽丽的无比信赖和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
  一年来,为了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中,为了给乡亲们排忧解难,崔丽丽的身体累瘦了,脸晒黑了,可她的思想却变得成熟和坚强了,眼光也变得远大起来。她深情地对我说:&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时间,我现在更加坚定了为峪里新村的乡亲们服务的决心。和在城市里上班的那些同学比起来,虽然没有他们的收入高,但我的工作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一定会坚决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因为我已经和峪里新村的乡亲们有了亲人一般的感情。我觉得自己现在的肩上对他们已经有了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我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致富,要从根本上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面对着崔丽丽的话语中流露出的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和挚爱,我不由得对这位处于风华正茂的年龄的大学生村官深深的感到敬佩和尊敬。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一年里,她经历了普通的人们根本想象不到的艰难困苦。崔丽丽告诉我:她来到峪里新村以后,曾经动情的流过三次眼泪。
  第一次是误解的眼泪。是去年刚到这个村里时候,她是在一种被怀疑、被歧视的氛围中来上任的。许多群众都认为这个刚从学校里毕业的女孩子是根本解决不了村里的任何问题的。几个村干部起初也一致认为她是个累赘,不但做不了什么事情,甚至还可能会给村委会增加一些麻烦。因此,不但在日常生活中不给任何的关心和帮助,在工作上也不给予任何的配合,也可以说是处处制肘,以达到把她赶跑的目的。
  这对于一个刚出校门的崔丽丽来说,是令她非常难以忍受的事情。那些人当时在简单的生活问题上为难她,她所住的窗户由于关不上,一下雨就弄的满屋是水。还出现了连她吃水和烧液化气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使她连基本的生存都几乎维持不下去。有的人还说了一些使她感到委屈令她伤心的话语,气得崔丽丽回到屋里蒙着被子哭了好半天。崔丽丽说:那个时候,真有离开那个村子的念头。
  但是,当她想起了爷爷和父亲对她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也想起了她自己当初曾经立下的决心和誓言;也更想起了村里那些仍然在贫困中生活的大伯大娘们对她那种渴望和期待的眼神;她擦干了自己的眼泪,没有做饭的餐具,她就一天三顿用电饭锅煮面条吃。然后就鼓气勇气、面带笑容的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她每天都挨家挨户的去群众家里的调查访问,她一边帮群众干活,一边和群众聊天,经过她一个多月的努力工作,她开始得到了群众和干部们的理解和信任。
  去年的&三夏&大忙季节,她积极想办法和村干部一起托熟人、找朋友,从外村调过来三台大型收割机来为群众收割。全村600亩小麦的收割在往年都需要五六天,而去年仅仅三天就全部收割完毕。为了保证低茬收割,崔丽丽从早到晚坐在收割机上掌握着收割的麦茬的收割高度,超高时就要求收割机手返工。在她的认真负责的监督下,收割的速度不仅快,而且完成的质量也最好。那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收割机手既感慨又钦佩的对她说:&收麦子这个活又脏又累,你这个女孩子竟然能从头跟到尾,真的是不怕辛苦。我干这活儿十多年了,还没有见过你这样负责的。&崔丽丽笑着说:&我这算什么辛苦?才不过几天,最辛苦的还是你们这些要连续工作一个多月的收割机手啊!&
  到了秋天,村里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往年,村里的群众都是靠用两只手从玉米棒子上掰玉米粒,既费工又费时。崔丽丽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着急。她就跑回辉县老家把老家的几个玉米剥离机的专业户叫了过来。仅用两天的时间就把全村的800亩玉米全部脱剥完毕,全部晾晒到了宽敞的水泥场上,群众对崔丽丽都是感激不已。但他们谁也不知道,那几个脱粒机的机手都是看在崔丽丽为村里群众真心实意服务的态度而过来的,因为除去在遥远的路途上的烧油费用,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钱可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崔丽丽用她的坚韧、热情、诚恳和耐心,终于消除了那几个村干部对她的猜疑和许多群众对她的不信任,赢得了峪里新村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她的尊敬和爱戴,现在,大家都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女儿、亲姐妹。在她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面貌和群众的思想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改变。[page]
崔丽丽第二次的流泪是缘于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她到镇里去办事,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棍在前面颤巍巍的走路,一副几乎要跌到的样子。天性善良的崔丽丽急忙上前去搀扶他,并关切地询问他要办什么事情。由于老人的岁数太大,说话嚅喏不清,崔丽丽费了好大的劲才弄明白了他是去邮局领取别人邮寄过来的钱款。于是崔丽丽便搀扶着他到邮局,帮他把钱取了出来。当崔丽丽把钱递给他时,那位老人竟突然一下子给崔丽丽跪了下来,嘴里喃喃说道:&闺女啊!你真是个大好人那!&当时,崔丽丽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她连忙把大爷搀扶了起来,泪水涟涟的说:&大爷,您怎么这样啊!我只是为了您做了一丁点儿小事情啊!&
  崔丽丽感慨万端的对我说:&我们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我为那位年迈的老大爷做了那么一点儿小事情,他竟然给我跪下。这个事情让我什么时候想起来心里头都发酸。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这些善良可爱的老百姓们尽自己的力气服好务啊!&
  崔丽丽的所做的这些事情不是偶然发生的,只从她来到这里以后,她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想方设法为村里的群众办好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峪里新村自从搬迁到这里,一直是靠用压水井吃水,由于水层浅、水质差,压出来的水都是浑黄色,而且还带有一股发臭的味道,直接威胁着村里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让群众能吃上干净的自来水,崔丽丽和村干部一起到县城的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和协调。争取到了资金29。6万元来实施他们村的安全饮水工程。在打井和施工期间,她与村干部及群众一道挖坑埋管,手上磨出几个血泡,可她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终于圆满的完成了施工任务。当群众们看到清冽的自来水从自家的水龙头里哗啦啦的流出来时,都高兴得热泪滚滚,有的村民还燃放起鞭炮,感谢上级领导和村里的干部给他们办了这么大的好事情。看到乡亲们那兴奋的表情,崔丽丽的心里觉得比蜜还甜。
  村北有一条排水渠,由于长期没有使用,许多村民都往里面倒垃圾,致使河道被堵塞。每逢下雨时,河里污水的四处漫溢,使居住在附近的一些群众家庭深受其害。崔丽丽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就又几次到县移民局去说明情况、申请资金。今年三月,在得到了修河的10万元的拨款之后,她马上就和村里的30多名干部群众一道拉土清除垃圾。先后出动了50多台机械,挖土400多平方,二十多天后,终于完全疏通了那条渠道。使困扰群众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
  夏天到了,雨水增多,村子南边有一条水渠也给群众带来了烦恼:由于上游村庄的农民种植的是水稻,他们把用不完的水都排到那条水渠里,之后又直接灌到峪里新村群众的庄稼地里。为了减少村里群众的损失,崔丽丽就和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发动党员和群众,带领大家一起疏通了下游的水渠。然后,她又主动的帮助那几家地里进了水的群众排水,她一身泥一身汗,和那几家群众整整的干了一个下午才把积水排完,那些群众感激不尽,拉着她的胳膊非要让她到她们家里去吃饭,崔丽丽笑着说:&不用了,你们的心意我领了。这都是我这个小村官应该为大家做的事情。&
  崔丽丽还时刻把那些贫困户的事情挂在心上,她到村里以后,首先走访的就是那些贫困户和五保户。村里一共有22家贫困户,3家五保户,她把他们的困难情况牢牢的记在自己的心里,想尽自己的能力想一切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村委会的附近有一户孤寡老人,两个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在没有通自来水以前,由于压水井压不出来水,每天都需要到别人家里去打水。崔丽丽知道后,就把这个工作承包了下来,天天帮他们挑水,还经常帮他们干一些家务活,有时候她还用自己的钱给他们买一些生活用品。两位老人总是感动万分。那位大娘流着泪说:&闺女啊!过去光听说焦裕禄好,一心一意为咱们群众服务,咱们没有见过。现在,你就是我们村里的焦裕禄啊!&崔丽丽谦虚的笑笑说:&大娘!我才做了这么一小点事情,和焦裕禄还差得远呢!&
  村里40多岁的妇女杨腊梅患有严重的妇科病,却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而不好意思去医院治疗。崔丽丽得知后,就动员她去看病,打通了她的思想以后,崔丽丽就带她去新乡市中心医院做了彻底的检查,经过多次的治疗,杨腊梅的病终于好了。如今,杨腊梅把崔丽丽看成了自己的亲妹妹一样。
  崔丽丽的第三次流泪是在三夏大忙之后回到家里时,因为她心系村里的百姓、情系村里的农民,一直忙于帮助农民寻找收割机、禁烧秸杆、以及抢种秋作物等等工作,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回家了,虽然崔丽丽离自己的家只有三个多小时的路程。
  当她忙完工作回到家里时,她的母亲看到累得又黑又瘦的女儿时,心疼得拉着她的手直掉眼泪。可她把第一个月的工资,除了帮助五保户买营养品后剩下的三百元钱要交给父亲时,父亲却真诚的对她说:&丽丽!你以后的工资就不要往家里拿了。你所在的那个村子比较穷,有很多的群众需要帮助,你就把钱都帮助给那些困难的群众吧!&崔丽丽听了爸爸的话,感动的扑到了爸爸的身上,又一次哭了起来:&我的好爸爸啊!我替乡亲们谢谢您啊!&[page]
我这时明白崔丽丽对群众为什么那么善良和关爱村里的百姓了。因为她有着一个精神非常高尚、思想非常伟大的父亲。崔丽丽之所以有着一颗晶莹透亮的、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心,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得益于她的爷爷、父亲和以及她母亲的言传身教。
  后来,我有机会到崔丽丽的家里去了一趟,见到了他的父亲并与他恳谈以后,更为这位二十岁就入党当了村干部的共产党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行为所感动。崔丽丽的爸爸完全继承了她爷爷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和行为,村里有20多家贫困户和五保户,丽丽的爸爸除了把国家发的低保金准时的发给他们以外,自己还从自己的生意中抽出资金每月给他们每人发放50元钱。而他自己的生活是非常节俭的,出差在外的时候尽量不在外面下饭馆,能赶回家吃饭就赶回家吃饭。
  他每天90%的时间都是忙于村里的事务,村里的群众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贴心人。当崔丽丽所在的峪里新村安装自来水管时缺少一种机械设备。当她的父亲得知后,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价值2000多元的设备无偿的捐献给了村里。这件事除了崔丽丽和村支书知道以外,她的爸爸谁都不让知道,因为他不想张扬自己,他告诉我说:他觉得给丽丽的村里办事情也是自己份内的事。
  今年是崔丽丽到峪里新村的第二年,他已经给规划好了给峪里新村的群众所办的几件事情。第一,帮助他们实施种植优质高产的大麦品种;第二,帮助峪里新村的群众去辉县的一些企业里去打工,他说考虑到他们村的具体情况,还准备给他们每天派班车接送。听了他的这些话我才明白:崔丽丽的父亲原来也时刻在为峪里新村的事情操着心呢!
  上个月,新乡市组织部从大学生村官里选拔优秀村干部到市里的社区去工作,原阳县被分配了一个名额,崔丽丽被组织部选中,可她立刻就表示自己不去。她说:我已经与村里的乡亲们有了真正的感情,她舍不得离开他们。更重要的是:崔丽丽觉得自己在峪里新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她要和村里的干部和群众一起,在几年的时间里,把村里的落后情况彻底改变。崔丽丽的爸爸知道丽丽的这种态度后夸奖了她,用诚挚的话语对他唯一的爱女说:&丽丽,你既然去了那个贫困落后的峪里新村,就一定要把那个村里的贫困状况改扭转过来,以对得起那里的乡亲们。不然的话,你永远也不要离开那里。&
  他们父女俩这些感人的话语使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震动、使我感慨万分:象崔丽丽这样千千万万个有理想有抱负、肯吃苦、勇挑重担的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何止一人?象崔丽丽的爸爸这样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干部群众又何止一个?有了他们,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基石才会稳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长衡久远。这些革命事业火炬的传递者才是我们当代最可爱的人。
  这些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们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发达兴旺的希望,是能真正改变我们农村落后面貌的生力军。美好的未来世界将来一定要靠他们这些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一代来创造。
  这时,我想,象崔丽丽、象那些千千万万个大学生村官,象崔丽丽的父亲、爷爷、母亲,还有我们中国千千万万个最淳朴最善良的普通老百姓才是最值得我们文化工作者歌颂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撰写的对象。
  新一代的有理想、有抱负的有文化的大学生村官们!祝愿你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时代将一定由你们来创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村委会干部管理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