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移民国家为什么成为世界人口第二的国家,移民都来自哪里,对国家的影响?

(姨妈的鸭)
(麻辣鸡爪我的爱)
(板蓝根泡面)
第三方登录: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0分)世界上两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俄罗斯都存在外来人口迁移现象。不同的是美国是外来移民及其后裔的大汇集,而俄罗斯现在受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困,鼓励吸收外来移民。(1)试分析人口迁移对美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4分)(2)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主要意义。(4分)
海德曼8598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经过世界各地移民的长期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联系;促进了文化交流与发展;存进种族.民族的融合。(4分)(任答两点)(2)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有利于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差距。(4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探析_甜梦文库
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探析
分类号 U D C 密 级公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问题探析申 请 人: 王璐璐 培养单位: 俄语学院 学科专业: 俄语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 俄罗斯学 指导教师: 于晓丽 副研究员 完成日期: 2011 年 3 月 30 日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估计有五、六百万人,大部分来自独联体国家。他们集 中在俄罗斯劳务市场的底层部门,生存条件很差,权利被侵犯的情况很普遍,维 权较难。大量的外来劳务移民为俄罗斯经济、社会既带来积极影响,也产生消极 影响。俄罗斯各个利益阶层对他们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俄罗斯移民管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盲目限制到可控 式管理的演变,如今俄移民管理体系和移民政策框架已初步确立,移民的法律地 位得以明确,俄罗斯对境内外国公民的管理已经走向规范化。 从俄罗斯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外来劳务移民已经在俄经济领域占有一 定地位,没有他们俄经济就不能有效运转,未来其作用会更加明显和重要。俄罗 斯应该加强自身对劳务移民的吸引力,从而在争夺劳务移民的国际竞争中继续占 据优势位置,以保证俄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关键词:俄罗斯;人口迁移;劳务移民;移民政策;中国移民-I-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РефератПо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м оценкам численность трудовых мигрантов в России составляет 5-6 млн. человек, в основном,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прибывающие из стран СНГ. Большинство из них занимается низкоквал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м трудом, условия их жизни очень плохие, права часто не соблюдаются, и отстоять свои интересы им очень сложно.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оказывает на экономику РФ и социальное развитие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не только позитивное, но и отрицательное воздействие. Представители различных слоев населения по-разному относятся к мигрантам. Миграционное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 в России существует уже более 10 лет и за этот период претерпело большие изменения ,от слепого ограничения до полного контроля. В настоящее время система миграцион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аходится уже не на начальном этапе и статус миграционного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а РФ четко определен. Миграцион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РФ стандартизованно действия мигрантов на всей территории России.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Ф,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уже заняли определенны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ниши, которые в будущем будут углубляться и расширяться, и экономика не может эффективно функционировать без них. Россия должна усиливать привлекательность для трудовых мигрантов и, таким образом, гарантиро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рост и стабильность страны. Ключевые слова:Россия;внешняя миграция;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китайсские мигранты контролирует- II - 目录目录中文摘要 ........................................................................................................................... I РЕФЕРАТ ......................................................................................................................... II 目 录 .......................................................................................................................... III绪 论 .............................................................................................................................. 1 一、选题的意义 ....................................................................................................... 1 二、研究综述 ........................................................................................................... 2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3 四、概念界定 ........................................................................................................... 4 五、人口迁移学理论介绍 ....................................................................................... 4 六、论文结构安排 ................................................................................................... 7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 ................................................................................ 8 第一节 俄外来劳务移民的规模 ................................................................................. 8 第二节 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就业领域 ............................................................... 13 第三节 俄外来劳务移民的处境 ............................................................................... 18 一、生活压力沉重 ................................................................................................. 18 二、工资收入不高 ................................................................................................. 19 三、多受雇主胁迫 ................................................................................................. 20 第四节 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权益维护 ............................................................... 22 一、权利遭侵犯的情况很普遍 ............................................................................. 22 二、维权多通过非正规方式 ................................................................................. 23 第五节 俄外来劳务移民结构的变化 ....................................................................... 24 一、性别结构的变化 ............................................................................................. 25 二、年龄结构的变化 ............................................................................................. 25 三、来源国结构的变化 ......................................................................................... 26 四、来源地结构的变化 ......................................................................................... 26- III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五、受教育水平的变化 ......................................................................................... 26 六、民族结构的变化 ............................................................................................. 26 第六节 在俄中国劳务移民的生存状况 ................................................................... 27 一、华商的生活质量较差 ..................................................................................... 28 二、华商开展经营活动困难较多 ......................................................................... 28 三、华商对工作条件满意度较高 ......................................................................... 29 本章小结..................................................................................................................... 31 第二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带来的影响及引发的舆论 .................................................. 32 第一节 外来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影响 ................................................... 32 一、外来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 32 二、外来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经济与社会的消极影响 ......................................... 35 第二节 俄罗斯有关各界对外来劳务移民持有的观念 ........................................... 36 一、俄罗斯学术界对外来移民问题的主要看法 ................................................. 37 二、普通民众对外来移民问题的态度 ................................................................. 40 三、俄罗斯政界人士对外来劳务移民问题的看法 ............................................. 45 本章小结..................................................................................................................... 46 第三章 俄劳务移民领域的政策法规 .......................................................................... 47 第一节 俄罗斯移民政策的演变阶段 ....................................................................... 47 第二节 俄罗斯新移民政策分析 ............................................................................... 49 一、新移民政策的内容 ......................................................................................... 50 二、实施新移民政策取得的成果 ......................................................................... 51 第三节 俄罗斯移民政策的走势 ............................................................................... 52 本章小结..................................................................................................................... 54 结语 ................................................................................................................................ 55 参考文献 ........................................................................................................................ 58 致谢 ................................................................................................................................ 64 独创性声明 .................................................................................................................... 65- IV - 目录-V-
绪论绪一、选题的意义论首先,外来劳务移民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现象,它作为全球化进程的重要表现之 一,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移民问题研究颇具学术价值。 人口迁移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进程,国际人口迁移一直与人类的历史 相伴,是社会变迁的推动力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界的人口迁移表现出新 的特点和趋势,也出现一些问题。国际人口迁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也 都意识到国际移民除了在经济层面产生影响外,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 国际移民与国际政治、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这些都反映出 该问题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其次,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作为赴俄移民流的主力军,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 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现严重的人口危机,导致劳动力资源严重短缺。为了 扭转这种局面,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引进劳务移民来俄务工。 劳务移民是国际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劳务移民是指为获得报酬短期内赴其 他国家从事劳务活动的一国公民。劳务移民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赴俄国际移 民的主流,对俄罗斯经济社会和国际交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俄罗斯外来劳务 移民这一选题作为一项课题值得深入探讨。 外来劳务移民问题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经过十余年的 发展,俄移民政策框架已初步建立,相关法规逐步规范,随着国际间劳务合作愈 加紧密,俄劳务移民问题更加受到学术界尤其是我国学术界的关注。研究俄外来 劳务移民问题,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对俄劳务移民输出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可 为对俄劳务合作提供信息参考。同时,俄罗斯政府会根据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变化, 在一定框架内调整其移民政策,这使劳务移民问题研究更具时代性和前沿性。-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再次,国内学术界对俄罗斯劳务移民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需要加强。 近十年随着俄罗斯移民政策和俄罗斯境内劳务移民状况的变化,俄罗斯各界 对外来劳务移民问题愈加关注,而我国学术界对俄罗斯国内劳务移民整体状况的 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本文将以国内外学术界的前期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俄罗斯劳 务移民的概况进行整合梳理,力求系统、完整地介绍俄罗斯劳务移民的综合情况, 分析俄罗斯国内针对劳务移民出台的政策和社会舆论,探讨劳务移民政策在俄罗 斯的发展趋势。二、研究综述(一)国内学术界对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俄罗斯国际移民问题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研究时 间尚短,研究成果相对薄弱,研究人员相对分散。其中单独研究俄罗斯外来劳务 移民问题的学术成果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关于俄劳务移民的专项研究都在起步 阶段。总的来说国内学术界对于俄罗斯国际移民问题的研究基本集中在三个领域: 一是对居俄华人的研究,如李明欢的《东欧社会转型与新华商群体的形成》 、赵俊 亚的《旅俄华人研究》和张红的《浅析旅俄华侨社群的构成特点及经商活动》等; 二是对俄罗斯移民政策的研究,如强晓云、马春海的《当代俄罗斯移民政策透析》 和庞昌伟的《俄罗斯人口危机与移民政策透视》等;三是对俄罗斯中国移民问题 的研究,如于晓丽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中国移民问题”论析》 、刘慧丽的《俄 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问题与中俄劳务合作》和《移民对当代中俄关系的影响》等。 从内容上看,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对劳务移民状况关注较多,对移 民政策介绍较少;二是对中国劳务移民关注较多,对俄罗斯境内其它劳务移民群 体关注较少;三是概况介绍较多,专题分析较少;四是现象描述较多,理论及对 策分析较少。鉴于此,对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状况及移民政策的研究,尚有待在 广度和深度上加以拓展。 (二)国外学术界对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问题的研究 俄罗斯国内研究外来劳务移民问题的学者一般是俄本国的人口学家, 他们对于-2- 绪论俄外来劳务移民的研究要深入、充分得多,他们经常通过社会调查获得第一手研 究资料,使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得以紧密结合。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一是对移民政策和劳务移民状况的研究,如 Жанна Зайончковская:Новая 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первые итоги(2009)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 (2003) ;Елена Тюрюканова: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2009)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в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 общество(2009);Галина Витковская:Новое миграционное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и(2009) 。二是俄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经济、 社 会 和 国 家 安 全 等 影 响 的 研 究 , 如 Л.С. Перепелкин , В.Г. Стельмах : Нелегитимная иммиграция и неофициальная занятость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зло, благо или неизбежность 2009) Елена Тюрюканова: ( ; Мигранты в розничной торговле: эффект запретов 2009) Денежные переводы мигрантов: беда или благо? ( , (2005)Мигранты на неформальном рынке труда в Москве(2004) ;Светлана Барсукова : Формальное и неформальное трудо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России:парадоксальное сходство на фоне очевидного различия (2003) ;Виктор Супян: Миграция и некоторые аспекты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2000) ;Галина Витковская: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как пробный камень толерант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 2004 ) В.И.Мукомеля , Э.А.Паина : Нужны ли иммигранты ; российскому обществу?(2006) 。三是借鉴西方其他国家移民政策经验阐述俄劳务 移 民 的 相 关 问 题 , 如 Ирина Молодикова : Основные этапы и методы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трудовой миграции в западноевропейских странах ( 2002 ) , Миграция как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вызов (1999) 对这些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 进行深入剖析和客观介绍是本论文要完成的任务之一。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力求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拓宽研究视野,分析俄罗斯现行移民 政策及其可能做出的政策调整,并对俄外来劳务移民问题做出全面系统的考察与 梳理,从宏观上阐明俄外来劳务移民的整体状况和他们带给俄罗斯带的各种影响,-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人口迁移学有关理论分析俄外来劳务移民现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以传统文献分析为主,研究过程中,在广泛收集占有最新 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并应用人口迁移学理论 深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四、概念界定本文探讨的“劳务移民”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是指那些在临时基础上到其 它国家出售自己劳动力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劳务移民是国际移民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国际移民”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мигранты)目前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界定。 一种认为,除各国正式派驻他国的外交人员及联合国维和部队官兵等跨国驻扎的 军事人员之外,所有在非本人出生国以外国家定居一年以上的人口均属“国际移 民” ;另一种则认为,凡因各种因素(经济的、家庭的、民族的、政治的和其它的) 赴他国定居及入籍的人,或者在他国长期逗留(一年以上) 、季节性逗留(不到一 年) 、钟摆式逗留(每天往返)以及偶尔赴他国工作、休闲、疗养等的人,皆属“国 际移民” 。现阶段俄罗斯民众对“国际移民”的概念通常做后一种理解。 ①因此, 在俄罗斯,劳务移民通常被称为“移民” ,如在俄谋生的中国人,一般被称为“中 国移民”(Китайские мигранты)。现阶段,俄罗斯境内的所谓外来移民,绝大部分 是短期赴俄务工、经商的劳务移民,真正在俄长期定居或者加入俄罗斯国籍的人 只占极少数。在俄罗斯非法移民(нелегальные мигранты)一般是指非法入境、非 法居留、非法从事劳务活动的外国人。然而这种界定本身值得商榷,因为它将有 意触犯法律的人和由于登记以及获得劳动许可证程序复杂而处非法状态的外国人 同等看待。本文中的华商是指在俄罗斯经商的中国人。五、人口迁移学理论介绍移民问题是人口迁移学研究的对象,人口迁移学则是人口社会学的分支学科, 因此研究移民问题要运用人口迁移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①于晓丽. 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的中国移民问题评析[J].世界民族.2010 年第 3 期. -4- 绪论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对人口迁移的定义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 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spatial mobility),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 住地(permanent residence)由迁出地(place of origin, place of departure)到迁入地 (place of arrival, place of destination)的变化。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 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 (United Nations, 1982) 人口迁移的理论研究从最初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再到用成熟的理论模型来 解释迁移现象,经历了较长时期。人口迁移的理论发展按时间可三个阶段,第一 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人口迁移理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 (William Petty) 最 早 从 经 济 发 展 的 角 度 揭 示 了 人 口 流 动 的 原 因 , 瑞 文 斯 汀 (Ravenstein)最早从人口学的角度全面研究了人口迁移的原因,总结出当时的“人 口迁移规律”并提出了人口迁移的六个原则。唐纳德?博格(D. J . Bague)提出了著 名的“推力―拉力”理论。李(E.S.Lee)在瑞文斯汀和博格的基础上发展了推―拉理 论,他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开创了人口迁移学研究的新时代。第二 个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人口迁移理论。二战后,学者们利用科学技术的 发展成果结合丰富的实践活动将迁移原则模型化,最主要的成就是刘易斯的“双 重经济和均衡”模型和托达罗的新古典迁移模型。第三个阶段是 1980 年后的人口 迁移理论。1980 年以后,学者们对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也随着新理论的出现而呈 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包括新经济迁移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世界系统理 论等。在这一时期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也使得学者们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此问题, 并从社会学角度发展出一系列的人口迁移理论,如:迁移者网络理论、移民的文 化冲突与融入理论和移民体系理论等。 本文在分析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相关问题时,主要借助了推拉理论、二元劳 动力市场理论来分析这一现实问题。 (一)推力―拉力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 推―拉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 人口迁移存在两种 动因:一是居住地存在着推动人口迁移的力量;二是迁入地存在着吸引人口迁移 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的共同或单方作用导致了人口迁移。后来李又提出了中间障-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碍的概念,补充了推拉理论。他认为,人口迁移包括三方面因素:目的地、居住 地和二者之间一系列的中间障碍。这些中间障碍可归纳为四类因素:一是与迁移 者与原居住地有关的因素,二是与目的地有关的因素,三是介于出发地与目的地 之间的障碍因素,四是迁移者个人因素。每种因素都可分为正、负或中性。那些 要把人们拉入这一地区的、对迁移有力的因素为正因素(+) ;那些要把人们推出 某一地区的、对迁移不利的因素为负因素(-) ;那些吸引与排斥人们居住某一地区 的平衡力量为中性因素(0) 。正、负因素是相对而言的,如一个地区的高工资和 较好的生活条件可能成为吸引人们迁入的正因素,但对那些教育水平较低的人来 说却可能是负因素。①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许多因素对迁移决策产生影响,人们对迁 出地和迁入地的了解程度影响迁移决策;在迁移时会遇到许多障碍因素,这些因 素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面对阻力,不同人群做出不同的评估和决 定,因为个体特征是不一样的;只有迁移动力强并能克服迁移阻力的人才能最终 完成迁移过程。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规模会受以下因素影响:其一,迁 移规模会因地区间的异质性而变化,地区间异质性越高,迁移规模就越大。其二, 迁移规模会因人口的异质性而变化,人口异质性越高,迁移规模越大。其三,迁 移规模与克服中间障碍的困难程度呈负相关:中间障碍越是难以克服,迁移规模 就越大。其四,迁移规模与降级波动有关。其五,除非有严格限制,人口迁移的 规模与迁移率都与时间成正比。其六,人口迁移规模与迁移率随国家和地区的发 展阶段而变化。其七,迁移本身具有促进迁移的力量。 (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也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由迈克尔?皮奥里 (Michael Piore)于 1979 年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假设迁移的动机来自城市 经济的二元结构及其内生的劳动力需求。在城市经济或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存在工 资待遇高、条件优越的主导部门和工资待遇差、条件不好的辅助部门。本地居民 一般在主导部门工作,次要部门对本地居民没有吸引力,因而劳动力供给不足, 需要引进外来劳动力,由此产生了迁移动机。①佟新. 人口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 -6- 绪论六、论文结构安排本文分以下五个部分: 绪论, 阐明论文的选题意义, 介绍国内外关于俄外来劳务移民问题的研究现状, 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界定有关概念并介绍相关理论。 第一章,介绍了现在俄罗斯境内外来劳务移民的状况。第一节,介绍俄外来劳 务移民的规模;第二节,介绍俄外来劳务移民的就业领域;第三节,介绍俄外来 劳务移民的生活处境;第四节,介绍俄外来劳务移民的权益维护问题;第五节, 指出俄外来劳务移民十多年来发生的结构变化。 第二章,论述了外来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经济与社会产生的影响。第一节,分别 阐述了外来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经济与社会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二节,介绍 俄罗斯学术界、俄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对外来劳务移民问题的看法。 第三章,论述俄外来劳务移民领域的政策法规。第一节,概述了俄罗斯独立 以来的移民政策和法规的演变,重点分析了俄现行移民法规,指出它与旧的移民 法的差别,评述新移民法取得的成果和暴露出来的问题;第二节,从现实角度, 预测俄罗斯移民政策今后的发展趋势。 结论,从“推拉”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对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问题做出 理论分析。-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俄罗斯周边一些国家 以及独联体国家的公民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及谋求更好的发展,选择来到俄罗斯打 工赚钱。俄主要大城市、经济迅速增长的地区以及边境地区,在最近十年成为外 来劳务移民集中聚集的地区。劳务移民已经在俄罗斯经济领域中占据一定地位, 他们的劳动已经成为地区经济的构成因素,没有他们的参与经济就不能有效运作, 将来他们的作用会更加重要。第一节 俄外来劳务移民的规模迁移反映人们的一种期望,那就是比原住地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 迁移的数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工资水平差距,二是就业机会,三是迁移者对 外部信息量的取得。经济发展既决定人口迁移的规模,又为大量人口迁移提供了 可能性。大量的、长距离的人口迁移与交通、通信的发展密不可分。经济发展水 平决定人口迁移流量,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最快的时期也是人口迁移 率增长最快的时期。在独联体国家中,俄罗斯经济实力最强,在就业机会和工资 待遇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政治又相对稳定。在世界经济危机前俄罗斯经济已 经有十年的稳定快速增长,这使得劳务移民越来越多地进入俄罗斯。 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数量一度持续增长,仅正式雇佣的劳务移民,在 2000 -2006 年期间就增长了 4 倍DD从 21.33 万增加到 101.4 万。①2006 年,超过了 100 万人,他们来自 40 多个国家。图 1 直观地显示了从 1991 年到 2006 年,在俄 罗斯得到劳动许可证的劳务移民的数量。这个数据依然只是实际数量的一部分, 根据专家估测,在俄罗斯非法劳务移民数量约为 400―600 万人,比官方统计最少 高出 5 倍。在 2000 年前后,俄罗斯官方统计的劳务移民数量是几十万人,实际上 几乎可以认为,这个数字还不到劳务移民总数的 5%,近五年,在新移民政策实行 的过程中,合法的劳务移民份额增加趋势颇为明显。②在 2007 年 1 月开始施行新① ②Ж.Зайончковская. Новая 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первые итоги[J].2009.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 -8-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的移民法规后,仅在第一季度发出的许可证就大约相当于 2006 年全年的数量,到 2007 年 10 月底,俄罗斯合法的劳务移民数量为 170 万人 。①俄联邦移民局数据表 明,2006 年俄罗斯合法移民的数量为 115 万,2007 年国家规定的外来移民限额是 600 万,而获得俄罗斯劳动许可证的外国人的数量是 213.6 万人。②俄联邦移民局 估计,2008 年外来劳务移民在 600 万人以上。 目前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数量估计为 600-700 万人,其中 2/3 以上的劳务 移民来自独联体国家,其他则来自中国、越南、朝鲜、土耳其和阿富汗等国。根 据俄联邦移民局的资料, 2006 年俄罗斯境内的劳务移民, 16.9%来自乌克兰, 10.4%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9.7%来自塔吉克斯坦,10%来自土耳其,20.8%来自中国。来 自独联体国家的劳务移民增加了 53%,由于非法移民大部分来自独联体国家,独联 体劳务移民的真实份额可能不少于 2/3。俄罗斯的主要大城市、经济迅速增长的地 区以及边境地区成为接受劳务移民的主要地区。对劳务移民具有吸引力的主要是 俄罗斯的大城市,莫斯科因工资高、劳务市场大,成为俄罗斯对劳务移民最有吸 引力的城市。除了大城市外,俄罗斯其他外来劳务移民主要活动地区为汉特-曼西 自治区、雅玛拉-涅涅茨自治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和 莫斯科自治州。③ 图 1:在俄得到劳动许可的劳务移民数量。(单位:千人)资料来源:俄联邦移民局① ②强晓云. 移民对当代中俄关系的影响[M].时事出版社.2010 年. К.Ромодановский. Погромов,как в Париж,в России не будет!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 27 ,февраля,2008. ③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莫斯科作为俄罗斯首府及最大的工业中心, 一向是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主要 目的地,劳务移民数量每年约占全俄劳务移民总量的 1/3,2007 年莫斯科合法劳 务移民数量达 50 万人,占全俄劳务移民数量的 28%。如表 1 所示。在莫斯科工作 的劳务移民的数量约莫斯科总人口的 10% (在冬季下降期) ―20% (在季节高峰期) 。①表 1. 俄联邦及莫斯科的劳务移民动态(单位:万人) 2003 俄联邦 莫斯科 37.8 10.7 .5 Трудовые
24 мигранты
35.5 в Москве:
48.3 &второе&资 料 来 源 : Е.Тюрюканова. общество[J].2009.但是仔细观察俄罗斯劳务移民的总量, 我们可以看出,2007 年合法移民数量激 增,增幅从 2006 年的 144%飙升到 169%,这是对独联体国家实行了简化登记程序 的新移民法规的结果。如果说 10 年前合法移民不超过移民总数的 10%,那么此时 合法移民的份额据估计要达到 25%―30%,当然这个数额依旧不高。据专家估计在 季节高峰期莫斯科劳务移民总数量为 400―600 万(包括合法以及非法移民) ,而 在冬季下降期这个数字要减少一倍。尽管 2007 施行的新移民法,在增加合法移民 方面有了初步的效果,但是移民局还是在继续实行限额制。在 2008 年允许的外来 移民配额是 30 万人,比前一年合法移民的实际数量还少了 1.8 万人。配额在第一 季度就使用完了,剩下没有配额的人只好通过非法渠道务工。② 2007 年进入俄罗斯的外来移民总数约为 700 万,这其中劳务移民的数量大概 为 500―600 万。完全合法就业的劳务移民估计有 50―70 万,占劳务移民总数的 10%。剩下 450―500 万的劳务移民都处于非法领域,不是缺少一种或两种证件就 是没有劳务合同,其中 20%登记并签有劳务合同,但是在非正式行业中;30%的非① ②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в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 общество[J].2009.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в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 общество[J].2009. - 10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法移民登记了, 但没有劳务许可证, 50%的劳务移民既没有登记也没有劳务许可证。 没签订劳动合同就等同于生存在不确定中,没有固定的居所或没有稳定的工作或 两者皆有,这种状态的劳务移民估计有 350―450 万人。① 从政策上看,俄罗斯吸引劳务移民,独联体国家是首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 懂俄语,具有相近的文化背景,好融合,易管理。另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国家政 治利益的需要,是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间一个加强联系的有力杠杆,有利于俄罗 斯巩固其在独联体的核心地位。在俄罗斯境内的移民主要是来自独联体国家,据 保守估计, 独联体地区经济中, 700―850 万人被吸引到移民进程中, 有 而其中 70% 左右的移民流入俄罗斯。②特别是 2000 年以后,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赴俄劳 务移民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国际劳动组织的数据,2005 年俄罗斯境内的独 联体劳务移民达到 500 万人,到了 2006 年,人数则为 500-600 万。③表 2 显示了 2006 年俄联邦境内独联体劳务移民的数量。但是俄罗斯移民局认为,这个数字远 低于实际规模。根据公布的非官方估测,在俄罗斯境内工作的外国公民,约 80% 来自独联体国家,约有 1500 万人。④ 表 2. 2006 年独联体国家流入俄罗斯的劳务移民人数 (单位:万人) 乌兹 国家 乌克兰 别克 斯坦 人数 150-200 50-55 塔吉 克斯 坦 50-55 吉尔 格鲁吉 吉斯 亚 斯坦 35-40 32.5-42.5 26-29.5 130 19 瓦 拜疆 尼亚 摩尔多 阿塞 亚美资料来源: CНГ:проблемы интеграции идезинтеграции.М. [ Z ].ИМЭМОРН, 2006.с. 47. 近年来自中亚地区的劳务移民数量增长很快,2007 年,在俄罗斯境内来自乌Zhanna Zayonchkovskaya. Russia’s Search for a New Migration Policy[J].2007. С.Жуков,О.Резникова.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взаимосвязи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M].Вопросы экономики, 2007,№8,c.102. ③ CНГ:проблемы интеграции идезинтеграции.М. [ Z ].ИМЭМОРН, 2006.с. 47. ④ Э.Торомырзаев,В.Дорошенко. Проблемы активизации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х процессов в Содружестве Независим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M].Обществоиэкономика, 2005,№7-8,с.197.① ②- 11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劳务移民数量跃居第一位,而在此之前,来自乌克兰 的劳务移民数量长期居俄联邦劳务移民数量之首。但是,这个趋势在莫斯科表现 得不是很明显,莫斯科劳务移民数量最多的依旧是乌克兰劳务移民,不过,来自 中亚地区的劳务移民数量已经超过了来自高加索地区的劳务移民,直追乌克兰劳 务移民数量。表 3 是对雇佣免签证国家劳务移民的雇主进行调查得出的数据。由 于影子经济和非法就业以及雇主自身原因,此数据和真实情况有一定出入,但仍 可以大体看出
年俄罗斯劳务移民的增长趋势, 乌克兰、 乌兹别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免签证国家中在俄罗斯劳务移民最多的国家。表 3.
年俄联邦劳务移民动态 (单位:人)
人数 雇佣劳务移 民总数 独联体国家 阿塞拜疆 阿美尼亚 格鲁吉亚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 坦 摩尔多瓦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 坦
8% 323% 326% 117% 92% 109% 86% 003
9% 284% 247% 231% 80% 167% 113% 114% 93% 98% 101% 124% ――2008- 12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乌克兰 其他国家123039168% 122%86% 111%资 料 来 源 : Olga Chudinovskikh. Immigration Policy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Rethinking Targets and Method[J].2009.第二节 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就业领域劳动力的国际迁移流动既是调节各国劳动力余缺,解决剩余劳动力的一种途 径,也是为国家创造收入的重要手段。影响国际移民职业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复杂的。一般地讲,是受移民迁入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入境移民与迁入国公民的 关系、移民的文化水平、技术特长、职业以及移民来源的国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概括起来,影响国际移民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语言、文化、社会限制以及种 族历史联系。文化水平是国际移民职业选择的重要特征之一,世界各国政府以不 同形式和政策鼓励学有所长的科技人员迁入。社会限制,是影响国际移民职业选 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世界各国对移民都有各种不同的社会限制,这些限制一般 都用移民政策的形式固定下来。 在世界劳务市场上,移民主要集中在下层经济部门和精英层,中间一部分留 给了当地劳动者。这种模型是一种沙漏形。在上层劳动力市场,精英移民的角色 很重要:经理、科学家、高新产业人员、IT 业人员等等。对于这类工作,是不取 决于当地人员是否缺乏的,这些人才通常不会遇到接受国的任何阻力和边境管制。 表 4 为 2008 年和 2009 年俄罗斯计划发放劳动许可证行业的份额,可以大体看出 国外劳动力在俄罗斯的就业领域。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因为技能水平较低,多集 中在俄劳务市场的底层部门,这些部门本地居民不愿从事,因而大多被劳务移民 占据。其一是所谓“三 D”工作:即最肮脏、最繁重、最危险的工作,不需要专业 技术,有的还需要高强度劳作(如搬运、建筑工作、资源采掘工作和食品加工工 作等等)。其二是服务业中低级技能工作,包括休闲和娱乐业(如干洗店、外送 快餐、清洁工作和销售工作等)。其三是私人照管和看护工作(如家庭打扫和保 姆工作等)。其四是在非正规和违法的经济部门的工作(工作在未注册公司以及 生产假货的公司等)。- 13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4.
年俄罗斯计划发放劳动许可证的份额 总的职业分类 1 2 3 4 5 6 7 8 9 金融、经济、管理和社会活动 (除了大学教育) 物理和工程方面的中级专家 自然和工程学专家 企业、机构、组织或部门管理者 建筑业和采矿业工人 金属加工和机械工程工业工人 个人服务业和安全保障行业(人身或财产)人员 商店店员和模特 机械操作和设备安装人员
417 080 97
10 工业设备操作人员 11 低技能劳务人员(所有领域) 12 有一定技能的农业、林业、捕鱼业工人(生产产品) 13 其他职业 14 大型或小型工业领域居有一定技能的工人 15 移动设备操作员 总计8374资 料 来 源 : Olga Chudinovskikh. Immigration Policy 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Rethinking Targets and Method[J].2007. 外来劳务移民在俄罗斯(包括在莫斯科)的主要就业领域是建筑业和贸易业, 根据官方数据,这两个领域的劳务移民数量占全部劳务移民的 70%,如表 5。据统 计, 2001 年, 90%来自南斯拉夫国家的劳务移民、 在 有 79%来自土耳其的劳务移民、 65%来自亚美尼亚的劳务移民、 55%来自朝鲜的劳务移民和 45%来自乌克兰的劳务移 民从事建筑行业。①在莫斯科,劳务移民就业的领域更多样化一些,除了建筑业和①А.Д.Попов. Иностранная рабочая сила в экономике России[J].2003. - 14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贸易业之外,还有如公路修建、市政改建、城市公共事业、房屋清扫、汽车维修、 看护老人以及其他一些服务行业。根据 2006 年俄联邦移民局的资料,40%的劳务 移民从事建筑业,30%从事贸易业,10%从事工业,7%从事农业,5%从事运输行业,① 8%从事其他行业。 实际的就业结构和官方数据有些出入, 因为劳务移民在服务业,包括休闲娱乐业和家政行业的数据没有准确统计。以塔吉克斯坦劳务移民为例, 从事建筑业的占 51.8%,贸易和服务业占 34%,在石化工业或其他工业的占 6%,农 业占 6%,教育和医药业占 3%。② 表 5. 俄联邦外国工作人员的就业领域 (%) 莫斯科 俄罗斯 06
100 100 总共 其中包括: 31 26 41 40 建筑 37 31 27 19 批发、零售贸易及修理 7 6 5 4 交通和通信 4 4 7 7 工业 6 2 不动产业务、租赁、提供服务 20 5 14 5 公共、社会和个人服务 21 13 其他种类的活动 资 料 来 源 :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в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 общество[J].2009. 俄罗斯对外国人在俄境内从事商品零售贸易做出限制之前,俄境内的独联体 劳务移民主要集中在建筑、商业、餐饮、农业、林业、交通和服务等行业。俄罗 斯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外国劳动移民在建筑部门的比重从 1995 年的 65%下 降到 2003 年的 32%,但他们依然是莫斯科建筑工地的主要劳动力。其次是商业和 餐饮业。 1995 年只有 8%的外来劳务移民在上述两个部门就业, 2003 年已达 40%。 到 另据俄罗斯官方统计,俄罗斯全国各地批发零售市场共有 4000 多个,其中大部分 市场都由外国商人参与经营。某些地区外国商人在这些市场中所占的比重甚至已① ②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в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 общество[J].2009. Саодат Олимова. Миграционные процессы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Таджикистане[J].2005. - 15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经超过了本地商人,占 70%―80%以上。①以莫斯科为例,莫斯科的零售和批发业早 已被来自独联体的移民牢牢地控制,其中来自外高加索三国的公民居多,并逐渐 形成了垄断势力。外来劳务移民逐渐以种族为特征形成行业分工,如乌克兰的劳 务移民主要从事建筑业、亚美尼亚的劳务移民主要从事汽车服务业(汽车修理及 零配件的销售)、阿塞拜疆的劳务移民以从事私人运输、小规模生产制造、贸易 为主,来自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塔吉克斯坦人和吉尔吉斯斯坦人主要涉 足的是建筑业和公共服务业。 此外,俄外来劳务移民还存在着性别分工,男性通常在工作比较繁重的部门 ――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部门;而女性通常从事服务性部门――贸易和社 会服务业等。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许多来自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 多瓦的女性劳务移民从事家政服务。另外,外来劳务移民与本地移民之间的分工 越来越明显。社会调查显示,在俄罗斯许多地区已经形成劳务移民在某一部门的 集中就业,这种情况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多数被访劳务移民称,在工作地点他 们的周围没有本地人。如表 6 所示,只有 8%的被访劳务移民指出,在工作地点他 们的周围主要是本地人,60%的劳务移民在同类人的环境中工作,近 30%的劳务 移民周围既有移民也有本地人。二是半数左右的被访移民感受不到来自本地工作 人员的竞争。如表 7 所示,只有 1/4 的被访者感受到了来自本地工作人员的竞争, 半数劳务移民断言,本地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岗位不感兴趣,还有 25%的被访移民 难以做出回答。在莫斯科,劳务移民与本地人员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低,只有 13% 的被访者感觉与本地工作人员有竞争,这是因为莫斯科接收劳务移民的历史较长, 所以劳务移民和本地工作人员之间的劳务分工与其他地区相比程度较深。此外, 从表 8 可以看出, 在那些较长时间且较大数量引进劳务移民的部门 (建筑和贸易) , 劳动分工在移民和本地工作人员之间程度更深,相应的,他们之间的竞争更弱。①潘光云. 俄罗斯独联体劳动移民及相关问题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8 年 11 月第 6 期. - 16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表 6. 在工作地点劳务移民周围的人由谁构成?(%) 主要是移民 60% 移民和本地工人 28% Трудовые 主要是本地人 8% мигранты в 没有回答 4%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资 料 来 源 : Е.Тюрюканова. общество[J].2009.表 7. 劳务移民与本地人员之间竞争和劳动分工的程度在就业部门中的体现(%) 经济部门 建筑 贸易 服务 谁和您一起在你们的企业/公司工作? 2 20 9 83 57 43 工业*没有回答 主要是移民 44 移民和本地人 13 18 35 34 员 主要是本地人 2 5 13 22 员 总共 100 100 100 100 您是否感觉到本地工作人员对您的工作岗位有竞争? 没有回答 2 23 6 没有 61 49 45 44 是的,有竞争 17 7 13 11 难以回答 20 21 36 45 总共 100 100 100 100 资 料 来 源 :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в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 общество[J].2009. 表 8. 劳务移民对问题“您是否感觉到与本地人员有竞争”的回答(%) 没有竞争 受调查地区的平均情况 莫斯科 50 57 Трудовые 有竞争 25 13 мигранты в 没有回答 25 30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资 料 来 源 : Е.Тюрюканова. общество[J].2009.- 17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节 俄外来劳务移民的处境一般而言,人口迁移的特点是“趋利避害” 。这个特点反映在人口迁移变动的 流向上:由生产落后、生活条件差、人口密集的农村流向经济条件好、对劳动力 需求大的城市。迁入国应该安排好人口迁移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比例,直接投 资对迁移者的迁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人口迁移中主要是解决“招人”的问 题,间接投资对外来人口提供必要的消费条件,它在人口迁移中主要解决“留人” 的问题。适当的比例就会“招得来”“留得住” 、 ,从而提高人口迁移社会投资效益。 对于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来说,他们只能在自己有竞争力的领域找工作,这 对他们来说基本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他们只能接受那些繁重、低薪、不正规、 没有社保的工作。在劳动分工程度最高的莫斯科,劳务移民和本地人之间基本没 有什么竞争,因为劳务移民流动在底层劳动市场,劳务移民之间的竞争是主要的, 他们竞争的起点很低,包括薪资,对劳动条件的要求和社保等。大多数人对自己 劳动条件的评价是“不好”或“非常不好” 。一、生活压力沉重国际移民组织 2006 年的调查资料证实,来自独联体其他国家赴俄谋生的劳务 移民,半数以上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半数以上是家庭中唯一的供养者。与此同 时,许多劳务移民(35-40%)有三个以上需要养活的人。只有 1/4 的被访移民没 有家庭和需要养活的人。①此外,半数左右的被访移民在国内没有稳定的职业(是失 业者、有一次性的或者临时性的工作) 。在来俄工作前,40-50%的劳务移民可以被 列为赤贫群体,因为其收入甚至不能满足最起码的温饱。以塔吉克斯坦为例,塔 吉克斯坦 80%以上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 2002 年人均每月消费 26.5 索莫尼 (约 8 美元) ,而当年的月平均工资才 31.2 索莫尼(约 10 美元) 此外塔失业率很高, 。 约有一半的劳动适龄人口找不到工作;由于拖欠工资,找到工作的部分劳动力还 不一定能够按时领到酬金。其他独联体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情况和塔类似。俄对 这些劳务移民具有吸引力,一是由于就业机会多,二是因为在后苏联空间,俄罗① ②②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в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 общество[J].2009. 塔吉克斯坦劳动移民问题 http://ccn./spbg/show.php?id=2404 - 18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试比较,2003 年末,平均工资在塔吉克斯坦不到 17 美元, 在吉尔吉斯斯坦为 42 美元,在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为 60 美元,而在俄罗斯为 202 美元。① 社会调查结果表明, 对来自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劳务移民来说,在俄罗斯的工资平 均比在其国内多两倍(在莫斯科几乎多四倍) 。打工的收入帮助大多数劳务移民改善 了自己的物质状况,从低收入群体转变为收入较高的群体。来俄前物质状况“不好” 和“很不好”的人数量减少一半多,状况“很不好”的人所剩无几,而物质状况“中 等”的劳务移民群体大幅增长。根据俄罗斯财务部的官方资料,在 2003 年,非金融 组织从俄罗斯运走 120 亿美元。 这一数额中起码一半是劳务移民寄回国内的汇款。如 表 9,这些钱对劳务移民在国内的家庭给予很大帮助。② 表 9. 您寄回家的钱对您的亲人有多大帮助?(%) 给了他们完 全的保障 约对他们提 供一半的保障 约对他们提供 四分之一的保 障 23 41 19 14 3 是不大的帮助 没有回答二、工资收入不高根据调查, 2006 年 7-9 月,来自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劳务移民每月平均获得 1.1 万卢布的收入,这大概等同于 420 美元,相当于俄罗斯的平均工资(根据俄罗 斯统计局 2006 年 9 月的资料,其为 1.09 万卢布) 。看上去劳务移民的收入并不算 少,但是为挣得这份工资,劳务移民干的活要多得多。他们的工作周是 55-60 个 小时,平均每周比俄罗斯公民多工作 15-20 个小时。超过 1/3 的劳务移民,工作 周长达 70 个小时,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他们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没有休息日。 在莫斯科,劳务移民的工资在 2006 年 9 月平均为 500 美元左右(13336 卢布) ,约①Е.B.Тюрюканова. Денежные переводы мигрантов: беда или благо?Электронная версия бюллетеня Население и общество. № 223 C 224,21 ноября - 4 декабря 2005. ② Е.B.Тюрюканова. Денежные переводы мигрантов: беда или благо?Электронная версия бюллетеня Население и общество. № 223 C 224,21 ноября - 4 декабря 2005.- 19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该市平均工资的一半。为挣得这份工资,劳务移民的工作时间比本地工作人员 长 0.6 倍,每周平均工作 64 个小时,超过 1/3 的劳务移民有 70 个小时的工作周,每 个小时的平均工资为 2 美元左右。不同的地区劳务移民的工资也是不一样的,如表 10。莫斯科地区劳务移民的平均工资是阿斯特拉罕州和卡累利阿共和国的 1.6 倍。在 评价所获工资方面, 做相同的工作, 50%的劳务移民认为自己获得的工资和当地人 有 相同,38%的劳务移民认为本地人的工资更高,2%的劳务移民认为本地人的工资更 低,10%的受访者说不清。① 表 10. 劳务移民工作和工资情况 地区 莫斯科 阿斯特拉罕州 卡累利阿 平均 一天平均工作时 间 10.4 8.9 8.7 9.6 一周平均工作天 数 6.1 6.4 6.4 6.3 平均月收入
在本国的月收 入 111 98 104 106三、多受雇主胁迫处于非法状态的劳务移民实际上包括两部分:一是非法入境非法就业,二是 合法入境非法就业,他们大部分被纳入到“影子经济”中。由于俄政府长时间实 行限制性移民政策,俄劳务移民中的大多数处于非法状态:他们或者没有按照规 定办理登记,或者没有工作许可证,或者既没登记,也无许可证。费用昂贵、信 息不灵、手续难办等是劳务移民没有登记和工作许可的主要原因。表 11 是为移民 办理证件的费用,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移民说出的是他们真实支付的数目,而雇 主和劳动就业局说出的是他们对相应服务的估计。例如,完全合法的塔吉克斯坦 劳务移民仅占 10%,其余 90%处于非法状态②。他们没有合法的居留手续,遭受 歧视、被勒索敲诈、甚至被打致死事件频频发生。① ②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 塔吉克斯坦劳动移民问题 http://ccn./spbg/show.php?id=2404 - 20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表 11. 为移民办理手续的服务费用(根据移民、雇主和劳动就业局的估计)单位: 卢布 服务的种类和谁 做的估计 选择接收方: 移民 雇主 工作安置处 新移民卡: 移民 工作安置处 办理登记: 雇主 工作安置处 不排队办理许可: 移民 雇主 获得许可: 移民 雇主 假的工作许可: 雇主 工作安置处 选择雇主: 工作人员 选择工作人员 雇主 不排队办理: 雇主 工作安置处 获得医疗证明: 移民 假的医疗证明: 雇主 最少 登记 500 500
600 600 工作许可 0 300 500 1800 工作安置 300 500 医疗证明 300 500 0 00 00
00 60 00 00 最多 平均700 500- 21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00
工作安置处 资料来源: Ж.Зайончковская. Новая 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первые итоги[J].2009. 非法移民由于身份的不合法极易被剥削以及纳入到“影子经济”中。据俄联 邦统计署的资料, “影子经济”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 22.4%,2001 年至少 3/4 的劳务移民参与到“影子经济” 。劳务移民在影子经济中的影子就业对俄罗斯经济 和社会发展是一个严重的威胁。社会调查表明,75%―80%的劳务移民没有书面劳 务合同,也就是说生存在影子经济中。俄联邦移民局数据显示,2007 年,包括合 法劳务移民在内具有正规劳务合同的不足一半。一般来说劳务合同(包括口头和 书面的)为期一年,但 20%的劳务移民只签订 3―6 个月的短期合同。雇主付给劳 务移民工资,一月一次支付的占 45%,一月分几次支付的占 29%。取决于“雇主什 么时候想支付”的占 2%, “全部工作告一段落后”再支付的占 12%。而这种“工作 告一段落”后再支付的形式是典型的影子经济雇佣形式。据调查,只有不到 1/3 的劳务移民收到雇主的预付款,只有 1/2 的劳务移民相信他们能收到这笔钱,如 果劳务移民没有任何资金用于日常生活,那么他们就会完全依赖于雇主。雇主会 用各种理由拒绝付钱。在影子经济中,额外劳动没有加班费司空见惯,只有 20% 的劳务移民能够得到额外的加班费。影子经济中,劳务移民强烈依附于雇主,雇 主提供给 20%的劳务移民食物,37%的劳务移民住房,12%的劳务移民医疗服务,甚 至 5%的劳务移民提供烟草。这样劳务移民的平安、健康甚至是生命都完全取决于 雇主。①第四节 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权益维护俄罗斯劳务移民生存条件差,权利被侵犯的情况司空见惯,由于大部分劳务 移民都处于非法就业领域,这使得他们的权利维护举步维艰,加之在俄罗斯没有 强有力的移民维权机构,导致劳务移民在侵权与维权上显得不知所措,求助无门。一、权利遭侵犯的情况很普遍对于俄外来劳务移民来说,权利被侵犯的情况屡见不鲜。通过调查,超过一①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 - 22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半的劳务移民认为自己的生存条件不属于“正常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 “正常” 每个人心中的标准不同。大部分劳务移民认为每周工作 60 个时是正常状态。而劳 务移民最常见的侵权现象就是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另外只有 17%的劳务移民享有 假日,15%可报销医疗费用,拥有医疗保险的劳务移民只有 24%。超过半数的劳务 移民没有稳定的工作保障,即使有劳务合同在身,也可能随时被解雇。20%的被访 者不能自由离职或离开工作地点,护照是雇主监管和操纵劳务移民的常见工具, 在莫斯科每十个就有一个劳务移民的护照在雇主手中,在阿斯特拉罕州每五个就 有一个。 20%左右的移民由于非法雇佣或没有注册不能在城市里自由活动。大部分 劳务移民都在非正式工作,他们根本就没有法律途径保障自己的权益,只有 13% 的劳务移民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到哪里寻求帮助。7%的人寻求过帮助,但都 是通过强有力的民族社群。不足 25%的劳务移民信任包括法院和警察局在内的俄 罗斯国家机构,其他劳务移民即使权益受到很大的侵害也不准备求助国家机构。 合法劳务移民同样也面临一定问题。①如:生活居住条件恶劣,医疗、退休、保险、 子女入学等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更有甚者还要受到来自权利保护机 构的勒索。在国际劳工组织对莫斯科塔吉克斯坦建筑工人的调查中,100%的被访 者都把来自权利保护机构的勒索视为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然而,劳务移民因生活 所迫,对侵权往往采取默认的态度,其中大部分还要忍受疾病的折磨。还有更可 怕的,2009 年有 128.8 万塔吉克斯坦公民进入俄罗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活着回到 了祖国。据塔吉克斯坦移民部门统计,每年都有 1000 多具塔吉克斯坦移民的遗体 运回国内,平均每天就有 3―4 个, 大部分死亡者的死因俄罗斯警方没有向塔吉克斯 坦方面及时通报。②二、维权多通过非正规方式俄外来劳务移民的大多数社会事务是通过非正式渠道办理的,主要是亲戚、 朋友以及非正式的中介机构。总体上,90%以上的劳务移民在利用非正式渠道的① ②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 劳动移民成为塔吉克斯坦国家问题 /html/news/67832_2.html - 23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服务,而正式服务机构(其中包括私营的)总共“服务”不超过 5%的劳务移民。①在 劳务移民那里,解决问题的方式极其有限。通用的万能钥匙是贿赂。非正式中介 的作用大,实质上也是借助贿赂,只不过是间接的。如果说移民诉诸影子和正式 的中介服务同样频繁,那么雇主明显倾向于影子服务(36.5%比 15.4%) 。劳动就 业局对自己活动的意义看得很重,认为自己在解决移民法律问题时起着首要的作 用,对这种看法无论移民,还是雇主都不认同。② 由于绝大多数劳务移民在非正式工作(没有劳务合同) ,因此他们实际上没有 机会通过合法途径捍卫自己的权利,其中包括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的权利。根据 2006 年移民局的调查,在俄罗斯只有 14%的移民知道自己遇到困难或权利受到侵 害时该向哪里求助,8%的人实际求助过类似的机构,不过主要是为了解决合法化 的问题求助营利性机构。③还是有一些非营利性机构在帮助劳务移民解决问题的, 其中较为活跃的有: “移民与权利/塔吉克斯坦基金会”“民事互助” 、 、建筑者工会 外劳部、国际移民组织信息中心等。极少的劳务移民求助于执法机关,尽管他们 能在许多方面提供帮助。应对移民投诉的国家机制不存在。非政府机构和工会通 常利用无良雇主害怕与官方打交道的心理,对其施压,迫使其恢复被不公正解雇 者的工作或者偿还未支付的工资等。 总的来说,劳务移民权利被侵害时有三条维权之路:一是求助于非政府机构。 二是去找工会。三是去求助于犯罪组织、同胞和朋友。此外,劳务移民还可以求 助于一些盈利性质的公司。实践证明,维权的非正式方式要更有效一些,而去法 院诉讼是最无效的途径。但调查表明,劳务移民很少知道维护其权利的工会和其 他社会组织的存在,找这些组织寻求帮助的是他们当中的极少数人。第五节 俄外来劳务移民结构的变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俄外来劳务移民的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包括劳 务移民的来源国、性别还有自身条件等。俄劳务移民的结构呈现出对俄罗斯不利 的趋势。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 Ж.Зайончковская. Новая 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первые итоги[J].2009. ③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ые мигранты в Москве: &второе& общество[J].2009.① ②- 24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一、性别结构的变化在俄外来劳务移民中,男性居多,根据社会调查,70%的劳务移民是男性,官 方的统计数字更高,男性占劳务移民总数的 82.4%。如塔吉克斯坦劳务移民中,男 性占绝对优势,大约有 89.2%,女性劳务移民只占 10.8%。①摩尔多瓦的劳务移民 女性比例较高,可以达到摩尔多瓦劳务移民的 1/4。②这种情况与劳务移民的就业 领域有关,要知道约有 39%的劳务移民从事建筑业。除此之外,很多女性的劳务 移民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社会调查或是官方数据中,因为她们的工作特点经常是 “隐形的” ,如家政工作或其他非正式就业等。不过,劳务移民中的女性有增多的 趋势。据统计,2000 年女性约占移民的 11%,2002 年已占到了 24%以上。③随着 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可以预见,女性劳务移民将越来越多。二、年龄结构的变化俄外来劳务移民平均年龄是 32―33 岁,几乎 75%的劳务移民都不超过 40 岁。④同样以塔吉克斯坦劳务移民为例,年龄在 18―29 岁的占 24.8%,年龄在 30―39岁的占 38.8%,年龄在 40―49 岁的占 29.6%,50 岁以上的劳务移民占 6.8%。⑤年 轻的劳务移民从事建筑业的比例很高,因为他们一般是低技能劳力,而这一行只 要求他们身体健康能够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工作即可。 而年龄在 40―49 岁的塔吉克 斯坦劳务移民被雇佣的比例最高(40.7%) ,因为在这个年龄段中的劳务移民都有 一定的技术程度并且有不错的俄语基础。 年龄在 30―49 岁的劳务移民占从事贸易 的移民的 72.3%,这个年龄段的劳务移民有着一定的教育程度和生活经验。年龄 在 30―39 岁的劳务移民从事农业的比例是 47.3%,他们或者租地自己种植,或者 被雇佣收割农地,也可能被雇佣在畜牧业工作,从事农业的主要在俄罗斯的南部 地区。⑥劳务移民的年龄结构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刚成年的人走上父 辈的道路加入了劳务移民的大军,这种趋势在中亚地区尤为明显。Саодат Олимова. Миграционные процессы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Таджикистане[J].2005. Валерий Мошняга. Молдавия в систем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миграций[J].2008. ③ Финансовый контроль [Z]?Сч?тнапалатаРФ. 2003.№10,с .90 ④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 ⑤ 塔吉克斯坦劳动移民问题 http://ccn./spbg/show.php?id=2404 ⑥ Саодат Олимова. Миграционные процессы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Таджикистане[J].2005.① ②- 25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三、来源国结构的变化苏联解体后,在独联体国家中外高加索国家以及塔吉克斯坦移民是比较早进 入俄罗斯的,随后是独联体国家中的欧洲各国如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 还有中亚地区的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00 年以后,来自中亚各国的劳 务移民开始出现增长趋势。2007 年,按照赴俄劳务移民的数量,乌兹别克斯坦和 塔吉克斯坦替代了中国和乌克兰,分别占第一位和第二位。中亚穆斯林国家 2007 年在俄外来劳务移民结构中的份额为 41%。①四、来源地结构的变化在俄外来劳务移民中,城市居民的比例在减少,农村居民的比例在增多。在 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和中期, 独联体国家的劳务移民多来自大城市或工业中心城市, 但是后来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在 1998 年后大幅增加。现在俄罗斯平均 70%的劳务 移民是从小城市和农村来到俄罗斯的,莫斯科情况好些,为 60%。② 这些来自落 后农村的劳务移民,在本国基本处于失业或者赤贫状态。五、受教育水平的变化现在俄罗斯 50%以上的外来劳务移民(在莫斯科为 40%)没受过职业教育, 只能从事简单劳动。③以中亚移民为例,在前两波的移民高潮中,还有不少知识分 子,尤其是第二次移民潮,中亚地区的移民中知识分子甚至高级知识分子占很大 比重。不过即使在国内接受过一定教育,劳务移民多半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 到工作,依然在底层劳务市场活动。到了 1998 年,在赴俄的中亚劳务移民中,失 业或是赤贫的农业人口成了主力,他们来自比较落后的农村,几乎没有接受良好 教育的机会。六、民族结构的变化尽管俄罗斯政府希望来俄劳务移民最好是独联体各国的俄罗斯族人,但俄罗 斯外来劳务移民中俄罗斯族人比例在下降,他们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文化距离在增Ж.Зайончковская. Новая 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первые итоги[J].2009. Ж.Зайончковская. Новая миграцион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первые итоги[J].2009. ③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① ②- 26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大。实际上,在来俄务工的劳务移民中俄罗斯族人口比例越来越少,其他民族越 来越多。这种趋势可以通过地区民族变化情况来考察。莫斯科为例,从 1989 年到 2002 年,莫斯科人口增长 17%,俄罗斯族人的增长 11%,格鲁吉亚族人增长 1.7 倍,亚美尼亚族人增长 1.8 倍,阿塞拜疆族人增长 3.8 倍,相对的鞑靼族人减少了 6%,白俄罗斯族人减少了将近 20%,而犹太人则减少了至少一半①。可见俄罗斯 族比例越来越小,其他民族,像阿塞拜疆族、乌兹别克族和塔吉克族比例越来越 大。根据调查,有 9%的劳务移民俄语掌握得不好,28%的人俄语掌握得太好,在 莫斯科这样的人分别为 3%和 20%。②这和劳务移民迁出地的环境、文化、教育以 及民族都有关系。 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结构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俄劳 动力市场决定了外来劳务移民的自身条件,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各种服务行业的蓬 勃势必会给更多的女性劳务移民提供就业机会。二是俄人口状况和老龄化情况对 劳务市场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年轻的血液来缓解这种压力。三是俄罗斯的各种不 利条件降低了其对部分移民流的吸引力,近几年赴俄移民流有减少趋势,如自乌 克兰和摩尔达维亚赴俄的劳务移民流 30% 以上转向中欧和西欧国家,此外,在独 联体其他国家,如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接纳劳务移民能力越来越强,对俄吸 引劳务移民构成竞争③。四是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以及移民网络和社群的形成,使得 出国打工对于独联体其他国家人口中最贫困的部分变得可行,即使最偏远的小城 市和农村的居民也被吸引到劳务移民流中。第六节 在俄中国劳务移民的生存状况据专家估测,在俄罗斯谋生的中国人在 20―40 万之间,最多不超过 50 万。④ 截止 2007 年 6 月,在俄罗斯正式登记的外国人中,中国人的数量占外国劳务移民 总数的 20%,约有 21 万,其中 40%在莫斯科,23%在远东。⑤ 从行业分布来看,俄罗斯的中国劳务移民主要从事商贸和餐饮业以及农业和Леокадия Дробижева,Юрий Арутюнян,Игорь Кузнецов. Выходцы из Закавказьяв Москве[J].2007.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 ③ Г.Витковская. Новое миграционное законодательство России: либерализация в целях легализации [J].2009. ④ Александр Ларин. Жизнь в России глазами китайских мигрантов[J].2008. ⑤ 强晓云. 移民对当代中俄关系的影响[M].时事出版社.2010 年.① ②- 27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业。 例如, 在阿穆尔州, 2003 年, 47.8%的中国劳务移民从事贸易和餐饮业, 23.4% 从事建筑业,20.4%在工业领域,只有 5.8%从事农业活动。①华人群体当中最典型 的人是小商人。当问及在俄罗斯的职业种类时,有一半以上的华人声称自己是个 体经营者,本文将这部分人成为华商,他们的生存状况对于在俄罗斯的华人群体 具有典型性。2007 年下半年,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研究员亚历山大?拉林为主 导的学术团队,在蒋经国学术交流基金的支持下,借助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对 在俄华人中人数最多的群体DD中、小经商者组织了一次社会调查。以下我们将 对其调查结果加以概括介绍。一、华商的生活质量较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访华商(82%)的月收入在 2 万卢布以下,相 当于俄罗斯相同职业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其辛勤程度则可以用“孜孜不倦”来 形容,22%的被访者几乎不休息。华商的收入不仅要吃饭,还要用其支付租房、 贿赂等。另外,华商的闲暇时光很少。大多数人居住条件十分简陋。69%的被访 者生活在宿舍里,其设施通常差强人意。只有 22%的人租房,33%的人同几个伙 伴同居一室,5%的人同一个伙伴同居一室。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省钱。调查表明, 华商不仅在住上节省,有人还在吃(32%) 、穿(20%)和治病(48%)方面节省。 任何方面都不用考虑节省的只是少数被访者。甚至在那些标明自己的物质状况为 “好”或“很好”的人当中,不用节省的人,据统计,也仅为 54%;在状况“中 等”的人中为 26%,在“不好”和“很不好”的人中为 3%。二、华商开展经营活动困难较多在社会调查过程中,被访者被要求在妨碍其活动的 17 种困难中说出最主要的 5 种。结果占前三位且与后面相距很远的是各种勒索和腐败行为。总合起来,警察 的苛捐杂税占 82%, 敲诈占 49%, 税务、 海关和其他行政机关的索贿行为达 45%。 直接经济性质的困难从表 12 可以看出。在这里领先的是租金高、物价高、税重、 经济风险高、中国商品信誉低。在这些困难中,有些在莫斯科感觉强烈,有些在①强晓云. 移民对当代中俄关系的影响[M].时事出版社.2010 年. - 28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远东感觉强烈。调查结果显示,在莫斯科物价更高,对中国商品评价更低(因为 别的商品不少,居民的钱更多) ,不过经营风险不那么高。 表 12. 对问题“请指出三个业务活动中的主要经济困难”的回答 (单位:人) 远东 符拉迪沃 斯托克14 22 19 29 1 6 15 20 16 28 2 7其中包括 哈巴罗夫 斯克15 24 15 34 0 5俄罗斯 经济风险 高 俄罗斯生 活消费高 税收过重 租金高 跨银行结 算缺失 中国商品 信誉低 俄罗斯居 民购买力 低 其他 难以回答 总共莫斯科布拉格维 申斯克12 23 26 26 1 512 27 12 31 1 128 33 2 33 1 205 1 1 100(1301)2 0 0 100(527)7 1 1 100(777)11 1 1 100(256)7 1 0 100(248)3 0 2 100(273)三、华商对工作条件满意度较高以下调查结果说明在俄华商对自己的工作条件满意度较高。 其一,受访者大多满意于雇主对自己的态度。调查表明,大多数受访华人员 工(66%)满意于雇主对自己的态度。绝大多数受访者将自己的同胞看作相当可 靠的伙伴。24%认为,他们比俄罗斯伙伴更可靠,45%认为他们相当可靠,可以 信赖他们。 其二,华商对在俄工作条件评价不低。虽然遇到的困难不少,但是受访华 商DD即商人和贸易公司的职员DD对自己在俄罗斯业务层面的工作条件评价并 不是那么低。无论在全俄,还是在远东的三个城市,认为在俄罗斯经商条件有利- 29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人比持相反意见的人多。莫斯科情况相反,在这里这两种人几乎同样多,而且 多一半受访者选择了中性回答。 其三,华商大多将俄看作适合经商的地区,并准备长期将自己的劳动与之相联系。 这一点从以下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一是,在受访者对于俄罗斯的概括性观点中,正面回答比负面回答多两倍。 在莫斯科多一倍,在远东多四倍。 二是,华商在俄逗留期间,对俄罗斯的看法明显转向好的方面。那些看法转 好的人,无论在莫斯科,还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比看法变坏的人多得多。 三是,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来俄完全正确或者部分正确。69%的受访者认 为,自己赴俄的决定完全正确或者部分正确,认为不正确的人是其中的七分之一。 四是, 受访者大多数想在俄继续工作。 想结束自己的活动并离开的人只有 6%, 还有 1%想缩减活动量。在莫斯科这样的悲观主义者有 4%,在远东有 11%。 五是,几乎有一半受访者想拥有俄罗斯护照或居留证以便在俄长期居住。有 这种想法的人为 46%(67%在莫斯科,27%在远东)。只有 7%的人有脱离俄罗斯 回中国或者去第三国的愿望(3%在莫斯科,11%在远东)。 六是,几乎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达了与俄罗斯伙伴打交道并赴俄与之合作的 愿望,甚至在对俄持相反观念的情况下。 七是,受访者的相当份额想把自己家庭成员中的某人带到俄罗斯自己身边, 也就是说在俄生活相当长的时间。想做这个的人比不认为这个合理的人多近一 倍,与此同时,据统计,18%的受访者在俄罗斯与配偶生活在一起。在莫斯科, 想与亲戚团聚的人比在远东多两倍多; 不想的人少五分之三。 有一半的受访者DD 59%想让他们的孩子步他们的后尘,将自己的生活与俄罗斯联系在一起DD在莫斯 科有 76%,在远东有 37%。五分之一的人想让他们的孩子在俄定居,不这么想的受 访者几乎少一半。 八是,正面对待混合婚姻的受访者比反对者多,无论在莫斯科,还是在远东。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证明,华商中的大多数没有恐俄症。68%的受访者(85%在莫斯 科,50%在远东)不反对混婚,少量的反对者都在远东。- 30 - 第一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现状考察本章小结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三分之二以上来自独联体其他国家,少部分来自中国、 越南、朝鲜、土耳其和阿富汗等多个国家,在数量上(包括非法移民)估计为 600 -700 万人,其中完全合法的劳务移民大概只占 10%。因为技能水平较低,俄罗斯 劳务移民多集中在俄劳务市场的底层部门,主要就业领域是建筑、贸易、交通运 输和农业等。在莫斯科,外国劳动力就业的领域更多样化一些,在服务领域各部 门就业的劳务移民较多。劳务移民之所以来到俄罗斯务工,大多因生活所迫,家 庭负担沉重。他们在俄罗斯生存条件很差,劳动工时长,工资低,大多处于非法 状态,权利被侵犯的情况很普遍,维权较难,且多通过非正式途径。近年来,俄 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结构也出现变化,而且有朝着不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的趋 势。俄中国劳务移民的情况同来自其他国家的劳务移民大体相同。- 31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带来的影响及引发的舆论数量庞大的外来劳务移民,必然会给俄经济、社会带来影响,有消极影响,也 有积极影响,俄罗斯政府应该在政策上促进积极因素、减小消极因素,以求得利 益的最大化。同时,外来劳务移民以及其产生的影响,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俄罗斯 各阶层对他们的评价。普通民众对他们的观感、学者研究的观点和政治精英对他 们的看法必然会影响到未来俄罗斯移民政策的走向以及劳务移民在俄罗斯的发展 趋势。第一节 外来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影响人口迁移对社会秩序有很大影响。从移民工作来看,如果能使移民适应新的 环境,就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反之则影响国家的安定团结。当地居民与迁入者和 睦相处,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国际人口迁移,一般来说会给迁入国带来有益 的社会经济后果。这是因为迁入国可以通过制定移民政策来选择和鼓励那些有利 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迁入,同时限制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迁入。所以政 策选择,是国际人口迁移对迁入国产生有利经济后果的重要手段。国际人口迁移 为迁入国提供了充足的年轻劳动力,省却大量人口投资,又避免或推迟了人口老 化。首先,足够的年轻劳动力的供应,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条件。其次。国际人口 迁移为迁入国省去了大量的人口投资。再次,经常有优良移民迁入国家还会保持 人口年轻推迟人口老龄化。此外,迁入国可以吸收国外专业人才,保持科技优势, 增强经济竞争力。 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因为其周期短、季节性强、目的相对单纯等特点区别于 其他类别的移民,对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有其特殊之处。需要指出的是,有 些因素对俄罗斯经济社会既存在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情况比较复杂。一、外来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外来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经济社会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们满足了俄对 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填补了俄劳务市场相关领域的空岗,保障了俄转型以来建筑、 修理、公用事业、市政交通和零售贸易等部门的连续运转。每个与劳务移民打交- 32 - 第二章 俄外来劳务移民带来的影响及引发的舆论道的人,如雇主、出租人、消费者,甚至“执法者”都能感受到劳务移民带来的 好处。 (一)外来劳务移民为俄提供了充足的青壮年劳动力,节省了大量人口投资, 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为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条件。 俄罗斯社会一直存在人口危机,人口数量大幅下降,人口结构失调,老龄化 日趋明显。要想在短期内改变长期以来人口出生率下降和人口总量减少这种人口 再生产的历史惯性,并不现实。人口危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劳动力匮乏,劳动力 短缺日渐成为俄罗斯经济增长的“瓶颈” 。俄共有 6700 万劳动人口,
年平均每年将减少 100 万。到 2026 年俄劳动人口将减少 1700 万―1800 万。①由于 劳动力新增速度减慢,企业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问题也就变得更加尖锐,这将阻 碍俄罗斯企业的未来发展。由于人口减少,现在俄罗斯劳动力缺口多达 1000 万,特 别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油气、煤矿和黄金等生产领域,劳动力短缺近 50%。②人口 出生率的持续走低使俄罗斯社会的劳动力储备面临日益枯竭的境地。面对这种情 况,俄政府认为,要缓解这个危机,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引进外国劳动力。基于外 来劳务移民几乎均为劳动适龄人口,劳务移民为弥补俄罗斯劳动力的不足和保持 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做出了巨大贡献。就俄罗斯方面来说,直接引进劳务移民, 就节省了大量为培养劳动力需要的投资。 (二)外来劳务移民廉价的劳动力为俄罗斯国民经济创造了财富。在俄的主 要城市、经济迅速增长的地区以及边境地区,外来劳务移民已经成为经济的构成 因素,没有移民的参与经济就不能有效运转。他们已经在经济领域中占据特定位 置,其作用还将加深和增长。据估计,劳务移民在俄罗斯的产值不少于俄 GDP 的 8-10%。③据俄联邦移民局所称,外国劳务移民对俄罗斯的贡献为每年 500 亿美元。④非法劳务移民带来的好处是加倍的,因为针对他们尤其便于无限制地剥削。劳务移民从事“脏、难、险、重”无人愿意承担的工作, 保障了俄罗斯公民的日常生Елена Тюрюканова. Условия труда мигрантов- тяжелые ,а защита прав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ся в основном внеправовом поле,http: / /demoscope . ru /weekly/ / tema06 . php ② Елена Тюрюканова. Условия труда мигрантов- тяжелые ,а защита прав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ся в основном внеправовом поле,http: / /demoscope . ru /weekly/ / tema06 . php ③ Е.Тюрюканова. Трудовая миграция в Россию[J].2009. ④ 强晓云. 移民对当代中俄关系的影响[M].时事出版社.2010 年.149 页.①- 33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活,满足了俄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如俄罗斯顿巴斯煤炭工业,由于长期以来雇 佣乌克兰工人,才得以运转。同样,如果没有来自乌克兰、摩尔多瓦和亚美尼亚 的劳动移民,俄罗斯许多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业也会倒闭。 (三)大量劳务移民进入俄罗斯,促使俄罗斯居民理性看待外来人口,增强 了民族包容性。在居民生活中劳务移民越来越常见到,这会缓解一部分居民对外 来人口的敌意,使他们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这一问题,缓解俄居民的排外情绪, 尤其是俄罗斯族人的排外情绪,理解和尊重外来移民和外族文化。 (四)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和地区局势的稳定,从而保障俄罗斯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外来劳务移民在俄罗斯的活动既为俄罗斯国民经济创造了财富,同样 也为迁出国带来巨大财富,为其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缓解了独联 体一些国家由于贫穷而出现的社会动荡局势。这样一来,劳务移民对地区经济的 增长和地区局势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俄罗斯也是直接受益国。如果地区经济和地 区安全得不到保障,俄罗斯经济也难以发展,更不用说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 (五)巩固俄联邦在独联体国家的主体地位。俄罗斯外来劳务移民的汇款成 为许多独联体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移民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