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任何人,看不到妈妈就哭得特别周力波哭的最厉害一次,上班后怎么办

快3岁的宝宝睡醒了看不到妈妈就哭怎么办?_问答_新浪育儿_新浪网
&&&&&&&&&&&&正文
快3岁的宝宝睡醒了看不到妈妈就哭怎么办?
  用户:32月女宝从小一直跟妈妈在一个房间睡(大床边放小床),睡觉醒来看不到妈妈就哭,即使床上有爸爸在睡也不行。现在冬天妈妈每天起床上班,小孩都会醒并且哭闹。主要是因为小孩没睡好,想让妈妈接着陪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谢谢
  回答专家张思莱医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新浪育儿母婴研究院专家):我估计孩子没有养成独立睡觉的习惯,另外是不是孩子晚上入睡的时间晚?最好应该在晚上8~9点之间入睡,这样才能保证睡眠的时间。平时建议多带孩子户外活动,对于与其他人接触,有助于解决分离焦虑的问题。
订阅专业权威的母婴健康知识,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新浪育儿 (xinlangyuer)及活动微信:BB营(yangyuyoudao)。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没有边界,你看不到任何人存在 谈恋爱的心理准备 心理边界
我的图书馆
没有边界,你看不到任何人存在 谈恋爱的心理准备 心理边界
没有边界,你看不到任何人存在&
多当事人的在目前的生活状态和过去的经历中,
不难发现& 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 常常是心理边界受到侵犯的人,
是不敢说“不”的人,
是常做那些自己感到难受的事又不得不去做的人,
是为了不得罪人而去逼迫自己的人。
常听到的言语是:
&--“当时,我很不想那样,但我没有办法!”;
&--“那天,我真的不想和他去,但我就是开不了口!”;
&--“其实那事跟我没关系,但对方老是求我,我就干了那件违心的事,后来想起就难受!”
&--“你以为我喜欢这样吗? 我根本没有办法回绝他!”。
这样的困惑经常发生,是否更加努力一点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试着努力做的更好是没有用的!
恐惧和友善是没有用的,替别人承担责任是没有用的。
--“老天啊!我为什么没有生活的主动权?”。
自我的存在就意味着边界的存在,
既使是在亲密关系中,在亲子关系中,依然存在人与人之间的边界。
如果比较东西方两种文化,那么在中国,边界模糊的问题更为普遍和严重。
打个比方,
在西方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状态象未熟的生米饭,
在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状态象分不开的熟米饭。
当我们在享受那种分不开的感觉的时候,同时也会为之付出代价!
那么什么是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就是自我存在所需要的空间、时间、自我意志、自我责任、个人主权、情感距离、物理距离,
所以既有物理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还有责任的问题,自我的存在就意味着心理边界的存在。
就象主人修建的一座房子一样,有卧室,有客厅,有进户门,有房子周围的栅栏,有大门,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入你的领地的。
在美国曾有多次报导,有人擅自闯入人家的栅栏来到草坪上,被主人开枪射伤。
受伤的人声称无辜,但法律是站在主人这这边的,谁叫你未经过主人的同意就进入别人的“边界”呢!
另外我们从房子的结构可看出来,“边界”不是一坚固的铁桶,他可以允许外面的人或物进来,也可以允许里面的人或物出去,主人可以决定进入到那一层,是栅栏内,还是客厅里,甚至是卧室……
边界是可以流动的,有弹性的,重要的是主人的允许和同意。
划清亲子之间的心理边界
孩子胆小怕事或飞扬跋扈。年轻的父母焦虑,孩子长年啃老,大龄未婚,或婚后矛盾不断,年长的父母着急……是孩子的性格、品徳出了问题吗?不是,而是亲子之间的心理边界出了问题。
生活中,边界无处不在,篱笆、墙壁、壕沟、修剪整齐的草坪等都是明显可见的边界,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这是我的領地。人也一样,每个人心中多少都有边界:希望我个人的事不被干涉,希望“我的地盘我做主”。边界将个体、群体、组织与周边的环境区分开来,是人能够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线,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边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线.也决定着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应当划清心理边界,因为一旦边界模糊,父母的教育和行为方式就可能对孩子的性格与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心理边界的形成和确立过程,其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最亲密、相处时间最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对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边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伊维塔·泽鲁巴维尔认为,心理边界使得我们能够确立一个心理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我们可以探索内部和外部世界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主权。我们心灵世界的边界和现实世界的地界一样真实,只是平常不太容易看出来。但当长期的越界行为不断累积,一些问题和矛盾就会集中爆发。
边界模糊的亲子关系
父亲:越界的第三者
小梅今年28岁,已婚,是广州某心理咨询中心婚恋生活顾问、心理咨询师唐义淇的一 名来访者:
我母亲文化程度不高,是家庭主妇,父亲是某企业中层干部。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 深得父亲疼爱,碰到不顺心的事,不论大小,父亲常替我出面摆平。
大学毕业后,父亲托关系帮我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因为我性格腼腆,社交不多,
一直没找到男朋友。父亲怕我变剩女,亲自确定了目标人群,并把身高相貌、职业收入、家庭背景、性格爱好等标准都一一列明,还在我每次约会前后出谋划策,分析对方想法,指点我下一步如何做。几经挑选,我总算觅得“如意郎君”,对方对我也挺满意。
可婚后,我又有了新烦恼。老公热衷交朋友,聚会总带上我,刚开始我还很开心,但日子长了觉得缺少了二人世界的温馨浪漫。我表达了几次不满,老公说我太内向,他带我接触朋友也是为我好。我听了很郁闷,觉得老公非常不理解我,不如父亲亲切体贴,于是常常借故回父母家小住。父亲见我闷闷不乐,心里很急,担心我们小两口没法过下去,开始隔三岔五绕着弯地给我老公做思想工作,不时打电话跟我老公探讨夫妻交流之道,兴致来了还约 上我和老公吃饭面谈说是帮助我们加强夫妻的感情沟通。初期老公碍于父亲是老丈人,尽量迁就,时间久了,老公开始抱怨,说感觉这婚不知道是和谁结的,没滋没味,对我也渐渐疏远。直到某天一纸离婚协议摆在我面前,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个案例中,从女主人公小时候起,父亲的教养方式就存在着典型的无边界行为——孩子该承担的责任都由父亲代劳。婚后,父亲更是跨越了新建家庭与原生家庭的边界,小梅对父亲的依恋使丈夫地位被边缘化,虽然向父亲的倾诉似乎疏解了情绪,但也削弱了小梅与丈夫磨合关系的动力。生活中,夫妻间的矛盾固然会带来痛苦,但当双方共同面对并成功化解时,这种经历就会成为感情的稳定剂, 会让爱更加丰满,让婚姻吏有生命力。而当父母爱子(女)心切,担心他(她)在 婚姻关系中吃亏而总是越俎代庖时,无形中传递着“你的爱人不可靠”的信息,加大了子女潜意识中对婚姻的不安感,对婚姻关系的稳定反而不利。
边界关乎一个人个性的独立、人格的完整一个人做事是否有责任心,人生是否有目标,是否有勇气拒绝诱惑和侵犯,能否坦然接受别人的拒绝等,都与个人的边界是否完善有关。从小缺乏建立边界经验的人,即使人至中年,也可能只有一岁半孩子的界线。 别人一对他们设限,他们就大发脾气、恼怒、闷声不语,或是干脆消极地顺从,只想求得表面平静。难与人合作的“独行侠”、“眼里揉不得沙”的“公主”、人生几近破产的“老顽童”等身上都有心理边界不健全的因素。
什么在破坏亲子边界
在生命初期,孩子心理边界的建立就像是在为积木城堡搭护栏,父母窃取、强夺积木或是允许积木乱放、都是对还未建立起来的边界的一种侵吞。
不许宝宝说“不”
2岁半的丁丁越来越有自己的主意了。星期天的上午,丁丁妈要带他去小区花园里玩。丁丁说害怕被 蚊子叮,坚持不肯脱下睡觉穿的长裤。小区里的家长 们经常会比较谁家的宝宝穿得漂亮,谁家的妈妈用心。 要是丁丁穿条皱巴巴的长睡裤下去,别人一定会认为 丁丁妈不称职。于是她拿起一条漂亮的小猪班纳短裤, 对缩在沙发角落里拒不配合的丁丁左哄右劝:“妈妈好爱你啊,你不听话,妈妈会很伤心的哦!”丁丁说不喜欢这条短裤,妈妈还不肯放弃,试图先用拥抱缓和 下气氛:“妈妈现在好想抱抱你啊,好吗?”丁丁的身子向前倾了倾,又退回去,双手紧紧抓着自己的裤子。 最后,年轻的丁丁妈失去了耐心,一把拉过丁丁,开始扯他的裤子,边用小手拍打着妈妈边哭喊道:“我 要穿长裤!我要穿长裤!”妈妈见丁丁这么倔,更加 来气,在丁丁的屁股上拍了两巴掌,道:“真不听话!”
不对宝宝说“不”
强强妈是某外企高管,36岁高龄才生下强强。年 近不惑的强强妈平时对下属要求甚严,工作安排得井 井有条,但每次面对宝贝儿子就怎么也强硬不起来。 直到最近强强频频被幼儿园老师投诉,强强妈才开始 反省自己平时对儿子的“宽容大度”。
以前,妈妈和强强说好晚上玩到9点就要回家洗澡睡觉,却从来没实现。某晚,强强和九个小朋友在 楼下大庁玩工程车。眼看快到9点,妈妈提醒强强已经玩了半个多小时了,话还没说完,强强就大哭起来,妈妈马上说:“好好好,再玩一会。”强强马上转哭为笑。又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们有的开并心心说“拜拜”,有的小哭闹一下,也被爸妈拖走了。妈妈想来拉 强强,强强又作势号啕。怕吵到邻居,强强妈赶紧 松开了手。三番五次,快10点了,强强还蹲在地上玩车。直到强强爸下楼来找母子俩,才把强强拖回家。
小贴士:孩子在2岁以后,开始喜欢说“不是”、“不好”,这正是他们自我意识、心理边界开始建 立的标志。无论孩子的“不”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父母都需要以喜乐之心来接受。如果父母拒绝孩子合理的“不'并且说一些“你令我很伤心' “我很痛苦”之类令孩子感内疚、 恐惧的话,孩子就可能会放弃对建立边界的尝试。同时,对于孩子有损健康、安全的不合理要求,父母不敢说“不”也会让孩子对边界的试探、认识失去目标。
爱子心切的父母,在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及个人隐私的同时,也是对孩子心理边界的侵入,往往会遭遇不满和抵抗。以下案例来自对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沈家宏教授的釆访整理:
离家出走的优等生&
阿华原来是班里的尖子生,成绩一直位列班级前三。升人初工不久,阿华的名次一路下滑。眼见要跌进两位数,望子成龙的阿华妈沉不住气了。—天,阿华妈专门趁儿子上学后潜入他的房间,四处察看,终于在一个抽屉里捜到了一套《三国演义》的光碟。回想这段时间儿子房间的灯亮到很晚,成绩不升反降, 看来他并非在秉烛夜读,很可能是在熬夜看碟。阿华妈决定把碟片藏起来,要是被儿子问起就装作不知道。当晚,阿华发现光碟不见了,很是生气,妈妈 那无辜懵懂的表情更激怒了他。他扬言,如果第二天放学回来光碟没有被放回抽屉,他就不去上学。 阿华妈没把儿子的威胁当回事,继续做不知情状。 谁知阿华说到做到,第三天就真的赖在家里,从早到晚地上网。
这样僵持了几日,阿华爸妈气不打一处来,索性拔掉网线。阿华也不甘示弱,干脆跑去外边网吧上网。 爸妈既伤心失望又气急敗坏,开始对宝贝儿子施以拳脚,家庭矛盾一路升级。后来,阿华玩起了离家出走, 十天半个月才回家一趟,回到家后也常常是不吃不喝不说话,躺在床上发呆……
私奔的髙一女生
高一的小美在社会上结交了一位男朋友,爸妈得知后极力反对。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小美住进了男孩家。偶尔再回自己家,小美遭遇的不是来自爸妈的打骂,就是手机被没收、电话被偷听。她写的日记、QQ聊天 记录也成了爸妈挖空心思偷窥的目标。偌大的家没有一点空隙可以安放个人隐私,小美觉得她快要窒息了, 最终选择了辍学来对抗父母。每当被别人问起“男朋 友有什么吸引力,能让你宁愿放弃自己的父母和学业”时,小美答:男朋友比爸妈更理解、关心和体贴她。
&& 小贴士:冲突和矛盾的发生往往是两代人之间了解、沟通彼此边界的一个信号、—次机遇。平日里,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在情感、思想和生活上的边界。情感上,孩子有喜欢异性、交朋友的自由;思想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爱好、梦想等;生活中,孩子有吃喝拉撒睡的自由和责任。孩子的自由,家长不能剥夺;孩子也有自己的责任,家长不代劳、不包揽。发生冲突时,父母与孩子若能坚守各自的界线,互不越界,冲突就不会升级,亲子关系也不会恶化。比如强行代替孩子做决定、侵犯孩子的隐私就是父母对孩子心理边界的践踏,而孩子放弃事业和亲情,也是一种越界,相当于在为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承担责任。
父母非完人,许多父母软弱无助时,不由自主会把孩子当成情感垃圾桶、取暖器,孩子不知不觉中成为家庭关系的“贡献者”。两代人之间看上去有些感人甚至催人泪下的言行,其实是对孩子心理边界滴水穿石般的侵蚀。当有朝一日孩子开始寻找自己的恋情或建立自己的家庭、抚育自己的孩子时,上一代流传下来的问题才会显现。&
“和平天使”的眼泪
悠悠,大二女生,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位来访者。做咨询时,她静默了好久才开始诉说自己的故事,整个过程语调平静,偶尔只是在最后一刻,她才捂脸抽泣,无法继续:
从我记事起,爸妈就总是吵架。经常当他们吵完, 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我很害怕,不知道怎么办。
有时我哭着睡着了,醒来时,看到的是妈妈搂着我, 眼泪滴到我脸上,她说:“女儿,我就只有你了,你是.我唯一的依靠,你是我全部的寄托。”说完,我们俩就抱头痛哭。有时,我放学回家,会看到爸爸一个人喝醉了,躺在沙发上。我喊声“爸爸”,他睁开蒙胧的醉眼, 看着我,对我说:“女儿,爸爸太痛苦了,要不是因为你,爸爸真想一走了之。你说,爸爸该怎么办才好?”& 说完又睡着了,屋子里面弥漫着一股酒味。
后来,他们很少当着我的面吵架,可只要一回到家, 我就知道他们刚吵过。我强装笑脸,当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很快活地和爸妈打招呼,跑到厨房里陪妈妈一同煮饭,吃饭时大声地向他们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好玩好笑的事情。这时,我发觉爸妈的眼睛里流露出慈爱。这片刻的祥和宁靜,或许是他们想要的吧。 可吃完饭,一回到我的房间,我就虚脱得躺在床上, 捂着被子,默默流泪。&
慢馒地,我习惯了把在学校不开心的事往自己肚子里吞,等调整好情绪、装扮好表情后才回家。我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是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大二,系里有一个男孩追求我。开始,我对他很冷淡,以为他会知难而退,可他很坚持。他总知道我在哪里上自习,在哪里吃饭,总会在我渴的时候给我一瓶水,在我胃疼的时候递给我胃药。半年后,我开始对他微笑,也对他有一些期待。但我一直没承认我是他的女朋友。有一天,他对我说,今天是他的生日,想邀请我和他一起过,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那晚我在寝室,很晚了,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在大喊我的名字,原来是他喝醉酒了,在诉说他的痛苦。猛然间,爸妈激烈的争吵、爸爸喝醉酒的模样、说的话,全都涌现在我眼前, 难道我又要强颜欢笑地去安慰这个喝醉了的男孩吗? 不!我不要!我跑进厕所,关上门,在那儿无声地哭泣。我出来时一脸平静,似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从此, 男孩不再联系我,舍友们也很少搭理我了。有时,我会听到背后的小声议论:“她太冷了,没一点人情味儿。”
妈妈的秘密情人
阿杰,24岁,来自单亲家庭,是唐义淇咨询师的一名来访者: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离了婚,妈妈怕我受委屈没有再嫁。也许是从小跟妈妈亲近惯了,我与妈妈像朋友一样常开玩笑。记得第—次遗精的时候,妈妈盯着只穿内轉的我调侃说宝贝儿子长成大人了。我听了有点脸红,但又隐隐有些得意,有些兴奋,我对妈妈似乎有了些特别的感觉。
一个夏日妈妈热得微红的脸似乎特别美丽。她没有穿内衣,胸口雪白的皮肤若隐若现,我突然一阵冲动抱住了妈妈……妈妈刚开始有点吃惊想挣脱,我也意识到尴尬,没有说话也没有放手,只是用力抱着。不知沉默了多久,妈妈似乎放松下来,不再挣扎,在沉默中我们做了那种事。这样的关系持续了一年多,我很害怕也很自卑,怕妈妈会怀孕,更怕被别人发现,但每当看到妈妈寂寞的身影我就想安 慰她,每次事后她那种满足的表情又纵容了我下一次的冲动。
我以为交了女朋友之后可以不再对妈妈这样依恋,但尝试交往过几个,都感觉远不如妈妈亲近,也没有妈妈那样的成熟美。我很怕有一天会纸包不住火,但妈妈却安慰我说只要我们不告诉别人就不会有人知道。我近来常常做噩梦,梦到所有人都指责我,白天没有精神,无心工作。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敢问朋友, 只好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阴越:类似的家庭中,由于夫母本身不够成熟和依赖,子女和父母的关系被扭曲成类似伴侣甚至亲子颠倒的关系——父母反过来向孩子寻求关怀、安慰和支持。而乱伦则是极端的亲子无边界行为,不仅亲子之间在情感、心理上无边界,破坏了伦理,甚至连最基本的身体边界都已丧失。 来自父母的种种不恰当的温情、热情,掩盖的是对孩子心理边界的无声侵蚀:当孩子不再能单纯地做孩子,他就背负了不属于他的重担,不能真卖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无力发展出良好的自我认同。
更有甚者,如果父母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亲密关系的范本,就会在孩子内心埋下对亲密关系恐惧的种子。当孩子长大成人,需要面对异性时,会发现自己在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方面,都是一个心理意义上的“穷人”。因为一个不具备足够的自尊、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畏惧亲密关系的人,通常会选择回避而不是接纳一段亲密关系,也难以把握人生的幸福。
设立“心理边界”,也需要替他人着想。
在理想主义者看来,一个人理应倾听他人的诉说,然而现代人大多很忙,给他人留下的空间并不多。
假如你稍有点事儿,就对周围的人喋喋不休,别人有多少时间“奉陪”,会不会感到厌烦?
假如你想做自己的事情,别人却突然请你相助,也许一次两次,你会保持绅士形象表示出兴趣;
但听多了,眉头会不会皱起来呢?
人需要在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两个人挨得太近,会相互“侵犯”;离得太远,又感受不到对方给予的温暖。
最好的相处方式莫过于近而不狎、远而不隔。
“心理边界”有一定的客观性。
比如:表扬别人的话可以随时随地说,批评别人的话最好当面说;
泛泛而谈的话不妨多说,针对某个人、少数人的话应该少说。
这是因为在那些表扬、泛泛而谈的话里,被人弄虚作假的难度相对大一些,
而在那些批评和针对性强的话里,掺杂使假却是再容易不过的。
真正成熟的人,人前他敢做诤友,人后绝对保持忠厚,目的是避免被人算计。
世界上很多事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心理边界”也是如此。
从本质上说,“心理边界”永远因人而异。
这种因人而异,既包括施者,也包括受者。
就施者而言,有人生性真诚,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看成像自己一样的谦谦君子,这种人的“心理边界”不是特别明显;
有的人非常虚伪,即便给他的话打五折,你还吃了亏,和这种人相处,你的“心理边界”要更明确一些。
就受者而言,有的人品质好、嘴巴牢,你跟他说什么都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同他们在一起,我们的“心理边界”可以相对模糊一些;而有的人心重“礼”多,喜欢挑拨离间,你哪怕说一句平常的话,他也会作出偏颇理解,或者加油添醋地传给有利害关系的人,跟这种人打交道,你的“心理边界”不可不清晰。
“心理边界”是一个人个性萌发的土壤,它能让世界变得无限丰富;
“心理边界”是一件精神的衣裳,它可以使我们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尊严。
&&对亲子边界的误读
1.边界是厚围墙:很多人仅把边界理解成防范入浸的围墙。其实,边界并非围墙,而是像篱笆一样可以“呼吸”,并且有个门,可以让好的进来,比如平静地接受他人的同情、抚慰和关怀等;把坏的挡在外面, 比如拒绝他人的引诱、胁迫、控制等。如果父母和孩子都把边界看成是厚围墙,不管好的或坏的,一律挡在外,固然可以避免有破坏性的关系,但也无法自由自在地享受安全的人际安全。
2.边界不可逾越:边界一词会令很多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各种规矩。其实,良好的边界是有能力对別人说适当的不,却不会担心失去对方的爱,同时有能力接受别人对自己说不,并不会因此在感情上退缩。在有良好边界的家庭里,父母与子女都有权利和机会说“不”和“是”,都可以安全地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家庭关系反而可以摆脱专制、僵化的规矩束缚,面对具体事务时,处理方法也可以协商、灵活多变。
3.边界令人隔阂:很多人对建立边界心存疑虑,担心因此与对方不亲近了。希腊文中有对“重担”与“担子”的区别。“重担”是指重到不可能一个人独自背负的生活危机与悲剧,需要他人援助,而“担子”是毎个人每天必须承担的感情、态度、行为和责任等。没有边界时,人们会把重担误认为是担子而拒绝别人的协助,或把自己的担子当作重担而不去挑负,表面看来是对他人的体贴或关爱,实际却会产生无止境的痛苦或不负责任的行为。父母与子女之间认淸各自的重担与担子,有所承担和分担,亲子关系反而会更稳定、更亲密。
孩子心理边界的建立,需要从小到大与父母、家人无数次成功的操练,关鍵时刻才可能应用得得心应手,得到回报。
建立边界益处多
1.保护自己:敢于向坏事说“不”
—向允许儿女与父母意见不同的家庭,孩子常有机会操练设立边界的技巧,即使是对父母设限。当孩子感到害怕、不舒服,或想改变状况时,他可以直接父母说不,父母不会因此生气、受伤,或做出一些想要情感操纵孩子的回应,比如“那我就不喜欢你了”。在母亲怀中不舒服时说出的“不”或与父母争论上床睡觉的时间,在全家一起的活动中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经历,让孩子拥有了生活所需的自主权,使他不会陷于无助或一味顺服。等未来某一天,孩子需要独自面临来自伙伴要求一起撒谎、高危性行为或合作者、上司要求作假的压力,甚至伴侣的情感控制与胁迫时,说“不”的能力会成为他(她)保护自己和婚姻的有力武器。
2.对个人的需要负责
父母鼓励孩子用言语说出他们的需要,允许孩子自然流露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使他们的需要与表达与家人所想、所期望的不同。当孩子被允许去要求一些或许不是众望所归的东西时,他们才能学会感知自己想要什么。当孩子常常有机会了解与体验自己的真实需要时,他们的人生将会懂得照顾与防卫,而不会像前述故事中的“和平天使”那样,只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让自己精疲力竭。
3.有控制与选择的感觉
好心或操心的父母,常常会为避免孩子经历痛苦、保护孩子不受伤害而直接替孩子做主。比如直接送孩子去父母选定的补习班,或规定他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等,看来是对孩子无比负责的行为,却可能会让孩子的自信心与作出改变的能力萎缩。让孩子做适合他们年龄的决定,可以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有安全感与控制感。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懂得权衡轻重,而不是避免做选择;让孩子学习面对自己所做决定的后果,而不是愤恨别人替自己做的选择。
4.延迟满足的能力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我们暂时控制个人的冲动、愿望、欲望,以求稍后获得更美好结果的能力。在延迟满足中发展出来的边界,可以让孩子学习节省时间与金钱来获得一些对他们很重要的东西,看重他们经选择而得到的东西。这对孩子以后生活的益处在于,可以防止孩子长大后经济破产,生活失序,或奢侈浪费。
5.尊重他人的边界
孩子从小需要学习尊重父母、手足、同伴的边界。他们要了解:别人不总是想和他一起玩的,别人不一定也想看同一部动画片,别人或许想去另一个游乐场,总之,这世界不是围绕他一个人转的。尊重别人的边界可以帮助孩子对自己负责,不总是依赖别人,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接受别人的“不”更懂得爱护他人。
好边界四个关键词
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全然的接纳是建立好边界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不必害怕因为说“不”或“好”而被亲人孤立、疏远或定罪。
案例:一位母亲对9岁的儿子说:“你再这么粗野无礼,我就不再爱你了。”这样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母亲的爱是有条件的,如果反抗就要失去母亲的爱,如果听话就得外表顺服,却没机会正视问题。建立好边界,母亲可以尝试这样说:“我永远爱你,但如果你再粗野无礼,我就三天不准你玩iPAD。”此时,亲于关系没有受到影响,没有给孩子定罪,孩子有机会选择要负责任还是承担后果,但不必害怕失去爱与安全感。
美国著名的心理医师和讲师亨利·克劳德和约翰·汤森德博士在他们合著的《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中提到,“责任感,是一份具有无上价值的珍贵礼物, “孩子的界线发展就是教导他们学习有责任感。”
案例:当一位11岁的女儿在周日的晚上眼泪汪汪地向爸妈求助,说自己还有一份社会实践没完成时,爸妈为了女儿渡过难关,很想帮她找资料、想点子,甚至全部代劳。比较好的做法是,父母:“你明知道有这份作业,但还是疯玩了一周末,不妨让你的成绩单留一次污点吧,因为这是你自己不事先做好计划的后果。”
信任是夯实边界的最好工具。当父母对孩子自己的“担子”不过于热心时,才不会把焦虑和不信任传递给孩子.
案例:当18岁的女儿因为失恋而感到痛苦时,父母很容易就想到找男孩来问话,甚至找对方家长、老师了解情况,或者买东西来哄女儿开心。其实,父母可以说:“如果想哭就哭一会儿。” “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告诉我们。”“相信你自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德国当代系统心理学学者海灵格在他的著作《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中曾表达过这样一个意思:家庭是一个系统,父母对子女单向的爱的传递不能起到加固系统关系的作用,但如果父母的爱能兜个圈,借由另一半的存在传递给子女,家庭就能维系正常的秩序与亲密。
案例:当夫妻的某一方因去世、离异或工作繁忙不在孩子身边时,面对孩子的一方家长要避免对孩子说:“你爸爸(妈妈)不要我们了”,“你是我唯一的寄托”,“没你我都不想活了”之类捆绑情感、混淆边界的话,可以结合实际,在情感上多为孩子营造另一方也在场的氛围,比如,“要是你爸爸在这里,也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妈妈虽然不在你身边,但她还是爱你、关心你的。”
对于边界,孩子也有自己的责任要学习。孩子的年龄越大,责任就越大。但如果父母能先好好理解边界的问题,并为边界负责到底,使自已先成长,就增加了孩子学习边界的机会。
建立边界的三个方法&
&■ 韦志中 阴越
1.把握孩子心理边界形成的两个关键期
父母和孩子心理边界能否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建立起来,不仅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与健康成长,也将影响孩子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保持。孩子的童年期和青春期,是心理边界建立的两个关键时期。这两个时期孩子的“逆反”表现,就是将“自我”与“他人”进行区分,建立界线、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如果这时孩子彰显自我的行为能够被宽容对待,他就会建立起良好的自尊体系和界线意识。反之则会导致人格的不完善和心理边界的模糊。
要很好把握孩子人格成长的两个关键期,父母需要具备这个时期孩子心理发展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爱和尊重等能力,这意味着父母自身要拥有足够的安全感,不会过度控制孩子。
2.了解重要他人对自我和心理边界的影响
我们每个人的自我都不只有“自己”,而是有许多“重要他人”的成分。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开始是母亲,随后是父亲、兄弟姐妹、其他照顾者、朋友等。对中国人而言,重要他人更是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与重要他人之间心理界线的划分就尤其困难。常见的问题如孩子已经长大了,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心理自我以及与他人的边界并没有完全形成。自我与重要他人之间的最理想状态是“和而不同”,既能和谐相处,又保留各自的特点。这个不同就是靠心理边界来维持的。
在亲子关系中,当孩子的自我要与父母等重要他人分离时,首先,需要这些重要他人——父母等有边界意识。如果父母自身界线混淆不清,则难免会将问题传至下一代,因此,可以说孩子学习建立边界的过程和父母自我边界的完善过程是同步的。其次,父母要学会有效
与孩子沟通,通过询问孩子的感受、主张、愿望等方式,帮助孩子确立、区分自己与他人的主体意识。
3.通过科学的分离建立清晰的亲子边界
无论是亲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亲密关系,还是人们的其他社会关系,都会面临相遇与分离。实际上,只有通过这些,特别是分离,才能建立起人们之间的各种边界。但是分离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过度的分离焦虑,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对分离的拒绝会造成心理边界长期混淆不清。在生活中,通过各种仪式,如出生仪式、道别仪式、哀悼仪式等处理分离,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欢迎你来到我们家”,“恭喜你自己作主”,“这只是我和你爸爸之间的事”等。
为人父母者,首先要努力使自己具有较完善的自我与人格,如此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能形成良好自我与人格的环境,父母的人格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将成为孩子人格形成的原材料。父母之间,以及亲子之间,通过充满尊重与爱的、温和的分离和拒绝建立充满爱并且清晰的心理界线,孩子就能够构建属于他自己的爱的秩序。
中国家庭受传统文化影响,亲子之间大多缺少心理边界。在许多父母眼中,孩子仅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或小辈,而不是独立的个体,两代人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跨越边界的爱,过犹不及。当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孩子不能按照自已的意愿发展时,会导致孩子对父母、对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激烈对抗或孱弱顺从的行为,
爱,但有边界;爱,且有尊重。沐浴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的孩子才能成长为既尊重他人又对自己有担当的人。
&&& 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过度保护,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具有过强的监护人和主人翁精神,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 母亲对待婴儿常常就是如此,因为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线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线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线会清楚一些。
&& 管理心理学把管理者(领导)分为两种类型:任务型和情感型。任务型的领导比较“冷”,只关心团队的工作效率,不关心成员的情感活动,而情感型的领导侧重于协调人际关系,关心成员的情感活动,擅长于制造气氛,提高团体的凝聚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型的领导是人际界线不清的。他们常常过分热心,过度干涉,爱管闲事,婆婆妈妈。&&& 心理咨询师也常常会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英雄情结),跨越人际界线,对咨客过度干涉。在咨询过程中,打破人际界线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打破人际界线是因为咨询师自己人际界线不清。需要指出的是,拯救不仅仅是人际界线不清,同时也是黑白分明的表现。在拯救者的眼里,他人是有缺陷的,如果不去拯救,他们会堕落、失败、痛苦、变态。拯救者把世界分为黑的和白的,他的神圣使命就是把黑的变成白的。&二、控制&&&& 客体关系理论用投射性认同来概括客体关系。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有四种:控制(也称权力)、依赖、讨好(也称迎合)、情欲。&&& 所谓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象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都属于硬控制,讨好、利诱、撒娇、胡闹、施苦肉计、要挟都属于软控制,信用、承诺、保护、恩赐、以身作则、威望、自信、勇猛属于无形的控制。&&& 无形的控制与拯救有某些相同之处,说明拯救是有可能转变为控制的。但是,两者毕竟不同。拯救的目的是让对方过得好,结果如何另当别论,而控制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拯救是利他的,控制是利己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喜欢控制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身体或工具来使用,常用的方法是硬控制。表演型人格障碍也喜欢控制别人,常用的方法是软控制。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软硬兼施。自恋型人格障碍则是硬控制和无形的控制并用。三、依赖&&& 依赖与拯救相对。一方是拯救者,另一方就是依赖者。拯救会强化依赖性。同样,依赖会激发对方的英雄情结。&&& 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就是软控制。他用依赖控制对方,使对方心甘情愿而且自鸣得意地扮演起拯救者来。&&& 在拯救型的母亲身边,一定会有依赖型的孩子。一个人如果有好几个姐姐,他的依赖性一定会很强。在女性居多的家庭里,拯救和依赖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戏。全家人互相拯救、互相依赖,非常纠缠。在大家庭里,女性达到一定的数量,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拯救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依赖则是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做。控制也是让别人替自己做事,但后果还是自己承担的,而依赖把责任也交给了别人,要求别人对自己负责。因此,一个依赖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穿不暖、吃不饱还怪罪父母,甚至故意不伸手、不张口,叫自己穿不暖、吃不饱,让父母心疼,激发父母的恻隐之心。&&&& 依赖型的人小时候依赖父母或哥哥姐姐,结了婚以后则依赖配偶,或者同时继续依赖父母,甚至对方的父母。这种人“家族观念”很强,视结婚为找“归宿”,要托付终身,所以挑三拣四,百里挑一,不但个人条件要好,家庭背景也要好,好象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族结婚。&&&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就是依赖。当然,病人不是依赖所有的人,而是关系亲密的人,对陌生人通常是比较排斥的。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回避人际交往,不过,他们所回避的是陌生人,而不是亲人,相反,他们对亲人还是比较依赖的。这说明,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兼有黑白分明,他们把人分为亲和疏、可靠和不可靠,依赖“白”(亲和可靠),回避“黑”(疏和不可靠)。依赖和回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依赖型人格障碍侧重于依赖,回避型人格障碍侧重于回避。&四、讨好&&&& 讨好既是客体关系理论所说的一种投射性认同,又是自体心理学所说的一种自体客体移情(反映性移情),主要表现为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为此而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别人的兴趣,迎合别人的心理,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讨好别人、迎合别人,其实是对自己的背叛,这是“假自体”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照顾,让自己活得舒服一些,讨好父母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能力的提高,没有必要继续讨好别人。或者说,如果是生活所迫,讨好一下某个重要人物,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讨好变成一种风格,到处讨好,奴颜婢膝,那就有问题了。&&& 说讨好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是因为,如果不给别人带来实际的好处,譬如请客送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而仅仅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投其所好、自我完善,那是没有作用的。以为这样做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其实是一个错觉。&&& 再说,别人的认可、赞扬和尊重有那么重要吗?除了满足一下虚荣心,并没有实际的好处,除非得到奖金,或者提拔。表演型人格障碍很在乎这些虚名,为了追逐虚名而脱离实际,其实是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五、猜心思&&& 讨好必须先了解对方的心思,不然的话,马屁拍错了,反而被踢一脚。以为自己能够猜透别人的心思,这本身就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别人的心思是永远猜不透的。于是,有的人去研究心理学,希望通过心理学去了解别人的心思。&&& 猜心也是拯救和控制的一种手段。&&& 有的人喜欢猜别人,但害怕别人猜自己,担心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知道。这种人通常兼有黑白分明,而且认为自己是“黑”的,自我评价是负面的。所以,他们回避与人接触。表面上与人划清界线,其实是人际界线不清。别人根本不可能知道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心灵感应”是不存在的。当这种担心达到一定强度时,可能会出现被洞悉感,觉得自己被跟踪、被监控。偏执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偶尔会有这种症状,如果非常明显,那就是精神分裂症了。&&& 有的人喜欢被别人猜,故意不把话说清楚。如果猜对了,就很高兴,觉得对方是自己的知音;如果猜错了,就不高兴,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对自己不够用心。&&& 猜心就是投射,不是猜出对方的心思,而是把自己的猜测强加到对方的头上。六、敏感&&& 猜心和敏感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很难说清楚。知道了别人的心思,自己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叫敏感;因为敏感,所以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变化,这就叫猜心。&&& 敏感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共情,或者共鸣。双方的情绪相同。对方是什么情绪,我也是什么情绪。人喜亦喜,人悲亦悲。这种情况也叫“感染”。有的人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感染,看肥皂剧都会哭得稀里哗啦。这种人心软,耳根也软,没有主见,容易受暗示。&&& 第二种表现是对抗性的,双方的情绪不同,但有联系,是对应的,例如,别人想打我(愤怒),我感到害怕(恐惧),或者别人在哭(悲伤),我觉得烦(愤怒)。别人表扬我,我感到高兴,别人批语我,我感到难过,别人对我好,我很开心,别人对我不好,我很生气。这些也是对抗性的。&&& 一般认为,共情是以对方为中心的,“对抗”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自恋”的表现。自恋型、反社会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都是非常敏感的,他们的敏感主要表现在“对抗”。换句话说,他们的情绪不容易被感染,但容易受影响。其实,强迫型、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也是对抗性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影响。
七、另一个自我&&&& 了解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害怕被人了解,但又渴望被人理解。了解可以为控制服务,理解却与控制无关。了解有利有弊,理解有利无弊。喜欢被人了解的目的是希望被人理解。了解有可能是对抗性的,而理解就是共情。&&& 如果不被人理解,那是非常孤单的。所以,人人渴望被人理解。但是,人心隔肚皮,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渴望被人理解是很不现实的,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另一个自我(简称“另我”),是一种自体客体移情,表现为渴望得到理解、以为有人能够理解自己、因为被人理解而兴高采烈、不停地寻找知音、幻想自己有一个孪生兄弟或姐妹、与某个人处于“共生状态”。
&八、分离焦虑&&& 当一个人与别人处于共生状态时,分离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非常害怕分离,分离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害怕分离,说明他的人际界线是不清的。害怕跟谁分离,说明他跟谁人际界线不清。&&& 为了避免分离,当事人会采取硬控制或软控制、讨好或依赖等措施,目的是继续保持共生状态,朝夕相处,相依为命。这种人很黏、很纠缠,象跟屁虫似的,吃饭、睡觉都要别人陪,稍微离开一会儿就会不断打电话、发信息。依赖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都有强烈的分离焦虑,他们害怕分离,对想象的分离都会有强烈的反应,常常反复要求对方保证不会抛弃他。
九、重感情&&& 行为主义只看互动,不讲感情。感情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别人看不透,自己也搞不明白。但是,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偏偏非常重感情。对他们来说,事实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爱我。两个人在一起磕磕碰碰、吵吵闹闹、打打杀杀,一点儿也不开心,但是,因为“我爱你”,就舍不得分开。现实地讲,这样的“爱”已经没有意义,它给人带来的只是伤害。但是,他们宁愿承受现实的痛苦和伤害,也不愿意放下虚幻的爱。&&& 有人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其实,在战场、官场、情场和日常生活中,这句话也是适用的。但是,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就会把爱恨情仇想象成永恒的东西。他们不只是人际界线不清,连时间界线也不清,过去、现在、将来不分。他们希望时间不变、天人合一。究其原因,还是害怕分离,不愿与心爱的人分开。他们用虚幻的感情麻醉自己,在精神上模糊人际界线。&十、强调意义&&& 人生本来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总是倾向于寻求现象背后的意义。现象瞬息万变,意义不变。对人来讲,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动机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你想我吗?想,但想不起来。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义重。只要有爱,怎么伤害都没关系。这是无视事实的表现,是歪曲事实,是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 十一、“过程阐释”&&&&&&& 现实的人际关系是靠效果来维系的,与动机无关。强调动机而忽略效果,就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雅罗姆把人与人之间的交谈分为两个层面:内容阐释和过程阐释。内容阐释就是就事论事,过程阐释就是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分析当事人的动机。一般的人际沟通是很忌讳过程阐释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把交谈变成窥探、揣摩、指责和人身攻击,而心理咨询必须以过程阐释为重点,就事论事是起不到咨询的效果的。换句话说,过程阐释是心理咨询的特权。任何人(包括咨询师),如果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使用过程阐释,就是人际界线不清。当然,亲人、知心朋友、闺密是可以过程阐释的,因为他们的人际界线本来就是不清的。十二、窥探隐私&&&& 朋友之间应该分享秘密,不分享秘密、不谈自己的感受、不暴露自己的想法,就算不上朋友。但是,如果是一般关系,窥探别人的隐私就不合适了。有的人特别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这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十三、过度暴露&&& 同样,跟关系一般的人分离秘密、谈自己的感受、暴露自己的想法,也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
十四、侵犯隐私&&& 过程阐释、窥探隐私、过度暴露都属于侵犯隐私,它打破了人际界线,闯入了别人的私人领地,侵犯了别人的心理空间。这方面的表现有很多,例如衣着过分暴露、穿着睡衣会客、借别人的衣服穿、用别人的牙刷、进入别人的卧室、使用别人的卫生间、翻别人的抽屉、看别人的日记、查别人的电话记录,等等等等。十五、道听途说&&& 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容易受暗示,别人说什么,他不会理智地分析,而是盲目接受。不但自己接受,还会迫不及待地向别人传播、推销。于是,未经证实的消息就传播开来了,而且越传越神,成为流言蜚语。真是人言可畏。人言之所以可畏,就是因为人际界线不清。人际界线清楚的人不会轻信流言蜚语,他相信事实,相信证据。
十六、忠诚和猜忌&&& 忠诚于某人,就是把自己当成别人的一部分,把自己交给对方,这是人际界线不清的表现。其实,你是你,他是他,只要对自己忠诚就可以了,用不着对别人忠诚。&&& 人际界线不清的时候,人们也会要求对方对自己忠诚,这种情况在朋友和恋人之间非常普遍。要求对方对自己忠诚,就是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把对方彻底占有。如果对方不忠诚,就是我的损失,是对我的背叛,因此非常担心对方不忠诚,想方设法检验对方的忠诚度,严重的就表现为猜忌。&&& 猜忌和猜心略有不同。猜心相对“积极”一些,目的是了解对方,而猜忌是负性的,是不相信,是怀疑。猜忌很容易转变成窥探和侵犯隐私。&&& 怀疑和相信表面上是相反的,但都属于人际界线不清。人际界线清楚的人尊重事实,不会轻信某个人,也不会无端地怀疑别人。对他们来说,别人的话仅供参考,类似于灵感或线索,需要事实来验证。别人的意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际效果。
十七、纠正&&& 人际界线不清的人往往以为自己比你更了解你。当你产生某种想法、出现某种情绪变化、想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你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是错的,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他显然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你身上去了,他以为你和他是一样的人,发现你和他实际上不一样,他就认为你错了。同时,他又很关心你,希望你别犯错误,于是就来纠正你。这是双重的人际界线不清。第一,他以为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是一样的;第二,他要对你负责,他想拯救你。&&& 这样的纠正其实非常有害。人际界线不清、暗示性高的人会接受别人的纠正,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受和意图压抑掉。一个人越不了解自己、越压抑自己,越容易受暗示,越容易人际界线不清。这就不是拯救了,而是控制。
人际心理学:缺乏边界感造成的痛苦
&&& 象走进自家院门一样心无界蒂,院门这个界限令他们很不舒服。 &&
&&& 如果界限感仅限于物理上的个人空间或家庭空间的话,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对个人隐私的日益尊重,中国人的界限感已经大大增强。但是对于心理层面上的个人空间和家庭空间,中国人的界限感依然是非常模糊的,而正是这种模糊的界限感引发了人际关系中的太多的痛苦和无奈。 &
&&& 事实上,这个世界只有三件事,第一件事:自己的事,第二件事:别人的事,第三件事:老天的事。 &
&&& 这三件事已经清晰划分了我们自己的界限。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不要托附他人;别人的事,只可以尊重和接受,不要强加干涉,也不应该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天下雨就要打伞出去,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就得学会简朴生活。 &
&&& 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
&&& 同时,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很难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然而,犹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经历不同,读得书接触的人不同,自然,信念系统就会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千差万别。 &
&&& 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会意识到这种不同,并尊重这种不同。但如果一个人界限感模糊,面对这种差异,会非常痛苦,于是开始抱怨和不解:“你怎么这么办事?”“你凭什么这样对我?”“你怎么竟有这种想法?” &
&&& 中国人的早期教育常常是界限模糊的。当一个孩子自己跌倒,本应该自己爬起来,那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却看着心痛,立刻过去扶起,其实,善良的中国父母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疼爱中开始一步步缺失。 &&&& 孩子慢慢长大,有能力独自上学,但因为界限模糊,他或她仍然认为那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背着孩子的书包,早送晚接,风尘仆仆。 &
&&& 孩子慢慢成年了,独立意识开始强化,孩子觉得上什么学校是自己的事,和谁谈恋爱是自己的事,嫁给谁,娶谁是自己的事,但很遗憾,和父母的界限早已被打破,而且被打破已有很多年,而且可笑的是,孩子一边大声宣告“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一边把找自己做的工作、买自己住的房子看成是父母的事,于是父母在这种模糊的界限中,仍然觉得“你的高考志愿是我的事,你的恋爱婚姻是我的事”,于是开始冲突,于是开始痛苦。 &&
&&& 在中国,关乎高考志愿、恋爱婚姻这样的大事,也不仅仅是父母的事,还是七姑八姨的事,那份关切似乎全是他们自己的事,看似是一份帮助,一份关心,但却是害了孩子,因为很少有人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做考量的,而是把自己当成了那个要娶要嫁的人,把孩子的恋人当成了自己要嫁要娶的人,然后把自己的意愿拿出来,努力的充满热情的苦口婆心的令其意见最终得以实施。 &
&&& 不仅如此,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恋人互动。每天计较着我爱你多些,还是你爱我多些。 &
&&& 不仅如此,孩子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同事互动。本不应该自己承担的,却不会说“不”,本应该自己承担的,却又常常把责任推给他人。 &
&&& 不仅如此,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于是他或她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自己的孩子互动。 &
&&& 如此继续,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
&&& 所以,明确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让界限感清晰起来,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吧。 &
&& 作者:泉铭
:没有边界,你看不到任何人存在&
刁庆红(原创文章)
  第一部分:自由联想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累很累,孩子的学习,管完小学和初中,现在读高中了,很多科目,我已经不能辅导他了,爸爸对我说,那你就去学高中化学噻,学了再来教他,而我是一个30多年前的文科生。朋友对我说,孩子将来上大学,如果微积分不好,你是不是还要再去学微积分来帮助他呢?
  对朋友也是这样,什么都替朋友的事情着急,对父母也是如此,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给父母提供最好的晚年生活,让父母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所以,我有时候也会怀疑,别人也会象我这么操心劳碌吗?
  第二部分:自由探寻
  边界意识的问题,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一个可以放大到无论多大都不过分的问题。
  不论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尤其在我们中国的文化背景之下,侵犯别人的边界,是一件很不能自我觉察到的事情。
  因为我们的文化里面,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意识到,什么是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我们看到的都是 “我是为你好”的善良的前提,名正言顺,明目张胆地对亲人的人生指手划脚,在控制与反控制之间,和亲人的人生,有了无数的纠结。
  一个系统要生存,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他要有自己的边界,和别的东西能够区分开来,而在我们的文化里边,首先就是父母和子女的共生现象,既然子女无法和父母在心理上完成分离,那么,这个孩子在婚姻之中,照样学习不会,和自己的配偶之间,应该是有边界的。
  这造成了实际生活中,无数的情感纠结的起因。
  “边界意识的理解和延伸就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自己。所以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相互尊重就是边界意识的良好体现。过分的为他人承担也是边界不清的体现。期待改造别人更是侵犯边界。几乎所有的人格障碍都存在自我意识混乱和边界不清。亲密关系中,尊重自己和他人,分清边界是非常重要的。可惜呀,我们常常把越界当成爱。”(摘自心网)
  海灵格的家族系统排列的科学性我们姑且放置一边,但他的确揭示出了一个大大的真理:家族之中,我们去替别人承担原本是属于别人的沉重的命运,这样子做,既降低了别人的尊严,也消解了别人的力量,同时使自己的人生背负了很沉重的负担,虽然这里面的别人,就是我们的亲人,但就算是至亲的人和我们自己之间,也是属于两个边界里的不同的独立的人格,我们潜意识里面,因为对亲人的爱,而超越了和他们人格之间的边界,去试图为他们承担些什么。
  我们从来都不知道,那些被别人企图承担他们的命运的人,并不愿意有人来承接或者干涉他们那独特的命运。这样的结果总是出乎僭越者的意料,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他内心的那份爱的真谛究竟是什么。新的画面,将会颠覆他内心习惯性的僭越别人命运的习性。
  你要去问问那些过度地为孩子付出的家长,你问过你的孩子吗?他们愿意你这么辛苦的付出吗?家长可能会非常的奇怪,难道孩子还不高兴我这么的付出吗?好吧,这就是个问题,你可以先去问问看,也许孩子会说,妈妈,你多去打几场麻将或多干点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会更加轻松。
  孩子的学习、事业、婚姻问题,都将是他一个人得去面对,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的。如果不是有足够的张狂,我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决定另外一个生命的命运,哪怕他是自己的孩子。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在他的后面,能够提供一些服务就好,最多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为他提供一些建议,至于他采纳不采纳,都不是我们能够控制得了的。仅此而已。
  我们的父母,也许一生都很不幸福,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回报在行动里。但不知道有人想过没有,父母的一生的沉重的命运背后,是他的原生家庭背后那么强大的力量运作的结果。父母不听你的,在伤害他的身体或者经济或者精力,那也是他必然要面对的课题,是的,作为孩子,我们也疼爱怜惜父母的一切(说出这些字眼的时候,孩子已经僭越了孩子的角色,而试图成为父母的父母了),所以会非常地着急。但是,跳开你是他的孩子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没有你,父母照样会那样子去走过他的人生足迹,赌博,坐牢,疾病,癌症,婚姻的失败,孤独……在那些的背后,是父母的原生家庭所造就的那一切,我们是无力改变的,当我们想要改变父母的命运的时候,僭越就已经发生。
  尊重父母,就意味着尊重父母的命运,当我们能够放下的时候,父母也能够获得,由于我们的放下,而必须由自己看得更清楚的那一份自己必须去面对的东西。这句话也相当于是在说,父母其实也需要成长,这个成长也是终身的,而子女在试图介入父母的命运的那一刻,就已经在剥夺和削弱父母成长的力量和机会。孩子心理的出发点就显得狂妄,过分看重自己能力,以为父母的有些东西是自己可以控制和改变的,事实上,你改变不了什么,而只会把自己的人生幸福搭进去,让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也跟着遭殃。
  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可能是心甘情愿地,默许你为他们付出这么多,甚至是有意识地需要你成为他们的父母的角色来照顾他们,无条件地迁就他们。但是,如果做一个家庭系统排列,就会很清晰地知道,父母的代表们(实际也是理性层次上的父母)并不真正愿意你为他们的人生搭上这么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即便不做排列,父母能够经由某种途径,头脑能够清楚之后,父母也是不愿意孩子和自己的角色反过来了。
  只是可惜,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文化中,清醒的父母不多。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一直就不愿意分离。所以,彼此过分承担,彼此过分付出,又以彼此付出和承担的时间太长,精力过大,而成为彼此束缚和对对方有所要求为回报。我们的文化非常地鼓励这一点,所以,边界不清晰,彼此僭越彼此的人生,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民族潜意识。在我们的心理治疗中,目标之一,就是清晰个人各自的边界,自己去承担自己的人生命运。
  夫妻之间的人格和命运的僭越和控制,也是时下无数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之一。不能和父母分离的孩子,是无法处理好自己的婚姻的,西方文化鼓励孩子和父母分离,东方文化中,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要能够这么做到的孩子不多,首先我们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不自然的,不自然的关系之中,一定会产生很多的伤害,孩子们可能迫于文化的压力接受自己的父母,但在他们的内心最真实的那个部分里,是很难接受自己的父母的,这也造成事实上不能和父母分离,不能分离的结果,就是永远活在对父母的情感纠结里,这样的孩子,在婚姻中是无力的,他们在原生家庭里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就要来到一个和陌生人组成的关系里面,他们把在原生家庭的问题带到婚姻生活中了,把对自己父母的还没有解决的情结和希冀,投射到配偶那里,结果就是,婚姻怎么进行都不舒服,都不满意,总是痛苦。
  所以,在这样的文化里面,我们看到任何人的存在。丈夫看不到妻子的存在。妻子看不到丈夫的存在。爸爸妈妈看不到儿女的存在,儿女看不到父母的存在。
  我说的看,是看到对方的真实的本来的一切的情绪情感的身体的存在,而不是从我们的头脑中映射出去的那个爸爸妈妈或者丈夫或者儿女,或者一切人。
  我说的看,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存在着的主体的看,而不是把对方作为一个客体的看,或者甚至是把对方作为自己的一个附属或者自己的一部分的看,后者的看,是一种精神病理性的看。
  有一次,我对一个婚姻充满痛苦和纠结的女人谈到,你真正地看到过你的丈夫了吗?你了解他的挣扎与恐惧了吗?后面还有一句话,是我心里在想的:你生活在自己的不舒服里面,你是看不到他的不舒服的。你生活在自己的痛里面,你是看不到他的痛的。
  她睁着大大的眼睛问我,我要如何才能看到他?
  我心里在说,要看到他还不容易吗?把你自己的感觉暂时放下一下下就好,然后去到他的感觉里面。但是这句话我没说出来,因为把自己放下,是一句非常简单的话,但有可能需要一辈子的磨练或者领悟,当然有时候,也可能如同佛教所说,能够在一霎那之间,产生这样的顿悟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我这里的放下,已经是人本主义的共情,科胡特的神入,自体心理学的内省式共情了,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都是一个很多年的功课,而对于一个具有部分偏执性格的婚姻之中的女人来说,要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需要借助于外力,也就是我们具有良好的共情能力的咨询师的陪伴的过程。
  没有边界,我们无法共情,因为我们彼此侵入,连对方是谁都看不清楚,看到边界,我们才可能进入对方的心理世界,和他跳上一段真正的双人舞,这段舞曲一定是很美妙的,因为我们都真正地存在在对方的眼睛里,我们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和心灵来跳舞,这是一曲灵魂交汇的共舞。
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限
&&& 人们常常专注在要有爱心、避免自私自利,却忘记自己的有限和界限。他们往往会问:“对别人设界限不是很自私吗?”&“我要怎么回答那些需要我爱心、精力、金钱帮助的人呢?”&“为什么设立界限会让我感到愧疚或恐惧?”“我可以在设限后仍是个有爱心的人吗?”想要有一个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确的“界限”是很重要的、这是个人产权的分界线,指出你应该为哪些东西负责。它可以定义你是什么,或者,你不是什么。&界限深深地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身体上的界限:帮助我们决定,在何种情况上,谁可以碰我们的身体?&心理上的界限:给予我们拥有个人思想与见解的自由。&情绪上的界限:帮助我们处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来自别人有害与操纵性的情绪。&属灵上的界限:帮助我们分辨上帝的间念与人个的意愿有何不同?
&&& 划清自己的心理界限
&&& 今天又看了《如何提高你的情商》这篇文章,一些地方感触很深。我就觉得自己的情商就不是很高,有时候感到没有方向,对一些人际关系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生活也不是很有乐趣。经常以为,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只要不是故意的特别厉害的冒犯了你,都不必在意,常常处处忍让,回忆起一些事情,常常生闷气,而且所受的气没有减少的倾向,甚至有点愈演愈烈,有些人显得更加的咄咄逼人。这篇文章给指点了不少迷津。觉得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没有划清自己的心理界限。
&& “你也许自认为与他人界限不明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大家能随心所欲地相处,而且相互之间也不用激烈地讨价还价。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它的不利之处在于,别人经常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却不自知。”是啊,自己以往就经常以为,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只要不是故意的特别厉害的冒犯了你,都不必在意。因此在这种心理下,对别人没有防范,对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界限自然不是很清晰。因此经常在一些事情中受到了冒犯却不自知,事后想起来觉得受了气。
久而久之,越来越没有顾忌,受到的有意或无意的伤害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如果我们是那个侵犯了别人心理界限的人,发现事实的真相后,我们会感觉自己是个冷血的大笨蛋。同时我们也会感到受伤害,因为我们既为自己的过错而自责,又对一个第三者卷进来对我们评头论足而感到愤慨。”
“界限清晰对大家都有好处。你必须明白什么是别人可以和不可以对你做的。当别人侵犯了你的心理界限,告诉他,以求得改正,如果总是划不清心理界限,那么你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正视这个问题,建立心理界限继续与他们谨慎交往;另一个是减少与这种人交往。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进入那种恶性循环。
&&& 我们所能做的是,划清自己的心理界限,建立自己的世界,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以承受什么,与自己有紧密联系的人不喜欢什么,趋利避害,追求自己的幸福,建立自己的幸福世界。尽量不要让别人影响我们的世界。
心理界线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社交距离
  心理导读:丰富的心理界线层次将我们的人际关系按远近不同编排至不同的社交距离,舒适又有弹性的心理界限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社交距离。——中国心理健康网
  我们需要心理界线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有形界线的世界中,国境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线,房子是我们和外界的界线,办公桌在我们与同事的界线,身体是我们与他人的界线。不过,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无形的心理界线。
  “心理界线是一种类似于作为身体界线之皮肤的某种体验。在这个界线内,我们标记为'我的’,在这个界线外则被标记为'非我’。如果这样的界线遭到了侵犯,我们就会动用防御的方式将其排除出去。”
  界线有丰富的层次,视人际关系的远近把不同的人编排至不同的社交距离。对待家人或许可以弱化界线,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能完全没有界线,对于陌生人可能会全副武装自己的界线。
  在《懂得生命》一书中,加拿大海文学院的麦卓基和黄焕祥介绍了欧文与米里亚姆·波尔斯特所列的几项基本的界线——我-界线:界线是一个人被容许并且愿意去接触的范围,此范围确认了他们的行为、观念、人群、价值、环境、形象、记忆等,他可以自由且全然参与外在世界,以及因参与外在世界而唤醒内在的回响。
  身体界线:& 愿意觉察身体某些部位或某些功能的感受与知觉。
  价值界线:& 愿意接受由自我赋予的价值范围内的各种体验。
  习惯界线:& 容许自己去经验的范围,包括过去曾有的经验与习惯模式,及新的经验模式。
  表达界线:& 有多少感受与能量是愿意在他人面前表达出来的。
  显露界线:& 有多少自我是愿意在他人面前揭露的。
  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我们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应用上述这些心理上的界线。“界线就像皮肤一样,对于我们的内心世界有着须臾不可缺的重要意义。皮肤需要是完整的,因为需要阻止外界的侵入;皮肤又需要是能够通透的,以便同外界进行交换。人的界线也应该如此,拥有良好界线的人不惧怕和他人的接触,并且能够在这种接触中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并从互动中丰富自身。”张沛超这样解释界线之于我们的重要性。
  为什么心理界线消失了?
  “在与他人相处中,你觉得你的自我边界清晰吗?如果清晰,你是如何做到的?如果不清晰,困难在哪里?”一位接受采访的女白领Maggie反问:“自我边界是啥意思?”
  这是一个真实的现实:没有界线意识和界线侵犯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实,这是导致很多人人际关系困扰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在伴侣之间、父母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和职场同事之间,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界线困难变得像吃饭睡觉一样日常:要么被别人侵犯了自己的界线而痛苦;要么理直气壮地以亲密或关心为理由,像个“侵略者”一样“入侵别人”的生活而不自知;要么,完全没有界线,心的家园大敞四开,迎接各路“侵略者”。
  界线对于个体而言,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最初的婴儿以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连母亲都是被自己创造出来的。母亲对于婴儿的全神贯注式的回应会使得孩子得到充分的无限体验。但随着婴儿的持续成长,母亲与之互动的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婴儿经历的这种挫折感变成了他/她的界线的最初形式。忍受这种恰到好处的挫折体验使得婴儿逐渐获得一种作为有限的、但独立的主体存在。疏离的或是侵入性的养育方式,都会使得婴儿无法获得一个既稳定又通透的界线,“这种模糊的界线感所伴随的模糊的主体感会一直在他/她今后的生活中持续下去。”
  边界像细胞膜一样,既维持一个界线,又是能量和物质交换的媒介,从而保持着有机体的内稳态。界线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享受没有界线的生活,有些人感到生活受到了他人的侵入、控制,甚至有自我被侵犯的威胁感。“没有清晰界线的人的行为可能是迎合他人,也可能是对抗他人,也可能是逃离他人,但就是没有办法享受平等的人际关系并从中受益。讨好者和控制者有时是同一个人,他们一方面不得不讨好一些人,同时又习惯控制另一些人,这种实质上属于受虐-施虐性人格的动力是在早期与重要养育者的互动中习得的。如果一个人从未被平等地对待,他也无法习得如何与他人平等互处。如果一种文化缺少人与人平等,互相尊重对方界线的基因,那么人与人这样互相对待也就不足为怪了。”
  中国人的界线困难确实与中国文化关系很大,“中国文化是集体文化,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是连接起来、相互影响的,而不像西方人,从思想到工作和家庭都是相互独立。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确实揭示了中国人人格的'互依’特征。同西方人的独立性人格相比,处于东亚文化群体中的人更多地显现出人际界线的模糊,这体现在亲子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和同事之间。这样的人格特质很难说一定优于或劣于西方的人格特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代的中国人越来越受困于这种过于渗透的人际边界。”在张沛超看来,一种既塑造和维护人格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不因此失去丰富的人际关系的人格是值得推崇的。它是西方人格和东方人格的理想复合,又是对各自之不足的扬弃。
  既舒适又弹性
  没有一个通约的心理界线。心理上的自我边界包括每个人的生活,所属的物质、精神、价值观、理念、爱情、亲情、信仰等,以及身体与他人身体间所需要的距离。所以,这也决定了,我们的心理边界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因心境而异。
  “人的自我意识与需要的人际边界,各有各的不同,不能有一个通约的人际标准,知道自己要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样的伦理与道德底线,那么在人际中就不容易被挫败,也不会干扰别人。”
  心理界线也是我们的一种选择。如人际距离的选择:亲人半米,朋友一米,同事一米半,陌生人两米,关键是感觉舒服就好。而归结到心理层面,就是自我的容许性,“在应该与情愿之间做着选择”。他的建议是:对亲密的人模糊自我边界是重要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母亲与孩子,情人之间正是这样的情形。李子勋曾说过一句流传很广的金句:“减少对他人的期待,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别人。”即对陌生人节制自我需求,不对他人有过度期待,也是尊重自我边界的状态。如果说有一个心理界线的通则,那么这个通则是:有自我边界又不执著于边界,坚持自己又无条件欣赏他人,以尊重他人来体现自我的尊重,这样的自我边界意识相对宽松与自然。
  “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界线最好是有弹性并且能改变的,即使在反映符合真实自我的天性时也要如此。一个健康的人一生之中,界线的反映是同时倾向接触与退缩两者的,就是想要退缩回自己熟悉的安全的小空间,仍然会有意愿去体验新奇的事物。只要生物体的完整性没有受到威胁,这种扩展/退缩的能力就形成生命中波浪式的行为与动作。”麦卓基和黄焕祥在《懂得生命:在和谐关系中创造》一书中说。他们作了一个比喻:“界线是有弹性的,并且不停地在移动,就像是变形虫的外围,交地向外伸出去体验周遭的环境,然后会远离外界缩回到中心。”
  舒适的界线就是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生活,同时也享受与他人的关系,做到内心平衡,觉得没失去自我。不是自我和世界的双重沦陷,而是向自我和世界都敞开。界线既不松散又不紧闭,这将提供给自我一个良好的内环境。这是自我敢于向内在世界的未知部分和外在世界的未知部分勇敢探索的立足之处。
  成年人并不意味着成熟的人,舒适的界线才是成熟的特征,也是其前提。“这样的界线尽管以早年的经验为前体,但是仍会在后来的生活中,通过和他人的互动得以不断调整和修正。成年人可以利用亲密关系进行界线的修复和重塑,在经验中获得更舒适的界线感。”舒适、弹性的心理界线,为人我和谐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同理心是人际关系中“爱”的关键,也是寂寞、恐惧、焦虑与绝望等影响生活负面元素的解药。
  最美的抗癌姑娘鲁若晴最终还是走了,但是她的遭遇,乐观、坚强的心态却牵动了很多人。告别那天,远道而来了很多陌生人,一小伙儿更是坐在殡仪馆里久久不愿离去。他表示,自己正试图去感受她的感受,并让这样的感受激励自己接下去更好地去生活。
  其实,总有一种在内心深处驱使我们寻求深入而非浅薄地理解别人的原动力。
  深入到他人的内心与灵魂,了解他们的想法、感知他们的情绪,这让我们能更敏锐地觉察别人的想法与感觉,并告诉我们如何全心全意、完全地活出生命。
  这正是时下我们常说的同理心,等同于共情力,或者说换位思考,也有的表述方式是穿上对方的鞋子。美国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卡利认为:“同理心让我们保持弹性,远离偏见,以敞开的心灵和想法去处理人际关系。”他认为同理心就像一条河流,温柔地引导着你到达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创造自我了解与亲密关系。
  试想,孩子成绩没考好,回到家,等待他们的往往就是:这次怎么又没考好,这么简单的题老是做不对,学习上就是开不了窍,iPad没收一礼拜。听多了,孩子疲沓了,很不以为然,甚至产生抵抗情绪。假如,换一种表述方式:宝贝儿,这次考得不好,心里是不是很难过?来,和妈妈说说,我们可以一起想法子。因为表述方式的不同,带来的是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变化。“第二种表达了同理心互动的过程,家长首先感受的是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谈事情。帮助孩子处理内心失落、受挫的情绪,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脆弱时有人陪伴,这是特别有力量的安全感。”心理咨询师赵悦辰说,来找她做咨询的,大多都是只盯着问题,而不能站在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
  每个人内心最渴望的就是理解,即便对方不能帮助你,只要能理解就很好了。这会让你觉得有个人在内心深处陪伴你,那是一种很深的安全感和温暖感,带给你力量,支撑你去做更多的事情,甚至战胜困难。&
什么是真正的安全感&
  不管你有没有觉察到,在内心深处,我们一直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中。我们害怕死亡,害怕孤独,害怕被亲近的人背叛,害怕失去和周围世界的联系,害怕出现任何我们不想看到的场面。
  这些焦虑的存在导致我们或明或暗地追求一种叫做安全感的东西,不过很显然我们并不了解如何才能真正安全,所以我们付出的努力往往空手而归或适得其反。
  我们从超市采购食物,是为了防止饥饿的发生,我们去检查身体,是为了避免死亡或病痛。我们拼命挣钱,是为了不至于交不起房租而露宿街头。我们花巨资买房买车,是为了不被视为穷人而受到轻视。我们学习所在地的语言,是为了不被视为异类。
  你花费很多时间来积累财富,这些东西让你有安全的错觉。你的周围属于你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你误以为这会让你变的安全有保障。但事实上你错了,这一切并不能给你安全感。
  你拥有的越多,反而越不安全(很多大陆富豪为自己的财富而忧心不已),因为你拥有的越多也就意味着你需要操心的也就越多。假如你一无所有,你就不必为此操心。
  当然并不反对你拥有汽车或房地产,但是反对你对他们的态度,你现在对他们的态度让人感觉到,似乎他们可以永远存在下去,或者你可以永远的拥有它们。这样的想法让你无法放松,你会把每一个试图接近的人视为侵略者。
  事实上,这两个假设都无法实现。他们无法永远存在下去,你也无法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既然如此,你就没有理由紧紧的抓住它们,既然早晚要松手。你应该真正的去享受它们,而不是为他们而焦虑。你目前就象是一个找到食物的猎豹,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防止别人来争夺他的食物,甚至在吃的时候他都没有停止过担忧,很难想像你真正享受到了食物。有时候你甚至只顾着和其它掠食者搏斗,当你回头的时候,食物已经不见了。
  我们就是那只猎豹。你买车并不是为了更方便的出行,只是为了不被人视为穷人。买了车之后你又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车不要被划了。一直到这辆车报废,你几乎没有真正的拥有过它也没有真正享受过它。这样的人生很失败。
  因此,你必需记住两件事:
  第一是,你拥有的东西无法永远存在(即使是现在,它们存在的方式也和你想的大相径庭);
  第二,你无法永远拥有它们。这里所说的它们所指的并不只是一张盗版DVD,也包括最好的房子,抑或一盘水果沙拉。
  记住这两点,你就可以真正的享受它们。你可以在享受的时候享受,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如果你是它们的主人的话,就应该具有放弃他们的权力,但多数时候你并不具有这样的能力。
  这种心态有点象你小时候玩别人家的玩具,你可以尽情的玩而不必担心把它弄坏。如果是自己的东西,可能就不会那么不爱惜。
  如果你能有这样的态度,你就会有真正的安全感。你不再担心失去什么,因为所有的东西最终都会失去,只是时间早晚而已。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从来也没有拥有过什么,你只是以为自己拥有。
  当你不再焦虑的时候,你才有时间真正享受生活,你在喝茶的时候只是在喝茶,而不是在想着如何让对面那个也在喝茶的女孩注意你。这样,你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以前你只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很多时候,你都是在为别人而活。
  真正的安全感就是不再有需要被保护起来的东西。不止是你的钱包或银行卡之类的东西,还有你的自尊,你的面子。当你认为自己拥有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就无可避免的要为维护它们而尽力,就象你有了一辆车,就必须学会擦车一样。只是向你证明你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面子存在。如果一件事物确实如你想的那样存在,你当然可以拥有他,维护它也行,但是如果他根本只是你的幻觉,那么你就没有任何理由继续你的幻觉了。
谈恋爱的心理准备 心理边界
并不是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能顺利地谈恋爱的。按精神分析的观点,一个人只有克服了口腔固结和肛门固结、解决了俄狄浦斯情结、消除了性压抑和性恐惧、完成了自我同一性,才能健康、正常地谈恋爱。
口腔固结的人依赖性太强,人际界线不清。这样的人谈恋爱,很容易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来使用,利用对方实现自己的愿望,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对方身上,所以非常纠结,喜欢折腾。
肛门固结的人“独立性”太强,抗拒依赖,刻意把人际界线弄得很清,生怕与别人有什么瓜葛。这样的人谈恋爱,不可能真正投入。关系一近,就会恐慌,很难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处于俄狄浦斯期的人深受父母的影响,只对父母式的异性感兴趣,并把亲子关系投射到恋爱关系中去,像要求父母那样要求恋人。更可怕的是,还可能会把同性父母投射给某个人,把他或她当成假想敌,产生病理性嫉妒。
处于潜伏期的人有强烈的性压抑,甚至性恐惧,对异性没兴趣,喜欢跟同性混在一起。这样的人是无法进入异性恋的。
处于青春期的人都有同一性的混乱,或“身份危机”,不知道自己是谁,将来做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朝三暮四,也不适合谈恋爱。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谈恋爱呢?谈恋爱需要哪些心理准备呢?
一、独立自主
玛勒把0-1个月称为“自闭期”,把2-5个月称为“共生期”,把6个月以后称为“分离-个体化期”。自闭期是胎儿期的延续,婴儿自我封闭,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尚未与外办建立联系。共生期的孩子与母亲建立了联系,但人我不分、母子一体,完全没有人际界线,没有“独立性”。分离-个体化期是逐渐建立人际界线、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的过程,通常持续到3岁。
完成了分离-个体化的人,人际界线清晰,你是你,我是我,不会过分卷入别人的事,不会把别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不会利用别人实现自己的愿望,不会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不会胡乱猜测别人的心思,不会要求别人具有心灵感应的能力,不会要求别人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他独立自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尊重对方,不会随意侵犯对方的自我边界。
二、完整客体
克莱因把0-6个月称为“分裂-偏执期”,这个时期的婴儿还没有“知觉”的能力,它所“感知到”的世界是支离破碎的,呈碎片状,这叫“部分客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觉”能力渐渐发展起来,世界也渐渐地被“组织”起来,变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的某个阶段,世界被分为好客体和坏客体,妈妈也被分为好妈妈和坏妈妈,这叫“分裂”。人有避苦趋乐、避坏趋好的本能,所以好客体被保留下来,坏客体受到压抑,或者“投射”到外界,从而认为妈妈是好的,陌生人是坏的,把所有的陌生人都当成假想敌,这叫“偏执”。
6个月后,随着“知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孩子终于知道,妈妈只有一个,既好又坏。于是,他对妈妈产生矛盾情感,既爱又恨。当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不允许自己恨他。如果恨他,就会产生内疚感,甚至陷入抑郁状态。所以,克莱因把这个时期称为“抑郁期”。
矛盾情感是“整合”的产物。有了矛盾情感,说明整合已经开始。如果整合得更好一些,内心冲突会渐渐减少。到了那个时候,孩子会放弃好坏的评判,客观、中立、整体、全面地看待妈妈。
处于分裂-偏执状态的人会把别人理想化,或者妖魔化,或者两极分化。理想化使他容易爱上别人,但是,他所爱的不是真实的人,而是心中的幻影,这叫“投射”。有朝一日,当他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就会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于是就把对方妖魔化。而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会集天使和魔鬼于一身,一会儿把对方理想化,一会儿把对方妖魔化,或者同时把对方理想化和妖魔化,又爱又恨,爱恨交加。
而整合得比较好的人能够如实地看待对方,知道对方有优点,也有缺点,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所以,不会爱得发狂,也不会恨之入骨,更不会爱恨交加、反复无常。他的爱是含蓄的、适度的、稳定的。
把对方当作完整客体,必然就会完整接纳。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缺点是他的人格的固有成分,是他的特点之一。如果接纳他这个人,就要连同他的缺点一起接纳。如果只接纳他的优点,不接纳他的缺点,老想改正他的缺点,说明还没有把他当成完整客体,说明整合尚未完成。
三、整体性爱
人际界线不清的人会把性当成控制别人的手段,这叫“情欲的投射性认同”,简称“色诱”;或者把性当成交易、讨好、报答的手段。整合不良的人会把性对象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器官或部位,例如胸、腿、臀、生殖器,热衷于其一而排斥其它;或者把性行为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孤立动作,例如窥视、摩擦、口交、生殖器交,热衷于其一而不能兼顾其它。他们连身体和动作都不能整合,更没有能力把精神和肉体整合起来,因而也不可能真正尊重对方。
处于俄狄浦斯期的人容易乱交,甚至滥交,因为他们不是谈恋爱,而是寻找父母的替身。由于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替代父母,所以只能不停地找下去。处于潜伏期的人则有强烈的性压抑或性恐惧,他们无法真正谈恋爱,即使会谈恋爱,也只能是精神恋爱,俗称“意淫”。
性是深度的人际关系,缺乏自我同一性的人害怕进入这种关系,以免“迷失自我”。即使进入这种关系,也是身、心分离的。换句话说,身体进入了,但精神还在外面冷眼旁观。
相反,整合良好的人既不会对性过分着迷,也没有明显的性压抑或性恐惧。他对性的态度是积极的、投入的,也是相对比较专一的。
对他来说,性不是某一个器官,或者某一个动作,而是整个人和一系列的动作。这个人由精神和肉体两个部分组成,两者都得到尊重。性行为包括边缘性行为、过程性行为、目的性行为,一个也不能少,不能简化过程,直奔主题。
四、现实检验
谈恋爱没有固定的模式。所谓恋爱模式,其实就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强迫性重复,也就是把童年的亲子关系投射到恋爱关系中去,属于神经症性反应。然而,恋爱对象毕竟不是父母,旧的模式常常是行不通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具备“现实检验”的能力。
有的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幻想当成现实,对真相视而不见,或者予以歪曲。他没有与对方互动,没有真正进入恋爱,而是自编自演了一出爱情悲喜剧。他没有爱上什么人,只是爱上了爱情。
如果他人际界线不清,还会突破别人的边界,逼迫别人配合他,做他的配角。
真正的爱情产生于互动,根据对方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没有固定模式,完全取决于“实际”情况。如果没有现实检验的能力,不会变通,不能随缘,过分“自我”,那是不可能得到真爱的。&
害怕争论?其实是害怕自己
如果你问我“人们为什么害怕争论”,在这里,我会更关心“害怕”而非“争论”。
假如一颗性感饱满的红苹果和一颗小清新气质的绿苹果有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那他们会不会这样聊天:  “当然红色好看,你那一身绿皮就像青菜虫一样,恶心死了!”  “没品位,真艳俗,我的青色是雨后青山的颜色,你不懂!”  然后呢,红苹果与青苹果再也不再一个篮子里住了。反正你我两相厌,我捍卫我的红色,你尊崇你的青色,正如红色是我摆脱不了的本色,青色也是你与生俱来的性格。如果不声明我的观点又怎么来证明我存在的独一无二。  或者两个苹果有个专制暴躁的主人,并声称:“谁说话,就把谁吃掉!”  和谐压倒一切。在死亡的威胁下,两只苹果抱在一起,再也不敢发表对彼此的意见,哪怕在心底深深觉得对方的颜色很丑。
  我以后者为伪善。有时是身不由己,有时是面具戴久了连自己也辨不出真假。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恐惧是最原始的一种情感。茹毛饮血天为庐地为盖的时代,我们恐惧的对象是不可抗的自然力,是惊雷是飓风是洪水是天灾是冥冥中喜怒无常的鬼神。而生活在这个科技与机械打造的完美的几何世界里,我们日益学会如何驾驭自然,而惧怕依旧存在,只是,这个对象变成了自己。在争论中,我们害怕的到底是什么?  争论源自冲突,正如月与日会争辉,冲突是存在之必然,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每一条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一种人际间的普遍现象,冲突会引起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就和抑郁会引起精神病学家关注一样自然。可身处冲突和争论中的我们,感觉就不那么好受了。
  关于冲突,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学者广为接受的定义。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认为,冲突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个人内部的冲突, 如角色冲突、认知冲突、目标冲突、价值观的冲突、道德冲突等; 一类是人际冲突, 如亲子冲突、夫妻冲突、角色间冲突等。除此之外,冲突还具有以下特点:
1、冲突是一种对立的行为, 冲突来自互不兼容性。  这种对立( Opposition) 的表现形式和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别, 涵盖所有水平的冲突, 可能是消极冷漠、沉默抗议, 也可能是明显的攻击行为、侵犯伤害对方。  肉体之外,我们的灵魂单独活在一个空间中,以各自独有的形态。初始时,没有人会以圆形的姿态临世,无论自己有没有意识,谁都有自己的棱角自己的边界,谁都需要以这种棱角和边界划分出一块自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才感到安全。只是,人与人的灵魂的空间并不是天然就分割好的,互不侵犯。很多时候,因为缺乏尊重,或者属性互不兼容,侵犯了彼此的空间,于是便爆发了冲突。冷漠和暴力是一种语言,他们在说:我,不接受你!
2、冲突是一种主观的感受。  从认知的观点来看, 冲突是个人主观的感受。冲突中, 个体感觉到愤怒、敌意、恐惧或怀疑等外显或内隐的种种情绪。是否存在冲突是一个知觉问题, 如果没有“知觉到(Perceived)”冲突的存在, 就没有所谓的冲突。  毛爷爷有句名言“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害怕面临冲突,有些人是天生的斗士,视在冲突中取胜为乐。  冲突之中,必然伴随各种复杂的负性情绪体验:焦虑、愤怒、恐惧等等。内心坚强而对自己抱有健康的自信感的人不仅可以很好的处理这些情绪,并且需找到合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妈妈上班宝宝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