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舰沉没,发生战争老百姓怎么办在哪次战争中?

还原致远舰 海底文物揭开沉睡的秘密
■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
■带有玻璃的“致远号”舷窗。
■步枪子弹。
■210毫米主炮炮管。
■57毫米炮弹。
■鱼雷引信。
■152毫米副炮弹头。
■参与水下考古工作的海上平台。
■参与作业的考古队员。
■致远舰上的一个三通管件。
  今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从8月1日开始,10月6日结束。一些重要文物近日陆续出水重见天日,121年前致远舰的一些面貌、场景也得以在这些文物中复原,让后人更加直观地认识那段英勇悲壮的历史。
  1●海底发现了步枪子弹
  解读:当时船上可能有“狙击手”
  参与了此次致远舰考古行动的历史学者萨苏说,海底文物让致远舰更多秘密将被揭开。“在海底还发现了步枪子弹,其中一些是使用过的弹壳,当时在船上为什么会使用步抢?”
  萨苏说,据他分析有两个可能,一是在致远舰向日舰冲锋的时候,船上的陆战队员拿起步枪向敌舰射击,第二个是当时船上可能有狙击手,在韩国电影《鸣梁海战》中当时日舰有手持火铳的狙击手。“这说明在海战中,船上的陆战队员们一直是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不屈的斗志。”萨苏说。
  2●将士遗骸上有焚烧痕迹
  解读:船员们都是在烈火中坚守岗位
  在目前发现的北洋将士的遗骸上面都有烈火焚烧的痕迹。萨苏说,从这些遗骸上能看到他们经历怎样惨烈的战斗。“甲午海战中,来远舰中了日军使用的下濑火药炮弹,船上燃起大火。战后来远舰开回港口,打开舱门后,发现这些船员都有不同程度烧伤。”萨苏说,致远舰比来远舰中弹要多,特别是在冲锋时,遭到了难以想象的炮击,“这些船员都是在烈火中坚守岗位。”
  3●一枚鱼雷引信已插上雷管
  解读:当时的鱼雷已经处于待发状态
  萨苏说,当时一名英军的下级军官记载他看到的致远舰最后航程,他表示致远舰在冲向日本舰队的时候舰身已经倾斜,从它的舰身两侧排水口中不断排出白色的泡沫。这艘战舰舰身倾斜,却以最高的时速勇往直前,它的火炮已经停止射击,只有桅盘中的机关炮开火。
  萨苏说,海底发现的一枚鱼雷引信已经插上雷管,这说明当时的鱼雷已经处于待发状态,“在致远舰最后的关头,船员们各司其职,他们可能要做的就是一件事,接近敌舰,要么撞沉它,要么发射鱼雷击沉它。”
  但最终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使得战场沉寂下来,致远舰是在距离日本舰队约一公里处走完了自己的航程。致远舰的体内发生剧烈爆炸,军舰的船头先行下沉,舰尾高高竖立到空中,但螺旋桨仍然在不停地旋转。不到十分钟,这艘巡洋舰就彻底消失在了大海之中。
  这声大爆炸很可能就来自致远舰的锅炉,这或许可以解释锅炉的构件之间为何如此远离、分散。萨苏说:“英军的描述再加上海底的文物的相互印证,使我们知道在这场大海战中邓世昌不是一个孤独的英雄,他和他的战友们都无愧于中国第一代职业海军军人的称号。”
  4●当时的港币硬币
  解读:见证海军维权功绩
  在此前的打捞中,曾出水了诸多生活用品,包括以竹林七贤为主题花纹的青花碗,以及一些钥匙、锁和银锭,其中还有一枚当时的“港币”硬币。
  虽然只是一枚小小的硬币但是却见证了致远舰的一段旅程。
  据萨苏介绍,致远舰1887年编入我国第一支近代化远洋舰队北洋水师,管带为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从此再未更换过指挥官。“该舰编入北洋水师后,曾多次出访新加坡、俄国远东地区乃至日本,也曾在多次朝鲜半岛出现危机的时刻前往当地稳定局势。”萨苏说。
  中国海军研究史研究会会长陈悦说,在甲午海战前致远舰和北洋舰队一道曾在维护我国领海和地区稳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这一点不能因甲午战败而抹杀。
  “致远舰官兵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团结奋战抵御外来侵略的爱国精神,我们捞的是民族魂,哪怕只剩下一块铁也要把它捞上来!”这是1997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打捞致远舰后,当时张序三中将说的一句话。
  邓世昌后人:想潜入海底摸铁甲沉舰
  在确认“丹东一号”为致远舰后,有媒体就此采访了邓世昌后人及诸多北洋海军后裔。叶伟力为邓世昌第五代外孙,他告诉记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致远舰被确认,这是质的飞跃。
  对于期待打捞出什么,叶伟力表示:“我希望尽量将致远舰及其内部相关文物都能整体打捞出来,这比较符合大家的心愿。”
  而如果“丹东一号”最终确认为致远舰,他透露自己也想潜入海底,去亲手抚摸一下这艘曾经伴随先辈们浴血奋战的铁甲沉舰。
  记者:您是怎么知道“丹东一号”被确认为致远舰这一消息的?
  叶伟力:是陈悦老师(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给我发的微信,其中包括带有“致远”字样的篆书瓷盘图片。当时我正在工作,看到后非常激动,第一时间给父亲、哥哥打了电话,他们也非常激动。我的父亲也一直在关注网上和电视上的打捞信息。
  记者:当时第一反应是什么?
  叶伟力:经过这么几代人的努力,致远舰最终被确认,终于开花结果了,这是质的飞跃。这不仅是致远舰和邓世昌的事,而是代表了那一代的甲午将士们,致远舰和邓世昌只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心里想的是,作为甲午将士的后人,我能做些什么工作?
  记者:觉得意外吗?
  叶伟力:不意外,我觉得致远舰一定能找到,只是时间问题。去年那门格林机关炮已经被打捞出来了,听陈悦老师介绍,通过这门机关炮,觉得十有八九就是致远舰了。所以,后来发现瓷盘和鱼雷引信,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毕竟致远舰是沉没在中国的黄海里。
  记者:目前致远舰的确切打捞方案尚未确定,对此您有何期待?
  叶伟力:一定要科学打捞,不要破坏性打捞。根据媒体报道,在船后部的生活区,发现了一些包括拖 鞋在内的生活用品,这对于考古和历史研究都很有价值。应尽量将致远舰及其内部相关文物,完整地打捞出来。有人提出建议,希望可以建一座“甲午海战致远舰无名将士墓”以及纪念碑供后人凭吊。对此我也是完全赞同。
  记者:您最希望能从中打捞出什么?
  叶伟力:我希望尽量将致远舰及其内部相关文物都能整体打捞出来,整体打捞比较符合大家的心愿。
  记者:“丹东一号”目前是基本确认为致远舰,如果最终确认为致远舰,您想做些什么?
  叶伟力:如果有那么一天,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想潜入海底,去亲手抚摸一下这艘曾经伴随先辈们浴血奋战的铁甲沉舰。因为如果是我生在甲午那个年代,可能也会做出与致远舰将士们相同的选择,这或许就是血脉的传承吧。
  为防盗捞具体经纬度保密
  2013年,丹东港准备建设一个“海洋红”的新港区,在清港的过程中发现磁力异常的水域,怀疑水下可能有什么东西。此前萨苏曾在日本考察过甲午战争的遗物,因此被丹东港邀请加入考察工作。此后,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著名水下摄影师吴立新,也都先后加入到这个团队中。2014年4月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中心介入该项工作。由于此前已经探捞出船上的钢板,经比较确认可能是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有关的遗物。
  官方担心外界知道经纬度的话可能会引起盗捞,出于保密需要,萨苏向记者介绍了探捞的大概位置,是在甲午战争的战场大鹿岛和大东沟之间。大东沟实际上是一条水道,它是从鸭绿江干流里分出来的一条出海口,它的南侧叫大东沟。当时平壤告急,亟需陆军增 援,清军到达这个地区的作战目的,就是为了能把一批陆军送到朝鲜战场上去。在北洋水师的护送之下陆军来到大东沟。邓世昌和战舰上的众壮士也是在这一带壮烈殉国的。
  在探摸的过程中发现了多处的沉船遗址,这些船里面有几艘被怀疑为北洋水师的沉船,这一带北洋水师共沉了三艘军舰。
  天气太冷曾封海沉沙固定
  2013年年底到2014年前半年,主要是由丹东港在这一带水域里面进行搜网式的检查,主要是使用多波束雷达、声呐进行水下检测,发现水下可疑的点。
  目前探捞的点就是当时反射显示几率非常高的一个点,于是当时在辽宁省文物部门的协助之下,丹东港派出人员到这一带进行抽沙清淤,在清淤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物的残片。残片在2014年3月的时候已经出水,国家文物局迅速做出反应,派出一个小组进行考 察,人员都是当年参加过“南海一号”船搜索的队员。
  工作人员检测到,水下有1600吨沉没的船体。国家文物局的考察船,叫做“中国考古一号”。“中国考古一号”到达以后,作为指挥船来指挥工作。
  2014年10月份之后,天气太冷了,不适合下潜探捞,于是就暂时封海。这期间,工作人员用沙袋、麻袋将沉船压住,避免被风浪冲得偏离位置。
  最近一次探捞是今年5月份,一百多件文物陆续出水。探捞队伍由两组工作人员组成,一组工作人员下水,另一组工作人员在探捞平台上。
  探捞平台就是在沉船上有个大吊车,上面有抽沙机、潜水平台。整个探捞平台浮在海面上。
  潜水员发现东西以后,就会转到“中国考古一号”上,再通过清洗鉴定等方法,再确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瓷盘系偶然拼接而成
  据萨苏介绍,9月17日是黄海海战纪念日。按照工作规则,工作人员每次发现探捞物后都会有记录日志。当天发现的瓷器碎片是位于致远舰推测舰尾,推测舰尾左侧有一处被板结的沉积物,在抽沙时打开沉积物,发现了一批瓷器碎片。当时并没有记录太重要的内容,工作人员没觉得这些瓷器碎片很重要。
  第二天,陈悦通过电话提到瓷器可能有标志,因为北洋水师的瓷器上往往都有舰徽之类的符号,此次水下考古调查领队周春水和摄影师吴立新两人细心地拿着这些瓷盘碎片开始拼,最后拼出一个瓷盘状。
  这个白色瓷盘表面上看并无特殊,而从侧面看,科考人员突然发现中心位置出现了舰徽。因为盘子上面的釉彩是带金属铅的,一百多年过去了,釉彩肯定已经掉了,但是铅已渗到瓷器里面去。所以瓷器的含铅率就特别高,从侧面看时,金属就会有反光,这样舰徽就被保留下来了。
  科考人员看到的舰徽最上面一行写着“CHIHYUAN”,就是英文“致远”的拼写。左右两边各有三枝带有橄榄叶的装饰。下方是一个半圆,写着“THEIMPERIALCHINESENAVY”,也就是“中国皇家海军”的翻译。中间有两个篆字,上面是“致”,下面是“远”,共同组成一个中心舰徽。
  后来,他们将这个舰徽与它的姊妹舰“靖远舰”仅存的瓷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风格做法确实是一样的。
  北洋水师25艘主战舰艇
  铁甲舰(铁舰):定远、镇远
  装甲防护巡洋舰(快船):经远、来远
  穹甲防护巡洋舰(快船):致远、靖远
  穹甲防护巡洋舰(快船):济远
  钢壳撞击巡洋舰(碰快船):扬威、超勇
  岸防铁甲舰:平远(龙威级)
  无防护巡洋舰(铁胁木壳快船):广甲、威远、康济
  无防护巡洋舰(铁胁木壳快船):镜清
  钢壳鱼雷巡洋舰(钢胁钢壳鱼雷快船):广乙、广丙
  木壳炮舰:湄云、操江、泰安
  伦道尔式炮艇(蚊炮船):镇中、镇边、镇南、镇北、镇西、镇东
  北洋水师,中国晚清时期建立的新式海军。同治六年(1867)创议,同治十三年(1874)筹划,光绪十四年(1888)正式成军。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北洋水师创始人。
  北洋水师的主战舰艇只主要由英国、德国制造,主战舰艇大小共有25艘,辅助舰艇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由于清廷腐败,至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水师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北洋水师也在这场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
  1909年(宣统元年)南、北洋海军被改编为巡洋舰队与长江舰队,从此北洋水师之名亦不复存在。
  (综合新华社、法晚)
责任编辑:AP015
本文相关推荐
里约当地时间本周一,巴西警方在奥运村中再抓获一名性侵清洁女工的拳击运动员。
4岁时,阮维海右腿下半部分开始出现生长异常。17岁时,长出的异物估计重达25公斤。
王宝强的离婚案可谓一波三折,网上流言四起,众说纷纭。
世界最奇异9大村庄 中国功夫村上榜
获得亚军的何姿却“抢了头条”,颁奖后秦凯单膝跪地向她求婚。何姿眼含热泪地戴上了戒指。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致远舰沉没真相:最致命的竟然是一个细节
&1894年,日军挑起了侵略和的中日甲午战争。9月初,平壤吃紧,战火眼看就要烧到中国境内,李鸿章被迫增兵朝鲜。9月17日,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援军任务准备返回旅顺时,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黄海海面上与舰队遭遇,双方展开激战。这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中最为壮烈的黄海大战。史称“黄海海战”、“甲午海战”。
战斗刚一打响,主帅丁汝昌就身负重伤,舰队失去统一指挥。危急时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挺身而出,担负起指挥舰队作战的重任。“致远”激战5小时后弹尽,在船体多处受伤的情况下,邓世昌驾舰全速撞向日本“吉野”舰,不幸被鱼雷击中,沉入海底,全舰官兵250余人壮烈殉国。
橡皮老化让邓世昌壮志成空
关于“致远”舰的沉没,中日双方史料有如下记载:
中方“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和海军守备高承锡等参加黄海海战官弁的呈文,皆称“致远”等舰都是中炮沉没。
日方川崎三郎《日清战史》第3卷的“汉纳根书信”中有一段话:“2300吨的护卫巡洋舰“致远”号,被日舰32厘米加农炮的榴弹击中吃水线,炮弹从舰体的一侧打穿到另一侧,军舰立即沉没海中。”
浅野正恭所写的《日清海战史》对“致远”舰的沉没作了记载:“一边游击队与“致远”战,“致远”忽出阵冲突“吉野”,于是“吉野”以纽状火药连弹装入快炮击之,密如雨下,三点三十分遂沉没。”也就是说,在日方记录中,日本联合舰队于整个黄海海战期间并未施放鱼雷。
致远号的沉没,出版于1895年的《普拉茨塞海军年鉴》对导致“致远”舰沉没原因的记述较为合理:“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奋然挺进,便以群炮萃于致远,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另外日舰用毫米口径巨型榴弹穿透了军舰水线下的两舷,大量进水使损害管制很困难,尤其是水密门因橡皮垫老化而邓世昌在战前曾多次提出换新而有关部门置之不理不起作用,最后导致海水迅速灌满各舱室,这是很致命的。
战后,海军官弁于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奉命总结海战失败之教训,镇远舰枪炮官曹嘉祥等人呈文称“譬如致、靖两船,请换截堵水门之橡皮,年久破烂,而不能修整,故该船中炮不多时,立即沉没。(《盛档芳孜缰腥照秸废碌?01页)如果及时跟换橡皮,那么致远号也许不会如此迅速沉没,邓世昌也不会壮志成空。
当时,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鸿章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没者也”。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监督电话:025-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法律顾问: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威海卫之战]下图人物就是率致远舰冲锋向前,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他是在哪次战争的什么战役中牺牲的? 威海卫之战
下图人物就是率致远舰冲锋向前,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他是在哪次战争的什么战役中牺牲的? [ ]A.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B.第二次鸦片战争 青浦战役 C.甲午中日战争 威海卫战役D.甲午中日战争 辽东半岛战役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A考点:考点名称:黄海大战黄海大战: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日上午,中国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舰队完成护送陆军去朝鲜的任务后,在返航途中到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海面,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双方展开激烈的海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生等率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为国殉难。战事持续了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战舰5艘,但是主力尚存,日本海军损失惨重,企图一举歼灭北洋舰队的阴谋未成。战后,李鸿章实行了“避战保船”的方针,故意夸大舰队的损失程度,令舰队躲入威海卫港内,造成坐守待毙的局面,把海上的主动权让给日本。黄海之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中方日方参战舰艇1012火炮161277兵力20523333舰船损失5艘沉没5艘重伤伤亡人数1200300黄海大战:邓世昌:邓世昌(),清末海军名将,民族英雄。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自小立志海军,以御强敌。1867年,考入船政学堂海军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被船政大臣沈葆桢奖以五品军功,派任“琛航”运输船大副。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闻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遂将其调入北洋水师,任“飞霆”、“镇南”炮舰管带。是年冬,随记名提督丁汝昌赴英接收订造的“超勇”、“扬威”两巡洋舰,1881年11月,回天津大沽。次年升游击,任“扬威”巡洋舰管带,获“勃勇巴鲁图”勇号。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任中军中营副将,仍兼“致远”舰管带。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获“葛尔萨巴图鲁”勇号。 邓世昌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海军将领。他“执事惟谨”,“治事精勤”,刻苦专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意学习西方海军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他精心训练下,“致远”舰“使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成为北洋舰队中整训有素,最有战力的主力战舰之一。 日,在中日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一直冲杀在前,在“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独冠全军”。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对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泡沫飞溅的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鱼雷所中而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壮烈牺牲后,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衔,入祀京师昭忠祠。山东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提醒您本文地址: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生战争老百姓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