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t-50新枭龙战机终极版版发动机成功试车 对中国有何启示

这个东西能隐形?俄罗斯T-50战机翻身照曝光_高清图集_新浪网
责任编辑:薛贺 SN118
键翻阅图片
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显示更多文字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驾校男女学员车震视频曝光 校长的这句回应亮了!
女子穿着暴露晒自拍 真实身份竟是...太辣眼了!
女子与干爹开房叙旧 却被活活折磨致死!
女子被劫色时太主动 劫匪心慌:你别这样
美女普拉提视频火爆网络 轻松解锁猛男三明治
当红花旦素颜照对比:360度无死角的只有她一人!
美女总裁爱上搏击 挥汗如雨大胸起起伏伏!
揭秘:邓丽君真正的死因和各任男友
挤胸VS镂空:现在的女星越来越不客气了!
女足队员洗澡被偷拍 啪啪啪手机声响成一片!
举牌女郎搔首弄姿 支持让我疯狂的男人!
雷人发明看傻眼 只有日本真的可以买到!
24小时排行
 泰罗斯1号是NASA/DOD一个开发气象和观测卫星的联合项目的产物。它由电池驱动,并由装配在卫星侧面和顶部的9200块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池充电,由底座上安装的3对棺柿贤迹和夤襅h-31反辐射导弹和R-77试飞的T-50原型机。
中国网新闻2月24日讯 据俄罗斯卫星网布达佩斯2月2日电,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o鲍里索夫表示,T-50战机可能在实施下一阶段国家军备计划期间进入俄军服役,目前该型战机正在俄军进行试用。鲍里索夫说:“可能在年期间开始供应。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将结束试验。我们在研发武器方面并不着急,包括第五代战斗机和第五代坦克”。他还说:“我们正在进行试用,购买小批量,然后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找出缺点,并进行改进”。
美苏/俄在先进战斗机方面的较量旷日持久
“冷战”时期,美苏战斗机的较量在“热战”中上演,两国新型战斗机可谓“英雄倍出”。苏联是能够与美国在航空技术上抗衡的强国,它开始发展第五代战斗机——“多用途前线战斗机”(MFI)的时间并不比美国发展“先进战术战斗机”(ATF,F-22战斗机前身)晚多少,装备优势的现实威胁给了苏联战斗机设计师很大的压力,作为苏联战斗机科研核心的米高扬设计局率先开始了先进战斗机的开发工作。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俄战斗机表面上发展趋缓,但私下较量却并未停止,而是陷入了真正的“冷战”。在上个世纪的最后五年里,F-22的研制速度明显放缓,至今还没有大量装备就已濒临停产,而对于苏联及其继承者俄罗斯而言,新一代战斗机的情况自然就更加糟糕。通过在上世纪80年代装备的米格-29和苏-27,苏联空军使战斗机的装备技术与美国战斗机的差距大幅缩减,然而,苏联战斗机在综合性能与材料和电子元件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
虽然苏联末期战斗机的快速发展具备了继续缩短差距的基础条件,但苏联的突然解体和随后的混乱给先进战斗机的研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曾经依靠米格-29和苏-27缩短的技术差距又被拉大。面对有利局势,美国发展先进战斗机的真正目的不是应付威胁,而是巩固优势。美国空军通过竞争选择了具备隐身、超级机动、超音速巡航和短距起降能力的YF-22。美国空军F-22服役并形成战斗力代表世界战斗机换代的开始,技术上具备革命性进步的F-22在战斗力上远远超过现役战斗机,F-22的出现对其他国家的战斗机发展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而苏联解体使起步很早的多用途前线战斗机项目长期陷入了计划调整和经济困窘的旋涡中。虽然俄罗斯经历的长期经济困难严重影响了军用航空技术的发展,但是国防安全和出口需要都迫使俄罗斯必须重视新型战斗机的发展。自从2004年俄宣布将PAK FA战斗机的研制代号定为T-50以来,外界对于该机的猜测就未停止过。在普京总统领导下,俄罗斯经济实力开始回升,军事力量也有所复苏,一些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半成品”武器装备被研制完成并投入使用,另一些性能尚堪使用的苏联时代遗留武器装备经过翻新和改造后,重新编入现役。
普京政府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武器装备开发计划,“第五代战斗机”当然是其中最显眼的部分之一,作为一种被认为性能超越F-35、可以与F-22抗衡的新型战斗机。俄罗斯的军用五代机计划,是苏联航空大国梦的最后一个梦魇。当美国新一代战机坚定地沿着隐身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的道路大步前行时,俄罗斯人仍然执着于对机动性的追逐。这种漫无目的的技术探索,耗散了其严重不足的国防投入,导致各种型号的研发走走停停。但其也并非毫无收获,对机动性的不断追求,使其在矢量推力与气动外形设计方面不断进步,这表现就是苏-35与T-50在巴黎和莫斯科的两次航展上大放异彩,为俄罗斯航空业赢得了自信与颜面。
T-50项目一度因发展滞缓而饱受诟病
T-50是苏霍伊公司研制的俄罗斯第五代多用途战机。该计划隶属于“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 FA)项目,日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进行了首飞。日,在莫斯科茹科夫斯基国际航空航天展进行了首次公开展示。根据公开资料,它符合如下要求:在不开加力的情况下超音速飞行、(对雷达、声学及其他探测系统)隐身、超机动性以及完成相对短距起降的能力。外界一致认为T-50战斗机的正式服役时间为2017年,但目前俄国防部表态称将推迟到2018年,其实出现在该型战斗机上的延迟已屡见不鲜。
T-50最高飞行速度可达260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14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18000米,最大航程4300公里,最大起飞重量37吨。在隐身性能方面,机头、机舱、进气道等都采用了独特的形状设计,保证了对雷达波的低可探测性。武器舱采取内置方式。由于发动机的高推重比,使T-50可于300-400米内起飞。
与F-22相比较,T-50同样具有隐身及超音速巡航的需求,而T-50水平和垂直控制面更小,这表明T-50希望使用矢量推力技术进行俯仰、偏航和滚转控制。T-50比F-22和F-35有一大优势,那就是相对低廉的价格。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美国的F-22、F-35战机比俄罗斯的T-50贵2.5至3倍(F-22单价约为1.4亿美元,F-35在1亿美元左右),换言之,俄军方花更少的钱就能换来同等甚至更强的战斗力。
然而,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2015年4月报道,俄罗斯3月底最终承认,他们的T-50隐形战机存在严重问题。承认这一点是从俄作出的决定中体现的:俄决定到这个十年结束之际,将T-50战机的生产数量由目前的52架减少到12架。俄罗斯已有5架发展型T-50战机在试飞,其中一架因着火受损。俄罗斯宣布这一决定时,并没有谈及作出这一调整的具体原因。
印度空军的官员近年来也多次批评T-50项目的进展。这款战机相当于美国F-22隐身战机的俄罗斯版,据印度称,根据2007年与俄罗斯达成的协议,他们有权了解具体的技术细节。印度迄今已对研发T-50贡献了3亿美元。印度指责俄罗斯人拒绝按他们所期望的那样经常并尽可能具体地提供研发的最新信息。印度根据经验认识到,当俄罗斯就军事项目三缄其口时,通常是因为相关的消息都很糟糕,俄罗斯宁愿不与人“分享”。
早在2013年底,印度飞行员和研究过该项目进展情况的航空专家就曾指出,从当时组装好的来看,T-50不可靠。据印度称,承诺如此之多的俄罗斯雷达远未达到标准。T-50战机的隐形性能差强人意。而俄罗斯却一味找借口和作承诺。
俄军事专家也曾指出,俄军应像西方国家那样放弃T-50等第五代战机的研发,集中人力和物力研发第六代无人驾驶战机。俄国家安全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阿纳托里o崔加诺克表示:“目前培训飞行员的费用过于昂贵。许多国家都明白,下一代战机必将是无人驾驶的。”俄罗斯“航空港”杂志主编帕捷列耶夫表示,无人战机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包括对飞机速度、体积和重量等的限制。
俄印联合研制T-50战斗机之路“跌宕起伏”
2011年10月,印度空军参谋长布朗空军上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宣布,印空军将从2017年起装备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布朗上将指出,印空军将总共采购214架第五代战斗机,其中166架为单座型,48架为双座型。其中,双座型战机将全部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车间内进行组装。俄印两国于2010年12月份签署了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FGFA的协议(印度版T-50名为FGFA),项目总投资250-300亿美元。
2015年4月,俄罗斯媒体报道称,T-50的研制经费遭大幅削减,俄空军原定2020年前生产52架的计划已经缩水到12架。据报道,这种战机产量大幅缩水除了俄罗斯经济形势严峻因素外,印度停止向俄罗斯继续支付研制费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据悉印度已经为这一项目支付了50亿美元经费,但他们将来可能将自己的资金优先用来购买法国“阵风”战机,而不是继续投资T-50,这导致原计划从印度获得180-200亿美元的计划处于“谈判无果”阶段。
近年来,印度《商业标准报》一直在报道新德里对T-50的不好预感。该报援引印度空军领导人2013年12月的话指出,FGFA使用的AL-41F1发动机功率不足,俄罗斯不愿分享重要的设计信息,因此该歼击机的最终成本将过于昂贵。一个月后,媒体又披露了其他不好的消息。印度希望得到更多的项目份额。但是发动机仍旧糟糕,成本过于昂贵,机载雷达不符合要求,设计的隐身性能较弱。
后来,一架T-50飞机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试验机场测试时发动机着火,俄方代表声称,损害微不足道,但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整个机身后部都已被火烧黑(观察者网注:照片显示那架T-50原型机的复合材料机身被烧穿,已不可能修复)。新德里陆战研究中心专家钱索丽亚指出,由于俄方拒绝披露此次事故的细节,拒绝印度空军技术评估小组进入受损飞机查看,导致丑闻愈演愈烈。
俄媒体认为,T-50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油价下跌。克里姆林宫缺钱,捉襟见肘。在此条件下,未必能论证花费巨额资金购买52架新型隐身战机的合理性。如果减产的话,在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之后,可以重启T-50的初始制造时间表,当然,会有不大的延误。这已经是在一切情况有利条件下的最好结果。在最坏的情况下,T-50将有严重的秘密技术问题。如果印度更进一步拒绝参加该项目,T-50将会因为各种问题而成为一场灾难。这将意味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彻底打水漂,俄罗斯还会失去世界市场上的最大买家。
日,俄罗斯和印度恢复了关于研制第五代战机T-50的谈判,俄将继续帮助印度研制T-50战机。据塔斯社报道,俄印两国代表恢复了关于俄罗斯帮助印度研制T-50战机的谈判,俄方提议在共同研制T-50战机的框架内,俄向印度供应T-50战机。报道说,俄方在此次谈判中降低了研制报价。据俄方最新报价,印度应为研制技术及3架T-50原型机共支付37亿美元,俄方之前的报价为60亿美元。根据俄印之前的谈判结果,双方应签署关于研制T-50战机的协议,在该协议签署后的94个月内,俄方应开始向印度军队供应T-50战机。(谢武)俄T-50战机终极版发动机成功试车 对中国有何启示|发动机|T50|歼-11_新浪军事_新浪网
俄T-50战机终极版发动机成功试车 对中国有何启示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2016年“双11”(11月11日),火爆的不只是中国电商。俄罗斯第五代战机项目也迎来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当天T-50使用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最终版发动机“30型”型首次启动,预计将会在2017年底开始飞行试验。
  T-50目前使用的“117型”型发动机,俄罗斯原计划让装备“117型”的T-50首先服役,“30型”完成研发后在后续飞机上使用。但因为经济和西方禁运原因,T-50研制和装备进度放缓,这样量产T-50反而似乎可以“更早”的用上“30型”。
  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就是说说这款苏/俄第五代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与启示。
△“30型”发动机首次启动的签字
  苏联第五代战机动力系统的研发计划起始于1981年。当年,美国率先提出了下一代战斗机研发计划ATF,按照冷战中主战装备针锋相对的原则,苏联也在同一年启动“战斗机-90”计划。
  当时,如日中天的米格设计局与后起之秀苏霍伊设计局同台竞技,最终前者的设计方案胜出,即后来被很多人以“出师未捷身先死”形容的米格1.42/1.44原型机。在战斗机方案竞标的同时,为其配套的发动机设计方案也进行激烈的较量,对阵双方是大名鼎鼎的留里卡-土星设计局和莫斯科联盟设计局。
  强者恒强,留里卡-土星设计局的AL-41F方案战胜了莫斯科联盟设计局的R179-300方案。米格1.44与AL-41F这一对不逊于YF-22/F119的强强组合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试验中的美国F119型发动机
  不过,与普惠公司全新研发F119发动机做法不同的是,留里卡-土星设计局是在此前已经非常成功的AL-31F发动机基础上研制AL-41F的。AL-31F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堪称苏联航空发动机工业最后的巅峰之作。
  很难想象,没有这样一款强悍发动机的推动,苏-27战斗机会拥有如此优异的性能并发展出庞大的型号家族。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的是,AL-31F在历时9年的研发中也像苏-27战斗机一样经历了超重、减重、为了补偿强度再增重、又减重的曲折历程。该发动机的设计性能几度反复,进度拖延,以至于苏-27首架原型机T-10-1首飞时安装的还是AL-21F-3涡喷发动机。
  而且,AL-31F研制中的很多数字也创下了苏联航空发动机工业的历史记录,比如总共制造了51台试验用发动机,总运转时间高达22900小时。当AL-31F发动机于1985年顺利通过苏联国家试验时,其出色的性能很快就征服了几乎所有苏-27系列战机飞行员的心。
△早期的AL-31F型发动机
  留里卡-土星设计局选择在AL-31F的基础上研制AL-41F,既可以有一定的设计传承、减小技术风险,也可以节省一定的研发费用、降低成本。按照当时的设计指标要求,AL-41F要比AL-31F减重20%、推力增加30%、全寿命周期使用成本降低25%,同时配备有轴对称矢量喷管。
  作为苏联空军的重点项目,AL-41F的研制进度推进的很快,留里卡-土星设计局先后生产了26台试验用发动机,除了进行数千小时的台架试验,还在图-16亚音速空中试车平台上和米格-25超音速空中试车平台上分别进行了亚音速、超音速飞行试验。
  然而,就在AL-41F安装到米格1.44原型机上准备进行首飞的关键时刻,苏联在那个圣诞夜以一种悲怆而高效的方式宣布了自身的不复存在。独立后的俄罗斯继承了大部分苏军军力,以及正在进行了一大批先进装备研制计划。
  不过,这些在他国看来是让人垂涎欲滴的财富,但是落到俄罗斯人头上却成了无法承担的重负。于是,不仅大批军力、装备被裁减,包括米格1.44、T-95在内的下一代武器研发计划也纷纷下马或暂停。米格1.44直到2000年俄罗斯第二位总统普京上台后,才以两次告别试飞的方式彻底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使用AL-41F型发动机的米格-1.44战斗机
  苏联解体对于这个昔日帝国的方方面面的影响都是翻天覆地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亦不例外。苏联航空发动机工业同其他军事工业一样,遵循着计划体制下基础研究、型号研制和产品制造三个相对独立体系由政府部门统一领导的格局。但是,独立后的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全面采取所谓“休克疗法”,对其继承的苏联工业体系实施私有化,其航空发动机工业因此遭受重创。
  从1991年到2000年,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工业因为国家拨款和国内订货急剧减少,只能依靠向中国、印度等国出口各型发动机来勉强维持自身运转,不仅生产实力大幅下滑,基础研究和型号研制等科研部门的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2000年,奋发有为、精明强悍的普京登上总统之位后,决心重振俄罗斯国力,其中就对航空发动机工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结构重组。由此,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工业才真正开始恢复往日的雄风。
  俄罗斯研制第五代军用航空发动机是从1996年空军提出的“战斗机-2000”计划开始起步的。当时,新生的俄罗斯空军虽然面对诸多困境,但是在美国推进研发F-35的压力下,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一款与之类似的轻型多用途单发隐身战斗机。
△苏-35使用的117S/AL-41F1S型发动机
  为此,留里卡-土星设计局启动了代号为“117型”的新型发动机研发计划。不过,“战斗机-2000”计划很快就因为种种问题而下马,“117型”发动机项目也只进行到图纸设计阶段。1998年,俄罗斯空军再次提出“21世纪战斗机”计划,研制一款任务定位类似于F/A-18E/F的中型多用途隐身战斗机。
  此后,该计划几经反复,最终在2001年确定为研制一款能够与F-22相抗衡的重型多用途隐身战斗机,这就是今天经常登上各大媒体头条的PAK-FA第五代战斗机,其原型机代号T-50,正式服役后型号可能为苏-50。
  PAK-FA计划确立后,其配套发动机采用的还是留里卡-土星设计局的“117型”。同当初的AL-41F发动机设计模式类似,“117型”也是在AL-31F基础上进行深度改进设计而成,同时也采用了部分在AL-41F发动机上经过验证的新技术。
△T-50使用的117型发动机曾在莫斯科航展上当众出现故障
  最终,“117型”被作为“第一阶段”发动机用在T-50的验证机上,而性能稍逊的“117S型”则被用在了最新的苏-35战机上。
  但“117型”虽然性能相比AL-31F有了大幅提高,却毕竟是脱胎与后者,有它的极限。因此进一步发展“30型”发动机是势在必行的,这就是留里卡-土星公司和礼炮公司联合研制的“30型”发动机。该型发动机彻底摆脱了此前几个型号均脱胎于AL-31F的设计理念,采用了全新的结构布局以及最新的材料、工艺,在可靠性大幅提高的同时,性能相比“117型”还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随着苏-35来到中国,117S型发动机也将来到中国
  从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的25年,俄罗斯第五代军用发动机的研制历程从某种意义上看,几乎就是俄航空发动机工业几番波折起伏的缩影。
  而就在今年8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正式挂牌。可以说,对于刚刚从中航体系独立出来的中航发,俄航空发动机工业的曲折经历实在有太多值得借鉴的有益启示。
  目前,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工业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和规模较小的礼炮发动机科研生产中心两大集团并立的局面。
前者对原有的各个独立分散的设计局和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深度的资源整合,在俄罗斯国内外发动机市场上占有绝大部分的份额,是俄发动机工业的绝对主力。
后者虽然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较小,但是专注于AL-31F改进型的研发,其代表性产品就是AL-31FN和AL-31FM1/M2/M3,中国空军歼-10、歼-11、歼-15等战机采用的都是该公司生产的发动机,甚至歼-20也采用了AL-31FM2作为服役初期的动力系统。
也正是通过与中方的技术交流,使得礼炮发动机科研生产中心最终凭借过硬的实力,成为PAK-FA发动机的参与研制方。
△中国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进展对于包括歼-20在内的一系列项目都意义重大
  此外,在基础研究方面,俄罗斯政府无论资金多么紧张,也要挤出预算维持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等机构的运作。今后,俄罗斯政府还计划对所有航空基础研究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自己的“NASA”。(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危险拦截美战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