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191师徐向前为什么是副师长长是谁

将星传奇:抗美援朝战争中阵亡的四位高级将领! | 将星传奇——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将星传奇:抗美援朝战争中阵亡的四位高级将领!
将星传奇:抗美援朝战争中阵亡的四位高级将领!
发布时间:
  6 唐晓钟. 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 南京师范大学报, 7-111.
  周老师,请问你普通话说的不好,为什么可以称为演说家,还可以到全国去巡回演讲? 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我有完全的自信! 第我有超强的行动力!
对于如何与当地人沟通,袁灿华说:“我能说简单的英文,阿拉伯语根本不懂。很多当地人不懂英文,每次都是手势加比划。若实在不行,我就借助网上字典,输入中文、点出阿拉伯文,他们一看就明白了。”
  经过各方面努力,截至目前,陕西省2016年高考报名工作基本结束,共计报名人数32.8万余人,比2015年减少近1.6万人。受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陕西省高考考生规模逐年下降,与此前每年下降幅度相比,2016年较2015年下降幅度较大。今年是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陕西省参加高考的第一年,经过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后,符合随迁子女报名条件的有744人。
  在对后唐明宗李嗣源进谏时,冯道说:“谷贵则饿农,谷贱则伤农,这是常理。臣还记得近代举人聂夷中的一首诗《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劝后唐明宗做一代明君。  导读: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伤亡36万人。目前,据有关机构统计,能查到姓名的志愿军烈士有17万余人。在这些烈士中,有四位志愿军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分别是67军军长、50军副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参谋长饶惠谭。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然而,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志愿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伤亡36万人。目前,据有关机构统计,能查到姓名的志愿军烈士有17万余人。在这些烈士中,有四位志愿军的高级指挥员,他们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副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参谋长饶惠谭。  第67军军长李湘  李湘,原名李湘林,又名李秀里,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泮中村,1930年8月参加红军,9月转为中共党员。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19兵团64军191师师长等职务。1951年6月,李湘奉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全体指战员赴朝作战。  日,67军正式接防金城以南地区沿三八线27公里的正面防务。美伪军的“夏季攻势”正处强弩之末,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抗击,致敌损失惨重。激战关头,北汉江桥被毁,前线粮食供应不上,李湘等军领导带头将吃粮标准每日降至4两,辅以野菜充饥,用实际行动鼓舞士气。9月21日,美伪军向67军阵地发起以步兵、飞机、大炮、坦克同时进攻的所谓“特种混合支队作战试验”的立体攻坚,李湘沉着应敌,指挥部队勇猛回击,歼敌1000余人。  日,67军正面迎来敌4个整师和火炮、坦克、飞机支持的最猛烈的“秋季攻势”。每次攻击,美伪军先施以密集炮火,再在飞机低空轰炸的配合下,用坦克为先导,以强于志愿军3至10倍的兵力轮番上阵。李湘以丰富的作战和无畏的英雄气概,指挥部队依托阵地顽强阻击,创造了3天歼敌1.7万余人的赫赫战果。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我军三天歼敌一万七千”。67军受到志愿军总部的高度赞扬和嘉奖,李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  1952年春,志愿军总部命令67军在剑布里东线构筑新的防御工事,准备迎击美伪军发动的“春季攻势”。在美军发动攻势前夕,李湘病倒了。李湘这次病倒,正值美伪军发动的“春季攻势”战役已经打响,敌人投入的兵员、武器弹药远远超过1951年“秋季攻势”的规模,而且大规模使用了化学武器。李湘一面组织部署群众防疫,一面率干部深入前沿侦察地形,制订构筑工事的工程,日夜操劳,抱病工作,直累得身心俱疲。不久,他发起了高烧。  时任志愿军67军副军长兼199师师长、离休前为第二炮兵司令员的李水清回忆说:1952年7月初,美军在199师阵地前沿投放了十几个空壳弹,部队觉得很奇怪。他跟李湘军长通电话谈到此事,李军长便立即赶了过去。他们两个把阵地前的炸弹里里外外翻了个遍,也没看出啥名堂。两就坐在炸弹上讨论起对此事的处理意见,开始不想上报,担心情况不明、小题大做。最后还是认为这些炸弹可能隐含着重要的未知信息,最终决定如实报告志愿军总部。  李水清还回忆说,当时李湘脸上长了个小疖子,已经挤破了,回到军部第二天脸就肿了,没过几天就去世了。消息传来,李水清十分震惊,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说,几十年过去了,李湘军长坐在炸弹上和他讨论问题的神情依然历历在目。李军长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脸部也肿得非常厉害,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指挥作战。很快,他的病情转化为败血症和脑膜炎,虽经医生百般医治,终抢救无效,于日13时与世长辞。李湘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7天时间。  李湘牺牲时正值暑期,遗体暂埋在军部附近的青山下。日,李湘的灵柩由朝鲜运回祖国,12月11日举行了隆重的迎灵仪式和公祭大会,随后被安葬于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第50军副军长蔡正国  蔡正国,1909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蔡正国历任山东军区第6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等职,曾被称为“常胜师长”。  1950年10月,蔡正国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副军长。蔡正国所在的40军入朝不到10天,就投入第一次战役。由副军长蔡正国指挥的121师在两水洞一线拖住了两万余众的美军,造成敌人温井、熙川的兵力空虚。西线志愿军司令部迅速命令两个军实行战略迂回,两天内攻取了温井。这样一来,另外一线的“联合国军”受到严重威胁,被迫于11月3日全线撤退到清川江以南。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以歼敌5.2万人的胜利落下帷幕。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给彭德怀等志愿军首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1年3月,蔡正国调任50军副军长,到任一个来月,就赶上了第四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开始前,50军军长曾泽生和军政委徐文烈赴志司开会、军参谋长舒行回国集训。所以在第四次战役最初几天,也就是50军汉江阻击战最艰难的阶段,主要是蔡正国副军长在军副参谋长李佐等同志的协助下指挥的。  从日开始,“联合国军”在汉城以北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属于正面防御的50军,面对的敌人是英军第27旅。该旅是入朝英军的精锐,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装备优良,配有一个坦克营。连续两天,英军的坦克全部出动,在炮火支援下,以集群冲锋的方式夺取了50军的三个阵地,英军只有4辆坦克被毁。  日上午10时,紧急作战会议在50军军部指挥所召开。蔡正国提出派遣爆破小组夜间潜入英军阵地,炸毁敌人坦克的战斗方案。他坚定而激动地说:“……过分依赖武器优势的敌人,最害怕的是短兵相接的战斗,他们一旦没有了坦克,心里就害怕,就一切都完蛋了。我们纵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把英军的坦克搞掉!”  午夜时分,由152师组织的12个爆破小组,借着月光接近了敌坦克阵地。随着一声声冲天而起的爆炸,英军的绝大多数坦克,变成了一堆废铁。参加偷袭坦克的36名志愿军战士,有半数以上被炸死或受了伤。第二天清晨,50军向英军发起了进攻。经过激战,英军第27旅的官兵大部分被歼。志愿军乘机发起反击。2月9日,第38军和第60军一部,经过两番激战,攻克了砥平里,随即向原州方向发展。至此,志愿军的全线防御转为机动进攻,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第50军的战绩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表彰。彭德怀等首长认为,把蔡正国放到50军是选对了人。  1953年2月中旬,汉江解冻。为了避免背水作战,2月下旬,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下令:已越过汉江的志愿军各部退回北岸,待机作战。总部命令:第50军用8至10天时间,在南岸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尾追。第50军进入指定地点后不久,就被美军飞机侦察到。事情源于50军开的一次。全军的运动员和指战员黑压压地坐满了两边的山坡。有两架敌侦察机从空中飞来。由此,敌人知道这儿有重要的指挥机关。  4月12日晚上9时,第50军的坑道外的军部驻地,即一栋砖瓦结构的民房里,正在召开军事会议。9时40分左右,夜空里响起敌机的轰鸣。蔡正国正准备结束会议,一颗炸弹轰然爆炸。飞溅的弹片,击中了蔡正国和他身后的作战处处长。蔡正国的头上和胸部多处中弹,被抬入坑道后昏迷过去。由于失血过多,当晚10时,蔡正国心脏停止了跳动。  50军军部被炸事件,是志愿军入朝作战3年以来最严重的事件。在国内的彭德怀接到电报后,惊得说不出话来。同一天中午,正在午休的毛泽东,被叶子龙叫醒。在看了志愿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后,他口里失声地“噢”了一下,刹那间脸色有些发白。毛泽东随即神情有些木讷地站着,喃喃地说:“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蔡正国的遗体被运回沈阳,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为蔡正国的墓碑撰写了碑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给蔡正国颁发了“独立自由一级勋章”和“国旗一级勋章”。吴国璋  第39军副军长吴国璋  吴国璋将军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他系安徽省金寨县人,1919年4月出生,1930年参加红军,当时刚满11岁,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被冀鲁豫军区授予“战斗模范”称号,此后,他先后任第10旅30团、29团团长,在东北参加了长春阻击战、昌图和彰武攻坚战等数十次有名的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吴国璋正处在病中,住院治疗。而恰在此时,在战争年代失散了20多年,杳无音信的母亲有了消息,吴国璋很想去看望母亲,而母亲也正急于见到儿子。但是,赴朝参战的任务已经确定。日,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发布命令,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第39军列为第一批入朝部队。作为部队的高级指挥员,吴国璋放弃了回家探望母亲的打算,带病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在朝鲜战场上,第39军一直是志愿军的主力部队,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以南,战绩卓著,英雄辈出。吴国璋参与指挥了1至5次战役。在第一次战役中第39军大战云山,这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与美军交火。39军将士,面对强敌,英勇作战,首次与美军作战就重创美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开国元勋师,即美骑兵第一师,并歼灭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大部。志愿军入朝初期,尚有一些部队存在“恐美”思想,云山之战为志愿军各部队作出了榜样,并取得了同美军作战的初步经验。在此后的作战中,第39军越战越勇,越战越强。突破临津江,横城反击战,第39军在与敌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日,吴国璋在志愿军司令部开完会,乘一辆吉普车返回军部。当车行驶到平壤附近时,突然遭到美军飞机的空袭,吴国璋左肋处中弹,不幸牺牲,年仅32岁。吴国璋牺牲后,第39军军长吴信泉,亲自将这位红军时期就共同战斗的亲密战友送回国内,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  1915年,饶惠谭出生在大冶殷祖镇南山头一个贫农家庭,13岁就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春天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南征北战,历经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饶惠谭主动要求赴朝参战,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负责军事后勤保障工作。  1953年3月中旬,饶惠谭到下属各师检查弹药和粮草的供给情况,奔波劳碌了一个多星期,20日回到军部,汇报和研究全军的后勤工作。由于过度劳累,回到参谋部的当晚,他睡得很沉。当日晚,敌机第一次轰炸,投下了两枚500公斤炸弹,将各单位办公和居室的防空窗帘都震落了,山凹里一片亮光。饶惠谭立即走出坑道,逐个房间进行了检查,交代夜里不要露出火光,早点睡觉。明天窗帘要好好研究改进,不要再让窗帘发生震落现象。他巡视后,还向军长作了“没有任何损失,并已交代各单位防敌机可能再袭的准备”的汇报。之后就交代站岗警卫,一有动静,立即向他报告,时已午夜,他自己也准备睡觉了。第一次轰炸后约30分钟,敌人第二次大轰炸又开始了。  21日凌晨,敌机再次对我阵地进行轮番轰炸,饶惠谭壮烈牺牲,年仅38岁。日,饶惠谭的尸骨从朝鲜回祖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并立碑纪念。饶惠谭
  1950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冷,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就要到了,美、英等军被俘人员的情绪不免会有波动。果然,就在俘管处千方百计地为战俘准备一次好于平时的节日饭时,发生了意外事件。由一个美俘军士长带头和另外四个随从者在节日前悄悄地溜出了没有铁丝网的战俘营。凌晨四点,警卫员发现后急速来向于科长报告,随即把陈捷和我叫起来,带上四名战士,一行七人便冲进黎明前的夜色中。
  秦国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对立他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作为武王同父异母的他,继承秦王之位,是为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这时昭王年少,母宣太后听政,以魏冉(宣太后异父长弟)为将军。
  自从进入检察系统工作,我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心安理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是,环境所迫,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我的志向没有丝毫的改变的,底线依旧一直在监守。经常登上东边的山峰放眼远望,只有满面的风和一颗迷离的内心,感叹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是不是这样过一辈子。我经常自我反省和思考,但是往往是早上还在后悔做过的事情,晚上就不得不重新再做一次。总是这么下去,实在让我心烦。看这个浮华的世界,人人都在追名逐利,把他们从我的眼前赶走,但要不了多就就会都再回来。
当大哥的暖心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在《百元的幸福》一期节目中,终于如愿喝到椰汁的“帅雷雷”第一时间想到了将椰汁分给周围同样辛苦了一天的工作人员。这一幕被剪辑进了节目中,让观众得以一见孙红雷的这一面。而观众们却不知道,每一次录制之前孙红雷都会吩咐助理,为跟随拍摄的导演和摄像师们准备和自己同样的水和毛巾。
相关内容:
  “高高的白云山,矗立在朝鲜汉江南。麦克阿瑟要从这儿进犯,我们的英雄将他停止在山前。炮弹炸翻了土地,我们说不准你侵犯,大火烧红山岩,我们不准你前进。英雄昂立在山巅,英雄们鲜血光辉灿烂,中朝弟兄齐歌唱,世界人民记心间……”这首由著名作家刘白羽作词和音乐家郑律成作曲的歌曲《歌唱白云山》至今还在被白云山 ...  他们曾是叱咤风云的沙场战将,他们曾为革命立下功勋,但是后来,他们却神秘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是什么,让他们的人生如此波诡云谲?  一 陈昌浩:为张国焘所累  密电事件  1935年,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第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的张国焘、陈昌浩会合。当时中央红军经过长征,仅剩下1万多人,到达陕北后仅剩下约 ...  南汉王朝就是人们常说的南越国,位于现在的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南汉乾和十六年,公元958年,中宗刘晟驾崩后,其子刘鋹于即位,改元大宝,史称南汉后主。刘鋹不会治国,朝中政务皆委诸太监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当时,后宫的宫女也可以任命为参政官员,其余官员只是聊备一格而已。刘鋹又认为群臣都有家室 ...  暖春时节,年过八旬的空军济南南郊干休所离休干部王万亭透过影集里珍藏的一张老照片,讲述了他参加抗美援朝的那段战斗经历。   朝鲜战争爆发后,正在长春空军第二航校学习的王万亭提前毕业。当时空军组建不久,参战部队只有两个师,王万亭被分配某师9团一大队任特设组长。“一级战斗英雄”王海和“英雄僚机”焦景 ...  1950年初夏,解放海南岛战役刚刚结束,时任广东军区政治部文书、年仅21岁的笔者,响应政治部机关自愿参加抗美援朝的动员号召,于7月下旬被批准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于当年底作为一名女性英文工作干部随部队入朝,来到碧潼郡,投身于紧张的志愿军“联合国军战俘”管理工作中。   问讯的策略   我们招美 ...提到志愿军180师,相信对军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这支部队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执行上级命令掩护兄弟部队撤退,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伤亡失踪被俘等7000余人,仅有4000余人突围后陆续归来。中共建军以来,共有两次师级规模的成建制失利。一次是在红军时期的湘江战役中,红34师遭到敌人重创;一次就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08-11-05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冒岸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罗盛教 邱少云 黄继光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冒岸英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继光,邱少云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诞辰:日  祭日: 日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感觉尘封的历史,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军长蔡正国
 彭德怀认为,把蔡正国放到第五十军是选对了人  1951年3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报经中央军委同意,调整了一部分军、师的军政主官,原四十军副军长蔡正国调任第五十军任代理军长,原军长曾泽生回国休养。  任命蔡正国担任五十军代理军长,志愿军总部经过了多方面的慎重考虑。  蔡正国所在的四十军,入朝不到10天,就投入第一次战役。由副军长蔡正国指挥的一二一师在两水洞一线拖住了两万余众的美军,造成敌人温井、熙川的兵力空虚,西线志愿军司令部迅速命令两个军实行战略迂回,两天内攻取了温井。这样一来,价川一线的“联合国军”受到严重威胁,被迫于11月3日全线撤退到清川江以南。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以歼敌5.2万人的胜利落下帷幕。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给彭德怀司令员和几位副司令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湘赣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蔡正国,在抗日战争后期担任了胶东军区第二教导团团长。1945年9月,他调任山东野战军第六师副师长,后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师师长。在塔山阻击战时,第十师是守卫部队的主力,蔡正国成为“常胜师长”而饮誉四野……蔡正国在第五十军到任一个来月,就赶上了第四次战役。  用计歼灭英军精锐部队———第二十七旅  “联合国军”于日开始,在汉城以北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属于正面防御的五十军,在头两天的战斗中均不理想。他们面对的敌人是英军第二十七旅。该旅是入朝英军的精锐,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装备优良,配有一个坦克营。  连续两天,英军的坦克全部出动,在炮火支援下,以冲锋集群的方式夺取了五十军的三个阵地,英军只有4辆坦克被毁。  日上午10时,紧急作战会议在五十军军部指挥所召开。蔡正国提出派遣爆破小组夜间潜入英军阵地,炸毁敌人坦克的战斗方案。他坚定而激动地说:“……过分依赖武器优势的敌人,最害怕的是短兵相接的战斗,他们一旦没有了坦克,心里就害怕,就一切都完蛋了。我们纵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把英军的坦克搞掉!”  午夜时分,由一五二师组织的12个爆破小组,借着月光接近了坦克阵地。随着一声声冲天而起的爆炸,英军的绝大多数坦克,变成了一堆废铁。参加偷袭坦克的36名志愿军战士,有半数以上被炸死或受了伤。  第二天清晨,五十军向英军发起了进攻。经过激战,英军第二十七旅的官兵大部分被歼。志愿军乘隙发起反击。2月9日,第三十八军和第六十军一部,经过两番激战,攻克了砥平里,随即向原州方向发展。至此,志愿军的全线防御转为机动进攻,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第五十军的战绩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表彰。彭德怀等首长认为,把蔡正国放到五十军是选对了人。  召开军事会议时,一颗炸弹轰然爆炸  1953年2月中旬,汉江解冻。为了避免背水作战,2月下旬,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下令:已越过汉江的志愿军各部退回北岸,待机作战。总部命令:第五十军用8至10天时间,在南岸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尾追。第五十军进入指定地点后不久,就被美军飞机侦察到。事情源于五十军开的一次运动会。全军的运动员和官员黑压压地坐满了两边的山坡。有两架敌侦察机从空中飞来。从此,敌人知道这儿有重要的指挥机关。  4月12日晚上9时,第五十军的坑道外的军部驻地,即一栋砖瓦结构的民房里,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晚9时40分左右,夜空里响起敌机的轰鸣。蔡正国正准备结束会议,一颗炸弹轰然爆炸。四溅的弹片击中了蔡正国和他身后的作战处处长。蔡正国的头上和胸部多处中弹,被抬入坑道后昏迷过去。由于失血过多,当晚10时,蔡正国心脏停止了跳动。  毛泽东喃喃道:“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人们从蔡正国的上衣荷包里,找到了一张纸条,那是他头天才写好的给妻子张波的信。信中写道:自己在朝鲜前线一切都好,部队打的都是胜仗,让妻子不要挂念。等这次战役过去,他就请假回来看她和6岁的儿子。没想到这封信成了蔡正国的遗书。  五十军军部被炸事件,是志愿军入朝作战3年以来最严重的事件。在国内的彭德怀接到电报后,惊得说不出话来。同一天中午,正在午休的毛泽东,被叶子龙叫醒。在看了志愿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后,他口里失声地“噢”了一下,刹那间脸色有些发白,随即神情有些木讷地站着,好一阵,毛泽东才喃喃道:“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蔡正国的遗体被运回沈阳,安葬在烈士陵园。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为他的墓碑撰写了碑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给蔡正国颁发了“独立自由一级勋章”和“国旗一级勋章”各一枚。董存瑞,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 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董存瑞由此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亲切接见了董存瑞的父亲。 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写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光辉题词。 1998年,为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40周年,聂荣臻题词:“舍己为国,人之楷模”。张爱萍题词:“为国勇捐躯,万代颂英雄”。 邱少云: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县)。1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伪装茅草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 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一动不动,像一块巨石。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地向敌人冲运河。才过了二十分钟,敌人全部被消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颗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志愿军英雄故事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在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许家朋()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 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牺牲。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炸药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炸药包爬行。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炸药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感觉尘封的历史,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军长蔡正国
彭德怀认为,把蔡正国放到第五十军是选对了人 1951年3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报经中央军委同意,调整了一部分军、师的军政主官,原四十军副军长蔡正国调任第五十军任代理军长,原军长曾泽生回国休养。 任命蔡正国担任五十军代理军长,志愿军总部经过了多方面的慎重考虑。 蔡正国所在的四十军,入朝不到10天,就投入第一次战役。由副军长蔡正国指挥的一二一师在两水洞一线拖住了两万余众的美军,造成敌人温井、熙川的兵力空虚,西线志愿军司令部迅速命令两个军实行战略迂回,两天内攻取了温井。这样一来,价川一线的“联合国军”受到严重威胁,被迫于11月3日全线撤退到清川江以南。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以歼敌5.2万人的胜利落下帷幕。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给彭德怀司令员和几位副司令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湘赣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蔡正国,在抗日战争后期担任了胶东军区第二教导团团长。1945年9月,他调任山东野战军第六师副师长,后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师师长。在塔山阻击战时,第十师是守卫部队的主力,蔡正国成为“常胜师长”而饮誉四野……蔡正国在第五十军到任一个来月,就赶上了第四次战役。 用计歼灭英军精锐部队———第二十七旅 “联合国军”于日开始,在汉城以北全线发起大规模进攻。 属于正面防御的五十军,在头两天的战斗中均不理想。他们面对的敌人是英军第二十七旅。该旅是入朝英军的精锐,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装备优良,配有一个坦克营。 连续两天,英军的坦克全部出动,在炮火支援下,以冲锋集群的方式夺取了五十军的三个阵地,英军只有4辆坦克被毁。 日上午10时,紧急作战会议在五十军军部指挥所召开。蔡正国提出派遣爆破小组夜间潜入英军阵地,炸毁敌人坦克的战斗方案。他坚定而激动地说:“……过分依赖武器优势的敌人,最害怕的是短兵相接的战斗,他们一旦没有了坦克,心里就害怕,就一切都完蛋了。我们纵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把英军的坦克搞掉!” 午夜时分,由一五二师组织的12个爆破小组,借着月光接近了坦克阵地。随着一声声冲天而起的爆炸,英军的绝大多数坦克,变成了一堆废铁。参加偷袭坦克的36名志愿军战士,有半数以上被炸死或受了伤。 第二天清晨,五十军向英军发起了进攻。经过激战,英军第二十七旅的官兵大部分被歼。志愿军乘隙发起反击。2月9日,第三十八军和第六十军一部,经过两番激战,攻克了砥平里,随即向原州方向发展。至此,志愿军的全线防御转为机动进攻,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第五十军的战绩得到了志愿军总部的表彰。彭德怀等首长认为,把蔡正国放到五十军是选对了人。 召开军事会议时,一颗炸弹轰然爆炸 1953年2月中旬,汉江解冻。为了避免背水作战,2月下旬,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下令:已越过汉江的志愿军各部退回北岸,待机作战。总部命令:第五十军用8至10天时间,在南岸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尾追。第五十军进入指定地点后不久,就被美军飞机侦察到。事情源于五十军开的一次运动会。全军的运动员和官员黑压压地坐满了两边的山坡。有两架敌侦察机从空中飞来。从此,敌人知道这儿有重要的指挥机关。 4月12日晚上9时,第五十军的坑道外的军部驻地,即一栋砖瓦结构的民房里,正在召开军事会议。 晚9时40分左右,夜空里响起敌机的轰鸣。蔡正国正准备结束会议,一颗炸弹轰然爆炸。四溅的弹片击中了蔡正国和他身后的作战处处长。蔡正国的头上和胸部多处中弹,被抬入坑道后昏迷过去。由于失血过多,当晚10时,蔡正国心脏停止了跳动。 毛泽东喃喃道:“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人们从蔡正国的上衣荷包里,找到了一张纸条,那是他头天才写好的给妻子张波的信。信中写道:自己在朝鲜前线一切都好,部队打的都是胜仗,让妻子不要挂念。等这次战役过去,他就请假回来看她和6岁的儿子。没想到这封信成了蔡正国的遗书。 五十军军部被炸事件,是志愿军入朝作战3年以来最严重的事件。在国内的彭德怀接到电报后,惊得说不出话来。同一天中午,正在午休的毛泽东,被叶子龙叫醒。在看了志愿军总部发来的电报后,他口里失声地“噢”了一下,刹那间脸色有些发白,随即神情有些木讷地站着,好一阵,毛泽东才喃喃道:“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蔡正国的遗体被运回沈阳,安葬在烈士陵园。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邓华,为他的墓碑撰写了碑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给蔡正国颁发了“独立自由一级勋章”和“国旗一级勋章”各一枚。董存瑞,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 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董存瑞由此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亲切接见了董存瑞的父亲。 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写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光辉题词。 1998年,为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40周年,聂荣臻题词:“舍己为国,人之楷模”。张爱萍题词:“为国勇捐躯,万代颂英雄”。 邱少云: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县)。13岁那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伪装茅草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敌方那层层的铁丝网和一簇簇不暴露我军潜伏秘密,观察所里的指挥员当机立断,下令用炮火将这股敌人全部歼灭。 次日中午,敌人的燃烧弹引燃了他身边的草丛,这时,他只须打滚翻身即可避免烧身。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坚持一动不动,像一块巨石。直至壮烈牺牲,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黄昏来临,出击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地向敌人冲运河。才过了二十分钟,敌人全部被消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己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颗树抬到岸上搭桥用。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终于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帮房东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身上的衣服,接着跳进了冰河里。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又过了一会,罗盛教终于将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出水面。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上了岸。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为了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雄献身。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师参谋长和副师长谁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