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职和迟离职和辞职的区别别

离职、离任、免职、撤职、停职 的不同
离职、离任、免职、撤职、停职 的不同
撤职:基本解释[dismiss sb.remove sb.from office] 撤销职务(注 新华社英语报道中的dismiss也可理解为撤职,而且其报道中只有这一句话,所以也是造成王职位变动报道“花样百出”的原因之一。)区别于降级撤职未必降级, 降级通常是伴随撤职后的另外处罚措施降级:比如,你原来是正厅(局)级,那么降级后就低于正厅(局)级,可能为副厅(局)级,原有行政职务一般不可能保留。撤职:比如,你原来是某某厅的厅长,是正厅(局)级,那么撤职后将不再担任厅长职务,只要没有宣布行政降级,那么你的行政级别依然是正厅(局)级。从通常情况来看,撤职要比降级更严重。区别于免职撤职,是对于违犯公务员的纪律的公务员的一种纪律处分。免职,属于干部任用的一种组织措施,不是纪律处分。如果,不犯法,那么纪律处分就有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人事部门处理了如果犯法,就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撤职和免职是有原则区别的。撤职,是对于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的一种纪律处分。免职,属于干部任用的一种组织措施,不是纪律处分。在某种情况下,有的党员犯了错误作了处理后,党的组织认为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时,也可以免去其现职务,这是正常的干部任免,不能视为纪律处分。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矿长和总工程师被免职,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矿长被撤职!撤职与免职的区别是什么?撤职和免职是有原则区别的。撤职,是对于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的一种纪律处分。免职,属于干部任用的一种组织措施,不是纪律处分。在某种情况下,有的党员犯了错误作了处理后,党的组织认为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时,也可以免去其现职务,这是正常的干部任免,不能视为纪律处分。撤职看责任大小,事故轻重,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免职一般是组织措施,不过在犯了错误的情况下,很难任用.撤职大于免职.撤职,就是已经存在直接或间接过失责任.免职即使在无过错情况下,也可以免职.免后,另有任用而已. 比如《某某某原来是a市市长,现在升任b省副省长,就会说:任命某某某为b省副省长,免去其a市市长职务。》离任:[leave one’s post] 离开职务离任和离职的区别离任可以说是官方的一种说法,可以作为离职的概念,也可以说离开现有的职务,后续有其他用途和岗位待定。离职 可以分为 本人意愿 和 非本人 意愿 离开工作岗位。本人意愿可以说就是我们平时都说的辞职。非本人意愿是在员工非主观意识下,被迫离开工作岗位。更多相关内容:1.2.3.4.5.6.7.
  停职:停止履行其职责;暂时解除职务。是一种应急性措施,发现某个官员有问题并掌握一定的证据后要先停职。  撤职:永久性解除职务,一般是对不法官员的最终裁定。  免职:和撤职的不同之处在于,免职不一定是因为违法了。例如驻外大使更替也可以说是对原来的大使免职。  党内处分是指去掉你党内的职务,但保留党籍。政府有政府的官,党有党的官,例如市长是政府官职,市委书记是党的官职。党内职务就是指后者。
  一、撤职,意味着官员已不受到组织的信任和重用,升迁机会渺茫,翻盘的机会不大,但还保留着公务员身份,干着低层职员的活,待遇有所降低,但生活有着落。  二、开除公职,官员已没任何政治前途,也没生活着落,可称为一个失业的普通公民。  三、免职是一项法律程序,免职才能担任新职务,一般所说的免职,就是异地交流任职,或成为升迁的前奏。  四、停职,系因某些特殊原因,官员暂不能或不宜履行职责,闲赋休息,但其职务级别待遇不变。  因此,对公务员来说,免职及停职称不上行政处罚,只是人事委任的一种方式;撤职和开除公职才是最重的行政处罚,标志着官员政治生命的终结及生活的完败。  引咎辞职,就是官员因某种原因间接造成了重大损失,自动向人大或党委申请对其免职;以减轻内心的自责。  勒令辞职,就是官员因某种原因造成了重大损失,毫无廉耻,继续担任其职务,为此人事组织部将门向人大或党委主动提议免去其职务。
下页更精彩:1被免职干部一年内不得再任同级职务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被免职干部一年内不得再任同级职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并发出通知强调,《规定》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法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对照《规定》分析查找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主要领导是廉政第一责任人
  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
  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应当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
  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领导责任:
  (一)每年召开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的党委常委会议(党组会议)和政府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明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分工,并按照计划推动落实;
  (二)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法规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三)贯彻落实党风廉政法规制度,推进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四)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
  (五)监督检查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下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
  (六)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七)加强作风建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八)领导、组织并支持执纪执法机关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及时听取工作汇报,切实解决重大问题。
  廉政考核是选拔任用依据
  党委(党组)应当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制定检查考核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明确检查考核的内容、方法、程序。
  党委(党组)应当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负责对下一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考核。
  检查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情况应当及时向同级党委(党组)报告。
  党委(党组)应当将检查考核情况在适当范围内通报。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督促整改落实。
  党委(党组)应当建立和完善检查考核结果运用制度。检查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组应当依照巡视工作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有关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巡视监督。
  党委(党组)应当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实际,建立走访座谈、社会问卷调查等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机制,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有序参与,广泛接受监督。
  廉政建设不力将被追究责任
  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一)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不力,以致职责范围内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得不到有效治理,造成不良影响的;(二)对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范围内的事项不传达贯彻、不安排部署、不督促落实,或者拒不办理的;(三)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发现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四)疏于监督管理,致使领导班子成员或者直接管辖的下属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五)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或者用人失察、失误造成恶劣影响的;(六)放任、包庇、纵容下属人员违反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等法律法规,弄虚作假的;(七)有其他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行为的。
  领导班子有上述所列情形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进行调整处理。
  领导干部有上述所列情形,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给予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和降职等组织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问题进行掩盖、袒护的以及干扰、阻碍责任追究调查处理的,从重追究责任。
  实施责任追究要分清主次
  实施责任追究,要实事求是,分清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主要领导责任和重要领导责任。
  追究集体责任时,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直接主管的领导班子成员承担主要领导责任,参与决策的班子其他成员承担重要领导责任。对错误决策提出明确反对意见而没有被采纳的,不承担领导责任。
  错误决策由领导干部个人决定或者批准的,追究该领导干部个人的责任。
  实施责任追究不因领导干部工作岗位或者职务的变动而免予追究。已退休但按照本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的,仍须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受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
  受责任追究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单独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同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按影响期较长的执行。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免职”不可被“降级撤职”取代
日15:09&&&来源:
梳理2008年以来,引起舆论关注的52起官员免职案例,85名官员被免,29人起复,占比达34.12%。但是,如果排除生活作风问题无人起复这个特殊现象,被免官员的起复率高达50%。有专家认为,被免官员起复比例偏高,有损“免职”的威慑力,张田欣、赵智勇的“降级”处分对官场有更大的震慑效果,树立了官员免职的新样板,“能封堵住不当起复。”(8月12日《新京报》)
某些官员在备受关注的舆论风暴中被免职,随后悄然起复。这种把免职当成挡箭牌,用免职来“避风头”的做法,让广大群众对“免职”的态度从鼓掌欢呼变成不以为然,大大损伤了政府的公信力。这说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五十九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的规定并没有被规范执行,但是,有关免职的规定没有被规范执行,并不能说明免职没有威慑力,更不能证明免职可以被降级撤职取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九章的规定,撤职降级是一种比警告、记过、记大过更严厉的惩罚性处分,表明被降级、被撤职人员有过错,如违反纪律、工作严重失误,甚至有违法犯罪行为等,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人事任免权的一种最严厉的监督手段。而免职适用于有过错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但相对于降级撤职而言,其过错程度要轻得多,或者说其行为的性质还有待进一步查清核实,只是现在已不适于继续任职而先行免职。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免职与降级撤职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其过错行为是否已经调查核实清楚,二是两者的犯错严重程度不同。因此,免职与降级撤职并不能互相取代,但免职和降级撤职处分可以同时并用,即舆情出来之后,先给予当事人免职处理后,然后在调查核实清楚之后,再根据其错误程度给予其调离、起复或者降级、撤职处分,而不能简单地一免了之,把免职当成万金油,用它来处理代替降级、撤职处分。
当然,免职也不应该被降级撤职取代,而要进一步规范免职制度,并推广开来。首先,免职以后,当事人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闭门思过,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利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其次,免职是一种当事人回避制度,可以让有关部门和相关媒体更好的调查事实真相,更好的进行社会监督。再者,进一步规范免职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一制度,可以更好的维护纪律的严肃性,避免不当起复的出现,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把权力彻底关进制度的笼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党员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有什么区别
如题,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有什么区别
滚蛋自己滚蛋快滚蛋还不滚蛋
第二。个是主动~其它三者被动`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10免职辞职 五种情形应当免职引咎辞职两年内禁升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版《干部任用条例》就免去官员现职的情形进行了扩充,新提出“受到责任追究应当免职的”、“辞职或者调出的”、“非组织选派,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三种情形。并明确,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同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而旧版条例的规定为“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人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原标题:10免职辞职 五种情形应当免职引咎辞职两年内禁升职
新版《干部任用条例》就免去官员现职的情形进行了扩充,新提出“受到责任追究应当免职的”、“辞职或者调出的”、“非组织选派,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三种情形。并明确,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同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而旧版条例的规定为“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人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条例原文第十一章 免职、辞职、降职 第五十七条 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应当免去现职: (一)达到任职年龄界限或者退休年龄界限的; (二)受到责任追究应当免职的; (三)辞职或者调出的; (四)非组织选派,离职学习期限超一年的;(五)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应当免去现职的。 第五十八条 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辞职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辞职应当符合有关规定,手续依照法律或者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五十九条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因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安排职务,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同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24531
播放数:211435
播放数:104787
播放数:229996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职和辞职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