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核弹到底无人机能飞多远远

揭秘中国有多少核弹可以打到纽约 真相骇人
导读:英国杂志原题:中国一仗能把美国打多疼?
在能否抵达美国本土这一标准上,核武器则与常规武器不同。虽然中国的核部队规模不大,但中国有大约190枚核弹头,分别装配在陆基导弹发射场和弹道导弹核潜艇上。
中国目前约有50枚洲际弹道导弹,尽管这些导弹均可到达美国本土,但只有1/3能够攻击到纽约。
  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
每枚洲际导弹上配有3枚核弹头,每个核弹头的威力差不多是广岛核爆威力的20倍。
  中国东风31A洲际弹道
英国杂志原题:中国一仗能把美国打多疼?在能否抵达美国本土这一标准上,核武器则与常规武器不同。虽然中国的核部队规模不大,但中国有大约190枚核弹头,分别装配在陆基导弹发射场和弹道导弹核潜艇上。中国目前约有50枚洲际弹道导弹,尽管这些导弹均可到达美国本土,但只有1/3能够攻击到纽约。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每枚洲际导弹上配有3枚核弹头,每个核弹头的威力差不多是广岛核爆威力的20倍。中国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中国还有4艘“晋”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理论上,其中至少一艘会随时待命。然而,其所搭载的导弹射程较近,除非核潜艇本身抵达太平洋中部,否则也无法攻击纽约。真硬!中国亮剑核弹头数量震慑敌国核武器是指包括氢弹、原子弹、中子弹、三相弹、反物质弹等在内的利用核反应产生杀伤效应的武器,目前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有核国家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5国的核地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自1964年中国首次试爆原子弹,数十年来,中国的核武技术水准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要远远小于常规武器与世界的差距,目前中国具有与美、俄一样的空、地、潜全方位投射打击能力,作为中国威慑日本美军最有效的核武器,目前状况如何呢?中国二炮有消息指出,到目前为止,包括机动、发射井、核潜等布防的中远程核弹及洲际核弹我国已拥有2764枚,其中,对准美国本土及各洲军事基地的就1687枚。对准日本262枚,对准印度386枚,欧俄253枚,南海诸国176枚,不过这一数字仍难以确定。中国首支战略导弹部队就现在中国拥有的核弹头的具体的数量,世人都不知道,连本国的绝大多数的军人都不知道,西方保守人士估计中国目前至少拥有2400枚核弹头,甚至一些国家估计中国拥有的核弹头的数目不少于5000枚,更令世人费解的是中国国内的某一期刊曾说中国目前只有16枚核弹头,因此,中国核弹头的具体数字,我们仍无法得知,但肯定能够满足国家的战略需要,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国拥有世界上种类最齐全的各式武器装备,这些武器装备都具有着神秘的色彩。中国早60年代就创造"用算盘子制造出两弹一星"的童话,中国在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用最短的时间制造出令世人都毛骨悚然的原子弹,中国拥有了原子弹后,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说话底气足了,同时说话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纵观历史,问世人,你们对中国的武器装备了解多少,即使是中国自己人,中国军队内部的人员,对中国的武器装备又了解多少。美国五角大楼的一高级人员曾说"他们对中国的武器性能了解的非常少,甚至少得可怜"。这一切的一切,是由中国的经济的实力及科技水平决定的。在过去的50年里,无论从每年一度的国际军事武器展,还是各种国内外的各种期刊上,都很少看见中国的武器,中国的政府也从来不向世人炫耀中国的武器,也很少向世人介绍中国的武器的性能,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和特殊的形势下,才简单的介绍一些武器,外人知道的都是中国国内的最普遍的,最常用的武器。霸气的中国二炮部队从中国的国防政策来看,中国拥有的核武器是用来积极防御,所以中国拥有多少的核武器完全取决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中国号称"导弹王国",中国拥有的导弹种类齐全,无论从射程,误差范围,还是爆炸威力上看,中国是世界"导弹家族"屈指可数的导弹王国之一,中国的洲际导弹的误差范围为100米,美国的洲际导弹的误差范围为 250米,俄罗斯的洲际导弹的误差范围为150米,而且中国拥有各种各个功用的导弹,在未来的战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日本媒体声称,中国仍在不断增强自己的战略核力量,装备了射程1.2万公里的东风-31A新型洲际弹道导弹,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的杀伤范围覆盖了日本,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已经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正式出现,更加先进的东风26无依托发射的中程反舰弹道导弹也已经曝光。东风21D亮相大阅兵中国还在海南和山西继续建设地下核导基地,研制现代导弹是中国反介入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目的是在台海可能爆发冲突时阻止美国航母向对抗地区推进。一位接近中国军方的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能把美国航母编队和美驻日基地置于中国导弹射程之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海军就不可能自由进入西太平洋,就能让日美安保条约失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参加军事同盟和军备竞赛,中国主张全面禁止核武器,中国明确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也不会改变这一政策,但是在国家受到严重威胁或者某些国家敢于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的时候,就应该认真考虑中国手中的各种杀手锏武器了。中国一能力让美忐忑不安:比核威慑更可怕外媒称,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即将公布的一份报告将披露中国太空武器计划的最新细节。这些反卫星武器旨在摧毁或干扰美国卫星,并制约美国在世界各地的作战行动。据美国媒体10月14日报道,该委员会年度报告的草案称:“中国正在获得范围广、性能强的反卫星武器能力,其中包括直接上升式反卫星导弹、共轨式反卫星系统、计算机网络战、地面卫星干扰器以及定向能武器。中国的核武库还能提供潜在的反卫星能力。”卫星对美国维持全球作战能力至关重要报道称,中国的军事策略家希望在冲突中对卫星及地面支持设施进行动态、电子及网络的协同攻击。两款可在高、低轨道上拦截卫星的直接上升式反卫星导弹——DN-2型和SC-19型导弹正在研发之中。就在去年,中国还进行了反卫星导弹试射。报道说,高轨道反卫星导弹——DN-2型导弹能命中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但它似乎更适合于摧毁美国的情报、监视和侦察卫星。DN-2型反卫星导弹可能在5至10年内部署。在天基武器系统方面,中国正在研发共轨式反卫星武器。反卫星导弹试射报告称:“这些系统由配备武器装置的卫星组成,如炸药、破碎装置、动能武器、激光、干扰发射台和机械手臂等。”报道说,这份即将于下月正式公布的报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认为展示反卫星能力对威慑敌人至关重要,反卫星威胁比核武器更具威慑力。报告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评估认为,卫星对美国维持全球作战能力至关重要。解放军对美军作战行动的分析称,摧毁或捕捉卫星及其他传感器将使对方失去在战场上的主动性,使其难以充分发挥精确制导武器的作用。”中国军方还策划发动网络袭击,通过侵入卫星使用的微波信号控制卫星。高分八号卫星升空可提升中国反卫星实力报告称,中国的军事研究员曾撰文称,在冲突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将“试图针对美国卫星及与卫星互联的地面设施展开计算机网络攻击”。报告称,中国还有大量反卫星的地面电子干扰发射台,2006年中国曾用激光武器使一颗美国卫星短暂“失明”。中国也能用网络手段反制美军卫星报道称,中国的核武器也可被当做反卫星武器使用。在近地轨道引爆核武器将产生具有破坏作用的电磁脉冲,可能干扰无屏蔽保护的卫星。世界一片哗然:这才是美国不敢动中国的真相美国为什么不敢动中国1、中国是大国,势必跟美国有巨大利益冲突,即使中国一切都照着美国意愿做,也不可能消除敌意。功高震主,世界队长是肯定不希望下边有能挑战和 取代自己的干警存在的。休克疗法创始人萨克斯回忆说(大意)“我承认俄罗斯1991年开始的休克疗法确造成了巨大灾难,但是我的休克疗法在东欧其他国家都非常成功,所以 我认为在俄罗斯也能成功,但是我忽略了西方国家(美欧)有他们地缘上的考虑(不希望俄罗斯强大),未像救助之前国家那样救助俄罗斯,反而落井下石。”可见,中国即使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听美国话,美国也是要收拾中国的。原因就是功高震主,一闪岂能容二虎?另一个大国——印度国父尼赫鲁讲“印度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四分五裂,销声匿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益相互交织,中美从某种程度上相互依存俄罗斯、中国、印度是大国,在受到小国敬畏和仰视的同时,必将承受美国的鄙视,挤压和遏制,这是逃不掉的。当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益相互交织,中美从某种程度上相互依存,但是要居安思危,天下虽安,忘战必危。2、媒体的宣传很重要,话语权很重要,国际形象很重要。伊朗,叙利亚认为自己再清白,比某些国家清白太多了,但是讲话声音太小,世界各国听不 到,有苦说不出,说出没人信。那世界各国对他们的印象能好吗?大多外国人还愚昧认为中国的言论控制是十分十分严格的(奥运会前他们还认为中国全是农村 呢),中国应潜移默化通过民间渠道改变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日本人在武汉丢自行车快速找到,也有助于消除国际负面形象,在外国媒体报道之前,就把媒体嘴封 上了),增加民众间的沟通。3、中国一旦对他国动手,打得要快,不要像叙利亚这样,拖得时间长了,媒体高兴了,有素材可天天报道。如果在媒体还没弄清楚之前,你就打完了事了。那媒体也就不会做个专题报道,追踪报道,天天宣传了。报道多半是简讯形式一带而过。4、菲律宾越南等小国很狡猾,他们在国际上装出一副弱者的形象,博取同情。如果中国认为时机成熟了,该打就打,一直忍只会纵容敌人造成更坏的结果,他们口头上宣传自己是弱者,行动上则屡屡越线,赚进好处,中国对他们不能心慈手软。美国空袭“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最后,论美国为什么不敢打中国?因为除美国经济上将受损巨大,人员大量伤亡外,5、“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也要思考一下谁是美国的敌人,谁是美国的朋友。我们不仅要权衡自己利弊得失,也要权衡美国的利弊得失。如果自己损失100,美国损失50。然后总忌惮若美国介入,中国将会损失100,进而对维护自己权益畏首畏尾。这忽略了美国不会介入的问题,因为中美冲突后这是双输的游戏,从美国角度考虑:帮他人打架,废掉中国两条腿,自己也断条胳膊,美国会帮着别人跟中国打架吗?谁会干吃力不讨好的事?中国军工遇到瓶颈:美国最怕中国有这技术作为后发工业国,中国在工业领域里全方位的“心脏病”一直是业界公开的秘密。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工业领域积累的不断加深和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心脏病”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好转:我国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制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地面装备柴油机,国产柴油机和燃气轮机能基本满足国产船只和军用舰艇的需求,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运载火箭发动机也已经多次成功发射,但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至今依然在为解决型号的可靠性而苦苦奋斗,而在大飞机发动机这一领域,中国眼前的目标,还停留在解决有无问题这一基本的层面上。最后的“核”心这里的核心,并不是泛指,而真正指的是中国核动力的一种设备类型,那就是用于大型水面舰艇和核潜艇的核动力推进装置。这一类设备的用途虽然极为有限,但作用却事关国家核力量的生死存亡。对于核动力潜艇而言,其动力的强劲与否关系到潜艇在水下的部署能力和机动性能,其安静性则关系到战略核力量在水下能否隐藏自身、保持自己的安全,其可靠性则维系着本国核力量在和平时期的安全;而核动力对于航空母舰在远海作战的自持力和机动性的增益更是任何其他技术手段无法达到的。太行发动机当然,我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算是攻克了核潜艇反应堆技术,现在第二代攻击性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也已经批量服役,国产核动力系统也已经摆脱了上世纪70-80年代故障频出,只能徘徊在船厂附近做“三岛潜艇”或者出海远航要靠艇上党员干部冒着辐射一路航行一路抢修,噪音巨大被称为“水下列车”的尴尬状况,已经能够在作战部署中独当一面了。为什么还要说这是中国亟待解决的关键科技呢?原因无他,那就是中外在这一技术领域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美苏在冷战期间发展了四代反应堆,英法也发展了两代,由于这些国家技术水平高,工业积累深厚,他们的潜艇用核反应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的第一代核反应堆总体技术水平接近美苏第二代核反应堆,但安全性能在开始并不令人满意,等到基本解决问题时已是上世纪90年代,性能已经严重落后。加上90年代初期“军队要忍耐”的思想,导致新一代核反应堆的研制迟迟没有展开,以至于当第二代核潜艇开始研制时,核反应堆因为缺乏相关技术储备,不得不采取在前一代反应堆基础上改进的方式为其准备动力,最终也限制了第二代核潜艇性能的提高。至于舰船用核反应堆,其体量和潜艇用堆完全不同,全世界也只有美俄还在研制这种特殊的反应堆。太行发动机当然,近年来我国在核工业技术上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在包括钠冷快中子反应堆、高温气冷堆在内的新堆型上取得显著的进展,在第三代核反应堆的技术掌握和应用上也有不俗的成绩。但陆地发电用的核反应堆与核潜艇用反应堆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后者更加强调结构的紧凑和输出能源的密度,同时对整套系统的震动和噪音有着极严格的要求,这使得中国在核工业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无法简单移植到潜艇反应堆上。至于要为未来的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准备的舰用核反应堆则难度更高,由于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几乎从零开始的攻关必然还要经历艰苦的研究历程。尽管在过去40年里,中国已经多次向大飞机发起冲击,但在中国制造过的几种大型飞机中,除了运-8、轰-6等几款有着明确外国原型、可以全盘仿制之外,其他项目无一不是靠着进口发动机提供飞机最为关键的动力:运-10试飞用的是波音707上拆下来的JT-3D,轰-6K和运-20使用的是从俄罗斯引进的已显落后的D-30KP-2,C919的发动机虽然是量身定做,但不折不扣地是一款美法联合的产物,中国方面未来即使能够合作生产,应该也仅限于组装发动机这样初等的级别。当然,中国政府既不像普通小国一样认为使用引进的动力可以高枕无忧,也不像某些不成熟的大国那样认为只靠研制一种发动机就能扭转乾坤。到目前为止,中国至少有2种以上、针对不同技术水平研制或仿制的国产发动机项目在推进之中,且都已经进展到了装机进行空中试车的后期阶段(参见笔者《谁来推动C919——中国大飞机动力系统的不同选择》一文),且整体进程较为顺利。理论上,这两种发动机如果在试验中不出严重的技术故障或缺陷,应该能在数年内正式定型并且量产列装。从有无问题上看,这两种发动机可以用于国产军用大飞机,似乎国产引擎的问题可以暂告一段落,但对于C919这样要在市场上搏击的产品而言,问题远远没有解决。由于性能、可靠性、使用维护成本都无法达到进口LEAP-1C的水平,这两种发动机几乎不可能作为正式引擎用于商用客机。对于军用飞机,立足于自力更生保证供应,可以为此付出牺牲性能、价格甚至一定的安全可靠性作为代价;而民机则完全不同,对于那些整天打算盘要把班机油漆减薄一层或者从头等舱的小果盘里减少一颗草莓的航空公司来说,实打实的经济性优势才是博得其青睐的关键。一台引擎必须同时在造价、性能、使用成本和可靠性上取得最优才能打动他们。因此想要让C919换上“中国心”进入商用客机队伍里,将更加先进的国产引擎研制成功无疑极为必要。至于目前还处在预研阶段,但对于更大的C929客机而言必不可少的30吨级大型涡扇发动机,更要快马加鞭才能赶上快速发展的世界水平。如果C919上我们需要攻克的关键科技只有发动机,那么也许可以将其称之为国产大飞机路上最后的碉堡,但在C919的研制中,还有许多基础的东西要我国的航空工业去弥补。笔者在此仅试举一例:中国商飞公司曾对外宣布了机身尾段、中央翼翼盒、水平尾翼翼盒、球面框等复合材料组件试验件试制成功。但在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后,中国商飞公司才发现,靠买美国Cytec公司的复合材料,仍然不能按原设计制造出复合材料部件,一些重要的结构件在国内找不到供应商,复合材料水平尾翼不得不找外国研制,C919的复合材料用量也不得一减再减以减轻C919的研制进度压力。最终中央翼盒不得不改用难度稍低的铝锂合金,而就是这铝锂合金,虽然早在2012年1月就由西南铝成功试制,但因为产能不足,大多数依旧依赖进口,根据计划,到2018年,ARJ21支线客机、C919大飞机所用30%以上的铝合金材料将采用国产铝材……从这个角度看,材料这一基本的问题,依然不是一个小问题。核潜艇更多的“高端”等待攀登作为全世界最强的几个主要工业国之一,中国的工业体系规模之大、体系之齐全在全世界也数不出几个,虽然中国制造在许多超级工程、重型工程机械、军工产品等领域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但综合来看,缺少高端制造业、特别是缺乏顶尖制造业的局面仍然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核潜艇在很多领域里,中国制造已经将低端中端产品市场收入囊中,却不得不在同时重金进口高端产品。以各种电子设备的集成电路芯片为例,中国每年都生产数以千亿计的集成电路,但同时要耗资超过2000亿美元用于进口各类芯片。同样的现象在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各类消费级工业产品上存在,在机床、载重卡车、商船等大型工业产品上也十分明显。诚然,要以中国一个国家与“外国”相对抗,要求占据全世界所有高端工业品生产的要求多少有些苛求。但很多产品中国自己不能生产,又无法从国外合法地进口替代,最终要么选择购买旧式产品,要么通过成本更高的方式,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相关设备。要了解这些产品所涉及的范围,只要关注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禁令清单,就能了解其中涉及的范围有多广。随着中国工业水平和国内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像C919这样补足中国产业链空缺的产品会越来越多,C919为填补中国高端工业产品领域空缺开了个好头,也期待后续更多的精彩。中国军工已经远超俄罗斯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同时传来两个消息。其一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新一代隐形歼击机遭遇严重灾难,政府将大幅削减T-50项目支出。不久前俄空军还计划在本世纪10年代末装备52架现代化隐形战机T-50,至少曾有这样的打算。但是现在看来,T-50项目似乎遇到了较大困难,可能大幅减少计划生产的飞机数量。其二是,中国展出隐形飞机歼20战机近期试飞美图。2013号歼20进行了低空机动测试,展示了小半径转弯、垂直爬升接筋斗、低空横滚、空中倒悬、小速度低空通场等动作。这两者消息充分说明了中俄两国国力的此消彼长,中国国力的急剧成长。俄罗斯T50战斗机要知道隐形飞机的研制,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的财力、科技力、与工业化能力的具体实力,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密切相关,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中国军工企业已经不弱于俄,而全面超俄,也就是十来年的事情。俄罗斯为何停T-50的研制,主要原因据说是印度不愿意再投钱了,印度已经投入了50亿美金为何不愿再投钱了呢?主要原因是印度认为T-50性能落后,印度认为T-50发动机很糟糕,T-50推力明显不足,而成本却过于昂贵,机载雷达不符合要求,设计的隐身性能较弱。后来一架T-50飞机在2014年6月份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试验机场测试时发动机着火,俄方代表声称,损害微不足道。中国歼20战机但是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整个机身后部都已被火烧黑。新德里陆战研究中心专家钱索丽亚指出,由于俄方拒绝披露此次事故的细节,拒绝印度空军技术评估小组进入受损飞机查看,导致丑闻愈演愈烈。俄罗斯的T-50印度认为只是俄罗斯的第五代的过渡机型,根本无法对抗中、美的歼20与F22。但价钱却与前两款飞机不相上下,而且俄罗斯人很狡猾,不愿意与印度人分享关健技术,所谓的联合研制,那就让印度人出钱,其技术项目并不让印度人参与。并且,印度已经与法国人签订购买“阵风”战斗机的合同啦!据说要买96架呢!所以印度对俄罗斯已经极度不耐烦啦!印度不与俄罗斯人再合作,有一个很坏的结果就是前期投入的50亿美金打水漂,可印度人宁愿那50亿元打水漂也不愿意再投钱了,印度对T-50的失望可见之深。反观中国,中国的的隐形飞机的研制进度一直都很顺利,中国不但推出了歼20,还在研制歼31,两款隐形飞机同时上马研制只有美国这样干过,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财力。许多人都拿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来说事,但其实航空发动机中国能造,只是寿命不行,航空发动机是超长期高风险高投入的超级工程,即使造出来,还要有个庞大的飞机装机市场来消化才行,否则投入努力全部打水漂。中国在自已不断的研制出新飞机的情况下,印度人还在不断的买,印度人也是无奈之举,自已的整体工业不行,自已研制吧,如光辉战机,研制的时间长达三十年,投入的钱是天文数字,最终产品还是一款性能落后的飞机,连印度空军都不想要,这就是两国的工业差距,而这种差距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弥补的。不要说印度,就是中国的军工企业与俄罗斯相比,也是明显强一些的,俄罗斯现在也就靠前苏联留下的核武库壮壮胆了,要不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不过核武器是有寿命的,平时维护及到期销毁的费用也很惊人,过二十年再看,就这些东西也得把它拖个半死。中国的基础工业已经超过俄罗斯,可是在基础工业和高级工业之间的那部分,中国不如俄罗斯,高级工业两国差不多——都不怎么样。这是技术层面,而规模方面中国无论低、中、高都比俄罗斯大得多,基础工业比美国都大得多,全球第一。中国99式主战坦克近来年,俄罗斯在武器方面现在发展比较缓慢,在吃苏联时代的老本,新一代武器宣传的多,不见实物。在国际市场上卖的都是原有型号的升级版,有些战机如苏27苏30系列改型出口型多得眼花缭乱,但就是不见一款全新的飞机,俄罗斯在电子技术,发动机寿命,新材料方面其实全面落后西方,在隐形战机的研制方面现在也明显弱于中国。以前看到网上外国人说俄罗斯不肯卖T90给中国,其实这很可笑,T90坦克完全是T72的升级版,从外加的坦克炮塔上的附加装甲可看出来。从火炮性能,装甲防护,机动能力全面落后中国99改型。主要原因是俄罗斯的国力不行了,其国家的财力只相当于印度,不及中国的六分之一,在国与国的长期竞赛中,财力才是一个国家支柱。俄罗斯T90主战坦克近日,美国与日本紧密的勾结起来,从这点来看反而体现出了中国的崛起,美国其实对中国的迅速发展是忧心如焚,因为害怕自己霸权的丧失,根据美国媒体的调查:中国工业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供应链条。中国的工业完整度甚至强于美国,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小到螺丝钉等基础零件,大至通讯、航天、高铁。中国都能生产,而且中国也有全面的军事工业体系,综合国力其实已经在俄罗斯之上了。正是充分认识到中国大陆的军事实力发展现状,美军的战略开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在一个月前,美军果断中止了此前甚嚣尘上的“空海一体战”战略,这使整个世界大吃一惊。这或许意味着,仅仅凭借这一战略,美军并不能完全保证能够击败中国。虽然代之而来的“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战略,再之后是放狗政策,让日本当炮灰。中国的真实的军工实力其实已经超过了俄罗斯,虽然离美国还有距离,但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只要中国再埋头发展二、三十年,赶超美国也指日可待的。中国复兴实是历史的必然。
猜你感兴趣
热门评论2楼没办法,从中国历史上的奋斗过程来看,今天的成功绝不是偶然。一句话,只要有了正确的思想指引,同心同德的中国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做出来!9楼这有点搞笑吧,记得以前有个将军说过,我们可以付出西安以东城市尽数毁灭的代价,同样美帝也有几百个城市会被中国核打击。一个令美国人恐怖的名字---朱成虎。如果只有这点核武器,我们怎么摧毁美国几百座城市。11楼4楼6楼难道中国的核家底由英国人管理?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弹能飞多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