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明镜古寺寺附近哪里有外发点锡的!包教会的?

[转载]寺庙佛经佛语对联大全之1
寺庙佛经佛语对联大全之1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观如来是空是色,愿大众即心即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来观去,观他人总有高低。
纵见沙门犯戒时,当宽其意勿嫌毁;如入芳丛采妙花,不应摘选枯枝叶。
广大清净佛法海,多有持戒精修者;其中纵有犯威仪,白衣不应生毁谤。
譬如田中新苗稼,於中亦有稗莠草;应可一种敬良田,不应拣选生分别。
是以世尊制诸人,不听毁谤沙门众;唯当尊重生敬心,同此受胜诸天报。
冥显咸加恩逾父母
圣凡普利德迈穹苍出自:印光大师——佛殿联
岂有此理说也不信 真正绝妙到者方知 出自:安徽黄山狮子林
求福求慧求生净上 为人为法为证菩提 横披:净土为归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 为人为法为证菩提 出自:圆瑛大师
去掉贪心放下一切 多行布施守住五戒 出自:辽宁铁岭慈清寺
人生无常转眼成空 离欲清净一心念佛 横披:求生安养
日月辉天盲者不见 雷霆振地聋者不闻 出自:日本长崎清水寺(祖师堂)
三际十方纵横无碍 一心万法舒卷自由 出自:山西五台山(云水堂)
三业相应往生有份 六根都摄见佛无难 出自:浙江普陀山紫竹林庵念佛堂
三尊佛祖静观事变 十八罗汉闲看人忙 出自: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出自:江苏启东集庆庵
善哉善哉即非善法 如是如是故名如来 出自:史致康题于四川峨眉山初殿
神所恁依将在德矣 鼎之轻重其可问乎 出自:湖南湘阴资圣寺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横披:精进念佛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出自:甘肃甘谷灵岩寺
誓愿宏深十方共赞 慈悲广大九界同归 出自:印光大师——观音联
寿量无边竖穷三际 光明有象横遍十方 出自:印光大师——弥陀联
寺内贫僧虽非佛印 院中尊客却是东坡 出自:江苏无锡开原寺(客堂)——当代·慧觉
天半朱霞云中白鹤 山间明月林下清风 出自:湖南衡山上封寺
天空朱霞云中白鹤 山间明月江上清风 出自: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诸辅臣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世出世间最大法王 出自:山西五台山(大雄宝殿)
闻思修证圆通方便 信愿行生净土资粮 出自:圆瑛大师
闻钟声便头头是道 宣贝叶则色色皆空 出自:福建莆田龟山古刹拜亭
我心虽慈于法不宥 大家猛醒及早回头 出自:四川成都灵祖殿
无住生心是名菩萨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出自:圆瑛大师
五蕴皆空离诸色相 六根俱静了却尘缘 出自:广西南宁水月庵山门
五蕴皆空六根俱寂 一尘不染万德圆彰 出自:印光大师——念佛堂联
以念佛心证无生忍 将净土教度有缘人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以智慧光普照一切 乘圆通道广度众生 出自:印光大师——势至联
诣菩提场趣寂灭殿 登圆通路入解脱门
由闻思修入三摩地 以戒定慧超四禅天 出自:江苏宜兴大士阁——清·齐彦槐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横披:净土为归
滞相迷真头头障碍 背尘合觉法法圆通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忠直存心和平处世 慈悲济物道德立身 出自:圆瑛大师
安忍不动有若大地 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出自:安徽九华山甘露寺
慈起无缘恩周庶类 悲兴同体道启多门 出自:印光大师——佛殿联
翠竹黄花尽含祖意 青山绿水全露法身 出自:圆瑛大师
大肚能容包含色相 慈颜常笑指示迷途 出自:湖北当阳玉泉寺弥勒殿/浙江杭州大佛
大肚能容包罗万物 开口便笑和气一团 出自:江苏常州天宁寺弥勒殿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 出自:山西五台山(弥勒殿)
大度能容忘情岁月 开口便笑得意春风 出自:弥勒佛像联
大事因缘端归实相 一乘源本在报亲恩 出自:印光大师——法华坛联
大愿无边登胜莲座 悲心普渡转妙&& (佛教庆贺联-升座)
道德为师仁义为友 慈悲是佛清间是仙 出自:圆瑛大师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出自:安徽九华山月身宝殿 / 安徽芜湖广济寺
洞中有天天中有洞 山外无景景外无山 出自:海南万宁华封岩山门
都摄六根获大寂灭 单提一念证真圆通 出自:印光大师——势至联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高登九品大愿方成 横披:一心念佛
发菩提心因定生慧 趣解脱道以戒为师 出自:福建闽侯崇圣禅寺讲堂
发菩提心由定生慧 走解脱道以戒为师 出自:山西五台山广宗寺
发上等愿受下等福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出自:江苏南京华严庵——清·张裕钊
法法圆通故名自在 头头合道因号普门 出自:印光大师——佛殿联
&&常转佛日增辉 国运兴隆万民齐欢 横披:爱国爱教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出自:广东潮州开元寺(观音阁)
飞锡高游光明世界 慧珠朗照普利人天 (佛教哀挽联-挽僧)
佛陀教导随缘无我 佛会方针团结利人 出自:广东潮阳佛协大楼——当代·定持
佛性本同同生安养 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出自:圆瑛大师
佛愿宏深十方共赞 生心恳到九界同归 出自:印光大师——弥陀联
福慧庄严成无上道 慈悲广大度有缘人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弘法流传名山生色 依持得主古寺常新 (佛教庆贺联-升座)
宏阐净宗惟师为最 高登莲品与佛是亲 出自:圆瑛大师
洪愿发时生蒙度脱 尊经演处罪自消亡 出自:印光大师——地藏坛联
祸福无门惟人自招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出自:广东雷州高山寺
即色即空即心即佛 亦诗亦酒亦儒亦仙 出自:陈霖题于甘肃兰州白云观
济度无方怜伊体一 津梁罔测悯彼迷深 出自:印光大师——弥陀联
净宗即显说之密法 念佛为成佛之捷径 横披:净密不二
开蟠桃花祝无量寿 证菩提果观自在心 (佛教庆贺联-寿僧)
看破幻影必然自在 放下劳尘果真逍遥 出自:安徽九华山双溪讲寺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乐邦有路起信即生 出自:印光大师——弥陀联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止恶行善作个好人 横披:为善最乐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灵山初地捷足先登 出自:山西五台山(戒坛)
礼敬慈尊三身圆现 虔诵佛号万德齐彰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礼义廉耻为旧道德 慈悲喜舍是佛心肠 出自:圆瑛大师
了解尘缘是寿者相 宏开法会发菩提心 (佛教庆贺联-寿僧)
免生死轮回之幻苦 证涅般常寂之真乐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妙道长存一尘不染 圆通自在万境皆空 横披:般若常照
  是君子非君子到此便现;
  有天良无天良临阶可知。
  [其实此山本无海,镇海也镇远方无数海。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是唯一记载于佛经上的中华佛家名山。普贤在峨眉山,观音在普陀山,地藏王在九华山,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称]
  (镇海寺不见多高,但此联便让人登时气为之凉,神为之惧,不可说决无佛可言。)
  其二:
  梦热五更天,几杵钟声敲不破;
  神游三宝地,半山云影去无踪。
  [一夜梦入南柯,封候拜相,清凉钟声唤不回你名利之欲?]
  (“三宝”,即是佛、法、僧,统称三宝;三宝地指的就是佛家子弟清修之地,如寺,如庵)
  伐木为舟,舟犹刚直,更增宽容
  凝水成冰,冰亦灵动,平添坚韧
问君能有几多愁念佛可令烦恼无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问菩萨缘何倒坐 笑世人不肯回头 出自:福建长汀朝斗岩观音庵
我笑有因真可笑 你忙无甚为谁忙 出自:河南民权白云寺(弥勒殿)
无人无我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出自:山西五台山
无畏力寻声救苦 大悲心说法随机 出自:安徽九华山立庵
无眼耳鼻舌身意 是般若波罗蜜多 出自:福建福州庆城寺
五观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出自:山西五台山南山寺五观堂
五蕴皆空度苦厄 一切如幻大寂默 横披:般若常照
悟明理念为真念 转得凡心即佛心 出自:圆瑛大师
悟破世事无一语 惮透人生了无痕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洗菜莫教流去叶 见桃犹记旧时花 出自:江西九江东林寺
喜舍慈悲皆具足 愿行动德所庄严 出自:圆瑛大师
闲云野鹤自来去 白石清泉无是非 出自:湖北蕲春普慧寺——清·黄云鹄
笑到几时方合口 坐来无日不开怀 出自:山东济南千佛寺弥勒殿
笑破肚皮人不识 袋装尘世我全知 出自:江西九江东林寺
心如能了事方了 生尚云浮名更浮 出自:云南剑川宝相寺——涂跃龙
心同佛定香烟直 目极天高海月深 出自:左宗棠
心有慈悲添福寿 知因识果得吉祥 横披:作人至宝
心有灵犀一点通 佛在性中莫远求 横披:自心是佛
心至虚时能受益 事非经过不知难 出自:圆瑛大师
性定魔伏朝朝乐 妄念不起处处安 出自:安徽九华山立庵
性定心常生幽竹 色空身自在彼岸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休抛世谛求真谛 须识凡心即佛心 出自:圆瑛大师
修心先要明三谛 学佛当思利众生 出自:圆瑛大师
虚白堂前拴意马 无影树下锁心猿 出自:河南卫辉宝昙禅寺(碧霞宫)
学道当知心是佛 修行应以戒为师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 圆瑛大师
学无止境宜精进 法有当机可演扬 出自:圆瑛大师
养成大拙方为巧 学到真愚始知贤 出自:安徽九华山百岁宫大殿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
一切有相皆虚幻 佛法无我始能学 横披:般若为导
以一念而除众念 登九品直趋涅般 横披:一心念佛
意静不随流水转 心闲还笑白云飞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 / 安徽铜陵云崖寺
吟成诗意多禅意 悟彻空身即法身 出自:圆瑛大师
由来古佛非女子 只缘大士有婆心 出自:江苏徐州兴化寺(观音像)
有福方登圣贤地 无缘难入解脱门 出自:山西五台山
欲除烦恼须无我 各有因缘莫羡人 横披:明因识果
愿大地都成净土 问众生谁是如来 出自:黑龙江哈尔滨极乐寺
愿尔面见如来像 于我常生欢喜心 出自:福建诏安报国寺弥勒殿
愿将东土三千界 尽种西方九品莲 出自:福建将乐证觉寺
愿将佛手双垂下 摸得人心一样平 出自:安徽九华山化城寺大雄宝殿——清·刘含芳
月影山光含妙谛 涛声海色演禅机 出自:圆瑛大师
月影松涛含道趣 花香鸟语透禅机 出自:圆瑛大师
阅历深时知世态 功夫悟后见天真 出自:安徽九华山立庵 / 圆瑛大师
阅世广开天地量 逢人长笑古今春 出自:福建莆田慈寿寺天王殿
在西天二十八祖 过东土初开少林 出自: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
真佛不从心外觅 此身即是真道场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真解脱一尘不染 妙庄严万法皆空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正觉成时佛自来 功夫深处门自开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知足安贫殊自乐 攀龙附凤损精神 出自: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至此已非门外客 过来便是个中人 出自:安徽九华山一天门
至此已穷千里目 谁知才上一层楼 出自:江苏镇江甘露寺
竹密何妨流水过 山高岂碍白云飞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穿潭底水无痕 出自:江苏徐州兴化寺
转八识能成四智 解六结而越三空 出自:圆瑛大师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出自:普陀山慧济寺
总持兜率三千界 妙湛旃檀五百杯 出自:北京 雍和宫 嵇璜题于大殿
世间有佛慈悲荡胸中无私天地宽 出自:甘肃靖远接引寺
世上虽有千般好 平安胜过一切福 横披:平安至上
世事沧桑无限感 人生梦幻有谁知 出自:圆瑛大师
世事绝卓无人问 人生梦幻有谁知 出自:安徽九华山立庵
世态炎凉唯一笑 余怀坦白故常开 出自:福建莆田广化寺兜率殿——清·程骥远
世味不如书味好 人心怎比佛心平 出自:圆瑛大师
事念理念惟一念 佛心生心无二心 出自:圆瑛大师
试问本来无一物 更从何处悟三生 出自:五台山望海峰。
是佛非佛何为佛 本性无性便是性
竖起脊梁立定脚 拓开眼界放平心 出自:安徽怀远迎河寺
谁把藕丝牵大象 我将铁棒打苍蝇 出自:云南晋宁万松寺——明·担当
水底有天悬日月 空中无地现楼台 出自:湖北来凤仙佛寺
说法现身容大度 救出世人尽欢颜 出自:浙江杭州灵隐寺天王殿
说来有法原无法 参透非空却是空 出自:安徽九华山大厦庵
说诸佛法非佛法 无二文殊是文殊 出自:江苏南通文殊院——近·张謇
私藏饮食三铁棒 未供先用九铜槌 出自:江苏南通香光寺监斋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威令登彼岸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寺内无僧风扫地 塔中有佛星点灯
寺院有尘清风扫 山门无锁白云封 出自: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坦腹笑容摄海众 分身散影示时人 出自:四川德阳万佛寺(弥勒殿)/印光大师
天下名山僧占多 世上善言佛说尽 出自:山西五台山龙泉寺
万德洪名常忆念 百般幻病自消除 出自:印光大师:如意寮联
万法皆空观白在 一尘不染见如来 横披:自净其意
万法皆空归性海 一尘不染证禅心 横披:自性即禅
万法皆空明佛性 一尘不染是禅心 出自:圆瑛大师
万古是非浑若梦 一句弥陀作大舟 出自: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万籁无声心自息 一身非我物同春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现·刘东父
为人定要培心地 学佛方能悟性天 出自:圆瑛大师
为人若要超三界 念佛速令登彼岸 横披:一心念佛
惟大英雄能觉悟 为诸菩萨振纲常 出自:安徽黄山慈光寺
惟有洗心能革面 虽非造极已登峰 出自: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诸辅臣
问大士为何倒坐 恨世人不肯回头 出自:江苏南京鸡鸣寺
明通幽时光常住心到虚天色是空 出自:湖南衡山明心殿佛龛
明月清风呈祖意 远山近水寄诗怀 出自:圆瑛大师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 出自: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
莫认化城为宝所 更翻贝叶证菩提 出自: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诸辅臣
莫讶一称超十地 须知六字括三乘 出自:印光大师:弥陀联
暮鼓寂时林愈静 晨钟响处山更幽 出自:云南剑川海云居寺——杨宝山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出自: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
念而无念归真念 心不住心即净心 出自:圆瑛大师
念佛自然得见佛 求生决定可往生 出自:安徽九华山立庵
念泯则相相离相 达真乃心心印心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蓬莱何须觅海上 岁月最宜度山中 出自:安徽九华山法华寺
千嶂云山凭我隐 五湖风月有谁争 出自:圆瑛大师
千嶂云山围佛界 四时风月入诗囊 出自:圆瑛大师
巧把尘劳作佛事 善行方便度群生 (佛教庆贺联-升座)
巧机锋联出世教 妙观察对入人伦
青狮竟忍长相睡 龙烛奈何久不明 出自:湖北仙桃青龙寺——清·毛世池
人来合意高谈道 客去清闲暗诵经 出自:安徽九华山华严禅寺
人生若梦谁非寄 到处能安即是家 出自:广东雷州天宁寺(客堂)
人生犹似西山日 富贵终如草上霜 横披:但念无常
人生真谛何处寻 自性三宝即尔心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人世大难开笑口 肚皮终不合时宜 出自:福建福州华严寺弥勒龛——近·陈宝琛
人世太难开口笑 肚皮终不合时宜 出自:陈宝琛撰于大同华严寺观音阁
人无卓识名难著 士有精诚志竟成 出自:圆瑛大师
人心清静无私念 世界自然现大同 出自:江苏南京清凉寺-当代·茗山
如将布袋罗三藏 定仗瑜伽宁一灯 出自:云南剑川宝相寺——金国卿
如来说庄严佛土 菩萨无住相布施 (佛教庆贺联-升座)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横披:净土为归
入寺始知山窍妙 登峰便见小城雄 出自:江西九江东林寺
三径黄花秋雨外 一林红叶晓烟中 出自:圆瑛大师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出自:山西五台山(观音殿)
上去便可入碧落 下来难免进红尘 出自:陕西铜川玉华寺
涉世利生宜爱物 持躬修德在行慈 出自:圆瑛大师
石鼓无人雨闲敲 梵钟有音风徐送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石径有尘风自扫 山门无锁月常关 出自:湖南衡山石头寺
时节若逢承法印 机缘相契绍心宗 出自:圆瑛大师
世间惟有修行好 天下无如吃饭难 出自:河南开封相国寺(西斋堂)——清·马慧裕
&看看世事摇摇手 想想人情点点头 出自:江苏泰州某寺莲台——近·刘道人
客至莫嫌茶叶淡 僧居不比世情浓 出自:广东肇庆虎岩寺(客厅)——黄旌珊
来世怕为双角兽 此生不作两头蛇 出自: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鲁珍
览镜知惭宏宝训 规今师古振禅林 出自:印光大师:禅林宝训联
老屋檐下雨成帘 佛门堂上石作花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乐以忘忧真智者 心能转物即如来 出自:江苏无锡开原寺(法堂)——当代·李广
离苦海经书作渡 登天堂佛法为津 出自:广东雷州福田寺
了君大事唯修净 畅佛本怀在往生 出自:印光大师:念佛堂联
了去烦恼即正果 忘却生死是菩提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灵山我数阿罗汉 佛海人参大肚僧 出自:四川什邡罗汉寺(弥勒殿)
龙归法座听禅偈 鹤傍松烟养道心 出自: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讲律)
路盘瘦岭孤松老 寺掩清门寒叟贫 出自:安徽九华山广化院——清·吴襄
满院溪声疑是雨 当窗月色望如霜 出自:圆瑛大师
梦回平生已而立 惮破天道过不惑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梦中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广东南澳玉佛寺
间中自觉心无事悟后方知法即真 出自:圆瑛大师
剪一片白云补纳 留半窗明月看经 出自:江苏海安观音禅寺禅房
翦一片绿云补纳 留三分皓月看经 出自:江苏南京妙相庵(小淇澳亭)
见犹离见见弥陀 生本无生生西方 出自:山西五台山(念佛堂)
将此身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出自: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
解脱门开谁肯入 浮生梦觉自知归 出自:江苏常熟兴福寺寺门
戒是无上菩提本 佛为一切智慧灯 横披:戒灯常明
金刚降魔护三宝 弥陀慈光照大千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金炉不怕千年火 银烛长明万户光 出自:福建福清石竹寺进香亭——郑宗华
尽底脱去胸中有 逐一拈来何处无 出自:云南鸡足山大觉寺
净地有物僧不扫 空门无缘客自关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敬佛敬心心敬佛 焚香焚意意焚香 出自:湖南岳阳吕洞宾像
静看湖莲参妙谛 闲翻贝叶悟真经 出自:江苏南京华严庵——清·程守谦
到此已为无俗虑上来自觉有天然 出自:香港离岛宝莲禅寺
定中金磬天边落 悟后云关夜半开 出自:北京 雍和宫 张若澄题照佛楼
翻经留作将来眼 问法能空现在身 出自: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
饭里有沙需细嚼 水中无骨莫横吞 出自:江西铅山峰顶寺(斋堂)
梵纲庄严含万象 月轮清净印千江 出自:圆瑛大师
放下罢一丝不挂 看起来万法皆空 出自:圆瑛大师
放下时何物是我 担取去那个为谁 出自:云南鸡足山传衣寺
风云过眼浑无住 水月盟心道自修 出自:圆瑛大师
佛道不从心外觅 禅机但向静中参 出自:圆瑛大师
佛法能除世间苦 法音香彻九霄云 横批:千古明灯
佛法能破愚痴暗 学佛点燃智慧灯 横批:&&常转
佛光普照十方界 法雨均滋五性根 出自:印光大师——藏经阁佛殿联
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出自:山西五台山碧山寺
古佛堂前风扫地 高山顶上月为灯 出自:山西五台山
古寺无灯凭月照 山门不锁待云封 出自:陕西终南山弥陀寺山门 / 河北井陉福庆
观大海者难为水 悟自心时不见山 出自:江苏吴县崇报寺落红亭——现·吴济时
海到无边天是岸 山登绝顶雪为峰 出自:四川峨眉山万年寺
好大胆敢来见我 快回头切莫害人 出自:湖北武当山朝山神道治世玄岳坊
蝴蝶泉旁蝴蝶飞 罗汉塔上罗汉笑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花下聆经清有味 水边契道静无声 出自:江苏南京华严庵——清·刘佐禹
悔不尽千差万错 悟透了后果前因 出自: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寇璜
悔难追事当头戒 悟过来人放步行 出自: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赵藩
即佛即心圆教理 非空非色法王身 出自:圆瑛大师
既升堂更应入室 再进步方可登楼 出自: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客堂)
不于其中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 出自:江西南昌佑民寺(大雄宝殿)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出自: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 江西九江东林寺
禅门倚云烟明灭 幽人随风迹有无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常乐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 出自:江苏阜宁兴国寺——当代·释圆湛
常有欲以观其窍 应无住而生其心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清·彭时中
吃亏者岂无大肚 笑杀人不肯回头 出自:浙江绍兴大佛寺弥勒像——清.茅立仁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 出自:王予望题于甘肃天水罗汉堂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弥勒殿/北京潭柘寺
慈颜一笑了千事 大肚三通行万船 出自:甘肃甘谷蔡家寺——当代·吴恒泰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清·吴擎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红树尽禅机 出自:圆瑛大师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大肚能容天下事 善心不染世间尘 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
大肚皮包藏古今 一笑后渡灭人天 出自:云南巍山观音殿(弥勒殿)
大肚皮包藏今古 一笑后度灭人天 出自:邳州徐塘三圣庙弥勒像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后吐出乾坤 出自:江西铅山峰顶寺(弥勒殿)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常怀惭愧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能调物情 出自:江苏杨州静慧寺——清·爱新觉罗·玄烨
但有袒怀大欢喜 不嫌成佛后如来 出自:江苏南通弥勒院——近·张謇
但做得来皆事业 若推不去即因缘 出自:江苏无锡石浪庵——近·徐兰畦
到此即空还即色 迩时宜雨亦宜晴 出自:山西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
七字楹联: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出自:福建福州林阳寺——明·叶向高
傲骨虚怀真识量 热肠冷眼大慈悲 出自:安徽怀远迎河寺
白日白天谁歇脚 云来云去本无心 出自:湖北通城白云寺
百年过客无常主 三日为僧不愿官 出自:云南剑川海云居寺——近·赵式铭
半个蒲团天地老 一声清磬古今空 出自:江苏南京妙相庵(佛堂)
宝地遍治功德润 香台恒拥吉祥花 出自:北京 雍和宫 太和斋
饱经世故慵开口 看破人情只点头 出自:广东普宁南岩古寺(寺门)
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近·赵熙
不待海枯才见底 但逢月上即敲门 出自:云南鸡足山寂光寺——明·担当
不独峨眉幻银色 从教大地变黄金 出自: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朱元璋
不顾手辣成误会 但将心狠作慈航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不为钱原非易事 太要好也是私心 出自:安徽九华山正天门
不因财色毁心志 应须清寒磨悟根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不因僧来方称寺 但有性现便成佛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不用三抵修福慧 但凭六字出乾坤 横披:群经指见
六字楹联:
千般救苦胸怀 一片慈悲心肠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泉自有时冷起 峰自无处飞来 出自:浙江杭州灵隐寺冷泉亭——
无慧剑有慧剑 非灵山即灵山 出自:江苏南通文殊院——
喜现庄严国土 欣沐佛陀灵光 出自:(佛教庆贺联-开光)
笑不了古今事 看得见去来人 出自:江苏吴县罗汉寺弥勒殿
修到一尘不染 悟来五蕴皆空 出自:浙江苍南广福寺——谛印
一山恁么可爱 几人于此茫然 出自:云南剑川茶花寺——明·担当
知我说法如筏 不应住色生心 (佛教通用联)
寺小通幽处 山矮得旷观 出自:安徽九华山净信寺
退后一步想 能有几回来 出自:云南鸡足山祝圣寺
无法向人说 将心与汝安 出自:湖北沙市居士林(达摩画像)
无我方为我 出世即在世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悟空诸相寂 对佛一灯明 出自:江苏泰州南山寺(禅房)
巡行东西南 护持佛法僧 出自:浙江黄岩九峰寺韦驮阁
一花一世界 千叶千如来 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集《梵网经》文
一宗彰唯识 三塔耸云天 出自:陕西西安兴教寺——当代·桂生
&&&&&&&&&&&
有法知不染 无言谁当酬 出自:云南鸡足山寂光寺——明·大错
有相皆虚妄 无我即如来 横披:诸行无常
在欲而无欲 居尘不染尘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真知出实践 妙理贵躬行 出自: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当代·王学仲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出自:四川乐山凌云寺(月榭)
瓶中杨柳绿 座下莲花香出自台南清水寺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出自:浙江普陀山慧济寺——近·曼殊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情将物外适 道与古人期 出自:北京 雍和宫 乾隆题太和斋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出自:浙江新昌大佛寺(大雄宝殿)——木鱼
三思过有限 一笑益无垠 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
僧心共佛老 人情随财浓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山高流水远 寺古白云深 出自:江苏泰州白云寺
山河天眼里 世界法身中 出自:江苏南通天宁寺(寺门)——王维诗句
山行天地气 水藏日月光 出自:安徽九华山聚龙庵
山中藏古寺 门外尽劳人 出自:广东南雄挂角寺
诗意窗前月 禅心雨后山 出自:圆瑛大师
时时能修行 处处可成佛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是僧皆佛印 无客不东坡 出自:安徽潜山三祖禅寺(后三祖僧灿建)
树色浮空翠 花香入阁清 出自:圆瑛大师
水净月孤圆 山空云自在 出自:浙江天台国清寺鱼乐园
水绕禅窗静 花开佛国香 出自:圆瑛大师
寺古烟常锁 僧老语多奇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寺空叶落紧 云深客来稀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寺小藏宋额 松古忆唐僧 出自:安徽九华山福渡寺
定光澄月相 慧海涌潮音出自:北京雍和宫 钱陈群题大殿,雍正接见文
法法何曾法 林林不是林 出自:香港离岛东涌法林
法身千嶂月 闻性一声钟 出自:圆瑛大师
风云观世态 水月证禅心 出自:圆瑛大师
逢人觅佳句 对境话禅机 出自:圆瑛大师
佛从何处觅 道在此中求 出自:圆瑛大师
佛法谈三世 人生梦一场 出自:圆瑛大师
根深即果茂 源远而流长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谷静风声细 门空鸟语稀 出自:山西五台山秘密寺
观身本无我 念佛乃是谁 出自:圆瑛大师
归元无二路 方便有多门 出自:山西五台山山门
湖山供啸傲 风月助吟哦 出自:圆瑛大师
见无相之相 论不空之空 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
健行乾不息 逊志益无疆 出自:北京 雍和宫 五福堂书室
皆以无为法 当生如是心 出自:河南登封少林寺(面壁石亭)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出自:福建宁德天王禅寺——当代·释智圆
客影云边去 僧语松下来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空门随客缘 钟声入佛心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冷冷清清雪 茫茫渺渺峰 出自:福建闽侯崇圣禅寺——现·许涤新
丽华庄宝相 湛日朗心珠 出自:北京 雍和宫 汪由敦题照佛楼
了了无遮念 空空不染心 (佛教通用联)
五字楹联:
本来无一物 何处觅三心 出自:圆瑛大师
本来心是佛 究竟我为谁 出自:圆瑛大师
不伐有巢树 多移无主花 出自:江苏东台泰山寺西客楼——姜沂
不可得思议 如何获圆通 (佛教通用联)
不陟高寒处 安知天地宽 出自: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梁应龙
禅意庭前柏 诗情雪里梅 出自:圆瑛大师
成就此功德 早种诸善根 出自:佛教哀挽联-挽男居士
处尘能不染 学道有何难 出自:圆瑛大师
春山含祖意 秋月印禅心 出自:圆瑛大师
当知法无我 应以戒为师 出自:圆瑛大师
当知心是佛 常以戒为师 出自:浙江临海台州佛教文化馆——茗山
当知心是佛 惟爱道为师 出自:圆瑛大师
三字楹联:
光明路 方便门 出自:甘肃兰州浚源寺山门月门
四字楹联:
持涅磐心 作平等观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出三界家 入四空门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大千世界 不二法门 出自:安徽九华山月身宝殿
德敷上下 道贯古今 出自:湖南衡山丹霞寺——肖康佐
发尽缘断 心死色空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老龙听法 顽石点头 出自:江苏无锡惠山寺——明·邹德基
六朝古刹 七祖道场 出自:湖南衡山福严寺(南岳系祖庭)——怀让
去实不去 生决定生 出自:山西五台山(念佛堂)
人间佛地 世外人家 出自:广西桂林南峰寺
入诸佛位 至涅般城 出自: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
受出家戒 发菩提心 出自: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
往生极乐 超脱红尘 出自:湖南平江东山古寺
维善为宝 无欲则刚 出自:江苏无锡广福寺法堂——近·孙肇圻
行修于乱 性磨于利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言深不传 行极反异 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
月明如昼 色即是空 出自:广东广州檀度庵月色楼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 出自:安徽九华山平坦寺
出一切音声说法
现无边色相度人&(题诸佛菩萨)
身心不动入三昧
真妄皆空证一如&(题诸圣众)
月不住空莲处水
鹿归于野鸟离笼&(题诸圣众)
觉行圆满得无漏
信毁普观度有缘&&(题三世诸佛)
内脱身心,外遗世界
上求佛果,下化众生&&(题诸圣众)
由烦恼中,得真自在
坐微尘里,转大法伦&&(题三世诸佛)
悲心浇灌众生大地
法眼洞明诸佛真源&&(题诸菩萨)
彼岸先登,终成正等妙圆觉
法伦常转,大发慈悲喜舍心&&(题诸圣众)
此身易坏似泥船,疾行真实道
三界无安犹火宅,诚发出离心&&(题诸阿罗汉)
就尘垢坐金刚道场,灭心行解甚深秘密,幻变真常本贯通,大悲不可称量,周流三界施甘露
于世间证究竟涅盘,离言语转微妙法伦,菩提方便皆圆满,极果无从思议,超越时空济众生
大日心光遍照
如来法雨普施(题嵌大日如来)
真心自在施无畏
妙法圆通度有情(题观世音菩萨)
以同体慈悲,遍洒忧愁泪
念众生平等,常怀恭敬心(题常啼菩萨与常不轻菩萨)
因地精修,庄严依正叹观止
果门普摄,无上觉行堪绝伦(题阿弥陀佛)
现世医王,拔除苦毒妙施药
东方教主,化导顽愚普做师(题嵌药师佛)
含藏一切善根,愿力宏深空地狱
成熟众生胜果,悲心广大遍荒田(题地藏菩萨)
驾慈航,发悲心,劝迷途者回头靠岸
以正智,说妙法,为见道人指路传灯(题释迦牟尼佛)
侧耳听潮,入定尽闻,五蕴皆空观自在
寻声救苦,驾航度厄,十方无碍显神通(题观世音菩萨)
凡间圣果佛心妙
浊世清流教泽长(题释迦牟尼,兼题嵌佛教)
闻声皈佛成僧宝
证果远尘入法门(题乔陈如等五比丘,兼题佛法僧三宝)
安住梵行严宝刹
普施法雨泽群萌&(题僧宝)
常乐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题僧宝)
方丈容大千世界
维摩入不二法门(题维摩诘)
真入空门,维摩不说
深明大义,童子无言(题不说菩萨和无言童子,兼题离言真如)
一心求出苦轮海
全力阐扬净土门(题昙鸾)
闲云野鹤翩翩去
万水千山得得来(题贯休)
空布袋不容一物
大肚皮能忍万难(题契此)
举止疏狂常在定
形容猥琐不沾尘(题道济)
迹绝巢空何处去
水连天碧届时归(题道济)
大振禅林,门开风气
广施法雨,誉满江湖(题希迁、道一)
无树非台何惹尘,慧根悟道
明心见性秘传法,能者得之(题嵌慧能)
开拓法流乘愿来,慈悲远播
弘传密教隐踪去,功德长存(题莲华生)
真际大师,玄言妙语传天下
赵州古佛,禅韵宗风溢柏林(题从谂)
叹末法群生,身心懈怠难观镜
仰禅门上座,行解精勤不惹尘(题神秀)
举止颠狂,言行笨拙,名刹食堂混迹,想当初,还是路边拾得
才情怪异,面貌离奇,寒山幽窟隐身,到最后,竟由石缝归迁(题嵌寒山、拾得)
莫看他神情疯傻,脏笤帚夹,脚跛嘴歪,垢面蓬头,其中滋味甚难解
都笑我模样颠狂,破扇儿摇,帽污鞋烂,袒胸露背,个里因缘不易知(题“疯僧”与“济颠”)
道不属知&&(集句)
岂有佛成&&(佛理联)
三界唯心造
众生随业牵(佛理联)
恶因缘易忍
善知识难逢(佛理联)
一相圆成实
三时梦电云(佛理联)
烦恼使刚强得伏
菩提以柔软而成(佛理联)
真身已过凡间望
妙法不堪小智听(佛理联)
大千世界入毛孔
一切音声流辩才(佛理联)
水不离波波是水
金虽在矿矿非金(佛理联)
境转心行心转境
缘随意乐意随缘&(回文佛理联)
净心真实真心净
圆觉妙明妙觉圆&(回文佛理联)
性里乾坤,无非诸佛
心中恶毒,尽是众生(佛理联)
刹那虚无,含藏永远
微尘假有,映现大千(佛理联)
劫海刹尘,原无主宰
天堂地狱,不出身心(佛理联)
上根闻正法即信行矣
劣智惟神通可折伏之(佛理联)
无边色相身形,皆为密印
一切音声话语,尽是真言(佛理联)
飞鸟在天,不知地上有投影
游鱼离水,方觉火中实烫身(佛理联)
众生成佛时,普见众生是佛
万法悟空后,始知万法不空(佛理联)
大因缘宛若虚空,岂能超出
真解脱譬如幻物,不可执持(佛理联)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盘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佛理联)
死生其实圆融,并无世外涅盘岸
迷悟本来同体,哪有梦中觉醒人(佛理联)
不管它假假真真,滚滚红尘多变幻
无非这空空色色,花花世界永轮回(佛理联)
水清月现,水浊月亡,月本无为常自在
风住幡停,风吹幡动,幡何有异只随缘(佛理联)
觉后照空离相,则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
迷时住色起心,即有神有鬼,有地狱天堂(佛理联)
日征月迈景常新,看柳绿花红,随时轮转
地久天长人易老,趁风轻云淡,作法界观(佛理联)
人身失却,如秤锤落井,砺石沉潭,朗朗乾坤,须何时再见
罪业造成,纵仙术隐空,神通入海,冥冥报应,亦在劫难逃(佛理联)
问业轮滚滚,恩爱别离,曾有几多悲泪流?可怜你老来病也,五阴还盛
叹苦海茫茫,怨憎聚会,又将不少孽缘结!怎奈他生者死时,一气难求(题“八苦”)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题忍辱波罗蜜)
说食何尝饱
闻经不在多(佛理联)
透彻何劳竖指
空灵惟解拈花(佛理联)
至高无上菩提道
微妙甚深方便门(佛理联)
彻底掀翻无一事
完全看破笑三声(佛理联)
历事炼心真境界
闻经生信大因缘(佛理联)
八万法门行遍易
三千世界看穿难(佛理联)
无所从来,实非诸相
得成于忍,不住其心(题《金刚经》)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集句)
八万法门,观心为上
百千方便,念佛在先(佛理联)
天女散花,禅心不乱
羚羊挂角,悟迹难寻(佛理联)
三百六十行,行行能办道
八万四千法,法法是修心(佛理联)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佛理联)
般若立圆宗,教门原不共
菩提归大海,法味本相同(题天台宗,仿五绝体联)
万法唯心,心性自然成自在
三车济众,众生如实见如来(佛理联)
同上慈舟,共登般若波罗蜜
普沾甘露,常念南无观世音(题普陀山,兼题念观世音法门)
朝此山来,眼前草木有灵气
悟其道去,身外乾坤无俗尘(题朝山,兼题诸佛教名山)
及至空心,三千世界何须空也
真能度己,无量众生焉有度哉(佛理联)
一切众生非众生,甚深义趣诚当信
十方诸佛念诸佛,微妙法门难得闻(佛理联)
去日苦多,来日无多,如少水鱼何乐耶
人身难得,我身已得,开正法眼不虚之(题“普贤警众偈”)
理须顿悟徒寻觅,忽于顶上闻雷,即开正眼
事在渐修非自然,及至心中无色,乃入空门(佛理联)
教契因缘非造作,穷极道时,无字无言皆是教
宗通根本法天真,达于义者,有声有色不离宗(佛理联)
栩栩三千世界,若掌中视果,陶匠抟泥,蓦然呈现眼前,真妄皆空穷本际
如如一念菩提,胜梦里入槐,樵夫观弈,刹那贯穿无限,始终双泯证圆融(题三昧发得)
但将冷眼观时事
莫使真心染俗情
茫茫浊世间,哪有三分净土能逃世
滚滚红尘里,岂无一寸真心可远尘
观三界转眼间成住坏空,实在如一场梦
叹众生终日里摸爬滚打,无非为几个钱
末世众生,唯益多闻增我见
十方诸佛,皆依圆觉断无明(题《圆觉经》)
磨穿铁履去寻道
看破红尘不住山(题云游)
菩萨因行,超尘脱俗
如来果德,绝妙非凡
菩萨慈悲,由真心而出
如来智慧,非妄念所知
我法妙难思,惟有拈花笑
禅心空费解,且听弹指声
大海纳百川,不增不减
真空含万有,非断非常
一尘妙映大千界
万法同归不二门
从十二因缘,看人间种种情形,眼界应当宽也
以三时果报,想世上般般遭遇,心中可否了然
无物能留,半片残云飘岭后
有何可得?一轮圆月挂天边
看天下穷途之辈,几个曾经惜福?但报应来时,方知有苦
问世间得志诸君,谁人愿意修行?待光阴去矣,徒叹无常
筌蹄方便可为用
光影门头莫当真
虽证涅盘,亦无灭者
但持名号,得往生之
注1:《思益梵天所问经》卷1云:"虽证涅盘,亦无灭者。"
注2:《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又,《阿弥陀经要解》卷1云:"但持名号,径登不退。"
能于正法真行者
即是众生大福田&&(流水对)
闻未曾闻,生大欢喜
至无所至,是真出离&(集句)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譬如幻翳,妄见空华(集佛经句)
注1:《楞严经》卷3云:"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注2:《圆觉经》云:"譬如幻翳,妄见空华。"
圣不立知见见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
注1:《楞严经》卷5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无漏真净。"
注2:《古尊宿语录》卷11云:"见见见时当见性,闻闻闻处要闻心。"
注3:《中论·观涅盘品》云:"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又,《宗镜录》卷29云:"若离众生言说,即佛无所说。"
注4:《金刚三昧经·真性空品》云:"不中之法,离於三相。不见处所,如如如说。"如如如说:指相应于真如之理的言说。首字之"如",即相应之意;次之"如如"二字,即指真如之理。
圣不立知,见见见知,见非知见
佛无所说,如如如说,如是说如
片云点太清,实非本体
大海生浮泡,不是全潮
注1:《楞严经》卷9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
注2:《楞严经》卷2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沤生沤灭,大海湛然,本来面目认全体
云起云消,虚空不动,脱落身心得总持
注1:《楞严经》卷2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又,《楞严经》卷3云:"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注2:总持: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
尘劳幻梦明明有
妙用恒沙恰恰无
注1:永嘉禅师《证道歌》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注2:《禅宗永嘉集》云:"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痴人但认镜中影
穷子不知衣里珠
对镜亲瞻休认影
临流偶瞥便明心
注1:《楞严经》卷4云:"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
注2:《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载:"[洞山良价禅师]后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云: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一期终结,神识迁移,业行随矣,以此因缘,不无受者亦非有
四大分离,根身坏灭,器界共之,论其自性,虽有再生还是无
(题三世诸佛)
穷子不堪,忽然巨富
钝根难信,一切现成
注:见《法华经·信解品》之"穷子喻"。
真实行人,一片身心无渗漏
娑婆迷子,万般苦恼在贪求
注1:古德有偈云:"最上乘,要真参,急急用功勿等闲,一片身心无渗漏,管教直下透三关。"
注2:佛教有偈云:"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
鹅弃水池鱼脱网
鹿归林野鸟游空
(题诸阿罗汉)
注1:《法句经·阿罗汉品》云:"正念奋勇者,彼不乐在家。如鹅离池去,彼等弃水家。"或云:"正念自精进,无处使执著,如鹅弃池去,一处又一处。"
注2:《大明高僧传》卷8云:"卸欲梏如鱼脱网。"
注3:《出曜经》卷23云:"鹿归于野,鸟归虚空,义归分别,真人归灭。"
注4:《法句经·阿罗汉品》云:"是彼所行境,如鸟游虚空,踪迹不可得。"
佛祖拈花,迦叶破颜,心相印矣
达摩面壁,神光断臂,法易得乎
众生入我,我入此身,此身非我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何处不一
游戏人生,莫轻因果
修行佛法,常念慈悲
佛法高深,根本在于因果
菩提广大,始终不出慈悲
不生不死,不死不生,生必然死,死必然生,生前有死,死后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死生,死生生死,于生死轮回,虚生浪死,难得了生脱死,愁愁愁,死生亦大矣
见色见空,见空见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外无空,空中无色,色色空空,空空色色,色空空色,空色色空,悟色空平等,体色入空,原来性色真空,妙妙妙,空色岂殊哉
注1:体色入空:即体色入空观、体空观,系指不待析破色、心诸法,而直接体达"因缘所生法,当体即空"之观法。
注2:《楞严经》卷3云:"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妄念如流何急也
真心似月不随之
身似浮萍随浪去
心如明月被云遮
劫劫生生,轮回不绝
尘尘刹刹,幻化无穷(半集句)
注:宗密《原人论》云:"劫劫生生,轮回不绝。"
树枝挂果之前,果在哪里
蜡烛烧光以后,光去何方(光,借义对)
观虫出水中,不出火中,死时则死,生时则生,即知缘起
思果非树内,亦非树外,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而悟性空(题缘起性空)
“水中、火中”,对“树内、树外”,也许可视为特殊蹉对?
一天又一天,真我未曾变
明日复明日,幻身不可留
一句了然超百亿
寸心介尔具三千
注1:《永嘉证道歌》云:"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注2:《摩诃止观》卷5云:"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万古是非浑是梦
  一句弥陀作大舟 
  他年净土花开日
  记取娑婆念佛时 
  本愿慈悲无条件
  弥陀救度念佛人
  弥陀本愿无条件
  众生念佛必往生 
  光明遍照十方界
  摄取不舍念佛人 
  弥陀今现在世成佛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虽说定散二门益
  意在导归专称名 
  众生念佛光明现
  弥陀遍照摄护来 
  众生念佛增福慧
  弥陀本愿最弘深 
  本愿一称万行致
  果号三字众德源 
  六字名号通天地
  一心称念贯乾坤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演大法义音震于无间狱
吹大法螺声通于有顶天
修水月之梵行
拜空华之如来
登阳焰之阶级
度谷响之众生
知足大富贵
少欲最安乐
金绳开觉路
法雨流琼树
伐邪见之稠林
饮正法之甘露
参禅病着相
念佛贵断疑
打得念头死
许汝法身活
叔嫂不授受
长幼不并肩
宝剑锋从磨砺立
梅花香自苦寒来
溪涌寒云流白玉
风飘落叶散黄金
迷理起分别是见
对境生爱憎为思
如蚕作茧即住处为受缚之因
似蛾赴火以光明作丧生之本
根深蒂自固
源长流自远
爱鼠常留食
怜蛾不点灯
百灵之冲府
万圣之玄都
红尘富贵心无牵
人间甲子不知年
青山洞里僧家住
绿树影中客骑行
千岩花缀千岩锦
五顶峰连五顶天
(南台普济寺)
遍历风巅望海阔
恍疑天近地无余
(东台望海寺)
远塞冥鸿杳
长空孤月悬
(西台法雷寺)
塔影连天汉
钟声出斗限
(中台演教寺)
殿与云霄近
山多松柏香
(北台灵应寺)
性为随缘不变
心是不变随缘
心随境转即是众生
心能转物即是诸佛
慕兰若之寂静
厌俗舍之喧哗
要提无上毘卢印
须向千峰顶上行
说食终难饱
着衣方免寒
若人识得心
大地无寸土
心中悟无尽之境
境上了难思之心
手把兔角弓
拟射无明鬼
贝叶香浓三藏括三乘之密
金绳影直一楼与一塔齐高
(藏经楼)
楼榭入烟霞壁画龙蛇空即色
文字摛星汉藏分南北異而同
(藏经楼)摛chi音痴,传播
竟能与羲卦麟经并垂宇宙
应不让元亭石室高峙岷峨
(藏经楼)
妙音能消三世苦
威镇远彻九霄云
击大法鼓作狮吼
竖大法幢摧邪魔(鼓楼)
警醒世间名利客
唤回苦海梦中人(钟楼)
建功勋名动天地
立伟业神贯古今(五郎)
饭斋类似香积味
火点便是广长舌(火点)
伸着臂双手擎天
进这步通身是佛(天王)
承玉皇旨培禾育苗
好生之德和风时雨(龙王)
甘露之旨既深
油云之雨方远(龙王)
国泰民安百业兴旺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王)
地利人和万民之福
风雨调顺龙王之泽(龙王 )
四大天王护持圣教
八部龙神永镇邪妖(天王)
誓愿弘深十方同化
慈悲广大三德具圆
(三大士)
同守八敬威仪严肃
共修六和禅净精进(尼)
山门外鸟语花郁
庵院中饭熟茶香(尼)
僧伽乃六和之团体
菩萨以众生为已身(云水)
拯含灵登於宝地
导群迷化生莲池(孤)
施甘露除饥虚苦
放法食得饱满乐(孤)
大悲观音示面然
拔济三途息苦轮(孤)
未供先尝三铁棍
私造饮食九铜锤(监斋)
少林显化神通大
能挡黄巾百万兵(监斋)
如来七佛百千万劫超苦海
接引群生二十四层拜诸天
三四尊佛陀静观尘扰
十二位法躯闲看人忙
初进戒堂折旋俯仰一身浮气拙
继登坛壝动转施为四体苾蒭香
(戒堂)壝wei音伟,坛。
四弘誓愿慈悲为本
三无漏学以戒为师(戒堂)
教海冲深法云弥漫
智光无际妙辩叵穷(讲堂)
演扬清净甚深妙法
传承密部金刚上师(密宗)
为众生开智慧
依正教转法轮(讲堂)
大梵刹大丛林皆大欢喜
新殿堂新光彩唯新气象
去旧更新梵宇复辉煌之制
宏宗演教法源得流通之祥
地震龙潭涌出大千世界
天垂宝塔撑持不二法门
狮窝常出狮儿吼天吼地
紫山接来紫气亘古亘今
纵横十笏谈经地
烂熳千华选佛场(方丈)
大畅宗风心光独透
悲施法雨普润三根(讲堂)
一粒米从信士口中分出
半瓯水由行人肩上挑来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内煮乾坤(厨)
香积厨中修妙供
菡萏座前献酥酡(厨)
菡萏handan音汉但,荷之别名
青菜豆腐着盐炒
粗茶淡饭一腹饱(厨)
普施法雨人天聚会
广开觉路龙蛇交参(讲堂)
外彰威武貌
内息干戈心(五郎)
--------------------------------------------
竹是无心树&
莲如有脚花&
*西方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一苇渡江,达源溯六祖&
&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河南少林寺面壁洞]&
*南海慈航,渡来北楚&
&西方法雨,洒遍东山[湖北大冶大洪山寺,祀如来、观音]&
*净土莲开,一花一佛一世界&
&牟尼珠现,三摩三藐三菩提[台湾台中慈善寺]&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安徽九华山华严洞]
*岐分相映流乃一&
&山不在高佛有灵[台湾台北县岐山岩,祀清水祖师]&
*金山挂月窥禅径&
&沙鸟听经恋法门[福建安溪龙门镇金沙岩]&
*修德种因法身圆妙&
&水清月现玉盖尊严[台湾彰化修水岩]&
*山静尘清,水参如是观&
&天高云浮,月喻本来心[河北承德水月庵]&
*斋鱼敲落碧湖月,觉觉觉觉,先觉后觉,无非觉觉&
&法钟撞破麓峰云,空空空空,色空相空,总是空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色色空空,妙相同参成佛国&
&三藐三菩提,三乘三觉悟,生生世世,fa轮有幸现金身&
*运法眼看得分分明明,这个该如何,那个该如何,到头来无可如何,绝世慈悲都如梦&
&把灵心养的活活泼泼,动机亦在此,静机亦在此,立脚处全然在此,自家智慧便通神&
*碧水映诸天,色即空,空即色&
&云龛崇宝地,来如见,见如来&
*果有因,因有果,有果有因,种甚因结甚果&
&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风声水声钟鼓声,声声入妙&
&月色山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音即是观,观我观人观世界&
&士何称大,大经大法大慈悲&
*人道贵道禽道兽道,道道相传&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生生不已&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
*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迷则不觉,觉则不迷,好从大圆镜中照出本来面目&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却自真如界里证明无上菩提&
*似洞非洞,适成仙洞&
&有门无门,是为佛门[浙江青田石门洞]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四川峨眉山息心所]&
*善哉善哉,即非善法&
&如是如是,故名如来&
*印不即离间,是相非相&
&悟最澄明处,内空外空&
*天道人道圣道,谓之大道&
&善缘结缘福缘,佛之妙缘&
*十方善,十方缘,十方结果&
&同修道,同修德,同修成仙&
*修清净,养自性,果然自在&
&守清规,说清话,真是清闲&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如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浙江萧山观音寺]&
*消释三幡欲界色界无色界&
&宣扬诸部大乘上乘最上乘&
*泓寺泓庙泓佛堂,世界无二&
&石山石洞石佛像,天下第一&
*心即佛,佛即心,须要认清脚跟&
&色是空,空是色,莫教妄起念头&
*在在自心观自在,自观观自在&
&来来如意见如来,如见见如来&
*寿无量,法无边,无是无非无烦恼&
&人有缘,度有难,有因有果有菩提&
*求自在不自在,知自在自然自在&
&悟如来想如来,非如来如是如来&
*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
&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有天&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以无为法&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都作如是现&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大肚皮千人共见,何所有,何所不有&
&开口笑几时休息,无一言,无一可言&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百千日月,百千须弥,卢不出莲花瓣里&
&八万天人,八万贤圣,众同游香水海中&
*菩提会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
&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有慈念慈悲&
*乐境大殊苦境,苦境易离,乐境早寻离苦境&
&善心即是天心,天心难合,善心常在合天心&
*不生不灭,不垢净,不增减,度十方苦是名诸佛&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离一切相方见如来&
*佛地有声传,无非鸟声泉声、风声雨声,声声证寂&
&禅门无色相,只有山色月色、树色云色,色色悟空&
*教本同源,遍大千世尊,无非要人以慈以孝以敬&
&试则不贰,愿恒河沙众,各自供养而父而母而师&
*山即是空,水即是空,花花草草亦即是空,到此恍然空诸所有]&
&天不可说,地不可说,人人物物都不可说,既然如此说个什么&
*花即是禅,鸟即是禅,山耶云耶亦即是禅,钟磬声中随你自寻禅意去&
&男可成佛,女可成佛,老者少者都可成佛,松杉影里何人不抱佛心来
出一切音声说法&
现无边色相度人(题诸佛菩萨)&
身心不动入三昧&
真妄皆空证一如(题诸圣众)&
月不住空莲处水&
鹿归于野鸟离笼(题诸圣众)&
觉行圆满得无漏&
信毁普观度有缘(题三世诸佛)&
内脱身心,外遗世界&
上求佛果,下化众生(题诸圣众)&
由烦恼中,得真自在&
坐微尘里,转大fa轮(题三世诸佛)
悲心浇灌众生大地&
法眼洞明诸佛真源(题诸菩萨)
此身易坏似泥船,疾行真实道&
三界无安犹火宅,诚发出离心(题诸阿罗汉)
就尘垢坐金刚道场,灭心行解甚深秘密,幻变真常本贯通,大悲不可称量,周流三界施甘露&
于世间证究竟涅盘,离言语转微妙fa轮,菩提方便皆圆满,极果无从思议,超越时空济众生(题三世诸佛)
悲心浇灌众生大地&
法眼洞明诸佛真源(题诸菩萨)&
彼岸先登,终成正等妙圆觉&
fa轮常转,大发慈悲喜舍心(题诸圣众)&
此身易坏似泥船,疾行真实道&
三界无安犹火宅,诚发出离心(题诸阿罗汉)&
就尘垢坐金刚道场,灭心行解甚深秘密,幻变真常本贯通,大悲不可称量,周流三界施甘露&
于世间证究竟涅盘,离言语转微妙fa轮,菩提方便皆圆满,极果无从思议,超越时空济众生(题三世诸佛)&
大日心光遍照&
如来法雨普施(题嵌大日如来)&
真心自在施无畏&
妙法圆通度有情(题观世音菩萨)&
以同体慈悲,遍洒忧愁泪&
念众生平等,常怀恭敬心(题常啼菩萨与常不轻菩萨)&
因地精修,庄严依正叹观止&
果门普摄,无上觉行堪绝伦(题阿弥陀佛)&
现世医王,拔除苦毒妙施药&
东方教主,化导顽愚普做师(题嵌药师佛)&
含藏一切善根,愿力宏深空地狱&
成熟众生胜果,悲心广大遍荒田(题地藏菩萨)&
驾慈航,发悲心,劝迷途者回头靠岸&
以正智,说妙法,为见道人指路传灯(题释迦牟尼佛)&
侧耳听潮,入定尽闻,五蕴皆空观自在&
寻声救苦,驾航度厄,十方无碍显神通(题观世音菩萨)&
安住梵行严宝刹&
普施法雨泽群萌(题僧宝)&
凡间圣果佛心妙&
浊世清流教泽长(题释迦牟尼,兼题嵌佛教)&
闻声皈佛成僧宝&
证果远尘入法门(题乔陈如等五比丘,兼题佛法僧三宝)&
方丈容大千世界&
维摩入不二法门(题维摩诘)&
真入空门,维摩不说&
深明大义,童子无言(题不说菩萨和无言童子,兼题离言真如)&
一心求出苦轮海&
全力阐扬净土门(题昙鸾)&
闲云野鹤翩翩去&
万水千山得得来(题贯休)&
空布袋不容一物&
大肚皮能忍万难(题契此)&
举止疏狂常在定&
形容猥琐不沾尘(题道济)&
迹绝巢空何处去&
水连天碧届时归(题道济)&
大振禅林,门开风气&
广施法雨,誉满江湖(题希迁、道一)&
无树非台何惹尘,慧根悟道&
明心见性秘传法,能者得之(题嵌慧能)&
开拓法流乘愿来,慈悲远播&
弘传密教隐踪去,功德长存(题莲华生)&
真际大师,玄言妙语传天下&
赵州古佛,禅韵宗风溢柏林(题从谂)
叹末法群生,身心懈怠难观镜&
仰禅门上座,行解精勤不惹尘(题神秀)&
举止颠狂,言行笨拙,名刹食堂混迹,想当初,还是路边拾得&
才情怪异,面貌离奇,寒山幽窟隐身,到最后,竟由石缝归迁(题嵌寒山、拾得)&
莫看他神情疯傻,脏笤帚夹,脚跛嘴歪,垢面蓬头,其中滋味甚难解&
都笑我模样颠狂,破扇儿摇,帽污鞋烂,袒胸露背,个里因缘不易知(题“疯僧”与“济颠”)&
道不属知(集句)&
岂有佛成(佛理联)&
三界唯心造&
众生随业牵(佛理联)&
恶因缘易忍&
善知识难逢(佛理联)&
一相圆成实&
三时梦电云(佛理联)&
烦恼使刚强得伏&
菩提以柔软而成(佛理联)&
真身已过凡间望&
妙法不堪小智听(佛理联)&
大千世界入毛孔&
一切音声流辩才(佛理联)&
水不离波波是水&
金虽在矿矿非金(佛理联)&
净心真实真心净&
圆觉妙明妙觉圆(回文佛理联)&
性里乾坤,无非诸佛&
心中恶毒,尽是众生(佛理联)&
刹那虚无,含藏永远&
微尘假有,映现大千(佛理联)&
劫海刹尘,原无主宰&
天堂地狱,不出身心(佛理联)&
上根闻正法即信行矣&
劣智惟神通可折伏之(佛理联)&
无边色相身形,皆为密印&
一切音声话语,尽是真言(佛理联)&
飞鸟在天,不知地上有投影&
游鱼离水,方觉火中实烫身(佛理联)
众生成佛时,普见众生是佛&
万法悟空后,始知万法不空(佛理联)&
大因缘宛若虚空,岂能超出&
真解脱譬如幻物,不可执持(佛理联)&
修道是修心,心空即是涅盘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莫如地狱人(佛理联)&
死生其实圆融,并无世外涅盘岸&
迷悟本来同体,哪有梦中觉醒人(佛理联)&
不管它假假真真,滚滚红尘多变幻&
无非这空空色色,花花世界永轮回(佛理联)&
水清月现,水浊月亡,月本无为常自在&
风住幡停,风吹幡动,幡何有异只随缘(佛理联)&
觉后照空离相,则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
迷时住色起心,即有神有鬼,有地狱天堂(佛理联)&
日征月迈景常新,看柳绿花红,随时轮转&
地久天长人易老,趁风轻云淡,作法界观(佛理联)&
人身失却,如秤锤落井,砺石沉潭,朗朗乾坤,须何时再见&
罪业造成,纵仙术隐空,神通入海,冥冥报应,亦在劫难逃(佛理联)&
问业轮滚滚,恩爱别离,曾有几多悲泪流?可怜你老来病也,五阴还盛&
叹苦海茫茫,怨憎聚会,又将不少孽缘结!怎奈他生者死时,一气难求(题“八苦”)&
一心常忍辱&
万事且随缘(题忍辱波罗蜜)&
说食何尝饱&
闻经不在多(佛理联)&
透彻何劳竖指&
空灵惟解拈花(佛理联)&
境转心行心转境&
缘随意乐意随缘(回文佛理联)&
至高无上菩提道&
微妙甚深方便门(佛理联)&
彻底掀翻无一事&
完全看破笑三声(佛理联)&
历事炼心真境界&
闻经生信大因缘(佛理联)&
八万法门行遍易&
三千世界看穿难(佛理联)&
无所从来,实非诸相&
得成于忍,不住其心(题《金刚经》)&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集句)&
八万法门,观心为上&
百千方便,念佛在先(佛理联)&
天女散花,禅心不乱&
羚羊挂角,悟迹难寻(佛理联)&
三百六十行,行行能办道&
八万四千法,法法是修心(佛理联)&
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
虽有花开花落,你任由它(佛理联)&
般若立圆宗,教门原不共&
菩提归大海,法味本相同(题天台宗,仿五绝体联)&
万法唯心,心性自然成自在&
三车济众,众生如实见如来(佛理联)&
同上慈舟,共登般若波罗蜜&
普沾甘露,常念南无观世音(题普陀山,兼题念观世音法门)&
朝此山来,眼前草木有灵气&
悟其道去,身外乾坤无俗尘(题朝山,兼题诸佛教名山)&
及至空心,三千世界何须空也&
真能度己,无量众生焉有度哉(佛理联)&
一切众生非众生,甚深义趣诚当信&
十方诸佛念诸佛,微妙法门难得闻(佛理联)&
去日苦多,来日无多,如少水鱼何乐耶&
人身难得,我身已得,开正法眼不虚之(题“普贤警众偈”)&
理须顿悟徒寻觅,忽于顶上闻雷,即开正眼&
事在渐修非自然,及至心中无色,乃入空门(佛理联)&
教契因缘非造作,穷极道时,无字无言皆是教&
宗通根本法天真,达于义者,有声有色不离宗(佛理联)&
栩栩三千世界,若掌中视果,陶匠抟泥,蓦然呈现眼前,真妄皆空穷本际&
如如一念菩提,胜梦里入槐,樵夫观弈,刹那贯穿无限,始终双泯证圆融(题三昧发得)&
但将冷眼观时事&
莫使真心染俗情&
茫茫浊世间,哪有三分净土能逃世&
滚滚红尘里,岂无一寸真心可远尘&
观三界转眼间成住坏空,实在如一场梦&
叹众生终日里摸爬滚打,无非为几个钱&
末世众生,唯益多闻增我见&
十方诸佛,皆依圆觉断无明(题《圆觉经》)&
磨穿铁履去寻道&
看破红尘不住山(题云游)&
菩萨因行,超尘脱俗&
如来果德,绝妙非凡&
菩萨慈悲,由真心而出&
如来智慧,非妄念所知&
我法妙难思,惟有拈花笑&
禅心空费解,且听弹指声&
大海纳百川,不增不减&
真空含万有,非断非常&
一尘妙映大千界&
万法同归不二门&
从十二因缘,看人间种种情形,眼界应当宽也&
以三时果报,想世上般般遭遇,心中可否了然&
无物能留,半片残云飘岭后&
有何可得?一轮圆月挂天边&
看天下穷途之辈,几个曾经惜福?但报应来时,方知有苦&
问世间得志诸君,谁人愿意修行?待光阴去矣,徒叹无常
松声竹声钟謦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今生不了,常很此情难了逸&
平常是佛,难得是心化三影
愿将此土三千界&
尽种西方九品莲&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幕鼓晨钟惊醒红尘名利客&
佛号经声唤回苦海梦中人&
见性峰,无色庵,乱云飞渡,无色如何见性(虚容)&
无相塔,云空寺,轻絮漫飘,云空未必无相&
佳联叠现,例如这一联,耐读&
善哉善哉,即非善法&
如是如是,故名如来&
大海纳百川,不增不减&
真空含万有,非断非常
现身净饭国中九有四生同尊慈父
说法灵山会上十方三世共仰能仁
一真法界或玄或妙不足以文字求
大光明藏难思难议岂得以语言说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如露如电如梦幻泡影应如是观
无我无人无众生寿者皆无为法
世道大凌夷拜佛诵经正好安心韬智慧
界限慕分别有教无类愿随多士证菩提
韬(tao音涛,掩藏)
青莲妙像琉璃光印于林端
碧树幽栖钟磬声闻于岭外
放大光明敢向无生说妙法
得真解脱须从华里认如来
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独尊
慧日法王超九界而证妙果
佛法似沧海纳众流而不溢
经典如尺镜含万象而有余
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其行
慈悲喜捨四无量心运其心
缁门风范即万法而无欠无缺
圆通道场弥三际而不增不减
退一步看利海名场奔走出许多魑魅
在这里听晨钟暮鼓打破了无限烦恼
自性清净法身众生同具
离垢妙相庄严诸佛独证
昭昭于心目之间相不可睹
晃晃于色尘之内理实难分
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
居涅槃岸桂轮孤朗于中天
从真界腾应质凡圣大慈父
三德圆万德具天人调御师
大乘小乘随根机而演教
半科满科逐权实以相晓
法流东土灵文始于汉帝
佛生西域祥光现于周朝
无生无灭历万劫而不古
若隐若显远百福而常今
朗万法之幽邃万德圆明
觉大夜之重昏纤尘净尽
开权显实随机应化
通玄达妙离幻即真
慈悲喜捨度樊笼出迷津
信解行证入华藏之玄门
净法界身本无出没
大悲愿力示现受生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世出世间最大法王
大雄大悟大圣主
无垢无染无所着
佛日高悬光明界
法轮大转利寰宇
大肚能容容世界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提布袋笑盈腮德难宣言
张海口化痴呆慈无能胜
开口便笑指出迷津
大肚能容包含色相
于人无所不容
凡事付之一笑
我笑有因真可笑
你忙无甚为谁忙
何处此身容入座
与君相见有前缘
从何处来博览古迹而朝圣境
且这里住踏遍名山为礼尊颜
挑起一担通身白汉阿谁识
放下两头遍体清凉只自知
山色青翠随僧入院
松声静雅与客谈玄
寻僧有意来莲社
送客无心过虎溪
有僧皆佛印
无客不东坡
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客来莫嫌茶饭淡
僧家不比世情浓
娑婆界内辅法王达本菩提场
圆顿教中振玄纲妙义彻底彰
我此道场一万菩萨常围绕
愿尔来哲五台圣境秉至诚
绝百非绝穿凿计校拈不二乘
离四句离分别思量说第一法
触石沾云悉植菩提之种
染烟臭气咸资般若之光
过去龙种已怀狮子之德
现在曼殊常现象王之身
包性德劫前证龙种
依智海云外吼金狮
铸象锻龙常居狮座
谈经论道大畅牛乘
冥真于万化之域
显德于重玄之门
般若智光破生死昏衢之暗
金刚宝剑截结使缠缚之忧
菩萨心金刚像三洲感应
将军身童子貌万国威灵
浩大功勋护法安僧常守戒
聪明正直受持结愿本无私
示勇健於天伦摧邪扶正
受遗嘱于大觉护法安僧
直对慈容钦崇法化
横挥宝杵丕振宗风
丕pī音批,大,宏大
万劫巍巍独立人
三洲感应显威神
现在韦驮身
未来楼至佛
化群萌独被三洲
挥宝杵拥护十方
匝地普天皆承恩力
三洲四海志禀威灵
青灯观青史着眼看春秋一书
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威武难屈受遗教守护伽蓝
神功叵测现雄勇摧邪扶正
叵pǒ音坡,不可
英雄三国无双士
正气千秋第一人
赤面赤心扶日月
青龙青史镇乾坤
具三不志大丈夫
归一乘教无上人
毗卢宫殿如炉冶销熔顽金铸良器
般若禅坛配化工转变纯根为上贤
五周四分之经文澜翻于口海
六相十玄之妙旨星灿于义天
入纤芥之微尘非名言之可说
混太虚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
遮那妙体偏法界以为身
华藏庄严等太虚而为量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五周四分依真如演旨
七处九会以法界标宗
振圆音于普光明殿
现神变于菩提场中
三百六十骨节一一现无边妙身
八万四千毛端头头彰宝王刹海
不生不灭真丈夫
无形无相大毘卢
遍七处而恒演
历九会以同宣
敷万行之因华
严一乘之道果
月印千江示有感必应之旨
日照万国吐无微不触之光
一身不分而光照尘刹
万机感应以月印千江
现在为菩萨常示卅二应身
过去是如来具足无边功德
利物利人少病少恼
救苦救难大慈大悲
不动本际妙音无方
遍示法界本性湛然
问大士因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悲行坚地狱未空不成佛
愿力深众生度尽证菩提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门
掌内明珠光摄大千界
教主广长舌开示群萌出娑婆
慈尊垂宝手接引众生归极乐
低头合掌碧玉阶前光辉丽
歌咏赞扬紫金容霆震雷轰
香象渡河一举洪名超二死
迦陵出殻千称佛号压群音
殻(-几+卵)ku或que音哭或确,鸟卵
华开九品慈悲接引生极乐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称弥陀
六根反本变苦海以作莲池
一念迥光化爱河而成净土
一举洪名兼众德而具备
千称佛号统百行以无遗
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圣号
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以法藏之法轮摄取众生
仗净土之净缘圆满佛果
释迦慈父确指净域之门
弥陀尊师广开香严之肆
肆s&音四,店铺
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
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
行愿导归极乐九界全收
华严顿演圆宗独被上根
性水澄清由分别而混动
识波奔涌凭念佛以停凝
清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佛号投於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众生品类万别千差
弥陀愿力平等无二
尘尘刹刹虽清净
独有弥陀愿力深
生即决定生
去则实不去
生本无生生西方
见犹离见见弥陀
天宫福报犹有死
神栖佛国永无生
有弥勒肚皮千金易化
无维摩手段滴水难消
粥去饭来莫把光影遮面目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初尝柑榄宁知味
细嚼盐虀始见香
三餐不忘农夫苦
一粒常思佛祖恩
试问世间人有几回知道饭是米煮
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
斋堂花光丛法宝
十方饭粒惜珍珠
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五观若存寸金易化
拈匙放箸口口不离
举足动身步步踏着
一米一粒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常念物力唯艰
寸薪不是等闲来
粒米皆由辛苦得
杨岐明灯照千古
宝寿生姜辣万年
爱惜三宝物
如护眼睛珠
觉路满大千众生共赴超尘界
法门唯不二奕世同游选佛场
奕y&音意,累,重迭
为滕蘭演教之所群标鹰舍
惟大圣栖真之处高揭狮床
相相离相亲证实相之妙相
门门普门直入无门之法门
鹫灵玄门方广周于百忆
龙宫法镜圆照匝于三千
开人天觉路
阐解脱法门
十方婆伽梵
一路涅槃门
务广四摄之路
思崇八正之门
光明普照大千界
圣谛都归不二门
我人顿息何有去来之路
空色圆融本无生灭之门
见闻随喜吉祥殊胜地
究竟常乐解脱涅槃门
龙藏远承恩传经觉院
鸡园常说法派衍宗门
一字法门不隔尘而入
千层楼阁即掸指而登
掸d&n音但,1触,2同弹
有福方登三宝地
无缘难入大乘门
入三门咸资般若光
登宝地悉植菩提种
接三根机说上乘法
容无量众开不二门
云起慈门大畅宗风
波腾愿海广度群迷
先后只此灯任颠倒去来事莫忘初意
顿渐无他说但坚强清净念总合禅机
摩室悟禅天龙一指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百千法门中殊特法门
无量妙义内真实胜义
行棒行喝谈妙谈玄
举古举今演事演理
风吹风动无二种
水流水湿岂两般
搬柴运水皆妙用
穿衣吃饭尽禅机
山头鼓浪眼听似雷霆
井底扬尘耳观如锦锈
马足车声世路不知何时尽
岩花涧月禅心应向此中生
一尘不染照禅心
万法皆空见佛性
木人把板云中拍
石女含笙井底吹
四大聚成玄免角
六根缚住白龟毛
禅河随浪静
定水逐波清
不须格外论奇特
只此全机耀古今
双手打破虚空盖
一口吞尽刹海水
三世诸佛同证
六代祖师共传
万代禅宗由祖证
千秋佛法见根源
妄尘净尽心地廊而性地圆净
慧炬荧煌迷天开而弥天独朗
熏金粟妙香拈花微笑
浸紫霞佳气万派朝宗
佛佛授手唯授此心
祖祖相传唯传此妙
东土西天相传得鼻
南能北秀奉祀馨香
圆音非扣而常演
果海离念以心传
演教弘宗愿力深
高山流水有知音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为丝多命早亡
强中自有强中手
能人背后有能人
正剑挥来藤落地
迷云散尽日流天
云中高树绿扶塔
雨后嘉山青到门
竹影扫尘尘不动
月轮穿海海无痕
龙归法座听经偈
鹤伴松影养道心
痴人前不可说梦
达人前不可言命
发挥八圣固先圣之丕业
绍隆三宝安大宝之鸿基
云点太清任情风而人我
沤生巨海逐识波以高低
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
了达实性者无佛无世界
宅中宝藏乃是本有家珍
衣里明珠当下不求自得
不经一番寒彻骨
乍得梅花扑鼻香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临崖勒马收僵晚
船到江心补漏迟
一月千江波波具含净月
万灯一室光光各显全灯
事理交彻若圆镜之互照
性相圆融犹明珠之相合
失其旨也徒修因於万劫
得其门也等诸佛之一朝
朗爱河之昏波同臻彼岸
湿火宅之乾焰共拔迷途
一池荷叶衣无尽
数树松籽食有余
性定伏魔朝朝乐
妄念不起处处安
断烦恼以获三昧
圆福慧而修六度
口餐法喜真肴膳
心得明门妙总持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青青翠竹总是真如
入道要门起信为首
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十方三际纵横无碍
一心万法舒卷自由
自性虚空华光三昧
水月道场清净圣地
法音远达众生喜
道德圆明四海传
泉声妙听广长舌
山色常留清净身
花飞罗什谈经席
香散生公说法台
烟霞清净尘无迹
水月空虚性自明
入佛法海信为根本
渡生死河戒是船筏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
法无优劣契机即妙
培器未烧经雨即化
烦恼未断转生即迷
法法头头皆归实相
根根尘尘悉证圆通
滞相迷真头头是障
背尘合觉法法圆通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灵鹫圣境捷足先登
人天路上作福为先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全波即水全水即波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松风入座千华秀
明月来筵万象融
珠林玉树千山合
宝刹楼台八面通
静里禅机翻贝叶
闲中妙偈涌莲华
学林探路贵涉远
无人迹处有奇观
荆山之玉务须剖释
衣里明珠总赖指示
沧海纳百川而不溢
尺镜含万象而有余
有生有灭特地乖张
无去无来转见漏逗
智照洞然本无迷暗
灵机廓尔岂有阶梯
妙性海中为雨露
菩提场里起清风
室内千灯相照耀
天边宝月更清圆
三事纳衣青嶂外
一炉沉水白云中
龙得水时添意气
虎逢山势长威狞
只知事逐眼前过
不觉老从头上来
天空廓落无边际
杲日当空宇宙明
杲gao音搞,光明
人身难得而易失
良时易往而难追
春日才看杨柳绿
秋风又见菊花黄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卉木虽有大小春光原无偏僻
形像虽有殊异明镜岂有二照
嚼定菜根亦是儒林第一义
禁犯肉食请看楞伽四卷经
合五部四教云集海会
愿十方三世障尽业空
爱欲为出世之障
识心乃生死之根
瑞现清凉山自然自在
云飞舍利塔如见如来
天下同归何忧何虑
空山无侣独去独来
免生死轮回之幻苦
住涅槃永恒之真乐
玩水观山徒劳万里
埋头吃饭空过一生
动深广之智海
摇融金之德山
桌锡谈经春秋不老
慈灯慧镜日月常明
依庙吃庙吃庙护庙
靠山吃山吃山养山
合抱之树发于毫芒
千里之行始于初步
即有之空一法不立
即空之有万法全彰
天池一滴味具百川
帝释千珠光含万象
微妙法门即心是佛
无上觉道主善为师
开权显实随机应化
通玄达要离幻即真
合觉百八烦恼灭
背尘万亿妙行兴
溪自石上流来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绿水青山皆妙体
黄莺紫燕总玄音
事能知足心常乐
人到无求品自高
众生迷时非失似失
诸佛证时无得为得
峻阁重楼天人聚会
琼浆玉液气味香严
溪路上宜防失足
迷途中急早回头
真解脱一尘不染
妙庄严万法皆空
墨水池滴昙花雨
清磬声传贝叶香
洞彻灵明无挂碍
狂心歇处幻身融
心止念足真富贵
私欲断尽大福田
尘消古镜光逾远
风定寒潭水自平
海内蓝天池内柳
水中明月镜中花
尊胜宝幢垂瑞彩
无垢佛塔放光明
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
纵遇锋刃常坦坦
假饶毒药也闲闲
寺镇摩尼青色宝
山飞舍利紫祥光
荣华总是三更梦
宝贵如同九月霜
初学因言而会道
无学合理而忘言
福报天宫犹有死
神栖佛国永无生
精金百炼方成器
利剑重磨始见功
清净法堂云作伴
幽雅精舍月为邻
心如朗月连天净
性似寒潭彻底清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家鸡有食汤锅近
野鹤无粮天地广
一轮秋月向空悬
万丈寒潭澈底清
三毒水泡虚出没
五蕴浮云空去来
心融妙理虚空小
道契真如法界广
端借慈航证觉岸
应从苦海识菩提
法王座下知音少
长者园中木耳多
泯念即相相离相
达真即心心印心
云开白月毫光满
雨过青山髻色深
既得人身不修道
如入宝山空回手
安心先问将心句
佛法休抛世法求
和平养无限天机
忠厚留有余地步
鉴物变以悟真常
睹形迁而入正道
尘尘刹刹虽清净
独有弥陀愿力深
极清闲地是兰若
观自在处紫竹林
柳影入池鱼上树
梅花照道马登枝
行步事万象灿明
圆融理波海一味
忍片刻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宽
养成大拙方见巧
学到如愚始见奇
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口伤人六月寒
头头顶挂虚空
步步踏着实地
盗者勿来道者来
嫌者莫入贤者入
海底金乌天上日
眼中童子面前人
两手把虚空
一足踏到底
明灯时作伴
经书常为朋
理观除愆犹持炬破暗
散心悔过似绝粮行远
佛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
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
在欲而无欲
居尘不染尘
澄想生觉性
亡念灭迷情
竖穷劫波海
横该尽法界
昭廓心境开
潭清影现中
替父母求生净土始言大孝
为自己广种福田方报佛恩
育苗者日日盛反为焦枯之患
灭火者水水过即有沉溺之灾
有麝自然香
何须大风扬
观念念即住
觉妄妄皆真
春色无高下
枝叶有短长
千山必仰宗
万派皆归海
瓜地不纳履
李下不整冠
因指当看月
依教要观心
利生为事业
弘法是家务
青山原不动
浮云空去来
大匠无绳墨
良才无曲直
千祥如雾集
万善若云臻
大道无向背
至理绝言诠
雨洒昙花漱
风翻贝叶香
花雨禅心寂
松风鸟语香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见无相之相
证不空之空
金绳开觉路
宝筏渡迷津
无缘慈悲重
权实二智深
根深即果茂
源远而流长
性定菜根香
世味淡中常
开人天正路
畅无量法门
无明分分破
法身分分显
山有玉而增润
川藏珠即不枯
法穷甚深理窟
教启无上圆宗
辞六亲之至爱
厌三界之无常
勿临渴而掘井
宜未雨而绸缪
 恒沙世界极乐最易往
  十方诸佛弥陀独称尊 
  金臂遥伸垂念切
  众生何事不思来 
  娑婆不是安身处
  故乡只在藕花州 
  极乐人民无量寿
  不将日月计年华 
  只因佛由心俱
  故愿寿与人同 
  余门学道似蚁子上高山
  念佛往生如风帆扬顺水  
  华台迎接无疑士
  宝手提携有愿人 
  应当发愿愿往生 客路溪山任彼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 故乡风月有谁争 
  应当发愿愿往生 客路溪山切莫从头再眷恋
  自是不归归便得 故乡风月直须全体总亲承 
  誓到弥陀安养界
  还来秽国度人天 
  一门入后门门入
  初步迷时步步迷 
  安心定意生极乐
  独超三界出烦笼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乐邦有路 起信即生 
  现前一会皆师友
  都是当年发愿人 
  借问家乡何处在
  极乐池中七宝台 
  心心只畏娑婆苦
  念念思归极乐乡 
  俯谢娑婆 为弥陀真子
  高登极乐 作海会良朋 
  世上万般浑是梦
  无如急早念弥陀 
  世间大事唯生死
  不念弥陀更念谁 
  虽有珠海金山 不如坐进此道
  纵令封禅拜国 何若立往西方  
  一心求净土
  三业感弥陀   
  入此门来当念佛
  行此路去莫忘西 
  若要现生生净土
  劝君急早念弥陀 
  万古是非浑是梦
  一句弥陀作大舟 
  他年净土花开日
  记取娑婆念佛时 
  本愿慈悲无条件
  弥陀救度念佛人
  弥陀本愿无条件
  众生念佛必往生 
  光明遍照十方界
  摄取不舍念佛人 
  弥陀今现在世成佛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虽说定散二门益
  意在导归专称名 
  众生念佛光明现
  弥陀遍照摄护来 
  众生念佛增福慧
  弥陀本愿最弘深 
  本愿一称万行致
  果号三字众德源 
  六字名号通天地
  一心称念贯乾坤 
  莫讶一声超十地
  当知六字括三乘 
  不用三祗修福慧
  但凭六字出乾坤 
  弥陀成就我往生
  往生之业唯念佛  
  一声佛号微微念
  七宝莲花大大开  
  一句弥陀声声念
  四色莲花朵朵开 
  一从佛向舌根念
  不觉花随足下生 
  一句弥陀心口念
  万朵莲花足下生 
  弥陀名号相续念
  化佛菩萨眼前行 
  有口不须闲讲论
  但提佛号度朝昏 
  行住坐卧常念佛
  春夏秋冬恒吉祥 
  随闲随忙不离弥陀名号
  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念念有如临终日
  心心准备往生时  
  倦念佛失无量宝
  勤念佛开无边悟 
  念佛方能消宿业
  竭诚自可转凡心 
  吾佛慈悲 广度众生当度我
  人天缺陷 不念弥陀更念谁  
  利剑即是弥陀号
  一声称念罪皆除
  任何大罪念佛即消
  何等恶人念佛即善  
  念念称名常忏悔
  人能念佛佛还念  
  有念即通 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机不被 万里无云万里天  
  如来拯济无方 广度众生必度我
  吾辈竛竮没寄 不念弥陀更念谁 
  弥陀授手 万修万人去
  众生起行 一念一佛来  
  流急月不去
  心乱佛常住  
  一方土净方方净
  十念心真念念真  
  朝朝暮暮常能念
  世世生生在佛家  
  念佛即是芬陀利
  观音势至为良朋 
  但有称名皆得往
  观音势至自来迎 
  弥陀身心遍法界
  影现众生称念中 
  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称名决定生安乐
  永绝阎浮生死流 
  直为弥陀弘誓重
  致使凡夫念即生 
  六方佛出广长舌
  念佛人归安乐家 
  信口三昧 市中是道场
  随声见佛 息精即念珠 
  相逢一笑皆知己
  都是莲邦会里人  
  何必问是谁 此道于今昭日月
  但能常系念 佛心无处不慈悲  
  芥纳妙高山 信矣此心含极乐
  莲开功德水 了然弹指见弥陀 
  此土有缘 人人尽说西方好
  一心不乱 念念能迎化佛来  
  心心念佛恶念不生
  日日持斋杀业永除  
  一室经行贤于九衢奔走
  六时礼佛清于五夜朝山 
  万德洪名常忆念
  百般幻病自消除 
  演说念佛之道
  光大净土法门 
  但愿嘉宾咸念佛
  只缘净土是君家 
  劝亲修净尽儒道
  祈众往生畅佛怀 
  家家皆念弥陀佛
  户户齐蒙加被恩 
  人人皆念弥陀佛
  个个同生极乐国  
  乐极红尘净
  善深紫气和 
  忠孝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平日深涵养
  临时见工夫  
  水流原归海
  月落不离天 
  心似寒潭止水
  佛如秋月朗天
  一珠遍入千珠
  千珠悉摄一珠 
  石韫玉以山辉
  水含珠而川媚 
  即今休去便休去
  若欲了时无了时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万行不如修白业
  一心何苦恋红尘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遍飞潜异类中 
  沧海纳百川不溢
  大镜含万象有余 
  慧风扫荡障云尽
  净月孤悬朗中天 
  众生犹如动水月
  见其摇动与性空
  正念存举措得当
  真神定邪鬼莫侵
  道在人弘修在己
  善自我积福由天 
  利人时书有益语
  修己常存过改心
  山有玉则草木润
  泉有龙则水不竭 
  龙归晚洞云犹湿
  麝过春山草木香
  天下众生仁者寿
  世间凡事礼为尊 
  传家有道唯忠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平安即是家门福
  孝友可传子弟风 
  皓月丽天川川俱现
  水银堕地颗颗皆圆
  生死本是互为因果
  唯其善生方能善死 
  愧无自利利他之力
  颇有己立立人之心 
  非色非空 历十界而无异
  不生不灭 尽三际而常然 
  净土清幽一尘不到菩提地
  禅心稳定万念俱空般若门
  父母未生以前原无男女之相
  四大分散以后唯有灵知之心 
  年年岁岁无量寿
  欢欢喜喜无量光 
  极乐慈父 恒伸金臂垂念切
  娑婆苦儿 每逢佳节倍思亲 
  年年过年 市面总是老花样
  日日念佛 心头自有一片春 
  年年过年 任他换尽新花样
  日日念佛 我家总是老章程 
  爆竹声里 又过娑婆一客站
  称佛号中 喜近极乐七宝堂 
  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
  彼佛来迎 即证无生 
  庭前腊梅又衰落
  极乐莲花正盛开
  庭前腊梅总见落
  极乐莲花未闻衰
  黑白无常恒寻伺
  六字名号密藏身
  念佛草庵虽隘 无数贤圣侧塞
  三昧道场虽狭 恒沙圣众云集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念佛之士 定得往生
  去年过今年过 原来短命说长寿
  前念佛后念佛 实是不死得往生 
  随缘度日无懊恼
  常行念佛有前途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唤醒梦中梦
窥见身外身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
横披:觉海慈航
  走社会主义道路,爱国爱教;
  扬般若波罗密多,弘法利生。
  横披:世之真谛
  养天地正气,三宝为最;
  法古今完人,佛陀至上。
  横披:爱国爱教
  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国运兴隆,万民齐欢。
  横披:戒灯常明
  戒是无上菩提本;
  佛为一切智慧灯。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学道当知心是佛;
  修行应以戒为师。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真佛不从心外觅;
  此身即是真道场。
  横披:爱国爱教
  信佛学佛,乃是信真理,学智慧;
  正确作人,先须爱祖国、爱人民。
  横披:作人至宝
  心有慈悲添福寿;
  知因识果得吉祥。
  法轮常转
  佛法能破愚痴暗;
  学佛点燃智慧灯。
  横披:佛光普照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横披:开佛知见
  常乐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
  南无阿弥陀佛
  世间有三宝,九界众生大欢喜;
  心地常健康,昼夜六时恒吉祥。
  横披:佛兴国盛
  三宝兴旺,有缘万众迷转悟;
  政策英明,盛世讴歌唱不完。
  横披:断惑证真
  看破有尽之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
  悟入无念之境界,一轮之心月顿明。
  横披:德行至上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横披:千古明灯
  佛法能除世间苦;
  法音香彻九霄云。
  横披:宝筏普渡
  大觉世尊,讲经说法,阐明真谛理;
  九界众生,法喜充满,仰止沐佛恩。
  无住生心
  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无能令心常净
  如露、如电、如梦幻、如泡影,行者应作如是观
  横披:宝筏普渡
  大觉世尊,讲经说法,阐明真谛理;
  九界众生,法喜充满,仰止沐佛恩。
  横披:般若为导
  常观四念住,能令心定神安妄念息;
  远离一切相,即是金刚般若波罗密。
  横披:南无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千处祈求千处应;
  千手如来随处化身,苦海常作渡人舟。
  横披:命随心转
  人莫欺心,自有造化相辅佑;
  欲得好命,唯有好心能招至。
  横披:命随心转
  深信因果律,今生命运,来自前生所种因;
  切莫信鬼神,欲转孬命,唯有努力多修心。
  横披:福慧双修
  转根本法轮,三学以毗尼为首;
  趋菩提正道,无我乃般若之门。
  横披:明因识果
  欲除烦恼须无我;
  各有因缘莫羡人。
  横披:般若为导
  一切有相皆虚幻;
  佛法无我始能学。
  横披:般若常照
  妙道长存,一尘不染;
  圆通自在,万境皆空。
  横披:般若常照
  五蕴皆空度苦厄;
  一切如幻大寂默。
  横披:般若为导
  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
  常乐破四相,当下即涅槃。
  横披:般若常照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横披:自净其意
  万法皆空观自在;
  一尘不染见如来。
  横披:为善最乐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止恶行善,作个好人。
  自作自受
  天堂地狱,自心所造,不由外来;
  清净安乐,从学佛来,舍此莫由。
  横披:永志庆贺
  周昭王,甲寅年,佛生西域;
  汉明帝,乙卯岁,法流东土。
  横披:严于律己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横披:自心是佛
  心有灵犀一点通;
  佛在性中莫远求。
  横披:平安至上
  世上虽有千般好;
  平安胜过一切福。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问君能有几多愁?
  念佛可令烦恼无。
  横披:净土为归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
  求生安养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大畅如来,度生胸怀;
  弥陀弘誓,九界全收,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殊胜至极。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威令登彼岸。
  横披:净土为归
  求福、求慧、求生净上;
  为人、为法、为证菩提。
  横披:净土为归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横披:净密不二
  净宗即显说之密法;
  念佛为成佛之捷径。
  横披:一心念佛
  为人若要超三界;
  念佛速令登彼岸。
  横披:欣厌俱足
  日轮西去,娑婆光阴有限,百年寿命转眼即到;
  净主安养,极乐寿命无穷,只此一生即成佛道。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扬般若波罗密多,利国利民;
  修净土宝莲正行,自度度人:
  横披:因果不虚
  一切遵循因果律,自有吉祥常随身;
  切勿自我常卑视,欲转命运多修心。
  横披:识心达本
  修道修仙,先须修身,身为道之本;
  信佛学佛,不可离心,心是佛之源。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人生真谛何处寻;
  自性三宝即尔心。
  横披;行菩萨道
  发一片慈心,愿度众生达彼岸;
  照五蕴皆空,行深般若观自在。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常怀惭愧。
  横披:但念无常
  人生犹似西山日;
  富贵终如草上霜。
  横披:行菩萨道
  六波罗蜜‘施’为首;
  四无量心‘舍’最高。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戒定慧,三无漏学,真善美;
  佛法僧,稀世珍宝,难遭遇。
  横披:自性即禅
  万法皆空归性海;
  一尘不染证禅心。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福慧庄严成无上道;
  慈悲广大度有缘人。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金刚降魔护三宝;
  弥陀慈光照大千。
  横披: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带业往生,方便至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悲古寺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