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重为什么升高

中国负债率比希腊还高,为什么没有陷入债务危机? - 知乎2983被浏览678718分享邀请回答422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9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周小川:债务与GDP比重偏高需加以警惕
来源:搜狐财经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今日正式召开。G20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齐聚上海,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全球市场动荡的背景下,本次会议成为全球关注焦点。9点30分,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周小川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债务问题。债务比GDP目前比例偏高且继续增长,需保持高度警惕。中国债务水平高主要有三个原因。目前国内债务情况偏高,占GDP比例还在继续增长。但我们经过讨论,没有发现明确的标准。中国有自身特点,我们也有内部讨论。债务水平高主要有三个因素:中国储蓄率高,接近50%,居民最高。世界多数水平是百分之十几。中国大量储蓄资金走的是银行通道,所以债务高一些。第二,一个国家如果股本融资发育的好,比如股票市场,会起到一定减少债务率的作用,中国还要努力。第三,中国人均财富存量较小,过去底子太薄,企业发展只有靠借钱。我们既要注意风险,也要分析中国国情,找到一条更合适的道路。
(责任编辑:田欣鑫)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惠誉:中国债务占GDP比重2017年将破250%_中国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惠誉:中国债务占GDP比重2017年将破250%收藏
中国8月经济数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增长的利好信息开始打消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放缓的顾虑。 不过机构怀疑,尽管中国经济放缓风险降低,但代价可能是信贷的进一步扩张和杠杆率的上行。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经济杠杆率仍将继续快速上涨;现在提降杠杆,或者任何形式的信贷收缩都是错误的想法。 中国8月M2同比增长14.7%,高于市场预期的14.6%;而社会总融资规模1.57万亿元,几乎是7月份规模的2倍,影子银行借贷又出现大举反弹的势头。 惠誉在报告中预期,2013年中国广义信贷存量增速将达到20%,即便某些渠道信贷可能会收缩。 惠誉预计,即便在最积极的情况下:中国每年信贷收缩两个百分点,同时GDP增速达到11%每年,到2017年底中国债务占GDP比率仍将接近250%(2008年为130%)。 “中国可以在中期维持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但信贷的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的时间越长,长期风险就越大。”惠誉在其报告中指出。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GMO此前曾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对信贷成瘾。2007年至2012年间,信贷总额占GDP比例升至190%以上,增加了60个百分点。中国近期的信贷增长占GDP的比例远大于1980年代的日本或雷曼兄弟破产前的美国所经历的信贷泡沫。 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中,中国经济去杠杆也是被谈论的话题之一,各方均认为,中国经济需要去杠杆,但过程会非常痛苦。 英国前金融服务局主席Tuner Adair爵士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对债务的依赖非常危险,债务正在增加,现在拜托这种依赖是非常棘手的。 高盛此前报告指出,中国企业杠杆占GDP比例快速增长,2011年达到了130%,是世界上最高的企业杠杆比例之一。 法国兴业银行[-0.51% 资金 研报]在点评8月中国信贷[0.00%]数据时质疑,如果没有杠杆,是否就意味着中国就没有增长?
看看政府 敢不敢公布地方债 看看吧 还是要靠城镇化来
化解债务 来继续做大泡沫
这个我该相信谁;
地方债务没人说了
不是15年就到245%了么怎么慢了地方债有多少全部化成直接债务能过60%么
中国要崩溃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中国总债务占GDP比重达251%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国家|国家债务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中国总债务占GDP比重达251% 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渣打银行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据渣打估算,截至2014年6月末,中国金融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251%。我们认为,虽然这一比重接近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接近,高于发展中国家债务水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所有的信贷都来自于国内,中国不会受到外国融资条件变化的影响,中国的金融体系几乎没有贷款或其他资产的证券化,而中国国民储蓄率依旧很高,中国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据渣打估算,截至2014年6月末,中国金融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到251%。估算的依据数据,包括对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数据、离岸跨境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以及财政部发布的债务数据所作的一些微调。对于251%这一数字统计口径是否准确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认为这个数字准确性无关紧要。
  马光远:当时在统计整体债务的时候,因为用的口径不一样,有些数字是需要估算的,这个数字本身有多准确没有太大意义。现在要讲这个数字本身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我们整体的负债率已经很高。要去纠缠数字的话,每个人的估算都不一样,每个人的口径都不一样,所以算出来的结果肯定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我认可这个数字本身,我认为它说明了目前情况下,包括国家债务、政府债务、企业债务这类我们整体的负债率,整个经济的杠杆率已经太高,这个数字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就可以了。
  经济之声:从2008年经济危机从2002年至今,中国信贷总量持续增加,信贷总量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不到150%上升到了2012年的超过200%,基本呈现单边上升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上升趋势?
  马光远:我觉得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依赖,经济发展思路的依赖,对投资的依赖。多年来我们有一个大目标,就是GDP要增长多少,为了增长必须投资。但是为了解决债务问题,要把杠杆压低,结果一低,投资就下来了,投资一下来GDP就不增长了,不增长又开始投资,投资就得借钱,一借钱杠杆又上去了。所以我认为这反映我们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依赖,这是从投资角度来讲的。再从企业角度来讲,在扩张的时候它会借很多钱,但是它就要维持,因为资金链不能断。比如现在很多房地产行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样,2013年买了很多地,开了很多盘,现在要持续就要融资,融资很难,成本又很高,过去融资成本比较低,但现在的成本要高很多,所以杠杆是在加。这么多年,实际上没有真正的去杠杆,而是不断的既想抑制杠杆,一旦经济增长出问题又会加杠杆,所以目前的杠杆率越来越高,而不是在往下走。
  关于6月末,中国总债务占GDP的比重已达到251%这一话题,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对此进行解读。
  经济之声:渣打银行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据渣打估算,截至2014年6月末,中国金融信贷总额(或债务)占GDP的比重已达到251%。但是业界普遍认为,尽管我们负债率高,但是中国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先来说说您如何评论251%这个数据呢?
  向松祚:关于中国经济体系负债总额有不同的估算,但是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这些年特别是2009年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我们整体的经济的负债率确实有大幅度的提高,总负债占GDP的比例按我的估算是220%,当然没有渣打银行估计的这么高。第二个特点是我们的杠杆率高,主要是非金融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杠杆率上升比较快,国债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具体的分析,企业里主要是传统的制造业,特别是钢铁、煤炭、电解铝等十几个产能过剩行业,它的负债率高是一个重要的策略,所以这里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负债率高,反映在实体经济层面就是产能过剩,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四个字:“产能过剩”。能否避免发生债务危机或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就要看调节的过程、途径和策略怎么选择,如果策略选择不对,有可能产生区域性的危机,如果调整的对,相信可以有效的把杠杆率逐步降下来,实现比较缓慢平稳的过渡。
  经济之声:有观点认为其实债务具体数字不是特别重要,和美国相比我们国家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按照目前的贷款利率。目前这些债务的利息也是非常高的,致使一些新增贷款也变成了还债的方式,因此,要降低债务水平,降低贷款利率也是非常重要的,您怎么看这种观点?
  向松祚:这是一个增量和存量的问题。比如以前的贷款,它的贷款的合同里已经写明了贷款的利率,再去修改合同非常复杂,而且对金融机构有重大的影响。这个里有几个途径,第一个途径就是未来的贷款的利率,我们需要想办法把它进一步降低。最近从中央国务院到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就是希望能够把市场的利率水平降下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
  第二,信贷的机构要实行很好的甚至快速的调整,新增的贷款更多要投向那些真正能够产生收入,产生利润的存贷性的行业,包括能够解决大量就业的中小微型企业和三农领域。对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要采取限制的措施,甚至要采取停止新增贷款的措施。这是第二个根本的措施,也是国务院总理克强总理反复强调的信贷总量的调整,结构的调整。
  第三,对于这些负债已经很高的,利息负担非常沉重的企业或行业,要推进它们的兼并重组,使得这些企业变得更加有效,规模更加合理。最近一直在强调要用中国市场的方式来兼并收购,包括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通过过桥贷款进行兼并收购,通过兼并收购提高企业的效率。有一些已经可能濒临破产的企业,它的债务可以转到比较好的企业去,它的产能、生产线、销售网络也可以整合到比较好的企业里面去。现在面临的障碍就是很多的企业还存在着侥幸的心理,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倾向仍然比较严重,它不愿意接受市场方式的整合,这个观念必须要改变。只有通过整合,我们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能力,也才能够化解某些企业还本付息困难的压力。
  其他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央行货币委员会原委员余永定认为,中国的债务形势依然是可控的。第一,中国债务对GDP的比显著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第二,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中国有两万亿美元的净资产;第三,中国还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表示,数据显示各级政府负债规模不小,但从全口径看,即负有偿付责任的部分,则符合预期。但是他认为,未来3~5年,地方投入将不小,而各项成本上升仅靠卖土地获得的收入已不会太多,可将一些商业项目卖掉变现缓解偿付压力。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金中夏指出,如果想解决目前企业债务率高、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公司自己可以用利润注资、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入股,也可以在股票市场增加融资。另外,银行信贷资产可以证券化,证券化后还可以债转股,想办法降低企业层面借贷资金的成本。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债务占gdp比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