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互助平台的志愿者协会是干什么的平常主要干什么?

17互助公示10月资金状况 为国内首家公示资金的互助平台
来源:中国网
  11月2日,国内专业的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17互助率先在其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公示了2016年10月份的资金使用情况,成为国内首家公示资金明细和使用状况的互助平台。
  下面,我们来看看10月份的具体明细和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日,累计互助基金1989411元,发生0起互助事件。
  大病救助案例汇款凭证
  从公布的数据和使用情况来看,资金总额以及流向非常清晰,甚至解释了资金专户交易产生差额的原因。17互助的规范和公开由此可见一斑。
  据了解,从平台设立之初,17互助便坚持公开透明的运营原则,除每月定期公示上月的资金数据外,还通过将账户委托给专业机构,以及积极寻求与政府认可的公益机构合作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资金管理的公开透明性, CEO高竞透露,未来17互助的资金将全部托管给政府认可的公益机构、基金。
  近年来,网络互助作为商业保险和的补充,以“抱团取暖”的形态和理念被越来越多人认可。17互助切实从弱势群体角度出发,建立了包括留守儿童、80后孕妈等在内的互助社群,群体间不仅可以互相帮助,更可以在社群里相互交流,相互鼓励;17互助也与专业的医院、医生合作,为用户提供了健康咨询等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减轻其个人及家庭的负担。
  另外,17互助还通过志愿者服务来汇聚全国各地的城市力量,帮助陷于困境中的群体和家庭,比如为了几个流浪者每天只吃八分饱的17互助志愿者陈仲文等。
  相关负责人表示,17互助的“信息公示”几个月来一直持续在做,包括互助公约、资金公示等,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在官方微信或官网查看,作为行业一员,17互助希望所有的网络互助平台都能够在国家法律、政策监管下合理、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17互助志愿者与流浪者的“亲密接触”_网易新闻
17互助志愿者与流浪者的“亲密接触”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17互助志愿者与流浪者的“亲密接触”)
街上瑟瑟的寒风肆意侵袭,向人们宣告着这个冬天的严寒,禁不住寒冷的人们快速的钻进车子里、屋子里、被窝里,或者跟亲朋好友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火锅。然而,有一群人,面对寒风,他们衣衫褴、无处可躲,为了能让自己在寒冬存活下来,他们只能蜷缩到阴冷的旮旯里,将剩饭剩菜填进肚子里充饥,他们就是城市的流浪者,一群无家可归的人,穿梭在城市的人们却很少注意到他们。
来自广州的陈仲文也是一位奔走在城市中的上班族,在接触流浪者之前,他也未曾注视过他们。数年前的一个夜晚,由于连日来照顾患癌的亲人,除了身体的疲惫,更多的是面对生命脆弱的无奈和无助,陈仲文一个人走在街上,无意识的吸着烟,思考着。一位流浪汉走过来小心翼翼的向他试探,希望能借支烟。就这样,两个有故事的人慢慢聊起来。在这次近一个小时的聊天和互相倾诉中,陈仲文得知这位流浪者是因为家中亲人大病而家财散尽,四处求医,四处流浪。他突然意识到,原来很多流浪者也曾拥有亲人团聚的幸福家庭,他们并非全部不务正业,而是生活的困境迫使他们不得不沦为流浪者。再加上陈仲文亲身经历两位至亲患癌,他决定投身公益,尽己之力帮助城市流浪者,以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陈仲文,17互助平台的在编志愿者,作为成千上万城市志愿者和普通公益人士的缩影,到底积聚了怎样的力量。今天记者有幸采访到他,探究17互助志愿者背后的故事。
走进互助平台 投身健康保障公益
陈仲文(左)、17互助CEO高竞(右)在广深志愿者见面会上
陈仲文的公益之举一做就是数年,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了很多因病致贫的流浪者,再加上曾切身体会到重大疾病到来时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陈仲文越来越意识到一份健康保障的重大意义。
2014年,一次机缘巧合,陈仲文接触到了互助平台,起初他对互助平台并不十分信任,一方面身边很少人接触,再加上互联网的扑朔迷离,他开始了一段时间的试探性了解。在经过长达两年的了解以及亲身参与几个救助保障案例后,陈仲文逐渐认识到了互助平台的意义和价值。
经过同是做公益的朋友介绍,陈仲文在今年走进了17互助,并且成为17互助招募的第二位在编志愿者。对于陈仲文来讲,17互助给他的最大感触是:规范和真诚。
陈仲文多方面了解发现,在17互助上的会员和求助者必须经过身份验证,针对求助者发布的信息,17互助会进行线上以及线下的真实性考察,在确定求助真实性后即采取救助、保障措施。最近的一次救助是一位湛江的女孩余雅莹,她虽然成绩优秀,但却由于重病无法上学,在湛江医院进行治疗。恰巧陈仲文工作原因经过湛江,于是自费去湛江医院探望女孩。经过了解,这个家庭已经为女孩治病倾尽所有,朴实的父母眼睁睁看着孩子无钱医治,痛苦又无奈,眼见着孩子的救治即将搁浅,女孩的舅舅经过网络搜索发现并接触了17互助,而且在17互助平台上发起求助信息。确认核实后,陈仲文迅速联系17互助以及其他志愿者为余雅莹小天使筹款治病,最终筹集近3万元爱心费用送到女孩父母手中。
很多人觉得像陈仲文这样的志愿者很伟大,而对于他自己来讲,不过是尽一己之力去帮助别人,在重大疾病面前生命太脆弱,唯有爱心能够为受难者带来温暖和希望。因此陈仲文也积极奔走召集更多志愿者加入17互助,希望凝聚更多的力量。
这不,不久前,17互助和陈仲文一起奔走,举行了两场志愿者见面会,一场是在广州,一场是在深圳。这两场见面会他都有参加,看到了所有志愿者和17互助负责人之间真诚的交流,也感受到了17互助对志愿者的尊重。在交流会上,很多志愿者针对17互助资金安全保障、互助案例公布、评定、公示等专业的方面提出问题,负责人认真的一一回答。对于志愿者们为17互助提出的建议,负责人也认真采纳,志愿者们看到17互助人员的谦逊和执着。也感谢17互助平台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当天17互助负责人还去到一位志愿者家中,跟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经过这次接触,加深了陈仲文对17互助的信任。
同样另外一个细节也体现了17互助对志愿者的尊重和重视。据陈仲文介绍,在17互助办公室有一面荣誉墙,上面满满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志愿者的照片,最上方一句“城市力量”,让陈仲文内心翻涌和感慨:17互助是一群用心做善事的人。
17(一起)互助 不屈的城市力量
所谓: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众人拾柴火焰高,公益更是如此,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限的。
流浪者享受着志愿者送来的爱心餐
陈仲文积极奔走召集更多善良有爱心的人加入17互助,成为志愿者,并有计划的开展帮助城市流浪者、重大疾病家庭、孤寡老人的公益服务。陈仲文和17互助的志愿者曾经为了让更多的流浪者吃上饭,每天只吃八分饱,直到现在形成了一个习惯。他们每周一的橙色行动,坚持为流浪者提供送餐等帮助
作为专业的互联网互助保障平台,17互助不仅提供了健康咨询、大病求助等保障和服务,而且听取志愿者的建议,为社会提供更多元化的公益服务。17互助的口号是:城市力量。在陈仲文看来这是城市志愿者爱心联盟的力量。凝聚每个城市中志愿者的力量,那么城市不再是冰冷的水泥路和高楼大厦,更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光晕。
目前,在陈仲文的组织下,17互助在广州地区已经有了20多位城市力量志愿者,未来,陈仲文希望更多志愿者加入,为温暖这座城市献出爱心。
羊城作为一座志愿者之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这座古老城市的特色之一。在陈仲文看来,做公益需要17互助这样的平台,能够更好的凝聚城市志愿者力量。而互助平台最重要的是保持初心,持续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成为可信任的互助平台。
据了解,17互助正在积极与大型公益机构沟通合作事宜,发挥更加强大的城市公益的力量,帮助流浪者和大病家庭。
(原标题:17互助志愿者与流浪者的“亲密接触”)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册志愿者是干什么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