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干净点的做什么创业好点,我自己做过服务行业。然后打过工觉得打工上海已经不适合打工我,对娱乐这方面还是很

出来工作几年,觉得帮人打工不好,想自己,做过快递,做过业务,如果自己创业,应该是什么行业好呢?
这么说一句话吧:没有不好的行业,只要不会经营的企业。
所以做什么都可以,关键是怎么做这里大有文章。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很具体,我就不给你粘贴了,你去看看吧,祝你成功
开一家连锁网店,和淘宝的区别在于,货源,物流,售后由公司负责,不需要承担压货的风险,我们只需要帮公司推广网店就OK,成为公司的代消商,公司就会送你一个网上商城,...
小本生意做熟食很不错啊。
熟食分好多种,像卤菜、小吃,都是熟食类的
我家门口有家卤中仙小吃店,生意一直很不错。
尤其是夏天,小吃生意特别的好,我经常下班回家不烧...
做易赛充值代理吧需要资金少,工资提成很不错哦。
我也是开网店做虚拟的,如果你有什么想咨询的可以找我
为什么要做易赛虚拟代理??...
一个人创业,可以做个投入小的特色项目,我之前见过一种用模板和硅藻泥在墙上绘画的产品,就挺有特色的,好像叫筑梦墙艺,那个确实很有创意,施工特别的简单,而且...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我呢,不喜欢给人打工,想自己做点小生意,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好,只想找个一天能赚个三十五十的生意就行了,本钱不要超过三万,请问各位有什么好建议吗?不想做饮食类的生意。
全部答案(共8个回答)
行业不错 ,您不妨了解一下。路易香浓美容院是全国连锁的品牌 还不错 他们全国已经有上百家店了
您可以去看看。
你好,其实我们创业无非就是想多赚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做事,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的生活,非常支持你!当然万事开头难,生意成功都是建立在很多失败以后,吸取教训,所以关...
我刚开始觉得找份工作就好了
换个工资高点的就好了
我拼到我们哪里工资最高的的时候
已经没有发展的空间了
你可以摆个小地摊,比如到服装批发市场批一点衣服,还过不要高档的,底档点好了,因高要买高档衣服的不会在地摊上买的
或是可以弄点水果或是菜,成本也小,买的人多了也...
这要因人而异了,不过穷人做事、富人做市、商人做势[趋势]
现在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了,网络已将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如能充分利用的话,应该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同样在郑州创业,你为啥不如一个74岁刚出狱的老婆婆 : 经理人分享
同样在郑州创业,你为啥不如一个74岁刚出狱的老婆婆
大豫创业——发现放大价值
吴胜明女,1933年生,浙江嵊州市人。1984年,吴胜明在上海经商;1986年,因走私锒铛入狱,丈夫女儿离她而去;2003年出狱后,成为一名厕所保洁员;2006年,吴胜明重新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现在已是83岁高龄的吴胜明身价又是上千万,拥有几家农业公司、鸡种鸡场、连锁聊吧、饭庄等。
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入狱18年,70岁出狱74岁再创业,“80后”吴胜明仍在打拼,一起来看看这位老者的故事吧。
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太太,再次走上创业路,一时间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有的把她列为财商领袖,分享她的传奇人生,感慨她曾经辉煌到天上,又曾经落难到海底;
有的说她是公益达人,2012年12月初,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五届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大型公益盛会,就是由她发起;
2012年一份“盘点10年来出狱的企业家”18人名单中,她也在列:“2003,吴胜明,个体户”。同一名单上还有红塔集团前董事长褚时健、健力宝前董事长张海、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德隆系创始人唐万新等。而她,是唯一女性。
她叫吴胜明,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太。
她的人生,跌宕起伏。从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后的小保姆,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从扫厕所到创实业、做公益。
她的情感,聚散无常。两岁时母亲远走台湾,初恋被“棒打鸳鸯”,丈夫无情背叛,女儿绝望自杀。
她人生最辉煌时和最落魄时,都和郑州紧密相关——
因投机倒把等罪名,她入狱18年,出狱后在郑州靠打扫厕所维持生计;人生跌入谷底时,郑州人一声“吴老师”的称呼,让她重拾尊严,温暖至今……
在网上,她被描述成“女版褚时健”——辉煌一时、跌入牢狱、古稀创业、重归富有……
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是不是如网上所传那样坎坷、传奇、励志、富有?她与郑州的短暂交集中,还发生了什么故事?
日,大河报记者辗转联系上吴胜明,听她讲述“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叛逆人生”。
从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后的小保姆,
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
古稀之年,从扫厕所到创实业、做公益……
很多人都不知道吴胜明,但褚时健却如雷贯耳——红塔集团前董事长,因贪入狱,出狱之后,以75岁高龄创业,隐身云南哀牢山专心种橙。10年功成,昔日“烟王”变身“橙王”。
日,大河报记者在陕西西安一家养老院,找到了在这里担任院长的吴胜明。她否认了“女版褚时健”的评价,因为她虽然也是出狱之后,以74岁高龄再创业,但并没有像褚时健那样,能把“褚橙”卖得风生水起。
“不过,我最敬佩的中国企业家,是褚时健。”吴胜明说,自己这一生,有坎坷有传奇,不断失去、不断奋斗。
逃婚出来的大小姐,白手起家打拼成千万富姐
“一位命运多舛身世传奇的女性”,《鲁豫有约》对吴胜明的专访开头,曾这样描述。
1933年,吴胜明出生在浙江嵊州一个富贵商贾世家,母亲在她两岁时改嫁到台湾,吴胜明由祖母带大,性格独立又叛逆。当时,她很少出去玩,经常在自家铺子里,看长辈们忙药铺、米店等生意,经商的“种子”,悄然埋入心中。
12岁时,吴胜明被家人做主定了一门亲事,她不同意。1949年,她16岁,找机会逃了婚。为了生计,曾寄人篱下做过小保姆。
生意场上,吴胜明的故事也颇为传奇——
她回忆说,1952年,19岁的她和初恋男友遭遇“棒打鸳鸯散”,她远离伤心地,只身远走。后来独自闯荡上海滩,白手起家,从开小卖部到经营商场、饭店。“2000块钱创业,到1984年前后,已创下2000多万元的资产。”吴胜明平静地说起当年。上个世纪80年代,“万元户”已经是“先富起来的人”,2000多万元对很多人都是“天文数字”。她穿梭往来于浙江绍兴、河南郑州、四川南充等地,业务遍及大江南北诸多省市。
生活中,她一掷千金,相当奢华。吴胜明还记得女儿在郑州过10岁生日时的盛况,“几乎全校老师和同学都来了,最后摆了四五十桌。”当天,请客连同给贫困的同学每人发20元红包,花费近20万元。“在上海,那时好多人都叫我‘大姐大’。”至今说起,吴胜明仍有出人头地的自豪感。
挣钱靠智慧也耍“手段”,相信金钱是万能的
一个女子,白手起家,如何挣得数千万资产?
吴胜明说,可能和经商的遗传基因有关。
她的老家嵊州,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领带之乡”。有2000多年历史的嵊州,商业传统绵长,并在清代中后期鼎盛一时。从小耳濡目染,跟长辈学做生意的吴胜明,学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意经:祖父心善,诚信经营,时常做好事施舍穷人;父亲刁滑,比如卖米时,加粉,喷水,只为多赚钱。
改革开放之后,吴胜明紧跟“潮流”,逐渐做起了“倒爷”。她到广东等地大量购进收音机、布匹等紧俏商品,再倒到西宁、西安、郑州等地销售,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当时,老百姓多穿棉布,穿尼龙布是时髦。很多商人倒布赚钱,她是其中之一。“批发布料,论斤卖,别人都抢着挑重的,我不抢,等着要他们挑剩下的。”“大方”背后,是吴胜明心里有数的精明——她发现重袋子里多是碎布,轻的是大块布。老板看她不抢不挑,货底儿全要,夸她人好,主动再给她优惠。低价买来布后,吴胜明再找人深加工,做罢上衣、裤子,再用布头做小孩衣服、拼单子,卖好价钱。
1985年夏天,无权经营汽车的吴胜明,通过疏通关系,拿到了进口48辆高级轿车的计划,获利几百万元。
“有钱能使鬼推磨,疏通关系要花钱,再赚更多的钱,能赚的钱一定要赚。”那时,吴胜明相信金钱是万能的。
金钱变成手铐,她失去了自由、家庭和女儿
相信金钱万能的人,为了金钱而在一条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很可能走向万丈深渊。不顾一切忙赚钱的吴胜明,很快尝到了苦果——赚到的钱,变成了冰冷的手铐,她失去了自由,还有家和孩子。
警方发现了她投机倒把、合同诈骗等违法证据,52岁的吴胜明被抓。1986年年底,被判死刑,后改判为无期徒刑。在狱中,她一次次努力争取减刑,最终服刑18年。
在她入狱后,家里也发生大变故。小她7岁的丈夫,和保姆私奔去了安徽。
对她打击最大的,是女儿的绝望自杀。
吴胜明42岁时,经历几次流产后,好不容易有了这位宝贝女儿。她入狱后,女儿寄人篱下,跟着亲戚生活。女儿怀着一线希望,等妈妈出狱。孩子16岁生日那天,第一次听说妈妈被判无期徒刑,以为再也等不到她,绝望自杀……
她得知女儿死讯,已是两年后。那是吴胜明记忆中,最后一次痛哭。她藏好刀片,要随女儿而去。是女儿一个特殊的遗愿,让她坚强活了下来——办养老院或孤儿院,让孤单的妈妈和像她这样的孩子,有一个安身之地。
低谷之暖她打扫过的公厕如今已拆,留给她的小屋落锁已多年,这里的人还记得爱干净的南方老太太。
服刑18年出狱后被郑州人收留,她难忘一无所有时那声温暖至今的“吴老师”,她说:“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硬币扔进铁罐“叮当”声让老太太心里震颤
2003年,吴胜明70岁。古稀之年,走出牢狱,她孑然一身,四顾凄惶,被安排到户籍所在地郑州市铭功路街道办事处,当起了公厕保洁员。
从郑州火车站向北,或从二七纪念塔向西,约1公里,有个西陈庄,是郑州闹市里的一处偏僻地。
西陈庄前街,是一条窄窄的街道,熙熙攘攘,路两边店铺林立,耳边传来各种叫卖声、火车的轰隆声和二七塔的钟声……
街道尽头,有一处不起眼的公厕,一位老人,守在公厕门口,安静地打着毛衣,对周边的嘈杂毫无所动。一个身影闪到公厕门口,随手扔出两枚1毛的硬币,投向门外桌上的铁罐子,“叮当当……”,老人的心应声揪紧,不由得双臂紧抱,身子微微发颤。
她害怕这声音,觉得自己像个乞丐;她又盼望这声音,投向铁罐里的钱,是她当时的谋生之本……
那是她一生中,最落魄的时间。
这位老人就是吴胜明,西陈庄前街这个公厕,是她人生最低谷的安放地。
2003年夏天,服刑18年后出狱,吴胜明回到郑州市铭功路街道办事处西前街社区(现在的西彩社区)。多年前,她做生意时落户在郑州。
70岁的她不愿去养老院,在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帮忙下,当起了公厕保洁员,每月四百元左右的收入。
如今,西陈庄前街熙攘依旧,经过扩路改造,她当年打扫的公厕没了踪影,路边那棵老槐树,依然枝丫遒劲,朝着天空倔强生长……吴胜明的“家”还在。街道西头,循着“西陈庄前街97号”门牌,拐进一排低矮房屋的胡同,有座两层小楼,楼下是公厕,楼上落锁多年的小屋里,存放着她的东西。
“东西在,可人好几年没回来过了。”西彩社区主任孙小仙,还和吴胜明保持联系,“三无”老人吴胜明,是她关注的对象。她只知道对方在西安,听说过得还不错。
“吴胜明?我记得,她现在有事儿还会给我打电话。”原铭功路街道办事处人民武装部部长、现为二七区交通局副局长的邵书平,对这位老人也印象深刻。
邵书平回忆说,吴胜明从2006年开始在各地奔波,之后离开郑州。
如今,西陈庄知道吴胜明的很少,“想起来了,之前在这儿打扫公厕,是南方来的老太太。人随和,爱干净。”环卫工贾世清叫不出老人的名字,却对她记得清楚。
当年的公厕保洁员,如今是西安街头俏老太
“这不是打扫公厕的那个老太太吗?”偶然看电视,西陈庄前街商户顾先生有了意外发现:屏幕上,一张熟悉的面孔,老太太衣着光鲜,讲述自己的坎坷经历,开导创业路上迷茫的年轻人——人像,可衣着、神态,与当年判若两人。
是她吗?“是我。”日上午,西安市明光路裕华老年公寓,端坐在办公桌前的吴胜明笑着说。如今的她,打扮得很俏丽:大红圆顶坤帽,粉色丝巾,长款黑色毛领大衣,牡丹绸缎长袍、紧身打底裤。紫色眼影,桃粉色的口红,闪闪亮的五星水钻耳环。戴着海水蓝大戒指的手,不时摆弄一下新款的三星手机。起身走动时,咖啡色的小短靴轻轻敲打地面,“哒哒”作响,有种“老上海”的华贵和优雅。
办公桌旁的挂历上,有吴胜明的靓照。她的手机里,这类照片存得更多,穿长裙、戴墨镜,摆POSE,80岁了?没人肯信。“我经常说我是80后。”吴胜明笑语里满是自信,“我爱美,美也是一种正能量!”
爱美,是她骨子里就有的——
在郑州当公厕保洁员时,没钱买护肤品,她就用1元钱的宝宝霜;淘来便宜的眉笔、腮红,化个淡妆;没有香水,就喷花露水。
如今,条件好了,她每天化妆,还随身带着兰蔻化妆盒,随时补妆,包里还有多个项链、戒指的首饰盒,根据衣服颜色、款式时常变换。
2010年,接受电视专访时,吴胜明聊到出狱后再度打拼,据说又有千万资产。如今,记者问起,她说,最好别再说她有千万资产的事儿。因为,不断有人打电话让她援助,可她其实真的没那么多钱。她说,这家老年公寓是别人办的,她只是打工,每月挣工资。
她的其中一张名片上,印有两家公司的名字。但她告诉记者,一家公司交给别人打理了,一家转租了。
装扮讲究的吴胜明,描述起自己的住处,说:很乱。记者提出能不能去看看?她笑着回绝,“别看了,就给我留点儿面子吧。”
感谢郑州,在我无家可归时收留了我
“来,喝茶,这是我自己配的龙井加桂花茶。”见大河报记者从郑州来采访,吴胜明热情地招呼着,乐呵呵对旁人说:我的娘家人来了!
看了摄影记者在西陈庄前街拍的照片,她说:很亲切。
“郑州人对我有恩。”吴胜明说,“感谢在我无家可归的时候收留了我。”
她至今记得,铭功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对她的好:帮忙安置工作、找房子、申请低保等,能想到的都想到了。那时正值夏天,见屋里没空调,邵书平还专门买了台电扇送来,临走交代:吴老师,有啥困难就找我。
“他们都叫我吴老师。”刚从监狱出来的吴胜明,对这种称呼倍感温暖。她说,感受到了人格上的尊重。
最困顿时的温暖援助,让吴胜明感激至今。
“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她说,听到有人说河南人怎么不好,都会忍不住反驳:我遇到的,都是好人!
时隔多年,如今一身俏打扮、担任老年公寓院长的吴胜明,追忆那段打扫公厕的经历,说,人生中那段最落魄的日子,内心饱受煎熬——
从千万富姐到阶下囚,那18年,是怎么过来的?很多人问过吴胜明同样的问题,她却不愿再多说。提到的只有两件:在监狱里学会了织毛衣,还写了几万字的自传体小说。
18年牢狱生活结束,当年的“大姐大”,守在郑州一条偏僻街道的公厕门口,搁一个小铁桶收钱,听着如厕人施舍般把硬币扔进小铁桶的声音,“响一次,我心里‘咯噔’一下。那时候我就这样,不敢看人,低头打毛衣……”至今,回想那种声音,吴胜明仍觉得心里发颤。
“知恩图报,我想为郑州做点好事儿。”吴胜明畅想着,等条件成熟,可以回郑州开养老院,更易实现的是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的救助,“我们刚在西安救助了一批孩子,有基金会帮忙。”
走过人生的低谷和寒冬,她优雅地走进又一个春天。
她乐观地过好每一个今天,不断为梦想打拼。
“80后”老太太,做公益也是创业
失去了千万富姐的优越感,失去了家和亲人,吴胜明知道,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她唯一还没有失去的,是生活的勇气……
创实业、做公益、玩微信的“80后”老太太吴胜明,在人生第二春中,仍在不断为梦想打拼。
如今的吴胜明,很忙。
她不时接听电话,聊的大都是合作做公益的事儿,不到两天,接连约见了三拨人,还经常出去参加活动。
日上午,西安从事食品批发的王素梅和中华书画家协会执行副主席李保瑞,专程给吴胜明送来书法礼物——“大爱无疆”。两年前,李保瑞旅美时就听说过吴胜明,回国后一见,觉得很投缘,对吴胜明大把年纪还忙创业的精神,由衷敬佩。
“吴妈妈人特别好,很慈善。”王素梅说,和吴胜明认识几个月来,知道吴妈妈经历坎坷,一生奋斗,也见过她对老年公寓的老人们好,还去医院看望被救助儿童,是个有大爱的人。
当天中午,西安一家策划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女士赶来,说有商家打算和吴胜明合作开展公益活动,约在咖啡厅见面……
第二天上午,吴胜明又来到朱雀大街一写字楼参加活动。屋里有“吴妈妈爱心俱乐部”的牌子,还有一家基金会西北地区爱心工作站的标牌。几个人围坐在吴胜明周围,听吴胜明聊着下一步开展公益活动的打算。该爱心工作站主任代女士,和吴胜明结识3年,目前在联合搭建爱心平台。
“我只和诚心想做好事儿的人合作。”吴胜明对周围人强调说,畅想着在社区开展老人服务项目,改善老人处境,也让志愿者有所回报。
吴胜明的办公桌上,有一个“最美心灵志愿者吴胜明”的奖杯,标注日期为日,是一家基金会先心病公益救助专项基金颁发的。吴胜明的名片显示,她是该专项基金会的荣誉主席。
这位80岁的老人,也多次以励志形象亮相荧屏,讲自己的坎坷经历,从千万富姐到一无所有,从不放弃希望,一大把年纪仍在打拼,来激励他人。
前不久,她被邀请到上海一家电视台参加节目,给年轻人指点迷津:有个男孩儿大学毕业,父母想让他做公务员,他不愿意,想自己创业,经营放心菜,后来房租一直涨,保不住本,不知道怎么办……吴胜明给对方指了出路,协调关系,让男孩去海南发展。
“你扫一下二维码,好,加载成功……”吴胜明热情地邀请记者成为她的微信好友。采访中,一有空闲,她就娴熟地划拉着手机玩微信,说自己有100多个微信好友。
“我忙得已经停不下来了,这把年纪做公益,是另一种创业。”吴胜明说,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在老年公寓工作,其他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来忙公益。忙碌之余,她还不忘看电视、看书、看报,了解时事,给自己充电。
女儿的遗愿,她还没有实现
公益之路,吴胜明走得并不平坦。
2013年4月份,西安当地媒体报道,80岁的吴胜明为还女儿遗愿,由她参与创办的夕阳红老年公寓在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台沟村开业,有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专程赶来参加开业典礼。劳模等四类特殊人群可免费入住该公寓,共可容纳120人。
“现在已经关了。”11日,吴胜明不无遗憾地说。为什么?她说,这家养老院是租朋友的房子,想做好事,顺便吸引爱心人士投些钱,可并没获得资金上资助,就停办了。
“是暂时停办,还是彻底停了?”面对询问,她解释说,主要是天太冷,养老院设备不行,不适合居住,天暖后也可以召集老人小住几日。
吴胜明相信随着老龄化加剧,养老是朝阳产业,而她投身养老行业更重要的缘由,则是至今未了的心结——想实现女儿的遗愿。
她没有存放女儿的遗书,只是听别人转述女儿的遗愿。她至今能清晰地复述遗嘱的内容:……你是一位有本事的妈妈,从监狱出来后,多做善事,比如,办养老院、孤儿院,给无家可归的爷爷奶奶和小孩儿,一个小小的家,如果你爱我,就用对我的爱,去爱他们吧。
复述遗嘱的她脱口而出,特别流畅。
“到现在,我还没实现女儿的遗愿。”吴胜明叹息。她说,办养老院、孤儿院,需要不少钱,目前她在老年公寓挣的工资,仅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名下两家公司,但效益有限,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开支。要实现女儿的遗愿,也许需要5年,也许更长,她盼着有更多的爱心力量支持。
吴胜明说,自己有三个名字:吴安娜,是老师给起的;吴如英,是家族名字;逃婚后她给自己改名吴胜明,就是相信,今天一定会胜过明天。过好每一个今天,明天也会更好。
曾经的伤与痛,如今是她开导别人的“良药”
“我是一位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叛逆女性。”吴胜明总结自己,光彩的妆容背后,她的内心深处,仍有难以言说的痛。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别看我在大家面前打扮得光彩照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也会非常难受……”回想当年东奔西跑打拼挣钱,很少陪丈夫和女儿,如今想来,吴胜明只留一声长叹。
两岁时离她而去的母亲,后来曾想和她相认,吴胜明拒绝了:我最需要母爱的时候,你在哪儿呢?她曾含泪质问。
她也是母亲,对女儿也有无限的愧疚。女儿是她唯一的指望,女儿没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她说,是女儿留下的遗愿,支撑她走到现在。而当年被拆散的初恋,也是她至今难以释怀的心结。她心里一直装着那个人,身边不乏想和她做“老来伴儿”的追求者,她却拒绝接受新的感情。
她的手机铃声,是她很喜欢的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80岁的她,依然想拥有那种幸福和浪漫,希望能有一个人把她当成手心里的宝。
当年的痛心和遗憾,如今会成为她和其他人交流时的话题,她会拿自己的教训来奉劝大家:工作和家庭一样重要,男人需要的不是挣钱的机器,而是需要一个妻子。工作再忙,也要把家庭维护好,一定留下足够多的时间多陪陪老公,多陪陪孩子。
“我站不起来了,不行了呀,要进火葬场了……”12月16日下午,吴胜明在老年公寓查房时,一位76岁的偏瘫老太太对她诉苦。
“放宽心,像我一样,没心没肺地过吧,别说死呀死的,自己救自己……”她赶忙劝慰,又说起自己丈夫背叛、女儿自杀的遭遇,“你有丈夫,有儿有女,不比我强?”说这些时,她的脸上看不到伤悲。
这家老年公寓里,住着100多位老人,绝大多数都是比吴胜明小的“弟弟、妹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比皆是,挨个问候、开导一番后,吴胜明走出屋子,如释重负一般,说,“每当看到他们,我又觉得自己很富有,我还健康不是?还能为大家忙活不是?”
发现你的好 放大你的美
一起携手 助你腾飞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不适合在工厂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