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抗战时期真实的抗战中日士兵素质对比身体素质有多

  真实的抗战:饥瘦国军、精瘦八路和强壮日军(组图)  这是一组抗战中参战双方真实士兵形象的照片。图中是抗战时一张中国军队阅兵时小憩的照片,90%以上的士兵低于基本营养标准,士兵虽然敏捷性不差,但体力和耐力差,体内没有基本的脂肪储备,无法应对高强度对抗。  这些骨瘦如柴的人算不上士兵,他们因肌肉太少,不但体力差、持久力差,也无法应对寒冷、炎热和饥饿。  这群士兵也本达不到战斗要求,中国军人以这样的体质,根本无法对抗日军,任何大的体力消耗都会使他们丧失生命。  这是一张士兵体检时的照片,其暴露的肋骨、基本没有肌肉的腿,很可能在一次高强度冲锋后死亡。  这是一张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战士的照片,在良好的精神面貌下,是他精瘦的身体。八路军战士的照片  反观日军,个个体格结实。图为日本士兵正在制做年糕,对日本士兵来说,亲身制做年糕的目的更像是为了取乐和锻炼体魄。  日军的厨房,可见食材品种虽然不甚丰富,但却保质保量。更能看到日军士兵强壮的身体和肌肉。正在制作饭团的日本士兵。日本海军的饮食制做水平和用料更是日军之冠。
13-07-14·
13-07-12·
13-07-10·
13-07-09·
13-07-08·
13-06-25·抗战真实的中日军力对比
抗战时期,国军和日军作战,经常是一败涂地,这和当时的国民政府的腐败有很大关系,但和当时国军的装备有更大关系。一、 工业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抗战时,中日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根本不在同一档次,可说中国当时就是个普通人,而日本却是重量级拳王!战前,中国钢铁产量不足十万吨,而日本是950万吨。日本可生产从手枪到航空母舰的所有武器,中国能生产的不过是步枪和小炮;并且其产量和日本更无法比,质量充其量和日本差不多!中国不过是仿制,日本却是独立设计制造!日本有的武器达到了二战期间的最高技术水平,如它的零式战斗机和航母,连美国当时都害怕,何况当时的中国?拿什么和日军斗?像这样的两个国家交兵,谁能不败?我看历史上只有毛泽东在朝鲜战争中做到了,谁能给我再举一个例子?……,当然,还有许多现代赵括能在纸上做到!二、 三军总体实力日本久有侵略中国的准备,其战争初期可动员448万人的部队,中国军队当时总共有200多万人,并且其军队的训练水平中国根本没法比!日本海空军装备有2700架作战飞机,中国有300架。虽然不是其全部飞机都在中国作战,但中国的天空确实是被日本所掌握的,大家去看看惨烈的重庆大轰炸,就知道有多厉害!事实上,中国没挨日本飞机炸弹的城市又有几个呢?特别是大后方的四川,每次大轰炸就是一次大屠城!当时的中国空军,左支右绌,堵截日本飞机都来不及,更别提支援陆军作战了!我想知道的是,在前线作战的中国陆军,遭到日机轰炸时该怎么办?他们能守得住阵地吗?日本海军中国根本无法望其项背,就不多说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日军是联合作战,中国是陆军单独作战,中国当时的海空军,在陆军的地面战斗中未起丝毫作用。中国陆军在面对强大的日本陆军时,还要同时面对强大的日本海空军!三、 部队装备编成日本军队的基本单位师团,有22000余人,下辖两个旅团。装备计有5800匹马,汽车200多辆,步枪9500支,轻重机枪600余挺,火炮108门,坦克24辆,装甲车数十辆。中国的基本单位师,规模小于日本的旅团,只有万余人,装备步枪3800支,轻重机枪300挺,火炮46门。从中日两军基本单位的装备来看,中国军队没有的主要是坦克和机动运输工具,中国军队的机动和进攻能力根本不行。要说防御能力,也是很难看:因为中国军队根本未装备任何反坦克武器,并且也未进行过任何反坦克教育和训练,面对日军坦克装甲车辆的进攻,他们该怎么办?他们能怎么办?至于防空,就更别提了!这都是些常识,我也并不是个唯武器论者,可是在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却看到有“砖家”拿中日轻武器做对比,曰抗战时中国轻武器比日军先进,很有误导观众的嫌疑。这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轻武器虽是二战的主要装备,但并不是起主要作用的装备!抗战时的中国军队,非但要面对日军地面的坦克,还要面对天上日军的飞机,这些坦克、飞机虽然数量不多,可是危害却很大,是抗战时日本的拳头和杀手锏,中国又缺乏有效的对付办法,国军能不败吗?即使在后来的朝鲜战争中,北朝鲜的150辆T-34,也打得美国的第24师丢盔弃甲,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现代的伊拉克战争,伊军一败涂地,可伊军除没巡航导弹和预警机外,飞机坦克大炮甚至比美军更先进,又有什么意义呢?抗战时期,国军装备水平低劣,吃败仗当然多了,特别在面对日军飞机和坦克的进攻时毫无办法,这样的仗好打吗?我们在指责他们的同时,不要忘了,仗是他们打的,而不是你我!说永远比做容易!作者:姬凌风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长河一水's Blog
字号:大 中 小
&&& 这篇小作属于吹牛侃大山的东西,许多内容都是根据记忆写下,没有经过严格的查证,错漏在所难免,有不当的地方,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 我们在回顾抗战那段历史的时候,总说日本人的装备好,但另一方面又总觉得大家都是用的打一枪拉一下大栓的单发步枪,差距不太大。其实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双方的军队在轻武器方面的区别可能真不是太大,大的区别主要在部队的编成与重装备上。
&&& 日军的战略基本单位是师团。日军的师团主要分成三种,最强的是甲种师团。甲种师团的一个联队由六个步兵大队组成,再配以一定数量的山炮野炮,人数最多的可以达到3000人,一个师团的人数有2人。重装备有24架飞机,24门152毫米的重炮,有的师团则是配备240毫米的大炮,大约80辆的坦克和装甲车,再加上数量不少的山炮野炮。可以说是一支现代化的合成军。那个年代这样编成部队的,全世界也只有日本这样干。第二位的是乙种师团,人数不超过22000人,没有飞机,坦克战车数量大约是60辆,其他的和甲种师团是一样的。最差的是丙种师团,人数一般不超过一万七八千,少的大约只一万多人,一个联队由三个步兵大队组成,有的师团有重炮,但大多数师团是没有重炮的,一般只有一些75毫米的山炮,和迫击炮。这样的师团,日本人一般不用于正面作战,多用它对付游击队维持地方治安。有一次的例外就是一。二八十九路军抗战,日本人投入了一个丙种师团,它的实力还不如一个乙种旅团。对于日本装备的火炮,有一种要特别提到,就是一种野战山炮,这种炮是专门为山地战设计的,75毫米,整个炮连炮架在内只有一百多公斤,战时三四个人就可以抬走,形同一挺重机枪,使用非常方便。
&&& 衡量一个军队的战斗力光看人数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主要还是看装备,看它的弹药投射量,这个投射量是指一次齐射的量。苏军在八十年代鼎盛时期,一个师的投射量达到了五十七吨,就连美国也不能相比。日本人在抗战时一个甲种师团的投射量超过了十吨,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不过乙种就差不多少了一半,因为他们没有飞机。飞机的载弹量虽然不是太大,但是它的作战效能高。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时候,日本被击溃,被迫北逃,郭汝槐率兵追击,正追得高兴的时候,来了一架日本飞机投下两枚50公斤的炸弹,把他的通讯连差不多炸了个精光,追击因为失去指挥而不得不终止。
&&& 再一个就是军官的能力,在中国方面,一个师长,特别是那些杂牌军的师长,凭他们的能力军事素养,在日本那边当个大队长都有些勉强,中央军的好一些,但要和日本人同级军官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 第三就是士兵的素质。日本兵基本上都受过半年以上的训练认得字有一定的文化,他们有一套完善的兵役制度,而中国没有,中国兵很多都是临时入伍不识字分不清左右的农民。到了战争的后期,中国人也不再是简单的把不识字的农民拉来当兵,而是动员青年学生参军保家卫国,这时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 中国军队的编成则是五花八门。以中央系的精锐来说,网友们津津乐道的德械师,其实只有七千人,而德国则是一万四千人。由此可见其中差距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前计划从德国进口一百八十门150毫米的重炮,计划给每个军都装备几门,但是这些炮还没全部到货,抗战就爆发了。德国后来在日本的抗议之下也取消了这笔订单。到了长沙会战的时候,整个六战区也只有八门这样的炮。另外就是从美国进口的一些105毫米的榴弹炮,这也是中国军队手中的大宝贝了。
&&& 中央系中的甲种军,大约是20000多人,没有飞机,配备的火炮也多是山炮战防炮迫击炮,前面提到的重炮多配属在战区,集团军手中,军师一级的单位基本没有。而且在经过松沪会战等一系列激烈的战斗,很多部队的装备都残缺不全了。因为缺乏重装备,一个中国军的弹药投射量大约不到一吨。这就是中日双方在军队方面的主要差距。至于那些杂牌军的兵力装备就更不好说了,有的一个军都不到一万人,一个师只有两三千人。川军出川抗战时,号称百万,其实手中没有一门重炮,只有一点迫击炮和小山炮,步枪多有打不响的。他们去抗战,真正的是用血肉之躯去抵挡日本鬼子的枪炮子弹。
&&& 到抗战的后期,地处云南方面的部队得到了美国的加强,人员装备就今非昔比了,但是在中原华南地区作战的部队装备水平并没有得到特别多的改善,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消耗战斗,许多士兵营养不良,体质虚弱,不少士兵累死在路上,这也是造成豫湘鄂大溃败的原因之一。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点击以下链接激活,来和我一起玩吧!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大 名:&&[]&&[注册成为和讯用户]
(不填写则显示为匿名者)
(您的网址,可以不填)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中日学生引争论:日本素质高,中国模仿演戏?
来源:澎湃
作者:刘船/中新网微信公号
原标题:中日学生引争论:日本素质高,中国模仿演戏?
  中新网微信公号7月4日消息,前不久,泰国有一位网友在自己的FB上发表了这样一组照片:  这一幕发生在泰国的清迈机场,照片中一群日本孩子们在机场候机的时候,没有玩手机,没有追跑打闹甚至是大声说话,而是一人一本书捧在手里。  随后,几篇名为《日本学生在清迈机场的惊人一幕!中国人沉默了......》、《日本这个国家为什么让人感觉到可怕?》的热文在网上迅速扩散。网友们的留言也都是一片激赞而就在这组图发布出来之后没几天,7月3日,一组西安小学生的照片同样引发热议。  据西安网报道,十几名小学生参加赴日本的夏令营交流活动,由于机场出关安检需要排队等候,在等候时都拿出随身携带的书席地而坐,安安静静地阅读等待,他们随身携带的行李箱也都整整齐齐地依次有序摆放。  然而,同样类型的事件,只是因为国籍不同,地点不一样,就得到截然不同的评论,小新也是醉了。来看看一些网友的吐槽吧  摆拍、作秀、演戏、模仿……一条条戴着有色眼镜的评论吓坏了小新。世上最滑稽的事是什么?不是《欢乐喜剧人》中的那些精彩的喜剧表演,而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用双重标准作为言行的准则。  有个耳熟能详的段子是这样说的:  两个老妇在花园聊天,一个骂她儿媳妇:“我儿媳妇真懒惰,天天下班不做家务,我做好饭叫她吃,平时就会打游戏,早餐也是我儿子端到她床上吃的,真是家门不幸啊!”  另一个老妇问她那你不是有个女儿刚嫁人了吗,现在过得咋样?  那个老妇笑着说:“我女儿可幸福了,每天下班不用做家务有家婆伺候着,没事就看看电视玩手机,连早餐都是我女婿端给她吃的。  听完这个,男人们心中一定有无数野马呼啸而过……  两组照片得出一种结论:日本就是素质高,中国就是演戏?喂,拜托,这是得有多瞧不起自己,看来这 “软骨病”已然深入某些人的骨髓。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从下一代人的身上能够看到一个国家的未来,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谁也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熙熙攘攘的机场,日本小学生仍能安静地手捧书本读书的震撼场面,小新很佩服;看过太多国人在外低素质的坏新闻之后,西安小学生的举动简直就是一股清流啊,这样的事情难道不应该鼓励吗?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双重标准,那些所谓的“双重标准”其实只有一个标准,以对自己有利为唯一标准。  不盲目吹捧,更不要妄自菲薄。对中日两国孩子的争论,其实也恰恰反映了当前不少人对教育的焦虑,只有将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才能让国民更自信,更淡然。事实也好,演戏也罢,至少他们知道随时随地注意形象,表现国人应有的素质。在国外,个人行为很容易被贴上一个国家的签名,所以不论在哪,都要懂礼守礼,这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的体现。  “键盘侠”和“双标侠”们,如果你们还认为是作秀演戏的话,那也请你秀一秀,你秀我也夸!
(责任编辑:王蕊 UN663)
&&&&&&</div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
   社论:
也是所有领域包括政治都需要遵守的准则…[]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呆萌小光头)
(公众号 海军蓝)
(长弓阿帕奇)
(紫苑之星)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中日实力对比图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