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送葬在墓地八仙对亲朋好友老话说的好好话,越多越好

第五篇 丧葬习俗(2)
发布时间:
来源: 作者:webmaster
核心提示:  祭&& 奠    在当今的治丧过程中,亲友致送的花圈正中都写着一个“奠”字,这是什么意思?恐怕已经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了。  古代丧礼包含两大理路,一是对死者遗体(魄)的处理,二是对死者精神(魂)的
  祭&& 奠    在当今的治丧过程中,亲友致送的花圈正中都写着一个“奠”字,这是什么意思?恐怕已经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了。  古代丧礼包含两大理路,一是对死者遗体(魄)的处理,二是对死者精神(魂)的处理。从沐浴、梳洗,一直到埋葬棺柩,都是对遗体的处理;而此时开始的奠祭,则是侍奉死者精神的开始。什么是奠祭呢?上古时期,人们将器物放在地上叫“奠”。丧礼中把作为酒食等祭品放在桌上或地上的祭祀称为奠祭,或者径称“奠”。为什么要用这种形式祭祀呢?原因有三,第一,古人认为,尽管死者的灵魂已经离开体魄,但灵魂依然要享用食物,只要亲人摆上酒食,灵魂就会来附,所以供品就是鬼神的凭依之处;第二,丧家遽逢大丧,哀痛欲绝,不免诸事仓促,所以祭祀的仪式也就因陋就简;第三,古人以死者为鬼神,正式祭祀鬼神要立“尸”,尸由未成年的孩子担任(古时称金童玉女),在祭祀时代表受祭者。但死者亡故,家属一时不能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不忍心马上就用鬼神之礼祭祀,所以把死者生前食用过的酒食端来,放在死者的右侧,含有依然侍奉他进餐的意思。  古人把从始死到棺柩落葬之前的祭祀统称为“奠”。治丧期间,凡是有新的仪节,或者遇有特殊的日子,都要举行奠祭,所以有始死奠、小殓奠、大殓奠、朝夕哭奠、朔月奠、荐新奠、迁柩朝庙奠、祖奠、大遣奠等等的名目。  丧期中的祭奠仪式主要有:设奠、开吊、三日祭、做七等。现将其仪式程序分述如下:   设奠又叫成服疫奠。大殓后次日早晨设奠,初祭。初祭仪式是:首先请甲乙二人为礼生,甲负责唱礼,乙负责奠献。将死者灵牌、遗像放在灵案上,甲乙分别站立在灵案左右两方,然后进行奠祭,其程序为:  1、设奠仪式:(1)奏哀乐、鸣炮。乐止。(2)启帷、行大奠礼。孝子匍匐出帷,起,就丧主位。如孝子哀恸过分,不能起立,可使人扶其站立。(3)有服者皆就位。按亲疏序列立于孝子之后。(4)上香、叩首。香由甲授给孝子,孝子执香,叩首,再交乙插于香炉内。(5)再上香、叩首,方法同前。(6)三上香、叩首,方法同前。(7)献爵、叩首。甲将爵交乙,乙再将爵献于灵几上。(8)果品、叩首。甲将祭品中的果品交给乙,乙接过献于灵几上。(9)祭品、叩首。方法同上,并唱各个祭品的名字。(10)主祭者读祭文。父死,主祭者为孝子,若孝子不能读可请别人代读,读后烧。(11)祭奠毕。丧主及陪祭者鞠躬退下,回灵堂后守棺。(12)奏哀乐,鸣炮,止。  2、开吊仪式:在设奠之后到出殡之前,接待本族戚亲朋前来吊丧,称为“客祭”。为了方便接待,也可以在该期间内选定一两日为开吊日期,告知亲朋前来吊祭。亲朋吊丧若按隆重礼仪,须行三跪九叩之礼。祭奠时请甲乙礼生分立灵案祭桌两旁,甲司仪,乙香献祭品。主祭、陪祭者跟着礼生的司仪声行礼。仪式程序如下:(1)哀乐,鸣炮,止。(2)祭者就位,陪祭者就位,同祭者就位。各依次站立在祭桌前,面向灵堂,低头而立。(3)主祭者上前,陪祭者上前,跪。主陪祭者从原位向前一步,同祭者在原位不动,均随主祭者一同跪拜起立。(4)上香,叩首。乙礼生将香递给主陪祭者,点燃后递还乙礼生插于灵桌香炉内,祭者叩首。如此三次,三上香完毕。(5)起,平身复位,祭者起立,倒退原位站立。(6)主祭者上前,陪祭者上前,跪拜。(7)献礼品,献果品。有什么祭品,甲就喊什么名目,乙依照喊声将各种祭品捧上祭桌摆列,摆完甲再喊。叩首,五叩首,六叩首。(8)献财宝。乙将献给死者的祭品递给主、陪祭者,主、陪祭者将祭品由下而上举,连续三次,然后放在灵前或焚烧。叩首,八叩首,九叩首。奠酒,奠酒,奠酒!(9)主祭者读祭文,也可由陪祭者代读,读毕焚烧。(10)起,平身复位,孝子孝孙谢礼。(11)孝子孝孙退回守棺。(12)奏哀乐,鸣炮,止。(13)礼毕。   3、三日之祭:“关三日”之祭在葬后的第三天下午进行。相传死者在葬后的第三天要见亲人们一面。所以这一天死者的亲眷们要身穿白色孝衣,准备好祭品,主要是用做好的饭菜或点心干果。来到坟前给死者上供祭品,烧香叩头,还要给死者修整坟墓。关三之意是此后死者与亲眷成为人鬼关系,“关三”之后,死者成为坟山上的新鬼。 此外,我县许多地方还有三朝接煞之祭,即在灵堂挂上白布幔,灵桌供上神主、杯筷香烛等物,请来的道士在灵堂设坛做祀,称为“打扫”。打扫时在死者房内设一座位,将死者临终时穿的衣服放在座位上,道士对着念度人经一卷,念毕,焚烧衣服。据说这样就可超度死者,除去丧家的不祥之气。  柞水是一个信仰鬼神很深的地域。先民们很早就有灵魂的观念,即认为人的自身拥有双重构造,魂主神,魄主形,人死之后,灵魂和肉体(魄)分开,变为“鬼”,就到另一个世界里去生活了。显然,这种神形魂魄的理论,是一种二元论的生命观。佛教传入后,并没有排斥和打击民间的这种鬼神信仰,而是用它那一套地狱天堂、善恶报应、因果轮回的学说,改造和充实了民间的宗教信仰。  做斋醮或者叫做祀。在道教做祀仪节上,乡村主要有开咽喉、隔夜起、小天半、大天半、三天三夜、七天七夜等不同规模的做祀规格,依照不同规格,道士的人数也各不相同,在做祀规格确定之后,道士要准备一系列做祀文书,丧主要购买或制作灵屋,有的是女婿祭送灵屋,请人包火纸包袱,上书“某某大人”收用字样,包袱除过亡者之外还有其他已亡故先祖的包袱。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做祀开始,并按照大小不等的规格,道士一道一道的完成做祀程序,念经祈祷、超度亡魂。祭祀做毕将灵屋、包袱笼、祭祀文书等一并焚烧殆尽。  现在的乡村,当人死之后都要请道士做斋醮,由死者亲属依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孝心来定;选择从哪天开始,做祭祀起香火,绝大部分都必须在出殡前结束香火。一般做隔夜起(相当于做了一个通霄)。 当晚做祀开始,鼓乐齐鸣,嘹亮的锁呐声、激越的鼓声、锣声,组成一曲难得的民间音乐,不知事的人根本就想不到会是死了人做香火。这谓之“做道场”,既为了安定亡魂、惊醒祖宗、通知神仙,也意味着开始起香火。     在大厅中设一香案,香案最前面有一排神像,中间为救苦天尊,左一为三姓真人(张、葛、许三姓),左二为祖师公公(地方神),右一为三官人(天、地、水三官人),右二为观音菩萨。这些神像是最基本的(即做一个小道场时用的),如果做多些时日的香火,神像还更多。神像前面有些斋祭品,有酒、豆腐、腐竹、米饭等,再有一香炉。道士有二至四人(有一个文书)道具有木鱼一只,校一副,大锣一面,中锣一面,架子鼓一面,锁呐两把。   道士们做祀,又名“唱道”,是以唱为主、说唱结合,十分优雅动听。道士们做罢一曲之后,就由一个领头道士穿上道袍进表一次。所谓“进表”就是在锣、鼓、齐奏的小乐中,众道士齐念《拜奏科》的内容,念完后把事先写好的“文书”(包括死者姓名、性别、死的日期时刻,还有只有道士们才看得懂的符录),在有锁呐加入的大乐和一阵爆竹声中烧掉。据道士们说,这是发文书给天上神仙和堂上祖宗,让他们都能来道场超度亡魂,使得亡魂能顺利升入天堂,并加入列祖列宗行列。进完表,道士们就去吃午饭,好为下午更重要的功课打下基础。   午饭后又是一阵乐曲齐奏,拉开了下午功课序幕。下午主要是做“三经四忏”的功课。“三经”指的是众道士齐念的《观音经》、《三官经》、《东宫经》(如死者是女性则念《血湖经》)。念经,就是通过道士们的口,把某天尊、上帝说的经文说与主管死者灾福的神仙,要其高抬贵手,放亡魂一马,使其得以超度升天,并赐福其后代。如《三官经》全名是《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命(度亡)妙经》,其内容主要是说救苦大仙召集天、地、水三官人,听善男信女斋戒念经,他们已皈依三元,所以要灭掉死者罪愆,超度亡魂,免受地狱之苦,并且念了此经后,“宅舍光明灾难无侵,万神拥护鬼祟永灭,神力扶持随心应口”。念经的度亡、赐福的功效,在道士的经书中认为是毋庸置疑的。“四忏”指拜《太上慈悲道场三元生天减罪水忏》(上、中、下三本)和《太乙慈父东宫救苦宝忏》(如死者是女的,则拜《冥府硖石血湖圣忏》)。拜忏时,由一道士穿上道袍,领着孝子跪拜在香案前,众道士就念《忏》文。拜忏的意义可以从道士口中的《忏》中看出。他们认为人生在世,犯一些过失是在所难免的,即使是搬弄口舌,踩死一只小虫也是一种罪过。人死后就要忏悔生前的罪过,否则亡灵在冥府会受地狱之苦及其后人也会因此遭灾,这就得由孝子代替死者跪拜,并通过道士这一中介,把自己的忏悔和诚心表达给天上众神,使死者众多罪孽都能灭除,亡魂得到超度,且后代也能免遭灾难并受神灵保佑。做完这些功课之后,在晚饭前还得进表一次。   晚上又是一种锣鼓锁呐齐奏为开场白,稍后就由一道士穿道袍进表一次。稍息期间,在灵桌下摆三盏油灯,意为灵魂还生(方言“三”与“生”同音);在棺材边摆七盏,是指肉体已死(方言“七”与“绝”即死同音);灵桌前空地上摆九盏油灯,此为穿灯之用,共十九盏油灯。油灯摆好之后,一道士身穿青袍,手执长白旗,扮成“青衣童子”,领着孝子到灵桌前请到灵牌至道场,“青衣童子”把长白旗交给孝子后,换上“宝刀”,口中念念有词,并在刀上画符,后就带亡灵在灵桌前九灯四周游走。先拜四角,每拜一角要先走圈,每到一角,“青衣童子”都是用刀比划,口中念念有词,后一鞠躬,最后走至灵桌正对面时让孝子下跪,而“青衣童子”只身回到道场,“开通冥路”的科仪就正式开始。“开通冥路”即过阴府十殿,每过一殿,“童子”都让孝子跪在灵前,而道士们则在道场上念《冥路科》。念时道士分两组,一组念上两句,另一组则接念下两句。在小乐的伴奏下,用当地方音唱腔唱出一问一答式的经文,非常悦耳动听,如果不是在那种阴森森的氛围中听来,几乎认为是在听民间对歌。等念到赞词时,所有乐器齐奏,大乐声中“童子”手执白旗去接孝子捧着的灵牌,从左边去,绕右边回到道场,念一段后又带孝子到灵桌前跪下。每过一殿都要烧纸钱,放鞭炮,“童子”还要把上有死者姓名、死期和道士画有符的“文书”烧在灵前。过殿的过程皆一样,只有所念的内容不同而已。开通冥路,其实就是由道士扮成的“青衣童子”作为引路人,带领亡魂参拜阴府十殿王,使得众王都认识亡者,原谅其生前罪过,免其苦难,超度生方。过完十殿后就烧笼,至此,一个小道场就宣告结束。   做隔夜起在丧葬礼仪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做一天半香火,除经忏多些外,科仪上多了“施舍”即超度孤魂;做两天三夜的,又多了“禁坛洁界”即驱邪祛淫,“放河灯”即超度陈魂;做三天四夜的,另增“莲灯搭祖”;做四天五夜的,又增“九曲黄河”,“水火炼度”;做五天六夜的、七天七夜的还得增“打砂破狱”。也就是说,做香火的天数越多,道士做的功课越多,难度也越大,其安灵赐福的功效也就越大。   古代举行法会的时间较长,最少为七天,多则可达七七四十九天。参加法事的僧道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做七的内容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在民间,“做七”之所以很普遍,是因为俗信人死后还会转生。从刚死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期,期满后即再降生;若一期届满未得生缘,须再等一期;最多到第七期,必定降生。由于从已死到再生之间福祸不定,所以死者的亲属每隔七天要祭祀一次,请道士替死者做祀修福,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头七”一般在死后的第六天举行,也有从第七天开始作头七的。“二七”在死后第十四天举行。    唱& 孝& 歌    唱孝歌的历史由来,起源于古代庸国丧葬文化,其独特之处是“打夜锣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锣鼓一般有两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锣,合着节拍围着灵柩迈着慢慢地舞步,边走边唱,一应一对,或后随一人跟唱。发现于神农架林区的《黑暗传》,现被称之为汉民族第一部叙事史诗,实际上是流行于江汉中西部地区民间的打夜锣鼓歌词唱本。《黑暗传》不是出在某人某时某地,而是古庸国人世代文化延续的结晶。  柞水除九间房、高桥、万青等少数地方外,孝子守灵时以唱孝歌伴以通霄是普遍的现象,也是治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早期的本地人不唱孝歌,现在已被下河人同化。唱孝歌讲究很多,开歌路时,要从丧家房子外边唱唱停停、边唱边走、一直唱到灵柩之位,孝子随唱歌者一路跪烧火纸至到灵位之前。一般情况下,孝子还要肩扶引路幡,手上焚烧火纸跟着歌者走,叫做转灵;到了午夜时分专业歌者要“唱十字”,厨房准备酒菜用托盘盛装,由孝子跪地头顶托盘,其他孝子跪地烧纸祭拜亡者,一曲唱完再取下托盘中的酒菜,并由众歌者食之;还有唱“游十殿”和“烧五更纸”时众孝子也要祭拜烧纸。每当孝歌唱到了丧葬祭祀最后一夜五更时分,歌者都要唱“还阳”,借以告慰死者,安慰生者,并在丧主家所有房间安祭一番而作罢。  人死之后,吸引众多的歌迷到丧主家唱孝歌,也就是从死者升棺的当天晚上开始直到亡者出殡的时间为止,每天晚上通宵达旦的唱孝歌,在孝歌声中亲朋守灵不寂寞,邻里乡党喜闻乐见,能把村民拢络汇聚于孝家庭堂,足见唱孝歌的魅力所在。孝歌的主要名目有:《开歌路》、《劝亡》、《二十四孝》、《唱十字》、《游十殿》、《上八仙》、《下八仙》、《还阳》等等,有的还即兴编唱,其内容丰富,感召力极强,安慰死者,劝告生者,营造哀与乐的氛围,一曲挽歌中的生命光华尽在歌词之中。  唱孝歌,这是柞水丧葬礼仪中最具特色、富有看点的仪节。这一仪节贯穿于丧葬的全部过程,几乎是从繁华闹市到偏避乡村独成民间风气,由远古时代再到而今文明社会,此种风俗延续时间之久,并且日见不衰。无论那个区域,也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是人死了就得唱孝歌(未成年的亡者除外),何以数百年经久不衰?是民间通俗文化的艺术魅力,还是百姓喜闻乐见、民俗文化感染所致?说文学也罢,言艺术也行,能被百姓普遍认同并接受的文化便是百姓们心目中的文化了。未必阳春白雪,更不必冷眼旁观那些下里巴人。能延续数百年自有其厚重的民俗渊源,以此论之,孝歌的生命力也就不言而喻了。何谓孝歌,它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一首一首的孝歌借古人而劝今人与人为善;一曲一曲挽歌振撼心灵而催人泪下;孝歌是在潜移默化了人们,引导人生向善,潜移了千百年孺家思想精华,移出了道教文化之精典,默化人们活着莫作恶,作恶死后必被捉,尽管只是虚幻,但它告诫人们的是,其中一句歌词唱道:“为人在世要学好……”。其实孝歌中蕴含着做人的朴素哲理,还有《二十四孝》中的举孝廉等等,把二十四孝编成歌曲来唱,揭示出做人之道德与情操的基本水准。君不见孝歌之微妙,孝歌唱到高亢处,你听那歌声悠扬得撼天而动地;婉转时,凄凄然然楚楚而动人;唱到低沉处,不在山高,更不在水长,而在一道道的鬼门关、阴森森的阎罗殿,如果你活在自造罪孽,死后就将濒临深渊罪责难逃。然而,它唤醒的却是做人的基本良知,孝敬父母与和睦邻里的社会公德。贝多芬的交响乐如何,它确实将音乐艺术推向世界乐团的极至,毋须庸言,那是让贵族们听的。君不见百花争艳之下的当今文化舞台,好一派五彩滨纷的景象:有帅哥美女胡蹦乱跳的;文艺界瞎编乱造的;文学界恶搞恶炒的;明星大碗们只为钞票而活着。凄迷而荒凉的乡村文化究竟是什么呢?唯有唱孝歌,这种民俗文化还植根于村民之中。要说当代乡村的人文精神实在是山高水远了。    出丧择日仪式    死者尸体收殓之后就要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下葬,叫作出丧,又叫“出殡”,俗称为“送葬”。停尸祭祀活动后就可以出丧安葬。但是,在柞水许多乡村中对出丧日期都要作极为慎重的选择,因此请风水先生看墓地,选择最佳时日下葬成为祭祀活动的重要环节。     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不吉利。按照迷信的讲究,凡奇月死者,应在偶月下葬;偶月死者,应在奇月下葬。奇月、偶月也要配合好才行。否则,也不吉利。若不能及时葬埋,可先浮丘(浮厝)起来。在金井河一带,还有埋葬忌月的习俗,若忌月有丧事者,要排至适合亡者之月日才能殓葬。如遇特殊情况需及时出殡者,也只能先用青砖浮丘之,不得入土葬埋。还有的村民俗忌七月出葬。因民间传说,七月为鬼月,七月十五日为鬼节,该月阴间的鬼魂要到人世上来讨食。为避鬼煞,故忌此月殡葬。&&   旧时,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忌“重丧”的习俗。社川河一带俗说“重丧”是指死者出生的年月日,与死者死时的时辰有干支重字。俗称“月不清”、“日不净”。遇上这类情况,就要落凳,待到适合亡者落葬之日为止,“落凳”就是将棺材由升棺的位置转移到大殓的位置停放,在此期间丧家可以不戴孝,不哭丧,不宴请宾朋,一切祭祀活动都处在等待状态。何谓 “重丧”呢?风水先生是指某种葬埋忌日而言。俗说在某日葬埋便会犯重丧,亦即丧家还会再死人。一般认为重丧日是:一月甲日、二月乙日、三月戊日、四月丙日、五月丁日,六月己日,七月庚日……十二月己日,依次类推。如果因为特殊事情不得不于重丧日安葬时,要采取一些仪式:符咒字,一般是正月、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书“六庚天刑”; 二月书“六卒天庭”;四月书“六壬天牢”; 七月书“六甲天福”;八月书“六乙天德”等。不过,每月书写字样的规定都不怎么严格,也有相互串写的现象。但大体上就是这类字类推而已。若犯重丧,须在中堂挂一匹红绸,或在棺木上倒吊一只鸡,做一口小棺,把装着死鸡的小棺从门坎下挖一个小洞中送出,然后埋在路上,以此破之。出殡不但择日,而且还要择时。一般都在晨时出殡,但忌讳正午出殡。民俗以为正午出殡会招致灾异,不吉不利。此仪式所涉及的内容、牵扯的面极广,稍有不慎,便可能犯忌,所以必须慎重。一切都由风水先生按照阴阳八卦,将亡者生死八字与丧主家庭成员大致相合之后,占卜决定丧葬日期。   选择墓地。看风水是堪舆术的俗称。也是营建堂屋、庙宇、坟场的一种旧俗。营造之前,须请地舆师(俗称地理先生)察看地形位置的来龙去脉,用“罗庚”(指南针罗盘)校测方向,然后择日点穴,规划格局,卜吉择日动士。对死者墓地选择要通过风水先生来决定。古时侯有钱的大户人家都要请风水先生踏遍山川,寻求地脉,谋求一穴好墓地安葬死者,意在图得子孙后代成就功名,安享荣华富贵。而今看地脉、求风水盛行乡里,大凡死了人就得看风水。如何确定墓地,丧主要与风水先生前往预选的墓地精心策划,确定方位。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灵魂的崇拜,另一方面也是为死者找到一个最终归宿之地,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以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接下来就是挖墓穴,又叫“打井”。在打井之前还要祭祀开山,孝子要烧香点烛行开山礼。有的地方要请风水先生到场主持下葬仪式,还要画太岁,开山的时候要避开太岁的方向,不然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丧家就会遭受到灾祸。开山的时候要在做墓穴的地方前后打两个木桩,用罗盘校准方位,孝子在两木桩之间用锄头挖三下,收起锄头从头顶抛向后边,头也不回地离开墓地。接着八仙就开始打井或做墓穴,待墓穴做好之后再把太岁的画像烧掉。这种墓穴,是把灵柩推进去的。在墓穴的底部铺垫着两根枕木,然后将灵柩放置上面,最后砌严封好墓穴洞口。柞水乡村大部分墓地都以打井安葬为主,对于打井人数的选择,一般亡者五十岁以上的选双数,亡者五十岁以下的选单数。送暖井饭的人数也是如此。打井者要选择儿女双全的老者劳作,打井的人不能在穴井里说话,不能饿着肚子劳动,其间,丧主要派人送暖井饭,酒菜还要丰盛,食饮之后要有剩余。这些民间传统的风俗习惯都反映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寄意和对生命兴旺的美好愿望。    哭丧仪式&     哭丧是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出殡的时候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女人们“哭丧”,否则按照民间旧俗就会被视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也要被人们视为不孝,大逆不道,天理难容。为了求得孝的美名,孝子贤孙们对此也确实颇费了一番心机,有的请邻里好友伴哭以助声威,有的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便是历代孝子贤孙们的惯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职业性的哭丧妇,而且收入不薄。&   哭丧时“唱”出的歌叫哭丧歌,赞颂祖先业绩,劝导后辈不忘祖恩。挽歌入礼,在汉晋时代兴起,到南北朝时更加流行。有趣的是,挽歌习俗流行起来之后,唱挽歌的场合就不限于出殡送葬了。挽歌成了表达心中的痛苦,对亡者的深切思念等凄楚情感的一种宣泄。&   从形式上来看,现代民间哭丧歌,亦即挽歌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 二是“套头”; 三为“经”。柞水现在颇为流行的是散哭,散哭的特点是“随心翻”,想到什么就哭什么,搭着什么就哭唱什么,没有限制。其内容主要是倾诉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悲叹自己的苦难身世。至于套头,是有内容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十二月花名”等,在柞水近代丧葬习俗中较为流行。哭的时候是哭别人的好处,诉自己的苦楚。“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哭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哭唱“买衣经”、“着衣经”等。哭的时候眼泪不能够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则的话尸体就会变成僵尸,没有办法腐烂,也就不能轮回了。另外一种说法是,阎罗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泪痕,就会把他拒之门外,死者就只好在阴间之外吃苦受罪。另外,“着衣经”要在寒冷的时候哭唱,如果在这个时候哭,他的家业就像潮水一样不断地高涨。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儿还要给母亲哭唱“梳头歌”。不管怎样,入殓的时候会哭唱的子女和亲属都要哭唱“哭丧歌”,倾诉自己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而出殡的这一天清早,长房媳妇要哭唱“开大门”。因为民间认为,人死了就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哭开大门的话,死者就会在阴间受罪。出殡的时候,女儿或媳妇要哭唱“出材经”,回来后哭唱“床祀经”。哭唱“亭子经”是为了让死者能够在阴间路上歇脚乘凉。当设灵台的时候,要唱“灵台经”。这种哭唱经的习俗大多由女性来完成,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平安的到达阴间。    出殡发丧与下葬仪式    出殡:俗称发丧、上山、送葬,即将装有死者的棺材送往事前选好的坟地下葬,古代又有“送死”、“发纼”等不同称呼。乡村素有厚葬之俗,对出殡尤为重视,它不仅被视为死者的哀荣,也被当作生者的显耀。所以,旧时富豪人家不惜花费大量物力财力,竞相攀比,踵事增华;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按照惯例,出殡仪式一般分为辞灵、启灵、抬棺、路祭等程序。  出殡前要举行祭奠,即辞灵,村民称之为“棺头祭”或“起柴头”。县志称:“出殡时以礼物祭灵柩,曰起柴头”。即将棺材抬至空旷处,设一香案,供三牲及其他祭品,并置青色纸灯二盏,上书死者姓氏名号,棺材头部朝供桌,尾部朝出殡方向,由孝男主持祭奠,故又称“孝男祭”。还有的族人就在出殡前一夜设堂就祭,俗称“加堂”、“哭祭”,族亲戚亲属多来祭奠,孝眷在棺材周围恸哭,有的人家还请来喇叭乐队或专业乐队奏哀乐。有的乡村辞灵仪式由孝男主持,于厅堂设一祭堂,孝男将各种祭品逐一跪奉于灵位前,与祭者左侧为外戚,右侧为内亲。辞灵时,亲属纷纷前来焚化纸钱,俗谓“送盘缠”。古代要将棺材移至大门外,覆以大红缎帷,旁之金绣八仙为饰,上竖纸制仙童跨鹤一游。祭品盈席,孝男及全眷叩奠毕,送葬者以次行礼,俗称“起马祭”。在金井河等地,辞灵由丧家先祭,外祖家继之,其他戚友按亲疏关系依次祭奠。在乾佑河等地辞灵仪式也相当隆重,由礼生主持祭奠仪式,奏哀乐、上香、献爵、行三跪九叩礼、宣读祭文或悼词。祭文按亲戚不同称呼表达对死者功劳品德的赞扬,并祈告其在天之灵保佑家族兴旺发达,以及劝慰亡者勿忧勿怨,永远安息。孝子要向亲朋好友致答谢词。  发丧:按柞水乡村习俗,在发丧之前首先要选派八仙。抬灵柩的人,人们通常称为 “八仙”,八仙又是分班制的组合,一班八仙少则为8人,多则16人或32人。领头的人叫做“八仙头”, 多由本村结过婚的男姓担任,丧家要分设八仙宴席招待,孝男或孝女还要在宴席期间,向八仙跪拜叩头敬酒致谢。同时还要分发给每人一个红包或物品作为酬谢。  发丧又叫作发引,即下葬之日灵柩启行,启灵时还有颇多的规矩。首先要钉棺盖,民间称为“镇钉”。镇钉一般要用七根钉子,俗称“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用大绳将棺材固定在“独龙扛泉”之下,盖上精致的棺罩,俗称“绞龙”。起棺时,八仙要用棺绳使劲朝棺材上甩三下,俗称告诉死者要启灵了,实际上是提醒悲痛欲绝的亲人不要拉住棺材不放。启灵时,要在丧主家周围选择一片开阔地带,由八仙做“回龙”式旋转,如果是大头对大头要旋转360度,如果是小头对大头要旋转180度,总之,棺材头部都要朝着出殡的方向。然后,由礼生抓一把茶叶、盐米撒向棺木后,八仙齐吼一声“起”,才抬起棺木前行。在起杠的同时,跪在棺前打幡的长子还要有摔盆之举,这个盆是一个底下带窟窿眼儿的瓦盆。摔的时候,也有讲究,亡者为父用左手摔,亡者为母用右手摔,摔不碎者,忌摔第二次。如果儿子太小,需大人帮助完成动作。  出殡前由吹鼓手引路,走在送葬队伍最前边的是一位老者,一手提着纸篮,一手撒着“引路钱”前往墓地。富贵之家仪仗繁多,贫者也不得不尽力效仿,发引的队伍由丧主领头,一人手捧灵牌,一人手捧死者遗像,靠在抬前杠的八仙中间,压阵缓行,唯恐亡灵走的过于忽忙。送葬队伍中乐队前导,亲朋好友高举花圈吊帐排列队伍前行。抬灵柩的队伍紧随其后,抬灵柩行进途中可以架马稍作休息,架马的次数要成单数不能成双数。孝眷带孝排列灵柩后边,以护卫灵柩安稳到达墓地,一路还要燃放鞭炮,隐喻死者家族香火不断之意。出丧队伍经过之处,亲友可设路祭予以祭奠,聊表生前友好之情,沿途途经的住户有的还挂上筛子(筛子叫作千丝眼),以示避邪之意。  下葬仪式 : 经过了初丧、哭丧、送葬等仪式之后,最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是死者停留在阳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由于乡村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等原因,形成了很多不同的下葬风俗仪式。  下葬,又叫“落葬”,灵柩到达墓地,八仙放下灵柩,然后架凳设祭奠仪式,八仙拆卸龙杠,接着将八仙分成两组,各组握持龙杠分别在墓穴两侧将龙杠向墓井后方推去,这一举动叫做升龙,哪一方升得平稳、升得快,算做哪一方大吉大利。接着,墓井之中着人用焚烧的火纸暖井,并在事先择取的时辰之内落葬,八仙用绳索缓慢平稳地把灵柩放入墓穴之中,待等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要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作“添土”。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下柩时家属男东女西肃立默哀,要将各种随葬品放在棺木之旁,棺木和随葬品都用棺衣覆盖,然后用土掩埋,并筑土成坟。  在旧时葬礼之中,祭祀墓穴是人们非常看重的。祭祀的时候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按照旧时的说法,公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出。下葬之前,要由死者的儿子将五谷杂粮合成的五谷米撒在墓穴里。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必须放鞭炮,说是为死者践行去阴间。&   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   葬礼之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手。这样做是表示用来驱散晦气。接着丧家要酬谢参加葬礼的客人。还要由孝眷参加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  反哭,葬毕,主人返回住所,升堂而哭,叫反哭。古时反哭应在祖庙停柩之所进行。   卒哭,卒哭意为止哭,丧主在祭后即“止无时之哭”。据《礼记·杂记下》所记载:“士三月而葬,是月也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先秦卒哭祭还要饯尸于门外,在家门外向代表死者的尸献酒表示饯行,让死者的神灵从此离开家宅。后世卒哭祭一般都在丧后第一百天举行。佛教流行以后,受其影响,又有“做七”的习俗,就是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斋事,设斋祭奠。据说是因为道家认为人生四十九天后魄生,人死也是四十九天后魄散。做七以五七最为隆重。七七称断七,断七相当于卒哭。正统的士大夫认为做七是愚夫愚妇所为,但民间做七颇为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三虞卒哭之礼。    圆坟与送灯    乡村丧葬习俗称“圆三朝坟”。就是指从下葬之日起在三天之内,都要由丧主组织人力圆坟祭祀,修建坟园,在墓前立上墓碑,砌好坟头,除修筑主墓整体之外,还要建造坟园拜台,这样做既美化了墓地环境,又为子孙后代烧香祭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孝子所尽最后一份孝心。与此同时,丧家还必须在三日内的晚上,亲临死者墓前送灯送火、焚香烧纸,用干柴燃起一堆明火。这样做,一是告慰死者三日内暂不脱离人间烟火;二是警示和防止山上野兽扒(刨)坟,以避免对死者遗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由于乡村的宗法制,祖坟成了本家族的源头、最高偶像物,乃至后人赖以兴旺发达的寄托所在。不同姓氏户族的人们都将祖坟上升到“孝道”的高度,为“慎终”的行为之一。“家治而天下定”,祖坟便是“家治”的重要一环。柞水人扶灵柩归祖坟的习俗风气极盛,也将它作为安抚人心的一项措施。 在乡村人心灵中深藏着一种奇特而浓烈的“依恋祖坟”的心理情结,加上人们有意无意地鼓吹,并以“孝道”的高度督导人们用心去做,久之则成了村民人生追求的心理定式了。    做七仪式    柞水近代以来,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柞水乡村还有亡者死后回煞的讲究,找阴阳先生算定回煞之日,在时辰之内全家人都得回避,并在房内地面上撒上一层灰,借以观看亡者死后变化情况,看是否打入神道,还是打入人道,最不佳的是落入牲畜之道,落入此道者则来生要变牲畜。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道人来为他做些道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道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个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个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势,再做道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个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祀事,使他听到道家做道,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这样死者灵魂能庇佑降福。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   做七一般由女婿主持。主持“做七”各有不同。有的地方由女婿来操办“五七”。 在“五七”的前一夜,很多地方都流行搭“望乡台”。传说,死者只到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会在阴间里登上“望乡台”眺望阳间的家室,会见亲友。乡村人习惯在院墙上放置一件死者的衣衫,上面罩把伞。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的五更时分,子女们打开大门向西连续大喊三声:“XX回来吧!”然后向灵前痛哭,同时端上事先准备好的酒菜,设奠祭祀,叫做“五更夜饭”,这个仪式就是“喊五更”。天亮之后,丧家就要买来灵屋(即用花纸扎一座住宅,门窗、厅堂、庭栏、井灶等十分齐全),在道师做完祭祀之后,随着火纸一并用火烧尽,据说这样可以使死者在阴间有房可住,这叫作“化库”。现在则把纸糊的家电焚化给死人,好让死者在阴间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到了四十九天,便要作“断七”。断七过后就出了孝期,丧家都很看重,亲朋好友都来参加“断七”礼仪活动。“断七”这一天,请道士做道场,美其名曰“保太平”。因为这一次则是为活人祈祷。念经拜忏之后子女们便脱下丧服,换上常服。    三年上堂    从虞祭开始,对死者的祭祀改丧祭为吉祭,祭时不必再哭。丧礼的主要程序已进行完毕,但对丧主来讲,丧事尚未结束,到满一周年的时候,要举行小祥之祭。小祥时以木头重新制作神主,称吉主,用来代替桑木制作的虞主。后世除特别拘泥古礼的人家,一般都不甚分别虞主、吉主,往往只用一个神主,在下葬前一两天请人写上死者衔名、称题主。以父丧为例,神主题“显考X官府君神主”,左下署“孝子X奉祀”。明清时民间又有点主的风气,就是在题主时把神主的“主”字缺写一点,到送葬那天,另请一位身份较高的知名人士补上,以此为荣。小祥时,丧主可以服练(一种白色熟绢)冠,所以小祥之祭又称练。满二周年,又有大祥之祭。大祥后神主正式入神台。大祥之祭在死者死亡的第二十五个月。当月又进行禫 (dàn)祭。禫后除服,停止居丧,恢复正常生活,“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一说禫祭应在大祥之后再间隔一个月进行,三年之丧实为二十七个月。父母去世的周年纪念日称忌日。除服以后,每逢忌日禁饮酒作乐,这源于《礼记·祭义》中:“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大凡乡村中人死以后的第三年年满之后,丧主首先要告知主要亲属前来祭奠,同时还要请来道士设灵堂进行祭祀活动,一般叫做“三年上堂”或称“三年祭祀”,民间百姓认为:如果不进行三年祭祀,死者只能游离阴间,永远也不得归大位成正果,大部分乡村做祀规模都以“小天半”或“大天半”为主,得买灵屋或制作灵屋,用火纸包成的包袱(给死者烧的包袱笼),再由道士念经做道,为死者赦免生前罪孽、超度亡魂,再请亡者归于正堂,分别列入祖宗之位(将死者牌位列入神台之上),此一节也叫归位。就这样百年人生,瞬间光华,在一刻之间随着那孝布、灵屋、包袱、火纸统统地付之一炬,只留下祖宗排位旁的名字还光照千秋。    &&&&&&&&&&&&&&&&&&&&&&&&&&&&&&&&&&&&&&&&&&&&&&&&&&&&&&&&&&&&&&&& (黄英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一个人说的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