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三宗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南无、南无,这个可以

百度分享加载中
点击“”,欣赏、下载、收藏更多佛乐与歌词。
释迦如来教法灭尽记
作者:张景岗辑校&&&来源:清凉书屋&&&发布:火焰红莲&&&时间: 18:57:09
释迦如来教法灭尽记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如来寿量品楞严经卷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佛说当来变经佛说法灭尽经大集月藏经法灭尽品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佛临涅记法住经大般涅经梵行品(节录)佛垂涅略说教诫经摩诃摩耶经卷下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
  此专集共收录了十三种典籍。其中《佛说当来变经》、《佛说法灭尽经》、《大集月藏经&法灭尽品》、《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佛临涅记法住经》、《涅经&梵行品》(节录)、《摩诃摩耶经》卷下、《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十种,记述了本师释迦牟尼佛及弟子对如来圣教在末法时代逐渐衰亡与最后灭尽情况的预言。这些教典并对佛法逐渐衰亡的内在原因作了深刻的揭示。
  其中《大集月藏经&法灭尽品》、《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涅经&梵行品》(节录)、《摩诃摩耶经》卷下、《佛使比丘迦旃延说法没尽偈》、《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六种,对将会发生在拘弥国的最后六百(或说一千)比丘相残,而导致如来教法最终灭尽的重大事件,有着一致的确切描述。此事件发生后,比丘僧团一时不复存在。如《大集月藏经&法灭尽品》记:其时比丘袈裟变白,&染色不复现&。《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记:&尔时诸邪见辈,诤竞打破塔庙及害比丘,从是佛法索然顿灭。&《摩诃摩耶经》卷下记:&恶魔波旬及外道众踊跃欢喜,竞破塔寺,杀害比丘。一切经藏皆悉流移至鸠尸那竭国,阿耨达龙王悉持入海,于是佛法而灭尽也。&但在《涅经&梵行品》中,如来又悬记:&尔时凡夫各共说言:&哀哉!佛法于是灭尽。&而我正法实不灭也。尔时其国有十二万诸大菩萨,善持我法,云何当言我法灭耶?&或可推知其时虽比丘僧团已消失,但由于贤劫诸大菩萨的护持(《大集月藏经&法灭尽品》记载,佛预记末法时事,嘱诸菩萨护持,咸皆默然。唯弥勒等贤劫大士出语承当),如来教法仍在部分在家有缘众中流传不绝。
  另据玄奘法师所译《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佛临涅时付嘱十六大阿罗汉并诸眷属,令其护持正法,使不灭没。至南赡部洲人寿十岁时刀兵劫起,&佛法尔时当暂灭没&。刀兵劫后人寿增至百岁时,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间宣说正法,度无量众出家,重新建立比丘僧团。至人寿六万岁时,正法炽然流行。直至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其时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会聚于南赡部洲,将释迦牟尼佛所有真身舍利皆集于所造七宝塔内,其塔自然陷入地下,停住于金轮际。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一时俱入无余涅。《法住记》还悬记,在释迦牟尼佛正法中,于佛、法、僧三宝所植下善根的众生,将在弥勒成佛时分别于三会中出家,得证涅正果。
  除以上十种外,还收录了《法华经&如来寿量品》,以便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本师&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o劫,常住不灭&,及&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的本迹,对如来因我等众生迷失本心,不肯如说奉行,而方便示现灭度的悲心有所感悟。
  此外,《佛垂般涅略说教诫经》(又名《佛遗教经》)为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将入涅的中夜时分,对诸比丘弟子所作的最后叮咛。《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为本师针对如来灭度后,末法之中邪说炽盛,预先所作的特别垂训。此二种教诫匡扶末法流弊,最为深切著明,宜深味而力行之,故本集一并收录。
  以上所收十三种典籍,一一作了详细的校勘与标点,并对其中部分典籍作了必要的注释,希望能对三宝弟子准确理解当前佛教现状及变化趋势有所帮助。摩耶夫人曾因本师灭度而叹道:&呜呼生死法,可畏可厌离!&愿诸阅者因着本师入灭及未来佛法灭尽之事实,而对世间万法无常变灭的本质深生警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护佛正法,勤求解脱之道。
  愿以此辑录、校订功德,回向三宝龙天,愿如来正法永久住世!
  净业学人 张景岗
2003年3月记于北京清凉书屋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如来寿量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o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o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否?&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着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o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o国,导利众生。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o劫,常住不灭。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骄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瘥。&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瘥,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否?&
  &不也,世尊。&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o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o。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尔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说法。
  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
  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
  余国有众生,恭敬信乐者,我复于彼中,为说无上法。汝等不闻此,但谓我灭度。
  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恼,故不为现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恋慕,乃出为说法。
  神通力如是,于阿僧o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宝树多华果,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雨曼陀罗华,散佛及大众。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o劫,不闻三宝名。
  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量。
  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
  实在而言死,无能说虚妄。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为凡夫颠倒,实在而言灭。
  以常见我故,而生骄恣心,放逸著五欲,堕于恶道中。我常知众生,行道不行道,
  随所应可度,为说种种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
&&&&&2&&&&&&
⊙&相关信息
&&下一篇:
读完该文,您的心情如何?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系统:一神一佛一上帝,同出而异名--程一丰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凤凰博报 由你开始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一神一佛一上帝,同出而异名
《佛学大词典》:“【一佛一切佛】指一佛等同一切佛。由于佛佛平等故,一佛即一切佛;又一佛即可总括一切佛,故一佛即具一切佛之义
【一真法界】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从无量千万亿他方国土来者,在于八方诸宝树下、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见是菩萨大众,于三千大千世界、四方、从地涌出,住于虚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诸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从何所来?”尔时诸佛各告侍者:“诸善男子,且待须臾,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弥勒,释迦牟尼佛之所授记,次后作佛,已问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白佛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以佛势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无量大菩萨众、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 & 自我得佛来, 所经诸劫数, 无量百千万  亿载阿僧祇, & & & & 常说法教化  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 尔来无量劫, & & & & 为度众生故, 方便现涅槃、 而实不灭度, 常住此说法。 说明:上面一段经文说得很清楚,第一,释迦牟尼佛“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为度众生故, 方便现涅槃、 而实不灭度”,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是永恒常住的,没有涅磐,涅磐是假说。第二,“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可见燃灯佛等等的佛都是为了方便而取用的名,其实所有的佛都是如来佛根据不同时期的众生需要变化降世而来,如来佛是实相,其他佛都是如来佛的道成肉身而取的名字,释迦牟尼也是如来佛的道成肉身,弥勒是如来佛在末世要降世而用的名,弥勒两个字的发音在浙江就是“未来”的意思。所以横三世佛,竖三世佛,实则就是一佛,除了如来佛并无别佛。如来佛相当于耶和华和元始天尊的名字(实相名字),释迦牟尼相当于耶稣和李耳的名字(肉身名字)。佛家说“不生不灭”,不生就是说佛不是他生的,是自有的,不灭是说佛是永恒的,万物都是佛的法身所化,所以佛也是万能的,这个跟基督教的上帝完全一样,基督教里说“自有永有全能的神”,佛的法身实相跟道家的“道”也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如来佛才是“不生不灭的”,佛住在我们的心里就是我们的灵(也称佛性),我们的这个灵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不用修也不生不灭了,而我们人不能在修炼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心变成不生不灭,如今很多人把心的念头的不生不灭等同于如来法身的不生不灭,这是很有疑问的,心的念头不生不灭,那就变成石头了心了,心也就死了,也就把自己的灵还给如来佛了,美其名曰涅磐,其实质是把自己灭了。西方极乐世界之所以为极乐世界,就是还有一个心在,能享受才有极乐,心灭了就不能享受,也没有了极乐,人是灵魂体的合一体,灵是佛(上帝)的灵,魂是有自我的心,体是肉体。魂是由灵依肉体而生,灵是实相,魂是妄相,肉体是载体,灵为法身,魂为报身(依因果报应而来),肉体为化身,化身有名,灵和魂无名,我们的心是魂的功能。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必须灵和魂一起去,但没有肉体或气化的肉体,灵魂就分离,灵魂一分离就会投胎,所以必须要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来接才不分离,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用莲花做身体,以保证灵和魂不散,灵是无我的,不会知道享受的,而魂是有我的,知道享受的。 真正的念佛是忆念念佛,只有忆念念佛才能把观音和大势至菩萨感应过来接引,如果我们用禅宗的心思来念佛,根本就不思念佛,那佛如何来接引呢?阿弥陀佛一分为二就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两个菩萨合一就是阿弥陀佛,佛也是男女合一的。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合一就是药师佛,所以圣经上说夫妻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开的,道家说“一阴一阳之为道”。来到世间来传法而成就众生的佛就是如来佛道成肉身而来,不成就众生的佛就是如来佛的儿子,也就是真正的佛子。 人的魂就如海边的围起来养鱼的网,围起来的海水跟外面的海水是完全通的,但没有网就不能养鱼,鱼就是我们的气化了的肉体或西方极乐世界里的莲花,但莲花是暂时的房子,终究还是要到人间来三身成就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欢迎您来我的凤凰博客!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