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试岗位竞聘成功感言后总是不想去,不想到岗,我这是怎么了?总希望能找到份工资高点工作内容是自己熟悉点的

更多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当面试到了最后,HR为什么总是喜欢压低我们的工资?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网友投递产生,如有侵权请联系 ,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删除。北方新报·新周末数字报刊平台-北方新闻网-内蒙古人的新闻主页-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第06版:新闻大观察
&&标题导航
&&按期查询: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毕业了,我们该去何方?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这个说法来自教育部的信息: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高达699万,较2012年增加19万。大学时光画上句号,依依不舍离别之际又赶上“史上最难就业年”,今年的6月,对毕业大学生们来说,更平添一份伤感和忧虑。找工作?继续深造?考公务员?自己创业?严峻就业形势背后的原因有哪些?破解尴尬局面的根本之道在哪里?
  读研: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就业:“好工作”难寻  6月27日9时,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的欧珊余最后环视一下空荡的宿舍。这个来自湖南郴州的女孩从一开始就定位自己是要考研的,从来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犹豫过。主要是觉得自己现在还小,家里也没有什么负担,不想太早工作。父母也认为考研是理所当然的。“我对工作总有一种严重的恐慌心理,不够自信,总觉得就自己目前的状态根本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小欧说。到了大四,她看了那么多招聘信息上罗列的条件,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没有达到要求,所以她很想在研究生阶段好好地弥补一下。  “考研的压力还是蛮大的,可能是我最开始抱着一年不行再考一年的心理。周围的人也很不自信,不知道是真的感觉不行还是只是说说而已。有些人把考研当做逃避就业的一种手段,有些人则希望通过研究生的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身边的人都说考不上就找工作去,也有人打算考公务员。”小欧说。幸运的是,她已经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即将去中央民族大学继续深造。  对此,内蒙古民族大学就业指导处处长周峰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选择专升本、考研。他们继续深造,不但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增加筹码。  但是,继续深造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那些仅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需要慎重考虑。    就业:“好工作”难寻  6月27日上午,拖着装满行李的编织袋走出宿舍楼门口时,内蒙古民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张涛心里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他一边走一边说:“我从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天就没有想过去考研,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未知的诱惑,在学校待了4年,想换换环境,换换生活方式。”张涛的目标很明确,去北京找工作,“总希望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工作不能太累。”张涛将自己的求职目标定在大型国企至少是知名企业。  考研失利后,毕业生们匆忙加入求职大军。选择、被选择、碰壁,再到妥协,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小刘对岗位的要求始终没有松动:工作地点仅限通辽。为此,她放弃了一家大企业在呼市分公司岗位的面试机会。  “只知道就业难,没想到这么难!尽管刚毕业,但是我已经参加了好几场大学生招聘会了,都不知道自己递了多少份简历。”从小刘的话语中不难发现,在很多求职者眼里,“好工作”的标准是自己满意、专业对口、待遇不错、有发展空间等等,而真正满足这些条件的“好工作”实在难觅。  “一些学生在找工作时只关心工资待遇和福利,却忽视了自己在企业内是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周峰说,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找工作时应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提高,放低姿态,从基层锻炼,切不可急功近利。  自主创业:没经验少资金有难度  从“小打小闹”开始创业,不想给别人打工。这是内蒙古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张海洋的目标。“我已经跟长春的一家公司洽谈好了,年后准备做其产品代理。”张海洋告诉记者,他打算在旗县开一家专卖节能灯具的门店,已经和厂家谈的差不多了,就差把门店定下来。“我之前也参加过一些招聘会,都不太理想,后来想通了,与其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当老板。也许创业的道路很艰辛,但是我会努力做好。”  “应届毕业生刚走出校门,一没经验,二没钱,要想创业谈何容易。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做什么?大学生创业适合什么项目呢?”同样将就业目标锁定在自主创业的小孟却很茫然。“摊子再小也有风险,市场瞬息万变,我们大学生刚走出校门,缺乏市场经验,一个不小心,很容易赔个底朝天!”  对此,周峰解释说:“尽管自主创业成功率很低,但是,大学生们可以通过自主创业为将来更好的创业或者就业积累经验,积累人脉资源。自主创业是好事,我们鼓励自主创业,但是一定要从自身能力出发,且不可盲目创业。”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一边是企业疾呼“招不到人”,一边是毕业生高喊“找不到工作”,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求职和招聘的“两难”矛盾?据了解,一方面,由于求职者的愿望与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求职者的技能水平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不相符,因而“两难”矛盾十分突出。通辽市人才交流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市场每天提供的岗位信息来看,岗位数远远大于求职人数,根本原因还是出在求职者身上。  “90后毕业生大多家境不错,多数希望工作轻松点、工资高点,但这样的心态不利于就业。”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也反映,很多毕业生在择业时更重视自我的感觉,而缺少对于企业的基本责任感,“一个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说不干就不干了,有的人甚至连离职手续都不办就离开了。”  某私营企业负责招聘的张经理因为招不到合适的岗位人员,他绞尽脑汁,报纸、网络、招聘会“一个也不能少”。让张经理失望的是,往往是求职者的一脸茫然,大家不是摇摇头,就是说“再看看”。“我们的要求并不高,工作地点就在霍林郭勒市,不会到偏远地区,招聘的门槛也不算高,但还是很难招到人。”张经理感慨,“我知道,他们要么嫌工资低,要么嫌公司规模小,或者觉得没有发展前途。”    老师支招:调整心态明确定位  高校就业指导老师普遍认为,要从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须着力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让大学办出个性和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希望毕业生能调整好心态,能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并努力找到自身优势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契合点。  就今年毕业生的签约率和就业现状,内蒙古民族大学就业指导处处长周峰说:“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今年读研率约为10%,毕业生签约率为40%以上。”据介绍,为了毕业生能够更好更快的就业,内蒙古民族大学根据就业市场需求,适当调整专业结构。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三联教育机制。同时,发挥校企联动方式举办人才交流会。  对目前尚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周峰建议多留意人才信息网,更要到招聘会现场求职,这效果要好过网络,因为现场求职可以和企业招聘人员交流,容易给招聘人员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就算这一企业并不在你心仪的行列,也可以多了解情况,问问企业的核心技术是什么、企业规模如何、行业的发展前景等,通过这些指标,其实可以大致衡量出企业现状,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周峰说,对于大学生来说,择业观很重要。机会是稍纵即逝的,看到比较适合自己的岗位,不妨给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另外,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进入大学时就应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进行规划,拿出一份职业规划方案。其实大学生的选择有很多,应征入伍、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关键是如何明确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不管你选择走哪条路,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要带着一颗平常心脚踏实地去追求。【据《通辽日报》】
请您选择其他数字报纸 内蒙古日报(汉文) 内蒙古日报(蒙文) 北方新报 北方经济报 北方周末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岗位竞聘成功感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