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释诚信是骗局局吗

“中华脊梁”撑不起来的诚信_时政频道_新华网
“中华脊梁”撑不起来的诚信
【字号 】【】【】【】
  【题解】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
  “中华脊梁”事件,引纷争无数,不少名人牵涉其中,最终结果却是一场骗局,公章被盗用,文件系伪造,这个以“中华”、“脊梁”为名的评选,不过是赚钱的把戏。而被冒用的单位给出的解释,却引来更多的怀疑。
  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失去了对道德和诚信的敬畏,原本堂皇的名字变成赚钱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是什么让人们不再相信大多数的解释?
  著名学者钱文忠说:“一切都可以被商品化、被消费,最终被消遣、被娱乐,还有什么是神圣的?”
  【逐渐丧失的公信力】
  “中华脊梁”被曝收9800元会务费,文件中的主办单位出面澄清,说文件系伪造,名称被冒用,然而,此解释一出,非但没给事件画上句号,反而引来了更多的怀疑和不信任。
  钱文忠说:“在过去,单位或者组织说话,一般人都会信。但如今,人们首先是怀疑,然后越解释越怀疑。出现这样的变化,好的方面是社会进步了,人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意见,不再盲信。而坏的方面,则是公信力的丧失。”
  公众有自己的意见,这是好事,但是当这种意见变成不信任之时,则更需要担忧。钱文忠说:“这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得太快,因此造成了很多问题。已经被注意到的,如环境、生态、资源、发展均衡问题等,如果不解决,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然而,少有人注意到的是,我们已经付出代价的是精神的、文化的问题。当公众的不信任发展成普遍现象时,我们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高度的重视。”
  钱文忠提出,这个时代,要保护的,绝不仅仅是环境,他说:“基本的伦理,诚信,都需要保护。应该树立一种诚信和伦理保护的意识,建立保护的机制。网络上,很多的言论、事例,往往是非混淆,这应该引起警惕和注意。”
分享到: 分享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诚信品牌万里行是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