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林古村落发展计划(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资怎么样

域上和美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面试经验|工资待遇 - 职业圈
域上和美集团有限公司
&&&&域上和美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兼及其他相关产业的企业集团。经营范围包括演艺经营管理、文化传播、广告代理、文化交流服务、建筑规划设计、旅游地产、房地产开发、艺术设计、室内外装饰装修、酒店管理、创意餐饮、商贸服务、企业资产管理、商务信息咨询等。公司现有员工3000余人,其中87%以上的技术及管理人员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迄至2013年底,年产值达到50亿元人民币。域上和美集团总部位于成都。旗下现有20家子公司,分布于四川、西藏、云南等地。分别为:&成都市嘉信和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都和美美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和美远见广告有限公司四川三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市好多苹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好多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成都中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拉萨市和美布达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藏域上美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西藏日喀则和美江洛康莎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藏和美圣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西藏民族饭店有限公司西藏森美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西藏域上和美演艺管理有限公司拉萨市金元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拉萨市次角林古村落古建筑开发有限公司云南得力和美商贸有限公司云南多源和美商贸有限公司昆明勤集和美商贸有限公司安宁尚景和美温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近年来,域上和美集团确立了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依靠各子公司资源互补,发挥综合优势,并与国内外优秀文创企业和机构携手合作,集创意、策划、投资、开发、建设、运营为一体,成功策划和运作了一系列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如拉萨《文成***》和美大型实景剧及慈觉古村落保护开发项目、日喀则《江落康莎》文化保护与旅游提升项目、四川成都《英雄三国》演出项目、柬埔寨《梦幻吴哥》演艺项目等,产生了重大影响,积累了丰富经验,日益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文创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域上和美集团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速轨道,随着业务拓展,集团正积极推进国内外布局,加快迈向文化产业前沿的步伐。国内方面,正在北京、深圳、上海、香港、南京、重庆、贵州等地成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为全国性布局打下基础;国际方面,在东南亚地区、意大利、荷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和正在建立分支机构,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化水平开辟了道路。集团宗旨:守法经营、诚实经商、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营体系:集人才、资金、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为一体核心竞争:管理领先、规模领先、服务领先、效益领先集团愿景: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可持续发展力的大型投资集团集团理念:诚信、责任、务实、创新,做影响世界的民族品牌
公司性质:民营 公司规模:人 公司地址: 所属行业:跨领域经营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官方网址:郭万超: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我的图书馆
郭万超: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郭万超: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郭万超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
核心提示:报告中,郭万超老师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全面解读,从世界、中国、北京等不同角度出发,向我们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报告内容丰富,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文化产业有较大的帮助。
郭万超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
我讲的题目是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热点问题。在做这个讲话之前我想讲一个当前最热点的事件,大家知道关于毕福剑这个事件的讨论非常多,现在国内理论界、舆论界都已经谈得风声水起了。
毕福剑是个党员,又是军队出身的知名主持人,他这个行为是非常不当的。现在有一个小段子:几个朋友一起到饭店吃饭,刚到的时候,酒店一个服务员非常热情地拿了一个纸箱子说:“大家把手机都放里头。”大家都觉得这个酒店可真好,服务非常贴心,考虑得无微不至。因为把手机放下以后,大家就不可以录像了。吃过饭后去结账,要找这个人把手机拿过来,结果前台的人说:“我们这没有这个人。”
我为什么说毕福剑这个事,是因为它与文化产业有关。文化产业当然包括娱乐节目,他主持星光大道,之前好像反响还行,《人民日报》有篇文章说:不告密是道德底线。其实从这个事件我们要吸取一些教训。
再讲一个小故事。公元692年的时候,武则天为了表示她潜心礼佛,就给全国下一道命令,不允许杀牲畜,不允许捕捞鱼虾。有一个官员叫张德,他晚年得子,很高兴,就偷偷杀了一只羊宴请同僚,结果有一个叫杜肃的人,就把这件事情给告到武则天那里去了。武则天在朝堂上就把告密信给了张德,说以后请客要看清人头,别把好吃好喝的给那些背后伤人的人。就是说毕福剑这个事告密者做得不对,因为他的行为对形成相互信任的社会氛围是不利的。而且毕福剑对毛泽东、对历史伟人的这种侮辱是超越了我们心理界限的。
再说另一个事。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中国问题专家,他在接受采访时,有一篇文章就叫:中国人对毛泽东的丑化已经超越了一个民族的理智界限。他举了例子,比如希特勒或者天皇是招世人唾骂的,世人都在指责他们,但是日本人不骂天皇,德国人也不骂希特勒。因为一个民族对他的先辈不尊重,那就没有了民族的尊严,没有了做人基本的气节。
我说的这个教授叫托尼·赛奇。他说,如果在纽约大街上,一个日本人骂天皇,一个德国人骂希特勒,那么会遭到美国人的不耻。而我们现在的社会上有这么一股风气,这几年也非常盛,就是对于伟人的诋毁。咱们客观地评价,毛泽东作为历史人物,他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错误也是有的,但是不能把错误都归于他本人。他是时代的人物,有时也是时代的问题,而不是他个人的。开头我讲得这些内容是文化产业的热点问题。
一、当前文化产业热的现状
文化产业热的现状是怎样的?去年(2014)年初,李克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是研究文化创意与设计行业的融合问题;同样是去年,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也研究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问题,而且发了意见,这是文化产业的政策。
我们研究文化产业要跟着政策走,但是现在已经跟不上了,因为政策太多,有国家的,也有地方的。北京在2010年时候也就几十个政策,现在可能多了,国家的就更多了。去年张淼部长开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会,让我第一个发言,就讲现在政策好像有1000多个了,数不过来,也很难进行研究。这都说明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这个问题。
就机构设立而言,中央和北京都有文资办。北京在2005年的时候把文化产业上升为战略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来发展。而且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是市委书记,副组长是市长,所以这个规格是非常高的。这也说明,文化产业是很重要的。
从企业来看,在上市公司中最有潜力的是什么板块?就是文化传媒板块。从微观的角度讲,富豪榜上增长最快就是文化产业板块,甚至房地产现在都不能跟文化产业相比。腾讯的市值是1100多亿,超过了房地产最牛的万科、绿地、恒大三个的总和。这就是文化产业的现状。
现在很多大的公司都在向文化产业转型,包括海尔、阿里巴巴、腾讯等。文化产业热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文化产业园区的增多。“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了30个,加上区一级的,有120多个。这是就北京来说的,全国范围则更多。有的省要求每个地市要有一个文化产业园区,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文化产业园区要遵从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人为造出来的,但发展愿望是好的。
业界的一个朋友每年都做世界和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地图,他算了一下说,中国有的省的园区就超过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总和,人均面积好像都达到好几平米了。这就反映出“热”的问题。
二、什么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什么?与之相关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最早提出文化概念的是英国的一个学者叫泰勒。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这本书中最早提出文化的概念,也是比较成形的概念。
其实文化的概念大致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化,非自然的、经过人改造的东西都是文化,也就是人为创造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文化则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哲学、宗教、道德、政治、文艺等。
中国最早出现“文化”这个词是在汉朝,刘向在《说苑》这本书里,最早提出“文化”这个词。文化的分类也非常多,有的时候分四类,有的时候分三类。其中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出自马林诺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是中国大学者费孝通先生在英国的老师,他将文化分为三类,第一类叫器物文化,第二类叫制度文化,第三类就是观念文化。
以上是抽象的、从理论上讲的文化,那么具体的文化是什么?就中国来说,党委宣传系统、文化文物系统、新闻出版合并之后的广电系统等,这些部门管的都是文化。
2004年,国家统计局跟文化部一起做了一个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标准,2012年做了修改。北京也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分类。
说到文化,还有一个经典说法出自台湾的龙应台。龙应台原来是台北文化局长,本身水平很高。她理解的文化其实就是这种活的文化,体现为人的言行举止等行为方式。她是这样解读的:文化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累计的总和。
那么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说到文化,其实是大多说得失传统文化。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博大精深。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就是指的原创的文明。研究这个文明最著名的是英国学者汤因比,他一生就写一本书,叫《历史研究》。这本书有好多册,有完整本,也有翻译本。他研究文明,认为人类文明出现很多,但是原创的文明就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中国的文明是这四大文明中唯一保持连续性的文明,而且今天还存在着。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中、血液中都流淌着我们的文化。我们现在还在读《诗经》、读《论语》,我们的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有演变,但是一直还保存着。大家如果去台湾,可以去故宫看一看,他们就认为我们的文字保存了我们文化的基因。
关于其它几个文明,大家可以看一看,古埃及一点影子也没有了,可能有一点点与法老相关的存在,但是跟之前的埃及已经没有关系了;两河文明也已经不存在了,现在那里是战场;古印度也不存在了,因为印度人不注重记载历史,他要找点东西得到中国来找。
我们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亚洲四小龙(台湾、新加坡、香港、韩国),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都比我们好。比如韩国,他们的宫殿还是学的唐朝的,也保存得非常好,但是他的格局非常小,跟我们的没法比。就台湾来说,他的传统文化保存的也非常好。自从习总书记上台之后,我国对传统文化一下子重视起来,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那么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一个统称,与文化产业相近的概念很多,但都是一个意思,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最早大概是从英国开始的,英国叫创意产业。北京原来叫文化产业,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征求了很多专家的意见。为什么加“创意”二字,是因为它与文化产业有点小的区别。创意体现了创新、创造,比普通文化产业要稍微高端一点。文化产业包括的范围太广了,普通的印刷业也是文化产业,但它与动漫设计就不是一个层次了。而北京要发展高端的文化产业,所以就加上了“创意”二字。
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概念,除了文化创意产业外,还有内容产业,例如经合组织就叫内容产业。而联合国、欧盟、法国就叫文化产业,英体系的基本叫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美国叫版权产业或者文化产业,因为美国特别讲究知识产权,包括丹麦、芬兰也叫版权产业。还有体验经济这样的说法,也有叫文化经济、注意力经济的,其实这些都是审美经济。以上这些都是跟文化产业相关的概念,大同小异,是从不同视角对它进行定义的。
文化产业这个词是谁提出来的呢?最早鉴于哪本书?这个词最早是由德国的两个学者提出的,他们属于法兰克福学派,叫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这本书就是1947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后来“文化产业”曾被翻译成为“文化工业”。1947年的时候,他们是将文化产业作为否定的概念提出的,他们不支持搞文化产业,认为文化不能产业化、商业化,而这个争论直到现在依然存在。
但是,随着文化产业在各国的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文化产业在各国的重要性地位的提高,人们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可以搞的,所以“文化产业”变成了一个中性词,再后来就变成褒义词了。
文化产业的内涵、定义是什么?在国际上的说法非常多,没法一一列举。联合国有两个定义,中国的文化部也有。文化部认为文化产业指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而北京市也有一个概念,认为文化产业要体现创新创意,以版权为基础,以大众消费为导向。通过比较几种概念,我理解的文化产业,第一个特征就是用文化这个元素来做产业。第二就是要体现版权,要体现知识产权或者个人创造。第三是要采用商业化或者市场化的手段。文化分为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是政府要管的,是不能商业化、市场化的,而文化产业则是个经济概念。所以我觉得文化产业主要有三个特征,一个就是它得有文化元素,第二是它得体现个人的创造,第三就是用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手段来做。这是对文化产业概念的解读。
在实际操作中,各国对文化产业的分类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各省也不一样。例如英国分为十三类,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交易、手工艺工业、时装设计、电影录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等。分类最多的是韩国,有十七类。最少的是日本、新加坡等,只有三类,分的比较简单,包括内容产业、休闲产业、时尚产业。就中国来说,2004年我们国家提出过标准,2012年做了修改,其中包括的内容也非常广泛。
北京也有自己的标准。最早分了九类: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旅游、休闲娱乐,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和其他辅助服务,现在可能做了一些修改。去年,北京以市政府的名义出了两个规划,第一个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提升规划,第二个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在第一个规划中,对文化产业包括的范围做了修改,把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和其他服务这三个去掉了,增加了一个方面,叫做产业融合新业态,把网络计算机、旅游这些包括了进去。产业融合新业态中包含三种融合: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融合、文化和其他领域融合。其中,文化科技融合包括最新的一些东西,有动漫游戏、移动互联网应用、视听新媒体、3D打印、绿色印刷等。同时,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也都被定义为了文化产业。所以,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解可以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态,而是由很多产业融合在文化之中形成的。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全世界包括的范围都不一样,中国也不一样,那我们该怎么把握呢?到底什么是文化产业?我们该怎么理解?其实,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云南,你有某种优势,并且想发展这个产业,那就可以把它纳入文化产业,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因为文化几乎无所不包。比如云南把茶作为文化产业,有问题吗?没有问题,它是文化。但是北京不可以,因为北京不种茶。所以说,每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界定文化产业。以上讲的是文化产业概念以及包括范围和分类。
三、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兴起的原因
西方国家在四五十年代就开始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国家发展的比较晚。中国引进文化产业大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1998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成立。
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出台政策了,资金支持也非常多。国家有艺术资金,专项扶持基金。北京是100亿,包括文化局的、旅游委的、文资办的等各种放在一起。
为什么文化产业兴起?第一个就是因为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趋势。美国的学者在研究经济的发展时就发现,在四五十年代,二战后的工业化国家中,2%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2%左右的人从事工业生产,这就基本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那么就提出一个问题,当5%左右的人已经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时候,另外的95%的人该干什么,生产什么?同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日本学者也发现,六十年代,当日本的人均GDP是1000美元的时候就基本满足了生活的需要和消费,七十年代时收入已经是1万美元了,那么多出来的9000美元消费是什么?所以,两个国家的学者都从生产和消费这两个角度提出了问题。后来,他们研究是殊途同归的,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生产和消费的都是文化。有的行业,比如建筑业,几千年来它的功能和形式都没有变化,汽车在100多年来它的结构功能也没有多少变化,服装也是,从原始社会就有了。可以说,这些行业的基本功能都没有变化,那么变化的是什么?实际上,人们的消费都是在时尚旗帜引领下,在文化价值的引领下,一轮一轮的文化消费。
再以演唱会为例。有的演唱会的票价是很贵的。在2001年三大男高音来中国演唱时,有一个国家的总理就专程坐飞机,买了前排一两千美元的票来看演唱会。他来这一趟所追求的,就是一种文化消费。我记得五月天在我们国家体育场有过一场演出,年轻人喜欢,他也有一部分粉丝。这种粉丝经济很厉害。我有一个朋友,他的两个亲戚都是小孩,来北京就是为了看五月天的演出。到北京以后,除了看演出的费用之外,还有交通、住宿和吃饭,这些都是文化产业。它有带动性,这就是文化消费的魅力。
2015年的韩国金唱片颁奖晚会是在五棵松举行的,有的粉丝从外地赶来,并自发地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制作各种标语并戴在头上。这就是文化产业的特点,它跟物质消费不一样。物质消费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发展的速度就变慢了,而文化产业则是没有天花板的产业。这就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一个现象。
文化产业兴起的第二个原因就是人类进入了审美经济时代。有的人认为,人类经济发展表现为三个形态,第一是农业经济,第二是工业经济,第三是大审美经济。其中,第三个大审美经济是北大艺术学院院长叶朗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大审美经济是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和一般服务为重心的传统经济,代之以实用与审美、产品和体验相结合的经济。
现在我们买东西,不完全是买生活的必需品,而是买文化艺术,购买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甚至有时候是买一个氛围、买一句话、买一个符号。品牌是一种符号,在品牌的背后体现着很多设计细节以及它品位。文化产业的消费群体以八零、九零后为主力,这也是文化产业的特征。
说到文化产业,再以《哈利·波特》这本书为例。这本书的销售量非常大,2007年第七部上市的时候,美国在24小时就售出了830万册,平均每5分钟卖5000册,有很多人去排着队买书,买了之后还连夜把它看完,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魅力,它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2002年,研究审美经济的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卡尼曼获得诺贝尔经学奖,这就表明了国际学术界对审美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视。在生产力、生产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快乐不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钱;而当富裕之后,快乐与否并不正比例地取决于是否有钱。因此,人的效应就分成了两种,第一种就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效应、实用的效应,第二种效应就是幸福和快乐的效应,这也为审美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
除了这三种产业形态外,还有一个研究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的。城市分为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现在还有文化城市。例如纽约、巴黎这种世界大城市,都是文化城市。这就是文化产业兴起的第二个原因。
文化产业兴起的第三个原因在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迅速崛起。文化产业有着无烟产业或朝阳产业的美誉,就是说它是协调的。为什么是协调呢?文化产业不仅涉及到物质生产,还涉及到社会和经济层面,除了提供GDP之外,还能提高人的审美情趣,甚至还有利于社会和谐。
Beyond乐队的吉他手黄贯中在参加“我是歌手”时说了这样一段话:真正搞艺术的人的内心应该是很善良单纯的。也就是说,文化产业能净化人的心灵。同时,文化产业还能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它没有污染,也不浪费资源,是高效、高附加值、高知识性的产业,同时还能吸引大量的就业。这些都是文化产业的优点,使得它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
文化产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满足之后就开始追求精神享受。根据国际上的统计,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时候,就基本进入了文化产业旺盛期和爆发期,而我们国家在2011年的时候,人均GDP就达到了5445美元这个水平。因此,中国文化产业必然也要发展。
而北京现在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北京的文化产业更应该发展。而且从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也可看出,北京必然要发展文化。因此,在提出的“双轮驱动战略”中包括文化创新驱动和科技创新驱动,文化理所当然是“首当其冲”的。
对于北京的发展,习总书记提出四个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可见,是把文化放在一个突出位置上的,所以北京是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这个是文化产业为什么兴起。
四、当今世界、中国、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
西方国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发展文化产业,其中比较早的国家是英国,发展最强的国家是美国。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意思是指它占GDP超过5%。而我们一提到文化产业,大家感受很深的,比如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和传媒业巨头时代华纳新闻集团、日本的动漫产业(《聪明的一休》《花仙子》)、韩国的网络游戏、德国的出版业(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英国的音乐产业等都是国际知名的品牌。
以英国为例。英国的文化产业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产业,跟北京一样。今年北京的文化产业已经占GDP超过了13%。文化产业也是英国就业的第一大产业,同时,英国的文化产业又是世界第二大出口文化产业。
在90年代的时候,美国就喊出“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口号。美国是头号文化产业强国,他的文化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虽然统计上可能不一样,但最低是18%,还有25%,最高的是27%。中国现在占多少呢?3.63%。1996年的时候,美国的文化产业就已经超过了航天业,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给我们印象比较深的就是电影,《阿凡达》一个电影的票房有十几亿美元,但是它的投入并不多。美国的软件业号称世界最强,几乎是垄断的,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55%的电影票房都来自美国。
韩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提出“设计韩国”的概念。这里的设计产业就是文化产业,也是把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产业来发展。政府成立了文化产业局,1999年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获得资金支持,基金从2002年的500多亿韩元增加到2000多亿韩元。韩国的数字文化产业已经超过了汽车产业。我们总认为韩国的汽车有名,其实它的数字文化产业才是最大的产业,特别是它的网络游戏。
其他国家的发展也都不错,例如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等。这个是世界的情况。
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稍微晚一点,1998年文化产业司成立,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从自发走向自觉,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把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也就是“十二五”规划的时候。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一个《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而在那之后的历次大的会议上都会强调。
除了政策的出台外,我们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体现在统计上也加强了。国家统计局专门成立了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对文化产业进行统计;国家文资办也成立了,全称叫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比较新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占GDP比重3.63%。2004年的时候占GDP的比重为2.15%。现在,全国文化产业的企业数是91.8万,从业人员是1760万人,不包括个体户,资产总额已经超过10万亿。这是全国的情况。
从北京的最新数据来看,2014年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初步核算实现增加值是2794.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了13.1%,创历史新高。文化产业及相关企业的户数达到了17.1万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9.7万人。可以说,在整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的形势下,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逆势上扬,表现出较强的抗衰性。因为就北京来说,在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有一个说法就说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蕴盛。在全国来说,北京的文化产业有很多第一,很多东西是其他地区没有的。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是最早建立领导机构、设领导小组、产值最早突破5%的省域。在文化产业领域,北京的上市公司全国最多。文化部每年都评选文化企业30强,北京也是最多的,这都是北京的一些优势。
五、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说到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必须调整。中国从1978年启动改革,改革的序列是什么呢?经济是最早改革的领域,后来是科技、社会、文化,可见文化的改革是比较滞后的,直到2003、2004年才启动。所以,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从体制上来说,文化体制还是比较落后的。
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在经济学上叫幼稚产业,这个产业必须得由政府来扶持,因为不扶持它就发展不起来。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是这样。
而我国现在的体制必须得改,因为各个部门、地区的分割造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的断裂,这是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出版来说,现在的国有出版机构,名义上已经转企了,但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没有改变,造成了管办不分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改革。
但是,改革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北京的文化地位特殊,每个部门都管很多,有的人担心合并以后可能管不了。其实外地也有很多都在改,比如上海、海南、无锡等,它们也有很多单位部门都合并了。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对文化的破坏。这个是非常可怕的。我们一方面在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但实际上破坏非常严重。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太丰富了,全国的各省各地都非常多。但是,搞文化产业的一些人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把很多文物都破坏了。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例如,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的名人故居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但是一旦遭到破坏就会非常快。现在的古村落在迅速减少,这些东西不保存下来是非常可怕的。
中国这30年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这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但是对文物的破坏也非常值得关注。
与别的国家相比,我们对文化缺乏一种敬畏。而文化古迹是非常有价值的,北大有个历史学家叫李零,他在研究古代文化的时候,都要到遗迹去看一看,虽然现在可能什么都没有了,但他要寻找历史现场感,他说到那儿站一站可能回来更有灵感研究。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文化敬畏。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下降,但是他们对文化的尊重,对文化的敬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实,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力量是文化,包括价值观、社会方式、行为方式等。为什么说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其根本原因也是文化。虽然说我们的文化并不全是优点,但是我们的文化能够延续5000年,肯定是有它的优势的。就像毛主席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一个文化能够长时期保存下来一定有他的长处和特点。
西方学者汤因比曾这样认为:中国如果能够把他自己的这种稳定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灵活文化结合起来,那么他就能够献给世界一种新的文明的礼物。
举一个俄罗斯敬畏文化的例子。有一朋友去俄罗斯去旅游,到了一个作家的庄园,导游给他介绍庄园的历史,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作家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站在庄园上可以看到外面一个远山,当年作家就是在这个地方看了那个远山写出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后来政府想在他的庄园附近盖一个建筑,由于这个建筑可能会把那个远山给挡住,当地的居民就反对,最后政府就没有建。这种做法就是对文化的敬畏。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要等到全都拆完以后再悔恨过去,那些都是不可恢复的,不要在文化的名义下破坏文化。以上是关于发展方式的内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化产业在前期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这个有一定的阶段性。当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也是由市场驱动的,这就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文化产业具有创意经济、创新经济的特点,大部分是民营的经济,或者是小的设计公司,小的工作室,所以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期要注重大的,就像一句话说的:大的文化集团要顶天立地,小的遍地开花。我们要实行这个政策。
其实,国家、中央也在出台政策,扶持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也非常重要。在美国,文化企业多数表现形态是中小企业,或者是小微企业,所以对于这一块我们也要重视,充分激活民间资本的力量,发挥社会的力量来发展文化产业。
很多以政府投资的文化产业园区或者是人为建造的都活力不足。三十个省级文化产业区发展比较好的都是自发形成的,比如798、宋庄等,好多都已经成为世界品牌了,所以要更好发挥市场力量。
现在大概有90%的文化产业园区是不盈利的,那是不对的。有一次我去东北调研,论证在长白山那里建博物馆的项目。其实从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来说,博物馆已不是主流的形态了。而且长白山给我们的印象,最著名就是自然静观,森林就是能吸引人的地方,在长白山花十几亿建几个博物馆是浪费,也没有人看。所以最后经过我们的论证,就缩小了博物馆的建设规模。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怎么样科学发展文化产业,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还有一点就是怎样使文化走出去。我国的现状就是引进来多,走出去少。北京应该是文化比较强的,但是“走出去”也非常弱,进口完全大于出口。所以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让文化走出去。
馆藏&1588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村落 文化评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