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为什么能成就为什么净空法师念阿弥陀佛佛叫他表法

金融界论坛
尊敬的用户:
如您在使用金融界网站论坛的过程中发现色情,反动言论,伪造他人言论,广告欺诈等帖子,为便于网友反馈问题,特将金融界论坛管理员联系方式公布如下,欢迎大家有问题或者建议随时联系。
金融界客户服务中心邮箱:.cn
论坛客服电话010-2
金融界论坛官方账户:管理员01
金融界论坛客服QQ:
『转帖』主题: 净空法师:用阿弥陀佛成就自己,用观音菩萨帮助别人
&&发表日期: 11:55:50
头衔:中级用户积分:1990
文章不错(1)
&&帖子刷新
共1页&到页
论坛上一帖:
论坛下一帖:
近期热门话题推荐
荐股牛人榜
最新精华帖
排名ID荐股段位推荐股
荐股人气榜
荐股大赛排名:1总收益率:14160.32%平均收益率:30.00%推荐次数:472成功次数:456今日访问量:125 荐股大赛排名:9总收益率:6173.18%平均收益率:21.29%推荐次数:290成功次数:239今日访问量:67 荐股大赛排名:10总收益率:73466.47%平均收益率:20.54%推荐次数:3576成功次数:2869今日访问量:64  此篇文章所阐明的是阿弥陀佛的正确读音传承。  学佛者当知,无论读音是否正确,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力行,皆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前言  目前,最常见的“阿”的读音有三种:  1.
“婀” (汉语拼音:ē 音)  2.
“噢” (汉语拼音:ō 音)  3.
“啊” (汉语拼音:ā 音)  阿弥陀佛的“阿”字,应该如何发音?  简而言之,阿弥陀佛的“阿”字的正确读音是“婀e”或“噢o”,“啊a”的读音是错误的。  阿弥陀佛的正确读音是 emituofo 或 omituofo;而 amituofo 则是错误的读音。  前面两种读音“婀e”和“噢p”是自古以来的读音,是中国佛教千多年来的传承。  至于第三种读音“啊a”,则是在八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据说是某些学佛弟子在印度参学后,发表的所谓正确读音,其理由是根据 amitābha 梵语发音,“阿”应该读成“啊a”。在九十年代有许多知名的台湾法师大肆宣传之下,言论根本上否决了中国千年的“婀e”音与“噢o”音传承,认定“啊a”音才是正确的梵音,以讹传讹,以致如今连一些中国的正宗寺院道场也在宣扬“啊a”音。  他们主要的依据就是所谓的梵语发音,也进而引用藏语发音,邻国(日本和韩国)与南传佛教的发音来支撑其论点。  这些人宣扬将阿弥陀佛的阿字发音成“啊a”。由于他们完全不懂印度正统梵语的发音,而引用了印度非正统梵语的发音;另一方面,只依据西藏、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发音,却完全没有考究这些地区的古代发音;更甚的是把南传佛教的巴利语等同于古梵语的错误逻辑;依据这些错误而引发的谬论,大肆宣扬错音!更无奈的是,一盲引众盲,以致今时今日有许多无辜的学佛弟子都读错音。  梵语发音  我们必须知道 amitābha 是梵文的罗马化转写(注:通常人们只书写成 amitabha,也造成了发音的混淆)。 amitābha 虽是罗马化的梵文,但发音则不同于英语。须知,罗马化梵文的音标有长短音之分。a 为短音,ā 为长音。长音 ā 现今主要是以“啊(拉长)”或 “噢(拉长)”来发音。可是,短音 a 的发音则经常被误传。 如今,我们要纠正的就是 amitābha 这短音 a 的发音,也就是“阿弥陀佛”这“阿”的发音。  梵文的母音有14-16个母音。依照 Devanāgarī(天城体)的写法,梵文第一个母音为:? ,而短音 a 则是 ? 的罗马化转写。  依据正统的梵语发音,短音 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是近似汉语的“婀”音。若仔细留意“婀”音和“噢”音,不难发现其相近之处,皆属喉中之音。  关于正统的印度梵语传承,目前印度仅存剩几千人,以梵语为母语,世代相传。以下是一位以梵语为母语的印裔博士,Dr. Jai Maharaj,他非常活跃于梵语及印地语的讨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许多关于非正统梵语发音之错谬的文章,大家可以上Google搜索。  以下是 Dr. Jai Maharaj 于1994年在BBS上对一位洋人的询问所发表的回复,清楚地说明梵语罗马化转写的短音a之正确发音:  ·
Dr. Jai Maharaj 对于短音 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解释  另外,还有许多网站提供了正确梵语发音的确凿证据,请参考以下的资料:  这些网站所显示的 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为英语音标的[?],近似汉语的“婀”:  1.
德瓦南达(博士)长老(Ven. Dr. Devananda)在梵文「子、母」音的发音示范   佛网的原帖
MP3下载(按右键,选另存)  2.
普明梵语轩
梵语发音简介  3.
关于梵语发音  4.
Esoteric Teaching 心灵提升教育
梵语母音-发音和转写 视频  5.
印度古典音乐论坛
梵文资讯-母音  6.
印度诗歌网站
梵文发音指南  7.
WikiTravel 网站
梵文短语手册  8.
台湾佛教网站
梵语课程  这是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的梵文教学网站,发音示范,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近似汉语的“噢”:  1.
国立台湾大学
梵文教学  印度正统梵语已几乎绝灭,目前仅剩几千人是世代以梵语为母语的,而在印度,大多数人是以印地语和丹米尔语为母语。 非正统梵语起源于多数印度人对梵语发音的误解(包括了许多留学印度的外国学者)。 举个例子, ? 也是 Hindi(印地语)的母音,而印地语的 ? 发音则是“啊”音,所以许多印度人不明就里地以印地语的方式来发音。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发音错误。若有兴趣,大家可以上Google搜索由 Dr. Jai Maharaj 所发表的非正统梵语发音之错谬的文章。  由于受到印地语发音的影响,非正统梵语发音已经变质,与古梵语发音相差太远。  所以互联网上也有一些网站显示 a(? 的罗马化转写)的发音为“啊”,这些都是非正统的梵语,属于错误的发音。以下是维基百科的链接,提供了印地语与梵语的相关资讯:  1.
由于中文维基百科并未注明印地语的发音,请直接参考英文版的维基百科关于 Hindi(印地语)的母音,IPA的音标显示印地语 ? 的发音为“啊”。  英文版维基 - 印地语
中文版维基 - 印地语  2.
请参考中文维基百科关于 Sanskrit(梵文)的母音,显示 ? 的发音为“婀”或“啊”,并列了正统梵语和非正统梵语的发音。  中文版维基 - 梵语元音  其他区域的发音  古时的语音仅仅依赖口耳相传,在漫长的岁月里,若缺乏严谨的世代相传,难免会出现巨大的变化。非正统梵语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由于鼓吹“啊”音的言论也引述了所谓西藏、日本和韩国的发音,甚至连南传佛教的发音也被用来支撑其论点。这些言论似是而非,有混淆视听之嫌。关于西藏、日本和韩国的发音,由于完全没有任何的依据来证明这些地区的古代发音,所以根本无人知晓其发音是否已经变异。至于南传佛教,由于所依据的是巴利文经典和巴利语发音,而巴利语与古梵语则是两种不同的语系,所以根本无对比性可言。  在中国大乘佛教,阿弥陀佛四字,在佛门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千多年来,阿弥陀佛之阿字发音,佛门中师徒代代相传,而且若与这些地区(西藏、日本和韩国)相比,很明显的事实就是,中国大乘佛教道风更为严谨。 大家必须了解,如今探讨的并不是中国整体的文字发音演变,而是非常精准地针对佛门的阿字发音传承。 千多年来,中国的阿字发音就是“婀”音和“噢”音,即使有些地区受到方言的影响,发音也是非常接近“婀”音和“噢”音,都属于喉中之音。  更何况,关于中国古代的阿字发音,许多确凿的文字依据如:《说文解字》,古十七部韻,《一切經音義》,康熙字典等,皆证明阿字属于“婀”音或“噢”音,排除了“啊”音的可能性。由此可知,中国佛门的阿字发音传承的可信度是非常高。  现代发音对比  以下,让我们来对比现今在不同区域的发音和在中国的发音:  现代发音对比  1.
印度:正统的印度梵语 【近似“婀”音】 对比 中国【“婀”音和“噢”音】  ==& 正统梵语是几千年的代代相传,可信度非常高,也印证了中国的传承。  2.
印度:非正统的印度梵语【“啊”音】 对比 中国【“婀”音和“噢”音】  ==& 非正统梵语受到印地语发音影响,已经变质,不能代表古代梵语。  3.
西藏,日本和韩国 【“啊”音】 对比 中国【“婀”音和“噢”音】  ==& 由于没有任何古代发音的依据,加上道风严谨度不够,因此可信度不高。  4.
南传佛教   ==& 由于南传佛教依据的是巴利文经典和巴利文发音,所以无对比性可言。  由于古代梵音未必与现今语音完全相同,因此追溯古代梵语发音,必须考虑到这些地区发音传承的可信度。  若论发音传承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当属印度正统梵语。  毫无疑问地,印度正统梵语的发音恰恰印证了中国千年的传承!  举个梵语的例子,mahā 若以正统梵语来发音,则与中国古译“摩诃”相近。倘若以非正统梵语来音译,或以西藏,日本和韩国的发音来音译,则成了“马哈”,其错谬是显然的。  时下的言论  我们身为学佛弟子,若没有深入地了解梵语,尚且一知半解,就妄自推翻这句佛号“阿弥陀佛”千多年来的发音传承,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一直以来,互联网上有许多在探讨这个课题的文章,大家可以上百度或Google搜索。 然而,时下却有太多不负责任的言论,似是而非,全盘否定“婀”音和“噢”音。末学深感痛心,千年传承的正音居然遭人如此糟蹋!因此末学尽一点绵力,整理实据,阐述论点,澄清真相,以正视听。希望学佛大众,能明辨是非。否则,原本念诵正音的众多学佛弟子受到那些言论的误导,转而念诵错音,岂不冤枉?!身为学佛弟子,我们应当遵守五戒十善,当知“不邪见”乃十善之一。希望学佛大众能树立正见,维护正法。  几个要点  有鉴于此,末学在这里列出几个要点,希望诸位学佛弟子善自思维:  ·
中国古代的译经是非常的庄重和严谨的。译经师都是精通三藏和梵语的法师,难道他们连梵语的语音都不了解么?  ·
中国佛教的道风严谨,代代相传,中国佛门的阿字发音传承难道不足以采信么?  ·
千多年来,无数祖师大德的阿音传承,难道抵不过这仅仅二十多年的标新,却站不住脚的言论?  ·
再者,印度正统梵语 ? 的发音也与中国千多年来的阿音传承吻合,这难道不是千多年来正确发音的铁证?  ·
许多学佛弟子当初在被误导的情况下,基于对佛号的恭敬心,改读成“啊”音。如今拨乱返正,理应重读正音。倘若依旧坚持错音,并说心诚则灵,发音不重要,漠视正音的言论;就以恭敬心而言,岂非矛盾?  ·
既然知道“啊”的发音是错误,就应当修正。倘若学佛弟子一昧盲从,念错音,不出百年,将无人知晓正确的读音,岂不哀哉!学佛之人应当树立正见,明辨是非,怎可不顾及正法的传承,怎可以讹传讹,误导未来众生?  ·
希望学佛大众明了后,能及时发心纠正读音。刚开始修正发音,肯定会有些困难。须知以至诚心念佛,虽然念错音,尚且有无量功德;更何况以至诚心念佛,念诵正音,其功德更是无量,不可思议!  推荐阅读  末学致力推荐大家阅读这篇文章 - “亦说「阿弥陀佛」怎么说”,作者为焦国宝,发表于1997年的台中莲社明伦月刊(李炳南居士所创立)。这篇文章最初是由一位署名“愚然可化”的师兄于2006年发布在互联网。以下是阿弥陀佛网的转载链接:  ·
亦说「阿弥陀佛」怎么说(转载)  法师念佛音频  以下是土豆网的音频链接,大家可以直接在线聆听佛号:  1.
广钦老和尚念佛 【“噢”o音】  2.
妙莲老和尚与刘德华念佛 【“噢”o音】  3.
道证法师念佛 【“婀”e音】  4.
广声法师和果辉法师唱诵佛号 【“噢”o音】  祈愿大众发心维护正法,让“阿弥陀佛”的正确发音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广度众生。在此,末学与广大学佛弟子共勉之,南无阿弥陀佛!  文章来源:阿弥陀佛网 http://www.amitabha.org   欢迎转载,阿弥陀佛!
楼主发言:96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中国八九十年代影视曲中的佛号发音  一、电影《少林寺》  演员:李连杰、于海、于承惠、计春华、丁岚  导演:张鑫炎  地区:内地 / 中国香港   年代:1982年  电影《少林寺》(1982年)  12:39 13:01 方丈:“阿(e)弥陀佛”   16:21 僧值:阿(e)弥陀佛  16:24 师傅:阿(o)弥陀佛   12:26 众弟子答:“阿(o)弥陀佛”  二、《济公》(游本昌版) 12集   类型:古装 喜剧 神话  地区:大陆   年代:1985年  第一集《济公出世》  09:10 童年李修缘(济公)放生鲤鱼时诵念佛号:“阿(o)弥陀佛”  31:32 青年道济(济公)回家面向老妇人施礼诵念佛号:“阿(o)弥陀佛”  42:27 济公唱歌:“南无阿(o)弥陀佛”  三、杨洁导演的86版《西游记》  第四集:《困囚五行山》  19:04 观世音菩萨:“阿(e)弥陀佛”  40:47 唐僧:“阿(e)弥陀佛”  四、《六祖慧能传》  国家/地区:香港  发行日期:1987  大地影业公司出品  电影《一代禅宗大师?六祖慧能传》  2:34 两位出家人口诵佛号:“阿(o)弥陀佛”,下面显示的英文:amitabha  五、《达摩祖师》  1993年由袁振祥执导,尔冬升(饰演达摩)、樊少皇(饰演二祖慧可)主演的佛教影片。上映于日。  电影公司:袁振洋电影制作公司  上映地区:香港  《达摩祖师传(高清DVD)》  00:50 众武僧合十齐声诵念“阿(o)弥陀佛”。  六、歌曲《三个和尚》  演唱者:甘萍 (“阿”念e)  1994年,获第六界“通业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三等奖,《亲亲美人鱼》获中央电视台MTV大奖赛银奖,《三个和尚》获铜奖。《三个和尚》具体创作年份不详,词曲作者为陈小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影视歌曲中,佛号还是按传承音o/e念的,根本就不存在a音。但也正是差不多这个时候,a音开始由佛教内部慢慢向外传播。  (网友:“现在的局面是,信佛念佛的大多念‘啊a’,反而周围不信佛不念佛的,随口念的是‘哦o’,真是讽刺!)  (网友:“说得不错!堡垒正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佛教经藏里的“阿”字,按照自古经典和祖师传承,读“婀”乌何切,就是we拼读发喉音o\\e近似。  现代人们对阿字的读音虽有多种,但在佛教里却只有一种,这是有佛教经藏和祖师传承依据的。  一、事实依据。  梵文佛经传到中国后,经过了精通梵汉语的高僧大德很严谨的翻译,无论是字句还是读音,都是字斟句酌。  阿字当时翻译过来记录经典里的音就是ē、o。以前的法师都这样读。  改革开放前,大陆拍的涉及佛教的电影,很严谨,都有佛教协会的顾问进行审核,也都是这么念的。  到现在有传承的寺院依然是这么念的。比如,由一诚长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题名并担任总监制,  本焕长老作总顾问兼出品人,圣一法师、觉光法师、净慧法师作顾问,深圳弘法寺出品的佛教电视剧  《百年虚云》中,阿弥陀佛的“阿”,读“e”o。
  二、那为什么好多人念a呢?  因为,(1)佛教在中国经历了文革的断层,以致于后续的寺庙和僧人,很多没有传承。  (2)表面上,咱们国家实行宗教自由,实际上是让你自生自灭!以至于中国大陆的佛教寺庙组织上一盘散沙,  各自为政各寺庙、各法师对经教的讲解、修持等都不统一,如何传承?甚至根本没有传承!长此以往,  佛教恐怕只是落个徒有虚名!  (3)由于没有传承,大家很多人自然而然按照字的现代常见音来读。现代通常发啊音的字都用阿字来代替如  外国名人名等,以致许多人就以为自古阿是读a的。须知,阿字古时的常用音以e为多,如阿县、阿房宫、  东阿阿胶、阿谀奉承,等。从最古字典【说文解字】到【康熙字典】阿读e音。  类似的错误还有:  伽(qie)蓝殿,很多人读伽(jia)蓝殿  迦叶(she)尊者,很多人念迦叶(ye)尊者
  4不知梵语的历史,误以为现代梵语和古时梵语一样没变,且把梵语的罗马字母按汉语拼音来读。  5,受藏音影响,不知藏语发音于元朝受蒙古统治影响所发生的改变。  三.佛教传入中国到上世纪80年代千年的经典传承阿都念e,纯粹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对这个字的读  音可以从藏经里找答案,从藏经电子版就是CEBT大藏经里搜索,发现结果是可以说明阿发e音的。  例证一:  X44nc23║   △与未受戒人共诵第六  X44nc24║   (此是共戒。尼同制)。  X44na01║   阿罗波遮那  X44na02║   阿。或作婀。又作啊。阿应转声为遏音。故瑜伽释字  X44na03║   母品。直作遏字。有转为恶。元非恶字也。遏的读音只有e.  出自《四分律名义标释》卷十一,明弘赞辑  例证二  1,《一切经音义》,唐*玄应撰写。卷三之《金刚经》罗什译:阿兰那行,或言阿斓拏,  正言曷剌【羊*儿】,曷此云无,剌【羊*儿】此云诤,名无诤也。亦言闲闲,亦无诤也。(大正藏C56n1163P84c)&查康熙字典:曷除了发he音外,还有“又阿葛切,音遏。逮也。”即,  曷发e的音。  由此可以证明“阿”字发的是e的音。&  2,《续一切经音义》,宋*希麟集。卷二之《新花严经》卷第二(花通华,此乃四十华严也。  ):阿【少/兔】,上音遏,下音奴沟反。(大正藏T54nb)  卷四《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四:阿罗诃,下音呵,梵语讹略也,正云遏罗曷帝,此云应供  (阿罗汉的别称)。(大正藏T54na)&遏是发e的,由此也可证明“阿”字发的是e的音。&  3,【阿吒嚩迦】(神名)A^t!avika,鬼神名。又作遏吒薄。阿吒薄俱。慧琳音义十二曰:  “阿吒薄迦,旷野鬼神大将名也。或名遏吒薄,皆声转也。俗名元帅大将非也,十六药叉将之  一将也。”FROM:【《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4,关于阿那律尊者的:T54nb22║[18]阿那律。或云何那律陀。此云无灭。  [19]若施食  T54nb23║  福。人天受乐。于今不灭。净名疏云。或云何泥  T54nb24║  卢豆。或阿[20](音遏)[少/兔][21](乃侯)楼驮。[22](唐贺)如楚夏不  T54nb25║  同耳。此云如意。或云无贫。过去饿世。曾以稗  T54nb26║  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天人之中受如意乐。  T54nb27║  故名如意。尔来无所乏断。故名无贫。佛之从  T54nb28║  弟。西域记云。阿泥[打-丁+聿][23](虚骨)陀旧曰阿那律者。  T54nb29║讹也。  -------------《翻译名义集》卷一,大正藏T第五十四册,二一三一经号,宋法云编  X28nb12║  经云阿[少/兔]楼驮  X28nb13║  阿音遏[少/兔]乃侯切慈恩云应作羺。  X28nb14║  记云广明施相於此非急  ————————————《法华经三大部补注》卷五,大正藏X第二十三册,零五八六经号  宋从义撰,大小乘译经部。  例证三:《康熙大字典》中对于“阿”发“遏e”音的例子为:阿难。这个大家可以查看。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阿是应该发e的音的。  例证四: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四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四  多陀【阿】伽度(或云阿伽度梵语鲁质也,正云怛他【誐】多,此云如来十号之中第一号也)。  阿读誐e音。  【阿罗诃】(下音呵梵语讹略也,正云【遏啰曷帝】此云应供谓应受人天妙供故即十号之中  第二号)。可知阿罗汉梵语遏啰曷帝,阿读遏e.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六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一卷  [阿閦鼙](閦或作同初六反鼙或作鞞同薄迷反梵语也古云阿插皆非正音也依梵本[恶刍毗夜]此云无动  即东方无动如来也毗夜二字都合一声呼也)。说明经典里  不动如来阿閦鞞佛的阿读恶e音。  可以得知千年来阿字在佛经里确是发e音。证明那时的古梵语正确的念e音。
  心诚又何苦在意读音。如心有妄念,纵使念佛千遍又有何用
  阿弥陀佛相当于佛教密宗的宇宙语,发音准确与否?有很重大的意义。古音念婀e或哦 o
现代八十年代左右开始  居然念起啊a来,把古人的东西改掉了!你们现在可以感受一下,“e”和“a”有什么不同,力量出去的不一样。  “e”是从头顶出去,“a”是从嘴巴出去......阿e弥陀佛是般若音,而阿a弥陀佛是攀缘音.  “南无”两个字,念作“纳莫”,“阿”字应该念作e音,同“婀e”。  例证五
40卷华严中的“华严字母修法”。第一个华严字母阿字明确用婀e字  乾隆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一_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所谓。唱婀字时。能甚深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以菩萨胜威德力显示诸法本无生义。】  “阿”在汉密的发音一直是婀e字音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科疏卷五  (00)║    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詔譯  (00)║    明慈慧寺開山比丘蜀東普真貴述  婀字者。詮一切法。本不生故。  (05)║ 即是一切字之母。能生一切字。若曉婀字。瑜伽相應。則得諸佛無盡藏。則悟一切法不生。  猶如虛空。一切清淨平等。  (01)║ 即成無分別智也)  例证六  1、在大正新修大藏经 密教部 863卷《大毘卢遮那经阿闍梨真实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观门》中明确说明“阿”的  念法
“即是阿字。夫言阿字者。即是一切诸佛之母。是一切真言生处。最为上妙。佛心之字。若言阿字内音。  即是喉中之音。当知此阿字遍布一切支分。即是本不生义。” 如果发成“a”,即是开口音。 所以各位师兄,  以佛经为师。应读“e”音  2、弘一大师,倓虚法师,慈舟法师,倓虚法师也发e音。民国从大陆去台湾的道源长老发e音。妙详法师,愚亲听其发音  阿罗汉为e音... 在寺庙里面,上了60多岁以上的老和尚,一般都是念“e”宣化上人,广钦老和尚,梦参老和尚,  悟道大和尚等都念“e”音  3、印光大师生前指导的灵岩山寺以及师承自印祖的李炳南老居士创建之台中莲社一直念e音。  (楼主转载网友的回应:因为我本人就是在澳洲灵岩山寺皈依的,所以一切规定是按照他们的传承来念佛。他们就是念阿e弥陀佛的。说起很惭愧,一开始我是不以为然。因为在这之前,我曾经在澳洲净宗学会皈依,就是净空法师的道场。就是念的阿a弥陀佛。所以我不接受念e,在灵岩山寺里,总是阳奉阴违。  直到我看到网上有一个帖子;【阿弥陀佛的读音,a是错误的。】就是用大量的历史资料来说明,千年的传承就是念e与o的。帖子很长,我整整看了两天,感动不已。  从此我就知道了,原来灵岩山寺的传承是对的,我们以前受的误导太深了。  千年传承遭此糟蹋,真是令人痛心不已。  澳洲的灵岩山寺就是台湾的灵岩山寺师父过来建造的。师父们修行非常的严谨,也给我们居士订了很多的规矩。不能随随便便说说笑笑,与别的寺庙很大的不同。寺庙非常肃穆,佛像非常庄严,法喜充满,非常殊胜。印光大师传承的寺庙就是与众不同。  台湾与澳洲的灵岩山寺的传承念佛法,就是印光大师的苏州灵岩山寺的传承念佛法,他们就是念阿e弥陀佛的。  想一想大陆破四旧,破坏佛法多少年,那一段时间还短吗?还有什么寺庙?还有什么传承可言??传承都跑到人间了。)
  李炳南老居士在其《佛学问答》中的回答:  问:阿弥陀佛之‘阿’字,我国四众,都念口恶弥陀佛,现在有少数人主张念啊弥陀佛;  到是口恶音对?啊音对?请示何音为准!(狮山一读者)  答:此在纸面上不易答覆,虽列举‘口恶啊’二字,但此二字之发音,亦有南北之不同,  兹不得已,试举‘峨’音为准,须发音于喉间,读作平声,能与‘鹅蛾俄讹’等同声,  即不相差,不可读作上声,变成‘愕哈切’,缘此字系悉昙十二母韵最初之韵,  为一切梵字之元,法教之本。含义至广,以求正确为是。  4、《印光大师文抄---复马宗道居士书一》......佛号,弥陀经,均无甚别音字。饭食读反寺,仍是世音,四书五经  皆是如此。以人多忽略,认为特别音。汝试查查字典。然饭食读本音,亦可。读本音,饭即是饭,食即是吃。  读别音,饭(反)即是吃,食(寺)即是饭,固两皆可通也。唯佛号上之南无二字,必须要作纳莫之音读。其义,  白话注后详说之,不可读本音。......(民国时极乐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印祖说佛号弥陀经除了南无两字其它无别音字要按字典阿即读e音)  5、台湾佛教界也是近代才念「ㄚ」(即罗马拼音之a, )者多。1949年左右从大陆去台湾的高僧大德们都是念e\\o的。  6、在许慎《说文解字注》 中阿念“e”音  ‘阿’字在东汉许慎所著《說文解字》中是读‘烏何切’这种读音很几近现代‘o’字。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的年代很接近东汉的年代。鸠摩罗什音译的‘阿’字几近现代‘e’或‘o’字。无论是中文还是梵文  经过2000年的演化后发音是和最初有所不同的。  7、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所编印之辞典,注明“阿弥陀佛”
念“e”音  8、中国地域广大但是绝大数念“e”音 和 “o”音偏多  9、在寺庙里面,学佛早的上了60多岁以上的老和尚,一般都是念'o'“e”音,何也,代代相传也。
  关于阿弥陀佛读音的一些错误观念  1,有人认为某某知名法师就念a,难道还不能够说明应该念a吗。我们应该知道,法师作为一名修行人,在未证到四果罗汉(无学位)以前,其知见难免有不准确之处!因此,世尊才一再开示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因此,一些法师念a根本不足为怪。而且,这些念a的法师即便知名度再高,其梵文造诣恐怕比不上当年翻译《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的高僧。更何况,这些念a的法师很可能根本就不懂得梵文!何况去圣遥远现代梵语都未必等同古梵语。  某法师说:念a因为“阿”字,华严字母排在第一,表法界生法音,诸法空义。“阿”字具无量功德,无量涵义。自“阿”字生出一切陀罗尼,展示了生生不息功德藏。但此法师可知华严字母阿字就是婀e音而不是a,在四十卷华严经中的华严字母修法阿用婀e字,说明阿音不是a啊而是e婀,如果阿念成啊(a)字有无量功德,无量涵义,那么外道念阿a门也有无量功德吗?那学声乐者还天天发啊a音吊嗓子岂不可以证道了。  2,有人认为阿弥陀佛的梵文为Amitabha,汉语读音不是应该读a(啊)吗?我们应该知道,Amitabha不是梵文,只是梵文的罗马文翻译,如同阿弥陀佛是梵文的汉语翻译。a字母在罗马文里面,位于单词开头时不读汉语的a(啊)而发音是汉语拼音的e。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阿弥陀佛的“阿”字是读婀e。  3,有人可能会说,我见过的60多岁的老人,怎么念a mi tuo fo?没错。问题是60多岁的老人是现在学的佛,还是他学的是文革前和尚的发音?如果现在学的佛,即便是100岁的老人,很可能听到的是念a!  4,有人认为念a、o或e,无所谓,阿弥陀佛那么大的神通,还不知道你念的是谁吗?你也太低估阿弥陀佛的神通了!。。这种说法,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其实不然!试想,佛经我们念错几个字,抄错几个字,佛会不知道吗?肯定知道!但我们可以明知道念错了、抄错了,而不改正,继续错下去吗?修佛即是修心,以这样的心对待佛法,以这样的心传承佛法,可以吗?  请尊重最初翻译佛经的高僧大德们的辛苦,尊重为使佛法在中国能够传承2000年的高僧大德们所付出的艰辛吧!  南无阿弥陀佛!
  (链接净土正义师兄的帖子):【公元179年,西域高僧支娄迦谶译出《般舟三昧经》,“阿弥陀佛”的发音正式确定下来】  公元179年(三国时期),西域来的高僧支娄迦谶法师在洛阳译出《般舟三昧经》,经云:  [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心念西方阿弥陀佛。  今现在随所闻当念,去是间千亿万佛刹,其国名须摩提,在众菩萨中央说经,一切常念阿弥陀佛。]  般舟三昧经开启了中国汉地的弥陀信仰,是最早译出的一部净土佛经。此段经文中,第一次出现了“阿弥陀佛”的字样。也就是说,自从支娄迦谶将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从梵文译成汉语的“阿弥陀佛”时,其发音就正式确定下来,不可改变。而根据中国古代的音韵书唐朝的《唐韵》及宋朝的《广韵》等,“阿”字发音为“乌何切”,这就是o音的由来。后来由于北方的历史演变,这个o音在北方慢慢变化成了e音,所以不论南方的o还是北方的e,都是中国的传承,是我们中国人念了一千八百多年的佛号的发音!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那些说坚持念o/e音执着的人,知不知道人家这是在护持中国的传承,是在护持正法?那些发a音的,请教这个音是哪来的?知不知道这个a音仅仅只是八十年代以后的事,到现在才不过三十多年呢?  到底谁执着了?为什么知错不改,不回到中国传承的o/e音上来呢?  有人说要归依三宝,不归依搜狗拼音,因为搜狗拼音将a m t f更正为e m t f。我说说这话的人是自欺欺人,二千年的传承不信不听,古大德支娄迦谶法师不归依,这能叫归依三宝?  所以看到这个帖子念a音的的人,应该就知道自己是错了。如不更正就是执迷不悟,知错不解。执着的正是他们那些人而非坚持传承的中国人。
  (链接虚云弟子师兄的帖子)【关于阿弥陀佛“阿”字的读音】  阿弥陀佛的“阿”,按照传承,应该读“o”或“e”  一、事实依据  梵文佛经传到中国后,经过了很严谨的翻译,无论是字句还是读音,都是字斟句酌。阿字当时翻译过来的音就是ō/ē。以前的和尚都这样读。我的姑姑是基督徒,70多岁。经常笑着问我:你每天念o mi tuo fo吗?她年少、年轻、乃至中年时,见过的和尚,都这么念o。以至于不信佛的姑姑,都能够念得很标准。  改革开放前,大陆拍的涉及佛教的电影,很严谨,都有佛教协会的顾问进行审核,也都是这么念的。  现在有传承的寺院依然是这么念的。比如,由一诚长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题名并担任总监制,本焕长老作总顾问兼出品人,圣一法师、觉光法师、净慧法师作顾问,深圳弘法寺出品的佛教电视剧《百年虚云》中,阿弥陀佛的“阿”,读“o”或“e”。  二、那为什么好多人念a呢?  因为,(1)佛教在中国经历了文革的断层,以致于后续的寺庙和僧人,很多没有传承。  (2)表面上,咱们国家实行宗教自由,实际上是让你自生自灭!以至于中国大陆的寺庙组织上一盘散沙,各寺庙、各法师对经教的讲解、修持等都不统一,如何传承?甚至根本没有传承!长此以往,佛教只是徒有虚名!  (3)由于没有传承,大家很多人自然而然按照字的现代常见音来读。阿弥陀佛的“阿”读a。须不知,阿字古时的常用音以e为多,如阿县、阿房宫、东阿阿胶、阿谀奉承,等等。类似的错误还有:  伽(qie)蓝殿,很多人读伽(jia)蓝殿  迦叶(she)尊者,很多人念迦叶(ye)尊者  南无(namo),有的人竟然读成nanwu  ……  现在大家说,阿字应该读这个音,应该读那个音。其所有的依据,在佛经传入中国时,都已经存在了。当时,佛经在中国的翻译是非常严谨的,传承也是十分严谨的。现在,情况则大不相同。如果没有铁的、充分的证据,还是应该坚持传承了上千年的读音为好。佛经不可更改一个字,同样,佛咒、佛号我们也不可擅自改动一个音!而即便历史传承有误,也应该通过正当的途径,如通过中国佛教协会等组织,予以纠正,绝不应该个人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随便更改!  是有人认为,密宗是一个法师带几个徒弟,每个法师的传承都不一样,你怎么就知道中国的传承是读“o”或“e”。没错。密宗是这样传承的,但净土宗毕竟不是密宗,而是显宗!  为了使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年的佛法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请尊重最初翻译佛经的高僧大德们的辛苦,尊重为使佛法在中国能够传承2000年的高僧大德们所付出的辛劳吧!  阿(ō/ē)弥陀佛!  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下是网友的回应:  1,我个人认为。虽然从大处讲,念什么都没关系。只要有强大的信念就好。但问题是,一般人都没有强大的信念。所以,还是要推广正统的念法。一般人也许根本不去注意念AOE这三个音之间的区别。所以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把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就是一种不执着的好心态。其实不然。佛法虽是心法,但没说不对身体产生作用。这与气功相似。当然佛法不是气功。但念佛确实可以带动人体的气机发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有气脉。古印度叫做气轮。正确的念法,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气脉。比如念E和O的音,整个振动是从喉咙开始,向下振动至腹部。向上振动至头顶。整个身体都在这种很舒服的振动之中。从而使得身心愉悦,有益健康。这样更可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佛学中。本人一直主张念O或E的 音。我觉得,必须推广开来。  2,如果只是我个人感觉。我倒不会说那么多。我以前也念过A。但随着念佛时间的长久,和读经咒的增多。某一天突然来的灵感,让我自己重新去审视这个发音。最后发现,确实念E和O更为标准。但如果你认为无所谓,那我也不强求。但我还是要表明这个立场:E和O音才是正确的读音。  3,现年99岁,师从弘一大师的梦参老法师就读阿(e)弥陀佛。  4,说人家执着,人家依止的中国净土宗的传承。  奇怪的是同修您视传承不问不顾,死执a音不放,这不是执着又是什么呢?  学佛最忌私心自用,不依传承不依祖师,干的恰恰是欺师灭祖的事。  5,能追溯正确的读音是最好,但在听到其他发音的念佛声也要包容。  因为临终我们不一定能指定佛号发音。  6,阿e/o弥陀佛!虽然佛菩萨观心不观音,但何不按照自古传承的念法呢?  7,阿弥陀佛”最早见到译于三国时期的般舟三昧经,是西域支谶法师高僧翻译的,姚秦时代的罗什大师是古印度人,难道说他们都不懂梵语?真是岂有此理。本末倒置,真是颠倒。  8,楼主说得对,前些天我刚听一位法师说过,他曾问过台湾一位八十多岁的49年前从大陆过去的老法师,老法师说小时候人们都念o,我本人也是认可这一说法的。阿弥陀佛!愿十方诸佛菩萨保佑大陆佛教能坚持传统,恢复传统,在提倡人间佛教和适应现代化的同时保持圣洁性和出世性,能够使正法久住。阿弥陀佛 !  9,据说现在世界真正懂梵语的人已经很少了,现在印度人所讲的梵语,其实已经不是梵语了,而是其它一种语言。网络上有这方面的资料,找找看。  10,说那么多高深的干什么呢?都是空谈罢了。回您老家去问问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念的。南方人念o,北方人念e。
  《应该把"阿弥陀佛"的读音纠正过来》  原载香港佛教青年协会出版《雷音》杂志第134期。  转载自《台州佛教》2009第3期(总190期、双月刊)P.13  自古以来,我们汉人所居住的地方,凡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都是读“阿(音为欧)弥陀佛”,在佛经里凡是遇到“阿”字也读成“欧”的音,如“阿(欧)难尊者”、“阿(欧)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欧)修罗”------都是读“欧”的音。华严字母四十二字陀罗尼也是以“欧”字音开始的。俗话说“家家阿(欧)弥陀,户户观卋音”,可谓老幼皆知,都如是念。  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净空老法师在香港讲经时,给大众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有人在梵文经典中发现‘阿(欧)弥陀佛’的梵文是Amitab,所以要念‘阿(音啊)弥陀佛’才对,而且A字发音是元音,是楷口音,气流顺畅------等等。”当时的通愿老法师、黄念祖老居士也这样宣传,因此,在众位大德的大力推动下,形成了把‘阿(欧)弥陀佛’改念成‘阿(啊)弥陀佛’的概念 。本人当时也是积极响应者,自己改了还努力纠正别人。几年以后,念佛机也跟上了新形式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除一些老法师和一般家居老人没改变,台湾广钦老和尚的道场承天寺也没改,一般都改念‘阿(啊)弥陀佛’了,就连佛经中遇到“阿”字都统统读为“啊”子音了。  几年后,我偶然生起这样一个念头:自古至今,经历汉朝,直至唐宋元明清这麽多朝代,当时那麽多精通梵文的三藏法师,梵僧大德及正统翻译经典的法师们,人们读错了都不知道?致使这个‘阿(欧)’字读音延用至今,直到近时才被人“阅藏经发现有错”?!我生起了应该不可能地怀疑,这种想法肯定不止少数,就有人追根究底,找出了疑问的答案。  在一篇“梵文与中国佛教”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发现‘阿(欧)字读“错”的“梵文”,根本不是古代所用翻译的原本梵文,而是拉丁化的现代梵文。古代梵文除了曾经学过和一些专门研究人员之外,几乎没有多少人认识。而“现代的梵文”是十七世纪以后,印度被沦为英国殖民地,西方的学者们为了研究印度文化的方便,在印度古梵文的基础上用罗马字母改造而成的。因此它与古代的佛教梵文绝然不同,它失去了原先梵文的创造原意和功能。比如在密教的修法中用来观想的都是原来古梵文的字形,这样的字形才具有与持咒同等的功能。不能用拼音的现代梵文来代替。台湾千佛山九十三岁高龄的白云老禅师早年学过古梵文,他说古梵文的“阿(欧)”字,本身就代表“无量”这个含意,叫徒众们不可随便更改读音。这篇“梵文与中国佛教”的文章发表于“世界弘明哲学季刊”二00一年九月号。  由此可知,所谓读音错误之说完全是近代人,偏面发现问题而未作深入探究,自以为得;更由人为的盲信盲从所至,绝非古大德译音有错,而是近人浅见之失。愿这个事情的真相使大众广为了知,敬希见者、闻者能快快努力改正过来。  或许有人认为现代拼音梵文亦为国际认可,不改又何妨亦无大碍。当然在理性上的是与否,对与错都是人的分别心而已,只要致心称念,弥陀如来一样感应道交。但在事相上来说,其对与错,正与误,圆满与不圆满,时节之前后都有其安定的规则,不可紊乱。既是人为之疏失造成就应纠正过来,回复原译的正确读音及含义,才是正当作为,就不能以面子和得失为碍,现在可以纠正而不努力纠正,因循将就下去,将此失误遗传至于后代久远,这对于一向称念弥陀万德洪名的弟子及法师来说,总有些说不过去吧?有鉴于此,敬希大众及时正确对待,及时迅速纠正为是。  南无阿(欧)弥陀佛!
  致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字正确读音念“ā”吗?  取经僧/文  原文出处:.cn/s/blog_4a533d0f0100e7xj.html  取经僧近日读东林寺大安法师相关文章,发现有的观点跟圣言量完全违背,大安法师说法往往语出惊人,比比皆是,例如在谈到“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音“喔”)可不可以呢”问题时,大安法师说:  “阿弥陀佛的“阿”字正确读音念“ā”,有些人习惯发“ō”音,也是可以的,如来悉知悉见。无论是念“ā”音还是“ō”音,阿弥陀佛都知道我们是在念他。但最好慢慢改过来,因为“阿”字,华严字母中排在第一,表法界生发音,诸法空义。“阿”字具无量功德,无量涵义。自“阿”字出生一切陀罗尼,展示了生生不息功德藏。”  阿弥陀佛的“阿”字正确读音念“ā”吗?念“ō”(音“喔”),念e(音“哦”)都是不正确?  据取经僧了解,我国丛林寺庙的老和尚们都念念“ō”(音“喔”),念e(音“哦”),例如:親近過虛云法師的宣化上人、中臺山唯覺法師都讀e,諦閑大師的弟子倓虛法師讀e,廣欽老和尚讀e,现在健在的亲近过印光大师弘一大师等人的五台山梦参老和尚,大家听听他发音,字正腔圆的念e,李炳南老居士,亲近过印祖的道源法师,妙莲法师等老一辈法师,皆是e音。取经僧一直念“ō”(音“喔”)。  至于a音,是最近几年流行密宗才兴起的,而大安法师叫我们念“ō”(音“喔”),念e(音“哦”)的净土行人,最好慢慢改过来念a音?  大安法师说:“因为“阿”字,华严字母中排在第一,表法界生发音,诸法空义。“阿”字具无量功德,无量涵义。自“阿”字出生一切陀罗尼,展示了生生不息功德藏。”  请问大安法师:难道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由于“阿”字决定的吗?难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及一个“阿”字的功德?  取经僧认为,阿弥陀佛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解释,如果有人硬要把阿弥陀佛分开解释,是违背圣言量的。如果念“阿”(“ā”)字具无量功德,无量涵义,哪么外道念“阿门”也有无量功德吗?  取经僧曰:某些法师口口声声称自己以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师的著作为两大参照系?似乎言不离某祖,话不离某德,但结果最后连“阿弥陀佛”的阿字都和祖师们读的差天共地,岂不可笑也哉??  取经僧
于 安乐精舍
  网友回应:  1,读过大藏经的人都知道,“阿”读“婀” , 并非大安法师说的“阿弥陀佛的“阿”字正确读音念“ā”,  2,他大安法师难道已经成佛了?已经比佛都高明了?竟然能指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法的弊端了?  3,民间不信佛的人,和从来没接触过佛教的人,都读阿e弥陀佛,这是古德们大力弘传的结果。净空弘传为阿a弥陀佛,受到了一些高僧的反对,一位高僧曾写文章说:“阿e弥陀佛是般若音,而阿a弥陀佛是攀缘音,汶川那里都是些净空的信徒。”  4,现在弘扬净土的很多大德,是师心自用,没有研究经典。  5,本来,两千多年来清静无事的中国佛教,被近来部分台湾人的惊天大发现而搞得来不得安宁了。  一些年轻的佛弟子去印度参学回来后,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呼原来我们念了两千年的“阿弥陀佛”居然念错了!!!他们考证的“阿”啊啊啊啊啊啊啊的所谓古梵文读音原来是读A,我们一直读的E或者O根本就是错的。  于是大发论文,大肆宣传,彻底纠正了这一天大的错误,还两千年佛教阿弥陀佛的“真相”······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许多台湾信徒,包括许多出家僧众,恍然大悟,知错即改,随顺历史潮流,变“阿弥陀佛”为“啊弥陀佛”。台湾的电影、电视剧中也纷纷“改邪规正”,摇身一变念起了“啊弥陀佛”。  随着大陆的逐步开放,两岸佛教交流的频繁,大量台湾法师及其大批讲经磁带、录音带、光碟涌入大陆,特别是拥有世界上最多听众、观众的净空老法师的影响力尤为突出。一些九十年代或着更晚一些才接触佛法的大陆信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听闻、观看净空法师讲法带进入佛门的),也自然的念起了啊弥陀佛,而将自己从小就听到或曾经念过的阿弥陀佛(OMITUOFO)丢在一旁了。  因为有一些专家的考证,确实在现在的印度佛经中,阿字的读音是注的罗马字母A.,所以大陆一些中青年信众,也包括出家法师,自然紧跟学术新潮,改念A的发音了。  而他们几乎都是当今佛界的最活跃元素,他们的大量四处讲经,也把“啊弥陀佛”更深广的推向了大众,大有取代真正阿弥陀佛之势。  阿弥陀佛的发音,源于佛经翻译,意译无量寿佛,音译阿弥陀,其中阿字一直译做「ㄜ」,近似O或着E,从来就没有任何地方译做「ㄚ」(A)!  我们无法亲听善导、永明、莲池、藕益······等古代祖师如何读的,也无缘亲近印光、弘一等等近代巨匠如何发音。但可用绝对肯定的是,依照佛经翻译和代代祖师相传,他们一定是念的「ㄜ」,即类似拼音字母O、E。大陆在九十年代以前,几乎没听说过读A的,伊斯兰教的阿訇,基督教的阿门等等才是念的A。  天大的闹剧,原来始于一些急功近利建立功勋的年轻佛弟子(推翻某种公理比创造一种新学容易得太多太多!!!)。而所谓古梵文读音,其实竟然是被英文化了的罗马文字罢了。。。  =======  (哈哈,下面转载网友的讽刺文章:)  “严重质疑唐三藏实叉难陀等大译师们的专业水准!他们有的是留洋数年的海龟派,有的本身就是洋专家,竟然将梵文的“a”音读做“e”音!我怀疑留学地点是英国的中餐馆,洋专家是阿拉伯来的偷渡汉,他们就连基本的梵文发音都不会!害我中华亿万佛教“e弥陀佛”地念错千余年!要不是近代被我们“英明”的学者运用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等等各种科学方法予以“拨乱反正”,这个错误不知道还会延续几千年!现代科学万岁!”  上面是在某位法师的博客上关于“阿弥陀佛”发音的博文上看到的。  由此,我国传承的确是e,到是坚定了我念e的信念。
  转载净土正义师兄的帖子:【调查统计:中国民间“阿弥陀佛”的发音】  第一、籍由调查中国民间念佛发音的问题,希望能够从中找出中国汉地的净土传承。  第二、本帖长期有效。一年或两年后将所有有效回复进行统计,并以图片的形式标示上传供大家参考。  第三、只调查民间的发音问题,也就是用家乡话是怎么念佛的,不调查当前各人的发音。如果不清楚可以向家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打听。  第四、请在跟帖中按如下格式填写,先地点如“XX省XX市”,后用拼音注明发音。请如实填写,佛弟子不打诳语。  感恩大家。   1,我发帖,我先来。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湖北黄州
o mi tuo fu 阿弥陀佛
!  2,江苏如东 南无阿(o)弥陀佛  3,西安的;阿
佛 我本人一开始念O ,看到周围人都念a,就随大流了  4,不应该是现在你的发音,或周边人的发音,而是依据传承应该读什么音!  “看到周围人都念a,就随大流了。”  问题是,周围人很多都不信佛,认为是迷信,是否随大流?  要考虑真实的传承是什么,而不是念哪个音的人多。  按照现实,不修行的人多;修行的人中,没有成就或者成就不大的人为多。难道要修行人向不修行的人学吗?让少数修行高的人,向大多数修行不高的人学吗?  不在人多人少,而在于这个音应该念什么!  阿(ō/ē)弥陀佛!  5,OU,读音类似英文字母"O",江苏无锡。  6,如同佛经一个字不可擅自更改,真实的、有传承的发音,一个音也不可擅自更改。  如果发现周边很多人读a,只能说明这个地方佛法传承中断的时间长,还能说明什么?我们应该感到痛心!  以现在的常用音来读佛经、佛咒中的字,读佛经中的人名、寺院的殿名,是最常见的错误。而现在人的浮躁、自负,又使校正起来很难很难!况且谁来校正?大陆的佛教一盘散沙,没有统一的解释、统一的传承……佛法的流布堪忧!痛心!  阿(ō/ē)弥陀佛!  7,广西柳州,民间老人都念(哦)弥陀佛  8,浙江杭州 wu阿 mi弥 dhu陀 ve佛  9,湖南浏阳,
哦 米 托 副   10, 首先感恩回复的各位同修,大家在回复的时候请注明哪座城市,并且调查的是那个地方的传统发音,不是调查大家现在的发音,请务必看清楚这一点。  (下面继续)
  (接上面)  11,温州方言是O
fa   12,重庆
wo弥陀佛,没念过的佛的普通的人都是这样念的  13,云南曲靖,南无阿弥陀佛na mo o mi tuo fo  14,江苏宜兴
fo  15,徐州老人,恶密脱福,全部读第三声。  16,(楼主)恶密脱福,“阿”是读 ě 吧。从南向北,江苏连云港还读o,到了徐州就变了,看来这里有一个南北分界线。感恩师兄。感恩大家,请各位同修踊跃回帖,诚实填写,功德无量!  17,江苏溧阳 (e)阿弥陀佛。用梵音念最好
namo amitabha  18,南无阿弥多婆夜绝对不是念阿米塔巴亚,本身就是念namoemituopoye  19,浙江温州 , 南无啊(a)弥陀佛,(你 胡说啊!我就是温州的。你去问问老人,看他们念什么?)  20,江苏南京
(音)窝咪头复
都是这样念的 但我们那里毕竟是方言  南无阿弥陀佛
我个人倾向于
ō/ē  21,我爷爷九十多岁了
我小时候(25年前) 我太奶奶(当年也是九十多岁)、我大爷爷(七十多岁去世)
他们都是 念
omitefu   22,(江苏南京),南无阿(ō/ē)弥陀佛 , ō与ē念快点 相当接近,所以 , 阿(ō/ē)弥陀佛, 相对较 a 更加能反映古代人念佛的音  阿 a 在我们老家 喊 阿a姑 阿a妈 阿a吃过啦(吃过饭了没有?) 才这样 a
而念佛时 必须是 o mi teu fu 这样的
  23,广西北海----中年、老辈念哦弥陀佛!  24,廣東的:有時是阿(啊)多數是(哦),彌(眉)有些地方是(梨)陀佛(有些地方佛念‘富’)  25,我是广东人,我们老家老一辈的人都是念 阿o弥陀佛的。  26,重庆,四川一带,基本都念 哦弥陀佛。 o mi tuo fo
  27,哦米陀福,我母亲念的【她不信佛今年六十多】山东与河南交界处  28,阿弥陀佛,o
湖南省益阳  29,师兄所言极是! 读e/o和a音相差很大,如果都无所谓,那读i/u等也可? 这样的一群人凑在一块念佛的话,那可是热闹了!  (老家河南信阳,念e mi tuo fo)  30,浙江浦江 omidofe f在平时f和v之间。e近似美式英语音标e[ ?/? ]  31,楼主觉得统计有意义吗?钻入牛角尖而不自知,真是悲哀。  (网友回应:这种统计意义是非常之大,尤其是老一辈人的读法。要知道从古代到近现代读书断字的底层民众是很少的,他们所了解的和所说的都是口口相传。以至于现代的些学者、僧人对佛教念佛者说:“以前念阿(E)弥陀佛,错了!根据梵文的发音要念阿(A)弥陀佛”。恰恰是这些学者和现代僧人的提倡反证了近现代追溯之古代中国区域的念佛者在是念“阿(E)弥陀佛”的。类似于净土圣贤录之类典籍记载:念“阿(E)弥陀佛”往生净土者不胜枚举。所这种统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32,福建龙岩永定
fe  33,四川攀枝花:小的时候一直听人念的是o
fo  34,因潮汕音有八音,潮汕话的念法用简体字打不出来,大概相近是 哦尼头佛  个人较推崇闽南粤东地区的发音。  35,黑龙江 南无阿(o)弥陀佛   36,广东人,O阿弥陀佛,  37,精彩精彩,我们上海本地念;拿莫乌咪徒伐
  网友互动:  1,“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白话文运动之中,有一位北大教授,名刘复,字半农,他发出一种论调说“文言文是死的文字,什么人再写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话文是活的文字,凡是写白话文的,就是活人。”刘半农采访章太炎时,就问其对白话文的见解如何,章太炎说:“白话文不自今日始,我国的《毛诗》就是白话诗。历代以来,有白话性的小说,都是以当时的言语写出来的,写得最好的是《水浒》、《老残游记》等,甚至有用苏州话写的《海上花列传》。但是你们写的白话文,是根据什么言语做标准?”刘半农侃侃而谈说:“白话文是以国语为标准,国语即是北京话。”章太炎听了哈哈大笑,问刘半农:“你知不知道北京话是什么话?”刘半农不假思索答说:“是中国明清以来,京城里人所说的话。”章太炎就以质问的口吻问刘半农:“明朝的话你有什么考据?”刘半农呆着无词以对。章师就用明朝的音韵,背诵了十几句文天祥的正气歌,其发音与北京话完全不同,接着就说:“现在的国语,严格地说来,含有十分之几是满洲人的音韵,好多字音都不是汉人所有。”这番话说出,刘半农更呆住了好久,说不出一句话来应付。  章太炎又说:“如果汉人要用汉音,我也可以背诵一段汉代音韵的文字。”说完他就背了两首汉诗,许多字的音韵都与现代不同。他又问:“你知不知道现在还有人用汉代音韵或唐代音韵来讲话的?”这时,刘半农已听得呆若木鸡,这一问他倒振作起来,便说:“现在哪里有人用汉音来说话?”他说得好像振振有词的模样。  章太炎说:“现在的高丽话,主要语是汉音,加上了唐朝的唐音、朝鲜的土话和外来话,即是今日的高丽话。”接着他说:“还有日本话,主要的中国字,称为汉字,即是汉音,其余的联缀词,日本各地的土音,又加上了近代各国外来语,就成为现在的日本。日本人的发音,各处不同,以东京为正宗,汉音也最准。各道各县的发音,连东京人也听不懂,这是你刘半农先生不研究‘小学’,不研究‘音训’,不曾研究过《说文》,所以你听了我的话,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刘半农面有赧色,无词以对。  章太炎又说:“我知道你曾经在北方的报纸上,征求过‘国骂’的字句及各地方骂人的话,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到你学校中,在课堂上讲出许多骂你老母的地方话。所以后来你就不敢再做这件工作,现在我来骂几句给你听。”接着就说汉代的骂人话,是×××出于何书,唐朝骂人的话,是×××出于何书,直说到上海人宁波人,以及广东人的三字经,完全骂出来。看起来好像供给他资料。这时已超过午餐时间,刘半农同来的人就出来向章师作揖说:“我们麻烦老师很久,现在我们要告辞了。”  -------------------  (楼主):感恩师兄提供的绝好资料。  章老先生代表的是一种传承传统,刘半农代表的是一种私心自用,擅自妄为,代表的是一种世易时移,就象末法诸多乱象一样。  中国传统文化之废止,当自所谓的新文化运动始。  2,我念的是a mi tuo fo,末学是根据慧平法师的读音读的,还有海涛法师也是念的a  (楼主:外来音。一个藏密,另一个日本本愿念佛法门,在网络上争议很大,最好不要把自己卷入不必要的争端。归中国传承,回归中国传统净土宗,这样会比较安全稳妥啊。)  3,“阿”字如果念“a”音,那么比如称呼人名动物名:“阿爸”“阿发”“阿花”“阿明”,或者“阿黄”等,属于语气助词,没有实意。而阿弥陀佛的“阿”字是“无”的意思,合起来是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的意思;还有阿罗汉的“阿”字也是“无”的意思,意思是“无生”的意思。  如果谁认为“阿”应该读“a”,那么南无阿弥陀佛中“南无”是不是可以读成“nanwu”呢?  别人还以为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是南面没有阿弥陀佛,西方才有呢?岂不可笑?!!!  80年代初台湾的一群年轻佛子到印度参学,不知道如今印度的语言早就不是古梵文了,是掺和了罗马文,以为他们是正宗梵文。可惜啊!这个就显得有点草率了。  4,Amitabha,跟着罗马拼音念梵文,不错才怪。  5,从公元前后开始,那么多的西域高僧包括古印度高僧来中国翻译佛经,他们懂不懂梵语?懂不懂汉语?三归依里面的归依僧到底是什么意思?  6,师兄,这么和您说吧,在八十年代以前,中国汉地北方人多念e,南方人多念o,没有哪个念a的。  念a是什么时候的事?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文一革十年内乱,佛教寺院被毁,僧人被驱逐还俗,佛法在中国大地差不多就灭了,传承就这样断掉了。八十年代初国家恢复宗教政策,大陆佛教完全是一片空白,这时台湾那边的东西(主要是净空法师和南怀瑾教授所讲的)流传到大陆,这才有了a音一说。说到底,这个音是近现代日本以及西方学者研究所谓罗马式梵语的结果,是完全靠不住的。   近代也有大陆僧人到台湾传法,所以算是保留了中国的净土传承,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近代高僧广钦老和尚,是一位得道高僧,证到念佛三昧的,他是福建人,属于南方,他念o音,还有经常行般舟念佛的妙莲老和尚,也是念o,其弟子香港艺人刘德华当然是随其念o的。  还有就是您看看以前拍的电影如达摩禅师和六祖惠能大师等电影,里面都是念o的。  念a音根本靠不住,是无根之草,无本之木,完全没有传承的,完全是近现代一些佛学研究者不成熟的研究结果,是不懂古梵语的结果。  7,《百家讲坛》 钱文忠 说《玄奘西游记》。  里面有很多发音,都是按照古音滴。  因为钱文忠教授是季羡林老先生滴弟子,修梵文,巴利文,火龙文等。  8,俺念阿(a)弥陀佛,。。(楼主:我不是问现在人的念法,现在人多是受八十年代中国恢复宗教政策后某法师的影响,我问的是中国民间各地的念法,也可以说是用当地土话念佛之法。)  9,一千几百年前,当西域高僧千辛万苦来汉地翻译佛经,将梵语译成汉语时,阿弥陀佛的发音一定是规定好了的。如果今人不依传承,背弃传统,只能说是私心自用,欺师灭祖。
  网友回应:  1,上大下安俗名魏磊,出生于1959年3月,籍贯江西南昌  ……  1992年至1999年于中国金融学院理论部就任副教授。  1994年被中国佛学院礼聘为客座教授,主讲净土宗经论。  2000年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任教授。  2001年9月出家为僧!  ——————————————————————————  八十年代后期,台湾的佛教潮水般涌入大陆,“阿弥陀佛”的a音就是那个时候传入的!  大安法师2001年才出家,此前是否受到台湾方面的影响,从简历上应该能够看出个大概。  江西人讲赣语,这也是一种古汉语,据说是古楚语(湖北及湖南一带)和吴语(苏南)争斗的产物。  既然赣语属古汉语,大安法师俗家的老人一定是念o音的。不信就去调查一下,这个不难。  2,我不相信大安法师等高僧等人的佛学功底会低于楼主。所以,我念a,而且我一直都念a,随便楼主怎么扯。(网友:当代高僧,近百岁的梦参老和尚〈十几岁出家)师从虚云大师,弘一大师,梦老念〈e阿〉。还有高僧广钦老和尚、宣化上人、等等,都是念o,e)  3,有统计事实在此还视而不见,何况没有统计就更加信口开河了,可怜又可悲的愚痴啊!
  网友回应:  1.在大正新修大藏经 密教部 863卷《大毘卢遮那经阿闍梨真实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观门 》 中明确说明“阿”的念法  “即是阿字。夫言阿字者。即是一切诸佛之母。是一切真言生处。最为上妙。佛心之字。若言阿字内音。即是喉中之音。当知此阿字遍布一切支分。即是本不生义。” 如果发成“a”,即是开口音。 所以各位师兄,以佛经为师。  2.在许慎《说文解字注》 中阿念“e”音  3.在北京商务印书馆所编印之辞典,注明“阿弥陀佛”念“e”音  4,中国地域广大但是绝大数念“e”音和 “o”音偏多  5.在寺庙里面,上了60多岁以上的老和尚,一般都是念“e”音,何也,代代相传也。  6.在元朝之前,都把梵语的“阿”译成“e”音,一直到蒙古人统治了中国,建立的元朝,梵语的“阿”的译音就被改成了“a”音。现在喇嘛教的咒语中的“阿”音,也是因为在元朝时期被蒙古人的发音所同化的结果。  7.本人参照 “Buddha Amitabha Song” /watch?v=gtOlT-VvmsI  其中 阿念罗马拼音 “e”音非常接近,在此末学非常佩服中国古大德。  末学在参照 梵音 愣严咒 中 南无阿弥多婆耶 中 念“e”音  其中“耶”最好念“ya”音 。 宣化上人,广钦老和尚,梦参老和尚,悟道大和尚等都念“e”音  印光大师生前创建的灵岩山寺以及师承自印祖的李炳南老居士创建之台中莲社一直念E音。  亲近过弘一大师,倓虚法师,慈舟法师等的梦参老和尚,读E音,倓虚法师发E音。民国从大陆去台湾的道源长老发E音。广钦老和尚发o音。  不知仁者的依据为何?  窃以为如果讲念佛的心最重要,音为其次,那么a,e,o均可不论;如果真要考究,那么必须回归梵文,乃至佛陀时代的梵文才最标准。详细一点说,梵音Amitabha,与我们今日汉语普通话的“阿弥陀佛”发音相较,除了“阿”字,“陀佛”二字的音也都变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其实梵音保留在往生咒的第一句:“南无阿弥多婆夜”(Namo Amitabhaya),而且“婆”音是送气浊音,在上海话等方言里还保留。至于“阿”字,根据梵文音序的规律,此属于前元音,即当念“a”(啊),而非“e”(额)或其他的央元音。只是如果发长元音时,加之吟诵的低音作用,容易念成后元音,读如“ang”(昂)中之“a”(其实在严格意义的国际音标中各有符号对应),听起来就很像“e”或“o”了。  另外一个线索,就是中古汉语发音的流变。比如译经之时,是用哪处的方音?此后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如采用尚保留一定唐宋中原音的粤语及客家话来念,是怎么样子?这点本人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关于“佛”字,最初把Buddha(类音“补陀”)译为“佛陀”,其实读音是完全一致的,而如今我们都把双唇浊音b读若唇齿清音f,可见变音已经多么巨大了。  以上不是本人的发现,只因自己以前对于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所以曾经留心。在此把记得的一些资料奉献出来,共同探讨。  以上資料源自原作者,不代表發貼本人的立場,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网友回应:  1,“例如:親近過虛云法師的宣化上人、中臺山唯覺法師都讀e,諦閑大師的弟子倓虛法師讀e,廣欽老和尚讀e,现在健在的亲近过印光大师弘一大师等人的五台山梦参老和尚,大家听听他发音,字正腔圆的念e,李炳南老居士,亲近过印祖的道源法师,妙莲法师等老一辈法师,皆是e音。”  师兄,这里的e音是指汉语拼音里的“e”的发音吧?台湾现用的拼音我不认识,所以看此帖费劲儿,但依作者本意,念汉语拼音里的“e”的发音比较好,对吗?  2,看几个输入法都是EMITUOFO!  3,新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也刚接触佛法时间不长,对于阿字的读音也一直搞不明白,自己就感觉读音有点乱,就到处问,结果被不少师兄批为太执著,回答为:读什么都可以的,怎么读都可以,只要有恭敬心即可!  因为现在很少人读E了,特别是年轻人,新近学佛的人,我想着其实师兄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心诚即可。也就跟着大家读A音了。  其实,我发现,我曾经很执著的通过了很多的方式了解到,其实真正的高僧大德没有一个人读A音的!?  想来真的有点疼惜了,我们连一个发音都传承不下来?,真的!当然,我并不是说读A弥陀佛不正确。  我基本上还是倾向于支持楼主师兄的意见:新近学佛的还是读E弥陀佛的好。  敬请各位师兄指正。  4,楼上师兄说到粤语的话,末学补充一下,阿弥陀佛在粤语中,阿发o(哦)的音。不知正确与否仅提供资料。阿弥佗佛  5,阿字《唐韻》读𠀤於何切。『說文解字』读烏何切,就是说,阿字在汉代发音接近“·e”或”o“音,唐代的《唐韵》发音亦接近”o“”e“音。  6,以前念a,现在已改念e,自己感觉念e比较相应。  7,如果用说文解字作为证据,也要用宋音也就是福建客家话(阿o)作为切音才准确。  8,这个问题 ,释万行谈过,他认为应该是念e,念e方便人的气息运行,念佛打坐也有个导气的过程,并不是道家才有,念其他音则没有这种效果。  9,我不会五笔打字,,打拼音都是阿(e)弥陀佛.  10,新华字典 ,阿的读音有 a
e , 阿弥陀佛的读音,新华字典标注是 e , 和刚正不阿 的阿是同一个音。
  -原载香港佛教青年协会出版《雷音》杂志第134期。  转载自《台州佛教》2009第3期(总190期、双月刊)P.13   自古以来,我们汉人所居住的地方,凡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都是读“阿(音为o)弥陀佛”,在佛经里凡是遇到“阿”字也读成“欧ㄜ”的音,如“阿(欧)难尊者”、“阿(欧)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欧)修罗”------都是读“欧”的音。华严字母四十二字陀罗尼也是以“欧”字音开始的。俗话说“家家阿(欧)弥陀,户户观卋音”,可谓老幼皆知,都如是念。 但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净空法师在香港讲经时,给大众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有人在梵文经典中发现‘阿(欧)弥陀佛’的梵文是Amitab,所以要念‘阿(音啊)弥陀佛’才对,而且A字发音是元音,是楷口音,气流顺畅------等等。”当时的通愿老法师、黄念祖老居士也这样宣传,因此,在众位大德的大力推动下,形成了把‘阿(欧o)弥陀佛’改念成‘阿(啊音ㄚa)弥陀佛’的概念 。几年以后,念佛机也跟上了新形式的发展。  ----------------  (从此全国上下啊声一片………)  网友回应:  1,我只是想找出一个历史的真相,真相到底如何。我要知道中国人念了一千几百年的佛号,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念的?作为佛弟子,我应该这么做,我没有错。护持正法,回归传承,这是我的份内事。我不知道念a的人怎么办。  我想问为什么中国人念了一千几百年的佛号,到最近这几十年给变了?连佛号都变了?为什么要变了?  2,楼主,再讲一个关于是念阿o弥陀佛的事实,那就是澳洲的佛光山南天寺。这就是台湾星云大师的道场。他们是念o的。  在悉尼三大道场:佛光山是念o的,灵岩山寺是念e的,净空道场是念a的。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3,为什么说念佛是口口相传的呢,古代尤其是农村地区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大多是白丁(文盲),他们平时接触的佛法也就是去寺庙烧香时,僧人做法会时,那些和尚如何念佛,他们就会跟着念,久而久之普通所有的底层民众都那么念阿(o/e)弥陀佛了。所以通过对底层民众的普遍调查就可以得出古人到底是否念阿(o/e)。到了现代一些高层的人士以梵文指出阿(o/e)念错了。不知道他们如何解释净土圣贤录等记载的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往生净土者如过江之鲫的殊胜呢?  4,师兄,每个人的体会与理解不同,网络是自由的,不能强迫,也强迫不了。我是非常非常感谢有师兄告诉我历史真相,我恨不得给他磕头。我相信我就执行,别人不相信,就不必执行,就是你想强迫他执行也不可能啊,对吧?所以还有啥可抱怨的呢?  5,既然知道传统发音为何不按传统发oe音?你能百分之一百确定现代发a音能往生不?但我知道按传统去发音没有错,否则佛法传不下来了。  6,呵呵梵语a在字母前头时不是发汉语拼音a的,你懂梵语吗。不要以讹传讹,以盲导盲。梵语发音简介证明梵语a的发音类似汉语e。  7,对佛号发音不执著是对的,但不等于是非不分,把错的当成对。许多人以为梵语字母a就是汉语拼音a,说明对梵语发音不了解。  8,师兄举出的印光大师文证说明印祖是念e,因为从说文解字阿字婀e音,到康熙字典到80年代之前阿字也主念婀e,从印光谛闲虚云弘一四大高僧的后学倓虚法师梦参法师李炳南老人等老一辈都念婀e,可知当时整个环境是念e婀不念啊a,所以印光大师无需象对南无两字特别指出。   9,我看楼主此贴只是说印祖念e,没有说念a就不能往生,只要信愿具足念阿字念婀啊哦都有往生者,只是现在许多人以梵语的名义否定传统佛号发音,所以才有人说出祖师的发音而已。  但有人就以搅动别人道心为由反对。就是要一错再错还不让别人改正,后学实在不懂何意。再有至于你念不念佛那是你的因缘,不过你即不修念佛也起个信愿念佛的网名还关心念佛发音的贴挺有意思的。  10,只要信愿具足念哪个音都能往生这一点相信念佛人没异议,但如果如这位法师所说念正确的是念a,那唐宋时的佛教词典【一切经音义】和【续一切经音义】里阿音同遏就错了,千年来祖师大德念eo也念错了。印光大师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也念错?
  网友回应:  1,本来中国人念了一两千年的阿(o/e)弥陀佛,到底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开始念阿(a)弥陀佛的?  安的什么心?什么用意?是魔来坏法吗?  本来有一条通向山顶的老路,现在有人说另有一条路也能到山顶,能不能相信?  2,无知的家伙,古典梵语也就是翻译佛经的梵文是悉昙体梵语,amita念阿(o)弥陀(to),不念啊弥他!maha不能念马哈,要念佛经中的摩诃。  无知不是罪过,无知还自以为是,那是大罪过。  3,古代译经大德鸠摩罗什法师,火化后舌头不烂,证明生前所译佛经真实不虚,象我们常见的金刚经、阿弥陀经以及大智度论都是法师翻译的,功德无量。请问那些声称可以念a音的人,死后火化能够舌头不烂吗?如果没有人敢打这个包票,说随便怎么念都可以往生的人,凭什么叫人相信?  4,阿是乌何切, 婀也是乌何切,读音是一样的!这从所有的音韵书,还有所高僧大德的读音可以证明!   E
o. 弥陀佛!才是正确的读音!这从古代所有的音韵书上
比如最早的说文解字,唐朝的唐韵,宋朝的广韵,明朝的正韵!都准确的记载了此一正确读音!  事实数千年来的所有高僧大德,净土宗的十三位祖师,往生传上的往生者们, 以及现代的证入念佛三昧的广钦老和尚,大势至菩萨再来的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再来的虚云老和尚,李炳南老居士, 佛书毛毛虫变蝴蝶的作者道证法师 ,宣化上人……
都是念 E音或者
O音!  所以,为了大家往生的切实利益,还是正确的读音为好!  鼓吹啊音的,你们能说说为什么以上的证果者都是念E音吗?!  5,近代的推广会集本无量寿经的黄念祖,净空,还有破戒双修的汉喇嘛,才提倡A音。  6,末法时期连音都篡改了,感觉确实是魔来坏法。  7,其实很简单,念e/o的都是跟佛学的,跟有修证的祖师学的。念a的基本是从光碟学的,跟念佛机念的,以讹传讹的。  8,我也有一段时间纠结这个问题,后来决定跟随 宣公,梦参老和尚,道证法师的读e音。  9,人家说短音的a就相当于汉语拼音的o、e,这个都不懂吗?maha在佛经中为什么译为摩诃吗?maha——mo ho,a是对应o的。所以amita应念阿(o)弥陀(to)。古代的译经师是完全正确的。  10,中国古代的译经有八备十条之说,译经工作至极庄重和严谨,译经师都是精通三藏和梵语的法师,开悟证果者比比皆是,难道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真谛大师、义净大师、昙无谶大师、般若三藏、实叉难陀三藏等等这些光耀千古的佛门龙象全都不懂梵文,不识梵音,连个最基本的佛号的发音都翻译不准吗?
  网友评论:  1,从东汉的《说文解字》到北宋的《广韵》,近千年来“阿”的发音都是“乌何切”!近千年来:东汉(说文解字)——姚秦——唐(唐韵)——宋(广韵),“阿”都是“乌何切”!(是w与h切出o音来。)  2,从东汉的《说文解字》到北宋的《广韵》,近千年来“阿”的发音都是“乌何切”!这个是哪个也无法否认的,铁证如山。  3,几十年前
高僧大德都是念传承数千年的E音!近代的推广会集本
无量寿经的黄念祖
破戒双修的汉喇嘛 才提倡
A 音 ,  4,从东汉的《说文解字》到北宋的《广韵》,近千年来“阿”的发音都是“乌何切”,明明是切出一个o音来,还能切出一个a音吗?真是笑死人了。还有,amita不念啊弥他,要念阿(o)弥陀(to),梵语的a要发o音才对。以后记住了。  5, 净空法师俗姓徐,安徽庐江县人,那里讲江淮官话,应是念o的。妙莲老和尚俗家是邻近的巢湖人,也属于江淮官话,念o。听净空法师讲经的口音就听得出来,带有江淮官话的口音。净空法师曾师从过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学佛,老居士是山东人,应念e,李炳南老居士曾去苏州灵岩山拜师印光大师。  净空老法师念a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源于章嘉大师(净空法师语),而章嘉大师就是章嘉呼图克图,藏地僧侣。当然净空也有可能是受黄念祖老居士影响,黄老居士既修过藏密又深受日本本愿念佛理论的影响,具有双重身份。  净空老法师虽然一生劝人信佛念佛求生西方,信众极多,可谓功德无量。但在这句佛号的发音上,我们仍应回到中国汉地的千年传承音上来。大家同念弥陀,同生净土。  回归中国传统净土宗,护持佛陀正法。  南无阿(o/e)弥陀佛。
  网友评论:  1,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要一再解释,再解释。。。难道真的那么愚痴吗?  跟着有修有证的高僧念佛,这就是跟着千年传承,还有啥难以接受的?  以为自己比有修有证的高僧还要厉害,真是令人喷饭。  2,将梵语“阿弥陀佛”译成汉字的“阿弥陀佛”,正是《四分律》中“佛言。听随国俗言音所解诵习佛经”的体现,这项工作已经由古代的译经师给我们做好了,我们遵守就是,没必要再违背古人言教创新一个a音出来。难不成我们再将佛经从梵语到汉语再译一遍?即使这样仍是违背佛陀教诲的,因为这项工作已经由前人完成过了,重新来过就变了一国有两个标准,与佛说不合。  3,我知道土话多啊,但佛法由法师传,中一代一代的祖师和高僧大德传,所以不论广东的白话、客家话、潮汕话还是福建的闽南话、闽东话都是念阿(o)弥陀佛的,佛法兴盛的温州也是这样念的。可见中国天南地北方言虽异,但对于念佛来说惊人地一致!  4,既然那些凡夫和凡夫僧仅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把净土宗传承的阿(e)弥陀读音颠覆,那么就应当有人拨乱反正,把他倒回去。只是那些凡夫僧和凡夫怕失去名闻利养,死不承认拼命反扑。  5,维护传承,回归中国净土宗,护持佛陀正法,是广大出家、在家佛弟子义不容辞的职责。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6,现在请我们大家想一想:这些西域来的高僧,他们不懂梵语吗?不可能。他们不懂汉语吗?不可能。既然如此,梵语“阿弥陀佛”的读音他们读不准确?不可能。汉语“阿弥陀佛”的读音他们读不准确?不可能。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有足够的理由确信当东汉时期西域来的高僧支娄迦谶法师将梵语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佛的名号译成汉语的“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时候,其音,其形,其义是否都已确定下来了,毫无疑问。  7,支持楼主! 对于那些自以为是,不严谨不认真的所谓学佛人,远离即可。  8,末学只知道,佛法越往后越不纯正,而不是越纯正。除非 弥勒菩萨 再下来传法。  既然知道以前念e,我就改念e,尽量靠近以前的佛法。个人想法,不对之处请批评。  南无e阿弥陀佛!  9,(我不相信所谓的传承是念e及o)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己去调查调查不就清楚了吗?  问a音哪来的,不敢回答,要不就支支唔唔的;叫你去中国民间调查调查,又不敢。  以为这样很有意思吗?  10,(a音哪来的去问世界各国念a的人们。)  难道阁下是外国人?不是讲汉语用汉字的中国人吗?  我们这里讨论阿弥陀佛的发音问题,为什么要问外国人?  好歹人家开了调查帖,也曾在QQ群及现实中作过调查,阁下有吗?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请放谦虚些好好听别人讲。  其实您这种人辩论空洞无物,就知道胡搅蛮缠,真的是很乏味的,您知道不?
  网友评论:  1,一、阿:康熙字典记载:①《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於何切,音娿。②《字彙補》阿葛切,音遏。《釋典》有阿難。  二、《唐韻》《集韻》出现年代是唐宋时期,音娿。谁会把娿字念a音。  三、《字彙補》阿葛切,音遏。《釋典》有阿難。《字彙補》出现年代是明代,会把遏字念a音。康熙字典属于清早期,认同阿字在佛典中读遏音。  四、《说文解字》阿读:烏何切。发音娿。《说文解字》出现年代是东汉。  综上所述,自汉、唐、宋、明、清,阿字发音娿(遏)。绝不是现代被篡改的a字音。所以敬请广大佛友溯本清源,对教导念a字音的有一个全新认识。  2,感恩师兄,上面所列事实铁证如山!甚好,甚好。  “《说文解字》阿读:烏何切。发音娿。《说文解字》出现年代是东汉。”这一条很重要,中国汉地第一次出现“阿弥陀佛”四字的《佛说般舟三昧经》正是译于东汉时期,准确说就是公元179年。  3,a音一是来自日本的本愿念佛法门,二是来自西藏的密宗!  如果是前世的意识残留到今生,那么就很好解释日本的本愿法门会有人前仆后继了。  4,这种邪知邪见,是破坏千年传承的行为,说严重些就是灭法。佛法一点一点被世人改掉,最后就完全面目全非了。  5,只要坚持念阿(e\\o弥陀佛,大概30天左右,你会发现你的心会非常的柔软。  念阿(e\\o)弥陀佛的净土行人,浅则可以预知时日如佛典所记,十念往生极乐净土。不说远的民国时期倓虚老法师在其著作《影尘回忆录》记载的几位净土行人(多半不识字)都是自在往生净土,可以说不有旁人助念。  深则心开生慧,如南宋时期的文人(亦是官宦)在其所著的 《夷坚志》记载其友胥之乳母催婆 性极愚, 但能诵阿弥陀佛,虔诚不少辍,不持数珠,莫知其几千万遍。在 绍兴十八年,年七十有二,得疾,洞泄不下床,然持念愈笃。忽若无事,时唱偈曰: 「西方一路好修行 上无条岭下无坑 去时不用着鞋袜 脚踏莲花步步生」 讽咏不绝口。问何人语,曰:「我所作。」「婆婆何时可行?」曰:「申时去。」果以其时死,十月五日也。用僧法焚之,至尽,舌独不化,如莲华然。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婆原本“性极愚”但能念 阿(e\\o)弥陀佛 临命终时已开慧作偈。 焚之,至尽,舌独不化,如莲华然。  还有宋时湖南潭州黄打铁,念 阿(e\\o)弥陀佛三年临命终时以一偈‘钉钉铛铛,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举槌打铁一下,而化。身出异香,天乐鸣空,此弥陀接引往生之瑞相也。众皆闻香,无不惊叹。
  也许会有人反诘,凭什么说他们是念阿(e\\o)弥陀佛而不是阿(a)弥陀佛。要知道在宋代出版的《集韻》阿的读音是: 於何切,音娿。所以念他们是念阿(e\\o)弥陀佛往生净土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近二三十年改念阿(a)弥陀佛的净土行人有几个达到如此成就,别说预知时日,就是快咽气时在一圈人围着aaa的念时还有反复。  所以净土行人不可不察!
  网友评论:  1,是啊,想起当年我正迷恋净空之时,我老娘听到我念阿a弥陀佛,说过去都是念o/e,阿弥陀佛,怎么现在念阿a弥陀佛了,  我还批评我老娘,净空法师念的不会错的,其实我老娘也迷信净空,直到现在,  但她说老一辈都是这么念o,e的,说我念aaaaaaaaa的像口吃之人。  忏悔当时纠正老娘正确的发音,实在是愚痴。  (-------看到红色字我忍俊不禁。说得还真对呢,确实象口吃。  令堂功德无量啊!第一她老人家固守着中国的千年传承,没有随今人念a而改变;第二正因为令堂当年对您的提醒,所以现在看到有人指出传承的真相立马就信了,这都是令堂的功德啊!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也感恩师兄讲出你们家曾经的轶事。感恩。)  2,(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唵嘛呢叭咪牛”的故事可资参考)  ------这个故事肯定是汉人编排的,西藏文字根本不会出现“哞”变“牛”音的情况,唯有汉地人可能会发生。  ------这个故事没有出处,是靠不住的。还有,佛有三身,无相指的是佛的法身,报身佛是可见的。不懂的话请看看观无量寿佛经吧。  3,唉,本不想说话,打心底里,我也觉得念哪一种都可以。到说句公道话,大家都说普通话吧?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正音标准吧?按照《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汉语权威词典,阿弥陀佛这一条均注音为e,各位就不要争了。要知道,这几部辞书的编者囊括了当时全国古汉语、音韵学、训估学的顶级权威。谁再不死心可以去查查《汉语大词典》,我手头没有。唉,我佩服楼主的不屈不挠。但是私心里觉得,也许都是可以的。但我没有修证,更谈不上正知正见,仅供各位参考。  4,我也纠正过我老爸的阿 o 弥陀佛,俺粗暴加上横不讲理。一定要他念a,唉,忏悔与痛恨。  5,就从念佛改起吧!佛要天天念的,其它的慢慢来吧。  我们是佛弟子,最要注重传承的,将中国近两千年的传承音传承下去,才无愧于我们的良心,无愧于净土祖师和历代的高僧大德们。  还有可以打个电话回老家,问问家里的长辈,他们一定会告诉我们事实真相的。  6,的确是这样,1、民国时期的词典就是标注为阿(e)弥陀佛。  -----这是不容诋毁的证据,铁证如山。  7,世尊出生在当年的古印度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境内。佛当年讲经说法用的什么语言,这个已经无从考证了,可能摩揭陀语?可能巴利语?可能梵语?佛说可以允许弟子们随顺当时古印度各国的语言讲说佛法。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年从古印度传到中土的佛经绝大多数都是用悉昙体梵语(非今天拉西化的新梵语)写成的,这一点可以肯定。那么由此向前,此悉昙体梵语的发音肯定也依据佛所说法的语言而来的,也就是说梵语应保留了佛的发音。  到了这一步,后面就好办了,由梵语译成汉语,仍是保留了佛当时说法的发音。(非今天拉丁化的新梵语)
  转载560118师兄帖子:【这不仅是发音问题】  转帖经典  《四分律》  时有比丘、字勇猛。婆罗门出家。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白世尊言。大德。此诸比丘众姓、出家名字亦异、破佛经义。愿世尊听我等、以世间好言论、修理佛经。  佛言。汝等痴人。此乃是毁损。以外道言论而欲杂糅佛经。佛言。听随国俗言音所解诵习佛经。  《毗尼母经》  有二婆罗门比丘,一字乌嗟呵,二字散摩陀,往到佛所,白世尊言:“佛弟子中,有种种姓,种种国土人,种种郡县人,言音不同,语既不正,皆坏佛正义。唯愿世尊听我等依阐陀至持论,撰集佛经,次比文句,使言音辩了,义亦得显。”佛告比丘:“吾佛法中不与美言为是。但使义理不失,是吾意也。随诸众生应与何音 而得受悟,应为说之。”是故名为随国应作。  对上述经典,个人理解的主要大意是:  1、
各国都可以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字译、读、学习佛法。  2、
传法者,看对方董什么语言,用其听董的语言向其传受佛法。  3、
佛法不看语言美,但使义理不失。  分析:  就中国的文字讲,有的字有几个发音,而且发音不同-而其意也随之不同。经典上多音字很多。一字之差,一音之差,其意就会改变,如果有几个多音字变音,其意皆非。  如何能使“义理不失”?  通晓佛法;通晓两地语言文字的译经大师,对有的文字加了注音。为了更接近原意或原音,使用的是“二合”“三合”等方式。对于有的地方,使用“二合”“三合”还是不能接近原意或原音的,使用了“特定音”。比如:“南无”等。所谓“特定音”就是,这字在这里只能念这个音,不能念其他音。  还有的地方,为了不失义理,从古僧始传承下来。尽管如此,到现在很多传承遗失。以致人们对佛经有的地方不知怎么读,不知是什么意思。面对此,有的地方赶紧采取补救措施:“出了”佛经疑难字发音字典。有的佛经标上拼音。这些都是为了“义理不失”。  多音字多多,音不同就意不同,如果 谁按谁认为的字的音读,读出来之意,那还是佛经之意了吗?  “各国都可以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字读”。 可不是“谁也可按自己认为的字的发音随意读”。  如果不顾“义理不失”,按自己认为的音乱读,不就乱了。  对于不董的人,如果那样读,那是无耐的事。但,对于修学佛法的人,你不董,可以学,不用心学,乱读乱念的话,偏离了佛经的本意,还指导别人可以乱念,这样下去,不可怕吗?  如果错解佛经,偏离经意,误导众生,这仅是发音问题吗?  ----同修评论:  1,佛经和咒语中确实经常见到诸如[二合]、[三合],这个意思就是说为了读出一个字的发音,有时要用两个字或三个字连读来准确地发出这个音,可见古代译经师是非常严格和谨慎的!  2,希望庐山慧远大师时期就传承下来的阿(e)弥陀佛能够薪火相传。不要葬送在现代的几个凡夫僧手中。努力!努力!  3,“佛经随怎么读都行”。这样的论调是很可怕的。学佛的人,不能拿佛法作人情,必须指出来!  4,关于“特定音”问题,你可去问大学老师。关于中文简体字的使用,你可去查对。  5,语文考试只有e对,有条件的话,还是要规范比较好。  6,你说的没错。如果只为了e或o的口音发音而争论,那就是纠结;  关于听不懂她们念经的问题。比方说:如果鬼念经,那就更听不懂了。但,任何众生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学习佛法。这是佛典明确开示的。是无需争论的。比如念佛号:南无迦叶佛,如果念的是:na mo jia she fo
那就不管是中国语言,外国语言、南方口音、北方口音、地方口音、其他众生语言 都是可以的。  而这无需争论的问题,怎么发生了争论呢? 原因是 有的人把 任何众生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学习佛法。理解成了:可用同字的异音异意,随其解读佛法(比如传承的读音e读成a)比如佛号南无迦叶佛,读成nan wu jia ye fo
这种读错佛号,就象叫错人的名字一样,好像还看不出多大危害。但,如果是学习、解读佛法呢!
中国文字,多音字很多,各音代表各意,音变则意变,有的地方一字之变,就会偏离经典;多字之变,面貌全非。就会改变了经意,就破坏了佛法。  如果泛滥下去,就会加快佛法的毁灭。所以说 这不仅是读音问题。近两千年来传承的佛号e mi tuo fo 不知不觉的变成了a mi tuo fo 了,开了同字变异音的先例,而佛法就不去变了吗?如果用 同字的异音(异意),随其解读佛法,那就离佛法的毁灭不远了。  宣传佛法,转贴佛法是好事。  如果错解了佛法,那就不好了。  学习过程,谁也不敢保证不错解。发现错解,立刻纠正过来,免得继续误导大家,才是修学佛法者的态度。如果同修指出来了,还要继续错解,继续误导大家,那性质就变了。  还需要说的是:修学佛法的人,要坚持 佛法不改,传承不变,戒律不变。佛法就不会被毁灭。愿大家共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老和尚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