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对战争的描述新闻描述世界对战争的描述怎么样

帖子主题:心灵与视觉的震撼-历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看战争和动乱给人带来了什么[127P]|
共&1502&个阅读者&
军号:740540 头衔:消防老兵 工分:587850
/ 排名:570
本区职务:优秀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心灵与视觉的震撼-历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看战争和动乱给人带来了什么[127P]|
文章提交者:gaoningbj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0-0-1.html
尼日尔供给中心的母子(大赛最佳作品)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汽车爆炸事件(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被打死父母的小女孩在奁?突发新闻类单幅二等奖)伦敦地铁爆炸幸存者(突发新闻类单幅三等奖)多哥大选街头充斥暴力(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南亚大地震后克什米尔的悲惨景象(突发新闻类组照二等奖)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的景象(突发新闻类组照三等奖)战地医院中的父与子(一般新闻类单幅一等奖)塞族大遇难者的葬礼(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地震幸存者等待救助(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强制疏散定居者(一般新闻类组照一等奖)加沙地带地道里的交易(一般新闻类组照二等奖)海啸劫后(一般新闻类组照三等奖)悼念阵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克什米尔人通过摇摇欲坠的索桥(新闻人物类组照二等奖)危地马拉黑帮少年(新闻人物类组照三等奖)国际泳联跳水赛上选手戴维斯发生意外(体育动作类单幅一等奖)西德尼-玛鲁莱克大战赛罗-哈翁(体育动作类单幅二等奖)澳网公开赛上的罗迪克(体育动作类单幅三等奖)塞拉利昂小男孩帮断臂的父亲打理衣服(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马拉维监狱(当代热点类单幅二等奖)印度男子饮用受污染的井水(当代热点类单幅三等奖)朝鲜边防军(日常生活类单幅一等奖)刚果(金)街头的儿童(日常生活类单幅二等奖)孟加拉国的童工(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罗马圣彼得广场上守夜的信徒(肖像类组照一等奖)二战老兵(获肖像类组照二等奖)驻伊拉克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肖像类组照三等奖)2005年度印尼大海啸肆虐之后的海滩(自然单幅一等奖)斯瓦尔巴特群岛的北极熊(自然单幅二等奖)<img
src=".cn/dy/w/p/2006-02-10/UDDT03.jpg" border="0" onload="bbimg(this)" border="0" alt="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title="心灵与视觉的震撼-历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看战争和动乱给人带来了什么[127P]|(图31)"/>海啸之后搁浅的渔船(自然类单幅三等奖)印度妇女哀悼海啸中死难的亲属(突发新闻类单幅一等奖)海地少年劫掠者(突发新闻类单幅二等奖)救援非法移民(突发新闻类单幅三等奖)海啸过后(突发新闻类组图一等奖)别斯兰事件(突发新闻类组照二等奖)美国士兵在伊拉克(突发新闻类组照三等奖)巴西圣保罗一贫民窟发生大火(一般新闻类单幅一等奖)突袭中的美国士兵(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伊拉克阿布哈里卜监狱中被单独关押的囚犯(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几星期后的别斯兰(一般新闻类组照一等奖)阿拉法特的葬礼(一般新闻类组照二等奖)三月到五月间的伊拉克(一般新闻类组照三等奖)加沙停尸房内死于狙击手枪下的尸体(新闻人物类单幅一等奖)无声的抗议(新闻人物类单幅二等奖)一位母亲与死去的孩子(新闻人物类单幅三等奖)小布什连任竞选活动(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克什米尔(新闻人物类组照二等奖)连体女婴(新闻人物类组照三等奖)苏丹达尔富尔难民妇女看护儿子(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孟加拉精神病院的病人(当代热点类单幅二等奖)上海的民工(当代热点类单幅三等奖)中国--世界大工厂(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家庭暴力的牺牲者(当代热点类组照二等奖)注射毒品的妓女(当代热点类组照三等奖)苏丹达尔福尔肖像(人物肖像类组照一等奖)参加伊拉克战争的美国老兵(人物肖像类组照二等奖)乍得沙尘暴(自然类单幅一等奖)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蝗灾(自然类单幅二等奖)北极光(自然类单幅三等奖)龙卷风来袭(自然类组照一等奖)亚洲的偷猎活动(自然类组照二等奖)动物的脚爪(自然类组照三等奖)2004年度年度最佳图片伊拉克人在战俘营安慰儿子河南艾滋病村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阿富汗妇女的自焚(当代热点类单幅一等奖)车臣敞露的战争伤口(日常生活类组照一等奖)巴格达拉什德大街咖啡馆(日常生活类单幅一等奖)加沙妇女为其丈夫而哭泣(一般新闻类单幅一等奖)中国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作品获得三等奖Yannick Bru在世界杯橄榄球赛中争抢(体育动作类单幅一等奖)斗牛(体育动作类组照一等奖)老挝苗族游击队(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伊拉克战争的创伤(一般新闻类组照一等奖)美国Twinsburg市的双胞胎节(艺术娱乐类组照一等奖)塞拉里昂截肢者足球队(体育专题类单幅一等奖)利比里亚(突发事件类组照一等奖)在Jabalya难民营的袭击(突发事件类单幅一等奖)大西洋鲑鱼(自然类组照一等奖)美国加州森林大火中的直升机灭火队(自然类单幅一等奖)巴基斯坦Shandur Pass马球联赛(体育专题类组照一等奖)布莱尔与布什(肖像类单幅一等奖)印度官员(肖像类组照一等奖)俄罗斯Kamtchatka火山爆发(自然类组照二等奖)圣帕特里克日短跑比赛(体育专题类单幅二等奖)蒙古的街头男孩(当代热点类单幅二等奖)医院里受伤的伊拉克人(一般新闻类单幅二等奖)不治之症(当代热点类组照二等奖)战争的代价(突发事件类组照二等奖)失去亲人的伊拉克人痛苦万分(新闻人物类单幅二等奖)利比里亚一个政府军士兵向叛军射击(突发事件类单幅三等奖)利比里亚墓地(新闻人物类单幅三等奖)2003年度钱塘江观潮遇险记保育器中的早产儿(科技类 单幅一等奖)少林寺和尚(体育类 单幅一等奖)本文内容于
9:45:07 被小编a36编辑
延伸阅读:
【我就是我--gaoningbj阿宁】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心灵与视觉的震撼-历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看战争和动乱给人带来了什么[127P]|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心灵与视觉的震撼-历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获奖作品看战争和动乱给人带来了什么[127P]|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可以调动多少军队?听后全世界都震惊了!
文案大咖秀
中国作为世界的头号人口大国,一旦爆发战争,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目前解放军现役220万,还有几十万预备役人员,高居世界首位。中国18-49岁的公民人数超过了5亿人,毫不夸张的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和中国一争高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就说明了这一点,苏联总人口接近1.92亿,动员兵力2700万;反观德国,总人口7990万,虽然超量动员,也只有1700万兵力,对比之下,苏联人口众多,可用有生力量充足,高下立判。在未来战争中,光中国可动员的5亿兵力都是其他国家所不能企及的。日本媒体称,每年秋天,美国情报部门都会对中国军队人数的突然激增而感到困惑。在当今世界,除了中国有哪一个国家拥有这么多的兵源?又有哪一国敢和中国打持久战、消耗战?屡试不爽的人民战争才是未来克敌制胜的法宝。
岁末年初,很多小伙伴都喜欢喝喝小酒,搞搞大保健,不过千万别嗨过头,一失控这年就得在班房里过了...
&来源:桂林人不知道的桂林事儿综合
最近网络上疯传一支视频,视频中一名性感人妻在深夜时分,穿着清凉在厨房前做蛋糕,只见她全身上下只穿着一件黑色蕾丝性感内裤...
&来源:农村观世界
男人如果出轨,无非是想跑出去找点新鲜感,精神上的刺激点而已,但是大多数出轨者都是找年轻漂亮的,来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
&来源:发现
新的一年来了,先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新的一年愿诸君开好车,行大运,发大财···还有定个能达到小目标,这点非常重要。
&来源:车视觉
近日,网友爆料,一名女子遇到超级奇葩和愤怒的事情,她去某个地方上厕所,感觉不太对劲儿,低头一看,竟然有个手机,正在录像,吓出她一身冷汗。
&来源:今日情感头条
50大年度网红,《变形计》韩安冉大秀“韩式小翘鼻”清纯可爱。fancy性感大解放内衣写真引人遐想。
&来源:华东在线
有钱有权有势想怎么玩怎么玩,管理一大片区域家里只有一个老婆怎么能满足。好不容易爬到那个位置怎么也要享受一下皇帝般的生活是吧...
&来源:发现
近日海关查货一名形迹可疑的女子,当时她待着3岁的孩子一起入关,但是经验丰富的边检人员还是觉得她哪里怪怪的于是海关人员叫停她进行盘问...
&来源:男声女声说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有时候活的久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来自印尼的Saparman Sodimejo正经历着这样的长寿之苦...
&来源:悬疑档案
农村的稻田里,鼠患成灾,对农作物破坏非常大,农民都对破坏庄稼的老鼠深恶痛绝。一农民大叔来到田里,放了很多捕鼠夹...
&来源:社娱大小事正确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系
日09:59&&&来源:
原标题:正确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系
  上世纪就有一些西方学者开始批评“西方中心”主义,主张研究中国问题需要有“中国取向”。可在二战结束70年后的今天,西方社会仍然严重存在着低估中国抗战地位的意识,其主要表现之一,是不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好战性与凶残性,不了解东方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因此,考察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独特轨迹,将有助于知己知彼,正确判断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关系,深刻认识中国抗战的伟大历史意义。
  一、中国人民率先抗击世界上好战的军国主义强国
  中国人民抗击的日本军国主义,是法西斯世界大战的主要推手。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战后曾任日本防卫大学校长的猪木正道指出:“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并非纯粹的军国主义国家,而是应该称之为超军国主义的极权主义。传统的军人贵族的大多数成了对希特勒展开抵抗运动的中心。”他的结论:“把大日本帝国定义为军国主义是毋庸置疑的。”在猪木正道看来,日本军国主义的好战性,较纳粹德国更具有典型意义。一部近代日本的对外侵略历史可资佐证。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至1945年战败投降,日本军国主义每5至10年即进行一场对周边国家的侵略战争,用兵之频繁、规模之巨大,在世界近现代史罕见其匹。对这样的侵略战争史,日本右翼著者却大言不惭,粉饰为“百年战争”。
  20世纪20年代,由第一次国共合作发动的北伐战争推倒了北洋军阀统治。日本军国主义恐惧中国的发展与统一,时任关东军参谋的石原莞尔预测,“中国国民之民族运动与恢复国权运动实属自然”。其结果,“统一必定成功,其国力亦将渐次集结”。
  日本军国主义视中国东北地区为“日本生命线”,又将中国东北问题同其世界政策联结一体,认为该地区“四周有天然地障,自成一战略据点”“退可保养国力,整顿兵马,待时机成熟,即可猛然跃起,越过天险,侵入中原”。要与美、英“三分天下霸业”,夺得满蒙即可奠下“稳固不拔之基础”。按日本战争预算,控制鞍山钢铁、抚顺煤和油页岩及林木等财源,每年可“绰绰有余地提供3亿日元”,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可以支援帝国战争”。
  基于上述战略形势判断与日本军部的扩张需求,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侵华战争的发动,刺激了日本国内战争体制的强化。1936年二二六事件发生,日本国家权力最终落入法西斯统制派军部手中。军部再次修改了《帝国国防方针》和《用兵纲领》,通过“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规定“根本国策在于国防与外交相配合,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方面发展”。从而确定了全面侵华以及针对亚太地域的北、南并进的侵略国策。
  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招致了世界范围的连锁反应。其后,日本于1933年退出国联,1934年废除华盛顿条约。1936年日、德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及附属协定书,1937年11月意大利签字加入。日本军国主义与德、意法西斯联手,成为横跨东西方的最危险的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因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世界公理正义的崇高意义。
  二、从日本的北、南进决策看中国抗战的地位
  一些西方二战史学者刻意贬低中国战场地位,把中国战场看作太平洋战场的附属,但事实表明,尽管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集中了海、空精锐军力,但就战争的基本目标、战略地位诸方面考察,中国仍是东方战场的重心,日军主要战略目标在于侵吞中国。
  日本由北、南并进的国策方针指引,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团结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全国性抗战,挫败了日军速战速胜企图。日本军部制定出《昭和13年秋季以后对华处理方案》等方略,实施全面的对华战略封锁。日军的进攻锋线缠绕着中国运输线,转向东南亚半岛,意图实现包抄之势。1939年,德国大规模进攻波兰,此举极大刺激了日本的战争胃口。此后两年多时间内,日本军政高层一直摇摆于北进苏联远东地区、南进东南亚及西太平洋的战略选项之间。最终结果是,为掠取战争急需的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日本于日发动太平洋战争。
  期间,日军曾面对中国正面战场的冬季攻势,以及八路军在华北战场的百团大战。日,大本营联席会议制定《伴随世界形势发展之时局处理要纲》,强调:“首先将重点置于结束中国事变方面。”德军大举进攻苏联后,军部北进派一度抬头。但是,参谋总长杉山元强调:“目前将重兵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不可能。”7月2日御前会议决定:“依然向着处理中国事变的目标前进,同时为确立自存自卫的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
  10月16日,东条英机组阁,最终确立“总体战”独裁体制,规定“向南方发展,以分断从背后支援重庆政权使其抗战意志愈加增长的英美势力同重庆政权之联系,这是促进事变解决的极为必要的措施”战略大方向。作战部长田中新一说明:“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之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
  上述决策环节表明,日本在侵华战争危局中之所以放弃北进而发动太平洋战争,对英美宣战,是为困兽之斗,关键之处在于中国军队和人民的顽强抵抗,打乱了其既定的战略计划,在中国战场陷入困境。亦如日方战略家的分析:“对华战争的指导,已被降低到把命运寄托在南方的从属地位,丧失了本来的性质,最后只好放弃对华战争的指导。”中华民族的戮力抗战,从根基上挫败了日本的战略企图。
  三、太平洋战争获胜与战后秩序确立中的中国作用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同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关系更为密切,摆脱了长期以来单独抗战的不利局面。鉴于中国战场的重要地位,1941年12月底至1942年1月,英美两国华盛顿“阿卡迪亚”会议决定,调整对日战线,成立中国战区。中国战区统帅负责指挥中、泰、越等地区的联合国军队。这就将中国的抗战与美国的远东战略联系在一起,密切了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之间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战场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1942年元旦,由中、美、英、苏4国领衔,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规定加盟诸国应尽其兵力与资源,以打击共同之敌人,且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中国率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在开罗召开,12月3日公布《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等诸项国际原则。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在炉边谈话中指出:“英国、俄国、中国和合众国及其盟国,代表了全世界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只要这四个军事大国团结一致,决心维护和平,就不会出现一个侵略国再次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
  在二战结束前后以及联合国建立的过程中,中国实际上发挥了世界四强国之一的重要影响作用。中国提出的和平道义与法制原则,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中国坚决支持朝鲜半岛摆脱殖民统治,参与盟军的战后审理,支持琉球群岛的联合国委托管理等等,为战后东亚与世界和平秩序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且日益增强的影响力。
  四、中国抗战的军事贡献及其世界意义
  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参战各国多是发达工业化国家,而中国抗战是中国人民在本国国土凭借后进的自然经济条件与相对简陋的武器,采用独特的战略战术,对抗一个工业化强敌的战争。中国人打出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自己的胜利。然而,总有人以西方的空、海现代兵器与大兵团作战为标准,认为中国战场少有精彩好看的场面,由此低估中国抗战的价值。如此见物不见人,见场面不见谋略,就军事科学或军事艺术角度而言,实为短浅之见。
  即便在当年的血腥战场上,拥有当时世界最强军事力量的战争发动者,已经不时供认其侵略的失败。时任日军最精锐战略集团的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承认日军攻占武汉、广州等大片要地之后,在中国的正面作战,由于“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以及中国军队“抗战意志”的存在,日本企求“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在华北敌后战场上,日军曾推进凌厉的治安战。其战史记载,“开发和获取了大量国防资源送回日本,可以算是华北治安战的一个成果”。但“从全面来看,华北治安战既未收到预期的成果,也未能达成作战的目的”。对八路军的感受是,看不见、摸不着,“旷费时日,真想举手服输”。至1944年日军估计:“根据情况发展,中共进行总反攻是必然的,估计将要选择战略上的重要地区,在各个地方分别开始反攻。”日军占领区有如一块内部被掏空的朽木,等待着最后被击碎。
  对于抗战进程中的彼我态势及其演进趋势的分析,活跃在当今日本政坛和学界的战略学家、历史学家伊藤宪一做出了独到分析。伊藤指出,在日本“竟然出乎意料地没有战略家”。作为对比,他将毛泽东与汉尼拔、亚历山大等古今战略家并论,指出毛泽东《论持久战》“设想之宏伟,之正确”,使人感受到诸葛亮《隆中对》那样的历史睿智。伊藤又举出最杰出的古典兵法《孙子》,并称为“孙毛”兵法。上述日本的战时军人与战后专家的认识与分析,可谓植根于其深刻的切身体验。它从一个侧面充分显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创造的反侵略、护和平战略与战术的独特价值。中华各族儿女以抗战之血,铸就了民族自卫之剑,撰写了世界军事宝库中的辉煌篇章。
  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中国人民率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并以极其沉重的民族牺牲,促进了盟国的联合与共同作战,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在全世界的胜利,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战灾历史。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不仅确立了自身在世界范围的大国地位,并为成立联合国、重建战后国际秩序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全体抗战军民克服农业经济的贫弱条件,创造出战胜工业化军国主义强国的战略战术,为世界军事史提供了一笔宝贵的军事财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有力推动着亚洲与世界步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作者 徐 勇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程宏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世界战争的多维解说_新浪新闻
世界战争的多维解说
《世界战争》
  作者:尼尔?弗格森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3年8月
  定价:98.00元《巨人》
  作者:尼尔?弗格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4月
  定价:69.00元《帝国》
  作者:尼尔?弗格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定价:68.00元《文明》
  作者:尼尔?弗格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定价:69.00元
  超越经济决定论
  弗格森对激烈战争的爆发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释,考虑到了经济波动、种族文化、帝国的兴衰多重原因,这种多维解释明显要好于一种普遍性的单一解释。
  战争,这一古老的话题,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对战争的研究也一直进行,特别是讨论战争发生,更是军事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明星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的《世界战争》则是探讨二十世纪前半期世界战争的新作,2006年问世后,引来了广泛关注,笔者阅读后感觉是一部颇具新意的学术作品。
  首先,作者把关注的范围锁定在20世纪,而不是大而全的通史。有自己的重点分析对象。选择这个时间段,做自己的分析重点,这是因为1900年后的100年,毫无疑问是近现代历史上最血腥的100年,比起先前任何时代,无论是相对意义还是绝对意义来说都要残暴得多(引言2页)。根据作者的统计,在这个世纪里面造成上百万军民伤亡的冲突有13起之多,还不包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样残酷的现实,过去已经有一些人给出了解释,其中代表说法有,其一是认为爆发激烈战争是经济危机引发的,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经济危机是二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代表为军事科学院写作的5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这种学说,已经扩展到其他战争的起源和发生,基本成为一种解释模板,也被人称为经济决定论。
  本书作者明确反对这种解释并非所有的受经济大萧条影响的国家都变成了法西斯政权:苏联,战争开始的时候站在希特勒一边,它并没有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最终动员和损失的军人,比其他任何参战国都要多:而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时间,恰恰是在它的经济从大萧条中得到恢复的时候,20世纪从整体说根本没有一般规律可言。作者本人则把激烈战争的爆发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释,考虑到了经济波动、种族文化、帝国的兴衰多重原因,结合20世纪发生的多次激烈战争,原因基本都包括在内了,笔者感觉到这种多维解释明显要好于一种普遍性的单一解释。在书中具体论证中,弗格森不是简单地进行逻辑分析,而是把上述几种情况的波动按曲线图表示出来,其中包括了领土损失,股票价格,小麦的价格波动,少数族裔在庞大国家占有的比例,战争双方飞机损失比例等,做这样的图表,对于作者是比较麻烦的,但是给读者的直观效果是良好的,这样解释的方法,更加清晰明白,远好于相关内容的文字表述。
  衰落是权力行使的变化
  所谓西方衰落,是指到了20世纪中期,西方再也无法行使它在1900年时曾经享有的权力。
  其次,作者在书中写了一些细节,比较令人关注,在137页作者提到第一群被第三帝国用毒气毒死的人是德国的精神病患者,他们被纯一氧化碳气体窒息而死,该方法后来被引进到东欧,用的是废气,相对于在5-10分钟就会造成大部分受害者死亡的吸入克隆B杀虫剂的方式,用毒气毒死人是一种缓慢的死亡法。在139页作者写到一位在奥斯维辛的幸存者记下了医生在女犯人身上将链球菌注入她们的骨头中,未经用化学品麻醉使用的东西插入她们的子宫,而在通往布痕瓦尔德火葬场的路上悬挂这样的标语“有一条通向自由的道路。它的里程碑被称为,服从,勤奋,诚实,秩序,纪律,清洁,愿意牺牲,热爱祖国。”通过这些内容,可以清楚看出纳粹的本质是什么东西,而歧视其他民族的判断又是什么,通过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也可以给那些独具本国特色的种族主义的人们提个醒,历史距离现实有时候并不遥远。在274页作者指出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王的军队和秘密警察问题,他是要清除西方遗留在伊朗社会的每一点痕迹,不仅在中东,而是在整个伊斯兰世界挑战美国人的自负。
  再次,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些有别过去的解释,比较有启发性,例如对西方衰落,这个概念在20世纪初期就有德国学者在自己书中使用为标题,而到了21世纪,因为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有一批人就开始鼓吹美国衰落(在他们眼中只要美国衰落,其他西方国家也必如此)。但是,具体衰落是什么意思?作者在书中指出所谓西方衰落是到了20世纪中期,西方再也无法行使它在1900年时曾经享有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衰落(引言38页)但作者紧接着也指出,在东方出现的挑战这种权力的许多东西,都明显是从西方思想和制度中继承过来的,尽管这种继承经过了文化融合的过程。笔者感觉这种描述是公允的,即衰落是相对于顶峰时期,而不是国家各项问题矛盾突出激化,走向危机的衰亡。20世纪60至70年代的美国国内冲突增加,特别是种族冲突激烈。但是,作者在书中指出,国内冲突最大的来源,并不是种族,而是越南。并说从军事角度看,这场战争实际上并不是无法取胜的,但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在尼克松宣誓就职之前就因为不得人心而已经输掉了的战争(结语255页)笔者认为从两个角度看待这场为美国带来痛苦的战争,要比较简单地说战争泥潭,更加准确。
  本书的缺陷也有,特别是在数字方面,不知是作者写错了,还是翻译的问题,在357页到了1937年日本向中国派遣了16个师人数达到70万人,但是又说到了1940年中,日本在中国的军队有23个师,28个旅(相当于另外14个师)和空军航空兵师,总共人数大约85万人,笔者不解16个师70万,37个师规模加上空军才有85万人,这数字是如何算出来的?
  虽然有着上面提到的失误,但瑕不掩瑜,这部80万字,分析战争的作品,是独具特色的一种,全书的论述,提供的方法和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使得本书作者不愧为最具影响力的明星历史学家,对比国内的大部头战争,军事著作,本书显得解释更加丰富,文笔也比较流畅,没有学术专著的枯燥,这些都是国内军事研究者应该学习的。 □书评人 张
  【链接】
  弗格森:20世纪的战争
  尼尔?弗格森现为哈佛大学历史系和商学院历史学与金融学两个学科的特聘教授,是西方极具影响力的明星历史学家。在《世界战争》中,弗格森对20世纪的历史特别是前半段历史进行了全面回顾。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为非凡的世纪中,人类进入了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科技革命极为彻底的大飞跃、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全球化的、现代化阶段。然而,“1900年以后的100年,毫无疑问是近现代史上最为血腥的世纪。比起先前的任何时代,无论是从相对意义上还是绝对意义上来说,都要血腥得多。重要的是,比起任何时代在地缘政治冲突中丧生的人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惨遭杀害的人数,要多得多。”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所谓的“美好”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世纪,包括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严酷的冷战和全球地区性冲突,致使千百万军人与平民在两次世界大战与无数次地区性冲突中丧命?为什么西方参战国在战场上完全背弃了欧洲启蒙主义时代已经达成共识的人道主义的“战争公约”,变成了肆意践踏人的生命与尊严、甚至嗜血如命的战争机器,进而导演了人类历史上人为的、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从而使这样一个原本美好的时代变成了一个致命性的充满战争与冲突的世纪,使它成为一个经济飞跃与战争冲突比肩而行的矛盾世纪?
  弗格森“超越传统的军事分析范畴”,从民族冲突、经济波动和帝国衰落等多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比如,在解释帝国衰落导致战争时,他认为,20世纪伊始,哈布斯堡王朝、土耳其帝国、霍恩佐伦王朝和罗曼诺夫王朝相继崩溃,造成昔日帝国辖区混乱不堪,流血冲突无法被遏制。这同样适用于我国清王朝崩溃前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1947年印度独立以后爆发的印巴冲突、比利时殖民统治垮台以后刚果、卢旺达等国的部族残杀。又如,弗格森指出,破坏国际战争公约,把军事行动变成野蛮的强奸行为,德国人是始作俑者。他在揭露纳粹清洗德国犹太人的暴行时,还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把它描述成了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强奸”。最后,他还没有忘记作为一个西方知识分子的责任,沿用斯宾格勒关于“东方的崛起、西方的衰落”的观点来对西方世界提出警示。  (原标题:世界战争的多维解说)
&&|&&&&|&&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世界战争新闻报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