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系购买万科闲置资金投资股票的300亿资金究竟怎么来的

揭秘“宝能系”举牌万科资金何来
【财新网】(记者 吴红毓然)“宝能系”投资主体平台——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不断增资及增持万科股票的钱从何而来?资金是重要“金主”。11月,钜盛华拿出了67亿资金作为劣后级向华福证券融资133亿,合计出资200亿成立深圳市浙商宝能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浙商宝能基金)。据财新记者调查,层层穿透之后,该基金的资金来自浙商银行资金,背后的主角实则浙商。浙商银行截至目前尚未对此给出官方回应。未备案的200亿基金值得注意的是,浙商宝能基金已募集200亿规模,但并没有备案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工商资料显示,该有限合伙注册于日,华福证券出资132.9亿做LP,认购优先级;深圳市浙商宝能投资集团出资67亿做LP,认购劣后级;深圳市浙商宝能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作为GP,认购劣后级。据财新记者确认,华福证券仅是通道,以“华福浙商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入股浙商宝能基金。据多位接近浙商银行人士向财新记者确认,华福证券定向资管计划背后的出资方,正是浙商银行。这是一种常见的“假股真债”形式,银行理财借道有限合伙企业,利用私募基金形式,作LP认购优先级,获取固定收益回报,风险由劣后级兜底。据财新记者独家多方获悉,该有限合伙企业存续期为七年,优先级获得的固定年化投资收益率分别为8%、8%、17%、12%、13%、14%、15%。财新记者获得的协议文件显示,该合伙企业的资金投向,包括三部分:一是支付前海人寿股权转让对价,一共使用约57亿元;二是用于向钜盛华增资,钜盛华再向前海人寿增资,这部分资金为60亿元;三是用于二级市场增持股份,资金规模82亿元。有接近浙商银行管理层的人士透露,目前投向万科股权收购的资金大约有70亿元。在第一部分的前海人寿股权转让中,浙商宝能基金向钜盛华增资10亿元,并向钜盛华发放股东借款47亿元;钜盛华将这部分资金,与其它渠道筹集的资金一并用于受让前海人寿的股权,受让后钜盛华持有前海人寿51%股权。如果扣除浙商宝能基金向钜盛华增资输出的57亿资本金,钜盛华向浙商宝能基金实际投入的LP资金仅为10亿元,而浙商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华福证券投入资金高达132.9亿元,这部分融资的杠杆率高达14.29倍。据财新记者了解,宝能投资集团将部分股权、钜盛华将前海人寿股权均质押给华福证券提供担保;姚振华夫妇及钜盛华、宝能地产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这意味着,“宝能系”用钜盛华及前海人寿的股权质押,从银行表外杠杆融资了132.9亿资金。而宝能投资集团是姚振华的个人独资公司,“这相当于银行变相给姚振华发了一张130多亿的信用卡。”一位业内人士分析称。隐蔽的浙银资本浙商银行如何给“宝能系”输出资金?答案是一个隐形的子公司——浙江浙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表面上,浙商银行与浙银资本没有股权关系。但多位接近浙商银行的人士证实,浙银资本确实是浙商银行的子公司,主要是为未来进行“投贷联动”试点所准备。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存贷款利差收窄等挑战,浙商银行正在以“全资产经营”战略谋求转型。截至2015年9月底,浙商银行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下降到33%,表外业务则急速扩张。工商资料显示,浙银资本成立于日,实缴资本金5亿,股东为五矿信托及浙大九智(杭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具体持股比例不详。浙银资本与浙大九智均在基金业协会备案。浙大九智实际控制人为韩华龙,现运行昆仑创元系列基金,韩并无基金从业资格。多位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浙商银行的理财资金认购了五矿信托相关信托计划的信托受益权。该信托计划持有浙银资本股权,浙商银行通过浙银资本,最终将资金投向浙商宝能有限合伙。日,浙银资本将法人代表、董事长兼总经理均由张长弓改为了陈潇笑,五矿信托总经理徐兵一直担任董事。据财新记者了解,张长弓此前跟徐兵同在杭州分行,张长弓为行长。现在,张长弓为浙商银行副行长,陈潇笑为浙商银行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此外,浙银资本高管还有张将来,其于2015年5月被免温州局副局长。到温州金改办之前,张将来于2008年到2012年任职于美银美林。公开资料显示,浙银资本出资450万、“宝能系”出资550万,成立了浙商宝能资本有限公司,作为浙商宝能基金的GP。公司董事长为张长弓,法人代表及副董事长为宝能集团高级副总裁黄炜。因此,层层穿透之后,可见“宝能系”大部分资金来自浙商银行,而理财资金却无法再穿透。公开资料无法查询到浙商银行任何理财产品的投向。“浙商银行理财的钱来自哪里?是来自理财资金池,还是来自风险授信?如果是后者,那浙商银行的理财资金也是个通道。”一位资深同业金融人士指出,这一投资风险敞口太大,按业内常规逻辑推测,要么浙商银行没审200亿有限合伙基金的用途,要么理财资金的钱实则另有出处。多家银行现身“宝能系”激进收购万科股票,钜盛华是关键的资金平台。目前,已有八个资管计划定向投往万科A的流通股。此前钜盛华向深交所交代了七个资管计划,总计耗资96.52亿元,其中钜盛华实际出资32.17亿元。(详细报道见财新网“钜盛华3倍杠杆举牌万科 平仓风险显露”)在公开披露的七个资管计划中,、广发银行、、提供优先级资金,共145亿,利率在6.4%-7.2%左右;钜盛华作为劣后级出资72.5亿,相当于以1:2的杠杆筹集了217.5亿资金。钜盛华通过股权质押,借道浙商宝能有限合伙融资了132.9亿;又在投向二级市场中出资了72.5亿,甚至更多。这说明,浙商银行的优先级理财资金实际上充当了买入万科股票资管计划的劣后级资金。除浙商银行之外,“宝能系”另一个有限合伙基金——深圳市宝能创赢投资企业(有限合伙),穿透后也可见银行资金。据12月6日的万科公告,钜盛华注册资本为163亿元,由宝能投资持股67.4%绝对控股,宝源物流持股0.68%、宝能创赢投资持股1.92%、浙商宝能产业投资合伙持股30%。据知情人士透露,宝能创赢募资规模22亿,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LP,深圳宝能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00万作GP。资金用途也是增资钜盛华。很明显,注册资本仅有1.25亿的民生加银资管也只是通道而已。目前,银监会对理财资金投向资管计划并无特别规定,但往往银行为了风险防范,只愿意投优先级,获取固定的收益。“除非项目批了更多额度,比如授信给200亿,但只放50亿做劣后级,再从外部募集150亿,只有这种情况银行理财资金才有可能做劣后级。但像浙商银行这样允许将投入的全部理财资金,实质充当资管计划的劣后级资金的做法,风险敞口太大了。”一位银行人士称。■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财经(financeapp)。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jby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99抵扣500购车款
千元优惠+2年免息
前100名送油卡一张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宝能系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持股万科,仅凭任性?
宝能系还有什么理由继续持股万科,仅凭任性?
小小微生活
宝能系和万科的故事,在过去的两年里明争暗斗的让人畏惧,对于宝能系来说,入主万科才是目标。经过两年的跌跌起起,宝能系也大伤元气,但依然没有改变宝能系对万科的控制欲。在日召开第十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郁亮为公司第十八届董事会主席,聘任郁亮为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此时的宝能系仍没有赚到一点甜头。甚至姚振华都被逐出了保险业,宝能系依然在坚持持股谋机会入主万科管理层,但是却一直得不到王石为首的万科管理层的认可,对于万科董事会重组宝能系也始终未能占据一席位。随着恒大和深圳地铁的插入,市场开始关注的便是宝能系何时退出万科,而万科股价一度创新,最高曾触顶30元大关,而宝能系对于万科A总体买入成本约为16.1元/股,持有数量为28.04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5.4%,就算以目前万科A 26.93元/股计算,宝能系获利也已经超过300亿元。宝能系在万科的股权已达到解禁时间,按理说早该拿着300亿清仓走人,但宝能系为何还恋恋不舍,且曾经不惜以野蛮人的姿态动用杠杆购入万科股票,成为万科大股东。或许宝能系在赌着这么一口气,万科一度未将宝能系看在眼里,对于宝能系这个大股东一度的不认可和排挤。如今宝能系解禁时间到了,这意味着随时都有可能撤出万科,作为万科的大股东,如此巨大的资金撤出,也必将对万科造成恐惧,不知这是否为宝能系的目的呢?源自【操盘王】分析,仅供参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小微生活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关注百姓生活热点,用图片记录真实生活。
作者最新文章借助金融杠杆 宝能系300亿围猎万科_新浪新闻
  原标题:借助金融杠杆 宝能系300亿围猎万科  姚振华
  在1994年那场A股市场里程碑式的“君万之争”中,万科就和“野蛮人”君安证券有过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而11年后,这位“野蛮人”却悄悄变成了颇具神秘色彩的“宝能系”。
  “宝能系”从深圳的一家小公司起家,在“掌舵者”姚振华的带领下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而在这场吸引整个市场瞩目的万科股权争夺战中,宝能系利用旗下的主要平台钜盛华多次举牌万科,其筹资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展现出一个资本玩家的身手。
  蔬菜实业起家的“商业帝国”
  宝能系虽然近两年频繁出现在资本市场的舞台,并构筑了一个集地产、保险、物流、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商业帝国,但其走向前台的进程并非像其他集团阵营一样让人娓娓道来,反倒有些神秘的色彩。
  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能集团”),是“宝能系”的核心公司。而根据工商部门的公开资料,宝能集团为姚振华独有,而他也是“宝能系”背后的掌舵者。
  宝能集团官网显示,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广东云信资信评估、粤商小额贷款、深圳宝时惠电子商务、深圳民鲜农产品等多家子公司。
  根据万科发布的权益变动报告书,除了上述宝能集团旗下子公司外,“宝能系”的资产还包括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邦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以深业物流为例,该公司成立于1983年,当时由国资背景的深业集团与宝能集团合资运作。这也反映了宝能系的一个特点,即宝能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打过交道”。
  目前,深业物流股东为创邦集团与钜盛华,属宝能系全资所有。深业物流的法定代表人,为姚振华的弟弟姚建辉。
  近年屡屡参股上市公司
  在夺得万科大股东之前,宝能系早已“捕猎”过多家上市公司,总投入超过500亿。
  2014年以来,利用钜盛华、前海人寿两大核心平台,宝能系通过举牌或参与定增入股的上市公司包括华侨城、中炬高新、韶能股份、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合肥百货、南玻A等。
  除了万科,宝能系举牌耗资最多的是南玻A。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12月开始,前海人寿、钜盛华等通过二级市场及定增,到今年12月初,累计买入南玻A股5.29亿股,B股355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25.05%,成为大股东。保守估计,前海人寿、钜盛华买入南玻A,累计动用资金已达50亿元以上。
  同样,前海人寿还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连续三次举牌韶能股份,共买入1.62亿股,前后耗资约达14亿元。
  此外,从今年4月到9月底,前海人寿还累计买入中炬高新1.6亿股,持股比例20.11%,动用资金23亿元左右。
  公开信息显示,前海人寿还分别持有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合肥百货三家公司1625万股、5244万股、5451万股。据买入价格区间大致计算,前海人寿增持上述公司,合计动用资金约10亿元。
  祭“高杠杆”围猎万科
  根据万科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从2015年7月至12月,包括钜盛华、前海人寿在内的“宝能系”曾先后四次举牌万科,并借此超越华润,坐上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之位。举牌所耗资金超过300亿元。
  万科12月披露的一份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截至日,钜盛华总资产为283.13亿元,总负债达到96.3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4%,全年净利润仅为2.62亿元。这样的数据,显然很难与争夺万科股权的角色相匹配。
  如此庞大的资金究竟何来。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这轮耗资300亿元的举牌中,宝能系的资金来源除了自有资金及前海人寿的保险资金外,钜盛华还动用了融资融券及收益互换等杠杆工具。
  12月10日,深交所发出关注函,向钜盛华询问资金来源等9个问题。钜盛华在15日表明,在最近的一次举牌中,通过7个资管计划购入万科4.97%股份,共费资约96.52亿元,其实际出资额为32.17亿元。如此一来,这7个资管计划的总资金杠杆达到3倍。
  除了上述的资管计划,钜盛华筹资的方式还有融资融券、收益互换和股权质押等。其中,万科11月11日的公告表明,钜盛华已经将其持有的7.28亿股质押给了鹏华资产,该部分股权占万科总股本的6.59%。
  而另一份发于11月20日的权益变动公告显示,钜盛华在7月和8月通过融资融券的方式买入了万科0.34%股权,通过收益互换的方式买入了8.04%股权,其中通过收益互换买入的部分是通过华泰、银河、中信和国信4家券商完成。
  新京报记者 陈鹏 罗超
  ■ 人物
  宝能系“掌门”姚振华:低调的“92派”
  作为宝能系“掌门人”,潮汕商人姚振华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神秘。“江湖”上关于他的传说却寥寥无几。
  公开信息显示,姚振华1988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在学校期间,姚振华就比别人更加努力。当时,华南理工大学开设了第二专业,姚振华成为最早选择攻读第二专业的学生之一,同时进修工业工程管理和食品工程专业,这让他不得不比别人多修30多门课程,也比别人面对了更大的压力。
  1992年,姚振华完成了学业。这一年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吹起改革春风的一年,刚走出校园的姚振华响应号召来到深圳,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成为“92派”企业家中的一员。
  1997年,姚振华成立了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来,新保康成为了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市场因此有传言称姚振华是靠“卖蔬菜”起家。
  时至今日,随着宝能集团业务范围的壮大,姚振华的地位也逐渐树立起来,他还担任过广东潮联会名誉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等多个职位。
  新京报记者 罗超
“圆”通“元”,其用法相同,意思一样,人们早已习惯了这个“圆”,而不是那个“元”。“圆”在人民币上用了60多年,并没有影响人民币在我国的法定地位,也没有影响人民币发行流通和信誉,以及人民群众对它的喜爱。
一个曾被认为是“南方富国”的阿根廷,现在彻彻底底地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财政上寅吃卯粮,政治上互相扯皮,最后经济上一地鸡毛,苦的是普通老百姓。
设想一下,如果当地民众的权益得到铁路部门的尊重,铁路部门在线路改造时,事先广泛征求过当地民众的意见,能够考虑当地的特殊困难,还会坚持把新火车站修到距离老车站12.5公里的地方吗?
我之所以大感困惑,是因为在厕所内解手的上级领导,是个刚届不惑之年、头发乌黑的晚辈;而立在厕所门外随时准备递上卫生纸的局长,却是个年过半百、银发丝丝的老者。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证券资讯
恒大仍在高位砸钱买万科 宝能系持股“水涨船高”浮盈300亿
来源:新浪综合
  不管许家印买万科真正目的是啥?姚振华浮盈快300亿了!
  澎湃新闻记者 范瑟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万科股权之争风云再起,原因在于恒大仍在不断砸钱高位买入万科股票。
(日,恒大确认买入万科A,随后股价一路上扬)
  恒大买入万科的消息一度表现在万科A股的走势上。11月9日和10日,万科连续两天大幅上涨,9日盘中一度涨停,10日一度涨逾7%,同时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报28.28元/股。
  截至11月16日收盘,万科A股股价为26.68元/股。伴随着恒大高位增持万科,在拉升了万科A股股价的同时,先前进场的各路万科大股东们则解除了资金危机,浮盈颇丰。
  从目前的公开披露信息来看,在万科的持股方中,宝能系持股比例为25.4%,华润持股15.24%,恒大系持股8.95%;安邦持股6.18%,万科管理层通过其资管计划持股4.14%,万科工会持股0.61%。
  据澎湃新闻初步计算,借着恒大增持的东风,目前宝能系浮盈297.81亿元、华润浮盈最高为398.3亿元、安邦浮盈63.42亿元、万科管理层浮盈73亿元。
  早在2015年1月,前海人寿(宝能系)就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入万科A股股票,根据披露的信息,前海人寿分别于2015年1月、2015年2月、2015年3月、2015年4月、2015年6月和7月买卖万科股票。而构成第一次举牌是在2015年的7月。
  随后,宝能系买买买的节奏根本停不下来,截至日,宝能系对万科的持股比例就增至24.26%,在此期间,万科管理层与宝能系之间的矛盾也不断爆发。截至目前,宝能系持股比例为25.4%。
  按照摩根大通在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宝能系共斥资430亿元人民币买入万科A25%的股份。在这其中,前海人寿出资104.2亿元,宝能集团提供了60亿元资金,钜盛华自有资金62亿元,剩下资金为通过资管计划从六家银行借款的260亿元。随后万科7月19日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7月15日,钜盛华又通过资管计划耗资8亿新购入约0.4%的股权使得持股比例上升至25.4%。粗略统计宝能系为此动用的资金约451亿元。
  按照目前万科2945亿元的市值,宝能持股市值为748.03亿元,浮盈约297亿元。
  万科的第二大股东是华润集团。
  华润原本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但在2015年的7、8月份,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和钜盛华公司通过三次举牌,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持股共15.04%。“宝万之争”开始至今,万科曾经的大股东华润却鲜有出面解围。
  按照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华润在日和9月1日两次增持万科,分别以均价13.37元每股增持约752.15万股;以均价13.34元每股增持约2974.3万股,两次增持共耗资约4.97亿元。随便再无增持动作。
  而据媒体报道,自2000年华润入主万科,2004年至今,华润系对万科的持股比例均维持在15%左右,而以傅育宁为首的华润,每股成本不到3元。
  截至目前,华润持有万科A股的比例为15.24%,持股数量为16.亿股。这么算来,华润的这笔长期投资至今浮盈达到了398.3亿元。
  在万科的持股名单中,安邦买入万科的价格相对较高。
  2015年一季度,万科股价徘徊于12元至14元。但在万科披露的公告中,安邦保险是在11月后才大举买入万科实现举牌。日,万科发布公告称,截至12月7日,安邦保险集团通过其旗下安邦人寿保险、安邦财产保险、和谐健康保险及安邦养老保险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5252.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由于安邦保险购入万科A股的时间在11月份至12月份,按照当时万科A股股票的价格区间在每股14.28元到19.75元左右,安邦保险需要花90.33亿元到100.84亿元左右,取中间价则在95.6亿元。
  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安邦保险于日增持万科A股股份约1.05亿股,每股的平均价为21.808元人民币;18日万科停盘前,安邦再次以每股23.551元人民币,增持万科A股股份2287万股。两次共耗资约22.98亿元人民币,安邦所持万科A股的股权比例也随之由5%升至7.01%。
  按照目前万科的市值,安邦所持有万科股权的账面价值达206.44亿元,以去除成本简单计算,则安邦目前浮盈达63.42亿元。
  万科管理层亦获利不菲。万科合伙人计划从日开始,通过金鹏资产管理计划买入万科股票,大约半年的增持时间,出手 11次增持,耗资48.77亿元,平均增持股价约9.87元。截至目前,万科管理层通过其资管计划持股4.14%。据此计算,万科管理层浮盈约73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2002-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借助金融杠杆 宝能系300亿围猎万科_网易财经
借助金融杠杆 宝能系300亿围猎万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借助金融杠杆 宝能系300亿围猎万科)
在1994年那场市场里程碑式的“君万之争”中,就和“野蛮人”君安证券有过一次惊心动魄的较量。而11年后,这位“野蛮人”却悄悄变成了颇具神秘色彩的“”。“宝能系”从深圳的一家小公司起家,在“掌舵者”姚振华的带领下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而在这场吸引整个市场瞩目的万科股权争夺战中,宝能系利用旗下的主要平台钜盛华多次举牌万科,其筹资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展现出一个资本玩家的身手。蔬菜实业起家的“商业帝国”宝能系虽然近两年频繁出现在资本市场的舞台,并构筑了一个集地产、保险、物流、医疗、农业等众多产业的庞大商业帝国,但其走向前台的进程并非像其他集团阵营一样让人娓娓道来,反倒有些神秘的色彩。公开资料显示,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能集团”),是“宝能系”的核心公司。而根据工商部门的公开资料,宝能集团为姚振华独有,而他也是“宝能系”背后的掌舵者。宝能集团官网显示,集团旗下包括综合物业开发、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民生产业等五大板块,下辖宝能地产、前海人寿、钜盛华、广东云信资信评估、粤商小额贷款、深圳宝时惠电子商务、深圳民鲜农产品等多家子公司。根据万科发布的权益变动报告书,除了上述宝能集团旗下子公司外,“宝能系”的资产还包括深圳深业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邦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以深业物流为例,该公司成立于1983年,当时由国资背景的深业集团与宝能集团合资运作。这也反映了宝能系的一个特点,即宝能系在发展过程中,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打过交道”。目前,深业物流股东为创邦集团与钜盛华,属宝能系全资所有。深业物流的法定代表人,为姚振华的弟弟姚建辉。近年屡屡参股上市公司在夺得万科大股东之前,宝能系早已“捕猎”过多家上市公司,总投入超过500亿。2014年以来,利用钜盛华、前海人寿两大核心平台,宝能系通过举牌或参与定增入股的上市公司包括华侨城、、、、、、南玻A等。除了万科,宝能系举牌耗资最多的是南玻A。公开信息显示,自去年12月开始,前海人寿、钜盛华等通过二级市场及定增,到今年12月初,累计买入南玻5.29亿股,3554万股,持股比例达到25.05%,成为大股东。保守估计,前海人寿、钜盛华买入南玻A,累计动用资金已达50亿元以上。同样,前海人寿还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连续三次举牌韶能股份,共买入1.62亿股,前后耗资约达14亿元。此外,从今年4月到9月底,前海人寿还累计买入中炬高新1.6亿股,持股比例20.11%,动用资金23亿元左右。公开信息显示,前海人寿还分别持有明星电力、南宁百货、合肥百货三家公司1625万股、5244万股、5451万股。据买入价格区间大致计算,前海人寿增持上述公司,合计动用资金约10亿元。祭“高杠杆”万科根据万科披露的权益变动报告,从2015年7月至12月,包括钜盛华、前海人寿在内的“宝能系”曾先后四次举牌万科,并借此超越华润,坐上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之位。举牌所耗资金超过300亿元。万科12月披露的一份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截至日,钜盛华总资产为283.13亿元,总负债达到96.3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4%,全年净利润仅为2.62亿元。这样的数据,显然很难与争夺万科股权的角色相匹配。如此庞大的资金究竟何来。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在这轮耗资300亿元的举牌中,宝能系的资金来源除了自有资金及前海人寿的保险资金外,钜盛华还动用了及收益互换等杠杆工具。12月10日,深交所发出关注函,向钜盛华询问资金来源等9个问题。钜盛华在15日表明,在最近的一次举牌中,通过7个资管计划购入万科4.97%股份,共费资约96.52亿元,其实际出资额为32.17亿元。如此一来,这7个资管计划的总资金杠杆达到3倍。除了上述的资管计划,钜盛华筹资的方式还有融资融券、收益互换和股权质押等。其中,万科11月11日的公告表明,钜盛华已经将其持有的7.28亿股质押给了鹏华资产,该部分股权占万科总股本的6.59%。而另一份发于11月20日的权益变动公告显示,钜盛华在7月和8月通过融资融券的方式买入了万科0.34%股权,通过收益互换的方式买入了8.04%股权,其中通过收益互换买入的部分是通过华泰、银河、中信和国信4家券商完成。新京报记者&陈鹏&罗超人物宝能系“掌门”姚振华:低调的“92派”作为宝能系“掌门人”,潮汕商人姚振华始终保持着低调与神秘。“江湖”上关于他的传说却寥寥无几。公开信息显示,姚振华1988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在学校期间,姚振华就比别人更加努力。当时,华南理工大学开设了第二专业,姚振华成为最早选择攻读第二专业的学生之一,同时进修工业工程管理和食品工程专业,这让他不得不比别人多修30多门课程,也比别人面对了更大的压力。1992年,姚振华完成了学业。这一年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吹起改革春风的一年,刚走出校园的姚振华响应号召来到深圳,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成为“92派”企业家中的一员。1997年,姚振华成立了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来,新保康成为了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市场因此有传言称姚振华是靠“卖蔬菜”起家。时至今日,随着宝能集团业务范围的壮大,姚振华的地位也逐渐树立起来,他还担任过广东潮联会名誉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等多个职位。
新京报记者&罗超
(编辑:internal)
本文来源:财经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科a历史资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