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翻译公司排名为什么做不起来

中国翻译协会北京新语丝 企业国际化发展翻译公司兴起不意外_国内新闻_新闻资讯_千华网
北京新语丝 企业国际化发展翻译公司兴起不意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国际化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1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首次达到100家,首次有中国公司进入三甲。
对于各大企业海外市场的成功,翻译公司高质量多语种的翻译服务可算的上是头功。
据《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有64%的翻译服务企业,中译外业务量占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显著高于外译中。而中译外业务的持续升温,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北京翻译公司业务水平的高低和专业水准。北京新语丝翻译公司作为一家多语信息处理服务商,其语言翻译多样化涉及金融、IT、机械、电子、法律、化工等各行各业,高质量的完成了相关法律文书翻译、商务文件翻译、学术翻译等工作。
针对中译外工作量超过外译中,北京新语丝翻译公司认为由以下原因导致的:首先,中国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程度的在国际社会上展示了自己对外交流的资源和实力。其次,中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外交上都与世界各国的有了更深度的发展,引发了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信息交流,大大增强了主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的意识和能力。另外,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激发了各大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提出了更加灵活有效的机制,正是因为如此也推动翻译事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
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逐渐加快的加快,巨大的市场的需求推动了上千家大大小小的翻译团队和翻译公司的发展,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尤为明显。北京新语丝翻译公司能够获得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与其汇聚近五十名有着十几年翻译经验的高级译员,一千多名合同译员且所有翻译人员都持有国家翻译资格证书的人才支持密不可分。同时,北京新语丝翻译公司还邀请到了数名资深外籍翻译专家对稿件进行译审,保证呈献给客户的翻译文稿可达到母语水平。
新语丝翻译坚守&诚信为本、经营人心、卓越品质、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经过16年的持续发展,赢得的不仅只是客户及合作伙伴的好评和良好的业界口碑,而是在新语丝翻译公司参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的工作经验。为追求更高质量的翻译工作,新语丝翻译严格奉行&五控三审&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自己经手的每一份翻译资料都能做到准确全面、严谨明确、通顺简练。全心全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完善的语言翻译服务。
责任编辑:王迪从不会翻译到全国最大的翻译公司老板
我的图书馆
从不会翻译到全国最大的翻译公司老板
从不会翻译到全国最大的翻译公司老板
元培翻译董事长蒋小林的传奇故事
“这也是奥运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北京奥运会语言翻译服务供应商元培翻译蒋小林很自豪:“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没有哪届奥运会是有商业公司承担翻译的工作。但是我们做到了。”
另外北京元培世纪翻译公司成为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大会独家主赞助商,此次大会将于日至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同时元培公司与中国翻译协会结成“永久合作伙伴”关系.
奥运官方网上记载元培翻译是从事翻译服务的专业机构。它创立了二十四工作流程制、五阶段质量控制及三审审核制度,拥有全套质量标准。公司的“三严”特色(流程控制严、质量控制严、技术标准严)在业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我现在最感兴趣的是总裁蒋小林到底是如何带领元培迅速成长起来的.因为蒋总本人不会翻译,他是中文系毕业.
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天阔
2000年,中文系毕业,当过老师,最后从湖南发改委辞职下海的蒋小林来到北京,开始寻找一个适合自己创业的行当。那会,他“没有技术特长,不想再教书,口袋里创业的银子有限”,在寻觅中,他开始留意翻译这个行业。
元培成立5年,2007年年收入7000万人民币,年增长率达600%.
翻译行业过去没有自己的控制体系,蒋小林研究后发现,行业要是想发展,必须解决几个问题,首先,从业人员职业化,这才能保证翻译人员的素质;其次,管理大量的翻译人员,为了保证整体服务水平的稳定,避免短板效应,必须有一整套的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服务的标准化。以上两点实现,才能实现企业化手段提供大规模语言服务,做到针对客户配备服务人员,培养客户对公司的忠诚度。“元培这些年发展,如果说快一些,那么在企业经营模式上的探索是最重要的原因。”
“现在好多翻译行业的人开会的时候,大家还会说,元培的老总是一个非专业人士,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我们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你们是专家,你们在提供服务,而我是在经营服务。”蒋小林说。
2003年开始,蒋小林在自己的工作表中加了一项,就是研究奥运语言服务。“这个想法,100个人知道,就有99个人反对,不反对的只有我自己。”蒋小林说。
  事实上,99个人的反对,在当时有着极为充分的理由:1、奥运史上没有将语言服务交给一个公司承担的先例;2、蒋小林开始做研究的时候,元培只有十几个人的规模,即使在国内同行中,也排不上名次。
  但是在他看来,唯有如此,才是做了“唯一正确的事。”
  “中国的翻译市场,跟中国的盒饭市场是一样的,需求庞大,但是非常分散。”蒋小林解释道。“有好几亿人要吃盒饭,但是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写字楼中。”这样的市场特点决定了如果要用销售的手法来做的话,成本巨大而效果甚微,所以,“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让客户自己找来,让客户来找,武器必须是品牌,而不是销售。
  “一般用于打响品牌的方式有两种:依靠口碑和依靠大量的广告投入,第一种周期非常长,在我们这个行业,可能要花上10年,而第二种对我们也不是最合适,毕竟我们提供的不是面向大众的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蒋小林选择了介入奥运,在他看来是品牌推广的最好契机。
  奥组委的语言服务招标在2005年开始,此前一年,蒋小林就把在奥运会的语言服务的向介之囊邀请到中国,请教“是什么组织来提供语言服务的?你所做的有哪些是比较成功的?如果再做一次,有什么地方是需要改进的?”同样的问题,蒋小林也抛给了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的语言总协调,以及被誉为世界大型体育赛事语言服务做得最好的韩国世界杯的相关负责人。
  “在3年中,我们研究了奥运语言服务的方方面面,招投标开始之后,在招投标官员和竞争对手中,没有任何人比元培更清楚什么是奥运语言服务。”据蒋小林介绍,在参与竞标者中,元培是唯一一个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的公司。整个涉及语言服务的环节,如何切分哪些应该是政府做,哪些政府不应该参与;需要提供多少语种,怎么取舍等等,无一遗漏。
  事实上,正如蒋小林所说,中标奥运后,元培获得了更多的优质资源。“奥运是元培第二大台阶。”他说。翻译团队从2005年的100人左右,迅速膨胀到了现在的600多人。从前作为轻资产公司难以贷款的问题也随即解决,如今,不止是银行,风险投资亦闻风而至.
发表评论:
馆藏&8434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著名翻译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