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宝后需要依止多少位依止善知识的功徳利益

皈依三宝后需要依止多少位善知识? -
皈依三宝后需要依止多少位善知识?
【网友提问】法师吉祥!弟子请问,皈依三宝后需要依止多少位善知识?如何判断与哪位善知识有缘?感恩法师慈悲教授,阿弥陀佛。
【学诚法师】依止多少位善知识,要看自己有缘遇到多少位善知识,有力量依止多少位善知识。与善知识的因缘分为人缘和法缘,人缘就是你能够遇得到,法缘就是你愿意听受他的教授,最好的就是人缘与法缘都具足。把自己修成一个具足弟子相的法器,自然就能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如何依止善知识;d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当今时代,骗子的手段、方法越来越多,有在家的,更;如何寻找师父?;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自己的动机;如果不是,那么可能是师父出了问题,也可能是我们不;学佛欲了生死、成菩提、度众生,如理依止善知识至为;善知识,乃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然而值遇善知识后,若不了解依止的方法,或虽了解而;狱;又有最初
如何依止善知识
d 未曾听闻佛法,生命就毫无意义可言。得闻解脱之道,而未能依教奉行,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如果道场没有法,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贯彻三法印、一实相印、四依止,落实在每一个动点上,当下即是正法重现!让佛教兴盛、正法重现,是每一个佛弟子无可推托的责任 d
当今时代,骗子的手段、方法越来越多,有在家的,更有甚者---伪佛弟子,穿着袈裟来行骗,有末日冒充圣人的,有借慈善来穿着僧衣行骗的,所以,请大家相互转告,不管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中,都不要轻易相信谁,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谁,因为骗子的手段、方法很多,会利用你的贪欲来套你的话,所以,大家要警惕,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另外,出家人回向,或是做法事,如果不是正规寺院举办的,纯属个别僧人发菩提心行为的,是不收费的,另外,如果已经上当,爱骗了,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即便是QQ上的,也可以报案,这属于网络诈骗。还有一点,如果有个别人上当受骗了,千万不要沉默,一定要当着大家面来揭穿骗子的行径,让骗子无处藏匿,只有这样,才能不让更多善良慈悲的人上当受骗,因为那样的伤害,会牵扯到多个家庭的幸福合谐的,对于穿着袈裟来借佛法欺骗善良慈悲之人的狮子身上虫,我们更应该揭露并狠狠的打击,绝不要心慈手软,这是替佛拔乱反正。还有,如果是以慈善为借口行骗的,同样可以报案追回资金,可百度查阅相关刑法。警告你们这些骗子和伪佛弟子,因果不虚,只要有佛法僧三宝在,就一定有正法在,会让你们现世来世生生世世感受你们所做的邪恶之果报,人在做,天在看,好自为之。
如何寻找师父?
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自己的动机。若是一心求名、求利,就会遇上以菩萨为名义、名利为本质的邪师。另外,如果遇到在戒律、经教、慈悲心上都令人敬佩的善知识,在跟随善知识修行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菩提心是不是有所增长?是不是更能对周遭人的苦乐感同身受?是不是主动关怀他们?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yes’, 那么就是找对了善知识。
如果不是,那么可能是师父出了问题,也可能是我们不清楚自己的动机,寻找师父、学佛修行的动机。 一位真正的善知识,一定会帮助弟子发展慈悲心,减少贪、嗔、痴、慢 、疑等恶习。如果只是为了师父的名气、神通等而跟随邪师,一定会走偏,烦恼越来越多。
学佛欲了生死、成菩提、度众生,如理依止善知识至为关键。因为菩提道上的每一步,需要善知识指点;每一分善根,需要善知识培养造就;每一种歧途,需要善知识事先教诫遮免。没有善知识的摄受、养育、呵护,一介博地凡夫,岂能以自力径直步入增上生与决定胜的善道,从此远离歧途、不遭魔扰、步步升进而圆成菩提?方今末世,五浊正炽,外有邪师误导、邪缘引诱,内有无明障覆、烦恼动乱,修行者不依止善知识,有几人能不中途退转、陷溺!
善知识,乃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有缘幸遇善知识,实为修行者一生的大事因缘。譬如婴儿依母而生,依母而长,以善知识的慈悲加持培育,便能于菩提入门深入,直至圆满成就。
然而值遇善知识后,若不了解依止的方法,或虽了解而不能执为大要,从始至终精诚奉行,则所谓佛法的成就,终究以无根本而成画饼。下等者,缘殊胜对境的善知识,时日一久,渐生傲慢、懈怠,常寻过失,甚而谤师叛道,沦为善星比丘之流,生无佛法可成,死而直堕地
狱;又有最初依师,非为佛法而来,仅是世间名利交涉;又有只重财物供养,并未实修依止的意乐、加行;又有不能始终贯彻财物供养、身语承事、如教奉行,致使今日修行人中,能与善知识真实相应的,实不多见。
学佛以依止善知识为第一前提,依止善知识又以长久依教奉行为第一关键。鉴于目前修行人中多有不如理依师的现状,跟随邪师步入魔道而不自知,还以为在修学佛正法,特此上传此文为修行者依师的法镜。
如何才能分辨善知识呢?这真是个两难的问题。真能分辨的时候,要等自己成就,才能清楚何人是否真的是善知识。但大部分在未成就前,皆因无“择法眼”,很难分辨,只能凭一些资讯(有时还是错的),来作判。现在大部分人或以有名气,或有法力,或有苦行定力等作判断依据,不然只好人云亦云。或者也知道善知识应以“修心”为主,福慧双修,但在此末法时期,却碰不到心仪的善知识。要遇到自己的善知识,除了自己的器量要俱足,也需因缘福报。
善知识的特质
一个少有“我执”,著重“修心”,兼“修法”利生,慈悲渡众的学佛者,基本上我们可以称为“善知识”。尤其强调“修心”,不妄起邪念,宁可弃“法”求“心”,也不“贪法”。所谓修佛法,是修心,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而不是一般所谓修法修神通。所有的修法,都是为众生而修,绝不是为自己私利。
善知识也“明因果”,强调了因果,反而不能接近算命卜卦,风水地理,叫人趋吉避凶。更进一步,还要有出离三界缠缚的空慧。在人世间的善知识,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也与常人一样吃饭睡觉,也有喜怒哀乐,也礼佛拜佛,学佛修行。但与常人最大差别,或许不是生活经验的丰富,不是神通法力的高强,而是“心的慈悲和智慧”。因慈悲,便能恒益众生,因智慧,便能引领众生。
重视佛法智慧的开启。强调入世出世皆要圆满。此类善知识多从事菩萨道的事业,生生世世在六道轮回中随缘度生。大至一国之君,小至贩夫走卒乞丐,或出家,或居士,皆可能是菩萨道的行者,通常终其一生,默默服务奉,无怨无悔;或有因缘,也会出来弘法利生。
学佛者在修行路上,除了发菩提心外,最重要的便是依止具备法相的善知识。佛菩萨是永生永世的依止明灯,善知识带领学佛者步入真正的解脱大道。
修行上的指导,其本身必定实证实修:
若只看经典修行,在深层的潜意识障碍和习气,会把佛法的真谛扭曲,最后还可能固执己见,落入所知障,文字障里。
修行成就的鉴定:
学佛者在未成就前,要经由善知识的验证,以免魔障侵入而不自觉。修行中有种种幻象,常造成学佛者自以为修成,堕入魔知魔见,学佛者怎可不小心!
如同指导博士论文,指导老师对主题若无专长,指导出的论文深度实在有限。若无实证实修,
恐会落入“以盲导盲”的悲惨结果,这是一般要渡众生的学佛者的通。很多人在多读几部佛经后,就开始“引经据典”指导别人学佛,不然就靠点小神通,替人“指点迷津”,被天魔外道所摄而不自知。楞严经上己清楚说明末法时代,天魔会趁修行人有所贪求,心有障碍,“飞精附人,口说经法”。楞严经上如何觉知魔事,应是所有学佛者必须加以注意的。
好的善知识还会引介更适合学佛者的善知识。如文殊师利菩萨启发善财童子发菩提心,并介绍善知识,才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什么文殊菩萨不自己指导善财童子呢?我觉得这是文殊菩萨高明之处,让善财童子找到自己真正因缘。一位学佛者会不会遇到自己的善知识?实在是“因”而已,过去生曾结善缘,今生遇到会倍觉亲切,修行更能契合。
神通法力强是善知识吗?
对于正常人而言,“神通”的确让人著迷。拥有神通,便能感应常人所不知的境界,于是鬼神也来通,天魔也来通。有时宣称他即是佛菩萨再来,神通广大,有求必应,求事业有事业,求钱财有钱财,求法有法。佛法以“修心”为主,而此类修行者心有习气,若有神通,正好表现出“大习气”。诸如探人底细隐私;求指点以赚钱;到其他道场比法;暗施邪术害人;要求法者的供养愈多愈好;傲慢心强看不起其他学佛者;不明因果,强以神通介入因果等。这些行径,您觉得像正信的学佛者吗?这些有神通法力的修行者,仗著法力,为所欲为,相信自有因果报。如果不小心求过这类修行者,得到好处,必须在佛菩萨前忏悔,因正知见不足而走进外道;要更发菩提心,以求修行路上有善知识的因缘。
通灵人士常能感应人道以外的众生,故也略知轮回之苦,众生之苦,也知道“因果”,但是对于佛法的修心开悟,明心现性,可能毫无所知。通灵的确有能力解决一些事,故我们应心存尊重,尊重他们为苦难众生解决困难烦恼,但不能以此为学佛榜样,更不能去学所谓的“启灵”,把自己的慧命出借。
善知识看风水地理算命,使人趋吉避凶?
的确有很多人遇到过“佛道双修的修行人”。不仅注重风水,还兼八字算命,遇有凶险时,叫人出国旅游,或贴符咒等(甚至强调一贴见效)。强调“趋吉避凶”,这种修行人的信徒还真不少,反正信徒能保平安”就好了。这里值得我们深思,佛教讲“各人因果各人了”,避开凶险,不就逃避因果吗?谁来慈悲来讨因果的众生呢?如果您的亲人被杀害,凶手逃避因果,您觉得有天理吗?学佛者对于“保平安”的观念,可能要修正,否则和民间信仰就没差别了。
领天命的善知识?
有些修行者,宣称自己是领了“天命”,众生趋之若骛。佛法说“众生皆有佛性”,修行者如实修行,发菩提心,必蒙佛菩萨慈悲加持,以救度众生,只要心的“证量”够,也就有资格弘法利生。为什么要“领天命”?“天命”来自天道,天道亦在六道轮回之内。在无尽的时空中,有很多佛国净土,有很多佛菩萨都在弘法渡生,从未听说要“领天命”,这实在是学佛者要深思。(大概领了天命后就&高人一等&吧!)
修行人形形色色,怎么决定,就看您怎么对您的法身慧命要求了,没有人可以替您决定。如果没有善加观察,而依止了一个颠倒的恶知识,那么将毁掉今生与来世。若非善知识,就当远离。善知识是生生世世的归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如果不善加观察,遇到恶知识,将毁坏信士一生的善资粮,并且将失毁已得的暇满人身。
观察善知识的方法:先于远处询问有关情况,再于近处自行观察,看他是否清净戒律,是否具有出离心,是否只求名闻利养而欺骗众生,这些通过观察他的身体、口、意、事业、眷属来判断。对于准备依止的善知识必须善自观察,不能着急。譬如我们买一件衣服都要反复挑选,而我们欲依止的善知识关系到我们生生世世的利益,万一选错了,就不可能获得解脱,所以更需详细观察。首先依三乘教典所说具相善知识的条件进行观察,认定之后需如理如法地依止,便能趋入解脱正道。《功德藏》云:“首先善巧观察,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
《华严经》云:“何为善知识?为引导一切有情,故见无有不同;超越世间,故与众皆不同;所做所为具义,故饶益无量有情。”弥勒菩萨在《经观庄严论》(5)中说:“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善知识自己相续必须调柔,否则无法调伏他人相续。
观察善知识:
凡夫人本来就很容易随着友伴等暂时的外缘所改变,所以我们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依止良师益友。打个比方来说,普通的一节树木落到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后,就会熏染上钐茨镜拿钕悖峁饨谄胀ǖ哪静囊沧匀簧⒎⒊龇曳嫉奶聪阄丁M绻乐挂晃痪呦嗟母呱蟮拢枚弥不嵫旧纤墓Φ旅钕悖魉捕急涑伤悄茄H缰潜庾鹫咴凇豆Φ虏亍分兴担骸叭缏昀攀髁种校淦胀ㄒ唤谀荆σ蹲倘蟪雒钕悖乐股鲜λ嫘斜恕!
如今正处在五浊恶世,当然,众多续部宝典中讲的所有法相样样俱全的善知识实在是难以寻觅,但一般来说,可以依止的善知识必须具备以下这些功德:一、相续清净:从来没有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与密乘三昧耶戒;二、广闻博学:通晓经续论典;三、具大悲心:对无边众生就像母亲对独子般慈爱;四、通达显密:精通外三藏、内密四续部的仪轨;
五、现前断证依靠修持实义于自相续中现前殊胜的断证功德;六、圆满四摄:以布施、爱语、同行、共事四摄法摄受具善缘的弟子。如《功德藏》中说:“圆满诸胜法相者,浊世力致故难得,三戒清净之大地,多闻大悲润心续,精通如海显密仪,断证净慧硕果丰,四摄鲜花齐争艳,善缘弟子如蜂聚。”
善知识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如果没有经过慎重观察,不幸遇到邪知识,信士一生的善资都将葬送在他的手中,使已得的暇满人身白白地虚度。比如,一只毒蛇盘绕在树下,某人误认为是树影而前去乘凉,结果被毒蛇害死。如《功德藏》中说:“若未详细观察师,毁坏信士善资粮,亦毁闲暇如毒蛇,误认树影将受欺。”
因此,我们一定要详详细细加以观察,正确无误地进行辨别之后,才能全心全意地依止一位具足前面所讲这些功德的善知识,从此之后恒常对善知识作真佛想。这样一切功德无不圆满的善知识就是十方诸佛大悲与智慧的本体,他们只是为了利益所化众生而显现人的形象。如《功德藏》中说:“圆满德相之上师,诸佛智慧大悲体,所化前现士夫相,悉地根本即无上。”
如此殊胜的善知识,为了引导所化众生,暂时的一举手、一投足等行为好像与所有的普
通人一模一样。但是从了义上来讲,他们的密意始终安住在佛陀的境界中,从这一角度而言又与一切世人截然不同。实际上,善知识的任何所为都是顺应所化众生相续具有密意的行为,超凡脱俗,不同寻常;他既能善巧解除弟子的重重怀疑,也能忍耐弟子的一切邪行和忧心劳身,宛如独子的慈母一般。如《功德藏》中说:“不了义随一切众,了义相违诸众生,具密意故胜有情,善遣疑忍忧邪行。”
可见,具有一切德相的善知识,就像大船,能救度众生脱离轮回大海;他如商主,能无误指示解脱与遍知佛果的圣道;他如甘露雨,能熄灭业与烦恼熊熊的烈火;他如日月,能遣除重重的无明黑暗,现出朗朗的正法光明;他如大地,能容忍弟子忧心劳身及一切邪行,见行广博,无所不包;他如劫波树(如意树),是今生与来世一切功德利乐的来源;他如妙瓶,成为不可思议诸乘宗派一切意愿的宝库;他如摩尼珠,住在随心所欲(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大海的源泉中;他的慈心犹如父母,对于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爱憎,一视同仁;他的悲心好似河流,对于普天之下的芸芸苍生广泛怜悯,尤其是对无依无怙的苦难有情更是迫切悲悯;他的喜心宛若山王,不为嫉妒之心所转,不为实执之风所动;他的舍心恰似雨云,自相续不被贪嗔所扰乱。如《功德藏》中说:“解脱有海如大舟,无迷胜道真商主,灭业惑火甘露雨,遣无明暗等日月,囊括诸乘如大地,利乐源如劫波树,圆具法库如妙瓶,上师胜过如意宝,平等爱众即父母,悲心广切等河流,无变喜心如山王,无乱舍心如雨云。”从大悲心与加持方面来说,善知识与诸佛相同,与善知识结上善缘者即生便可成佛,结上恶缘者也有断绝轮回之日,如颂云:“如是上师等诸佛,害彼亦入安乐道,何人正信依止师,降下一切功德雨。”
戊二、依止善知识:
观察完善知识之后,接下来就是依止善知识。那么,该以怎样的方式依止善知识呢?正如《华严经》中所说:“善男子,汝应对自己起病人想。”按照这其中类似的喻义说法,我们要像重疾缠身的病人依止善巧的名医、行在恐怖路途的旅客依止勇敢的护送者、遭到怨敌强盗野兽等恐怖危害时依止解救危难的友伴、去海中宝洲取宝的商人依止商主、想到达河对岸的船客依靠舵手一样,要摆脱生死烦恼的怖畏,必须要依止具有救护力的善知识。如《功德藏》中说:“如病依医客依护,怖畏依友商依主,诸乘舟者依舵手,畏生死惑当依师。”
作为弟子所要具备的条件:一、精进大铠: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违背善知识的意愿;二、智慧极坚:心情不会因为暂时出现的违缘而改变;三、承侍上师:要有赴汤蹈火承侍善知识的精神,也就是不惜生身性命为善知识办事;四、依教奉行:善知识所说的任何教授,言听计从,将自己置之度外。这样的人单单依靠对善知识的虔诚敬信必将获得解脱,如《功德藏》中说:“精进大铠慧极坚,不惜身命作承侍,谨遵师命不护己,唯以敬信得解脱。”
身为合格的弟子还要具备:将善知识视为真佛――具大信心;了知善知识善巧方便行为的密意――具大智慧;能够受持善知识所宣讲的一切正法――广闻博学;慈爱那些无依无怙、受苦受难的众生――具有悲心;恭敬善知识所传授的律仪和三昧耶戒――敬护净戒;身语意寂静调柔――三门调柔;内心能容纳善知识及道友的一切行为――宽宏大量;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毫不吝惜地全部供养善知识――慷慨大方;内心很少出现不清净的分别恶念――具清净观;如果造了恶业立即想到:我的这种恶行必定会受到正士大德的羞辱――具惭愧心。我们务必要具备这些优点来依止善知识。《功德藏》中说:“具信慧闻大悲心,恭敬戒律三门调,宽宏慷慨净相愧。”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91如何依止善知识等内容。 
 依止善知识之必要性在现今五浊恶世,尊师重道的精神已经渐渐湮没了,但在传统上...所以,师长就似是造小泥佛像的模具,徒弟就像 被压造出的小泥佛牌;模具怎么样,...  善知识 8页 免费 何谓善知识 6页 免费 如何依止善知识 暂无评价 12页 免费 ...我认识了, 这就是 「知识」「善」字, 。 一般人都当「好」字讲; 「善...  依止善知识 12页 1财富值 如何依止善知识 暂无评价 12页 免费 公民心肺复苏知识...二十一种心依止善知识的方法 [
15:34:00 | By: zongcihui ]...  返回腾讯网首页&&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 alt+4 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净慧长老:如何依止善知识
?详解善知识的八种相
?善知识十相...  如何你依止一个比自己修行功 德更高的善知识,就会得到更大的进步。我们拜师傅一 定要拜一个比自己智慧更高、修证功德更大、三藏经典 学问理论水平更高、完全有...  什么样的善知识是圆满的善... 43页 免费 善知识善伴党 7页 免费 如何依止善知识 暂无评价 12页 免费 如何追随善知识 3页 免费 1善学者赢--构建合理的知识...  思想依止 ① 信为本, 观待师如佛, 恒观师之功德, 防观师之过失 (若生起寻求师之过失, 即应忏悔, 断除相续。 )②念恩生敬,佛经中说,善知识是我痴暗...  以上观修内容,从《前行实修法》、《前行广释》、《般若摄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 车疏》等学院法师整理的如何依止善知识的修法等摘录编辑而成,仅供参考,阿...  今天我们学习 如何亲近善知识(一)善知识的重要性 在古代有一个“ 孟母三迁 ...他的佛法成就除了与他的资质与勤 奋有关外, 重要的就是靠依止善知识, 善...毁破三宝后得遇善知识,精进忏悔,可以皈依三宝和往生吗?_浙江省天台山慈恩寺
您所在的位置: >
22:58&&|&&
来源:《智渡法师-学佛问答录》&&|&&
负责编辑:妙慧&&|&&
佛门信众问:顶礼法师!
弟子有一疑问,如果有人在今生由于愚痴心(并非恶意,精神有问题),毁破大乘经典、毁破三宝、诽谤正法,后得遇善知识并且精进忏悔、修诸善业,可以皈依三宝吗?能得到皈依体吗?临终能往生吗?
智渡法师答:可以皈依,能得皈依体,临终能往生。
--------------------------------------------------------------------------
备注:1、以上学佛问答录,来源于在寺院、在佛教门户网站对信众对佛门信众的慈悲开示及智渡法师著述的《》、《佛医传世》、《幸福大道》中的节选,开示内容部份,仅供有相同、相似因缘和疑惑者参考。
2、各位佛门信众若有学佛或者生活中的疑惑,可登录网站&提交问题,请智渡法师作开示,法师会亲自回复。
3、学佛问答己汇编成集,会不定期更新,下载地址为:&
相关阅读:&
联系地址:中国&浙江省&天台县&水南村西
Copyright &
 浙江省天台山慈恩寺  WWW.CIENSI.NET ICP备案号:浙ICP备号-1目前系统繁忙,请稍后刷新试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皈依三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