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学生毕业失业,为什么一毕业就失业了

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大学生的苦恼,为何毕业即失业?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是打拼两年后做与自己专业无关的事情。为什么呢?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常常困扰着无数家长,那么我们今天,就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一下。大一高中的英语老师为了让学生从昏昏欲睡中醒过来,惯用手段之一是渲染大学的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美好生活。被洗脑后的高三狗上了大一,一看,哎哟,英语老师诚不欺我,实在太好玩了。除此之外,还有不良学长学姐,在大一新生入学的前段时间,使劲灌输谈恋爱要趁早的思想,所以,要学弟学妹还在军训期间,赶紧报名各种社团、参与竞选班干部、积极响应学校活动……一般情况下,总会有个职务傍身,于是大一这一年,就欢脱的过完了。大二经过一年的体验,发现大学生活也就那样,而这个时候,有的同学开始醒悟,毕竟好多必要的证书需要考到手了。比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所以大二这一年,比起大一来说,要忙很多,但大学没有约束力,依然可以过着寝室组团开黑的堕落生活?。大三转眼间就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对自己的未来应该要有个规划,是工作or考研?选择工作,就要想想自己会什么,如果不是一流学府,就会发现,其实大一大二两年来,似乎并没有学到什么技能;选择考研,那就简单多了,哪所大学牛逼去哪里,成绩不够再调剂;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11.2.4查看: 383|回复: 5
UID72674帖子积分1575
三段, 积分 15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5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4:01签到天数: 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2]偶尔看看I
当前用户组为 三段当前积分为 157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425 点。
UID72674帖子积分1575
  大学生为何毕业即失业?
  资料显示,去年中国大学各学科的就业率:工商管理是58% ;农学最好,78% ;法律、教育媒体、医学,都在30%多。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算下去的话,大学生起码有一半失业。
  为什么找不到事做?郎咸平说,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原因是:专业不对口。”对此,郎咸平说:“我在美国教过很多学校,香港也教过,内地也教过,我就从来没见过哪一个大学的毕业生是专业对口的。专业不对口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大学生全世界都专业不对口,为什么这么讲?全世界的本科教育是什么宗旨啊?是通才教育,专科才是专才教育,既然是通才教育当然是专业不对口,这是一定的。”
  “为什么美国学生专业不对口,找得到事,而我们中国学生专业不对口,就找不事呢?有人说是因为扩招,但是美国的大学毕业生比例比中国高很多。”郎咸平话锋一转,有很多人认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这个想法其实错得离谱。
  郎咸平说,真正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产业链,就是“6+1”。“1”就是指制造业,是硬的生产环节,其余“6”是软的环节,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等六个环节。
  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分工把“6+1”里面最差的“1”放在中国。而“1”是不需要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6”。
  “在这种产业链的格局之下,除非你从“1”走到“6”,否则大学生就业一样艰难。”郎咸平说,此外,利率不断调升,汇率也不断调升,使得这些出口制造业日子更不好过。他建议,中国的产业政策必须从“1”走到“6”,只有这样问题才能解决,包括大学生就业。
& && & 以上是郎咸平说的,各位有什么想法儿看法儿?
踩过的脚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忍不住非要说两句,也要说负责任的话。这是一种社会道德和
UID80256帖子积分891
二段, 积分 8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9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14:00签到天数: 79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
当前用户组为 二段当前积分为 891,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9 点。
UID80256帖子积分891
哎,刺激消费,扩招大学生,把老百姓的钱拿出来,大学毕业了,一个待业问题成了一家人的悲剧,念什么大学,为什么念大学对于现在来说不是很重要,有文化能怎么样,没有文化能饿死。简直是扯淡,硬性需求的后果,中国的教育是赚钱,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教育不是赔钱,结果好的人才都去国外了,
UID77778帖子积分2180
四段, 积分 21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0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3:24签到天数: 16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7]常住居民III
当前用户组为 四段当前积分为 2180,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820 点。
UID77778帖子积分2180
很要道理& && && && && && &
UID76014帖子积分2909
四段, 积分 29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91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0:37签到天数: 122 天连续签到: 2 天[LV.7]常住居民III
当前用户组为 四段当前积分为 290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1091 点。
UID76014帖子积分2909
眼高手低,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UID75425帖子积分79249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1:01签到天数: 1134 天连续签到: 43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当前用户组为 九段当前积分为 79249,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UID75425帖子积分79249
理论上说的很对,但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啊!
UID79292帖子积分175
一段, 积分 17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5 积分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08:11签到天数: 29 天连续签到: 1 天[LV.4]偶尔看看III
当前用户组为 一段当前积分为 175, 升到下一级还需要 325 点。
UID79292帖子积分175
同意!!!!!!
站长推荐 /1
待注册新会员:
您好!本论坛鉴于必须每一天,每一月支出日常运作费用;从即日起,凡是新会员注册的均需要通过支付宝支付人民币十元整,方可获得论坛注册提问答案。
凡是通过淘宝或微信购买问题答案的朋友,并可获得积分1000的奖励,足够您一般性资料的下载和学习。
论坛注册专用微信号:131 (竹林踏雨)
联络电话(管理员):请加微信
Powered by当前位置:&&&&&&&&&
农村大学生贫二代毕业3成失业
真的寒门再难出贵子?
来源:人民网&|& 13:18&编辑:李慧萍
网络上到处都充斥着富二代,金钱等等,然而,人们似乎忘了,我们国家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即农村大学生贫二代 。他们的生活怎样?现状又如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真的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位于贵州省最北部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南距遵义市区180公里,北至重庆市区160公里。出道真,无论是去遵义还是重庆,100多公里的路程,平均要走5个多小时,因为这100多公里,都是蜿蜒曲折的山路。
道真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在道真,老百姓有一句俗话: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读书,在道真人看来,是摆脱贫穷的最好通道。
43岁的陈朝顺信奉的是&黄金棍下出人才&,他是道真县三江镇云峰村人,对他来说,最遗憾的事情是父亲去世早,他上学只上到初中。陈朝顺拼尽全力支持两个孩子读书。女儿陈诚3年前考上了贵州师范大学,儿子陈果今年考上了沈阳药科大学。
陈朝顺靠当地的传统项目烤烟叶来维持整个家庭的运转,好光景时,一年收入4万元。这4万元要供养母亲,保证家庭支出,支付一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的生活、学习费用,基本是入不敷出。女儿现在已经有2.4万元的助学贷款需要还。
陈朝顺说话干脆,当陈果在8月22日收到老师短信,得知考上沈阳药科大学后,陈朝顺的第一感受就是:&这几年没白上。&
云峰村书记明跃告诉记者,云峰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4500元,属于国家一级一类贫困,但是教育问题,&逢会必谈&。老百姓的共识是:&读书是一条好出路。&
在陈果就读的道真中学,今年的高考中,毕业生文化成绩一本上线324人,二本上线603人,本科上线率为60.24%,600分以上15人。
这个成绩对于当地从事教育的人来说并不意外。道真县教育局一名干部说:&这里的学生都很拼,住校的学生晚上老师都要催着放下书本早休息。&
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需要更多力量介入
陈朝顺说,如果两个孩子将来想读研究生,他一样支持他们,没有钱就去贷款。为了孩子的学习,他毫不犹豫,无怨无悔。但是,这意味着更大的经济压力,更辛苦的生活。
张平也是今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虽然考上大连民族大学,但是她不想去上大学,因为妈妈身患癌症,现在还在化疗中。
张平如果去读书,会给家里增添巨大的经济负担,关键是妈妈没有人照护。父亲和哥哥常年在外打工,供养她上学和母亲看病。现实的残酷,母亲的病情、亲人的思念,让她柔弱的肩膀不堪重负。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委托有关单位开展的一项针对1200名接受过资助的贫困学子的调查显示,受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困难,呈现&常态化贫困&趋势。从困难类型上看,父母双方均有收入来源的家庭占61.7%,其中大部分是父母双方务农(46.3%);32.3%的家庭仅靠父母其中一方的职业收入;另有6%的子女,从父母任何一方都得不到经济支持。家庭供养率(家庭人口数与家庭劳动力数比值)高,平均值达到2.85,意味着1个劳动力要供养接近3个家庭人口。而致贫因素上,职位收入低是主要因素,家庭变故位居第二。即使父母双方都有工作,家庭的收入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成为一种&常态化贫困&。
在调研中,有学生表示:&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没机会。&这份调研报告指出:&机会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然而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机会。他们曾经将希望寄托于教育,然而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不少专家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已逐渐失去了承载阶层流动的职能。&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
农村贫困大学生是&贫二代&中颇引人关注的群体。高失业率意味着大学4年的书本知识并未给他们带来一份体面的工作,意味着他们无颜面对父老乡亲,意味着&贫二代&中本来最有希望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一部分人,他们的梦想还未出发,在现实面前就已折戟。对受调查的受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而言,很多情况下上大学需要以牺牲父辈的生活为代价,背负着整个家庭甚至家族的期望,压力颇大。尽管如此,不少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还是通过继续求学加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真的寒门再难出贵子?
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唯一途径是大规模重复性训练,以提高熟练程度和反应速度。实现这一途径的基础是教育投入和家庭经济条件,而和户籍身份无关。那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可以把子女送到师资力量更强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可以雇用更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提高考试成绩,而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家庭,能够让子女接受教育已经勉为其难,又怎么可能提供额外的辅导与训练呢?
这个事实正是恢复高考30多年来所体现的社会变迁:30多年前,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高考成绩的整体性差距并不显著,甚至农村学生的成绩会高于城市学生,因为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面临的教育投入是大体相当的。30多年后,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高考成绩的整体上差距已经相当显著,因为除了政府教育投入存在差异之外,家庭之间的教育投入差异也越来越大。
另一个原因在于师资。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中学的师资并不比城市中学差,甚至可能要更好。原因很简单,上世纪60年代,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大批知识青年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以及大批知识分子被下放劳动,许多人就此成为当地农村学校的教师,为当地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1978年恢复高考后,前几届农村学生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重点大学,很大程度上是这些高级知识分子教育出来的结果。后来,随着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这批人陆续返回城市,造成当地农村优秀师资的流失。
进入21世纪后,由于&超级中学&的崛起,又有一大批优秀的农村教师被高薪和其他优厚条件吸纳进城市,进一步削弱了农村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优秀师资&只出不进&的结果必然导致农村学生在高考竞争中处于整体性的劣势。
武汉市25中语文老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林晓红和同事在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时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孩子的学习上,鲜有问津。而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
武大四大名嘴之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副教授尚重生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考的题目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利,比如考试中出现的一些网络语言,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接触过;其次,&寒门学子&大多信息面狭隘;再次,寒门学子社会关系匮乏,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尚重生提出了担忧:未来&贫二代&越来越多,社会断裂,贫富矛盾增多,不利于社会安定。他说,寒门孩子成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应该更懂事,不能自暴自弃。
有网友跟帖说:&良好的教育确实需要大量金钱,胎教要钱,早教班要钱,各种兴趣班要钱。我亲戚家的孩子才五岁,在教育上已经投入六位数了,学了钢琴、芭蕾、绘画、英语等。&现在小升初考试比拼的不是学科成绩,而是奥数和英语。这两门就得家长去砸钱上培训班。
网友&小洋很忙&说,以某重点高中来说,今年上北大、清华的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个班上全部上重点线,2个出国、1个香港、5个清北,剩下的全是211和 985的高校。全班62个人,家庭是一个比一个好,从政的、经商的,最差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农民、打工仔家庭的只有那么一两个,而且绝对是那种对孩子超级负责的家庭。
&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能够上名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真的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网友&青青木瓜香&说。
的相关阅读:
窗花有话说
深窗公众平台作者: 洪蔚 来源: 发布时间:
选择字号:小 中
为什么毕业即失业
图片来源:
【核心阅读】
在2013年大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史上&最难就业季&亦相伴而来。
结合我国国情对&就业难&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教育体制的相对落后、经济结构转型的缓慢、对职业教育的忽视,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不畅的主要原因。
解决就业难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毕业生也应明确定位、调整心态。
产业结构失衡,是目前就业难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高端服务业是一个个性化的领域,是技术无法替代的,而且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人力有着大量的需求。
制度对于经济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它必然成为经济问题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就业问题也不例外。
■本报记者 洪蔚
今年,699万名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出校门,从目前的统计数字看,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大学生的签约率,目前分别为26%、25%、47%。就业的压力,无疑是2013年夏天的热点问题,数百万没有着落的毕业生,将度过一个忐忑的夏天。如一些专家学者分析的那样,就业在中国,&将是一个长期问题,需要追根溯源来理解、分析并应对&。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以《就业:压力之下,公平更重要!》为题,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根据报道展示的细节,很多应届毕业生,以较低待遇和职位要求,应试数十家企业、单位,却依然没有找到一把&椅子&&&
教育改革没跟上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从标题上看就凸显了&公平&二字,似乎想为目前的就业难寻找一条缓解压力的途径。而在另一些专家看来,&公平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但从目前我国面临的就业压力看,这一说法针对性不强&。
2012年底,有统计数字表明,2012年农民工平均月收入超大学毕业生起薪。一位2011年的毕业生至今工资仍只有2000元左右,仅够养活自己,&不是没找更好工作的想法,问题是,在学校学的东西很少用得上&。
目前,很多大学生以略高于2000元的月收入挣扎着,而农民工的月收入很多已经达到了五六千元。对此,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总结为:&农民工越来越难招,全国就业新增创新高,但是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
《扬子晚报》日前发表了署名周建平的文章,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文章称,专业对接性差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在大扩招中,不少学校选择办学成本低的专业作为扩大招生的突破口,造成一些专业设置泛滥,有一些专业在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需求。
正如那位毕业生说的,&在学校学的东西很少用得上&,在采访中杨燕绥对记者说:&从教育上看,我们的高等教育结构存在很大问题。&
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思路,依然没有脱离传统思维,过度重视名牌大学,重视研究生教育,相比之下高端职业教育的比例严重失调,于是一方面产业升级,找不到高端职业人才,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岗位。对此杨燕绥精辟地总结为:&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
在杨燕绥看来,名牌大学、研究生教育,在求职上有一个明显的劣势,就是脱离实际,这些毕业生既没有较高的实际工作技能,也没有创业的能力,&他们一出校门,只是想找把椅子坐下来&,杨燕绥表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失调,反映了我们的高校教育改革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实际&。
产业结构失衡
今年,我国就业市场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很多人表示,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很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点。
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在寻求解决之道时,把目光投向了产业调整。在分析大学生不敌农民工的原因时,张燕生表示,这是中国经济出现的一个结构性问题的显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二届京交会暨全球服务论坛北京峰会时,发表了题为《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他指出,大力发展服务业即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
&产业结构失衡,是目前就业难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杨燕绥表示,&解决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的困境,一个更重要的途径,就是改变粗放型的产业结构。&
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增长都是粗放型发展,重视第一第二产业,轻视服务业:有了钱就用来买地、盖高楼、修公路,然而根据就业理论,随着技术水平的增长,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条件必定是下降的,这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技术解放了人力。
因此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前景是有限的,而对于服务业来说,情形就完全不同了,&高端服务业是一个个性化的领域,是技术无法替代的,而且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对人力有着大量的需求。&杨燕绥表示。
目前,服务业在我国GDP所占的比重只有30%,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应该占到70%才算合理。在杨燕绥看来,目前我国IT、金融、医疗等高端、个性化服务领域,都还远没有成熟。
未来,要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就业问题,杨燕绥表示:&需要国家创造就业岗位,特别是在服务业,要从农村到城市打造一条包括IT、金融、医疗、文化等完整的服务链,既可以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也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就业的制度因素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近几年来,就业正在逐渐取代GDP成为政策最关注的内容。
从国际上看,近一个世纪以来,就业也是一个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上半叶,随着&失业&成为愈来愈严重的社会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就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黏性就业理论等。
总体来说,西方主流的就业理论,将失业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技术进步、劳动分工、工资率以及消费不足。在解决途径上,希望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然而,从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的实际情形看,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解决之道,在我国失效了。
最近十多年,我国出现一个让人困惑的局面,经济增长并没有带动就业,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很不明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也就是说所谓&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了。毕业生越来越多,岗位却越来越少,据统计,今年的岗位比去年减少了15%。
在研究高增长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原因时,山东学者周青梅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缺乏对就业问题的研究以及有力支持,经济增长往往成为唯一的目标,不重视发挥政府在解决失业问题上的主导作用,导致目标与手段倒置,是中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一个原因。
从统计数字看,在发达国家,员工工资占到了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我国政策规定的数字是14%左右,而从近几年的实际统计数字看,我国企业的员工工资,甚至低于14%的比例。
我国的就业理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与国外相比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在探讨西方理论对中国的启示时,周青梅认为,已有的就业理论较少涉及制度因素,多数西方主流就业理论的前提是&制度是一个既定因素&,没有被当做变量来考虑。
实际上,由于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路径,各国选择的制度有着巨大的差异,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差异也无法改变。对于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制度对于经济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它必然成为经济问题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就业问题也不例外。
& 《中国科学报》 ( 第5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3/6/10 11:52:39 hyhuo
为什么不能毕业就失业?
如果社会保障机制到位的话,失业也不一定是坏事.
目前已有1条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失业补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