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息变保险,利息不合适,差太多,找投诉方式

存款变保险 五年亏了5000多
中国人寿遭市民投诉,记者暗访发现该银行网点仍在卖保险
来源:生活日报
  李老先生遭保险公司业务员“忽悠”,存款变成了保单。                    记者 赵国陆 摄
  □记者 赵国陆  近日,济南市长清区的李大爷向本报投诉,32000元存了五年,到期后才发现,当年是被忽悠买成了保险。所谓的高收益只有4100多元,而这笔钱如果存五年,利息超过9000元。眼看着收益损失一半,他找到当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要说法,业务员承诺补偿1500元损失,但一年后才兑现。同时警告李大爷,如果选择曝光,将不进行任何弥补或者处理。本来想存款却成保险  李大爷今年70周岁,是长清一所学校的退休职工。手里积攒了一些养老钱,在附近一家银行存了定期存款。工资卡里的退休金攒到整数时,就存成定期。2008年2月,他再次到长清区峰山路上的银行网点存款时,两名女员工过来劝他理财。“银行里的人说存款的收益低,让我买理财。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保本、分红、有利息。我不懂,他们说,有利息每年还分红,五年下来不低于银行存款利息。”  李大爷说,开始不愿买理财,还是想存款,但是经不住劝,他认为银行工作人员说的应该不会错,就同意了。他告诉记者,他一直认为是银行的人给他办理的手续,和存款差不多,所有的单子都是工作人员填,最后让他在哪儿签字他就在哪儿签了字。“我花眼,只能比划着签个名,其他的都是人家给代填的。最后,给了一个存折,还有一沓单子,装在一个信封里。”五年收益少5000元  今年春节,李大爷想起来,32000元钱的五年期到了。节后一上班,他就去银行取款再转存,银行的工作人员看过他的存折和单据,转给了保险公司。这时他被告知,“利息”只有3800多元。  “当时我就懵了!这差五六千块钱呢。”李大爷表示,按当时的五年定期利率5.85%,现在应该拿到9360元利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长清支公司的工作人员让他再等等,说这3800多元是前四年的分红和利息,最后一年的分红还没到期,得到6月底。  7月2日,最后一笔分红打到了他的存折上,老人一看傻了眼,只有290.14元。这样,3.2万元五年的收益4100多元。主要构成是每年的分红,以及这些红利的利息。这时,他才明白,所谓的“保本、分红、有利息”是怎么回事。比同期存款整整亏了5000多元。业务员答应赔1500元  为这事,李大爷心里堵得慌,实在气不过,找到当地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要个说法。“开始没人管,我跑了四五趟,最后他们说研究研究。上当的不止我一个,不少人在那里闹呢。昨天,他们来说给我赔偿1500块钱,再送一套第五套人民币纪念币。但是十天之后才能给个凭证,钱一年之后才能拿到。”李先生无奈之下只好签字同意。  收益太差,保险公司可以事后额外弥补?16日下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济南分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经过落实后表示,业务人员和主管认为客户年龄大,而且实际收益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损失,提出了这个解决方案,属于自掏腰包给予补偿,为客户弥补损失,并非公司行为。“既然客户同意了这一处理方式,我们会督促长清公司尽快把1500元给人家。”保险公司: 如果曝光不予处理  16日下午,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济南分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经过落实后表示,该公司确实先后在银行为李先生办理了三份保单,当年监管部门是允许保险公司在银行驻点营销的。经过长清支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核实,也联系了经办人,因为客户太多,业务员已经没有印象,也没有影像资料能够证明当时的具体情形。“估计当时讲解有偏差,客户反应这么强烈。”  至于保单中基本信息不全,未留有效联系电话,该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时县区公司要求不严格,可能存在这种情况,现在肯定不会出现这种失误。  对于尚未到期的两份保单,目前收益还不确定,保险公司建议李先生持有,起码保全本金,如果坚持提前退保,可能会损失本金。如果到期仍然出现收益损失,可以与客户再进行协商处理。  16日下午5点多,记者了解到,当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已派人与李先生进行沟通,称处理了业务员,并承诺尽快把1500元送到家里。然而,同时提出,如果此事在媒体曝光,将不予处理,也不再给任何补偿。  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记者暗访: 银行仍在卖保险  16日上午,记者以客户身份来到李先生被忽悠的银行网点,向大堂经理咨询五年定期利率。“现在谁还存五年定期啊?一旦动用就算活期,不划算。”他指着利率表说。  “谁要存五年定期?”旁边很快走过来一位年轻的男工作人员,大堂经理指了指记者,这个小伙子靠过来询问。记者表示,是替老人咨询,养老钱长期用不着,打算转存定期。“老人的钱啊?建议你看看这个产品,两年之后可以随时取出来,保本保收益,除了固定利率还有分红,比定期存款利息高。”  记者接过产品说明书一看,这是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两全保险,也是分红型产品。他表示,现在银行不再允许国寿等保险公司驻点营销,但自己可以卖银保产品。然后,列举了该保险产品的一系列优势,基本报喜不报忧,只说收益不提风险。  相关链接 保险产品禁止跟存款类比  2011年3月,银监会已叫停保险公司人员在银行网点驻点销售,并严格规定,在商业银行网点销售的保险产品,不得与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销售”。保监会也有明确要求,保险代理人不得将保险产品作为储蓄产品介绍,不得套用“本金”、“存入”等概念,不得将保险产品的利益与银行存款收益、国债收益等进行片面类比。保险公司委托银行代理销售投资连结保险的,严格限制在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台销售,不得通过银行储蓄柜台销售投资连结保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保险和储蓄是两码事。保险有保障功能,如果投保人在投保第一年就出现问题,保险公司要全额赔付甚至掏出更多的钱,为了保证赔付,保险公司会有一部分资金无法长期运作,资金是有成本的。从分红的角度看,如果保险公司运作较好,可能分红就多,但也可能没分红。因此这是一款金融产品,与存款截然不同。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邮编:250014&&&E-mail:电话
新闻热线:96706&&&报刊发行:9
&&&报纸广告:6
副刊青未了:1&&&网站:1&&&传真:6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银行称客户当时知道买的是保险理财产品 双方还可协商解决  徐先生提供的银行存款凭证 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赵威 摄  本报讯 (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赵威)“我到银行存款,存款变成了保单,现在我已按期存满五年,本金可退,但利息要不回来,银行只同意送一些礼品作补偿。”  近日,77岁的徐先生在建设银行办理的一款保险理财产品交费期满,因为利息难返,引发维权烦恼。  市民投诉:存款“变”保险  徐先生称,日,他到建设银行沈阳东站街储蓄所存款。  “储蓄所窗口工作人员向我推荐一款高利息产品,我觉得利息比定存高一些,没多想就在单子上签了字。”徐先生说,他按照银行工作人员的提示一次存入2000元钱,得到了一张存款凭证。  徐先生称,存款后,储蓄所窗口工作人员提示称,还需要到保险公司办理相关手续。第二天,他到保险公司咨询相关事宜,发现自己在银行的存款变成了分红型的保险理财产品。  “我向保险公司提出退款要求,人家不同意,后来经过协商,保险公司同意更改存款方式,由连续存满10年改为连续存满5年。”徐先生说,根据保险单上的合同约定,他在每年的12月26日需要存入2000元钱,交费期满日为日。  到期后返本金不给利息  徐先生称,根据合同约定的交费方式,截至交费期满日,他共计交费1万元钱,交费期满日到了后,他去银行咨询返款和利息事宜,工作人员称需要再等5年才能正常返利。  “我都这把年纪了,身体状况不好,实在是等不起了啊。”徐先生说。  经过多次协商,银行方面同意退还其本金,但让徐先生无法接受的是,利息收益却无法通过现金的方式得到。徐先生称,银行方面只同意送其一些礼品作为补偿,其中包括:800元电话卡、两桶豆油和两瓶洗衣液。“我不想要这些东西,我希望银行将本金归还,并能按银行存款的正常利息结算。”  银行方面称礼品价格等同利息  针对徐先生的投诉,建设银行沈阳东站街储蓄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当初徐先生已在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代收凭证上签字,其对自己所购买的保险理财品应该知晓。  对于徐先生提出的归还本金并按正常利息结算的要求,上述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徐先生的实际情况,银行方面与保险公司沟通后同意退还其本金,同时银行方面愿意送给老人一些礼品作为补偿。  “经过我们核算,这些礼品折算成现金等同存款正常利息结算的价格。”上述负责人说,如果徐先生不同意银行方面的处理方案,双方还可以进一步协商。  律师说法  存款变保险  维权难在举证  针对银行存款变保险的投诉案例,本报消费维权律师团成员、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律师杨继新表示,涉及存款变保险的投诉大多难以得到有效维权,主要原因是举证难。  类似投诉中,多数消费者自称在办存款业务时未得到任何保险提示,也没有想办理保险,但消费者很难提出相关证据。杨继新认为,银行工作人员在向消费者介绍理财产品时,需充分告知消费者产品属性,若消费者在不知情前提下购买,并没有本人签字,银行直接将存款变成保险产品,那么银行工作人员则存在误导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向工商或消协部门投诉。本案中,如果消费者无法证明银行工作人员存在误导行为,要求银行方面返利,则需要双方协商。  杨继新提醒,购买理财产品时要看清楚合同落款是银行还是第三方机构。华商晨报 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 赵威投诉中国银行
存款变保险 315热线_12315网上投诉_315投诉网站_315投诉电话
Tag标签:投诉中国银行
存款变保险
以下文章内容仅为投诉者陈述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者支持其观点!
如何投诉:  
当前位置: &
投诉中国银行
存款变保险
投诉中国银行
存款变保险
期 : 9:49:26&& 来源:315热线网
我09年8月10日拿10万元去中国银行存长期的,银行员工得知告我,说你现在存5年还赠送一份保险,我感绝挺好就存了,临走还问那员工如有急事取这钱可以吗?该员工说可以按或期利息给你.可结果呢?今年2010年刚一年我急用钱,想取出来想不就是火气利息吗?可没成想一划卡,没钱说我买保险了.不是整存赠保险吗,怎么反而成了我拿10万元买保险了,我找银行负责人说,没办法,报警,警察说没办法,我投诉要我等待.现在我知道1年了10万元没存到利息,现在要把这笔钱取出,我只能得到94900元.人民信任银行,他们说什么是什么.为了多卖出份保险从中得到好处,这么骗我们中国银行还会让人民信任吗,以后对待中国银行就和对待在外的那种小骗子,什么都得细心看,不能他让你签什么你就签什么呢??
特别声明:上述内容仅为投诉者陈述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者支持其观点!
投诉编号:Rx106252
投诉人名:李女士
投诉类型:
银行名称:中国银行
投诉处理评价打分必须在投诉处理完毕后才能进行
相关最新投诉
&?&&?&&?&&?&&?&&?&&?&&?&&?&&?&
北京地区投诉
&?&&?&&?&&?&&?&&?&&?&&?&&?&&?&
快来发表你的见解。如果觉得这条信息很有借鉴意义,可以邀请你的朋友一起关注。请记住网址:
&&&&我也和你遇到了相同的情况,我母亲去农行存钱,被变成了保险,现在想投诉我还不知该如何下手。【IP为 118.122.*.* 的网友】
发表日期: 19:01:52
我来说两句
输入验证码 :
(* 数字键以主键盘上方的为准!)
(* 字符数在2~300之间,请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要发布无关信息或广告!您所发表的观点,一切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本月产品投诉排行
本周产品投诉排行
? ? ? ? ? ? ? ? ? ? ? ?
&&&&&&&&&&
&&&&&&&&&&
&&&&&&&&&&
投诉中国银行
存款变保...
上述内容仅为投诉者陈述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者支持其观点!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市博儒律师事务所 平宏民律师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张翔律师 | 北京长济律师事务所 王大治律师
投诉信箱:
投诉电话:010-
Copyright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版权属315热线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个银行存款利息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