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兼职做女保险员潜规则也是潜规则吗

兼职兼薪为教师带来“合法外快”,同时如何向社会释放红利?_网易财经
兼职兼薪为教师带来“合法外快”,同时如何向社会释放红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兼职兼薪为教师带来“合法外快”,同时如何向社会释放红利?)
“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依法依规适度。”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科研人员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各领域、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则,推动《意见》贯彻落实。兼职兼薪,为高校院所教研人员额外收益的同时,如何像这份《意见》的标题所指“增加知识价值”,为全社会“双创”事业呢?兼职兼薪在沪已有探索兼职兼薪,在上海早已开始探索。沪上一所地方高校的副校长认为,在大学校园,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讲席教授为数众多,除名义上的抬头,跨校双聘的做法也不在少数。此次《意见》的出台再次明确:“高校教师经所在单位批准,可开展多点教学并获得报酬。”她认为,这份《意见》对于高校教师的指向性,恐怕更多地在于科研,允许教师在校外从事兼职科研工作。两年前,上海教育系统为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兼薪或自主创业,允许各高校保留3%编制,专门用于支持教师的“校企流动”。这项灵活而柔性的人才新机制,也成为沪上各大高校知识服务平台的“标配”之一。马子彦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教师,又属于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任职副总经理。教师编制在校,科研考核也在校,但他每次回校,都把轨交技术需求带回来,向科研团队“发包”,由师生组队攻关。他们研发的“城市轨交信号维护支持系统”项目,获得河南当地的科技进步奖。除了这两个头衔,马子彦还是工程大“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研究员。作为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之一,这个中心通过公开竞标方式,承担了“16号线试运营基本条件认定”项目。目前,马子彦“转战”交通部轨道交通研究院,兼职科研任务在北京,组织人事关系在上海。上海电机学院教授、大锻件学科带头人任运来,也兼任上海重型机器厂副总工程师。基于校企共建的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任运来同时带教多名研究生,学生也像导师一样随时来厂,深度参与项目设计与试验,“在厂里,有的是课题。”尝到甜头,上重公司计划每年设百万基金,保证教师投入企业研发。“私活”如何浮出水面《意见》对教授兼职兼薪设置一个定语,即“适度”。《意见》中有不少“约束性”条款,强调科研机构、高校应当规定或与科研人员约定兼职的权利和义务,实行科研人员兼职公示制度,兼职行为不得泄露本单位技术秘密,损害或侵占本单位合法权益,违反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尽管兼职取得的报酬原则上归个人,但应建立兼职获得股权及红利等收入的报告制度。“其实,教师在外开公司搞科研转化、接项目获得收入,这样的 私活 还真不少。”上海一所市属高校的科技处处长说,此次《意见》出台是为了激励校内外协同创新,也是为了便于管理、更好激活教师科研力量;他们是否愿意“浮出水面”,却是需要面对的新情况。比如,收入怎么算?税费如何缴?这些可能是最切身的考量。这位身处科技管理一线的专家举例,一位老师原先在校年收入10万元,校外隐性的兼职收入也是10万元,两者可能通过不同渠道缴税。若公开化这部分兼职所获得的报酬,正式纳入其工作收入总和,那么应纳税总额就比原来高。《意见》出台,也为整个学校的人事管理出了道思考题。当教师在外兼职兼薪,这些已通过兼职获得报酬的工作,是否应叠加计入其科研绩效考核总分?假如兼职教师长期不在校内,又如何考评?在综合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的“大盘子”里,如何才能公平公正、更好起到整体激励作用?仍需要完善配套细则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这样几种极端情况:其一,在科研上有能力的教师大量兼职兼薪,在时间、精力分配上可能不利于兼顾本校应有的科研教学任务;其二,教师赴企业等社会单位兼职,“四金”等缴纳是否仍然由校方承担全部,也尚未有明确规定。因此,不少高校希望完善配套细则,以免过度放开。“我们非常认同高校教师兼职兼薪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来的积极意义,但我们也期待在财税、绩效管理、人事考评、企业担责等各方面对此进行支持,形成一道带有平衡性的 政策群 。”上海某高校校长直言,政策从来不应是单向性的激励,需要综合配套,才能确保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并起到理想效果。“不应忽视的是,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确是大学功能的一部分。”他认为,《意见》也鼓励“公益性兼职”,包括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扶贫济困、科学普及、法律援助和学术组织等活动。同时,鼓励利用网络平台等多种媒介,推动精品教材和课程等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他希望社会舆论不要把公众的视线都聚集到兼职取酬上。(原标题:兼职兼薪如何释放社会红利  记者:徐瑞哲 彭德倩)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太需要工作了,以至于以前从来不看的保险公司也咨询了,喊我做兼职,考个证就OK,卖一笔就有27‰的提成,我正好有个亲戚车子要买保险了,我算了哈,5千的保险我就要提他1350,有弄安逸的事情?那保险公司赚什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怎么算的帐啊?
  是百分之二十七吧?
  别去人寿,去平安吧。
  铁打的公司流水的兼职
  车险没这高提成,除非是寿险,假如交20年的,你第一年可以提保费50%,五年之内有提成。做保险,骗完亲戚,哄朋友,最后没资源了,自己会主动的退出来,,
  人寿卖寿险,人保财险才卖车险,是两个不同的公司。
  保险,不比传销好多少。
  呃,我听说:  一人做保险  全家不要脸  我只是听说,不是我的原创哈
  有几种保险值得一做,但这个得多认识一些有钱人,呵呵,个人寿险就不要做了,业务没做起来,反而让亲戚朋友恨死了。  团体意外保险:人数多,保费高,动不动好几万,提成在15-30%  产品责任保险:动不动就上十万的保费,提成在15%左右。  信用保险,保费高,至少上是十万的保费,可以做为融资工具,技术含量很高,需要懂一些贸易、法律的知识,提成在15%左右。  如果认识核保人,给你操作一下,提成可能更高。
  @痴慕之年
9:17:00  人寿卖寿险,人保财险才卖车险,是两个不同的公司。  -----------------------------  中国人寿也开了财产险公司。
  @痛过才知晓
23:57:06  太需要工作了,以至于以前从来不看的保险公司也咨询了,喊我做兼职,考个证就OK,卖一笔就有27‰的提成,我正好有个亲戚车子要买保险了,我算了哈,5千的保险我就要提他1350,有弄安逸的事情?那保险公司赚什么??????  -----------------------------  佣金还高的都有。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如何治理教师有偿家教潜规则
我的图书馆
如何治理教师有偿家教潜规则
  本文选自《》的博客,
  交不起补课费,不堪老师再三催讨,安徽两名小学生选择了服毒自杀。这起未遂的自杀事件,让教师强制有偿补课的潜规则染上了血色。而学生因为补课费以死抗争,这并非第一起。同样的一幕,七年前在山西早已经上演。(法治周末12月7日)
  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事。然而,比这更痛心的是,当地教育局在11月14日出具的《调查报告》中称,该老师“没有向学生宣布收补课费,也没有说不收补课费。”这是目前官方对这一事件所作的最后结论。这意味着,老师是否“有偿家教”成为罗生门。
  教育部门的这种态度,已经充分说明有偿家教为何屡禁不止。——要调查教师是否有偿家教,只需调查该班的学生即可,因为这两名学生称老师曾在班级上追讨补课费,让她们觉得没有面子,如果这是事实,则表明老师确实有偿家教,而如果不存在,也可还老师清白,进而调查导致学生自杀的其他原因。
  一直以来,教师有偿家教被认为是影响师德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把很多心思用在有偿家教中,导致在学校上课不认真,还以各种名义,胁迫班级同学去上其补课班。很多地方教育部门都发出了禁止有偿家教的禁令,但是,有偿家教还是普遍存在,除了“有偿”、“无偿”难以界定——比如,一些老师明明有偿,但却在收学费时不出具票据,也告诫家长不要说交了费——老师8小时之外的时间属于自己,政府部门和学校很难干涉,则是学校管理并不严格,纵容了有偿家教的猖獗。
  在笔者看来,在我国并没有推进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的背景下,限定教师不能兼职、不能有偿家教,是十分困难的。国外不少国家之所以禁止教师兼职、有偿家教,是因为把义务教育教师作为国家教育公务员,因此,可按照公务员法对教师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并没有教师不可兼职、不可在业余做其他工作的条款。加之教师待遇不高——虽法律法规强调,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可实际情况却不乐观,在农村地区,更是如此,教师们通过自己的业余工作赚一点外快,也就“顺理成章”。
  而治理有偿家教,不在于发布难以执行的禁令,而只需学校抓紧教育质量管理,调整教育评价即可。教师之所以可以在教学中“克扣”内容,把一些关键内容放在补课班,并可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去上补课班,这表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严格。如果管理严格,这些行为都已经违背规定,学校对此严格处理,教师即便在校外有有偿家教,也不能怠慢学校教学,更不能要求学生去参加其补课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做业余家教,并没有什么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理有偿家教问题上,政府部门近年来虽然发布很严格的禁令,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原因在于,如果查出有偿家教,这表明教育部门内部存在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管理不严等问题,因此,总是禁令一下,教育部门辖区内的所有学校就都没有有偿家教了,这样空对空的治理,就让有偿家教成为公开的秘密。安徽这起事件当事的教育部门,不严格调查,恐怕也是这种考虑。
  另外,防止教师有偿家教,把自己的学生当财源,还在于真正构建能独立运作,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监督的家长委员会,我国中小学近年来家校矛盾增多、师生关系异化,与学校里没有家长委员会有关,一些学校即便设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的功能也只是联谊,或者摆设,并不能参与学校管理,也无法对学校的办学进行监督,其结果是,学生和家长在学校面前处于弱势,合法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护,家长们面对老师的无理要求,总是难以拒绝。
  面对悲剧,我们不能再无视教育管理与学校管理的严重问题。当然,家长和社会,也必须重视对孩子的生命教育,不能无意中鼓励不谙世事的孩子以生命对抗不合理的教育、学校管理。
相关报道:& 10:51:59
&&&&&&&&&&& 09:11:20
&&&&&&&&&&& 14:46:46
&&&&&&&&&&& 11:01:05
&&&&&&&&&&& 10:26:28
&&&&&&&&&&& 09:21:45
&&&&&&&&&&& 08:29:52&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这几年,杭州的培训机构猛涨,权威部门统计,杭州市场上有1600多家各种所谓的校外培训机构。几乎每个家长,都会收到教育培训机构“狂轰滥炸”的推销电话和短信。任何孩子多的地方,也经常会收到培训机构分发的宣传资料。  但是,所谓的名师,到底是什么样的老师?成功案例,又是怎么来的?  日前,一位在教育培训行业做了9年的从业人员在网上发帖,自曝教育培训机构内幕。昨天下午,记者联系上这位网友叶林(化名),和他聊了聊培训机构那些不能言说的行业潜规则。  辞职导火线  一口气交5万元培训费  安排的“名师”只是个研一学生  叶林在杭城一家从事“一对一”培训的机构供职九年,这家机构“拥有数十家分校、年营业额7000多万”。他的工作是培训机构总部的管理总监,具体工作是负责各分校所有咨询老师的培训、管理、考核等事项。咨询老师,简单来说,做的工作就是“忽悠”家长掏钱。  叶林说,虽然之前已经对行业里的种种内幕很是不满,但“相对满意的报酬”和“压力不是很大的工作环境”,让他安心在培训行业做了九年。  让叶林“出离愤怒”,也成为促使他辞职的导火线,是这么一件事。  有一次,叶林去某校区考察时,了解到一个孩子从高二下半学期开始辅导两门一对一的理科课程。一年多时间过去,孩子的成绩并没有提高多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是一个家政工,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了孩子,这位妈妈一口气交了5万元的费用。她的月收入只有两千多,这得两年不吃不喝才能存下来。她奔的是我们机构的知名度,盼着孩子成绩提高,考个好学校。”但实际上,校区安排的“名师”、“好老师”只是一个在校的一年级研究生。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咨询老师还是忽悠着这位妈妈继续补课,“继续补课还有50%的希望,不然你对孩子的期望就要落空,赚钱不就是为了孩子嘛”,等情感攻势加危机策略。  多年不断积聚的内心不安,点燃了叶林的怒火。“我质问咨询师为什么要昧着良心干这种缺德事?尽管我知道,这不能怪咨询师,公司对他们的考核永远只有业绩、签单数(报名缴费人数)、课时消耗率(上课的课时消耗)、扩单量(在原来基础之上增加辅导科目)、续费率(上完课时以后续签人数)等等,而没有学生的成绩提高情况考核和老师培训考核。”  而这种“昧着良心”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叶林说,5万的辅导费已经算少,多的,有30来万的学科全科辅导,“这些家长往往没什么文化,但有钱。”  “大部分教育机构追求的完全就是利益的最大化。对工作人员来讲,业绩就是奖金,业绩就是收入。辅导是否有效,另当别论。”最后,叶林辞职,“离开这家以金钱为主以教育为辅的教育公司。”  自曝内幕  咨询师不懂教育  不乏由房产中介转行过来  在教育培训市场摸爬滚打九年,叶林深知一些培训机构的招生策略,他一一揭露。  名师是什么?  “所谓名师出高徒,所有的家长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好的老师,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各方面进行点拨。”为了迎合这种心理,咨询师会鼓吹辅导老师有多好,“其实,这些所谓的名师称号是谁授予的?是我们机构自己授予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由我们教育部门经过考核评比认可授予的。”叶林说,这些“名师”大部分是大学毕业没多久,“有些只是所学专业跟学科沾点边,就来机构应聘成为一对一的老师”,因为年轻,有共同语言,学生也乐意接受,“也有一些偏远地区出来有一定职称的老师,由他们对各校区的学科老师进行培训。”  成功案例怎么来?  去培训机构,总是有许多的“成功案例”。  叶林分析了这些案例是怎么来的。在校区成立时,为打知名度,专门针对成绩好的学生,尤其名校的学生进行免费辅导,但有要求,允许他们进行宣传。另外一个途径,是将原先老校区的学生挪到新校区进行宣传。还有的,就完全是瞎编。“几乎所有的案例宣传,你都无法核实,有的甚至只是某某同学而已。至于实际情况如何,只有天知道。”  咨询师懂教育吗?  “咨询师是教育培训行业最有压力的岗位,也是最无奈的岗位,做大量的前提准备,好不容易招进一个学生,没有教学效果,学生走了影响到提成,实际上他们对教学效果的把控是无能为力的。没效果,受到埋怨的也是他们。正是承受着压力,教育公司会录用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原先干过房产中介的人来做咨询师,这些人根本不懂教育,但他们能说会道懂得忽悠,许多人曾做出不错的业绩。原先所在的公司,就有这样的咨询师一年签下400万的总额。”  叶林介绍,优柔寡断型的家长,咨询师会比较强势,采用价值塑造和危机诱导的方法让家长下单;理智型家长,咨询师会用大量的数据事实来说明,采用同伴压力技巧和一些心理学要素;感性的家长,咨询师会根据培训时候对人的性格研究,侧重于蓝图的描绘,采用情感亲近法。  好老师  机构都抢着要  在校教师  很少出来做兼职  叶林说,大部分“一对一”效果不大。退步的极少数,进很大步也是极少数,大部分效果不明显,等于白花钱。  叶林之前所在的一对一教育培训机构里,来报名的,从小学到高中,除了初三、高三的毕业班比较少,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很多。  师资、工作人员、咨询师都很不稳定,流动很快,尤其是老师,好的老师,大家都在抢。  “小学培训,有的根本不是师范毕业的工作人员来教。也有部分是有真实水平的,一部分来自中西部的老师,他们是从学校里出来的。但这极少部分老师,怎么可能满足这么庞大的教育需求?而在校老师不大可能去一对一机构连锁做兼职,这是完全忽悠人的,去外面上小班的课是有可能的。学校老师还是比较清高的。”叶林说,培训老师的薪水并不高,基本工资加课时,每个老师的授课课时不一样,好的一万多,差的4000左右。  现在,叶林离开了一对一的培训机构,但还是做教育相关的工作。  “一对一,不是说行业不好,而是动机变了。其实教学效果上来了,家长自热而然就多起来,整个行业应该把重心放在提高效果,如何给家长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有效提高教师队伍培训。”叶林说起他理想中的教育培训市场,就是老师跟学生,讲职业道德有良知的市场,围绕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的市场,而不仅仅是成绩。”但他觉得,这当然也很难做到,“教育体制不改变,很难跳离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给家长的提醒  在交钱之前  多种方式  寻找好老师  自曝了一大堆内幕后,叶林感叹,这个市场确实很庞大,谁叫家长们为了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呢。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怎么找到好老师,叶林也给家长们做了些提醒。  叶林认为,每一个培训机构都有一些好老师,不管是一对一的连锁培训机构还是家教,家长们不妨用以下几种方法试试。  比较法:直接面对老师沟通,把孩子的情况如实跟老师说,每一个老师都会拿出一套解决方案。其实自己听听都能感觉出哪个老师更好。  入群法:很多机构都会有家长群。QQ群内人数的多寡、群里各家长的活跃度尤其对任课老师的口碑,基本可以判断这个机构的老师好不好。如果连一个家长群都没有,就要慎重考虑了。  试听法:孩子可以先试听一堂老师的课,甚至拿出刁钻型的题目考验老师的真实水平。  “我们原先几个分校的老师就这样被这些题目给难倒的。”这个试听既可以是老师给自己孩子的单独上课,也可以是其他同学在上课时旁听,也可以换老师试听。“别不好意思,很多培训机构,在你交钱之前,你是上帝;交钱之后,你就是那个上帝需要拯救的人。”  学科知识体系询问法:家长可以通过询问某学科的知识体系或者各章节重点难点等来考察老师对知识点的把控能力。了如指掌的老师,会娓娓道来,应对自如,不需思考。  作者:金丹丹来源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13-06-16·
13-06-16·
13-06-15·
13-06-15·
13-06-15·
13-06-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校教师潜规则女学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