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访问苏联为什么会和苏联闹翻

蒋介石日记揭与苏联顾问决裂:逼迫迁都
资料图:苏联顾问鲍罗廷演讲中。
1 9 2 3 年10月,孙中山委任鲍罗庭(廷)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
  孙中山过世后,国民党的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各种力量重新组合,标志之一是蒋介石的崛起,其对权力的追求不断挑战原有的党内格局,他与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关系渐趋恶化,并最终决裂。以往的史料中,多侧重叙述导致蒋与鲍罗廷决裂的得益因素与蒋如何& 决断&, 而《蒋介石日记》则若隐若现地展示出他与鲍罗廷决裂的另外一面,即蒋对鲍个人的观感的变化、蒋在最初的犹豫甚至略带恐惧的情绪及其为驱鲍所采取的策略。
  蒋介石得益于苏联顾问
  鲍罗廷作为共产国际驻代表 苏联驻广州革命政府代表,在孙中山确定实施&联俄&政策的1923 年秋天来中国。鲍罗廷得到孙的极大信任,被聘为国民党的组织教练员。他协助孙中山完成了国民党的改组,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出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在两个方面得到鲍罗廷的帮助:一是鲍罗廷关心军校建设,多次请求苏联政府派出军事顾问团,增拨军费与军械支持军校;二是鲍罗廷本人也常去军校介绍苏联红军的组织与生活,帮助军校师生了解苏联的状况。蒋介石得益甚多,对鲍很尊重。
  孙中山过世后,鲍罗廷被继续聘为国民政府高等顾问,对国民党的影响力有增无减,在处置商团叛乱、东征统一广东及处理&廖仲凯遇刺案&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任用。鲍的强势引起部分国民党的反弹,&西山会议派&强烈要求解除鲍罗廷的职务,虽然未得逞,但鲍罗廷不得不在1926 年2月离开广州,到北方&休假&。蒋介石并不反对鲍罗廷,但他乘鲍离开之时扩张个人权力,发动&中山舰事件&,一度包围苏联顾问团,气焰颇嚣张。4 月,鲍再回到广州时,对蒋介石的行为未予制裁,反而一味迁就退让。蒋介石等人抓住鲍罗廷与苏联方面害怕关系破裂的弱点,继续进逼,提出《整理党务案》,限制共产党人,鲍罗廷的影响力也受到制约。1926 年7 月,北伐开始,蒋介石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其实力随着军事胜利而扩张,对鲍罗廷开始的态度也不再如从前般恭敬。鲍开始为退让而付出代价。
  1926 年10 月, 北伐军完全占领武昌,11月初,攻占南昌。此时,国民政府仍偏处珠江流域的广州,对未来战事的指挥有鞭长莫及之嫌。蒋介石开始考虑国民政府北上问题,建议&政府常务委员,先来武汉,主持一切,应付大局&。(《蒋介石日记》,1926年9 月9 日)。十天之后,他又电催国民党中央速将政府迁至武昌,电曰:&中央如不速迁武昌,非特政治党务不能发展,既新得革命根据地,亦必难巩固!&(《蒋介石日记》,1926 年11 月19 日)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武汉的确有利于北伐战事的指挥。但蒋介石提议迁都武汉,却兼有希望能更直接地将党政权力控制于自己之下的目的。鲍罗廷也支持迁都,除了有利于北伐之外,他的如意算盘是,希望能够用党政权威来制约蒋介石势力的扩大。同一件事,两人的目的却南辕北辙,各有打算。之后的纷争,都源于此。
  11 月,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作出迁都武汉的决定。11 月16日,鲍罗廷与宋庆龄等第一批党政要员从广州北上,到达韶关后因铁路尚未修通,便绕道赣州由水路北上。12 月2 日鲍罗廷在南昌与蒋介石见面,对迁都武汉有共识。几天后,他们溯江北上到达武汉。鉴于党政机构的迁移尚未完成,行事不便,鲍罗廷提议在武汉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执行最高职权。此一提议得到蒋介石同意。
  正当迁都工作紧锣密鼓进行之际,蒋介石却出尔反尔,将随后北上的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截留在南昌,阻止他们前往武汉。1927 年1 月3 日,蒋介石主持召开政治会议,通过&中央党部与政府暂驻南昌&的决议。蒋从提议迁都武汉转而要求暂驻南昌,主要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因为此时蒋介石的势力在江西基本扎稳脚跟。如能将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迁至南昌,有利于其全面掌握军政大权。然而,蒋也意识到他擅自改变党的重要决定,必然遭致强烈反对,将面对压力。故在当天的日记用&精神痛苦&、&心神烦闷&来形容心情,甚至&几难成眠&。
  果然,鲍罗廷与武汉方面坚决反对蒋介石擅自强令&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暂驻南昌&的决定,由此引发了著名的&迁都之争&。
  本文来源:新闻网
责编:王敏
环球时报系产品
用手机继续阅读1969年蒋介石为何拒绝苏联帮助他反攻大陆_凤凰历史
1969年蒋介石为何拒绝苏联帮助他反攻大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苏联方面要用钱、用武器、用基地提供给国民党,帮助国民党实现反攻大陆的愿望。
核心提示:苏联方面要用钱、用武器、用基地提供给国民党,帮助国民党实现反攻大陆的愿望。蒋介石开始很高兴,觉得美国人不帮我,现在苏联朋友帮我。但是,到了1969年,蒋介石想来想去,他觉得不妥,苏联的援助不能够要,他在日记里有两段,一段说苏联援助我国民党,一定想侵略中国,我可要记住,&吴三桂和洪承畴的教训&,不能够重蹈他们的覆辙。&蒋介石 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杨天石,原题:杨天石:告诉你所不知道的蒋介石,节选我觉得蒋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就是说,他记住&振兴中华&,这是孙中山的教导,蒋介石是记住了,要&振兴中华&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要尽可能的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领土完整和统一。这不能讲空话,我们要看一看蒋介石对几个主要列强的看法:第一,对苏联。1923年,蒋介石被孙中山派到莫斯科,头衔是&孙逸仙军事代表团团长&,孙中山为了增强蒋介石的身价,特别给列宁写了一封信,说,蒋介石是我的代表,是我的好朋友,希望列宁能够很好地接待蒋介石。很遗憾那个时候列宁病重,蒋介石没有见到,但是蒋介石见到了当时苏联的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他向托洛茨基提出一个要求,要求苏联方面同意把蒙古的库仑作为国民党的军事基地。国民党要在蒙古的库仑建立一个军官学堂,要训练一支军队,然后从蒙古出发进攻当时北洋军阀的首都&&北京,当时曹锟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大家知道,孙中山的根据地是广东,但是广东有先天的缺陷,广东旁边的香港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国民党的军队从广州北伐,英国随时可以在广州捣乱,让你的&后院失火&。从广州北伐要经过广东、湖南、江西、湖北、河南、河北,六个省,要跨过长江、黄河两条大河,帝国主义的军舰可以从上海一直开到武昌的江面,把北伐军拦腰斩成两段,因此孙中山和蒋介石都不认为广州是一个理想的根据地。库仑呢?离北京很近,出了蒙古就是张家口,出了张家口就等于到了北京,中间没有高山峻岭,没有长江大河,因此孙中山和蒋介石把军事基地选择在蒙古的库仑。那个时候,蒙古还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为什么要跟苏联商量?因为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红军就一直驻扎在库仑,苏联方面一直把蒙古看成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当蒋介石向托洛茨基提出这个要求时,托洛茨基说,你们国民党的脚不可以踏上蒙古的土地,你要进攻北京,只能从蒙古的边境上起兵,蒋介石的要求遭到拒绝以后,他在日记中写到&求人不如求己&,有的人你别看口头讲得很好,是你的同志,是你的盟友,但是他考虑问题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也就是在1923年蒋介石就看出了苏联党和政府的领导有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我想,这么多年的世界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蒋介石一辈子反苏有许多原因,但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反对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1968年,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书里也没有写过。原来蒋介石撤退到台湾以后,做梦都想反攻大陆,不甘心失败,但是台湾地方小,军队少,所以蒋介石最初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是把反攻大陆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蒋介石希望美国人出钱、出枪、出先进武器来帮助国民党反攻大陆。但是久而久之,蒋介石发现美国人没有这个意图。一个新的总统上任了蒋介石就写信说明他要反攻大陆,需要美国人支持他,但都是没有下文,所以蒋介石悟出一个道理,他说,美国人并不是想帮助国民党,美国人是想把国民党当成一个看门狗,帮助美国做西太平洋的看门狗,所以蒋介石对美国的援助失望了,就在蒋介石对美国援助失望的时候,中共和苏共吵起来了,中共批判苏联修正主义,批判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两党交恶影响到了两个国家的关系也坏到了极点。在这个时候,苏联派了一个记者,这个记者叫维克多路易斯,他的公开身份是英国《伦敦晚报》的记者,他真实的身份是苏联的特务,克格勃人员。国际上有人做了分析,认为他是苏共中央国际部的工作人员,这个路易斯在1968年从日本到了台湾,到了台湾就找了蒋经国,他说,你们是不是想反攻大陆啊?你们是不是缺钱呢?要是缺钱的话,我们苏联给钱,你们是不是缺武器呢?台湾你开个武器清单你要什么我们给什么?你们想不想利用我们苏联在中国边疆的那些基地呀?你提出来,你要用我们哪一个基地都可以。也就是说,苏联方面要用钱、用武器、用基地提供给国民党,帮助国民党实现反攻大陆的愿望。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186971
播放数:224372
播放数:665033
播放数:156749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蒋介石为何拒绝苏联帮他反攻大陆:不想当吴三桂
14:27:35 & & &
到了1969年,想来想去,他觉得不妥,苏联的援助不能够要,他在日记里有两段,一段说苏联援助我国民党,一定想侵略中国,我可要记住,“吴三桂和洪承畴的教训”,不能够重蹈他们的覆辙。大家知道吴三桂、洪承畴,当年清兵入关,吴三桂、洪承畴起了作用,所以蒋介石表示不能够当吴三桂、洪承畴,不能够把苏联人引进中国来。  蒋介石 资料图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杨天石,原题:杨天石:告诉你所不知道的蒋介石节选1968年,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书里也没有写过。原来蒋介石撤退到台湾以后,做梦都想反攻大陆,不甘心失败,但是台湾地方小,军队少,所以蒋介石最初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是把反攻大陆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蒋介石希望美国人出钱、出枪、出先进武器来帮助国民党反攻大陆。但是久而久之,蒋介石发现美国人没有这个意图。一个新的总统上任了蒋介石就写信说明他要反攻大陆,需要美国人支持他,但都是没有下文,所以蒋介石悟出一个道理,他说,美国人并不是想帮助国民党,美国人是想把国民党当成一个看门狗,帮助美国做西太平洋的看门狗,所以蒋介石对美国的援助失望了,就在蒋介石对美国援助失望的时候,中共和苏共吵起来了,中共批判苏联修正主义,批判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两党交恶影响到了两个国家的关系也坏到了极点。在这个时候,苏联派了一个记者,这个记者叫维克多路易斯,他的公开身份是英国《伦敦晚报》的记者,他真实的身份是苏联的特务,克格勃人员。国际上有人做了分析,认为他是苏共中央国际部的工作人员,这个路易斯在1968年从日本到了台湾,到了台湾就找了蒋经国,他说,你们是不是想反攻大陆啊?你们是不是缺钱呢?要是缺钱的话,我们苏联给钱,你们是不是缺武器呢?台湾你开个武器清单你要什么我们给什么?你们想不想利用我们苏联在中国边疆的那些基地呀?你提出来,你要用我们哪一个基地都可以。也就是说,苏联方面要用钱、用武器、用基地提供给国民党,帮助国民党实现反攻大陆的愿望。双方开始在台湾谈,后来一直谈到欧洲的维也纳。蒋介石开始很高兴,觉得美国人不帮我,现在苏联朋友帮我。但是,到了1969年,蒋介石想来想去,他觉得不妥,苏联的援助不能够要,他在日记里有两段,一段说苏联援助我国民党,一定想侵略中国,我可要记住,“吴三桂和洪承畴的教训”,不能够重蹈他们的覆辙。大家知道吴三桂、洪承畴,当年清兵入关,吴三桂、洪承畴起了作用,所以蒋介石表示不能够当吴三桂、洪承畴,不能够把苏联人引进中国来。1969年下半年,苏联在中国的北方边界屯兵百万,毛泽东提出来“深挖洞,广积粮”,提出备战、备粮,提出要准备打仗。跟谁打?不是跟美国打,也不是跟台湾打,是准备跟苏联打,准备苏联从北方来进攻中国。年纪大一点的听众可能听说过,有一个所谓林副统帅一号命令,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用林彪的名义发的,就是准备和苏联打仗,要北京的高干都疏散到外地去,这是就林副统帅一号命令,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又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话,他说,我决不在这个时候反攻大陆。他说,我在这个时候反攻大陆,苏联就可能趁机侵略我们的华北。所以我刚才讲了这两件事,一件是1923年,一件是1969年,可以看得出来,尽管蒋介石和中共势不两立,蒋介石作梦也想反攻大陆,但是他还是有民族立场,他不愿意给苏联人提供可乘之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
为您推荐:
扫描到手机蒋介石为何放弃外蒙 斯大林曾威胁将东北给共产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当面指出,如果中国不给苏联实际好处,他们没法向苏联人民交待援助中国打日本的理由。斯大林认为中国除了承认蒙古独立外“别无选择”,偏居重庆的国民政府,必须借助苏联的军事力量,才能给日本以致命打击。
核心提示: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当面指出,如果中国不给苏联实际好处,他们没法向苏联人民交待援助中国打日本的理由。并明确指出,如果不允许外蒙古公投,苏联红军将把占领的东北交给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看来,关东军经营几十年的东北如果到了中国共产党手里,将极大地增加他&剿共&的难度;另外,就东北与外蒙古两相比较,在必须丢一个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丢掉外蒙古。
本文摘自《老年生活报》日第10版 作者:卫金桂 原题为:谁是出卖外蒙古的罪魁祸首
上世纪初,虽然中国政府不承认外蒙古&独立&,但国内军阀混战,谁都顾不上管边界领土问题。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到40年代,外蒙古成为事实上的苏联卫星国。
最终导致外蒙古脱离中国的是谁呢?
雅尔塔三巨头私分外蒙
迫使国民政府坐到谈判桌前,和苏联商议解决外蒙问题的,还是国民党自身。
1941年苏联和日本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规定,苏联承认&满洲国&,日本承认&蒙古国&,两块中国领土成为苏日友好的交换条件。这一消息激怒了中国民众,蒋介石必须面对汹涌的舆论浪潮,他授意国民政府外长王世杰发布声明:&《苏日中立条约》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但是当二战临近尾声,决定远东战局的关键一步棋,落在了斯大林手中。苏联是否参加对日作战,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重要议题。斯大林提出&维持外蒙古现状&,也就是继续由苏联控制外蒙,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没有异议。
日,继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白宫当面告诉国民政府外长宋子文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明确表示&一旦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那么美国政府对于《雅尔塔协定》不能不给予支持。&蒋介石认为,如果苏联出兵东北,中国可以为苏联提供满洲铁路和港口的使用权,但外蒙古问题还需再议。
日,一架飞机从重庆直飞莫斯科,机上的人除了宋子文、胡世泽、沈鸿烈、钱昌照等国民政府外交事务专家,还有一个与苏联关系格外密切的人蒋经国。
蒋经国私会斯大林
6月30日晚,中苏双方就进行了简短的初次会谈。宋子文首先转达了蒋介石的合作愿望。斯大林起初表现得很是客气,然而,两天后的正式会谈一开始,斯大林就变脸了。斯大林认为中国除了承认蒙古独立外&别无选择&,偏居重庆的国民政府,必须借助苏联的军事力量,才能给日本以致命打击。而且,共产党军队在中国北方的活动,也令蒋介石非常头疼,如果苏联支持的不是国民党,而是共产党&&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迟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4/21 15:54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7/10 13:31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2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5:57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01/16 16:02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揭秘蒋介石:反攻大陆拒绝苏联援助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揭秘蒋介石:反攻大陆拒绝苏联援助
  “中国救星”?“人民公敌”?
  告诉你所不知道的蒋介石[上]
  主讲人 |杨天石&& 整理 |刘火雄
  蒋介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中华民国总统……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国民党称蒋介石为“中国的救星”,甚至是“世界的救星”、“千古完人”。
  中共方面,即使是领袖毛泽东,不同时期对蒋介石的评价也天差地隔。如1938年10月,中共延安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说:国民党“有孙中山先生、蒋介石先生前后两个伟大的领袖”,到了1945年,毛泽东则以“新华社发言人”身份宣布蒋介石是“人民公敌”。
  要写出科学、准确、全面的中国近代史,要提高中国近代史的科学水平,一定要给蒋介石、国民党一个正确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这对于建立和发展两岸的和平关系至关重要。
  重庆谈判想拘留、审判毛泽东
  蒋介石从1915年开始记日记,一直记到1972年,共计57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不但有利于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也披露了许多政坛内幕。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给毛泽东发了三封电报,邀请他到重庆共商国是,最初决定以“诚恳、忍耐”四字方针对待毛泽东。估计到毛泽东会有很高的要求,蒋介石说要“忍耐”。毛泽东赴渝后,表示中共要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同时承认蒋介石委员长现在在全国的领导地位。这两条蒋介石当时看得很舒服、很高兴。随着毛泽东提出其他的一些条件,蒋介石很生气,于是把先前确定的四字接待方针改为“拘留、审判”。蒋介石想借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机会把他扣下来,然后付诸法律审判。当初因为美国保证毛泽东的安全,毛泽东才到的重庆,斯大林也连续打了几封电报给毛泽东,说一定要去。现在把毛泽东扣了,蒋介石估计有两个可能,苏军当时占领了中国东北,苏联有可能(因毛泽东被扣)拒绝撤兵,另外苏军可能占领新疆,进攻中国的西北。蒋介石心想,把毛泽东扣下来,即使苏联采取这两个举动也值得。反复权衡,蒋介石还是不踏实,于是决定了新的四字方针。首先是“授勋”。蒋介石决定给毛泽东授一枚抗战胜利的勋章。第二“礼送”,派飞机、派张治中为代表,彬彬有礼把毛泽东送回延安。
  事后,蒋介石想,他这件事做得怎么样,然后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话,他说毛泽东这个人阴阳怪气、绵里藏针,不好对付。我料定毛泽东不能成事,他不会逃得出我的掌心。蒋介石的内心世界,正是通过他的日记才能够发现这些秘密。
  日记里骂宋美龄和孔令侃“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蒋介石的日记有相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他不是为了发表,不是为了作秀。蒋介石喜欢骂人,蒋介石在日记里边大量记载了他骂人的话。如孙中山先生的少爷孙科,蒋介石在日记里骂他是“阿斗”,说孙科这个人不仅卖党,而且卖国;孔祥熙是蒋介石的连襟,蒋介石在日记里骂孔祥熙是“无耻之尤”;宋子文是蒋介石的小舅子,蒋介石在日记里说宋子文这个人嚣张跋扈,绝不可用。
  就连妻子宋美龄,蒋介石在日记里也骂,无非骂得婉转一点。1972年,病中的蒋介石在日记里连续好几天都写了这样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是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不好伺候,一种是女子,一种是小人。蒋介石这是在骂宋美龄和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
  原来尼克松为竞选美国总统,到台湾跟蒋介石会谈,尼克松本意是想让蒋介石赞助一些竞选经费,当时台湾有钱。尼克松不好意思跟蒋介石说我现在要竞选总统,你给点美金,我回去好活动,尼克松没有讲这句话。蒋介石想,你不开口,对不起,我也不开口。尼克松只好空手而归。谁知这次尼克松却当选了。尼克松上台后,立马派国务卿基辛格访问北京,随即亲自访华,于是,就出现了尼克松从飞机上走下来,周恩来上前,双方握手的那样一个历史画面。蒋介石就想,为什么尼克松突然变得对中共友好了?思前思后,蒋介石认为,原因就在于自己当初没给尼克松竞选经费,以致对方记恨,而这正是当初宋美龄和孔令侃的主张,所以蒋介石就在日记里骂他们两个人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色戒:连这点小小的欲望都克服不了,和一条狗有什么两样
  蒋介石日记写了很多个人隐私。蒋介石早年有三重身份: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志士;儒学的信徒;上海洋场的花花公子,搞三陪、逛妓院,这些蒋介石都干过。但蒋介石说他要做中华民国的模范,要当古往今来第一号的圣贤豪杰,于是他下决心要跟自己荒唐、好色的毛病斗争。蒋介石年轻时,比如上大街,对面走过来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蒋介石看了以后,心想,这个女孩子长得很漂亮,心动了。当天晚上,他就会在日记里写上“见艳心动”四个字,后面还有“记大过一次”五个字。
  蒋介石曾受孙中山的委派,在福建南部打仗,偶尔回上海看看。那时从福建南部回上海,一定要先到香港换船,蒋介石去香港之前会写一段日记,说“香港是一个花花世界,我蒋介石能不能经得住考验,就看今天了”,以此勉励自己改正好色这一毛病,后来又写“我又犯错误了”,他说自己每天都读曾国藩的书,连这点小小的欲望都克服不了,还算人吗,和一条狗有什么两样?能将这些隐私写进日记,这也反映出蒋介石日记有较大可靠性。总体来说,他的日记真实性较高,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反攻大陆拒绝苏联援助,不能当吴三桂、洪承畴
  蒋介石首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1923年,蒋介石被孙中山派到莫斯科,头衔是“孙逸仙军事代表团团长”。孙中山为了提高蒋介石的身价,特别给列宁写了一封信,说蒋介石是我的代表,我的好朋友,希望列宁能够很好地接待。因列宁病重,两人没能见面,但蒋介石见到了苏联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蒋介石向托洛茨基要求,苏联方面同意在蒙古的库伦(今乌兰巴托)建立国民党的军事基地。开办一座军官学堂,训练一支军队,然后从蒙古出发,进攻当时北洋军阀的首都――北京,曹锟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孙中山的革命根据地是广州,但广州旁边的香港当时是英国殖民地。国民党的军队从广州北伐,英国随时可以在广州捣乱,令“后院失火”。从广州北伐要经过广东、湖南、江西、湖北、河南、河北六个省,要跨过长江、黄河,帝国主义的军舰可以从上海一直开到武昌的江面,把北伐军拦腰斩成两段,因此孙中山和蒋介石都不认为广州是一个理想的根据地。库伦离北京很近,出了蒙古就是张家口,到了张家口就等于到了北京,中间没有高山峻岭,没有大江大河,因此孙中山和蒋介石把军事基地选择在蒙古库伦。
  当时蒙古还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红军就驻扎在库伦。苏联方面一直把蒙古看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当蒋介石向托洛茨基提出这个要求时,托洛茨基说,国民党的脚不可以踏上蒙古的土地,你们要进攻北京,只能从蒙古的边境上起兵。蒋介石的要求遭到拒绝以后,他在日记中写道:“求人不如求己”,有的人别看口头讲得很好,是同志、是盟友,但是考虑问题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也就是在1923年,蒋介石看出了苏联领导人有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扩张主义。这是蒋介石后来反苏的原因之一。
  1968年,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原来蒋介石撤退到台湾以后,做梦都想反攻大陆,不甘心失败。但台湾地方小、军队少,所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蒋介石把反攻大陆的希望寄托在美国人身上。蒋介石希望美国人出钱、出先进武器来帮助国民党反攻大陆。久而久之,蒋介石发现美国人没有这个意图。给美国总统写信说明他需要美国人的支持,都没有下文。蒋介石由此悟出一个道理:美国人并不想帮助国民党反攻,美国人是想把国民党当成一条看门狗,帮助美国看守西太平洋。
  就在蒋介石对美国援助失望的时候,中共和苏共吵起来了,中共批判苏共是修正主义,是社会帝国主义,两国关系随之坏到了极点。恰好这个时候,苏联派了一个名叫维克多?路易斯的人,其公开身份是英国《伦敦晚报》的记者,真实身份却是苏联特务,有论者认为此人受苏共中央国际部领导。路易斯于1968年从日本到了台湾,并找到蒋经国说:你们不是想反攻大陆吗?要是缺钱的话,苏联可以给钱。缺武器呢?开张清单来,你们想不想利用苏联在中国边境的那些基地呀?尽管提出来。苏联这是要用钱、用武器、用基地提供给国民党,帮助国民党实现反攻大陆的愿望。
  双方开始在台湾商谈,后来一直谈到欧洲的维也纳。蒋介石最初很高兴,觉得美国人不帮自己,现在有苏联的帮助了。但到了1969年,蒋介石想来想去,觉得苏联的援助不能要。他在日记里说,苏联援助国民党,一定是想乘机侵略中国,可要记住吴三桂和洪承畴的教训,不能够重蹈他们的覆辙。当年清兵入关,吴三桂、洪承畴起了作用,蒋介石表示自己不能够当吴三桂、洪承畴,不能够把苏联人引进中国来。
  1969年下半年,苏联在中国北方边界屯兵百万,毛泽东提出来“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要准备跟苏联打仗,苏联随时有可能从北方进攻中国。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又在日记里写了一段话:我决不在这个时候反攻大陆。我在这个时候反攻大陆,苏联就可能趁机侵略华北。
  以上不难看出,尽管蒋介石和中共势不两立,做梦也想反攻大陆,但是他仍有鲜明的民族立场,不愿意给苏联人提供可乘之机。
  赞助反纳粹人士推翻希特勒政权,阻挠德、日法西斯会师印度洋
  1942年,德国军界、政府内部有一部分军官和官员要想推翻希特勒,甚至制定了要暗杀希特勒的计划,想在推翻或者暗杀希特勒之后,建立一个没有纳粹的德国。
  这部分反纳粹人士希望得到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支持,希望在推翻纳粹、建立新的德国以后,西方世界能够对新德国平等相待,不要把新的德国当成战败国。他们希望蒋介石能够出面跟罗斯福来谈判这个问题。蒋介石的日记、在美国保存的宋子文档案、在台湾保存的中德关系档案都证明了,蒋介石派了一个特使到欧洲去联络这些反纳粹的人士,对他们表示支持,现在知道,至少有一次是提供了三万美金经费援助。蒋介石还通过当时正在美国访问的宋美龄,把这个信息告诉了罗斯福。可见蒋介石对于德国反纳粹力量的反希特勒计划是支持的。
  期间,希特勒的助手、二号人物――戈林派了一个代表,会见蒋介石在欧洲的外交代表。中德两国当时已经绝交了,戈林提出要订立中德军事密约,提议希特勒的军队从高加索、从中东进攻印度,中国的军队从缅甸进攻印度,双方合作把印度拿下来,然后让日本和德国的军队、东方的法西斯和西方的法西斯在印度洋会师。如果东西方法西斯在印度洋会师,那对世界反法西斯战斗极为不利。在这个问题上,蒋介石告诉外交代表,要坚决拒绝,此事无论如何不能够谈。
  拒绝交出中国战区指挥权,把罗斯福指定的参谋长史迪威赶回美国
  美国在“二战”中是中国的盟国,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给中国很大援助,但双方在1944年发生矛盾。按照罗斯福的意图,此前成立了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战场、越南战场、泰国战场、缅甸战场,统帅是蒋介石。罗斯福给蒋介石派了一个参谋长――后来的美国四星上将史迪威。当年,由于中国战场国民党军队打得不好,罗斯福让蒋介石把指挥全部中国军队和全部中国战场的权力交给参谋长史迪威。蒋介石认为军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部分,不能交。蒋介石告诉罗斯福,中国的国情复杂,权可以交,但要慢慢地交。罗斯福看出蒋介石是想拖、想磨,于是给蒋介石下通牒,想迫使他交出权力,否则休想从美国人手上再拿到一分钱援助。
  蒋介石采取了两项对策,首先是准备跟美国绝交。蒋介石想,1937年卢沟桥抗战以来,中国已经抗日6年了,大不了继续单独抗日,不要美国人的钱了。另外,蒋介石以攻为守,对罗斯福说,自己不喜欢史迪威这个人,请把他召回美国去。罗斯福当然觉得这很没面子,权衡再三,觉得不能没有中国这个战友,只好自己找台阶下。他回复蒋介石:不要史迪威可以,美国的将军很多,你选,你从我们美国将军里挑三个,我来圈定一个。最后,蒋介石从美国将军里挑了三个人,罗斯福圈了一个人叫魏德迈。在这个问题上,蒋介石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维护了民族的尊严。
  1923年在莫斯科差点加入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也是一个改良主义者。蒋介石早年很革命、很激进,他有一段日记说中国的问题不在军阀,不在官僚,而在资本家。把资本家全杀光,中国就有希望了。
  后来蒋介石变了。1923年,蒋介石在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的会议,共产国际的最高领导人跟蒋介石讲,中国革命不仅要没收外国资本家的财产,还要没收本国资本家的财产。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民主革命,要把外国的财产、外国的工厂、中国资本家的资产统统没收,这是极“左”的思想。蒋介石当场跟共产国际的领导人顶起来,强调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第二步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当年在莫斯科有一个中共代表团,觉得蒋介石还不错,于是跟蒋介石谈话,要发展蒋介石当共产党员。蒋介石想了想,拒绝了。他就一条理由:让我参加中共,我是国民党员,事关重大,这要请示孙中山先生。最终蒋介石没有在莫斯科参加中共。
  后来,蒋介石和中共的矛盾逐渐增加,矛盾之一是领导权之争。蒋介石表示中国革命要国民党领导,中国共产党表示中国革命要由中共来领导。领导权只有一个,两个党都要领导权,怎么办?蒋介石最初是找共产国际。1926年下半年,蒋介石把他自己身边的秘书、中共创党时期的党员邵力子派到莫斯科,传达他的三个要求:世界革命必须由共产国际领导;中国革命必须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中国国民党要求参加共产国际。
  对于第一个要求,斯大林听起来当然是心花怒放,世界革命要共产国际领导,共产国际谁领导?就是苏联共产党领导,当然就是斯大林领导。“中国革命要由国民党领导”,斯大林不赞成,但他没有立即反对,后来通过共产国际做了一个决议,说中国革命要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无产阶级领导当然是中共的领导。“国民党要参加共产国际”这个要求把斯大林难住了。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参加共产国际像咋回事?斯大林于是又通过共产国际做了一个决议,让国民党当共产国际的观察员。后来邵力子有一段时间就在莫斯科,当国民党在共产国际的观察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日记 苏联 参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