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人生心境的禅诗诗

中秋佳节,自古风雅。品古人禅诗佳句,目莲寺带给你一个禅意中秋。
“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转眼就是中秋佳节了。为了感恩众善信人对目莲寺的关心与支持,弘扬目连菩萨的大孝精神,目莲寺于9月27日晚举行“目莲邀月
禅诗茶会”,诚邀社会各界贤达人士来到天下福寺---大冶目莲寺,陪空巢老人们、携家人过一个福泽深厚的中秋佳节。
值此中秋佳节之际,良辰美景,自古难得,何不寻找些禅诗中对月亮吟咏的诗句,借古人的风雅,以抒情怀?
佛教经典,特别是佛教文学中,常把圆月比喻为觉性圆满,或者是菩提圆满,功德圆满。如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就有“天心月圆”之句。此外,月亮的清净、清凉、安静、幽远、空灵,也与佛法相似。
下面,就让我们一睹古人的风采,试看古人在月亮上寄托的禅思妙意。
融 通 一 切 性,
遍 含 一 切 法。
普 现 一 切 水,
水 月 一 月 摄。
这是唐代禅师玄觉大和尚写的《证道歌》中的两句,不仅具有气势、而且最富于深刻的佛理。
诗的意思是:遍虚空法界充满着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时时刻刻起着作用的根本规律和本源——法性,或称“佛性”、“自性”、“真如”、“如来”、“本来面目”、“涅盘”、“道”等。宇宙万物、万法都是由它变现出来的。
就像金子,你可以把它做成项练、戒指、耳环、佛像、钱币、日用品等五花八门的物件,但万变不离其宗,它们的本质到底还是金子。
诗句以月亮来比喻法性,世界上凡是有水的地方,哪怕是一盆水、一杯水,都能映现出月亮来,所以说“一月普现一切水”。
但不管地上的水映现出千千万万个无数的月亮来,总归月亮只有一个,一切水月反映的不过是天上那一个月亮,所以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诗句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无比宏大、广阔、壮美的意境,同时又深邃奥妙,真是千古绝唱啊!
禅诗佳句集锦
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上一点空;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唐,寒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
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
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宋,云盖智本
门前自有千江月,室内却无一点尘;
贝叶若图遮得眼,须知净地亦迷人。
——宋,成枯木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菩提月,净莲深栽浊世中。
——宋,慈受怀深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
松风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宋,慈受怀深
一天风月流空界,隔岭钟鱼应海潮;
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友情推荐: 孝心天下义工团
近期活动通知
9月22日 为报上大下愿大和尚师恩 目莲寺举行药师茶供祈福法会
9月27日 中秋节“目莲邀月 禅诗茶会”
11月3日-11月23日 目莲寺第二届华严法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周末禅诗】一泓秋水一轮月,今夜故人来不来
(唐)张拙
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
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烦恼重增病
执著真如亦是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
涅槃生死等空花
书石壁禅居屋壁
(唐)贯休
赤梅旃塔六七级
白菡萏花三四枝
禅客相逢只弹指
此心能有几人知
(唐)贯休
银地无尘金菊开
紫梨红枣堕莓苔
一泓秋水一轮月
今夜故人来不来
序焦金堂先生《一日一禅诗》
南怀瑾先生
凡人生必具有情志,此自然之理也。情志感乎外而应乎内,则兴山川风月,草木鱼鸟之变幻。发乎内而形乎外,则为音声笑貌,文字语言之形态。此所以“诗言志,歌咏言”理所当然也。此理初不限于时空,亦无囿于种类,如万壑之怒号,咽呜叱咤,咸其自取耳。唯人习积成章,乃效法于天然,各自规格于形式,虽因此有伤于性灵,而规律之美而疏导于悲欢,复为涵泳情志,回环表达之适莫也。
迨乎佛之禅道出,以言思路绝,心行处灭,泯情志,趋寂乐为旨归,视文字语言,已属多馀,又何取于刻意攀缘,舒情声律之作哉!孰知此犹为一时方便,向上半提之说。情尽无情,觉梦双清,大音希声,返闻闻性,则此虫鸣鸟语之聒噪,风云月露之流行,本自空灵,无待禅寂而莫非本然。于是言而无言,作而不作,如虫御木,偶尔成文而不著意,则又何违乎道行哉!
然法久弊生,自盛唐以后,于道行外而专攻于韵律,特以诗禅、诗僧而鸣高者,则如亡羊别径,洵可慨乎其多歧矣。故贯休献诗于石霜禅师:“赤旃坛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之句。石霜即问之曰:如何是此心?贯休茫然未知所对。石霜曰:汝问我答。休即问之。石霜曰:能有几人知?此正为自误于诗禅、诗佛者流之辣棒也。
皖当焦金堂先生,宿学志业,肃恭端俭,行不由径。初未尝学诗,更未习于禅道,自参《论语》讲座,闻予言孔子之说诗也,诗不云乎之旨,见猎心喜,乃留心于词章之逸韵也。洎乎偶与禅席,不期然而有会于心,于是乃以一日一禅诗立为规策,自求其放心于藩篱之外,输诚于性天风月之间。不期年而成集,举以见似,且感其不自作而无成有终之旨,殊可喜,且可观。然其白云,则未上及魏晋,甚之秦汉,意犹未尽者。闻言而识人,知其于诗之禅悦,禅之诗境,悠然确有会于心矣。
或曰,魏晋秦汉以上,禅之名既未之立,禅道之实,更未之传,岂得有词章之与禅悟相契耶!乃曰:此则不然。禅非别境,即心即佛。时有今昔,心无异代,此所谓“风月无今古,情怀有浅深”也。若铄之以禅,则诗三百篇,何一而不有契于禅。如帝王世纪之载唐尧时世之《击壤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此非禅而禅,是为上乘。至若古诗十九首,处处推情入性,言下忘言而豁开灵智于了脱之境,何待禅之为名乎!他如建安诸子之诗,曹魏父子之作,莫不萧然有落寞之感,悠然兴超缠之思。如曹瞒《短歌行》之句,其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当此之时,其有感于世事变幻之莫定,慨乎盈虚消息之难测,大有情厌物累,欲罢不能之哀鸣。倘时遇马祖道一,直指见性,庶或屠刀放下,顿转杀机也欤!至若曹丕之《善哉行》,有云:“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雄,猿猴相追。还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俨然相薄寒山,敲钟唤梦之作,又何待于桑门落日,然后兴悲哉!
至若初唐开国之际,禅道未得宏开,诗风尚不大行,虞世南曾辞让唐太宗宫体诗之不当,确乎纯臣之志也。然李世民之《帝京篇》有云:“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及其《临池柳》诗云:“岸曲丝阴聚,波移带影疏,还将眉里翠,来就镜中舒。”其非诗思与禅境之将毋同乎!馀如岩岩特行之臣如魏徵之诗,有:“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塞鸟,空山啼夜猿。”“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莫不与禅悦冥合,逸情境外。等而次之,才人词笔,如刘希夷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及崔涂之“绣轭香鞯夜不归,少年争认最红枝。东风一阵黄昏雨,又到繁华梦觉时。”唐彦谦之“乍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等作,多不胜载,何一而非即诗即禅,岂待习禅而后方有出尘解脱之隽语乎!并此转似金堂道友,盖有伫望其上下古今续编之作也。拙诗鄙俚不韵,唯承偏爱录入,诚有狗尾续貂,佛头著粪之诮,何足道哉?不足道也!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一朵莲花浮出来(现代禅诗14首)
浏览:<span id="hitcount8
一朵莲花浮出来(禅诗14首)文/古剑秋夜的小河边星光枕着水流,闪烁细小的光芒一只被水声打湿的鸟在空中留下一道隐秘的弧线倒挂眼前的风顿时有了生气,花影从秋的深处扯出一缕九月的芬芳晚归的母亲母亲一个人从田野上回来满天星光幽蓝的夜色微风习习母亲唱起了歌月亮紧紧跟随着她一起走到家门母亲进屋升起炊烟月亮伏在窗前寂静的大地染一层银色的光一只白鹳荒原上一只白鹳站立不动黄昏众鸟归巢白鹳仍站立不动夜轻轻把它的影子融化一轮月亮走过水的寂静逃避春天的风,留下星光的影子缄默的人走在乡间路上与雨保持着距离桃花开放,一个村庄和另一个村庄由一条河流缠绕木拱桥的天空一轮月亮走过水的寂静禾苗摇晃着细小的绿一只喜鹊飞来了残雪消融,树枝缀满点点鹅黄迎春花开了一群大雁飞来了我的土地一阵空旷的风,禾苗摇晃细小的绿风吹动风来了吹动树林吹动树林下的花丛吹动河水吹动河岸的青草吹动泥土吹动五谷的庄稼吹动村口的老槐树吹动屋顶一缕炊烟吹动木栅栏吹动母亲的衣衫吹落父亲肩上的尘土吹落我眼睛里的泪珠秋树叶落了秋天就来了秋天来了树叶就落了我走在落满树叶的路上我知道秋天来了一场秋风更多的树叶落下来一场秋雨降临秋天就更深了不二法门常去极乐寺不烧香不拜佛不许愿就那么溜达进山门左右是两座钟楼由南向北穿过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再转到七级屠塔从跪拜大佛的众生身旁出东门走上东大直街坐在一棵桧柏树下抽完一支烟打车回家秋夜禅寺众鸟归林月光轻洒大地小溪潺潺顺流而下风吟松语云朵寂寥地游荡在静默的天空秋夜一缕炉香扶摇内心的清辉打坐山顶一株小草挑起一片星光几片秋叶飘落空阶之上落叶它们一片紧随一片落下行道树渐渐稀疏这预示秋天越来越深了它们聚在树根旁泛着金黄的光一阵九月的风将它们托起吹向空中吹向四面八方一辆车从树下驶过大地为之一颤在极乐寺阳光和雨落化一天的斑驳鸟雀的身影,飞翔在东大直街尽头难以捕捉众人双手合什秋风漫不经心,扫落几枚椴树叶子十四米高的阿弥陀佛什么也没说寂静的花园寂静的花园一只蓝色的蝴蝶独自跳舞从一簇花丛落到另一簇花丛这人间小小的天使不担忧也不悲伤让一个人目不转睛突然,从轮椅上站起来一朵莲花浮出来一朵莲浮出来一只蜻蜓打坐莲花之上一动不动微风摇曳荷花摇曳蜻蜓一个人在梦中微笑寂寥的光洒满荷塘月亮静静守在他的身旁萤火虫为他掌灯头顶镶嵌着满天星星点一盏灯点一盏灯夜的花园空旷有雪落下一只失眠的麻雀在雪地上留下小而干净的爪印一阵风吹来山上的梅静悄悄的开放& & & & & & & & &&空寂清幽,宁静淡泊& & & & & & & & ——评古剑的现代禅诗& & & & & & & & & & &&文/施秀娟& & 诗如其人,这是我开始读古剑的《现代禅诗14首》的第一感觉。读完14首后,加深了对“诗品如人品”的理解。不由想起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o弥尔顿说过:“我坚决相信:一个人要想在日后写出颂扬人物的好诗而能如愿以偿的话,自己就得先是一首真正的好诗,换言之,是最优秀、最高贵的东西缀合成的艺术品或图案。”&& & 虽然我与诗人古剑在现实中未曾谋面,但在诗歌网站和文学论坛相识已有十二年。古剑(1968——&),原名麻建军,十多年前初识的印象是冷凝、神秘,宛如锋芒内敛、削铁如泥的宝剑。原因之一是接受他的笔名的暗示和引导;之二是当年跑论坛时他言语不多,极少跟贴灌水,甚是理性;之三是他一直钟爱短句,看上去果断干脆。但之后随着进一步了解,慢慢修正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 &如今的古剑,给我的印象就像一首云淡风清的小诗,画面宁静淡泊,心存高远。其实,但凡认识古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性格内敛,不急不躁,沉静多思的诗人。他为人不张扬,做事低调,脾气温和,性情柔韧,就像他的另一个笔名“默坚”。多年来默默耕耘在诗的国度,无论是工作变动还是迁徙途中的坎坷,都不能让他放下他所热爱的诗歌。对诗歌的痴情,推动他不断探索诗歌艺术,《现代禅诗14首》是他多年诗探索的结晶,当然也与他超脱的生活态度和稳健的性格有关。《现代禅诗14首》,承继了中国古典诗词传统,句式短小灵动,有如古代格律诗,三五个汉字为一句,大部分句子不超过7个字。如《晚归的母亲》《一只白鹤》《秋》《落叶》《影子》《点一盏灯》,语言简洁,节奏明快。这些作品诗句如律诗般节约字数,但形式上更贴近宋词和元散曲小令,长短句错落有致,参差活泼。作为现代诗歌,又舍弃了韵脚,诗体相当自由。& & 古剑的这一组诗,颇有禅意禅趣。诗人自己命名为禅诗一组。禅诗,顾名思义,要么是与参禅拜佛有关的诗歌,要么是具有禅意禅趣的诗歌。禅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艺术成就很高、又能超越时空被历代读者所喜欢的诗歌类别。禅诗有两类,一是佛理诗,由出家的僧人、潜心向佛的居士们创作的弘扬佛学、阐明佛理之作,特点是空灵幽玄,睿智而富有辨证思想。最著名的莫过于六祖惠能大师的《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二是山居诗,是文人或僧侣创作的意境高远、空阔、寂清、澄澈的超凡脱俗之作,往往描写寺院和田园山居生活。& & & 古剑的这一组禅诗,当归属于第二类。诗歌中的美学意趣与隐居深山或田园的古代诗人相通。古剑在这些诗作中,消解了功名利禄,放下了恩怨情仇,隐去了嬉笑怒骂,这一组诗写得绝尘、透彻,明净。诗人描摹的是宁静的荒原、乡野、田园、山寺、荷塘风物,散发着与世无争的恬淡与闲适。就像《一只白鹳》,荒原上那只站立不动的白鹳,众鸟归巢了它还是不动,任夜色轻轻把它的影子融化。写这只特立独行的鹳,诗人用不多的笔墨,勾勒了一只脱俗的仙鸟形象,这只鹳甚至给人感觉是一位修为和道行极高的高德大师。或许,它还隐喻了诗人古剑的心灵。& &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王维、贾岛、寒山、杜甫、白居易等人都留下了不少禅诗佳作。其中王维的《山居秋暝》和《鹿柴》,堪称千古绝唱。它们既是田园山水诗中的不朽之作,也是充满禅诗意趣的山居诗杰作。近年来诗人古剑习读古今中外诗词,他的这一组禅诗,明显受到唐朝诗人王维的影响,画面感很强,是诗与画相结合的成功尝试。&&&&&&《一只白鹳》《禾苗摇晃着细小的绿》《一轮月亮走过水的寂静》《秋夜禅寺》等作品,明显承继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写法,如《秋夜禅寺》:&众鸟归林/月光轻洒大地/小溪潺潺顺流而下/风吟松语/云朵寂寥地游荡在静默的天空/&秋夜一缕炉香扶摇内心的清辉/打坐山顶/一株小草/挑起一片星光/几片秋叶飘落空阶之上。& & 这首诗笔触细腻,景致唯美。写出了山寺的秋夜,空寂,清幽,寥落。《秋夜禅寺》中鸟、林、松、月光、小溪、风、星光、秋、落叶等意象,都是古典禅诗常用的,它们组成幽深的意境,酷似王维《山居秋暝》描写秋日雨后入夜景色的佳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见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朵莲花浮出来》,以莲花、蜻蜓、萤火虫、荷塘、月亮、星星等意象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一般的经典意境。而《点一盏灯》中的一只麻雀在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更像是由成语“鸿泥雪爪”释放而成。诗歌的最后一节:“一阵风吹来/山上的梅/静/悄悄的/开放”也充满古典的韵味。《一轮月亮走过水的寂静》等诗歌创造出空寂幽深的境界,明显受到了王维《鹿柴》的影响,诗歌中的空寂和清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意境。&&&&&&《在极乐寺》《晚归的母亲》等诗中出现了人物,有叙事性成分,仍不失为一幅幽美的乡村夜景图。诗歌中的母亲,与整幅风景是和谐统一的。母亲是画中人,她使一幅静态的图画有了动感。“母亲/一个人/从田野上回来/满天星光/幽蓝的/夜色/微风习习/母亲/唱起了歌/月亮/紧紧跟随着她/一起/走到家门/母亲进屋升起炊烟/月亮伏在/窗前/寂静的大地/染一层/银色的光。”正因为母亲的回来、唱歌、升起炊烟,使《晚归的母亲》这首诗歌体现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之妙。&&&&&&&禅诗,有助于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古剑的《现代禅诗14首》,有传统禅诗的况味,清幽,宁静,淡泊,唯美。读者可以从中参悟人生,享受纯净之美,感受宁静致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写于桂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稿编辑:张黎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网友:{AddUser}
注册 &|&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北京市 . 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我的图书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COLOR: #02<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 COLOR: #
&#8220;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8221;&&&& 确实如达摩大师的这首传法偈所说,自从达摩大师从印度来到这充满大乘根器的震旦大地,经过辗转相传后,禅宗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五朵绚丽的花,这就是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后来临济宗又派生出杨岐派、黄龙派。&&& 五家七宗的禅诗创作,璀璨夺目,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本章所探讨的,则是在五家七宗之前的几首最重要的禅诗。&&&& 一、&六祖慧能的&#8220;菩提本无树&#8221;
慧能大师是中国禅宗的主要开创人,开创了&#8220;直指人心,见性成佛&#8221;的顿悟法门,使得禅宗在中华大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直至今日,还绵绵不绝。&&& 慧能的最著名的禅诗是&#8220;菩提本无树&#8221;,这首禅偈在中国流传广远,妇孺皆知。而这首禅偈又是与神秀的禅偈联系在一起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8220;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8221;,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8220;拂拭&#8221;,喻佛法修持的长期性和艰苦性。修持者必须不断地拂拭心灵的尘垢,才能获得澄明的觉悟之心。&#8220;尘埃&#8221;喻指世俗情念对佛性的侵害与干扰。在这首偈子中,神秀提醒修行者,必须长期地、不间断地除恶、修心,渐渐地成就正果,这与南宗顿悟成佛的指趣相去甚远。&&& 在神秀作偈的次日,慧能也针锋相对作了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指出,自古以来,人的本心本性,原本就是清净无染的,原本就是不生不灭的,原本就具足了一切。只要觉悟到这一点,就可以立地成佛。&&& 在这首偈子中,慧能大胆地简化了佛教修持的繁琐哲学,将修持者从人格神与智性思辨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慧能为中国禅宗从理论上、方法上找到了一条超尘脱俗的捷径,开创了一代宗风。&&& 这两偈子是南宗的宣言书,成为南北分野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禅宗以诗寓禅的起源。从此之后,中国禅僧们的创作渐渐多了起来,妙语似锦绣,千偈如翻水,禅宗诗歌蔚成风气,形成了中国禅林诗苑的瑰美景观。
前分灯时代的禅诗二、永嘉大师的《证道歌》
二、&永嘉大师的《证道歌》
永嘉玄觉是慧能的嫡传弟子,虽然只在曹溪停留了&#8220;一宿&#8221;,却是明心见性的觉悟者,所以有&#8220;一宿觉&#8221;的美称。他的《证道歌》是禅门脍炙人口的佳作。它是禅宗诗歌的宏篇巨制,几近三百行,一千八百七十六字,就篇幅来说,堪称《全唐诗》之最。&&& 《证道歌》,顾名思义,是明心见性的证悟者,所抒发的正知正见。永嘉玄觉为了避免后学解行错谬,慈悲地标示出解脱的道路。它包蕴深厚,有佛教哲理,有禅悟体验,有求道要诀。以下主要参考耕云先生的《不二法门&#8226;证道歌浅释》中的相关文字,作一简释。&&& &&&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 摒绝世间俗学,离绝出世间圣解,不以有为法修持至道,无心合道的&#8220;闲道人&#8221;,无妄想可断,无真理可求。当他彻见了本来面目之时,不但根尘情识皆是佛性,连这个虚幻不实的色身,也成了常住不坏的法身。正可谓&#8220;明与无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是为实性。&#8221;&&& &&&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 当回归于生命的本源,则除了澄明圆满的本心之外,别无一物可得。这澄明圆满的本心,就是本源自性,就是纯真的佛性。障蔽本心的色、受、想、行、识五种阴霾,原本不有,当体是空。由五阴派生出的贪、嗔、痴三毒,也不过偈缘生缘灭的水上泡沫一样,虽有而不实,倏起倏灭。&&& &&&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 彻见宇宙实相,顿断无始无明,则我空法亦空。前尘往事,顿如梦觉;无间地狱,全成净土。永嘉大师唯恐浅见生疑不信,发下誓说:如果用虚假的言语来欺瞒众生,等于自食无量劫数拔舌地狱的苦果。&&& &&&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 禅宗是&#8220;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8221;的顿悟法门。明心见性,顿悟本心,便是证得了&#8220;如来禅&#8221;,便圆满地具备了六度万行的河沙功德。&#8220;前尘缘影&#8221;,执着于虚幻的表象,如梦的人生就会轮回于六道,一旦获得了生命的觉醒,则大千世界,如沤生沤灭。&&& &&&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比来尘境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 彻见本源之时,身心世界尚不可得,更无罪福、损益可言。过去尘镜没有揩磨,被客尘烦恼所覆盖,以致于不能焕显其本有的光明。如今垢尽光现,鉴照分明,就不妨解剖分析,弄个清清楚楚了。&&& &&&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 谁能于内不起思念,对外不生感受?果真如此,则一切没有生命的东西,也跟活的人一样了。如果抑念求无念,便是沉空守寂的二乘;自闭求无生,乃是灰心灭智的外道。无生是就体上讲,无不生是从相上讲。真正的无生,能生起一切万法。如果将无念无生片面理解一念不起,那么不妨找个木头人来问一问,看看它什么时候能修成佛道。&&& &&&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 空掉这个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肉体,不要过于执着这具臭皮囊,且随缘任运,饥餐困眠。彻底明见诸行无常,一切皆空,便是生命的圆满觉醒,也是佛的圆觉智慧。&&& &&& 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征。&&&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 之所以斩钉截铁地这样明明白白地宣说,是为了彰显最上一乘的真实法门。偏偏有一些焦芽败种之人,不肯信受,以私心卜度圣智,对明心见性的顿悟法门,妄加评谤,肆意攻讦。殊不知直截了当地穷溯万法根源,洞悉法界的实相,是佛所印证的。如果着相求法,舍本逐末,则是我不愿做的事。&&& &&&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 珍贵的摩尼宝珠,虽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却是实实在在收藏在如来藏的妙明真心里的。六根解脱之时,发出神妙作用,彰显真空不空。自性光明圆满,非色非空,不生不灭。圆满晶莹,普照大千。&&& &&& 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谁可测。&&& 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 明心见性之时,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立得清净,入眼无非佛性,,由此证得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这五种金刚力。这一切,唯有亲证,才能知其三昧,仅靠常情是难以测度。见性之人,心如明镜,无物不鉴;小智之徒,执着外物,如水中捉月,到底成空。&&& &&&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 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 明见本心的禅者,我法二见已断,理事二障已断,虽行走在闹市之中,也如入无人之境,宛如独行独步一样,自在潇洒地行走在心无起灭的涅槃大道上。悟者不离本源,格调高古,不近权势,风致高华。而世俗以貌取人,对那些面色憔悴,个性耿直的达者开士,也不愿多看一眼。&&& &&&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 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即心藏无价珍。&&& &&& 佛家弟子,言必称&#8220;贫僧&#8221;,这是由于他们追求至道,而从来不计较物质的生活。他们虽然经常披着破烂的短袄,心中却藏有自性的无价珍宝。&&& &&&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时终不吝。&&& 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无价的自性珍宝,具有无量、无际功德、妙用,利益有情,接引有缘,永远都不会匮乏,不会吝惜。六祖说,&#8220;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8221;四智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见性成佛后,八识融归佛性,皆得解脱,故曰&#8220;八解&#8221;。六通即是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等六种神通,它们都不离人的一念真心。&&& &&&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 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 具有大根器的人,能一了百了。而中士、&#8220;下士闻道,大笑之&#8221;,听得愈多,疑惑愈重,于明心见性,毫无裨益。只要从自身解除因业障而形成的垢衣,才能使珍贵的宝珠显现。起心精进,即落有为,更何况向外自夸精进,更是于见道无补了。&&& &&&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 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 自性真空,不受薰染,一任他人诽谤、非难,无损正法丝毫。就好像痴人好架火烧天,自取疲累,徒然劳苦而已。见性之人对待毁誉与诽谤、恩恩与怨怨、醍醐与毒药,都如同啜饮清醇的甘露,一一融归于不思议的圆觉性海。&&& &&& 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 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 恶言无自性,无明所变现,并不真实。何况平等法中,一切声音悉皆平等。倘若生起分别念,便是徒增烦恼。能勘破恶缘,当下便是善知识。见性之人,安住无生法忍,八风不动,怨亲平等,唯显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能因为是讪谤,便产生对它生起冤亲的态度。一切皆处于平等法中,无冤亲的分野,表现为同体大悲,就是慈忍力。&&& &&&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 非但我今独达了,河沙诸佛体皆同。&&& &&& 通晓祖师机法,精通佛教义理,由定发慧,定慧等持,就不会沉空守寂。明心见性,非我独能,一切众生都不例外。恒河沙数的诸佛,与众生的自性本来平等无二。&&& &&&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 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 宣扬佛法,如同雄狮哮吼,百兽慑服。香象(二乘及未登地的菩萨)听了最上乘法,平素的自恃与傲慢顿时冰消瓦解;天龙(登地菩萨)听了这最上乘法,印证自己内证境界,无比亲切,格外温馨。&&& &&&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 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 古德大事未明,不辞辛劳,走遍千山万水,走遍千山万水,磨破芒鞋布衲,只为寻求明眼宗师,通过参禅了却大事。信受了曹溪六祖禅法之后,生死遂不再干怀萦虑。&&& &&&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 在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可以参禅,都不失安祥的心态。用不离体,体自安然。了脱生死之人,纵是利刃相加,毒药也逼,也襟怀坦荡,意态安闲。本师释迦牟尼,因地以优钵罗花供养燃灯佛,并布发掩泥供燃灯佛行过,得以受记成佛。他多劫以前也曾修过忍辱般若波罗蜜。&&& &&&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 一切众生,皆有生死,这种生死是分段生死,即永恒生命的分段现象,此一段是生,彼一段是死。人的一生被这个分段生死现象所支配,不能自作主宰。如果顿悟自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对荣辱就不会有忧喜之念了。&&& &&& 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 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潇洒。&&&&&&& [岑,音c&#233;n;崟,音y&#237;n。阒,音q&#249;] 见性之人,在深山密林修筑兰若,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山居生活无羁无绊,如野鹤闲云,随缘任运。比起奔走市朝的人们,自然潇洒写意。&&& &&&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 一旦觉悟,即是大事了毕,不再施功落于有为法,而各种有为的修持方法则异于此。为求福报而行布施,虽然得到生天的福报,就像朝向天空射出的那支箭,是不可能长时停留的。&&& &&& 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 射向虚空的箭,力量一尽,就会很快地掉下来。福报尽了,照样会降生到人间,生起种种无奈。争比得上运用无为实相的法门,一旦顿悟超脱,便直入如来的境界。&&& &&&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 只要证悟了真如本体,则种种方便不过是细枝末节,不求而得。此时心垢净除,心月朗现,如同光洁的琉璃映着皎月一样。自性的无尽宝藏,是幸福的泉源,有无穷妙用,自利利人,永不枯竭。&&& &&&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 江月在空中照耀,清风在松林中吹拂,长夜清宵,无为而无不为,清净而潇洒。自性的光明宝珠,辉耀着心田。雾露云霞,宛如修行者身上飘曳的衣裾。&&& &&& 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 持降龙钵、解虎锡,并非只是一种禅门威仪,而是象征着降三毒、统真俗、解诸厄。持杖在手,如同追寻着佛祖的足迹。&&& &&&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 真妄二法,本无相状。如弃真求妄,断烦恼,求菩提,证的不过是有为涅槃,不契圆顿法门。若彻见本来面目,便会洞知真妄二法,了不可得。无相是无空无不空,是如来的真实相。真与妄是相对待的名词,真妄两法本无相状,执真断妄都是偏执。&&& &&& 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 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明非内外。&&& &&& 明心见性,心如明镜,晶莹剔透,照遍整个尘沙世界。森罗变幻的世态万象均影现其中,一颗晶亮的心珠总是无内无外。&&& &&& 豁达空,拨因果,漭漭荡荡招殃祸。&&& 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 &&& 自以为对空明豁,对因果不予重视,就会招致滔天的罪祸。弃有着空,如同逃避溺水而投入火坑一样。&&& &&& 舍妄心,取真理,取舍之心成巧伪。&&& 学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认贼将为子。&&& &&& 取舍即是分别,分别即背自性。对真理不能用取舍之心,否则即不能证悟。一般人认为自性可以通过修行获得,有能修,有所修,这是大错特错。如果认为能修者是心,所修者是功德,就成了认贼为子。&&& &&& 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 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 &&& 损坏自性法财,毁灭法身功德,就是由于这种分别心的心意认所起的作用。因此禅门要了却这种分别心,顿悟而进入无生知见力。&&& &&& 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 开悟的禅者,秉持光芒四射的慧剑,以般若为锋,发出金刚焰的光芒。不但能摧毁外道的邪知邪见,面且早就让天魔丧胆落魄。。&&& &&& 震法雷,击法鼓,布慈云兮洒甘露。&&& 龙象蹴踏润无边,三乘五性皆惺悟。&&& &&& 宣说最上一乘法,如同雷震、鼓击,震聋发聩。但它对众生来说,却如同慈云遍布,甘霖遍洒,如同龙象徜徉在宇宙间,普遍地给人以利益,使小、中、大三乘,定性声闻、定性缘觉、定性菩萨、不定性及无性者,都获得正见、正觉。&&& &&& 雪山肥腻更无杂。纯出醍醐我常纳。&&&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 肥腻是生长在雪山的一种草,传说雪山只生此草而不生其他的杂草,喻大乘佛法的无上纯正。用这种圣草喂养定慧的白牛,所产的乳汁便是如同醍醐般的珍品。&#8220;一即一切,一切即一。&#8221;一是理、本体、佛,一切是殊相、是用、是众生。&&& &&&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还共如来合。&&& &&& 一月普遍地在一切水中显现出来,一切水中的月亮乃是一月的显现。法身即自性。众生自性与佛性同一体性。&&& &&&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 弹指圆成八万门,刹那灭却阿鼻业。&&&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 一地具足一切地,一个阶位具足了一切阶位,它不是色,不是心,也不是修行的结果。明心见性的刹那,弹指之间就圆满了八万四千总持法门,刹那之间,打破无明,而灭却了地狱的罪业。得鱼亡筌,一切数句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它与我的灵明觉性毫无交涉。&&& &&& 不可毁,不可丑,体若虚空勿涯岸。&&&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则知君不可见。&&& &&& 禅超越了诋毁与赞誉,它的本体涵盖虚空,无涯岸,无限量。它当下即是,但觅即转远。如果起心去寻觅,则已经不可见了。&&& &&&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 禅超出取舍,在超出取舍的不可得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禅。它有时不发一言,却如雷震耳,有时潮音大震,却寂静无言。六祖之后,禅门大开,一花五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 有人问我解何宗,报道摩诃般若力。&&& 或是或非人不识,逆行顺行天莫测。&&& 吾早曾经多劫修,不是等闲相诳惑。&&& &&& 如果有人问我懂得哪一个宗派的法门,我会告诉他,我所修持的,乃是摩诃般若的解脱力。由于它是根本智,迥超是非情识,所以一般的人很难把握。这些顿悟的道理,是多劫修持而证得的,不是随便讲出来诳惑人的。&&& &&&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第一迦叶首传灯,二十八代西天记。&&& &&& 真正的中国禅宗的历史,是曹溪六祖慧能所开启,建立了最上一乘的法幢,树立起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的宗旨。但禅宗最早的传灯,却始于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就这样一直传给了第二十八代传人达摩。&&& &&& 法东流,入此土,菩提达磨为初祖。&&& 六代传衣天下闻,后人得道无穷数。&&& &&& 达摩大师来到中国弘法,被立为东土禅宗初祖。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六祖之后,得道者众,简直不胜穷数。&&& &&& 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门元不著,一性如来体自同。&&& &&& 真理不是立与不立的问题,它原本就存在;虚妄更是缘生,本来是空。有和无,都应该扬弃的边见。二十种空诸业障的法门,是为随缘说法的方便法门,开悟之后,不必执着认为是实法,因为众生与佛本来具有着同一的性体。&&& &&&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 &&&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包围,两者的关系,也好像镜上的影痕。只有除去痕垢,才能使本心的光明显现出来。要使心法双亡,自性才能熠熠生辉。&&& &&& 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 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 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 &&& 堪叹末法时代,人心日下,众生福报微薄,难于调制他们的身心。距离佛陀涅槃时代已经很远了,出现了正法衰弱、邪见日深的现象。他们闻说大乘佛法,不但不弃邪归正,反而尽中伤破坏之能事,必欲使之瓦碎而后快。&&& &&& 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 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 &&& 心作恶业,身受殃报,这是铁定的因果律,不必再怨天尤人。要想不招致无间断的罪业,就不能毁谤如来正法的运转。&&& &&& 旃檀林,无杂树,郁密深沈师子住。&&& 境静林闲独自菠,走兽飞禽皆远去。&&& &&& 上乘道场,犹如旃檀树林,没有杂树。在这深幽的丛林之中,住着自由洒脱、气度威雄的悟道者。这是独立的自由的境界。&&& &&& 狮子儿,众随后,三岁即能大哮吼。&&& 若是野干逐法王,百年妖怪虚开口。&&& &&& 禅门宗匠的龙象法子,年轻时就能作狮子吼,威慑百兽。若是那些顽劣的野干想驱逐狮子,是根本办不到的。那些根器不正之人,若要以伪装成善知识,污染清净禅门,还是免开尊口的好。&&& &&&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决直须争。&&&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 圆顿觉悟的法门,不讲人情,如果有疑难不决之处,就要彻底弄明白。这不是我逞强好胜,而是深怕修持者落于偏执,求悟转迷,落入断常的陷阱。&&& &&&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厘失千里。&&& 是即龙女顿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坠。&&& &&& 不以非为非,不以是为是,则是非不明,大损正见。不求本源,只在概念上作游戏,只会徒增无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龙女献珠,顿成佛道;善星比丘,虽然诵得佛经,却对之妄加揣测,自以为是,反而成了毁谤佛法,堕于恶道。&&& &&& 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 我早年也曾积累学问,专一从注疏中探讨经典的本义。分析辨别佛经的专用名词,而不知道休息,而忽视了内心的体证,就像到海边数那无数的沙粒,徒招疲惫,毫无收获可言。&&& &&& 却被如来苦诃责,数他珍宝有何益。&&& 从来蹭蹬觉虚行,多年枉作风尘客。&&& &&& 像这样向外求道,如同数别人的珍宝,对见性无丝毫的裨益,自然受到了如来的呵责。至此才明白多年来起心外觅,经过无数坎坷,碌碌风尘,未曾一日当家作主。&&& &&& 种性邪,错知解,不达如来圆顿制。&&& 二乘精进没道心,外道聪明无智慧。&&& &&& 种性褊狭,知解背谬,南辕北辙,离最上乘法越来越远。小乘守寂,中乘沉空,虽然苦修精进,终不能证得至道;外道虽然聪明,但是没有智慧,也不能究明实相。&&& &&& 亦愚痴,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实解。&&& 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虚捏怪。&&& &&& 二乘和外道,愚昧痴呆,如认为空拳中真的有实物。将指月的指,认成月亮,枉施功夫,在六根对境所产生的虚幻景象中兜圈子。&&& &&& 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 &&& 达到不见一法的境界,即是如来,即是观自在。彻底解脱,业障本空。如果没有明心见性,则事相宛然,业障不虚,仍然要偿还凤债,轮回受报。&&& &&& 饥逢王膳不能餐,病遇医王争得瘥。&&& 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 勇施犯重悟无生,早时成佛于今在。&&& &&& 饥饿了遇到精美的膳食却不敢餐用,生病时遇高明的医生却迟疑不决,岂不坐失良机?明心见性的禅者,能够在五欲之中修行禅法,保持知见力,如同火焰中绽放的莲花,洁净之性永远不受污染。古印度有勇施比丘,犯了四种根本大罪,欲借忏悔来消除罪垢,后来遇到尊者开示,发现罪性不可得,得以彻见自性。&&& &&& 师子吼,无畏说,深嗟懵懂顽皮靼。&&&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见如来开秘诀。&&& &&& 对于那些如同裹着牛皮一样的愚顽不化者,我会像狮子般大吼一声,促其猛醒:你们已经犯了很大的过失,业障深重不能觉悟,为什么看不见如来教示的明心见性的秘诀。&&& &&& 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 维摩大士顿除疑,还同赫日销霜雪。&&& &&& 古时印度有两位比丘,犯了淫杀之罪,找到优波离尊者请忏悔,尊者用小乘法替他们解脱罪结,结果他们的心理负担更重。维摩大士知道后,呵责尊者不应加重他们的罪结,应该直接替他们解除,并开示道:不要让心停留在任何事物和念头上,这才是真正明了戒律。两位比丘当下疑悔顿消,如赫日融雪。&&& &&& 不思议,解脱力,此即成吾善知识。&&& 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销得。&&&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 &&& 禅的妙用,不可思议,具足恒河沙数的解脱力。修行者对法身父母恩大难酬,衣服、卧具、饮食、医药等供养,自当不辞劳苦竭力操办。即使是万两黄金,师父也消受得起。纵是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因为师父的开示,一言之下能使人超越劫数而得解脱自由。&&& &&& 法中王,最高胜,河沙如来同共证。&&&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 &&& 禅是法中之王,是最上法门。恒河沙数的诸佛,都以此法门证得无上正觉。我今天剖示了这颗如意宝珠,只要能信受,就能达到与本来面目相应的效果。&&& &&& 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 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 原本的实相,无一物,无一人,无一佛。大千世界如海中一粒浮沤,一切圣贤也像闪电似的一拂而过。明心见性之人,生死不能移。纵使是铁轮在头顶上旋转,危在刹那,这颗定慧圆明的心,始终不会改变。&&& 日可冷,月可热,众魔不能坏真说。&&& 象驾峥嵘谩进途,谁见螗螂能拒辙。&&&& 即使太阳变冷月亮变热这种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众魔还是不能破坏上乘佛法。大乘佛法如同大象驾车,步履稳健地行进在光明大道上。外道谤佛者,好比螳臂挡车,只能落个自取灭亡的下场。&&& 大象不游于兔径,大悟不拘于小节。&&& 莫将管见谤苍苍,未了吾今为君决。&&& &&& 大象不屑于走狐兔出没的小径,大乘法门不同于中小法门。大彻大悟者,不拘于小是小非。切莫以世俗、外道的的偏见来看待最上乘佛法,那样做无异于以管窥天。我如今已经将禅道全盘托出,若未曾了悟,且让我来襄助。&&& 永嘉大师的《证道歌》,将修证悟入的禅理,用三七言杂糅的乐府体调形式吟咏出来,形象精警,笔势流宕,语意高峻,波澜迭起,具有深厚、强烈的佛学思辨力、禅学感悟力和的艺术感染力。此诗文情并茂,广为传诵,深为宗门所重。歌中不少名句已成了后世禅者的口头禅,如&#8220;绝学无为&#8221;、&#8220;行迹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8221;,&#8220;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8221;,&#8220;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8221;等琅琅上口的佳句,常被禅师们引用来证道、教示。其文彩斐然,回肠荡气,余味无穷,堪称禅诗之最。它是以禅寓道的精品,是禅诗中的极品,更是中国佛教文学的瑰宝。
禅宗一花五叶,叶叶不同,五家七宗,各有各的宗风,即纲宗。为了表达纲宗,禅宗各家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纲宗诗。临济宗的纲宗诗很有特色,这里举出&#8220;四喝&#8221;、&#8220;四照用&#8221;为例。&&&&&&&一、四喝:临济以&#8220;喝&#8221;接引徒众,耸动禅林。临济曾谓:&#8220;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师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8221;(《临济录》) 《人天眼目》卷一载善昭颂,阐发四喝之旨尤为显明:&&& &&& 金刚宝剑最威雄,一喝能摧万仞峰。&&& 遍界乾坤皆失色,须弥倒卓半空中。&&& &&& 金毛踞地众威全,一喝能令丧胆魂。&&& 岳顶峰高人不见,猿啼白昼又黄昏。&
&& &&& 词锋探草辨当人,一喝须知伪与真。&&& 大海渊澄涵万象,休将牛迹比功深。&&
& &&& 一喝当阳势自张,诸方真有好商量。&&& 盈衢溢路歌谣者,古往今来不变常。&&& &&& 金刚宝剑,锐利无比,指山山崩,指海海竭。一个高明的师家,如果看到学人缠脚缚手,胶着在语言意识的葛藤中,不能平定纷乱的心念,就用这种大喝,将他的多头意识当头截断。此时学人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分别心,都会在一喝之下丧身失命。此时乾坤失色,日月无光,纵使你的迷惑大如须弥,也倒卓在半空,粉碎无余。&&& 威风凛凛风的狮子,不死守在窟穴中,不枯守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惯用一个固定的套路。在它扑杀猎物时,它的脚牢牢地蹲踞在大地上,以便使出全身的力气,作出那致命的一击!这狮子蹲踞在高处,顾盼生雄,具有森林之王的气度。当它震威哮吼之时,百兽肝脑俱裂,魂飞魄丧。它像香象般截流而过,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它的前进。当学人听闻了师家雄狮般哮吼的大喝时,威光尽失,如同哀猿般发出肝肠寸断的啼鸣。&&& 探竿、影草都是渔人的工具。探竿是将鹈羽绑在竿头,探到水中,诱引群鱼聚到一起,然后用鱼网将鱼捞起来;影草,是割草浸在水里,等群鱼聚在它的下面躲荫凉时,用网将鱼捞起来。师家为了勘验学人的修行程度,或者是学人探测师家的水平时,所使用的手段就是探竿影草,是勘验式的大喝。师家通过这一喝,可以测验出学人深浅明暗的工夫,看看他有无师承,有见识还是无见识。& &#8220;一喝不作一喝用&#8221;。此喝最不着痕迹,虽然不在前三喝之中,却能将前三喝收摄无余。千变万化,不可端倪!
二、四料简&&& &#8220;四料简&#8221;是临济导引学人悟入的四种方法,即&#8220;夺人不夺境&#8221;、&#8220;夺境不夺人&#8221;、&#8220;人境俱夺&#8221;、&#8220;人境俱不夺&#8221;。&#8220;人&#8221;指主观存在,&#8220;境&#8221;指客观存在。&#8220;夺&#8221;意为遣除,指运用禅机消除人、境等对象的实有性。夺与不夺,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临济创立&#8220;四料简&#8221;的目的,是为了破除对我(支配人与事物的内部主宰者)、法(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二者的执着。临济指出,一个胜任的导师,必须掌握这四种接机示教的方式:
&&&&(克符道者)初问临济:&#8220;如何是夺人不夺境?&#8221;济曰:&#8220;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8221;师曰:&#8220;如何是夺境不夺人?&#8221;济曰:&#8220;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8221;师曰:&#8220;如何是人境俱夺?&#8221;济曰:&#8220;并汾绝信,独处一方。&#8221;师曰:&#8220;如何是人境俱不夺?&#8221;济曰:&#8220;王登宝殿,野老讴歌。&#8221;(《五灯》卷十一《纸衣》)
&& &#8220;夺人不夺境&#8221;的境界,如同春天的太阳,照映万物,生机蓬勃。而衰老的&#8220;我&#8221;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象,并没有真实性。世人执着于&#8220;我&#8221;,以为是有主宰的、实在的自体,便会产生种种谬误和烦恼。因此针对我执深重的人,必须破除其以我为实有的观念。《五灯》卷十一《纸衣》载临济法嗣克符颂四料简云:&&&&&&&&&&& 夺人不夺境,缘自带誵讹。&&&&&&& 拟欲求玄旨,思量反责么。&&&&&&& 骊珠光灿烂,蟾桂影婆娑。&&&&&&& 觌面无差互,还应滞网罗。&&& &&& &#8220;夺人不夺境&#8221;,&#8220;熙日发生铺地锦&#8221;,是境;&#8220;婴孩垂发白如丝&#8221;,是人。临济的两句答语,一句存境,一句夺人。四料简中,唯有&#8220;人境俱不夺&#8221;方是彻悟之境,此前皆为方便权宜,从彻悟的立场看,都是错误,因此&#8220;夺人不夺境&#8221;这句话本身就有毛病,心境本来空,何有夺与不夺之分?&#8220;拟欲求玄旨,思量反责么。&#8221;对真如本体,不可思量拟议。一起心动念,着意追求,就错过了明明白白呈现在眼前的本体。&#8220;骊珠光灿烂,蟾桂影婆娑。&#8221;说本体像珍贵的骊龙颔下的宝珠,也像有蟾蜍、桂树的月亮一样,发出灿烂的光明。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象征本体通过境象觌面相呈,是&#8220;不夺境&#8221;的形象表述。&#8220;觌面无差互,还应滞网罗。&#8221;意为应当不经任何思量、分别地直下体会呈显在眼前的本体,而不可寻思、计较,落于语言、意识的罗网之中。参禅者见物知心,循相证性,珠光、桂影皆为入道之机。本应&#8220;无差互&#8221;,当下契入。但未悟之人,我执未破,心随境转,想通过拟议思量的途径来趋近本体,这就坠陷到语言、意识的罗网之中,而不得自由。&&& &#8220;夺境不夺人&#8221;,是针对法执深重的人,破除以法为实有的观念。如果谁以客观存在为重,导致自性泯没,师家就要设法使他超越,以重现本心。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法。一切法都没有实体性,处于刹那生灭变化之中。世人执着于&#8220;法&#8221;,对之虚妄分别,必然会妨碍对真如的悟解和体验。&#8220;夺境不夺人&#8221;时,自性本心,清明自在,代表主体的君王政令通行,四夷臣伏,烽烟不起。客体的&#8220;境&#8221;在四海清平、烽烟不起的状况下,已经不发生任何作用了。&&&&&&&&&&&&夺境不夺人,寻言何处真。&&&&&&& 问禅禅是妄,究理理非亲。&&&&&&&&日照寒光澹,山摇翠色新。&&&&&&& 直饶玄会得,也是眼中尘。&&& &&& &#8220;夺境不夺人&#8221;,指对于我执轻而法执重的人,先夺其境。境有两意:一是思想意念之境,一是自然物象之境。虽然语言可以显示大道,但寻言逐句,着相求法,无异见指忘月,逐妄舍真,又怎能入道证真。诗的前四句谓法执重者,问禅,禅是名言,本无实义;究理,理非究竟,乖离自性。因此师家夺其思虑之境;后四句谓参禅者纵使能从&#8220;日照寒光淡,山摇翠色新&#8221;的色界中,悟得色即是空的真谛,也是眼中尘沙,不是彻底的开悟。&#8220;日照寒光澹,山摇翠色新&#8221;二句是外境,&#8220;直饶玄会得,也是眼中尘&#8221;两句陡地转折,说纵使对它们有玄妙的理解、体会,也是眼中的尘屑,将前两句所呈显的境象一扫而空。&&& &#8220;人境两俱夺&#8221;,是针对我执和法执都很重的人,破除其&#8220;我&#8221;、&#8220;法&#8221;二执。佛教认为,俗世的一切都是颠倒和虚妄的,任何对自我和外境的执着,都与佛教的基本原理和最终目的相违背。主观、客观都无真实性,应该超越主客,了悟绝对的本原心性。此时,代表主体的君王政令不行,并州、汾州的地方势力如藩镇等各自为政,主客之间,不通消息,&#8220;人&#8221;、&#8220;境&#8221;双泯。&&&&&&&&&&&&人境两俱夺,从来正令行。&&&&&&& 不论佛与祖,那说圣凡情。&&&&&&&&拟犯吹毛剑,还如值木盲。&&&&&&& 进前求妙会,特地斩精灵。&&& &&& &#8220;人境两俱夺,从来正令行。&#8221;将我执法执悉皆夺去。我法双遣,佛祖正令遂得以施行。&#8220;不论佛与祖&#8221;,既证悟自性,则无佛可成,无佛之名号可立。&#8220;那说圣凡情&#8221;,未悟时说圣说凡,落于情识意想,既悟之后,则凡圣皆空。&#8220;拟犯吹毛剑,还如值木盲。&#8221;证悟之时,一切妄想都是对般若的触犯。此时的学人,如同恰好逢遇到木孔的盲龟,如果一味死死抱住佛法不放,同样会在吹毛剑下丧身失命。&#8220;进前求妙会,特地斩精灵。&#8221;如果再进一步寻求玄妙的解会,卖弄情缰意锁的神识,就更会被般若利刃一挥两断了。正如大慧宗杲所说:&#8220;正令既行,不留佛祖,到这里进之退之,性命都在师家手里,如吹毛剑不可犯其锋。&#8221;(《大慧录》卷十六) &&& &#8220;人境俱不夺&#8221;,对于人我、法我都无执着的人,二者都不须破除。主体、客体,各各依位而列。此时,代表主体的帝王垂拱而治,野老丰衣足食,饱享承平之乐,故尔歌功颂德。&&&&&&&&&&&&人境俱不夺,思量意不偏。&&&&&&& 主宾言不异,问答理俱全。&&&&&&&&踏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 不能明妙用,沦溺在无缘。&&& &&& &#8220;人境俱不夺,思量意不偏。&#8221;禅者明心见性之后,必须从悟境中转身而出,度化世人。扬眉瞬目,思量意识,都从脱落烦恼的自性中流出,所以不会落于色界偏位。&#8220;主宾言不异,问答理俱全。&#8221;此时无凡无圣,无主无宾,问在答中,答在问中。言谈寂默,行住坐卧,神通妙用,都不出自性。后四句说明由圣入凡,生起妙用。&#8220;&#8216;澄潭月&#8217;、&#8216;碧落天&#8217;,代表灵明的空境。禅家明心见性以后,必须由空境转身而出,才能证入色空不二的妙有境界,方便随缘,度世利生,故言&#8216;踏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8217;。否则,沉空滞寂,禁锢菩提,不能明体起用,佛家称为烧焦的谷芽败坏了的种子,了无生机,追溯原因,不外大法未明,堕入偏空,不能随缘涉世,普度众生,故言:&#8216;不能明妙用,沦溺在无缘。&#8217;&#8221;〔李杏村《禅境与诗情》第五六页,台湾东大图书公司一九九四年版。〕&&& 克符道者的颂,学理化色彩过重,一般读者不容易理解。而佛鉴慧勤颂四料简的诗,则简直就是一组风情摇曳的绝句:&&&&&&&&&&&&瓮头酒熟人尽醉,林上烟浓花正红。&&&&&&& 夜半无灯香阁静,秋千垂在月明中。&&&&&&&&&&&&莺逢春暖歌声歇,人遇平时笑脸开。&&&&&&& 几片落花随水去,一声长笛出云来。&&&&&&&&&&&&堂堂意气走雷霆,凛凛威风掬霜雪。&&&&&&& 将军令下斩荆蛮,神剑一挥千里血。&&&&&&&&&&&&圣朝天子坐明堂,四海生灵尽安枕。&&&&&&& 风流年少倒金樽,满院桃花红似锦。&&&&&&&&&&&&千溪万壑归沧海,四塞八蛮朝帝都。&&&&&&& 凡圣从来无二路,莫将狂见逐多途。&&& &&& 第一首颂夺人不夺境。酒熟香浓,人入醉乡,而青烟如织,林花正艳。深沉院落,佳人甜眠。秋千玉索,静垂月中。此时人停止活动,客体的物境宛然在目。第二首颂夺境不夺人。莺声消歇,落花随水,是夺境;人绽笑脸,宛转抚笛,是不夺人。此时物境淡隐,主体的人在自由活动。第三首颂人境俱夺。意气如惊雷,威风如霜雪,将军令下,荆蛮头落,血溅千里。既斩其人,又夺其境。第四首颂人境俱不夺。天子临朝,百姓安居。年少醉饮,花红似锦。人欢愉,境芬芳。第五首是总颂。参禅者臻于百川归海、远人来服之境,川流安恬,心国太平。彻悟之后,凡圣不二。此时若说空说有,夺与不夺,都是&#8220;狂见&#8221;,不能达道。
三、四照用&&& &#8220;四照用&#8221;的&#8220;照&#8221;,指&#8220;寂照&#8221;之照,&#8220;寂&#8221;是真如之体,&#8220;用&#8221;是妙用。&#8220;四照用&#8221;系根据参禅者对主客体之不同认识,所采取之不同教授方法,旨在破除视主体、客体为实有的世俗观点,与&#8220;四料简&#8221;基本类似:
我有时先照后用,有时先用后照。有时照用同时,有时照用不同时。先照后用有人在,先用后照有法在。照用同时,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照用不同时,有问有答,立宾立主,合水和泥,应机接物。若是过量人,向未举已前,撩起便行,犹较些子。(《临济录》)
&&&&先照后用,是针对法执重者,先破除对客体的执着;先用后照,是针对我执重者,先破除对主体的执着;照用同时,是针对我、法二执均重者,同时破除之;照用不同时,是对于我、法二执均已破除者,即可应机接物,不拘一格,运用自如。《人天眼目》卷一慈明颂:&&&&&&&&&&& 照时把断乾坤路,验彼贤愚丧胆魂。&&&&&&& 饶君解佩苏秦印,也须归款候皇恩。&&& &&& &#8220;照时&#8221;指先照后用,即以般若利剑破除对法的执着。此时,思维被截断,拟议不得,天地(喻相对的思维方式)被截断,又回到了天地未分之前的状态,不论贤愚都丧胆亡魂(喻没有任何二元意识留存)。纵使你辩才如苏秦,身佩六国相印(喻参禅者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也须输诚,缴印还乡,以候皇恩(喻返回心灵家园,继续修行)。此诗重在对相对意识之境的破除,即是对法的破除。&&&&&&&&&&& 用便生擒到命殂,却令苏醒尽残躯。&&&&&&& 归款已彰天下报,放汝残年解也无?&&& &#8220;用&#8221;指先用后照,即以般若利剑破除对主体的执着。师家用杀人剑,将参禅者生擒过来,将相对的意识予以斩除。但临济宗非常讲究死中得活的机趣:使相对的意识大死之后,再使悟的生命苏醒过来。所谓大死,即是去除覆在自性之上的客障,将世俗之&#8220;我&#8221;消解,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促使现实的凡庸自我的退避来迎接妙净之我的出现。妄想分别是&#8220;生死轮回&#8221;的根本,禅门中许多机锋、话头,都是为了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所谓&#8220;打念头&#8221;。&#8220;打念头&#8221;的机用,就是&#8220;杀人刀&#8221;,让人&#8220;大死一番&#8221;。然而,打去念头后,如木石一般不思不动,却是禅宗最担心的弊病。佛教之&#8220;空&#8221;,空去妄想而已,却需显示出&#8220;真性&#8221;的无穷妙用,所谓&#8220;打得念头死,救得法身活&#8221;,这就是&#8220;活人剑&#8221;:以智慧的利刃斩除一切妄想,复活&#8220;真性&#8221;的妙用。一刀一剑,能杀能活,显示出息妄显真的禅机。苏醒之后,除却往日心,已非昔时人,过去的妄想纤毫不存,再也不会干扰禅心。此时,尘心死去道心活,天下丛林,喧喧盛传说又有一人道行圆满成就。这个成就之人,从此会安度晚年,获得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心境。&&&&&&&&&&& 照用同时棒下玄,不容拟议验愚贤。&&&&&&& 抡剑直冲龙虎阵,马丧人亡血满田。&&& &&& &#8220;照用同时&#8221;,是将人我双双夺去之时。此时当头一棒,绝不容情。人头殒落(喻夺人),血流满田(喻夺境)。愚人贪世情,贤者恋佛法,师家对之一概铲除。高明的禅师,&#8220;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针锥&#8221;,这是&#8220;杀人如麻&#8221;的&#8220;临济将军&#8221;的一贯作风。&&&&&&&&&&& 照用不同时,时人会者稀。&&&&&&& 秋空黄叶堕,春尽落花飞。&&& &&& &#8220;照用不同时&#8221;,是比&#8220;照用同时&#8221;更为纯熟的境界。此时,根本分辨不出其中什么是照,什么是用。春花落,秋叶堕,一切纯真自然,不落朕兆,大化流衍,自为自在,杳无端倪。&&&&&&&&&&& 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 会得个中意,日午打三更。&&& &&& 总颂谓虽然&#8220;四照用&#8221;有种种方法,在&#8220;一喝&#8221;之中,同时具现。慈明将极其精微、复杂的四照用程序,浓缩在一喝之中,顿悟色彩极为浓郁。这种当下顿悟的功行,纵是参禅多年的人,也难知其深浅。如果领会了这一喝中的意旨,日轮当午之时,即是半夜三更。作者将两幅截然对立的意象组合到一起,是神妙的般若直观之境。如果拟议寻思,就不能解悟&#8220;个中意&#8221;,失以千里了。&&& 临济宗四喝、四料简、四照用等纲宗诗,反映了其禅法机锋迅疾、不容拟议的特性。临济宗禅法,显示出掀倒禅床、踢翻地轴、倒覆乾坤的气势,正如论者所云,&#8220;棒喝机用及一切言句,他都安排在剑刃刀口子上,完全为了顿悟服务,从不闲话商量。这正是马祖、百丈、黄檗、睦州一系禅道的最高发展,也是禅宗在修持方面的最大革新。&#8221;&#8220;这个绝对无情的逼拶路子,它才能摆脱心意识的一切妄缘,也才可以于一念鉴觉下如脱桶底似的打彻&#8221;。〔乃光《临济禅初探》,《禅学论文集》第二册第一五八页。〕 这些纲宗诗,之所以能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极其深邃的禅学思想,这是因为在最高的层次上,诗与禅圆融相通。最微妙的宗教体验,不能通过定势语言来表述。因为按照禅宗的观念,本体不可说,一有言说,即有主客,即与本体乖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是本体的栅栏。而参禅悟道,就是要突破这种乖离,明心见性,直契本体。通过诗学的喻义,通过现量的原真呈显,摒落思量计较,悟妙旨于言外,即可使学人当下证入禅悟之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又是本体的家园。临济宗禅诗,吟咏宗纲而不粘着于宗纲,用活句而不用死语,通过意象组合的矛盾性、跳宕性、空灵性,展示一幅幅诗禅感悟境象,这就使得临济宗纲宗诗具有了供人想像品味的空间,使其意象具有多义性、朦胧性、不可解性,使得临济宗纲宗诗在中国禅学史上呈现出独特风貌。
四、无事是贵人&&&& 每一宗派的禅学思想都有其最为典型的部分,即禅髓。禅髓诗,指通过诗歌语言艺术,或显或隐、或明或暗地表达禅学精髓的诗歌。这些诗歌,或直陈其事,径截表达禅学感悟;或象征比喻,间接表达禅学感悟;或通过现量的原真呈显,来表达禅学感悟。临济宗禅学感悟的精髓,主要体现在&#8220;无事是贵人&#8221;、&#8220;无位真人&#8221;、&#8220;无依道人&#8221;三个方面,并用诗歌的形式加以生动直观的反映。&&& 《临济录》中所表达的&#8220;无事是贵人&#8221;禅髓,主要有这样的特性:自性圆满,与佛无别;不须造作,本来现成;饥餐困眠,日用是道;有求皆苦,歇即无事;不求师家,不求经论。&#8220;无事是贵人&#8221;是临济禅的主要思想之一。临济设立一系列禅法,都是为了扫除学人的情见,荡除妄念,以达到&#8220;无事是贵人&#8221;的境界。但&#8220;无事是贵人&#8221;,旨在息却驰求之心,却并不意味着沉溺于一潭死水的断灭空。无心之境固然好,但如果是一种枯木死水的状态,就堕入了顽空,临济宗禅人注意对断灭空的遣除,使大休大歇的无事之人,呈显出随处作主、触事而真的悟者生涯。文悦《原居》云(《古尊宿》卷四一):&&&&&&&&&&& 挂锡西原上,玄徒苦问津。&&&&&&& 千峰消积雪,万木自回春。&&&&&&& 谷暖泉声远,林幽鸟语新。&&&&&&& 翻思遗只履,深笑洛阳人。&&& &&& 诗写初春原居景致。首联谓自己挂锡西原,本图无事,参禅之人,却不停地前来探问禅旨。作为师家,应该怎样回答他们?颔颈两联出以境象,堪称不答之答,无言之言:积雪澌融,千峰泻翠。万木回春,欣欣向荣。深谷气暖,流水增多,泉声传得分外地远;幽林昼静,百鸟欢鸣,清音显得特别的脆。处处现成图画,头头自尔生机。与宇宙氤氲同化的人,感悟到生命的澄明宁静。面对眼前这天然清景,你还能不走融入暖雪、春水、万木、百鸟、花谷、丛林中,化成一晶雪、一脉泉、一只鸟、一叶花、一株树?&#8220;钟声雀噪,可契真源。别处驰求,妄生节目。&#8221;(《汾阳录》卷上) 只有将禅的意念剔除净尽,才是真正的禅。达摩大师当年遗下只履,把禅留在中华大地,但小根小智之人,却如痴犬逐块,死咬住禅的名相观念不放,这又是一大窠臼。在这个意义上看,一度在洛阳嵩山付授禅法的达摩祖师,实在是无事生非!此诗貌似纯粹的写景诗,实则远远超出纯粹的写景诗。纯粹的写景诗是属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前感悟层面,而此诗所写之景,则是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禅悟化境。在此感悟阶段,诗人将禅的名相彻底剔除,即物而全真,无事是贵人。诗中既有《楞伽经》&#8220;扬眉&#8221;&#8220;动睛&#8221;皆佛法的思想,又有《金刚经》&#8220;无法可说&#8221;思想,也有魏晋玄学&#8220;言意之辩&#8221;的思想。再如善昭《示众》云(《汾阳录》卷下):&&&&&&&&&&& 春雨与春云,资生万物新。&&&&&&& 青苍山点点,碧绿草匀匀。&&&&&&& 雨霁长空静,云收一色真。&&&&&&& 报言修道者,何物更堪陈。&&& &&& 云行雨施,品物流衍。人的精神也应时时有春雨春云,方不枯寂。在云雨润泽中,远望,黛树似染,在山壁上衬成斑斑点点;近观,碧草如梳,在平野上显得柔柔匀匀。春雨乍收,天宇澄静;雾云散去,景色纯真。人心中固然需要有春云春雨的祥和之气,但其心性本体,却如春雨迷?中的长空,云绡雾噻里的景色,并不改变其渊静、澄鲜的特质。善昭《坐禅》亦云&#8220;月印秋江静,灯明草含鲜&#8221;,写禅悟直觉,纯明澄澈,外物历历在目。但对此物境,仅仅是观照而已,并无杂念,这才是微妙的禅心。与文悦的《原居》一样,善昭《示众》在对清新景色的现量呈现中,浓缩着诗人的禅学感悟,而不着痕迹,如波中月影,似镜里花光,玲珑澄澈,即目即真。只有无事之人,方可写得出这纯乎天籁的诗;只有无事之心,方可感悟到这触目菩提的美。读者既可以将它作为纯粹的写景诗欣赏,也可以从中品味出深邃的禅意。再如文悦的《山居》诗,与其《原居》堪称联璧(《古尊宿》卷四一):&&&&&&&&&&& 片片残红随远水,依依烟树带斜阳。&&&&&&& 横筇石上谁相问,猿啸一声天外长。&&&&&&&&&&& 静听凉飚绕洞溪,渐看秋色入冲微。&&&&&&& 渔人拨破湘江月,樵父踏开松子归。&&&&&&&&&&& 垄麦重重覆紫烟,太平时节见丰年。&&&&&&& 野云忽散孤峰出,列派横飞落涧泉。&&& &&& 第一首是禅者春憩图。暮春之际,落英缤纷,残红随水,宛若桃源。烟笼青翠,映带斜阳,依依多情。这宁静温馨、清纯洁雅的桃源,也是禅者人性源头、精神家园、心灵故乡;凝重静远、祥和明澈的斜阳,是走过初阳如血、骄阳似火的诗人,澄心内视、静观自心的返照回光。禅悟的境界是法喜的境界,法喜的境界渴望有人分享。诗人横筇石上,凝情远望,便有一声猿啼,自空际飞来,恍如故友相存问。抒情主体的孤芳自赏、高情远韵,悉皆传出,却笔致天然,毫无刻凿之痕。&&& 第二首是渔樵晚归图。初秋之时,凉飚乍起,木落千山,秋色迤逦,渐入冲微。渔人归棹,拨弄清波,逗一轮璧月。樵父束斧,松下经行,踏万颗松子。渔人樵父,在禅诗中往往作为垂丝弄斧的意象出现,如&#8220;只知洪浪岩峦阔,不肯抛丝弄斧斤&#8221;(《颂古》卷五投子青颂), 喻世人向外寻求追逐,不肯当下无事,归家稳坐;&#8220;浪静风恬正好看,秋江澄澈碧天宽。渔人竞把丝纶掷,不见冰轮蘸水寒&#8221;(同上卷七常庵崇颂), &#8220;高坡平顶上,尽是采樵翁,人人尽怀刀斧意,不见山花映水红&#8221;(《五灯》卷六《陈道婆》), 均是感叹渔人逞弄机巧,不能回光返照。而此诗中所写,则是收却鱼网、束起斧头的渔樵晚归。景是宁谧的景,有的是澄明夜月和月光下的松间路,没有洪波巨浪岩峦险阔;人是恬静的人,有的是自得归渔和机心全泯的樵父,不复垂丝弄斧向外寻求。&&& 第三首是农家丰年图。垄麦重重,紫烟盖覆,地气温润,是丰年景象,也是心国太平的景象。天地阒寂无声,一切都似乎融化在恬静之中。但就在此时,野云迸散,孤峰远出,苍翠扑面。一瀑飞泉,跳珠溅玉,喧闹欢腾!平畴麦垅烟幂幂的恬静,忽为孤峰耸翠落瀑飞泉所取代。然而,诗人的心灵并没有被喧闹所扰乱,因为它从来就没有被恬静所影响。被恬静所影响,即溺于断灭空;被喧闹所扰乱,即粘于躁动境。静景动态,都影响不了诗人的澄明心境。对此寂此动,诗人了了感知,而毫不粘着。诗歌在描写寂境时,没有一潭死水的枯寂,流漾着波光潋滟的活泼生机;描写动景时,没有喧嚣浮躁的骚动,沉淀着万动归寂的亘古宁静。&&& 这组诗的共同特点有三。其一是在静谧之境中,忽然阑入动景,跳宕流转,生机远出。其二是诗中的象征意义若显若隐。如磐石坚贞象征诗人坚固的禅心,渔樵晚归象征着歇却妄念归家稳坐,太平时节象征心理世界的宁静,野云崩散象征妄念的消除,但这些象征都在有意无意之间,若即若离。其三是所写景致疏野、恬淡,使人感受到繁华刊落见本真的意趣。纵使是孤猿长啸,渔樵晚归,云散峰出,涧泉飞泻,也同样将人的心理感受引向恬淡祥和之境,而没有声色浮华的躁动。在临济宗禅诗里,这是艺术性臻于化境的作品,天机一片,不受纤尘,鲜明地反映了&#8220;无事是贵人&#8221;的禅者,如何在自然清景中获得即色即真的禅意感悟。
五、&#8220;无位真人&#8221;&&& &#8220;无位真人&#8221;是临济禅的又一思想精髓。铃木大拙在《临济的基本思想——〈临济录〉中&#8216;人&#8217;之研究》中指出:&#8220;&#8216;人&#8217;的概念是全书的关键,也是真正禅宗精神的核心。&#8221;〔转引自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第八二页,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临济录》载:
&&&&上堂云:&#8220;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常从汝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8221;时有僧出问:&#8220;如何是无位真人?&#8221;师下禅床把住云:&#8220;道,道!&#8221;其僧拟议,师托开,云:&#8220;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8221;便归方丈。
佛教一般修行之次第,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阶位。&#8220;无位真人&#8221;即指不住于任何阶位的自由的人,即人人本具的佛性,是无始以来的真我。临济为了避免触犯、唐突这个佛性,不说它就是佛性。学僧探问&#8220;无位真人&#8221;之所在,临济遂以峻烈手段逼拶他,要他回光返照,自己体会。僧人正待开口,临济又担心他落在识心中,触了不可说的忌讳,遂立即将他推开,阻止他开口,同时为了避免他执着名相,便随说随扫,将&#8220;无位真人&#8221;等同于&#8220;干屎橛&#8221;,显出凡圣一如之境。&#8220;无位真人&#8221;公案说明,每个人都有圆满自足的佛性,不必向外驰求,只是由于这佛性受到污染,以致于经常隐藏而不能显露。临济宗禅人守端、仁勇的吟咏,生动地反映出对&#8220;无位真人&#8221;的感悟(分别见(《颂古》卷二一白云端颂、保宁勇颂):&&&&&&&&&&& 春风浩浩烘天地,是处山藏烟霭里。&&&&&&& 无位真人不可寻,落花又见随流水。&&&&&&&&&&& 播土扬尘没处藏,面门出入太郎当。&&&&&&& 撒尿撒屎浑闲事,浩浩谁分臭与香。&&& &&& 临济喜欢用&#8220;活泼泼地&#8221;来描述平常的、自由的人的生命活动。&#8220;你还识渠么?活泼泼地,只是勿根株。拥不聚,拨不散,求着转远,不求还在目前,灵音属耳。&#8221;(《临济录》) &#8220;无位真人&#8221;洋溢着诗情画意,流宕着活泼圆转的机用。春风送暖,烘拂天地,而&#8220;无位真人&#8221;却如同烟霭蒙蒙中的春山,如同白云缭绕里的桃源,迷离惝恍,不可寻觅。从随着流水飘浮而至的落花上,可以感受到它的气息,但如果寻源问津,却杳无迹象。一个&#8220;又&#8221;字,点明诗人追寻&#8220;无位真人&#8221;不是一年,而是多年。参禅者只有发现自己心中的那座桃源,才会不再外求,而向内&#8220;看,看&#8221;,与本真的我合而为一。&&& 与守端重在塑造意境不同,仁勇的禅诗,则直截指出,禅者的生命中存在着&#8220;无位真人&#8221;。铃木大拙说:&#8220;临济的&#8216;无位真人&#8217;即指自性。他的说法几乎完全围绕着这个人,这人有时亦称作&#8216;道人&#8217;。他可说是中国禅宗思想史上第一位禅师,强调在人生活动每一方面都存在着这个人。他孜孜不倦地要他的弟子们去体认这个人或真正的自性。&#8221;〔铃木大拙《禅学讲座》,见《禅宗与精神分析》第四三页,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汾阳&#8220;十智同真&#8221;中的&#8220;同遍普&#8221;指出,了悟佛法并不是进入一个特别的世界,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物,如土、石、瓦砾中,都存在着佛法;浮山九带的&#8220;平怀常实带&#8221;则指出,佛法无特别处,日常着衣吃饭都是真实佛法,&#8220;信手拈来草,无可无不可。设使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何差别&#8221;,&#8220;无圣可求,无凡可舍。内外平怀,泯然自合&#8221;(《人天眼目》卷二), &#8220;吃饭吃茶无别事,见山见水总皆然&#8221;(《五家宗旨纂要》)。 &#8220;无位真人&#8221;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自然会展开现象界的撒尿撒屎的生活,在看似卑下平凡的行动中,显露着妙用。超越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正是临济禅的特征。&&& 注重&#8220;无位真人&#8221;在日常生活中的机用,与临济宗禅人悲智双运的思想密切相关。禅者观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槃。大智,是上求菩提的佛教智慧;大悲,是下化众生的淑世悲怀。两者如车之双轮,鸟之二翼。善昭说,&#8220;文殊、普贤、观音、势至、满心、十地、弥勒、慈尊&#8221;,本来可以成佛,却以大悲之心,&#8220;担柴着火,荷众苦辛,憨痴不辨,扫地放牛&#8221;(《汾阳录》卷中)。 浮山九带有&#8220;屈曲垂带&#8221;,谓悲智双运的禅者,虽然证悟成佛,却甘为菩萨而不安住佛位,&#8220;脱珍御服,着弊垢衣&#8221;(《人天眼目》卷二)。临济宗禅人主张不安住悟境,而要从悟境转身而出,悲智双运:&#8220;一种轮回又一回,入廛垂手化群迷。智大岂留生死界,悲深不住涅槃阶。毗卢经卷尘中现,优钵罗花火里开。非我如今难比况,千佛稽首叹奇哉。&#8221;(《古尊宿》卷二四《神鼎》) 临济宗禅人并不排斥世之常情,写送别怀友,也别有情愫。文悦诗云(均见《古尊宿》卷四一):&&&&&&&&&&& 迹遁寒岩云鸟绝,阴崖流水花微发。&&&&&&& 昨夜天风扫石床,寥寥坐对三生月。&&&&&&&&&&& 禅人别我访南宗,吴楚山川去几重。&&&&&&& 莫谓临歧无可赠,万年松在祝融峰。&&&&&&&&&&&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 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 &&& 第一首写别后相思。诗人遁迹寒岩,云鸟不来,高旷孤寒。但这并不是一潭死水,在静寂中自有生机汩汩呈露。流水淙淙,崖花微绽。天风浩浩,净扫石床。诗人跏趺而坐,对皎月,怀友人,思绪翱翔在过现未三世。海枯石烂,三世电转,然而此情、此心却永远不会改变。深情流注,格高韵远。&&& 第二首写临歧殷望。参禅者别我远去,山一重水一重,不知后会何年。诗人依依相送,知己临歧而别。诗人将南岳奇峰祝融顶上的万年松赠予友人,象征着参禅者踏破千山万水终将彻见自性。万年松顶天立地,笑傲浮云,只有到了孤拔之境的禅者,才能看到它挺立的身姿。对友人的勉励尽在不言之中。&&& 第三首是对离情别绪的禅意消解。世俗妄念的浮云已经散尽,参禅所得圣解的花瓣也已经飘谢,唯有自性明月,照破凡圣,亘古清亮。千山之外,夜幕低垂,雾霭苍然。但是,有明月驱昏暗,有清风涤烦暑,心国灿朗,什么地方不是精神的家园!这类禅诗,充分表明临济的&#8220;无位真人&#8221;,&#8220;既不是一般的意识,也不是抽象的人性,它就是活生生的&#8216;人&#8217;,一个具体的存在&#8221;。〔阿部正雄《禅与西方思想》第八五页。〕 &#8220;义玄虽有不少关于本体界的具体描述,但其主要目的是要为禅僧提供禅悟的意境体验,使他们获得寓神圣于平凡的宗教感受&#8221;。〔 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第二九四页。〕 
六、无依道人& &#8220;无事是贵人&#8221;、&#8220;无位真人&#8221;都有不向外求的特征,而&#8220;无依道人&#8221;则是不向外求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主体的自足圆满。要达到&#8220;无依&#8221;的境界,首先必须认识到&#8220;无衣&#8221;。《临济录》指出,接机时运用的种种方便是&#8220;衣&#8221;;圣境、佛祖、清净境是&#8220;衣&#8221;;语言文字是&#8220;衣&#8221;。临济指出了三衣,并毫不容情地将之剥除:&#8220;世出世诸法,皆无自性,亦无生性,但有空名,名字亦空。尔只么识他闲名为实,大错了也。设有,皆是依变之境。有个菩提依、涅槃依、解脱依、三身依、境智依、菩萨依、佛依。尔向依变国土中,觅什么物?&#8221; 经过彻底剥夺之后的禅者,便成了独立不羁的&#8220;无依道人&#8221;,他们&#8220;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8221;(《临济录》)。 他们&#8220;杀人不眨眼&#8221;,对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痛下三十棒,以&#8220;报佛之深恩&#8221;,从而将珍贵的骊龙颔下珠(悟心)视为&#8220;粪球&#8221;,高扬起自信的大纛:&#8220;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8230;&#8230;尔若能歇得念念驰求心,便与祖佛不别&#8221;。这种气概,决不依门傍户、数他人宝,而是戛戛独造,迥异凡人。在临济的提倡下,临济宗禅人张扬绝对自由的主体精神:&#8220;直教个个如师子儿,吒呀地哮吼一声,壁立千仞&#8221;,&#8220;打破琉璃卵,透出凤凰儿&#8221;(《汾阳录》卷上)。神鼎《偶述》云(《古尊宿》卷二四):&&&&&&&&&&& 自在神鼎寺,少盐兼无醋。&&&&&&& 云水若到来,撒手空回去。&&& &&& &#8220;少盐兼无醋&#8221;,即是&#8220;内外推穷一物无&#8221;;&#8220;撒手空回去&#8221;,即是&#8220;我宗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8221;,与临济思想合若符契:&#8220;道流,诸方说有道可修,有法可证,尔说证何法,修何道?尔今用处欠少什么物,修补何处?&#8221;(《临济录》) 只要有所寻求,即是迷失。参禅者毫无例外地渴求见性,但向外寻求,纵有所得,也是迷失。没有得到外在珍珠之人,珍珠仍然存在于他的自性中,只看他能不能回光返照,去发现罢了。&&& &#8220;无依道人&#8221;否定的对象之一是语言文字之衣。归省《山门供养主经过觅颂》云(《古尊宿》卷二三《归省》):&&&&&&&&&&& 诸方化主往来多,青山绿水意如何?&&&&&&& 演若达多应认影,不知鹞子过新罗。&&& &&& 诗以演若达多迷头认影喻化主对自己所作诗颂的粘着;以&#8220;鹞子过新罗&#8221;喻诗颂所表达的真意早已不见。诗歌劝诫学人,要在&#8220;青山绿水&#8221;中即物即真,聆听这天然之&#8220;颂&#8221;的玄音秘响,而不必舍此另求。文悦则索性借用两句唐诗将语言文字彻底铲除:&#8220;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8221;(《古尊宿》卷四十) 其《示学者》云(《古尊宿》卷四一):&&&&&&&&&&& 赫日光中谁不了,底事堂堂入荒草?&&&&&&& 担簦负笈苦劳心,从门入者非家宝。&&&&&&& 演宗乘,提祖教,千年枯骨何堪咬?&&&&&&& 南北东西归去来,拈得鼻孔失却口。&&& &&& 自性&#8220;人人具足&#8221;,光明如日,人们却不能了悟,而落于知见的荒草。由于&#8220;不信衣珠&#8221;,以致于&#8220;千少万少&#8221;(《汾阳录》卷中)。 于是&#8220;担簦负笈&#8221;,&#8220;担钵囊屎檐子,傍家走求佛求法&#8221;(《临济录》), 到处寻求,殊不知&#8220;献宝亏家宝,求金失自金&#8221;(《汾阳录》卷下), 从各种感官之门得来的知识,并不是自己本具的自性。开悟的关键在于发现本具之佛性,不明此理,向外寻求,终究会毫无所得。宗乘祖教,正如临济所说的&#8220;枯骨&#8221;,一味咬嚼它怎能得到液汁与滋养?只有等经由了南北东西的苦苦寻求后,才能蓦然明心见性,&#8220;拈得鼻孔&#8221;。明心见性之时,就会发现,语言文字已纯属多余,在内证的境界里,是得意忘言,不可说,不用说的。此诗形象地表达了临济宗禅人不依佛祖不依经,只依自家本来性的无依禅髓。
七、汾阳善昭的禅诗&&&&&& 在临济宗禅人中,汾阳善昭的禅诗创作颇有特色,这些禅诗较集中地收录在《汾阳录》中。这位北宋中前期的临济宗著名禅师,创作了禅宗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颂古百则》,开创了禅宗大量创作颂古诗的风气,奠定了颂古的雏型,开颂古之先河。汾阳禅诗,题材面广,反映了其深厚的学植素养和超妙的禅学感悟。他所创作的为数可观的组诗,在艺术上也时有佳境。其《证道颂》二十首,时有清新可喜之笔,如&#8220;入圣超凡割爱亲,便同孤雁不同群。雪毛丹顶天然贵,清唳翱翔一片云&#8221;(其八)。 孤雁高飞,超群绝俗。雪毛丹顶,清唳翱翔。诗以孤雁形体之美洁,品位之高华,形象地寄托了自己高蹈浊世,翱翔在精神的无瑕天宇的志趣。汾阳组诗中,对禅林影响最大的,除《颂古百则》之外,较有文学价值的是《拟寒山诗》组诗(《汾阳录》卷下):&&&&&&&&&&& 好是住汾阳,犹连子夏冈。&&&&&&& 西河莲藕熟,南国果馨香。&&&&&&& 野客争先采,公侯待后尝。&&&&&&& 仲尼不游地,唯我独消详。&&&&&&&&&&& 无德住西河,心闲野兴多。&&&&&&& 太虚宽世界,海岳蹙江波。&&&&&&& 独坐思知己,声钟聚毳和。&&&&&&& 欲言言不尽,拍手笑呵呵。&&& &&& 第一首写汾阳景致。&#8220;西河莲藕熟,南国果馨香&#8221;象征自己的禅法圆满,果熟香飘。野客先采,喻参禅之人先得其禅味。公侯后尝,喻高官显宦后沾其法喜。仲尼不游地,是说自己这一片禅学天地,仲尼没有涉足过,是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片崭新境域,在这里,唯有自己俯仰自得,表露出对弘扬禅法的自许自信。&&& 第二首写闲情野兴。太虚宽廓,含容世界。海岳耸峭,阻遏江波。世界被含容,自由自在;江波遭阻遏,抑郁洄漩。参禅悟道,就是要使受阻遏的精神之流得到自由自在的任运奔放。由于此种感悟超妙高远,诗人遂生起感念知己共悟妙谛之想。事与愿偕,钟声响处,参学人纷纷聚集而来。而一旦当大家真的聚到一起,忽而又意识到,能说出来的只是粗浅的东西,真正的精微之处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于是,将千言万语,都付诸寒山拾得似的拍手笑呵呵。这组诗从诗歌境界的洒脱、机趣的活泼、情兴的飘逸等诸多方面,都颇有寒山诗的风致。&&& 除《拟寒山诗》得寒山禅髓之外,善昭的《南行述牧童歌》15首也颇有寒山诗风。将《牧童歌》与寒山子诗歌细加对照,可以发现多组相同或相近的描写:&&&&&&& (1) 有意玩江山,无心求荣贵。(《牧童》其十)&&&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重岩我卜居》)&&& (2)不能风雨侵,雾露和衣湿。(《牧童》其十一)&&& 岚拂纱巾湿,露沾蓑草衣。(《层层山水秀》)&&& (3)从他万象昏,我心长寥廓。(《牧童》其四)&&& 室中虽增暧,心里绝喧嚣。(《独卧重岩下》)&&& (4)春听百花荣,秋看千株泣。(《牧童》其十一)&&&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可笑寒山道》)&&& (5)大地作绳床,青天为宝盖。(《牧童》其十四)&&& 细草作卧褥,青天为被盖。(《粤自居寒山》)&&& (6)鼓腹唱巴歌,横眠长自在。(《牧童》其十四)&&& 快活枕石头,天地任变改。(《粤自居寒山》)&&& (7)吹笛上高山,把鞭牛上陂。(《牧童》其六)&&& 谁知出尘俗,驭上寒山南。(《鸟语情不堪》)&&& (8)不见有同流,驱牛入石岸。(《牧童》其十三)&&& 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高高峰顶上》)&&& (9)我有牧童儿,寻常一似痴。(《牧童》其五)&&& 时人见寒山,各谓是风颠。(《时人见寒山》)&&& (10)我有牧童儿,丑陋无人识。(《牧童》其十五)&&&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时人见寒山》)&&& (11)心通廓太虚,性直量还奥。(《牧童》其十二)&&& 五岳俱成粉,须弥一寸山。(《五岳俱成粉》)&&& (12)有言人不会,无心道自知。(《牧童》其五)&&& 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时人见寒山》)&&& (13)我有牧童儿,身心如铁石。(《牧童》其十五)&&& 自怜心的实,坚固等金刚。(《我住在村乡》)
&& 《牧童歌》与寒山诗具有的相同质性,如以上所例举,依次表现在:(1)摒弃荣华、皈心自然的价值向度。(2)深山高隐、景致秀润的物象描摹。(3)外物昏暗、心光晃朗的对比映衬。(4)契合山水、感悟真如的直觉方式。(5)幕天席地、意兴豪放的山居生活。(6)快乐自在、随缘无忧的禅者襟怀。(7)高拔峻洁、更上层峦的境界追求。(8)孤芳自赏、眼底寥廓的傲兀气质。(9)如痴似愚、混俗韬光的处世玄机。(10)外貌不扬、秀质内蕴的人格涵养。(11)胸襟广博、尘视万象的第三只眼。(12)独立卓行、浅者莫知的内证境界。(13)是非不侵、八风不动的坚固禅心。凡此皆可见善昭禅诗受寒山禅诗影响之一斑。&&& 善昭在《牧童歌》其十五中说:&#8220;往往笑寒山,时时歌拾得。闾氏问丰干,穿山透石壁。&#8221;谓此&#8220;牧童&#8221;与寒山、拾得是挚友,彼此时笑时歌。但不能多加盘问,因为其中的关系微妙隐秘,如果着意打听,就会像闾丘胤向丰干打听三人行迹那样,使得他们全都穿山入壁,隐入山体,无影无踪了。可见作者创作牧童歌时,一方面受到寒山等人诗歌的影响,一方面又并不仅仅在寒山子诗歌中寻求灵感。《牧童歌》与寒山诗相比,禅门顿悟的色彩更重。像&#8220;未曾读一字,要文千万卷&#8221;(其一)、&#8220;不把一文钱,买断乾坤地&#8221;(其二)、&#8220;忽将世界生,忽打乾坤破&#8221;(其八)、&#8220;回首枕须弥,抬身倚北斗&#8221;(其九)之类的超悟境界,是寒山子诗歌中很少有的。汾阳将牧童当作自己人格的象征,用《牧童歌》来抒写调心的禅悟体验:&&&&&&&&&&& 我有牧童儿,常乐古书典。&&&&&&& 不将文笔抄,只么便舒展。&&&&&&& 未曾读一字,要文千万卷。&&&&&&& 应物须不亏,问答能只遣。&&&&&&&&&&& 我有牧童儿,执杖驱牛转。&&&&&&& 不使蹈荒田,岂肯教驰践。&&&&&&& 泉水落岩崖,青松长石畔。&&&&&&& 牛饱取阴凉,余事谁能管。&&&&&&&&&&& 我有牧童儿,骑牛入闹市。&&&&&&& 不把一文钱,买断乾坤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哲理的禅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